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摄影)
专栏:

  万众携手建家园
  5月,地处塞外的河北省张北县地震重灾区人声鼎沸,彩旗飘飘。连日来,该县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千名干部职工,3000名技工、民兵预备役队伍、农民自愿者,重灾乡7000多名青壮年劳力,组成万人重建大军,灾区重建家园战役井然有序全面展开。
  重建任务艰巨。面对受灾乡村点多面广、灾民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市、县、乡党委、政府号召广大灾民坚持自力更生、自救互助的原则,立足现有条件,发扬亲帮亲、轻帮重、富帮穷的互助友爱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建设美好家园,以满意的答卷回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对灾区的关怀和期望。
  张家口日报 胡喜魁摄影报道
  精品示范,整体推进。图为大河乡下小河重建第一村正在加紧施工。
  党员、干部带了头,人民群众有劲头。图为被誉为抗震模范的海流图乡大乌土沟村党支部书记韩发(右)与灾民一起搬运石料。
  抗震救灾冲在前,重建家园打先锋。被河北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抗震救灾集体一等功的张北县交通局民兵营发挥突击队作用,为灾民挖地基。


第8版(摄影)
专栏:

  再穷不能穷教育
  河南省汝阳县虽然是个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近几年来全县人民重视教育,大兴办学助学之风,成为全省教育先进县。
  汝阳县百分之七十是山区,人均耕地零点九七亩,农业效益差,工业企业起步晚。恶劣的自然条件使汝阳人认识到提高人的素质来改变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要。从九十年代初全县开始大兴教育之风,许多农民自愿捐款助学。县委县政府也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一方面修缮校舍、教室;一方面救助贫困儿童返校,发放教师工资。到目前为止,全县做到了村村有小学,乡乡有中学。
  陶源明 高山岳摄影报道
  全国先进工作者、县教育局局长赵洪杰(右)把精力全部投入山区教育工作。这是他到付店乡中学考察语音教学情况。
  汝阳县城东小学又一批孩子们带上红领巾。
  全县农民为小学捐献桌椅。


第8版(摄影)
专栏:

  塑公安形象保一方平安
  1997年5月15日,安徽省庐江县公安局率先在全地区开通110报警台以来,坚持24小时报警服务,做到接出警迅速及时,每案必接、每警必处。从而震慑了坏人,保护了人民,群众感到110就在身边。
  110经受着春、夏、秋、冬风风雨雨的考验,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日趋成为治理坏人坏事的克星、人民的保护神。
  周跃东摄影报道
  全国优秀警察、县巡警大队大队长邢小青接到报警,指挥民警快速出击。
  今年五月四日深夜一时许,一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当场抓获正在长途客车上持刀抢劫的犯罪嫌疑人吴某等四人。
  一一○民警昼夜巡逻。


第8版(摄影)
专栏:

  村民生活窘困 干部大吃大喝
  这是今年3月发生在陕西宝鸡县慕仪乡黎明村的事:群众不满干部利用庙会大吃大喝。
  3月16日记者赶到黎明村采访调查,发现群众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大吃大喝仍在继续。就在戏台后边村委会院内临时搭起的棚子里,20多桌席面两行摆开,碗盘丁当,猜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问招待的都是些什么人,一位自称是村治保主任的人介绍说:“招待的是外村来的干部。”记者走出院子,听里边有人议论说:“这是些小报记者,咱吃,没事!”
  据调查,黎明村和五星村两个行政村是一个自然大村,每年的庙会由这两个行政村轮流举办,今年轮到了黎明村。黎明村干部为此向3700多名村民每人摊派了2元钱的会费;凡在会上做买卖的一个摊位每天至少得交8元以上的地皮费和会费,5天庙会最少要交40元。今年庙会,上市摊位最少也在1000个以上,可收入数万元,再加上征收村民的会费及五星村资助的2000元,这笔资金数目真是不小。这些钱,除支付剧团几千元的演出费以外,其余的钱全被花光了,而剧团的演职人员还不在村委会指定的地方吃饭,被分到村民家中吃派饭,每组分派了11人。
  据群众反映,庙会开始的前一天,干部就开始在包定的饭馆吃喝,一直吃到5天庙会结束,每天少则几桌,多则几十桌。庙会收多少钱,花多少钱,账目从不公布。
  黎明村地处旱塬,人均耕地不足1亩。记者在街道上随便问了几户农民,发现不少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村民王举全家只有3口人,欠债达4000多元,因为交不起学费和建校款,孩子上到五年级,今年被迫辍学。村民康能娟一谈起家庭困难情况就掉眼泪,泣不成声,给家里人看病欠债5000多元。因交不起两个孩子的学费和建校款,她多次被叫到学校,常常是拉着孩子哭着回家,周围村民都看不下去,多次呼吁上级给予照顾。然而这次全家10元钱的会费还得照样交……
  一边是群众窘困的生活,一边是干部们大吃大喝,村民们要问个公道!
  宝鸡日报 纪朝 明朝摄影报道
  庙会期间,棚内宾客满座,像这样的大宴一天要摆两拨。
  村民杨拉绪的儿子因交不起学费和建校款被迫辍学。他趴在铺着麦草的土炕上,盼望飞出小屋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说起家庭的艰难,村民康能娟难止辛酸泪。(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