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为了三亿小读者
  王荻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少儿文学具有极强的陶冶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些功能是其它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它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操,熏染儿童的性格,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可以开拓儿童的眼界,丰富儿童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它可以为少年儿童打开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激发和培养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促使少年儿童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形成,培养他们对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和对自然、社会的认知能力。而且,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人之初的特殊阶段,自身的发育和对外界的认识都刚刚开始,文学在他们身上所产生的影响力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因此,为少年儿童提供大量符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审美需求和接受能力的文学读物,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曾涉足少儿文学领域。鲁迅面对封建礼教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其名作《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并为孩子们翻译了《月界旅行》、《海底旅行》、《爱罗先珂童话集》等儿童文学读物。郭沫若的《一只手》、巴金的《长生塔》、叶圣陶的《稻草人》、冰心的《寄小读者》、俞平伯的《忆》等以不同的文学样式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如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等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影响了不只一代人。建国初期,为了给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郭沫若曾倡议每一位作家每年都为孩子们写一些东西,得到了艾青、田间、臧克家、秦牧、刘白羽等一百多位作家的响应,诞生了一大批儿童文学力作,为那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并塑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灵魂与人格。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儿童文学逐渐走向荒芜。改革开放以来,少儿文学一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但由于文坛缺乏充分准备和自身力量不足,儿童读物领地很快就被国外卡通占去大半河山。一时间,变形金刚、机器猫、米老鼠、唐老鸭等充斥了我国少年儿童的视听,它们在打开我国少年儿童文化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创作出丰富多彩、形象活泼、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阅读需求的优秀作品来取代它们。
  令人欣喜的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抓文艺“三大件”指示精神的发表,我国少儿文学已出现了新的繁荣势头。众多成名作家纷纷进军少儿文学,新人新作层出不穷,各大出版社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推出少儿文学力作,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长篇少儿小说、童话、卡通故事等接连引起强烈反响,进而大举占领少儿读物市场,各类少儿文学刊物的发行量显著回升。看来,建国以来少儿文学的第三次繁荣已是势不可当。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十四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就有三亿二千万之多,占有很大的人口比重。他们像刚刚出土的幼苗,正处于求知欲极强的年龄段,渴望从各种渠道获得知识,开阔眼界,这为作家们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为这一读者群提供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不仅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今天,迈向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在世纪之交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通过文学形式让少年儿童形象地认识我国和世界正在面临的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自身价值,完善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素质,以便在下一世纪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少儿文学作者应该深刻思考的课题。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新的景观 新的繁荣
  樊发稼
  回顾近年的儿童文学创作,长篇儿童小说尤具崛起态势,成为儿童文学一道喜人的景观,这是儿童文学走向新的繁荣的鲜明标志。这里,我们对较有影响的一些长篇作品作一简要扫描——
  秦文君的《男生贾里》。这部作品是以轻松活泼的轻喜剧笔致描写和反映当代中学生生活的成功范例。它以鲜活丰富的细节、独特的艺术结构、诙谐幽默的语言,塑造了贾里这个聪明机智、热情侠义,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色的初中生形象。《男生贾里》及其姊妹篇《女生贾梅》被评论界列入九十年代上半期最引人注目的儿童小说。
  郁秀的《花季·雨季》。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在繁复纷纭的特区,校园内外青少年的生活场景和画面。作者是十六岁女中学生,她以一个同龄人的视角,十分真切地塑造了谢欣然、萧遥、陈明、王笑天等各具性格特征的中学生形象,生动地袒露了他们各自的情感天地和心灵世界,对现实的独特的思考、认识和判断,以及他们的理想和追求。这部作品是第一部成功地描写、反映深圳特区青少年生活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九十年代的青春之歌”。许多中学生把它看成“真正属于我们的书”。
  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主人公金铃是六年级女学生,学习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为了做一个让大人满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的那一份天真和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小说在艺术地展示小学生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触及时下教育机制存在的种种弊端。母亲卉紫及其女儿金铃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心灵活动,都体现了当前商品经济时期两代人的典型,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董宏猷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新版本)。作品写了一百个四岁到十五岁孩子的“梦”,是一部梦幻体长篇小说。由于每个“梦”都有相对独立性,也可视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组合式短篇系列作品。作品的内容(亦即“梦”的内容),都是生活在当今不同家庭背景和人文氛围下的中国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作家把童话的幻想、夸张、变形、荒诞巧妙地引入到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之中,被誉之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骄傲”。
  曹文轩的《草房子》。这是作者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作品的背景是六十年代初这个特定的历史空间,叙述的是苏北农村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和他眼中纷纭斑驳的世界。优雅晓畅而又精美的文学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及渗透其中的至纯至美的人性和乡情,都使作品具有摄人的魅力。笔者以为,《草房子》追求的是儿童文学的永恒,它向读者叙说和倾诉的是不论什么时候都会让人深深感动的情愫、思想和人格精神,从而激发起人们崇真崇善崇美的情怀和从真从善从美的愿望。
  “花季小说”丛书。这套长篇儿童小说丛书,包括八位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老臣的《女儿的河流》、简平的《一路风行》、曾小春的《蓝色故乡》、萧萍的《春天的浮雕》、章红的《青春门》、殷健灵的《玻璃鸟》、张洁的《敲门的女孩子》和王蔚的《外婆的无忧岛》。这是一批真正年轻的人在向更年轻的人讲述:昨天的故事,今天的生活,生命的履历,精神的成长,诗意和抒情的心情,想象和轻松的嬉戏。
  “自画青春”丛书。这套丛书,包括九位小作者(平均年龄十七岁)写的长篇处女作,即:芦淼的《福物祭旗》、肖铁的《转校生》、米子学的《闹心》、许言的《黑白诱惑》、邢抒生的《摇滚猫乐队》、朱佤佤的《发芽的心情》、刘伟的《迷彩》、顾捷的《火之晨》和陈朗的《灵魂出窍》。以艺术的尺子严格衡量,小作者们的作品难免有这样那样稚嫩和不成熟之处,但诚如有论者所说,“由于他们尊重来自生活的真实,生活本身就赋予他们一种表达方式一种艺术力量,现实主义使他们笔下的人物成为当代中小学生一种或几种类型人物,这些人物的真实与鲜活、力度与诗性,使我们在审美观照改革时代的文学时,不仅读到了校园生活蓬勃着的诗情,也感知了将成为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心灵状貌、理想追求,以及他们守望精神家园的那份执著与沉重。”“这些学生作者自画青春作品的出现,给儿童文学界吹来了一股新鲜气息。”(明照:《动人的七彩世界》,载1998年3月17日《文艺报》)
  “金犀牛丛书”。这是包含六部长篇儿童小说的一套文学丛书。丛书六位作者中,王安忆是写儿童文学起家的,后来转写成人文学;毕淑敏在主要从事成人文学创作之余,也写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池莉、迟子建、张炜、刘毅然则都是地道的成人文学作家,这次加盟“金犀牛”,也许是他们首次为少年儿童创作。事实证明,成人文学作家为孩子们提供精神食粮,不仅可以壮大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而且会给儿童文学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可以丰富儿童文学的创作路数和手段,有助于开拓儿童文学反映少年儿童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比较优秀的长篇儿童小说还有肖复兴的“青春三部曲”,金叶的“都市少年三部曲”,梅子涵的《女儿的故事》,朱效文的《青春的回旋》以及稍早些时候问世的从维熙的《裸雪》、金曾豪的《青春口哨》、董宏猷的《十四岁的森林》和关登瀛的《小脚印》等。
  儿童文学是一个品种多样的文学门类。但是,由一斑可窥全豹。单从以上对长篇儿童小说的简要述评中,也可以看到近年儿童文学的发展态势。其他如中短篇儿童小说、童话、儿童诗、科学文艺、少年报告文学、儿童散文、寓言、低幼文学,也不时有可喜的佳作进入读者的视野。
  总观近几年的儿童文学,我们可以看到儿童文学创作队伍中的几个颇具活力和实力的“方阵”:一、一些成名于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文学作家,有的已年逾六旬,仍宝刀不老,创作旺盛,如童话作家孙幼军继《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之后,又创作、出版了《绒兔子找耳朵》、《毛毛和大鬼》等想象丰富、童趣横生的力作,最近他又写了许多文笔优雅、怡人启智的儿童散文。诗人金波除继续写诗外,先后创作了一批饱含诗意诗情的童话,并已出版《小树叶童话》、《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等多本童话集。诗人张秋生别具一格的“小巴掌童话”是他的独创,每篇作品篇幅短小,却颇耐读,是地道的“童话”,却又有诗、散文乃至寓言的某些特质,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价值。二、在“文革”以后、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大批比较年轻的作家,现多数已步入中年门槛,他们创作勤奋,勇于探索进取,成果丰硕;他们和上一“方阵”的“老”作家一起,都是当前儿童文学亮丽风景的主画者,这些属于创作中坚的作家,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如张之路、沈石溪、周锐、高洪波、冰波、吴然、陈丹燕、葛冰、北董(董天柚)、班马等等。三、九十年代(有的稍早些)涌现的更为年轻的青年作家群,年龄多为二三十岁,个别的不足二十岁即崭露头角。今年刚满二十岁的女大学生葛竞专写童话,她的作品充满奇特有趣的想象和幻想,深受小读者喜爱,现已发表一百多篇童话,出版了《肉肉狗》、《五线谱先生》、《猫耳朵里的魔法师》三本童话集。另一位青年女作家保冬妮的《冬妮梦幻童话》深受读者、专家的好评。属于这一“方阵”的还有彭学军、杨红缨、汤素兰、庞敏、薛涛、谢倩霓、谢乐军、钟代华、车培晶、王小民、皮朝晖、邓湘子、安武林、饶雪漫、李志伟、张弘、向民胜、牟坚、刘第红等等。这一“方阵”人数众多,是儿童文学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富有朝气的创作新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关系着未来世纪儿童文学的面貌。除上述三个“方阵”外,儿童文学领地里还活跃着为数不少的“小诗人”、“小作家”,他们绝大部分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文笔稚拙朴实,却富有生活气息和少儿情趣,这些小作者群是儿童文学未来后备军的一个方面。
  面对丰富多彩、风光旖旎的儿童文学景象,我们要继续不懈努力,以实现新世纪儿童文学新的辉煌。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新竹又高三千尺
  ——儿童文学艺术发展管窥
  徐德霞
  儿童文学作为整个文学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新人新作迭出,在艺术上犹如新竹沐春雨,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的态势。
  儿童文学的创作艺术日趋进步与成熟。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在这个问题上,儿童文学经历了一段曲折历程。过去儿童文学被人轻视为“小儿科”,在许多人的眼里,儿童文学不过是编个故事来教育孩子。儿童文学成了思想的图解和理念的附庸。新时期以来,作家认识到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载体,更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开始注重儿童文学独特的艺术特征。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特点,尊重少年儿童心理接受的特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使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适应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儿童文学从题材、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很大突破,就连语言风格也有了很大改变。比如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大多喜欢用平白晓畅、质朴无华的语言,新一代作者除了驾轻就熟地使用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活化语言以外,更注意语言的张力与华美,使儿童文学作品显得更有文学色彩。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十几年的探索和不懈追求,儿童文学作家们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又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如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郁秀的《花季·雨季》,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曹文轩的《草房子》等长篇小说和一大批短篇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标志着儿童文学的创作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儿童文学的创作题材更加广阔。新时期以来,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少年儿童生活更是色彩纷呈,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但当代少年儿童生活与前辈的童年生活已完全不同,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巨大差异,使作家们不能只沉湎于自己的童年往事或自我体验之中,而需要时时注意充实自己,注意寻找与当代少年儿童的契合点:或有助于少年儿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或与他们情感相通,以自己的真情打动孩子们的真情;或做一次美学的传达,给少年儿童以艺术的享受。新时期以来,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意深入生活,使儿童文学的创作题材更广阔,时代感更强。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不再满足于截取一个表面的社会现象,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更注重对不同社会层面进行深入的开掘与透视。作家的着眼点由关注社会现象到关注社会本质,由关注生活事件到关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如少年儿童在新时期的思想变化和感情变化,不同阶层少年儿童之间的思想碰撞,以及少年儿童本身成长过程中的迷惘与烦恼等等。
  在此基础上,作家们尊重艺术规律,贴近当代少年儿童,创作出了一大批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鲜明,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能够反映各方面儿童生活的优秀作品。特别是童话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紧扣时代的脉搏,符合少年儿童自由、舒展、快乐的天性,得到了很大发展。
  儿童文学作品的立意更新,内涵更丰富。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群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高。特别是一批中青年作者的迅速成长,为儿童文学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批人大多出生在“文革”后期,成长于改革开放之中,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知识结构新,又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全面的文化素养。他们勇于汲取前辈的创作经验,敢于在前辈探索的基础上开拓,力求把时代精神灌注于创作之中,产生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如张品成创作的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赤色小子”系列,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突破了同类题材中的模式。康复昆、谢华、彭学军、韩辉光、王巨成等一批教师创作的反映当代少年生活的中短篇小说,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当代少年生活多视角的生动反映,以及对当代少年心态的细腻把握,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还有崔晓勇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题材的一系列短篇小说,牧铃的牧场动物小说系列,玉清的青春小说系列,辽宁小虎队的“棒槌鸟”丛书,都是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中令人瞩目的作品。
  儿童文学的创作方法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文体意识不断增加。作家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写什么,更重视怎么写。他们在创作中讲究作品的艺术结构,注意谋篇布局,注意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和情感的舒放。同时大胆借鉴吸收国外的创作方法,把一些新思潮、新流派中的积极因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如著名诗人金波新近创作的儿童诗,就是借鉴了外国十四行诗的诗体,以一个中国作家细腻敏感的心灵,言物寄情,别有韵味;董宏猷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选取了一百个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际遇的中国孩子的梦,把孩子的内容之梦与作家的形式之梦巧妙结合,产生了一部梦幻体的长篇小说。近年来儿童文学作品中类似的创新之作不胜枚举。
  文学是时代的缩影,儿童文学又是衡量一个时期文学最具意味的标尺,它春风化雨般哺育着一代新人,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影响着整个文学乃至社会的发展走向。让我们来共同关心儿童文学的创作,让儿童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沐春风,浴细雨,新竹再高三千尺。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出版评介

  为儿童文艺的繁荣添砖加瓦
  杨志文
  对可塑性很强的少年儿童来说,一本好书,对塑造一个美好的人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为此,十多年来,我社十分重视组织出版文学类图书,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文学类图书,尽最大努力,挖掘出版资源,力图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故事情节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借鉴性榜样。
  一是人物传记类图书。该类图书均是以人物为主体,以比较翔实的资料和鲜明的形象展现主人公的生平事迹,在孩子们心目中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形象楷模,对他们从正面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如我社出版的《赤子丛书》(三本)、《早陨的将星》(八本)、《女革命家丛书》(十一本)、《我们的父辈》(六本)、《她们与世纪同行》(七本)、《著名将帅在河北》(八本)、《中华当代英杰故事丛书》(十本)、《中国人民的朋友》(十一本)、《光明世界》、《未来世界》、《无声世界》、《小小的我》、《园园小传》以及《施耐庵的传说》、《吴承恩的传说》、《曹雪芹的传说》、《吴敬梓的传说》、《李白的传说》、《关天培的传说》等等。这些图书有的因社会效益突出而获奖。如《赤子丛书》和《早陨的将星》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我们的父辈》、《女革命家丛书》、《她们与世纪同行》获中国图书奖;《光明世界》、《无声世界》、《未来世界》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等等,对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受到广大家长和读者的好评。
  二是中外名著改编类图书。该类图书的特点是:以中外名著的原著为基础,将其主要故事情节加以浓缩、提炼和改编,使其成为一个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成章的小故事。这种方法,可使那些既没有时间,又没有能力阅读原著的少年儿童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可以了解中外名著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为将来阅读原著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启蒙读本》(三辑共二十七本)、《中国当代文学启蒙读本》(十本)、《外国文学启蒙读本》(两辑十八本)、《世界文学名著袖珍本》(二十八本)等。这类图书的出版,给广大少年儿童尽快了解中外名著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是以人物或动植物为叙述对象而编写的故事性图书。听故事、讲故事、看故事书是孩子的天性,从故事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受到启发,也是孩子的良好愿望。因此,我社十分重视故事类图书的开发和出版,利用孩子容易接受的形式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形象教育。在该类图书中,有童话、寓言,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以人物为主人公,还是以动植物为主人公,都显得鲜明生动,别具一格,再加上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有的还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加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如:《一天一个好故事》、《一天一个好故事(续)》、《一天一个新童话》、《一天一个新童话(续)》、《一天一个故事系列》(八本)、《世界金奖童话库》(两本)、《故事宝匣》、《故事口袋》、《故事篓子》、《故事葫芦》、《中国名家新童话》、《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大观》(两本)、《军旗颂》(十本)、《新童话101》、《新故事101》、《台湾民间故事》、《中国戏曲故事》、《野生动物的故事》、《打仗的故事》、《贝洛童话故事》等等。该类图书在我社的图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有的图书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如《一天一个好故事》、《故事宝匣》、《故事口袋》、《故事葫芦》、《故事篓子》等被评为全国畅销书;《新童话101》、《新故事101》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一天一个好故事》印数达一百多万册。这些图书的出版不仅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另外,为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抓好“三大件”的指示,我社曾出版了以散文为主体的《露珠丛书》(十二本),并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目前,社里正在组织人力物力重点抓好长篇小说的创作工作,力争在短期内出版一批对少年儿童具有突出教育意义的长篇小说。一套是以河北省著名作家为主要力量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共计十本。第二套是以作家肖复兴为主编而创作的《爱心丛书》计十二本。这两套长篇小说的出版,必将为我社文学类图书的出版增加新的后劲。
  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主要任务是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合格接班人,而加大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类图书的创作和出版工作,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河北少儿出版社将把该类图书逐步开拓成为一个新的、稳定而坚实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为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编后
  近年来,我国文艺界积极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繁荣儿童文艺的指示精神,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创作成果不断丰富,创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与云南晨光出版社共同组织了这个儿童文学专版。晨光出版社近年来出版了不少优秀的少儿读物,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希望我们共同组织的这个专版,能够引起文艺界更多有识之士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进一步重视,努力为少年儿童奉献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进一步促进儿童文学的更大繁荣。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作家笔记

  少年英雄梦
  黄蓓佳
  还在女儿读小学的时候,他们班上有段时期流行自制名片。练习簿上撕张白纸下来,裁成三寸宽两寸高的一片,用钢笔工工整整写上自己的头衔、名字、电话号码和手机号。女儿有天晚上一口气做了十来张,我探头一看,头衔一律很吓人:“大富豪公司总经理”,“日立电器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银行总裁”……我问她,有没有同学想干点儿别的?比如女孩子想当老师,男孩子要当侦察英雄或者团长、将军?女儿摇头说没有,她说所有的同学都想当总经理和董事长,因为那样的人有钱,钱是成功的标志。
  又有段时候,自制名片的瘾头过足了,全班开始流行一种新的游戏:制作银行存款单。照样是把白纸裁成一片片,题头写上:中国人民银行,而后是一个很大的阿拉伯数字“9”,而后是长长的一串“0”,逶迤着写满纸片的一行,留出小小的空隙写上“美元”,或是“英镑”,甚至还有“日元”。最后是自己设计出来的很花哨的签字。每晚女儿做作业,文具盒一打开,赫然一沓这样的大额存单,让人啼笑皆非。
  再后来女儿上了初中,英语课上学了这样一段课文,大意是:一个人非常富有,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但是他没有朋友,十分孤独,一点儿也不快乐;另一个人非常贫穷,常常买不起他想要的东西,但是他朋友很多,总是快乐而满足。学到这里,老师顺便问了问全班:你们愿意做哪一种人?全班五十多个学生竟异口同声答出一句话:愿意做富有而孤独的人。
  我的女儿幽默而善言,每天放学回家总有这样的趣事说给我听。女儿总是边说边笑,笑着笑着又戛然而止,惊讶地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笑?”我回答说,我认为这非但不可笑,甚至还可悲。女儿严肃地盯视我许久,悲天悯人地抛下一句话:“妈妈你真的是落伍了。”
  我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人,甚至跟女儿争辩我也不是她的对手。现在的孩子个个伶牙俐齿,对父母缺乏畏惧感,若是对他们讲大道理,感觉上就有点儿鸡蛋往墙上砸似的。
  于是就只好一个人闷闷地想,颠过来倒过去地想。想我自己的少年时代,那实在是一个英雄崇拜的时代,从《红岩》中的江姐,到苏联的保尔·柯察金,到《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到现实生活里的欧阳海,每时每刻都有顶天立地的人物产生,让我们抬头仰望,满心肃穆甚至热泪盈眶。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读《人民日报》上一篇“焦裕禄”的报道,读到一半时我痛哭失声,稚嫩的心里充满了一种献身的崇高。还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我渴望当兵,期盼自己在血与火中成为英雄。小学毕业时写“我的理想”,我说我如果不能当兵那就去当地质师,年年月月风餐露宿在戈壁滩上,唯愿把地下的矿藏都找出来成为建设国家的资源。相对于九十年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六十年代的我们在精神生活中实在富有而满足,贫乏和艰辛的境况孕育了我们崇高而悲壮的少年英雄梦。
  我不想责怪今天的孩子们缺乏理想主义或者是英雄主义,在一个极端物欲化的社会里,他们不可能超越周遭的现实而生存。再说,每天被太多的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每星期都有考卷带回家里诚惶诚恐地让父母签字,期中和期末考过之后都要战战兢兢等着老师将自己的大名排好名次写上黑板,孩子的心灵深处常常是黑暗多过光明,他们非但难以体会生活的美好,反倒时不时地滋生出对周围世界的恶意,幻想着有一天自己出人头地了,就要痛痛快快地生活,痛痛快快地宣泄,享受享受高高在上的滋味。受某些舆论和传媒的影响,他们稚气的心目中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是这个世界上能够呼风唤雨的人,这些人总是金钱加权力,生活得潇洒而威风,所以他们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这些头衔毫不足奇。
  身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无力去改变孩子们的处境和现状,但是我认为少年一代中应该提倡理想主义,鼓励他们有英雄崇拜,张扬他们的好胜心和进取心,诱发他们天性中善良和富有同情的一面,引导他们感受崇高,感受一种阳刚的美和道德的纯粹。出于这样的动机,我正在写一本儿童长篇《今天我是升旗手》,我要塑造一个充满着英雄主义和阳刚之美的小男孩,他精力充沛,奇想迭出,气质高贵,天生是一个“士兵中的将军”。他的成长过程本身是一段令人感动的经历,他生活中有幸碰到许多优秀的人,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搭成天梯,使他攀缘着一步步地走向辉煌。
  在《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里,我写了一个普普通通却又在努力向上的女孩,这个女孩以她的宽厚、善良、幽默和“中间状态”赢得了许多家长和孩子的喜爱。在《今天我是升旗手》中,我不准备写人物的普通,只打算写他的优秀。美国人能在他们的电影中塑造出那么多美国式的英雄,我们为什么抱定写“有缺点的英雄”或者“可爱的中间人物”的宗旨不放呢?人物的完美不等同于脸谱化或僵化,我想试试小读者们会不会接受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男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