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朱镕基分别同基里延科会见会谈
  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本报北京7月14日讯 记者马小宁报道: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今天分别同来访的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谢·弗·基里延科总理举行了会见和会谈。两国领导人在友好、坦诚、务实的气氛中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江泽民主席与基里延科总理讨论了将于1998年9月初举行的中俄元首非正式会晤,一致认为,这将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晤,双方决心共同努力,使其圆满成功。
  两国总理一致认为,中俄总理会晤机制自1996年12月建立以来,对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愿意进一步提高其效率和活力。双方责成委员会和各分委员会加紧工作,为第四次总理会晤做好准备。
  两国领导人讨论了双边经贸合作中最为迫切的问题,以及1998年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总理第三次会晤时达成协议的落实情况。两国总理指出,中俄经贸合作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并责成有关部门采取具体措施,落实达成的协议和其他共同文件,充分挖掘两国在核能、高新技术、能源、民航、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双方商定,将探讨合作的新领域、新形式,促进经贸关系多样化,促进发展两国地方之间和边境地区之间的合作。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中俄在长期互利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双方将继续致力于发展中俄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基里延科总理邀请朱镕基总理于1999年正式访俄,朱镕基总理表示感谢并接受了邀请。基里延科总理是应朱镕基总理的邀请于今天对我国进行工作访问的。
  据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邀请,俄罗斯总理谢尔盖·基里延科将于今天下午抵京进行工作访问,就两国总理会晤机制及进一步推动双方经贸合作等问题与中国领导人交换意见。
  这是基里延科今年4月正式担任总理以来首次访华。(附图片)
  7月14日,江泽民主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基里延科。新华社记者 刘建国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纪念改革开放20年 难忘第一

  一个耀眼的起点
  ——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市回眸
  本报记者 王楚 龚雯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20周年。20年前,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气概,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征程,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20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各行各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20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20年。
  改革开放的成功,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也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的胜利。为了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回顾20年的伟大征程,坚定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鼓舞人们的斗志,本报派出记者寻访改革开放中一些令人难忘的“第一”。这里推出的是第一篇。
  飞机徐徐临近深圳上空。
  蔚蓝的大鹏海湾,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色彩绚丽的住宅小区……眼前这座刚满18岁的南国大都市,处处焕发着催人奋进的勃勃生机。
  或许,深圳特区的出现,只是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朵浪花。然而,当我们回眸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辛旅程,深圳无疑是一个醒目坐标。
  “杀出一条血路”
  对于近20年奋进中的中国,深圳的最大意义在于,她最早摆脱了姓“资”姓“社”争论的羁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8年前,肩负着邓小平同志“杀出一条血路”的嘱托,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开拓者们在罗湖口岸挖下了第一块地基,确立了特区建设的具体框架。
  与深圳一起成长的罗湖区委副书记刘学强说,作为第一个特区,深圳浸透着中国两代领导人的心血,虽然是“试验田”,却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治国方略。这些年来,深圳屡屡遭遇艰难、风险、误解,甚至付出过代价,但是,百万特区人时刻没有忘记历史赋予的千钧重任。
  18年里,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先行一步的深圳,不断以自身的实践成果明确着改革开放的目标和方向,使举国上下认识到基本国策的正确性,从而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坚定了发展经济、强国富民的信心。
  原国务院特区办的黄泰和司长说,近20年,我国的整体实力大大超过以往几十年,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开放,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这中间,深圳以及其他四个特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可小视。现在有个说法:特区不特。实际上,这恰恰说明特区的经验已逐步推广至其他地区,全国都发展起来了,特区的“特”自然相对淡化。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彭立勋教授,多年从事邓小平理论研究,他告诉记者,深圳历届决策层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搞争论,埋头实干,敢闯敢试敢冒险,不管东西南北风,始终坚持以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正是这种胆识和气魄,使昔日的荒凉渔村得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
  开放每个方位
  在深圳的历史博物馆前,一尊巨型雕塑吸引着游人视线:一名体格健壮的中国人正用双手奋力撑开厚重的大门。“它是特区对外开放的形象写照。”市府办公厅副主任王毅如是说。从经济特区——沿海城市——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深圳显示了她巨大的“窗口”效应。
  曾经有人问:“有些改革,为什么在内地往往很难见效而在深圳能成功?”深圳人回答,那是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以开放的姿态来建设特区。
  深圳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从来料加工起步,逐渐转向以中外合资、合作方式为主,使外向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对内,“依靠全国,服务全国”,积极开展与内地的经济联合,使二者优势互补。至去年底,深圳共引进外资130亿美元,吸纳内地资金120多亿元人民币,兴办三资企业2万家,内联企业6000家,成为深圳经济的两大支柱。1997年,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仍高达450多亿美元,增长15.2%,其中出口近255亿美元,增长20.2%。连续5年,深圳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在全国大中城市稳居首位。
  在开放过程中,深圳人广泛汲取现代文明果实。十几年前,“炒股”对中国人还是个陌生概念,是深圳人率先补上了这一课。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胡继之博士介绍,历经10多年风雨,1620万户深圳证券市场投资者已日趋成熟。1997年股票、基金成交金额达到17547多亿元,占全国成交总额的55%以上。这一年,上市公司通过深市筹集资金达479.43亿元,超过前6年的总和。
  增创新的优势
  在特区发展步入新阶段时,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对此,担当“排头兵”的深圳人很有信心。市长李子彬说:“18年来,深圳牢牢把握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总方向,初步建构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形成了使深圳充满活力的十大体系。”
  比如,深圳努力探索建立了主体多元、品种齐备、运作有序、调控有力的金融体系。截至1997年底,全市共有金融机构80多家,金融网点1300多个,从业人员3.5万人,是全国金融机构门类最全、网点密度最高、从业比例最大的城市之一。去年,全市金融系统再次取得利税双超百亿元的佳绩。金融市场的全面发展,有力推动和支持了深圳经济的高速增长。他们还着重抓了房地产市场、金融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的建设,形成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要素市场为支柱的市场体系,为企业营造了优良的外部气候和平等竞争条件。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深圳,凡事没有“经研究决定”的说法,只有“依据某法某条款决定”办事的常例。1992年7月1日,深圳获得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立法权。几年来,市人大共制定法规88部,市政府制定规章90余件,一个分为市场主体及其行为法、市场中介法、市场管理法、市场体系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六大部分,与国家有关法律体系协调配套、符合国际惯例的较为完备的地方性法律体系业已构成,巩固了深圳的改革开放成果,确保了各项事业健康进行。
  体制的转变促成了增长方式的转变,近几年,深圳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发展高新科技,为“二次创业”构筑了坚实平台,这一步,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头。目前,在5个特区中,深圳经济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人均生活水平也最高。进入90年代以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6.2%,去年达113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6万元,分别是1990年的6.6倍和3.5倍,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同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144.78亿元,是1990年的6.7倍,年均递增35.9%,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
  18年来,深圳这个由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立的“试验田”,向人们昭示:只要善于借鉴,勇于探索,不断改革完善自身体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创造出现代文明,中国一定可以早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的崛起,是近20年中国地平线上一次最壮丽的日出。
  压题照片:特区新貌 赵连勤 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在吉林进行立法调研考察国企时强调
  立法工作要进一步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
  新华社长春7月14日电(记者李凤双、刘思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近日在吉林省进行立法调研并考察部分国有企业。他强调,立法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7月7日至14日,李鹏在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德江,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云坤的陪同下,先后在四平、吉林、长春就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高等教育法草案进行立法调研。
  在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霍家店村、吉林市永吉县桦皮厂镇永胜村,李鹏先后察看了两个村的村务公开栏,详细了解了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情况,并就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干部、村民进行了座谈。李鹏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保证亿万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部重要法律。要通过对这部法律的修改,保证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选出大家信赖的干部;保证村委会选出来后,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问题,村委会要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有些大的村子因为居住分散等原因,召开村民会议很困难,从一些地方的经验看,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全村的大事是个好办法,村民代表是村委会联系广大村民的一个很好的桥梁和渠道,他们既能反映老百姓的意见,又对村委会起监督和支持作用。他强调,村提留、乡统筹、宅基地、计划生育、出义务工、村办企业等直接关系村民利益的事项,一定要坚持村务公开制度,接受村民监督,使村民满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要有利于加强群众对村委会干部的民主监督,这是民主决策的决定得以执行的重要保障。
  7月12日,李鹏邀请在长春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常委会、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以及土地管理、农业、林业、水利、建设、环保、牧业等部门的负责人和农安县、长春市有关区、乡的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征求对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的意见。与会者认为,修订草案指导思想明确,加大了对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力度,总体上是好的。他们还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如土地审批权应适度上收,实行国家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模式;贯彻土地资源和资产并重管理的原则,增加培育、规范土地市场的内容;加强对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管理等。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李鹏说,土地管理法关系9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可开垦开发的土地也不多,修改这部法律,重点是为了切实加强对耕地的管理和保护,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说,土地管理既要体现“严”的原则,又要具有可操作性。近几年来,土地流失的情况很严重,有的是建设需要,有的则是浪费。靠卖地发财的路子我们不提倡,我们鼓励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注意盘活土地存量,切实保护好农田。他特别强调,吉林省土地较多、土壤较好,更应该保护好耕地、保护好我国的这片黄金玉米带。
  7月13日,李鹏在吉林大学举行座谈会,听取在长春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吉林13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教授对高等教育法草案的修改意见。与会者分别就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高校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条件保障等方面的规定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李鹏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说,高等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法是一部很重要的法律。他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法律既要为改革指出方向,又要为改革留有余地。关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李鹏说,许多同志提出,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高校的发展,有利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但应明确党委和校长的职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谈到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时,李鹏指出,过去对高等学校管理得太死,学校缺乏自主权,这次制定高等教育法,要给高校比过去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也要有必要的宏观调控。他同时指出,非学历教育、远距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将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李鹏还说,专业过窄,知识面不宽,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是现在高等教育的一个弊端。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但要在数量上而且要在质量上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调研期间,李鹏还看望了吉林省人大机关的同志,察看了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并发表了讲话。他说,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但要正确处理好党和人大的关系。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作,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变成法律即国家的意志。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党也要和人民一起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工作各有不同,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说,人大的主要职能是立法和监督,监督也是为了促使“一府两院”把工作搞好。人大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把工作做得更好,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吉林市,李鹏还根据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召开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了解情况。他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目的。企业要通过练内功、开拓市场,切实提高经济效益。改革是动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有竞争,不然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工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千方百计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考察期间,李鹏详细了解了吉林省电力公司的生产情况和农村电价问题,希望电力公司采取切实措施,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农村电网的更新改造步伐,降低送电的损耗,提高效率,降低农用电价,切实减轻农民用电负担,培育和开发农村电力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吉林调研期间,李鹏听取了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认为吉林省这些年来的变化很大,并对吉林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李鹏说,吉林省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粮食转化,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且起点较高,科技含量较大,在养牛、养猪、养鸡和养鹅方面都实行科学集中配种、屠宰和分户养殖育肥相结合的方式,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富了农民,取得了较好成效。
  李鹏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取得这一成绩是不容易的。他说,发展是硬道理,在目前困难比较多的情况下,要采取措施把生产促上去。李鹏表示相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靠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吉林省的工作就一定会做得更好。
  李鹏还考察了红嘴集团公司、丰满发电厂、吉化集团公司30万吨乙烯工程、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汽集团公司、吉林德欣有限公司、吉林德大公司、长春肉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优质肉牛繁育中心,以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春电影制片厂。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澄、副主任委员乔晓阳,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驷驹,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德占,铁道部副部长刘志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姜云宝、周成奎等参加了调研。


第1版(要闻)
专栏:

  深刻领会 明确要求 制定措施
  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通知》精神
  本报北京7月14日讯 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本报记者杜飞进报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7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中央机关、国务院机关、解放军四总部和全军各大单位、全国各地党政军领导机关纷纷组织了座谈讨论,一致认为,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一项重要部署,是提高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全党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直属机关,各人民团体,解放军四总部和全军各大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干部,连日来举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报告会,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通知》精神,大家认为,《通知》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全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阐明了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了十四大以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新鲜经验,分析了全党理论学习的形势,为把全党理论学习提高到新水平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全党的学习,强调全党必须在学风上有一个明显进步,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对理论学习的领导。这是一个指导全党理论学习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通知》精神,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落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认识,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意义。
  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在学习《通知》过程中深切感到,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关键是要在“新”字上做文章,把全党的理论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许多同志说,这个新水平,就是在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认识上,在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上都要有新的提高,努力使学习和工作达到党的十五大要求的新水平。大家认为,对邓小平理论要学出新水平,就一定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的主题,在全面、正确领会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全面、正确领会和掌握党的十五大精神上下功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五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任务上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直属机关领导干部,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学习中央《通知》精神。他们认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强调要在全党兴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现在,中央又郑重发出通知,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这充分显示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的决心。大家说,高扬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政治宣言,也是我们实现宏伟大业的需要。我们党每到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关头,总是结合不断发展的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全党的思想水平。战争年代是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这已成为一条宝贵的经验。在过去20年,我们党能领导人民战胜种种困难,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靠的就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而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要实现我们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更是必不可少。只有不断深入学习、运用、发展邓小平理论,我们的改革建设才能不断推进,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是一项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在学习中,许多领导同志谈到,中央一再强调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全党的学习,十分必要。各级领导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直接贯彻执行者,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率作用,他们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不仅关系到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整体的学习状况,而且还关系到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关系到实现跨世纪蓝图的进程。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重点是领导干部;提高全党学习理论的水平,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带头和表率作用。为了切实提高理论学习的质量,必须按照中央《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脱产进修制度、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学风问题,是中央《通知》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各级党政军领导干部的一致共鸣和高度重视,认为这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很强的针对性,是事关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许多人谈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我们党在这一问题上有过许多经验教训。照办照抄、断章取义、搞形式主义、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的不良风气,曾给我们的事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大家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中的一根红线。只有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才能真正学好、用好邓小平理论,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努力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
  中央《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的号召,得到了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各级宣传部门和从事新闻、出版、文艺、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部门、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对《通知》进行了学习讨论。他们提出,深入的理论研究,准确的理论宣传,对于促进邓小平理论学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示要坚持重在建设、加强团结,在积极搞好自身学习领会基础上,更多地为宣传研究邓小平理论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利用各种媒介的不同渠道,对邓小平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宣传、普及,为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贯彻中央《通知》精神,重在落实。据了解,许多中央和各地党政军群领导机关,对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的学习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组部和中宣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直工委和国家机关工委等,都先后发出通知,要求本系统有关单位将学习落实中央《通知》精神,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工作。还有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也作出决定,要求对照《通知》有关规定,查找薄弱环节,改进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促进邓小平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澳门总督
  指出中葡应站得高看得远,加强合作增进了解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范丽青、李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澳门总督韦奇立时表示,中葡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有利于澳门的平稳过渡和政权的顺利交接。
  朱镕基总理对韦奇立再次访问北京表示欢迎,希望澳门总督这次来访顺利,继续对加强中葡两国在澳门问题上的合作做出努力。
  他说:上次葡萄牙总理来访,我们坦诚而友好地进行了交谈,对增进双方了解和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对促进澳门过渡期问题的解决和澳门顺利回归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双方的合作下,澳门的回归准备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中葡两国应该站得高、看得远,进一步加强合作。只要双方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本着共同谱写澳门发展新篇章的愿望,友好磋商,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朱镕基说:澳门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优势,我们希望澳门能更好地发挥这种优势。中国政府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支持澳门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改善。澳门目前与内地经济合作项目不多,双方可以加强往来,增进了解,扩大合作领域,促进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发展。朱镕基表示支持内地企业家到澳门投资,与澳门企业家合作。
  朱镕基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形势。
  韦奇立高度评价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在亚洲金融风暴面前所采取的果断措施。他强调“一国两制”政策是有远见的,在这一政策指引下,葡中双方磋商解决了不少问题。他表示: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做得更多、更好。澳门有能力保持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希望葡中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与磋商。
  会见中,韦奇立还介绍了澳门目前的经济情况和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他表示,澳门有背靠华南的独特地理优势,有与欧盟和葡语国家的良好合作关系,澳门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作用。
  他希望中方支持澳门商人提出的建设澳门深水码头和连接广珠铁路到澳门的大型基建计划,加强澳门与中国内地的陆路通道。他表示,澳门将加强与欧盟在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并建立有关机构,希望中国充分利用澳门的优势,发挥澳门的桥梁作用,增进中国与国际的交流、合作。这不但有利于澳门的发展,也有利于平稳过渡。
  朱镕基表示:我们高兴地看到澳门政府在处理澳门过渡期事务方面做出的努力,也高兴地看到澳门社会治安等问题有所改善。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葡方有利于澳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陈滋英、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王启人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李瑞环分别会见阿拉法特
  指出解决中东问题应以联合国有关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为基础
  本报北京七月十四日讯 记者马小宁报道:今天下午,朱镕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
  朱镕基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对阿拉法特访华表示欢迎。朱镕基说,长达半个世纪的巴以冲突给中东各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不仅破坏了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阻碍了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巴方要求以色列政府切实执行双方达成的各项协议是合情合理的。我们相信,尽早实现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包括以色列人在内的所有国家人民的迫切愿望,在巴以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巴勒斯坦问题终将获得解决。我们对巴自治政府奉行的明智、务实的政策表示赞赏。
  朱镕基说,支持巴勒斯坦的正义事业是中国的原则立场,中国政府十分关注中东地区形势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认为联合国有关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是中东和谈的基础。当前中东和谈处于困难阶段,打破和谈僵局的关键,是以色列严格履行已经同阿拉伯各方达成的协议。我们不是中东问题的调解人,但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加大促和力度,为打破目前的和谈僵局作出努力。
  朱镕基说,中巴之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们对巴在自治区建设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表示钦佩,并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阿拉法特表示很高兴同朱镕基总理会见。他说,巴勒斯坦非常珍视巴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成就,值得巴方学习和借鉴。
  阿拉法特介绍了中东和平进程的情况。他说,目前中东和平进程处于停顿,巴人民面临很大的困难,但巴勒斯坦人民决心团结一致,迎接挑战,为实现永久的和平而继续努力。
  外交部副部长吉佩定、中国驻巴办事处主任刘志海,巴解执委会总书记马哈茂德·阿巴斯、总统府秘书长塔伊卜·阿卜杜—拉海姆、总统顾问苏莱曼·舒拉法和纳比勒·阿布·拉代纳、巴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里尼等参加了会见。
  本报北京七月十四日讯 记者马小宁报道:今天下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
  李瑞环对阿拉法特总统访华表示欢迎。他说,中国一贯同情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是谈判,谈判应以联合国有关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为基础。我们知道,中东问题错综复杂,全面解决问题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但我们相信,只要巴勒斯坦人民团结一致,坚持原则,在策略上灵活、务实,就一定能够实现收复失地、恢复合法民族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崇高目标。
  李瑞环高度赞扬阿拉法特总统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所做的卓越贡献。他说,阁下在长达五十年的生涯中,出生入死,百折不挠,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拥戴,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
  中国的老百姓包括偏僻农村的一些人,都能叫得出阿拉法特这个英雄的名字。他说,对一个政治家来说,只有把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作为自己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才会在人民心中占有位置,才会赢得人民的真诚拥护,才会在历史上获得应有的地位。人民是杆秤,历史是杆秤,政治家的分量最终都是由他们来衡量的。
  阿拉法特说,巴中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两国领导人经常交往,巴方对巴中友好合作关系感到非常满意。在巴处于困难境地的时候,中国人民总是同巴勒斯坦人民站在一起,巴人民非常感谢和珍视中国人民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援助和友谊。中国人民是巴勒斯坦人民真正的朋友。
  阿拉法特介绍了当前中东和谈的形势。他说,目前中东和平进程受到挫折,巴处境非常困难,但实现和平是巴勒斯坦的战略选择,巴勒斯坦人民将继续前进,直至实现恢复自己的一切合法权利。
  参加会见的有:外交部副部长吉佩定、中国驻巴勒斯坦办事处主任刘志海,巴解执委会总书记马哈茂德·阿巴斯、总统府秘书长塔伊卜·阿卜杜—拉海姆、总统顾问苏莱曼·舒拉法和纳比勒·阿布·拉代纳、巴勒斯坦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里尼。


第1版(要闻)
专栏:

  7月14日,江泽民主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基里延科。新华社记者 刘建国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