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繁荣安定 世代昌盛
  全国政协副主席 安子介
  1998年7月,香港特别行政区双喜临门,在庆祝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一周年的喜庆时刻,又迎来香港新机场和机场铁路全线落成启用。庆回归,贺腾飞,香港正以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会的崭新形象,昂首阔步迈向21世纪。
  全港600万市民和全体中国人民、海外华人都不会忘记一年前激动人心的时刻,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洗雪百年耻辱,盛大的回归庆典举世瞩目,万众欢腾。一年过去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以行政长官董建华为首的特区政府的领导之下,以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并有基本法为蓝本,“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由理想变为现实,香港繁荣和稳定持续,中央政府坚持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事务,国际舆论和香港舆论对此予以一致的肯定和好评。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人再怀疑正在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回归一年来,世界风云变幻,香港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场东南亚金融风暴,令亚洲地区深受重创,香港虽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但亦将影响和损害减至最低。以董建华为首的特别行政区政府领导有方,成功捍卫港元,维持联系汇率,确保香港的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继续平稳运作,这是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所做不到的。除了香港本身的经济实力和外汇储备外,祖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力支持功不可没。
  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上任的第一天就旗帜鲜明对外坚称:“我们不认为香港今后会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难。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万一香港政府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帮助的时候,只要香港特别行政区向中央政府提出要求,中央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保持它的联系汇率。”
  东南亚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后遗症,正在陆续显现,香港的经济和民生备受考验,但大家要看到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在中央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市民一道,自强不息,香港将会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最快复苏的地区。
  我虽来自内地,但在香港生活超过半个世纪,为振兴香港战后经济以及发展香港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尽心尽力,也算是个香港人,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怀有深情。其实,内地人和香港人都是中国人。我仍坚持每天都要到办公室去,从办公室阔大的玻璃窗望出去,尖东广场人来人往,步履匆匆,一张张陌生而亲切的面孔,生气勃勃,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这就是香港。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命运操在自己手 脚踏实地干事业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吴家玮
  回归一年了。我们看到了什么新景象?
  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府十足依照香港基本法实施“一国两制”,对香港的治理没有作出丝毫干扰。回归之前,我去欧美出差时,常常有机会向西方学界阐说基本法的精神,并预料平稳过渡。当时听众受了一些传媒和政客的影响,总表示怀疑。今天,不由得他们不信了。
  既然政府架构不变,人事也不变,那么政策当然也不会有多大变化。多年来,香港搞得相当不错,绝大部分的政策和运作都不必去变动;不过也有一些不尽理想的,不能不改,并且不能不快些改。譬如说,教育、科技和文化。这几方面,与经济水平相若的地区来比,香港相当落后。
  教育:小学、中学,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都需要改革,需要投资。大专院校这几年来大有起色,不应该在这当儿削减经费。科技:需要大幅度增加学术和应用科研的经费。需要新科技来改进和提高传统制造业的产品、流程和增值;需要高科技来创造新的行业和现代化企业。文化:需要把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打好,建立文明风气;需要增加设施,善用电波,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素质。这几方面都需要为香港定位,选择方向,制订政策。
  今天我们自己管治自己,要做的事多得很,可做的事也多得很。经济危机还在,也还会来。我们庆幸的是:命运终于操在自己手里了。在这新情况下,我们的社会是否真的能不断上进?单靠信心,不足以成事;要团结一致,全心全意,脚踏实地地为特区、为国家干出一番事业,证实我们的自治能力。到那时候放怀庆贺,一定会更有意义。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贵乎信心 重在固本
  全国政协委员 李祖泽
  港人治港,任重道艰,贵乎信心,重在固本。如果说香港过去、现在或将来会出现什么问题的话,恐怕多半都出在信心问题上。
  香港在其他一些方面的问题,从目前可见的某些不稳定因素来看,究其实也还是信心因素大于客观的经济因素。譬如房地产问题,实际上并非供求问题所造成。香港每年新增5万户家庭,对房地产仍有其迫切需求,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在过往的岁月里,买屋置业意味着赚钱,账面数字是不断增大的;金融风暴之后则不然,楼价下跌,有楼的人都感到身家不断“缩水”,买屋的人则觉得会蚀本,而且深怕跌了还会再跌,因而许多人都对房地产市道持观望态度。因此,我总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恢复信心的问题。要恢复信心,就要稳定价格。因为香港并非没有市场需求,更不是没有财力,只要人们有信心入市,市场景气当能回升。
  我有两点意见,希望能行之有效,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信心:
  一、中央对香港经济的恢复表示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一些方面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宽松的政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在香港投资的信心;
  二、解决香港的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发展香港的本地工业。现在听得较多的是鼓励失业人士做小本生意,实际上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做小生意的人再多也只是零散的。工业则不然,一家工厂一开就可提供几十个人的就业机会,大一点的工厂会是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因此,当前宜适当开放港产品的市场,将一些制造业适当引导回香港,再加上适当给以优惠政策,这就可望重拓发展香港工业生产之路,并且由此广开就业渠道。
  这些渠道会给人们恢复活力,增加希望,增添信心。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对“一国两制”充满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 李泽添
  “一国两制”前无古人。一年来的实践,广大港人对“一国两制”信心增强:
  第一,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充分信任。如港区九届人大代表完全是由香港有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出。特区政府首届立法会选举,中央也交由特区政府自行决定。去年下半年以来,香港受到金融风暴袭击,中央放手让特区政府处理。
  第二,特区政府运作和社会运作正常良好。港人“工照做,马照跑,股照炒”,集会、请愿、游行如常举行,社会总体安定祥和。由于港英政府推行高楼价、高地价政策,楼价高达天文数字,打工一族尽其毕生积蓄也只能望楼兴叹。去年10月行政长官提出了香港长远的房屋政策: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8.5万个;在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以及把轮候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年。金融风暴、禽流感、赤潮等天灾人祸的应对,更显出港人的治港能力。去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作为一个高度自由和开放的经济体系,香港亦难免受到冲击。特区政府上下同心,沉着应战,采取了果断、全面的措施,多次击退国际炒家的进攻,成功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稳住了香港的经济大局,与其他国家相比,香港受的损失是最少的。
  第三,港人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5月24日,首届立法会选举,广大香港同胞积极履行“港人治港”的公民义务,近149万选民踊跃投票,其中分区直选投票率达53%,打破了香港的选举纪录,充分反映了港人在回归后对香港的归属感增强,真正当家作主。从劳工阶层来看,在回归后,这个阶层作为“港人治港”的重要力量进入了政府各级建制。这些事实反映回归后一个深刻变化,就是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特区政府是港人自己的政府,港人才真正成了香港这个地方的主人,掌握了自己的历史命运。
  第四,香港回归后,国家形势一片大好,相继召开了十五大、九届人大和政协,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孚民望,国民经济按照“高增长,低通胀”的轨道发展,继续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推进依法治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国”主体的良好局面,大大增强了港人落实“一国两制”的信心。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接受挑战 再创佳绩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 吴连烽
  香港回归祖国后要继续维持长期稳定繁荣,关键是要继续保持香港的经济活力和不断发展,特别要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经贸联系。对外贸易一直是香港经济一个重要支柱。根据基本法,香港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作为单独的关税地区。
  至今为止,对外贸易仍是香港最主要的经济活动。1997年有形贸易额达30754亿港元(折合3943亿美元),无形贸易额为4647亿港元(折合596亿美元),合计35401亿港元,相当于当年本地生产总值13339亿港元的2.65倍。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全球贸易调查报告,去年香港为全球第九大出口地区和第六大进口地区。
  香港外贸的发展与内地对外贸易迅速增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去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十大贸易国,比1993年排第二十二名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内地外贸急增的带动下,香港与内地间的贸易额从1979年的170.48亿港元大幅增至1997年的11161亿港元,比1979年增64.5倍,平均年增长率达26.2%,两地贸易额占香港外贸总额则从10.5%上升至36.3%,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随着港商在内地设立的工厂逐步增加,在内地采购原料和半制成品,越来越多港商在内地生产的产品已不用再运回香港作最后加工。同时内地港口及有关设施近年迅速发展,加上国际航运公司逐步开设来往内地与世界各大港口的航线,香港外贸的方式近年已出现新的变化。据香港贸易发展局一项调查,去年香港公司的离岸贸易总值(包括直接付运和转运)估约10520亿港元(折合1350亿美元),相当于香港有形贸易总值的34%。由此可见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已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在外贸的带动下,一连串有关的行业,包括运输、仓储、银行、保险、通讯等等,亦告受惠。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香港处理1453.9万个标准集装箱,连续6年成为世界处理集装箱最多的港口。
  多家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均显示,香港的竞争力在全球各国和各地区当中一直处前列位置;香港的道路、港口及通讯等设施优良,新机场更即将落成启用;国内外贸发展潜力仍非常大,定将进一步对香港起促进作用;香港已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商业网络,同时香港的金融体系健全,各方投资者对香港仍充满信心,加上有基本法的保障,在未来一段长时期,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仍令人十分鼓舞。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感言

  斯人虽去 风范长存
  ——澳门同胞参观“人民的好总理图片展”侧记
  新华社记者 车玉明 本报记者 王荣久
  宽敞的大厅里,200多幅珍贵图片和一些实物深深地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人民的好总理———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图片展览”自18日在澳门展览中心开幕以来,成百上千的澳门居民扶老携幼前来参观。
  年过九旬、德高望重的澳门归侨总会主席梁披云老先生对记者说,周总理实在令人钦佩,两度见到周总理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周总理既有温恭谦和的一面,又有坚持原则、严谨的一面,二者和谐地结合为一体。他特别钦佩周总理一生奉公廉洁,关心他人,热爱、忠于自己的信仰和事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是澳门同胞中见过周总理次数最多的人士之一。他满怀激情地说,周总理日理万机,但他从来没有忘记港澳同胞,时时关心港澳同胞的生活情况。他谈道,在与周总理的多次接触中他深深感到,周总理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一贯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对原则抓得很紧,处理事情又非常灵活的领导者。他可与历史上任何伟大的人物相比拟。马万祺认为,举办这个图片展很必要,它使澳门居民受到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信心,积极参与过渡期事务,学习周总理,为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作贡献。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
  上图为6月13日在香港沙田大会堂举办的“礼重情隆——祖国赠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回归贺礼”展览。
  右图为在香港大会堂举办的关山月书画展开幕时,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左)向关山月祝贺。
  新华社记者 刘彦武 张燕辉摄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两岸新闻交流新的一页
  ——访台散记之二
  章谷文
  4月17日至26日,应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的邀请,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宏为团长的祖国大陆媒体负责人访问团一行16人,到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访。台湾媒体称这个访问团为两岸开展新闻交流以来“层次最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访问团”。说这个访问团为“人数最多”虽不尽然,但该团有几位主管新闻宣传的部门负责人和中央各大媒体的负责人,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第一次赴台,这是以往赴台的新闻团所没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祖国大陆媒体负责人访问团的台湾之行,可以说揭开了两岸新闻交流新的一页。
  对于第一次到台湾的祖国大陆新闻界人士来说,台湾是陌生的,但是,访问团的成员却有似曾相识的共同感受:台湾又是熟悉的。这里的山山水水,市容乡貌,风土人情,人们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与自己的家乡并无多少差异。参观媒体,不管是报社还是电台、电视台,运作的机制、编发新闻的程序乃至设备也都与祖国大陆相当接近。同行见面,多的是共同语言,听到最多的是“我们是骨肉同胞,毕竟血浓于水”。这就是两岸深厚的思想底蕴———中华文化之根。正因为有了这个大同,两岸的统一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两岸的交流才有了同源之水,自然,两岸的新闻交流才能不断开启新的一页。
  求同存异,或化异为同,应是两岸交流的题中应有之义,新闻交流也不例外。因为两岸认知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反映在新闻理念上也是明显的。4月19日,在《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与《联合报》编辑部举办的“新闻交流与两岸关系”学术座谈会上,两岸学者和新闻界人士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新闻交流在沟通两岸文化学术与经贸发展等层面上的作用。从现状到展望,气氛热烈而友好。对新闻交流在增进两岸同胞加深了解和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两岸同行都十分肯定。但是,在新闻制度的看法上就有差距。祖国大陆同行认为:新闻与社会制度是互相适应、相辅相成的。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新闻的认知应是健康、积极、正面的,要求服从主旋律,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而台湾的学者对祖国大陆媒体的政治理念不以为然,认为祖国大陆来台采访的记者因为要服从意识形态,而“无法正确地报道台湾的新闻”。他们认为,在两岸新闻交流上,双方都把意识形态看得太重,应想办法改善。他们对祖国大陆媒体对台湾的报道比台湾媒体报道祖国大陆新闻数量少也有意见。
  承认认知的“异”,是通过交流化异为同的前提,一时不能化异为同也没有关系,仍然可以求同存异。实际上,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就是大格局的求同存异。因此,求同存异也是两岸新闻交流应采取的态度。正因为有两种社会制度的“异”,反映在新闻理念上的异也是必然的。不能因为有异而不求同,甚至认为有异就不交流,那么,异可能一直存在,求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对此,台湾新闻界大多有共识。正如《联合报》社长张作锦先生指出的:“两岸同胞血浓于水,10年来在民间的交流上已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台湾有2100万同胞,不能每个人都去祖国大陆;祖国大陆有12亿同胞,更不可能每个人都到台湾来。这就有赖新闻界多多地互访,透过媒体的报道,使双方增进了解,减少误会。”
  但是,对两岸交流,包括新闻交流,在台湾也有些许不协调的声音。台湾一家媒体在《联合报》举办的这个学术座谈会后就发表了一篇题为“鱼与鸟的交流”的时评。比喻两岸的新闻交流没有共同的语言,无法沟通,就像鱼与鸟对话一样。此论一出,即遭到两岸新闻同业的反弹,认为此议欠妥,立论显然偏颇。不过,这些不同的声音,倒也反映了台湾少数人对两岸新闻交流的真实态度。这对增进两岸新闻界彼此的全面了解还是有助益的。如《联合报》系董事长王必成先生在祖国大陆媒体负责人访问团答谢宴会上表示:当前两岸正处于增进了解、沟通民情、维持和睦的时代。透过资讯传播,增加彼此认识,减少误会,这就是两岸新闻交流受到台湾同业欢迎的原因。两岸新闻交流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两岸新闻同业共同努力。
  王必成先生这段话可以视为《联合报》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动因。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海峡两岸的媒体大多数是新闻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就台湾媒体而言,就有为推动两岸新闻交流不遗余力的《中国时报》。笔者在《中国时报》的一次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时报》为两岸新闻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功不可没。而《联合报》可以说是后来居上。对此,《中国时报》社长黄肇松先生与笔者商榷,建议对《联合报》的评价是否可以由“后来居上”改为“迎头赶上”或“急起直追”。黄先生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是由于有像黄先生这样一大批促进两岸新闻交流的热心人的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才有了今天的热络。这次《联合报》系董事长王必成、总经理王必立,《联合报》社长张作锦,《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张逸东,《联合报》总编辑项国宁为促成这次祖国大陆媒体负责人访台所做的努力自不待言。台湾新闻学会名誉会长楚崧秋先生,现任会长成嘉玲女士,台北记者公会理事长袁希光先生,对推动两岸新闻交流也是功不可没的。楚先生是海峡两岸新闻学术研讨会的发起人。至今,这一研讨会已在海峡两岸和香港举办了四届。新任会长成嘉玲女士是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之后。她在接过楚老的接力棒之后,正为揭开两岸新闻交流新的一页奔波操劳。
  10天的行程,行色匆匆。访问团马不停蹄,由北而南,走马观花,先后拜访了近20家媒体。不管是在平面媒体的编辑部,还是在电子媒体的直播间,所到之处,都徜徉在同业的热情和同胞的亲情之中。对“血浓于水”的情感感受得更具体了。谢宏团长在答谢宴会上动情地说:“在参观访问期间的许多动人场面将永远为我们记住,这包括反复出现的热烈诚挚的欢迎场面;记者们将访问团围住、迫不及待提问的生动场景;也包括在更多的情况下,台湾同胞说出来和没有说出来的同胞之情。我们都听到了,都感觉到了,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两个字的伟大。同胞之情,深入骨髓,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不过是早晚的事,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挠。”谢宏团长也坦言,两岸同胞存在着不同,但这一切不同,非但没有妨碍我们成为朋友,反而强化了我们之间的互相参照、交流和对话,这使我们深深感到“一国两制”的深厚的社会基础。
  在两岸交流的交响乐中,新闻交流应该是色彩斑斓的华彩乐章。这次祖国大陆新闻媒体负责人访问团的台湾之行又为这一乐章谱写了优美的和弦。在两岸新闻界共同努力下,这一华彩乐章一定能写下一串串高亢、激越、扣人心弦的音符,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大合唱奏响时代的强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