1998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工农革命旗帜鲜
  ——纪念平江起义70周年
  张震 刘志坚 方强 欧阳文
  70年前的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党的领导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胆略和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组织和发动了平江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实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政治影响。
  (一)
  平江起义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共产党人不屈不挠,横眉冷对铺天盖地的反革命恶浪,义无反顾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我们的家乡湖南平江,位于湘东北,为湘鄂赣边界门户,是三省交通的要冲,山川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革命发祥地之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毛泽东亲自培育和发展了平江的第一批党员,如李六如、余贲民等。1923年冬建立了平江第一个党支部,为湖南最早建立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在党的领导下,平江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迅猛发展,影响波及湘鄂赣边区各县。湖南反动当局于1927年7月,委任王紫剑为平江县长,军阀阎仲儒为“清乡司令”,建立起“清乡委员会”和挨户团等反动组织,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平江城乡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压迫愈凶,反抗愈烈。在中共平江县委领导下,1928年3月25日爆发了20万农军直扑县城之役。这次扑城,由于缺乏战斗经验,配合不好而失败,但却显示了农民的强大力量,积累了党领导武装暴动的经验,锻炼了群众,为平江起义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这是平江起义的先声。湖南反动派慌忙调遣十五师王东原部等3个师对平江进行镇压。12万人口的连云山区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烧得残墙断壁,一片废墟。其他地区革命群众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杀害。然而,平江革命人民仍在前仆后继,坚持斗争。军阀何键又派独立五师3个团于1928年6月进驻平江进一步“清剿”。但他们万万没料到,这正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我党在独立五师早已播下革命火种。独立五师第一团团长彭德怀,来到平江前早已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一团党委书记。该团党组织成员还有邓萍、李灿、黄纯一、张荣生、李光等。与一团党组织直接联系的有黄公略、贺国中等党员。
  一团士兵中的秘密士兵会是党组织团结广大士兵的桥梁。这个组织的领导人是贺国中、李灿及班长李寿轩、李聚奎等人。士兵会反对打骂士兵,教育广大士兵站到劳动人民方面来,组织公共的经济核算委员会,清算各连经济,制止军官贪污和克扣军饷,改善士兵生活,团结起广大士兵。
  举办随营学校是彭德怀为培养革命力量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他利用师长周磐有扩大自己势力的野心,以培养下级军官为名,建议创办了师随营学校,并推荐黄公略、贺国中、黄纯一在随营学校任职。在招收学员时,注意吸收被追捕的共产党员、农会干部入校。
  彭德怀取消了小厨房,上自团长下至连、排长一律与士兵吃一样的饭菜,禁止打骂士兵,他还把6000元公积金及自己的一部分薪饷拿出来给士兵买了蚊帐,补充了被子,深得士兵的欢迎。
  部队到平江后,党组织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作好了起义的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团党委抓住平江反动派疯狂屠杀劳动人民的残酷现实教育士兵,使士兵斗争的目标,由克扣军饷的“上峰”扩大到土豪劣绅及其清乡队。
  在发动士兵的同时,彭德怀把一个思想反动的连长撤了职,由共产党员黄纯一接任,还推荐黄公略担任第三团三营营长,贺国中负责随营学校。这样就将一团和一团以外的一些重要兵权掌握在共产党员手里。
  与此同时,彭德怀、黄公略还考察地形,调查保安队、警察局的兵力部署,绘制了军队和民团兵力分布图,作了军事上的一系列准备。
  1928年7月2日,滕代远受中共湖南省委的派遣,从安源经浏阳,来到平江,在县城与邓萍接上了党的关系。7月19日,彭德怀在思村视察二营时,从陈鹏飞营长的一个来自长沙的亲戚那里,得知南华安特委机关遭到破坏,交通员在长沙被捕,其所持黄公略亲笔开具的通行证笔迹被师长周磐认出的消息。他于当日下午返回县城,先去电报局,索取了周磐马弁、士兵委员会会员陈玉成从长沙发来的密电,得知黄公略等同志的身份已暴露,逮捕令已下。他当机立断,马上截获了周磐发给副师长李慧根立即逮捕黄公略等人的密电。与此同时,滕代远也收到湖南省委关于南华安特委被破坏的通知:“独立五师党的情况有所暴露,立即策动暴动,以争主动。”
  当晚,彭德怀约集党员,以看望黄纯一的病为名,与滕代远一起到县立医院黄纯一的病房秘密开会,通报情况后,经讨论决定7月22日以闹饷为名发动起义。
  7月20日深夜,黄公略率部在嘉义提前起义。第三团团长刘济人和二团团长张超打电话给彭德怀指责此事,都被彭德怀以“闹饷是一个大问题,可能波及全师”把两人一吓,巧妙地顶了回去。并决定仍按原定起义计划行动。
  7月22日10时,彭德怀在团部召开第一、三营排以上干部会议。他历数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宣布实行1927年1月制定的《士兵委员会章程》。并当场公布第三营营长经济手续不清,勾结土豪劣绅为非作歹,立即撤职查办,交特务连看押。由黄纯一代理营长职务。另有10名连、排长违反士兵委员会章程,一律停职考查,由士兵委员会推选适当人员代理。11时30分,彭德怀、滕代远在天岳书院参加第一、第三营官兵起义誓师大会。彭德怀威武地站在操坪东头的一个土台子上,对官兵讲话,宣布起义。接着宣读誓词,宣布各连指挥员名单,布置各连的作战任务,强调革命纪律。随即命令部队分别向预定的目标进击。13时,李灿率第一营直捣县政府,迅速解除了县保安队和警察局的武装,活捉了县长刘作柱、警察局长黄夕度和省清乡督察员杨鹏翼及清乡队长等人。黄纯一率第三营直奔驻西街天主堂的师部训练处,向特务连喊话,鼓动特务连士兵起来闹饷。士兵们纷纷反戈。于是迅速解除了师训处的武装。除副师长李慧根逃跑外,其余军官悉数被俘。第九连四班班长李寿轩带领全班奔向小西门外的县监狱,解救了被俘关押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当日15时许,起义部队全部解除了挨户团、警备队、警察及独立五师直属队2000多人的武装,缴获大量枪枝弹药,释放了监狱里的政治犯600余人,顺利地控制了全城。鲜红的镰刀斧头旗插上了平江城头。
  驻在思村的一团二营,于22日上午接到团部回城闹饷的通知,在中午缴了清乡队的40多支枪,于16时到达县城,加入了起义行列。
  贺国中接到彭德怀的密信后,以打野外为名,率随营学校500多名学员全副武装从岳阳开往平江,于7月22日下午5时在平江浯口镇宣布起义,并连夜赶赴县城会师。黄公略率三团三营在嘉义提前起义后,与嘉义地下党区委书记涂正坤等取得联系,镇压了一批首恶分子,没收他们的财产分给农民,并于7月23日下午4时,率部到达平江城外的暹江。黄命令部队就地休息,自己先进城联系,九连连长贺仲斌乘机煽动部队,向南叛逃。
  7月23日上午,平江县委负责人胡筠、李宗白、张警吾等带领游击队和工农群众,从四面八方进入县城,慰问起义部队,帮助清查土豪劣绅。县委与部队党委举行了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在全县实行总暴动。
  7月24日上午,在部队党委领导下,士兵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将起义官兵2500余人编为红军第五军,下辖第十三师第一、四、七团。选举彭德怀为军长,滕代远为军党代表,邓萍为军参谋长。李灿、黄公略、贺国中分别任一、四、七团党代表,黄纯一任七团团长。
  革命是人民的盛大节日。7月24日16时,县城西街月池塘广场红旗飞舞,歌声嘹亮,数万军民在这里举行庆祝大会。滕代远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身份宣布成立红军第五军,成立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作了关于政治形势、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和施政方针的报告,并主持了授予红五军军旗的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彭德怀讲话,说明了起义胜利的意义和今后的战斗任务,并带领全体指战员宣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替工农谋利益,实行土地革命等。大会还公审和处决了平江县长刘作柱等一批首恶分子。广大人民拍手称快,扬眉吐气。
  (二)
  平江起义在我党我军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平江起义爆发于窃取了全国政权的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向革命人民反扑的严重历史关头,爆发于敌我力量对比相差悬殊的革命低潮时期。这时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相继失败。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却不畏艰险,不惧强敌,不惜粉身碎骨,继续举起武装起义的旗帜,用自己的革命实践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振奋了革命者的斗志,增强了革命人民夺取胜利的信心,沉重地打击了反动势力。
  平江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阀部队中进行兵运工作的重大胜利。平江起义创建了红五军,为我党改造旧军队,创建和扩大革命武装,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探索和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提供了丰富的经验。1958年彭德怀在平江起义30周年座谈会上回忆平江起义胜利时写的一首诗中说:“北伐时期士兵会,秘密活动两三年。平江起义扬眉目,工农革命旗帜鲜。”
  这首诗概括了平江起义前一团的准备过程,指明了平江起义明确的革命目的。此后,彭德怀还在他的著名的自述中指出:从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义,至7月29日黄昏退出县城,这一段时间做了很重要的工作。用彻底的民主制度,粉碎了旧式的反革命军队制度,建立了为工人农民服务的红五军崭新制度。独立五师第一团,同一切旧军队一样,是一支反革命军队,是保护地主资产阶级和剥削阶级、镇压工农革命的工具。军阀何键调这支队伍来平江,其目的就是要镇压平江的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这就是它的根本性质。为了改变这支军队的性质,彭德怀等在这个军队中苦心经营了12年之久,利用合法身份进行“非法”(即革命)活动。他掌握了这个军队的基本特点,它的士兵绝大多数是穿着军装的农民,是受压迫和剥削的人民群众。反动派强迫他们为剥削者和压迫者服务,这就是旧军队中的基本矛盾。从这个实际出发,彭德怀摸索了一套改造旧军队的经验,诸如经过北伐战争的革命洗礼,激发士兵的革命热情;建立士兵会组织和随营学校,培养革命力量;有目的地将全团主要营、连兵权掌握在共产党员手里;发动闹饷,激化与敌之矛盾,从而各个击破,为我所用。当把旧军队从旧营垒拉出来之后,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又针对相当部分旧军官害怕艰苦,思想动摇,拐骗潜逃等情况,开展了严密的组织整顿和思想整顿。清洗了混进来的反动军官,遣散了一批思想动摇的官兵。同时,吸收了一批思想坚定、作战勇敢的工农优秀分子入党,建立了部队党代表制度。特别是与地方党组织紧密配合,将起义部队与地方游击队合编为五个纵队,壮大了红军的骨干力量。正规军与地方武装结合,大大增强了战斗力。到1930年红军三军团攻打长沙时,平江先后就有5万青壮年参加红军。解放后,我们平江籍50多名被共和国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和几十名省部级干部,大都是这个时期跟随毛泽东和彭德怀参加红军的。
  邓小平1978年12月25日在彭德怀追悼会上所致悼词中说:“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正是这种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宝贵品质,模范地执行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把支部建立在连上,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队集中打仗,分散做群众工作,铸造了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打不烂拖不垮的新型部队,成为在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中央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平江起义及由此创建的红五军,为开辟和建设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平江起义前,湘鄂赣特委机关被敌人破坏,平江地方党组织与独立五师第一团党组织也没有接上关系。平江起义像一声春雷震撼了大地,消息很快传遍了湘鄂赣边区。起义后的第二天,平江工农游击队在胡筠、李宗白、张警吾等县委负责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进入县城,配合起义部队建立新的革命政权。起义部队党委与县委举行了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县实行总暴动,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全县党员一时号称7万。平江起义后不久,彭德怀、滕代远根据湖南省委指示,率主力向湘鄂赣边界发展,三次南下井冈山与红四军联络。其间红五军在湘鄂赣边界辗转苦战,与边区各县党组织接上了关系,正式恢复和组成了湘鄂赣边区特委。滕代远、彭德怀、李宗白、邱训民、王首道等5人为特委常委,滕代远任特委书记,使边区根据地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红五军沿途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织游击队和建立苏维埃政权,从而恢复和发展了包括湘东北、鄂东南、赣西北在内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使湘赣和湘鄂赣根据地南北呼应,互为依托,成为三省敌人的最大威胁,使省城长沙之敌处于南北夹击,被动挨打的地位。
  平江起义有力地支援了井冈山斗争,对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平江起义正值新军阀混战处于暂时平息时期,各地武装起义先后失败。当时,只有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军在井冈山会合,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但不久,红军进攻湘南失利,敌人大举向井冈山发动“围剿”,给根据地造成极大困难。就在这时爆发的平江起义,迫使湘鄂赣三省之敌不得不掉转头来“围剿”新诞生的红五军。在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的指挥下,红五军转战湘鄂赣,牵制了敌人的力量,减轻了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压力。正如彭德怀1958年12月22日在视察平江第一中学时所说的:“平江起义的作用至少有一点应该指出,它拦住了白军对井冈山进军的兵力。”红五军主力于1928年12月11日在井冈山新城与红四军胜利会合,直接投入了井冈山的战斗,为中央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
  纪念平江起义70周年,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回顾平江起义之所以取得胜利,主要是由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和工农武装的支持,有彭德怀等长期在部队中进行进步活动奠定的思想基础,有井冈山的旗帜。
  党的领导是平江起义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和核心力量。早在北伐战争时期,在湘军中做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段德昌就开始在这支部队中灌输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使广大士兵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湖南省委和南华安特委又不断派共产党员到部队中开展兵运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在一团起义之前,已经建立了以彭德怀为书记的团党委,有了团结和带领广大士兵同反动派进行斗争的领导核心。起义前夕,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到达平江,带来了党的纲领和指示,参与了起义的思想发动、组织和军事准备等各项领导工作。在一团党委周密筹划下,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策略和手段,共产党员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紧密地团结了广大士兵,分化瓦解了敌对势力,一举取得了起义的成功。
  广大人民群众和工农武装的支持,是平江起义取得胜利的重要基础。湘赣边界地区,党的影响很大,群众基础很好。平江起义前,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地的工农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与第一团党组织领导的斗争互相呼应。中共平江县委得知平江起义的消息,立即率游击队进城配合。起义胜利后,敌人进攻平江时,平江工农武装与起义军一起与10倍于己之敌浴血奋战。红五军撤出平江城后,平江县委又组织了数千人的游击队阻止牵制敌人,保证起义部队安全转移,并将共产党员和骨干输送到部队。
  井冈山的旗帜,为平江起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彭老总曾深有体会地说:“同现代的敌人作战,没有根据地是不行的,同时要以朱毛红军为红军旗帜。”平江起义后,他率领红五军,以朱毛红军为榜样,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把“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三项任务承担起来。因此,突破了强敌的层层“围剿”,始终巍然屹立,并不断壮大。
  彭德怀等长期在部队中进行的进步活动和思想教育,是平江起义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平江起义创建的红五军及由此发展壮大的红三军团,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在平江起义的誓师大会上,彭老总就庄严宣布:起义的目的是打倒国民政府,建立工农兵革命政府,为工人农民服务。建立红五军后又不断加强军队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教育,使广大指导员懂得红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保护人民的道理。坚持打到哪里,就帮助哪里的人民建立革命政权和地方武装,开展土地革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彭老总以身垂范。在敌人重重“围剿”,旧人员叛逃,起义部队十分紧急的严重时刻,他袖子一卷,拳头一举,坚定地对留下的官兵说:“我们举旗起义是为了干革命,干革命就不能怕吃苦,不能怕流血牺牲。如果谁还想走,可以走。就是留下我一个人,也要举着红旗,爬山越岭干到底。”他一双草鞋赤脚,亲冒矢石,带头冲出重围,经过顽强奋战,终于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朱毛红军胜利会师。
  平江起义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座丰碑,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值此纪念平江起义70周年之际,我们将永远铭记着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的紧要时刻所举行的伟大的起义,学习他们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革命精神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从严治党,从严治军。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第12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井冈会师 彪炳千秋
  ——纪念井冈山会师七十周年
  中共宁冈县委 宁冈县人民政府
  今年是我国革命史上著名的井冈山会师70周年。1928年4月下旬,朱德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经过艰苦转战,来到了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发展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从此,朱德和毛泽东两个光辉的名字紧密地连在一起,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越烧越旺。正如彭真同志视察江西时所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会师创建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井冈山会师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1927年,在那黑云压城、风雨如磐的岁月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在这革命危急关头,党中央及时制定了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9月9日,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然而部队在进攻长沙途中遭受严重挫折。毛泽东审时度势,从保存革命武装力量着想,力主放弃进攻长沙的原定计划,转为沿罗霄山脉南下。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永新三湾村。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对部队进行了改编,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并实行民主制度,从而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10月3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古城,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总结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着重讨论和决定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及对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实行团结、改造的方针等问题。10月7日,工农革命军在宁冈县党组织和袁文才的支助下进驻宁冈茅坪,建立后方留守处和医院,安下了革命的家,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同志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当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力图争取国际援助,准备进行第二次北伐时,主力部队在广东潮汕一带遭到国民党强敌的围攻而失败。这时,朱德、陈毅等领导同志以非凡的英雄气概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且无援兵、部队官兵思想又出现动摇的严峻时刻,率领起义军余部,打破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围攻,艰苦转战于湘、赣、粤之间。他们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在生活上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行军,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信念教育全体官兵,从而稳定了这支队伍,使革命的火种得以保留和发展。1928年1月,朱德率部智取宜章,拉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2月发动湘南总暴动,攻克郴州、永兴、资兴、耒阳等地,建立了各级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革命武装扩大到一万余人。湘南暴动和苏维埃运动的兴起,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急调湘粤9个师的兵力,对湘南革命力量进行南北夹击,妄想扑灭这团革命烈焰。在这大敌压境、敌众我寡的关键时刻,朱德、陈毅等人抵制湘南特委的“左”倾错误,率部主动转移,撤离湘南,向井冈山靠拢。1928年4月下旬,在毛泽东率部接应下,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万余人到达宁冈,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部队胜利会师,合编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红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壮大了革命力量,取得了根据地反“会剿”的胜利,边界红色割据区域很快发展到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全部、吉安、安福各一小部分、遂川的北部、酃县的东南部、茶陵的西南部,总面积7200余平方公里,人口约50余万,使井冈山根据地达到全盛时期。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根据地军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同时还培育铸就了“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矢志不移,百折不挠,坚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毛泽东用一根灯芯的油灯照明,在八角楼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为了打破“会剿”,储备军粮,朱德军长同军民一起挑粮。这种精神和以她为基础形成的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传家宝,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江泽民总书记告诫我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掉”。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峥嵘岁月,纪念井冈山会师70周年,最重要的是大力弘扬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第12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高风亮节 世人楷模
  ——缅怀沈钧儒先生
  谢筱迺
  国内政治部主办
  本版责任编辑:陈晓钟
  我们的老前辈沈钧儒先生纪念馆于6月11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建成并开放了。这一天正好是沈老逝世35周年纪念日。这使我回想到62年前青年时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年代。当年沈老是我们救国会的七位领袖之首,那时我还只是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在救亡运动中,我是以沈老马首是瞻的。60多年匆匆过去了,回想起来,我和我当年的青年同志们,都感到应当好好学习沈老一生为民主革命而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
  沈老一生,谦虚谨慎,廉洁俭朴,公正无私,刚毅不屈。他晚年仍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自励。习仲勋同志在1985年1月曾说过,沈老“救国救民的意志如石似钢,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原则”。他“严格要求自己,从一个科举出身的进士成为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进而成为一位杰出的党外共产主义战士,献身于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沈老一生所走过的光辉道路,使我们大家受到宝贵的教益”。我也是本着这样的崇敬心情参加了沈钧儒先生纪念馆的开馆活动,以表示敬意的。
  记得在纪念沈老诞生110周年时,有位同志讲要从五个方面向沈老学习。我也有些体会。首先是要学习沈老的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他的一生中,尤其是抗日战争之后,更加坚毅不拔。40年代,在重庆领导民主人士开展爱国民主运动中,他不顾年已花甲,每天早晨只吃一碗炒米粉即一步一步地从他寓所走上枣子岚垭去开会;到了傍晚或近黄昏时分,他又一步一步从观音岩走下枣子岚垭。他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老而弥坚。他赞成共产主义的意志,老而弥坚。这种革命精神在他来说确是出自虔诚的内心,而无丝毫虚假。我也在沈老的一生中,理解了实事求是的真谛。
  二要学习沈老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精神。他经历了清朝封建统治,北洋军阀统治,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以至新中国建立以前的历史时期。他的遭遇坎坷不平,但他坚定地反对清朝政府统治的腐败,反对袁世凯称帝和北洋军阀混战,反对蒋介石内战降日的政策。在因爱国有罪的“七君子”被捕拘押时,直到“西安事变”以后,蒋介石还找叶楚伧、钱新之、杜月笙到苏州监狱去诱降。但沈老和六位先生严词拒绝,坚贞不屈。这种不顾个人安危、奋发追求革命和进步的精神,何等高贵!封建统治屈服不了他,法西斯主义屈服不了他。这就是一身正气的革命精神。所以,周恩来同志在生前称沈钧儒先生为民主人士中的左派旗帜。
  三要学习沈老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沈老和其他几位人士衷心拥护,并在上海展开抗日救亡运动,于1936年6月组成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党的领导下,把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在上海的每次群众游行中,尽管蒋介石军警和租界内的帝国主义走狗对群众横加镇压,但沈老每次游行,都是走在群众队伍的最前面。他们反抗关押,抵制审判,抗诉法庭,严拒诱降,逼得蒋介石阴谋失败,不得不宣布释放。铁骨铮铮,人人尊敬。沈老不愧为无私无畏的伟人。
  四要学习沈老爱护青年和甘当孺子牛的谦和精神。回忆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我不过是个20岁的青年。在职业界救国会中,我们深受沈老和沙千里同志的教育。他们身教重于言教,尤其是沈老,以身体力行的爱国主义,感人最深。这也是我们老“职救”队伍中许许多多同志们所共同的感受。回忆那时,每当一次游行之后,沈老和其他几位领导人总要清点队伍中有无缺漏被捕,有无在抵抗中受伤,凡是遇有被捕的,沈老即全力营救。陶行知先生曾有一首诗颂扬沈老。诗里唱道:“老头,老头,他是少年领头。老年常与少年游,老头没有少年愁,虽是老头,不是老头。”沈老不仅领导我们抗日救国,还引导了我们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促使我们向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前进。
  五要学习沈老一生廉洁,两袖清风的精神。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生活中,他都一尘不染,俭朴为生。在抗日救亡时期,一身布衣;在开展民主运动时,以炒米粉为早点,整天奔走;在全国解放后,也还是节约简朴,诲人不倦。他特别重视陈云同志在国家经济建设中量入为出的财经方针。虽然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旧事,面对当今某些奢侈腐败现象,学习沈老一生俭朴清廉的美德就更有现实意义。
  沈钧儒先生是我们的老前辈,他一生高风亮节,不愧为世人楷模。现在建立纪念馆于嘉兴沈老家乡,他的革命精神将世代相传。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是沈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永世长存。沈钧儒同志永垂不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