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文化)
专栏:

  戏台再唤故人来
  ——中国京剧音配像纪事
  张淑英 李靖
  在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张君秋专辑》在天津首发。人们在再次欣赏这位京剧张派艺术创立者的华美声腔的同时,也缅怀他对中国京剧音配像工作所做的贡献。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作在短短的4年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截至目前,已经录制完成京剧传统剧目170部,抢救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京剧经典作品,为京剧艺术的研究、继承和提高提供了宝贵的标本和根据。
  用“庆幸”弥补“遗憾”
  去年春节刚过,著名艺术评论家黄宗江致信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制片人谢国祥,这封信以“故人古人再世来”为题刊登在天津今晚报上。信中谈到他的一大“遗憾”和一大“欣慰”:1959年,梅兰芳改编上演《穆桂英挂帅》,当时黄宗江正在边陲西藏,未能目睹这出梅兰芳一生中最后一个新编剧目的演出,黄宗江称之为“终生遗憾”。如今,黄宗江得见梅葆玖为其父演出的《穆桂英挂帅》全剧的音配像,喜出望外。他说:“台上台下,几十年过去了,得见这出戏的复出,又何其欣慰!”
  中国京剧音配像也正是在“遗憾”与“庆幸”的交织中产生的。在京剧发展“黄金时代”的50年代至60年代初,京剧舞台上呈现了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好戏连台的兴盛局面;一大批名家的联袂演出,更使许多剧目的演出水平达到空前的高度。遗憾的是,好景不长,也没有留下多少影像;庆幸的是,许多珍贵的录音保存至今,当时的一些老艺术家仍健在。所谓音配像,就是选择著名老艺术家当年演唱的录音,组织他们的亲传弟子或后代传人为这些录音配上图像,请曾经参加或观看过演出的老艺术家具体指导,力求原模原样、原汁原味,也就是“用‘庆幸’来弥补‘遗憾’”。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作是李瑞环同志1985年在天津工作时提出的。1994年,他重提此事,请张君秋和一些著名老艺术家操办,并由张君秋担任艺术总顾问。
  一招一式总关情
  1997年5月27日上午,77岁的张君秋从家中出发,准备去录音棚选听京剧音配像《龙凤呈祥》的录音。在出家门等电梯的时候,他一只手扶着墙,突然间身体慢慢倒了下去,与世长辞,也告别了他朝夕心系的京剧音配像工作。这位京剧艺术大师生前以古稀高龄亲自指导了120部京剧音配像,成为他晚年为中国京剧发展所做的又一贡献。
  张君秋一心扑在了指导京剧音配像工作上,从来不计报酬。他不顾严寒酷暑,坚持每出戏都到现场亲自说戏,一招一式做示范。有时到北京京剧院四楼的排练现场,没有电梯,他就一步一步地爬上楼去。张君秋对京剧音配像的指导也不限于旦角艺术。谢国祥回忆说,张君秋在一次指导《断桥》的配像时,发现剧中小生许仙所穿服装的颜色不对,立即指出来,并等取来新的服装后继续指导演员排戏。
  张君秋在生前亲自指导了28部张派戏的配像,在他去世后,又有15部张派戏配像完成。至此,张君秋生前的43部戏的录音已经全部完成配像。
  一大批老艺术家为京剧音配像工作倾注了心血,他们在参加音配像工作中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著名京剧导演迟金声年过古稀,家属长期患病,他不仅指导排戏,还坚持经常听配像的录音,并亲自到录音室指导制作录音。曾受过高庆奎亲传的著名老生李和曾年老多病,也要人搀扶着到现场说戏。60多岁的著名旦角演员杜近芳,坚持要为自己1959年演出的《白蛇传》录音配像。她说,不这样就对不起写这出戏的田汉老。去年8月,她的左眼眼底出血,七成失明,在休息几个月后,重又投入练功,终于在今年3月配像完成。
  绝响续弦有余音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作成为京剧艺术界的一件盛事。老一辈旦角演员吴素秋说,通过欣赏京剧音配像,能够听到前辈艺术家的优美唱腔,又可看到舞台上多姿多彩的形象,对专业和业余的同志在排演学习上都有很大好处。
  天津戏迷陆秉中说,音配像对保留京剧传统艺术功绩很大。张学津配演马连良,高宝贤配演谭富英,汪正华配演杨宝森,裘少戎配演裘盛戎……神韵近似,再现了名家昔日的丰采。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京剧艺术,据统计至少有1100出戏,足见其剧目之丰富;而如今经常上演的才不过二三十出戏,一些青年演员会的戏就更少了。谢国祥在谈到京剧音配像工作的意义时还特别提到,一大批参加配像的中青年演员受到了一次难得的科班训练和高层次的艺术熏陶,对于继承前辈艺术精华、提高中青年演员的艺术修养很有好处。另外,京剧音配像再现了老一辈京剧艺术家的成就,使他们获得应有的社会和历史地位,这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据介绍,在继续录制《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的同时,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又着手进行《中国北方鼓曲名家音配像精粹》的录制工作,现已完成90段的配像,其中包括老艺术家骆玉笙的40段京韵大鼓。评剧名家小白玉霜的录音配像也已开始。谢国祥说,音配像工作凭着大家的执著精神和各方面的鼎力相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仅仅是开始;时间不等人,要以更强的事业心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第7版(文化)
专栏:文化视角④

  分数,能否成为学生的隐私
  ——关于中小学生考试成绩排名的议论
    家长会听考试排名战战兢兢
  贺评(北京朝阳区安华西里一位家长):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看到老师手里拿着一份考试排名的名单。我战战兢兢地听老师念出最后10名学生的名字,生怕自己的孩子又成为老师“慷慨陈词”中的一个“精彩片断”。好在那次老师没拿我的孩子做例子。不过,别的孩子“给全班拖后腿”的问题,对我来说也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作用。最后,老师宣布几个学生的家长留下来,其中就有我。只见那几位家长的脸色也都不太好看。老师指着名单开始“训话”,某某就是不踏实,从多少名降到多少名;某某实在不用心,已经排在第多少名……
  我想起在瑞典参观中学的情景。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叫“考试排名”,他们还以为是体育比赛的名次呢。因为瑞典中学没有我们那样严格的考试,学生的成绩主要以平时的作业、课堂练习来评定的,从不排名。
  在北京BISS国际学校,每个学期末老师都与每位家长约好时间,分别谈上大约半小时,和开家长会的方式完全不同。校方认为:“每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都不一样,当然应该个别谈了。况且这是每个孩子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怎么能让所有的家长坐在一起听呢?!”
  一场关于考分的有趣实验
  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教授):原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教师以三种方法处理学生的考试分数:第一种叫做平等比较法。每次考试之后,所有学生的成绩都由老师公开宣布,但是区别学习态度、勤奋程度等差异,根据机会均等原则,加以对比和公布。
  第二种叫做个人比较法。在整个学年里,每个学生只把自己后来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比较。每次考试之后,老师都不在班里公布成绩,只把成绩个别通知每个学生。
  第三种叫做单纯比较法。每次考试之后,老师不做任何解释和说明,把全班学生的成绩全部公开,还常常把成绩好的人与成绩差的人相比。
  实验一年后表明,第一种方法效果最好。在这个班里,对学习的态度是学生讨论和比较的主要内容。大家心里都明白,谁付出了艰苦劳动,谁就能得到好成绩,成绩差只能说明他用功不够。在这个班里,没有人被过分赞扬,也没有人被过分低估,同学关系也比另外两个班更为融洽。
  实行第二种方法的班级,成绩排在第二位。在这个班里,学生当中没有恨老师、互相嫉妒等现象,班级处在一种平和的气氛中,但是由于大家“各扫门前雪”,缺乏竞争,学习动力总起来说不如第一个班,互相关心和帮助的现象也不多。
  实行第三种方法的成绩是最差的。而且,在这个班里,学生当中自我评价过高和过低的都最多。到学年末,对老师不满的学生,比另两个班多一倍。
  “哎呀!”两字胜过千言万语
  杨立红(北京石景山区老山二小校长):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由于中途转学,我的功课落下了不少。不久迎来一次数学测验,拿到卷子后,我像生了病似的,头晕眼花,也不知怎样答完的试卷。那肯定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分数,我想象得出老师皱着眉头的样子,仿佛听到了同学们怪异的嘲笑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老师在讲完课后,不经意似地说:“卷子判完了,现在发下去。”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手心又出汗了。老师点着同学的名字,一张一张地发下了试卷。他没有念分,脸上的表情很平和安详。在我那份糟糕的卷子上,老师没有打分,只写了这样两个字——“哎呀!”以一个十岁小女孩敏感的心,我体会出了老师的心意:这是老师感到意外,不相信我会这样;老师在给我机会,在用这样一个善意的玩笑似的方式期待着我的努力。从那一刻起,我决心把落下的功课补上。一个月后的又一次数学测验,我得了满分。
  激励孩子上进有很多办法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原国家教委1994年11月10日发布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试分数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然而,许多学校实际上还在公开地或变相地给学生排名。有人认为,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就越应该给他们一种压力。考试、排名次都是为了刺激孩子的上进心。但遗憾的是,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孩子感到的压力越大,成就需要越低。如果孩子总感到不成功,就不会有一种对学习活动的胜任感,就缺少一种持久的自信心,也就难以主动产生获得成就的心理需要。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甚至会选择逃避,比如成绩差的孩子特别爱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等,这是一种逃避,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教师是有许多办法了解孩子和激励孩子学习的。譬如,深圳高级中学设计了“学习水平发展曲线图”,以“测试时间”和“百分等级”为坐标,每次考试后,由科任老师算出每个同学的成绩占年级平均成绩的百分比,再随试卷发给同学。每一科的成绩都在图表上反映出一条曲线。这样,同学们对自己每次考试的成绩和在年级处于什么水平清清楚楚,但对其他人的具体成绩则不太清楚,这保护了同学们的自尊心,也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教师也可以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在班上只公布成绩最好的几位同学的名字,分析他们成功的特点及原因,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
  总之,分数是重要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做人,因为只有真正懂得做人才会真正懂得学习。
  (原载《少年儿童研究》杂志1998年第3期,本报有删节)
  本期话题及上期话题《孩子还会哼“摇到外婆桥”吗》(5月19日第十一版),欢迎读者点评,来信请寄北京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文化组,邮编100733。


第7版(文化)
专栏:

  故宫的“故”字,是指故旧王朝的宫殿,说的是历史,不应该是故步自封的心态和现状
  故宫走上改革路
  谭斌
  在席卷全国的改革大潮面前,故宫博物院也需要改革吗?故宫人的回答是肯定的。
  自1925年建院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故宫博物院的业务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然而,同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相比,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相比,故宫各项工作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诸多不足中,要害是管理薄弱。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故宫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机构改革第一阶段的任务。
  第一步是撤销行政处、综合治理办,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撤销古建修缮处、基建办、安工办,成立工程管理处。工程管理过去分散在六七个单位,分别都有立项、施工、外包、花钱的“权力”,形成了“六国混战,七雄争霸”的无序状态。成立工程管理处后,多口归一,使故宫以古建维修为主的各种工程的科学管理有了基本保障。行政服务这一块,也是横断一切领域的部门,机构调整中改为行政服务中心,强调了以服务为中心。
  在第一步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适时地走出了以文物业务机构调整为主题的第二步。经过广泛征求院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故宫决心变条条结构为块块结构,撤销保管部、陈列部和群工部,新建宫廷部、古器物部、古书画部、展览宣教部和资料信息中心。
  这次业务机构改革,在某类型文物和某业务领域里,使保管、陈列、研究三位一体,一条龙协调配合,既参照了国际上现代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与通例,又充分考虑到了故宫本身的特点、特色。新成立的宫廷部,在古建与文物的结合部出彩,将加强对宫廷文物的保护、管理,以及对宫廷史迹的研究。在古器物部、古书画部下按艺术门类分科组,也符合国际上现代化博物馆的通行做法。新成立的展览宣教部,是提高本院展览陈列水平的服务性业务部门,将以专业化的水准解决涉及展览陈列外在形式的共同科目。资料信息中心将负责故宫所有藏品的影像资料、文字资料、古建资料及其他信息资料的整理、储存和电脑化管理,建立文物总台账和古建总览计算机数据库,逐步实现同全国各重要博物馆以及国际网的信息联网,对院内外提供各种文物信息服务。
  可以预见,如果1999年10月之前故宫护城河疏浚治理工程能顺利完成,2000年前后地下现代化展厅工程也能修建竣工、交付使用,古老的故宫博物院将真正开始走向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行列。到那时,这一代故宫人对于先祖和后辈,对于历史和新世纪,也许能有个令人欣慰的交代。


第7版(文化)
专栏:

  向往激情
  ——唐师曾与《我钻进了金字塔》
  本报记者 卢新宁
  我相信喜欢唐师曾和他的书的人,是因为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久违了的激情。在繁华精致的和平年代,这种激情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冲击力。
  因此我丝毫也不奇怪听到这样的消息:远在这个夏天还没有到的时候,这位人所共知的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的新作《我钻进了金字塔》(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就掀起了一股灼人的热浪,它在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连续几个星期高居图书排行榜之首,并且很快摆在了京城书摊最抢眼的位置。在书店和摊主们精心张贴的宣传画上,唐师曾身着他最喜欢的红色,笑得一脸灿烂,玻璃镜片后那双大孩子一样顽皮的眼睛坦然迎接走近他的读者。
  37岁的唐师曾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一句话是“经历就是财富”。作为一名新华社的摄影记者,这个落拓不羁的七尺男儿在1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不安分地留下了一串令人瞠目的记录:1987年参加“沿万里长城步行”活动;1988年深入秦岭雪山拍摄野生大熊猫;1990年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连续探险4个月;1991年采访海湾战争,是最后一个撤离伊拉克的中国记者;1991年—1993年底,任新华社中东分社摄影记者,先后采访了若干军政要人,也是第一个在以色列公开采访的中国记者;1995年在神农架寻找野人;1996年独自驾车环游美国。
  洪水、大火、地震、骚乱、瘟疫、战争……唐师曾是新华社第一个装备移动通讯装置,不畏刀剑现场采访突发事件的记者。他坦言:“我自知我不是勇敢的人,可我追求生命的质量,盼望有限的一生能尽量体验多种感受。”“追求生命质量”的他因此多次冒死前往一线采访,为新华社拍摄了上万张珍贵的照片,那些图文并茂、才华横溢的文稿着实为“新闻记者”这几个字增光。而他所做的一切往往都是一种自觉选择,仿佛出自一种本能的需求,自然得如同在燃烧的火焰上燃烧,在跳跃的阳光中跳跃。
  从几年前出版的那本《我从战场上归来》,到《世界博览》杂志上一篇篇任情豪纵的美文,唐师曾的读者已经养成了这样的胃口,他们向往火一样的激情。病卧榻上的唐师曾没有让人失望。《我见到了卡扎菲》、《我所知道的阿拉法特》、《铸剑为犁的拉宾》、《埃及地震亲历记》、《我的耶路撒冷》……一本《我钻进了金字塔》写出了中国一名普通记者眼里的卡扎菲、沙米尔、拉宾、阿拉法特、穆巴拉克、加利、曼德拉等时代风云人物。在遥远中东的漫天风沙中,出生入死的唐师曾用心贴近那块我们还很陌生的土地,他所讲述的不只是曲折离奇的故事,而是另外一些与我们一样愿意为正义、理想歃血为盟的同类,那里有领袖、将军,也有志士和贫民。当人们用目光触摸纸页上的润泽时,或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人生激情、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情感。足见其性情的是他在拉宾一文后记中所言:“拉宾令我尊敬的不是和平也不是战争,而是忠于国家、忠于选民利益和勇敢真诚的职业道德。”这句话或可为10多年来新闻记者唐师曾“玩命”的注脚。
  有位智者说过:“但凡拿我们的生命去赌的,一定是最精彩的。”唐师曾和他的书告诉我们,人有欢乐、泪水和痛苦,也有热血、钥匙和工具,在激情的导引下,你可以去打开紧锁的理想之门。(附图片)


第7版(文化)
专栏:

  衡水有家鼻烟壶艺术馆
  张起轩
  在京九铁路京南第一大站衡水,全国首家“古今鼻烟壶艺术馆”日前正式揭牌。
  由冀派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创办的这家艺术馆,收藏了自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鼻烟壶艺术珍品,分为料器、陶瓷、金属、玉石、有机物、内画6大类57个品种。其中,王习三的“美国历届总统肖像系列水晶内画烟壶”,在美展出时曾引起轰动。各种小巧玲珑的山水、花鸟、人物烟壶,充分展示了这一中国特有艺术的无穷魅力。
  衡水是冀派内画艺术的诞生地,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内画艺术之乡”。


第7版(文化)
专栏:

  《竹林清曲》
刘唯实 作
  [明]徐渭诗:枝枝叶叶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栽/信手拈来非着意/是晴是雨任君猜


第7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心向阳光满眼春
  ——读散文集《心境》
  记得曾有人把人类划为两种人:活着的人和生活着的人。我总想,能够称得上生活着的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浅,起码应该对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有几分思索和感悟吧!尤其是读完郭华的散文集《心境》时,我对这种想法越发自信了。
  《心境》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怀旧文章占了较大篇幅。《童趣》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文革”中一群小学生“造反”批斗校长黄志光,有一位学生一时紧张,在台上居然把“打倒黄志光”错喊成了“打倒黄继光”。学生吓哭了。这时,黄校长也不再保持低头弯腰的姿势,抬起身来,拍拍正在嚎啕大哭的学生的脑袋,亲切地说:“闹‘革命’哩,还哭……”就这样,挨斗者为批斗者解了围。读到这里,有谁能不为黄校长的胸怀和气度所感动呢?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和琐事,经作者的点化,就使我们心中多了一分真情的感动,少了一些世态炎凉的叹息。
  不要一提起思辩,就想到冰冷的面孔和愤懑的言辞。比如针对祖辈、父辈发出的“儿孙不像当年自己如何如何”的慨叹,作者娓娓道来:“不正是这一代一代的差别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吗?如果真的下一代活脱脱是上一代的复制品,而且代代如此,恐怕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周口店’。其实,心底里哪一个真的希望儿子完全像自己呢?”这分明是在拉家常、闲聊天,而道理却照样讲得明明白白,不由你不心悦诚服。(平权)


第7版(文化)
专栏:

  风中那片无名草
  ——钟敬文先生病中一日
  紫竹
  前些时候,听说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住院,我赶到时,见他神情安然,只是稍有倦态。他带一群博士生、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加上国内外学术文化活动,一直超负荷运转,先生是太累了。“小事情,一点风寒罢了。”他很精神地扩几下臂,对着窗外唱:“‘卿云烂兮,纠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100岁都打不住,95岁毛毛雨啦!”吟诵略带广东口音,“兮”字也拖得别有韵味。
  先生走出病房去做例行检查。他注目着院内那片叶子肥大而碧绿的草,问我:“你认识这草吗?”“不认识,似乎随处可见。”“我也叫不出名儿,没有人专门栽种,它却不择地而生。你看,像花园的护卫。”我问先生:“它开花吗?”“没见开过,生命都在那绿上,初冬了,还这么精神。”我细看时,却闻到一股清香。先生点点头,“嗯,那是它的魂儿。”
  一上午都在挂吊针,先生全然忘了病为何物,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谈到我国民俗学现状。吊瓶的水快完了,我想叫护士尽快拔针。先生说:“输液管里还可以滴几分钟,要用农民许多麦子呢!再说了,你们年轻人就是性急,做事情开头不要兴致过高,结尾也不能草草收场,要养成善始善终的习惯,做学问也是这个理儿。”
  告别先生出来,一种充实博大而淡泊的生命感受溢满心头。坐车的人很多,不知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拥挤的车厢似乎疏朗了许多,每个人的面容都很宜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