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8-07-14

1998-07-14新闻联播 文字版

赵匡胤见义勇为

第12版(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赵匡胤见义勇为<br/>  俞律<br/>  中国自古就有“打抱不平”这项美德。千百年来,留传于世的除暴安良的戏曲故事着实不少,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就是这类题材的著名的一出戏。<br/>  赵匡胤此人,《水浒传》说他是天上霹雳大仙下凡,诚属无稽,但对其性格与事业的形容却是逼真:“英雄勇猛,智量宽洪。”“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后来他扫清寰宇,黄袍加身,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在舞台上他涂大红脸,挂黑长髯,倒有几分像关二爷。<br/>  “千里送京娘”这出戏唱的是赵匡胤青年时代的义举。那一日他路过一座和尚庙,听得庙里有女人哭声。他打进去一看,竟是一位如花少女赵京娘,被盗匪劫夺于此。赵匡胤本是打抱不平的专家,当然就见义勇为,把京娘救出虎口,还本着救人要救彻,好事做到底的精神,千里迢迢,护送京娘还家。他还主动和京娘结拜为兄妹,以正视听。而京娘见他一表人才,又有救助的大恩,不免生了爱慕之心。而这个赵匡胤胸中却只有一个“义”字,并无其他杂念。“水中鸳鸯并翅儿游,岸边兄妹并肩儿走,却缘何有缘邂逅,难偕凤鸾俦!”这就是京娘的苦衷了。<br/>  水远山长,赵匡胤终于将义妹京娘送到家。不料京娘的父母却满腹的狐疑,以为女儿与赵匡胤必有私情,不如把女儿许配于他,免招物议。这就触怒了赵匡胤,一怒之下,拂袖便去。<br/>  赵匡胤发怒是有道理的:为他见义勇为,做了大丈夫应做的快事,却受到无端的猜疑,这岂不等于诬他救护京娘乃是为了占有京娘么?一个正直无私的刚烈男子当然是无法忍受的,他拂袖而去,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对世俗的抗议。<br/>  可怜的京娘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立刻想到了死,于是一条白罗巾,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呜呼!她不死于盗匪之手而死于亲人之口,真是天下第一等大悲剧了!<br/>  编戏的编到这里,想是意犹未尽,又加了京娘一缕幽魂追送赵匡胤的情节,使这出悲剧的质量提高到艺术升华的境界。<br/>  一个见义勇为的故事本应得出正面的欢快的结局,可这出戏却截然相反。其深刻就藏在这个令人深思的相反中。如果结局是赵匡胤与盗匪格斗时壮烈牺牲,京娘在盗匪的淫威下不屈而死,那么盗匪手中的刀是观众看得见的,而京娘偏死于不用刀的世俗偏见,难怪观众看到这里,个个唏嘘不已。<br/>  好在赵匡胤并没有得出见义不可勇为的消极结论,人间不平,他照样敢打。后来收拾残唐五代的混乱世界,建立安定民生的一统江山,可算是他最大的见义勇为了。

道德文章留人间——《蔡仪纪念文集》札记

第12版(副刊)<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道德文章留人间<br/>  ——《蔡仪纪念文集》札记<br/>  王文<br/>  这是蔡仪同志去世以后出版的第一个纪念文集。在此以前的1986年曾经出版过《蔡仪美学思想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以纪念这位美学大师的八十诞辰暨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当时蔡老尚健在,亲自看到了那本书。同仁们满心期望他能够亲自看到纪念他九十诞辰的文集。然而目前的这本纪念集却只能作为他灵前的献礼了!<br/>  与1986年出版的那本文集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不仅包括理论及作品研究的方面,还包括怀念回忆的方面。所收的文字倒不一定每篇都纯属某一方面,有的是兼具两方面内容而有所侧重。我们在编排时按这两方面作了大致的划分,把侧重于理论研究的摆在前面,以理论逻辑的次序排列;把侧重于作品研究的放在后面,以发表时间的先后排列。<br/>  理论研究的文章,有的着眼于整个的思想系统,有的专门阐述某个部分或某一著作。涉及较多的是《新美学》改写本的第三卷,它出版于蔡老去世以后,因而对它的论述文字在以前是不可能有的。读者们会觉察到,在所有的论述文字中都洋溢着论辩的风格,这并不奇怪,因为论述对象,即蔡仪著作本身,就是充满战斗精神的。论辩风格是这种精神的自然流露。既然是学术观点的论述,文章里当然不免包含着纯属作者本人的见解,但这无碍于对蔡仪美学思想整体上的肯定和阐述。<br/>  除理论研究的文章外,还有些文章介绍了蔡仪的小说和诗歌。论者指出,这些作品虽然有价值,但过去鲜为人知,也未见到有关的评论。这次得以在本文集中展开论述,仿佛是荆山玉璞的重现,使人惊喜。<br/>  回忆、怀念的文字,除了散文,还有诗歌挽联,无一不充满了深挚的哀思。作者们有些是蔡老的同辈、学友、同事和战友,有的是蔡老的亲属,还有的是蔡老的后辈、学生。一篇篇亲见亲闻的描述,是蔡老生平各个时期的剪影,提供了具有史传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的几乎是无法代替的。例如:蔡老的夫人和战友乔象钟同志在所写蔡老的评传和回忆文章里提供了蔡老写作活动的最直接的记载,还评介了蔡老的诗作。又例如:老作家冯至同志在回忆文章《两段回忆》中介绍了蔡老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时期向他主编的《沉钟》投寄小说稿的经过,并对小说作了评价;还介绍了六十年代他与蔡老共同参加高校文科教材编写工作时的情况。他是这些情况的最好的见证人。这位老人比蔡老大一岁,在得知蔡老去世后十分悲痛,不顾体力衰弱奋力写出这篇文章,并且由人搀扶着到纪念会上亲自宣读。次年在蔡老去世一周年的前几天他也仙逝了。这篇文章是他最后岁月的少数作品之一。文学史家会赞叹这几乎丧失的资料是何等可贵!<br/>  回忆文章的大量剪影,也就是蔡老的品德风范的摄像:从早年开始锻炼的革命斗志;从留学时期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文献钻研的顽强精神;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深刻仇恨;对同志、朋友的诚恳周到;对后学者诲人不倦、爱护备至;对客观真理的顽强追求;办事认真负责;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这些,就是道德;就是美学上的人格美和崇高。我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是:道德与文章并重。本书所载的上述两个方面的纪念文字表明:蔡老当之无愧。

忆史求真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忆史求真<br/>  叶遥<br/>  《人民日报》今年6月11日第十二版上,发表王朝闻同志为祝贺《人民日报》五十华诞而写的《忆故崇真》一文,写出了作者和党报工作人员之间的一片真挚之情,生动感人。<br/>  1950年至1964年,我有幸曾在《人民日报》当过十四年文艺编辑。《忆》文中谈到的有些往事,我是亲历其事的人之一。作者不避讳什么,实话实说,因此倍感亲切。比如,王老爱改校样,他的修改非同一般,至今我记忆犹新。<br/>  记得有一次,他的校样送到排字房一位青年工人手里,那位工人同志高高举起校样,大声叫道:“啊,我的妈呀!大花脸,大花脸!”几个工人围了过来看,哈哈大笑。从此,排字工人便戏称他的校样为“大花脸”。不过,工人们叫归叫,改归改,校样改得再多再乱,都不辞辛苦完成了任务。校对同志也一样,一遍遍加倍费时细心地校,刊出的文章很少出错。作为编者,对他的习惯熟知,每次都仍旧送校样给他,从未拒送过。因为彼此清楚,为了提高文章质量,修改是作者的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发表质量好的文章以飨读者,也是编者的殷切愿望。目标一致,有什么好计较的。<br/>  通过工作中的交往,我感到王朝闻同志喜欢思考、钻研问题,观察事物的视角比较新颖,往往新意迭起,不落俗套,连文章的题目有时也怪而有道理。他撰文有自己的风格,常常从人们不经意处落笔,寓论于述,很少八股腔。这可能和作者卓有成就的美学理论、孜孜不倦追求审美修养、造诣较高有关。加上他为人谦和,没有架子,既好接近,又容易沟通、交流看法。因此,编者爱找他约稿;他写作勤奋,也爱向党报投稿。他与党报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也是弥足珍贵的。<br/>  在这里,我不揣冒昧,对《忆》文中一些记忆不准确的人和事,说出我记得的有关情况,望能谅解。<br/>  文中第二段谈到“建国初期”,作者和冯至、蒋天佐三位同志曾受报社约请,帮助编过“人民文艺”版,此事确实无误。经查证,确切时间是1950年11月至12月。那时,“人民文艺”版由文艺组组长袁水拍同志负责编。1950年11月,袁水拍同志奉命赴波兰华沙参加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大约连路途在内共历时一个多月(参见袁水拍著“诗和通讯集”《华沙、北京、维也纳》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br/>  那时,胡乔木同志受党中央委托,主管《人民日报》。他平时对“人民文艺”版抓得很紧,该版每周出一次,从选题到找谁约稿,以及审阅大样,他都抓得很认真,很细致,有时连一条简讯,一个标点符号,也认真修改。袁水拍同志出国期间(《忆》文错记为林淡秋同志出国),该版需要请几位专家帮助编,这是胡乔木同志的意见,上面提到的三位专家人选,也是由胡决定的。当时《人民日报》在王府井大街西侧平房里办公,条件简陋。请专家开会,一般都到煤渣胡同小会议室。《忆》文谈到他们三位曾多次到此开会,讨论研究“人民文艺”版的宣传问题,确有此事。我作为该版的一般编辑,也曾列席此会。会议是由胡乔木同志主持的,不是周扬同志。那时,周扬同志正忙着抓文化部的工作,没有参加此会。林淡秋同志和李亚群曾担任过美术组、文艺组、文教组的负责人,职务名称叫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李亚群同志很快调离报社。林淡秋同志担任过报社的编委、副总编辑兼文艺部主任。1950年,煤渣胡同的会议他肯定参加了,但那时是否已被任命为副总编辑,我记不清了。<br/>  文中还有一点小差误,也顺便提提。文章另一处说,“五十年代中期”,因排字工人曾想把王老改得太乱的校样贴出“示众”,由社长范长江同志出面劝阻才作罢,这也记错了。出面劝阻的是总编辑邓拓同志,范长江同志那时已调离报社。<br/>  以上所说,涉及报社的历史真实,我虽然不敢肯定自己的记忆一定准确无误,但还是鼓起勇气把记得的说出来,不为别的,忆故求真嘛。敬请王老和熟悉报社这段历史情况的老同志指正。

棠中风范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棠中风范<br/>  常莉<br/>  棠湖中学1991年建校。建校五年后,四川省教委正式批准双流县棠湖中学为四川省省级重点中学。<br/>  建校短短五年,就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谈起棠湖中学几年来建校办学的历程,校长黄光成首先谈到的是双流县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县里“科教兴县”的决策。没有这至关重要的条件,就没有棠湖中学短短几年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br/>  今年5月,棠湖中学请来了北京的专家学者,与棠中的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一起,举行了“棠湖中学素质教育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作为东道主,双流县县委书记金世诚首先向客人们介绍的也是双流县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和九十年代初开始实施的“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成都市的一个近郊大县,双流县在四川的县级经济发展中名列前茅,曾连续两年居于全省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榜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双流县的各乡镇,也真正实现了“最好的建筑在学校,优美的环境在校园”。面向二十一世纪,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双流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双流县委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那样抓教育,像抓经济指标那样抓教育发展”。<br/>  棠湖中学生逢其时。<br/>  “科教兴县”的决策,使棠湖中学在1991年建校伊始就保证了高起点。县里决定投资一千万元,按照国家一类高中标准建设棠湖中学。<br/>  今天我们看到的棠湖中学,占地一百多亩的校园,一座座整齐的教学楼,高标准装备的理化生实验室,三台686微机与国际Internet网络相联,五十多台586型微机和一百多台486型微机组成的教育教学网络,八跑道的综合运动场,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户均面积九十多平方米的教师宿舍楼,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总投资一千万元、面积一万平方米的集理化生实验、微机、电化教育、天象馆、图书馆等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楼。初夏的校园里,护卫着各色鲜花绿树和雕塑喷泉的,是盛开着白色的栀子花的绿篱,花香远播。<br/>  在棠中的单身教师宿舍,两位大学毕业不久的老师说,他们最欣赏棠中的,是有一个宽松环境和平等竞争的机制。在棠中,学生按微机排队,平行分班,教师力量均衡搭配;学校不准留级和复读,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帮助学生补差,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合格和优良的教育;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不以高考论英雄,以年级各科合格率完成情况评价为主,升学率只评价到年级,不评价到班和教师个人。棠湖中学体制改革的新模式和面向二十一世纪办学的目标吸引了省内各县想在教学领域有所作为的优秀教师,现在棠湖中学的九十多名教师,是从各县一千多名应聘教师中分三批聘任的,他们在当地都是教学领域的佼佼者。县委书记金世诚笑着说:“把四川的人才,好教师引进双流,是我们的最得意之笔。”<br/>  为祖国的明天培养人才,这才是一个学校真正任重道远的使命。<br/>  为了培养真正的人才,学校把素质教育分解为“五会”的培养目标: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生活。<br/>  在初中一年级的教室里,我们看到四十多个初中生们正兴奋地看着录像。这个班是棠湖中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办的素质教育实验班。几天前,他们当中的二十几个人到成都附近的农村去,和那里的同龄孩子们生活了一天。录像画面中一个男孩举起一个麦捆,或是几个同学过水沟,都能引起教室里一阵阵的笑声。这个班的孩子们大都生长在成都,虽然是相距不远的农村,对他们来说,也很新奇。录像看完了,开班会。由两个同学主持,许多同学都站到讲台前,谈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同学们还看到了许多他们过去没有想到过的事。看到相对贫穷的地方孩子们的生活,到他们的家里去,参观了他们的学校,从此有了生活在农村的同龄朋友,对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份了解,对自己的生活也就多了一份参照。这正是老师希望他们得到的收获。<br/>  面向新世纪的年轻一代,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他们将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也将更有能力接受新时代的挑战。正值中年的学生家长们,对他们的孩子们面临的将来,大都有清醒的认识。在学生家长座谈会上,家长们不是只希望孩子考上大学,更关注的是“希望孩子能面对竞争的社会”,“希望孩子学习上发愤努力,生活上开开心心”……所以,家长们对棠湖中学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都很认同。一位家长谈到了实验班的一次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讨论会,通过讨论,他觉得“孩子的思路开阔了”。家长们说,“孩子的生活能力强了,过去给家里背回来的礼物总是脏衣服,现在开始自己洗衣服了”;“过去胆子小,现在能上台唱歌了”;“有了集体荣誉感”;“看新闻,买现代科技书”;“母亲节那天,孩子给继母送了鲜花”,一位父亲欣慰地说。<br/>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是最根本的转变。对一所学校和一位教师来说,培养学生面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新知的能力显然比“填鸭式”的教育更加重要。<br/>  从北京师范大学来的苏老师到棠湖中学刚三个月,主要的实验课题是心理健康。苏老师说:“比起心理正常,我更愿意用心理健康这个词。”现在的孩子思想很活跃,许多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但他们得到的心理上的关爱却不够。苏老师认为,孩子们面对的许多问题,例如父母离异等等,不是他个人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但是心理健康课和课后的心理咨询让学生们懂得了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一个孩子在周记中写道:“我们有心理问题,就去找心理老师帮助。”还有一个学生写道:“通过心理课的学习,我渐渐改变了对考试对失败的认识。”心理健康课也使教育者受益匪浅。负责教务的姚副校长说,过去我们只注意校内,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行为规范问题,没有注意到校外,学生在社会家庭遇到的心理压力。并且谈到,师范院校要面向中学,培养这方面的师资。<br/>  关心学生的心理,培养健康人格,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课题:做教育工作的,首先要尊重学生,教学平等。在做良师的同时,也是益友。<br/>  由于棠湖中学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棠中生机勃勃,数理化奥校,微机提高班,模型小组的轮船模型在校园水面上表演,花园里的各种植物上都挂着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们精心制作的植物分类标签,学校有学生办的校园电视台,有美术组,田径队……棠中以几年来步步高的高考成绩及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荣获四川省首批校风示范学校。这独特的风范将伴随着莘莘学子们的少年记忆,历久常存、常新。

一把香木梳子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一把香木梳子<br/>  童臣贤<br/>  很早就听人说香港岛上,有一条瀑布注成的山溪,由于溪水味道甘甜,气息芬芳,人们称它为“香江”,香江奔腾入海处形成一个海港,大家就称它为“香港”。又听人说,此地盛产莞香,港岛南岸古时就是一个贩卖香木的商港,故称“香港”。这大概是我最早知道的香港。<br/>  于是,我一直盼着能够喝上一口香江的水,能够到那里给母亲买上一把香木梳子。<br/>  后来,我走进了中学的大门,历史老师含着泪水说:我们美丽的香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占了,香港同胞自此饱受殖民主义者的蹂躏和欺凌……<br/>  放假回家,我把老师的这段话,讲给年迈的母亲听,母亲噙着浑浊的泪珠说:“听说过,听说过,你们这些娃儿们可别忘了我们国家的耻辱啊!……”<br/>  母亲一直活到八十八岁高龄。就在那年母亲重病去世前夕,我回到了母亲身边。母亲对我说:“儿呀,你不是说要去香港给我买把香木梳子吗,我是等不着了!”听着母亲微弱的声音,看着母亲希冀的目光,我的眼眶湿润了。我对母亲说:“妈妈,我一定会给你买回来的,你放心地去吧!”<br/>  去年是母亲去世的第五个年头,在香港回归的前夕,我终于圆了去香港的梦。<br/>  那天夜里我从新加坡飞往香港的时候,尽管空中客车以每小时八百多公里的速度接近香港,但我老是觉得飞得太慢、太慢。直到飞机抵达香港上空,我才意识到,香港真的到了。我睁大眼睛鸟瞰香港,夜色中,整个香港灯火辉煌,宛若一串串迷人的明珠!我不禁轻轻地哼起了《东方之珠》的曲子……随着音符的滑动,渐渐地,渐渐地,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油画,这幅画从造型、光影,到质感、节奏……全都呈现在我的眼前,好漂亮啊!我惊奇万分。这大概是今天我对“香港”这个名字的理解吧!<br/>  一踏上香港,我时时刻刻惦记着要给母亲买一把香木梳子,终于,我在导游的帮助下,在这个号称“万国市场”的天堂里,买到了一把精致的香木梳子!我精心地把它包裹好了放到我的旅行箱里,带回了我的家乡。<br/>  7月1日零点的时候,我把这把香木梳子放到了母亲的遗像前,终于实现了四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br/>  又是一年过去了,那把香木梳子仍然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个忠诚的守护者,陪伴着母亲;又像是一个活物,流淌着香港的血脉,时刻温馨着我们一家人的梦。

“山河颂”美术摄影展在京举行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山河颂”美术摄影展在京举行<br/>  由重庆市武隆县政府、重庆市文化局主办的《重庆市武隆县美术摄影大展·山河颂》,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了肖中胤创作的线描山水长卷《芙蓉江游记》、写意山水长卷《山河篇》和张晓伙的一百一十二幅照片。这是创作人员十余年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多次沿江探险的结晶。

南瓜与红米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南瓜与红米<br/>  肖韶光<br/>  这片土地神奇<br/>  当年乡亲泪滴成瓣<br/>  结出带瓣的南瓜<br/>  洒下热血<br/>  收获红米<br/>  山伢仔插根梭标<br/>  长出红缨<br/>  种下一颗星火<br/>  爆出漫山红旗<br/>  南瓜与红米<br/>  凝红土地灵气<br/>  只要脚下有片泥土<br/>  就挺直腰板<br/>  耐寒耐苦耐清贫<br/>  傲血雨腥风不移<br/>  当革命在摇篮里<br/>  饥渴得喘息<br/>  好在有了南瓜红米<br/>  熬着清淡粗糙的日子<br/>  相濡以沫<br/>  与一个阶级的命运维系<br/>  为挨打的民族<br/>  酿造阳刚之气<br/>  有了南瓜红米<br/>  革命就站稳了根据地<br/>  南瓜花昂起进击的号角<br/>  红米的谷穗<br/>  构成待发的金弓铜镝<br/>  那根著名的竹扁担<br/>  一头镌刻<br/>  《井冈山的斗争》<br/>  一头载着<br/>  元帅与士兵挑粮<br/>  和“南瓜生蛋”*的传奇<br/>  哦红米饭南瓜汤<br/>  是一首歌谣<br/>  是一种底蕴<br/>  为华夏的脊梁补钙<br/>  将偌大的中国撑起<br/>  红米饭啊南瓜汤<br/>  耐几代人寻味与回味<br/>  中华民族的那段岁月<br/>  假如不是南瓜与红米<br/>  如今<br/>  我们可能还要天天吃着<br/>  南瓜与红米<br/>  *根据地群众巧妙地将鸡蛋装进掏空了瓜瓤的南瓜送来慰劳红军,红军始料不及,因而有了“南瓜生蛋”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

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 暨’97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评选揭晓 本报发表的散文《清塘荷韵》杂文《鼠辈的变异》获金奖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br/>  暨’97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评选揭晓<br/>  本报发表的散文《清塘荷韵》杂文《鼠辈的变异》获金奖<br/>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97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评选于6月19日在京揭晓。参评的八百六十四件作品中一百三十二件作品分获金、银、铜奖,其中金奖十五件,银奖三十五件,铜奖八十二件。十五件金奖作品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定评。<br/>  人民日报的《清塘荷韵》、《鼠辈的变异》,湖南日报的《种葵花的孩子》,检察日报的《师情难忘》,江海晚报的《红井冈绿井冈》,驻马店日报的《21岁的姐姐,弟弟圆你的上学梦》,济南日报的《近之惑》,天津工人报的《春红的汤圆》,北京青年报的《谁展示了“小平您好”的经典场景》,浙江联谊报的《邓先生来了》,重庆晚报的《论“小地方”》,北京晚报的《欢呼妻的退休》,衡阳日报的《“圈”论》,中国船舶报的《母亲的脚和父亲的腰》,河北日报的《难忘那片废墟》等十五篇作品获得了金奖。(傅文)

图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苏德忠,生于1946年,曾师从名家刘海粟,其绘画以虾、竹、牡丹、葡萄见长,作品被中南海、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等多处收藏。上图《荷花盛开图》,为人民大会堂收藏。

图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千里送京娘 马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