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美举行次内阁级磋商
  双方认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积极因素美方承诺信守一个中国政策
  本报华盛顿5月6日电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5日至6日在华盛顿与美国代理国务卿塔尔博特和代理副国务卿霍勒姆分别就国际安全、军控及防扩散等问题举行了磋商。这是去年秋天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两国元首商定的次内阁级定期磋商的一部分。
  双方表示,自去年江泽民主席成功访美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美国总统克林顿6月对中国的访问将推动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双方认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积极因素。
  磋商中,张德广阐述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希望中美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美方表示,美将信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所有承诺,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
  张德广在华盛顿还会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斯坦伯格、副国务卿皮克林和商务部副部长赖因斯,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在这期间,中美两国代表根据《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第八条第二款,签署了互访核设施谅解备忘录。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反驳以对美指责
  法敦促以打破和谈僵局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6日电(记者符泉生)美国总统克林顿6日在白宫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反驳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关于美国试图逼他按华盛顿指令办事的指责,说美国从不想把和平强加给任何一方。
  内塔尼亚胡早些时候曾向以色列媒介抱怨说,美国邀请他11日到华盛顿去讨论恢复中东和平进程,是试图逼他接受以色列无法接受的条件。他说:“我们不能接受指令,因为我们是主权国家。”
  克林顿就此反驳说:“即使我想把一个协议强加给他们,或向他们下达指令,在当今世界上也是行不通的;何况我也不想这样做,因为协议一旦达成……履行协议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
  克林顿说,他想把巴以领导人请到华盛顿来的目的是想恢复中断了14个月的和平进程,在解决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的问题之后,尽快进入最后阶段的谈判。他说:“我非常希望他们越过撤军这座山。”
  据新华社巴黎5月6日电(记者杨京德)法国外长韦德里纳6日在巴黎说,以色列应该作出更大努力,以推动已陷入僵局达数月之久的巴以谈判。
  法国外长与来访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举行会谈后对新闻界说:“现在,球显然已在以色列一边。”他指出,巴勒斯坦方面已经接受美国的妥协方案,如果另一方拒绝,那将承担重大责任。他表示,法国支持美国和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为恢复巴、以和谈作出的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亨廷顿承认“多极化”
  黄晴
  4月22日,阿根廷《号角报》刊登了一篇对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的采访记,题为《美国将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全文很短,但反映出这位著名学者近来的思想轨迹。
  亨廷顿坚持认为,冷战后种种冲突的根源在于“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他还说:“尽管存在着推动世界相互接近的全球化力量,但各国都越来越努力地寻求自己文化上的同一性。未来,各国将由于文化上的接近而重新结盟,而不是由于思想上的近似。另外,在权力分配方面,我们将从一个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成了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存在着其他七八个强国,它们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几年内,美国将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了。”
  确实,当今世界上存在着推动各国相互接近的全球性力量。例如,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贸易的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性和地区性经济组织日益活跃。在信息化时代,人类的文化、思想交流日趋频繁,因特网正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人类神经网络。亨廷顿看到了这一点,却没有进而考虑这种趋势是否可能形成一种全球性文化。
  亨廷顿强调,当前世界各国越来越努力地寻求自身文化体认,这是一个事实。另一方面,各国间的文化接近、融合和包容也是一个事实。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色彩明显。美国人以前自比为文化熔炉,后来发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均有保持其文化特性的倾向,于是后来又自比为文化马赛克。某些欧裔移民认为基督教文化应当“熔化”其他文化,对上述状况颇有些耿耿于怀。亨廷顿或许正代表了这样一种情绪,以及由这种情绪引出的危机感。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文明之间确有冲突的一面,同时也确有彼此欣赏、互相学习、融汇共存的一面。人类走向全球文明社会的进程,就是后者取代和克服前者的过程。亨廷顿把各种文明间的关系定位于“冲突”一种可能,似乎过于悲观了一些。
  亨廷顿谈到,我们将从一个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这种说法在中国、俄国、法国等已是习以为常,但在美国,这样的声音难得。作为美国的有影响的学者,他毕竟有较强的现实感,并有把其说出来的勇气。亨廷顿还说,在今后几年内,美国将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这确是一种趋势和可能,但亨廷顿或许是在极而言之,一般认为这一过程还要更长的时间。
  亨廷顿说,成功的经济一体化是那些在文化上相类似国家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跨国家地区性经济组织来看,这一说法有事实依据。另一方面,新加坡、毛里求斯是两个多文化共存的小国,但通过适当的社会组合,反而促进了其经济的成功。世贸组织具有某些跨文化的性质,这一组织迄今起码还不能说是一个失败。因此,亨廷顿的这种说法尚不具有普遍或完全的意义。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南赴布隆迪斡旋
  敦促布接受坦桑调解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5月7日电(记者张大成、顾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7日前往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以劝说布领导人布约亚接受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对布隆迪危机的调解,实现该国民族和解。
  安南临行前在此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布隆迪在满足大湖地区国家取消对它的经济制裁所提出的条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他表示将鼓励布约亚继续推进与其它党派和解,同尼雷尔等地区领导人合作以解决冲突。
  1996年7月,由图西族控制的布隆迪政府军发动政变,推翻了恩蒂班通加尼亚(胡图族)总统领导的民选政府,建立了以前总统布约亚为首的临时政府。随后,该地区国家领导人作出了对布军政权实行制裁的决定,以迫使军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并遏制各部族之间的暴力对抗。


第6版(国际)
专栏:

  肯尼亚召开经济协商会议
  5月6日,肯尼亚总统莫伊在肯尼亚通讯技术学院主持召开了“经济协商会议”,广泛邀请各党派领导、议会议员、政府部长、专家学者和各国驻肯大使参加,讨论肯尼亚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这是莫伊总统在会上抨击某些国际机构对肯尼亚的经济政策指手画脚。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荷兰大选揭晓
  工党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
  本报布鲁塞尔5月7日电 记者丁刚报道:四年一度的荷兰大选昨晚落下帷幕,据对95%的选票统计表明,执政三党中的工党获得议会席位45席,继续保持第一大党地位。
  荷兰大选是对议会二院(下院)各党席位的选举。在本次大选中,另一执政党———右翼的自由民主人民党获39席,比上届增加8席,一跃成为议会中第二大党。原第二大党、主要反对党基民盟从上届的34席减少到29席。执政三党中的最小党六六民主党的席位也从24席减少到14席。此外,绿色左派联盟获11席,社会主义党获5席。
  按照规定,工党必须联合另外一个或数个政党,使总席位超过议会150个席位中的半数,才能组成联合政府。荷兰女王将在本周内指定组阁协调人。据估计,协调人将是工党人士、现任首相科克。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丹交战双方和谈再告失败
  据新华社喀土穆5月7日电(记者郭广钦)苏丹政府和加朗领导的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军的第二轮和谈,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结束,双方没有就怎样解决南方问题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苏丹政府代表团团长、苏丹外交部长穆斯塔法7日在回到喀土穆时说,和谈失败的原因是加朗派坚持政教分离,拒绝政府提出的停火建议,并在苏丹南北方边界划分上提出新的要求。
  主持和谈的肯尼亚外长戈达纳说,和谈取得了“有限进展”。他说,双方同意3个月后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第三轮会谈,肯尼亚将继续就此进行斡旋。
  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四方委员会发表的和谈公报指出,苏丹两派第二轮和谈就给南方人民自决权,同意在4年过渡期之后在国际组织监督下进行投票公决问题上取得进展,而在实现停火、结束内战、建立政教分离国家等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加朗派虽然没有重提建立南、北方独立的联盟制国家,但提出要把南方投票公决的范围扩大到青尼罗河州南部和库尔德番州的大部分地区,而这些地区按照1956年1月1日苏丹独立时的划分应属于苏丹北方。政府方面拒绝了加朗派的这一要求。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莱尔梅杰同赴北爱
  呼吁民众赞成和平协议
  本报伦敦5月7日电 记者蒋千红报道:为使北爱和平协议在将于5月22日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获得顺利通过,英国首相布莱尔和前首相梅杰5月6日前往贝尔法斯特进行宣传鼓动。
  布莱尔呼吁北爱民众通过全民公决“创造自己的历史”,将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梅杰则抨击那些寻求投反对票的人是在“反对有希望的政治”。他们两人都强调,除了对和平协议投赞成票外没有其他选择。这是英国现代历史上第一位英国首相与他的反对党前任一起进行的政治鼓动活动。
  另据报道,新芬党执委会已决定支持和平协议,该党还准备修改它的章程,以允许其成员参加未来的北爱议会。上述决定均须经本月10日在都柏林举行的新芬党特别代表大会通过方可正式生效。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德首脑磋商欧洲建设
  本报巴黎5月7日电 记者果永毅报道:为期两天的第七十一届法德首脑会议今天在法国南部古城阿维尼翁结束。法国总统希拉克与总理若斯潘分别于昨晚和今天上午会晤了德国总理科尔。在今日中午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两国领导人都再次强调了法德的传统友谊与合作关系。
  希拉克赞扬了科尔在欧洲建设的许多关键时刻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法德合作对欧洲建设的重要性。若斯潘也强调了法德友好关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科尔说,德法友谊是本世纪下半叶以来欧洲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友谊不仅限于政府间,而且植根于人民之中。意见分歧并不能影响德法友好关系的发展,两国应该携手迈进21世纪。
  两国领导人还就欧洲建设及其它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观点十分接近。希拉克与科尔将在6月份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共同提出一个有关欧盟建设前景的倡议。两国还将加强在欧洲航空工业和通信等领域的合作。
  此前不久闭幕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上,法德两国因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人选发生过激烈争执,最后虽达成妥协,但两国国内、特别是德国,仍有人对此不满,指责政府屈服于对方。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此次法德首脑会议受到新闻界的普遍关注。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罗斯组成新政府
  机构精简 成员年轻 权力扩大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刘刚
  自叶利钦总统任命基里延科为俄罗斯政府新总理以来,经过15天的审查、酝酿,5月5日叶利钦总统宣布,除2至3人还须审查外,挑选干部的工作已经结束,政府人员组成结构基本形成。
  叶利钦总统介绍政府结构特点时说,新政府在结构上将发生彻底变化,大量缩减部级单位,取消局级单位,“政府机构在总体上将减少一半”。政府组成人员的年龄也让人耳目一新。叶利钦总统对政府成员年轻化的满意情绪溢于言表。从政府成员名单看来,本届政府有可能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年轻的。在包括总理在内的26个高级政府官员中,38岁以下的占8人,最年轻的司法部长克拉舍宁尼科夫只有33岁。有关精简机构问题,基里延科4月24日在国家杜马曾说,国家应该坚持节约原则,为此应缩减膨胀的国家管理机构,并且先要从中央做起。从眼下看,基里延科确实对政府做了大刀阔斧的裁减:副总理由原先的8人减到3人;取消了对外经济部和与独联体国家合作部;原先16个国家委员会合并成11个;取消所有直属各部的局级单位,因为许多局级单位的工作与部级的工作有重复现象。据白宫中的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在政府中工作的1700名官员中,至少有500名已经上了裁减人员名单。
  有评论说,新政府与旧政府最大的差别是,由于叶利钦总统最近签署的一项命令赋予政府更大的权力。过去,所有政府文件必须先由总统机构讨论,有的文件甚至必须总统过目,经批准后才能作为政府文件出台。对此,叶利钦总统对记者说,“以前,好像我们不完全相信切尔诺梅尔金政府似的”,现在,基里延科可以与政府共同作出决定,只要基里延科签署意见,无须克里姆林宫事先批准。叶利钦强调指出,“我们给政府更大的权力,同时也提高了政府应负的责任”。
  年仅35岁的基里延科领导的俄罗斯历史上最年轻的新政府所面临的形势,与6年前切尔诺梅尔金担当此任时相比情况好一些,但他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新政府将面临哪些任务,基里延科看来心中有数。前不久他在治国纲领中阐述道,国家将继续实行市场经济,但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他强调对某些领域的私有化进程要采取慎重态度,反对向私人出售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大型企业。他在纲领中不再提土地私有化问题。他认为,国家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要控制好酒类市场的秩序。基里延科力主实行积极的工业政策。他主张优先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每年将对其投入120亿卢布的资金。他说,对煤炭工业也要进行改革,扭转该行业长期以来只重视数量,轻视质量的状况。他认为整顿军工企业是当务之急,要重点发展高精尖技术。他指出,迅速铲除“影子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政府重点工作之一,要强化财税纪律,加大对偷漏税,特别是集团逃税的打击力度。
  舆论评价说,对基里延科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前两三个月的工作成效,如果俄罗斯经济仍然得不到好转,社会状况得不到改善,到秋季政府将面临信任危机。目前的俄罗斯形势不容乐观: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给俄造成上百亿美元损失;预算缺额严重;工资和退休金拖欠数额惊人;社会两极分化;企业三角债严重;资金短缺,投资萎缩,影子经济猖獗。叶利钦总统对基里延科及其政府寄予厚望,提出本年俄罗斯经济要实现正增长,社会要安稳,政局要稳定。毫无疑问,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肩负的任务相当艰巨。
  (本报莫斯科5月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洪森表示将与拉那烈会谈
  柬主要政党全部注册参加大选
  本报曼谷5月7日电 记者成元生报道:柬埔寨第二首相洪森今天在曼谷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将与前第一首相拉那烈举行直接会谈,这中间不存在任何障碍。
  洪森说,他与拉那烈合作不仅是为了柬埔寨大选,更是为了柬埔寨的未来。
  关于拉那烈在会谈之前是否必须放弃第一首相的称谓问题,洪森说,日前他与拉那烈通过电话,当时拉那烈并没有要求以第一首相身份与其会谈。他表示,不能同意拉那烈作为第一首相同他会谈,因为那样就等于否认翁霍第一首相的职位。不过,洪森同意拉那烈以过去的同事、政党领导人或私人身份同他进行直接会谈。
  洪森表示,所有政党都应获得平等机会,利用媒体进行竞选宣传。他希望滞留在泰国的柬埔寨难民能够尽快回到祖国参加大选。
  洪森说,如果柬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他将组建一个联合政府;如果人民党在大选中失败,他将和平地移交权力。
  据新华社金边5月7日电(记者雷柏松、张瑞玲)柬埔寨全国选举委员会政党和候选人登记工作今天下午已经结束。人民党、奉辛比克党等主要政党全部注册准备参加大选。
  据悉,前第一首相拉那烈将参加首都金边选区的竞选。不久前被人民党推举为该党下届政府首相候选人的洪森将在干丹省选区参加竞选。另据柬埔寨全国选举委员会宣布,大选正式竞选活动将于6月25日至7月24日进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哈首都易名为阿斯塔纳
  本报阿拉木图5月7日电 记者尹树广报道: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昨天签署命令,宣布将新首都阿克莫拉更名为阿斯塔纳(哈语意为“首都”)。在解释易名原因时,哈总统说,阿克莫拉市政当局和代表机构均提出更名请求。另外,国内外新闻媒体还经常引用阿克莫拉地名的消极意义(哈语意为“白色坟墓”),这不利于树立新首都的形象。同日,他还签署命令,宣布阿斯塔纳由两个区组成,分别为萨雷—阿尔卡区和阿拉木图区。
  去年12月10日,哈萨克斯坦正式迁都阿克莫拉,总统、议会和政府等重要权力部门随之迁至新都办公,原首都阿拉木图成为共和国直辖市。下月10日,哈将隆重举行新都落成典礼。这是位于阿拉木图以北1300多公里、人口约30万的这座城市第三次拥有新名字。


第6版(国际)
专栏:

  六日,在智利著名的旅游城市比尼亚德马尔,旅客乘新推出的马拉车观赏该市著名景观———“花钟”。智利非常重视旅游业发展,今年前三个月游客就达三十五万人次,各大旅游景区不断随着季节变化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促使旅游淡季不淡。新华社记者 韩晓华摄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平淡中看变化
  ——荷兰大选结果试析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丁刚
  荷兰大选结果于5月7日凌晨揭晓,执政三党中的两党———工党和自由民主人民党所获选票比上届大选增加。工党保持了第一大党地位,获得组阁权。
  从大选结果看,尽管执政三党中的六六民主党在议会中的席位减少较多,但另外两党的票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表明科克首相领导的由左翼工党、右翼自由党和中间偏左的六六民主党联合组成的“紫色内阁”获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4年前,当这个左右中拼合的政府组成时,一些人认为它可能难以维持到下届大选。可事实证明,科克政府不仅没有提前“下岗”,反而因为在调整经济、福利等政策方面获得成功,赢得了选民的信任。
  舆论认为,现任政府的首要功绩是将荷兰从“福利病”中解脱而出,逐步建立起了健康的经济结构,为西欧国家树立了“荷兰模式”的榜样。科克政府超额完成了1994年竞选时许下的大幅减少失业的诺言,使荷兰近4年来增加了大约50万个工作机会,失业率降至4.2%。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率达到3.3%,通胀率被控制在2%—3%之间。联合政府原计划在任期内削减公共开支180亿荷兰盾(1美元约合2荷兰盾),而实际上削减了225亿荷兰盾,使荷兰的预算赤字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下降到了1.4%,达到了首批进入欧元区的标准。近年来,荷兰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也不断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政府还通过减少个人所得税、维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住房和儿童补贴以及养老金,缓解了人们对福利水平下降的顾虑。
  科克首相个人魅力的不断增强也是工党在大选中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曾担任过工会主席的科克被称为是老资格的谈判专家,他以强有力的“幕后协调能力”维持了联合政府的团结,保证了政策的稳定。在欧盟事务中,科克首相也发挥了积极的协调作用。去年上半年,他利用荷兰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机会,为促成《阿姆斯特丹条约》的达成做了不少工作,为此深获好评。他还大力支持荷兰人杜伊森贝赫获得了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的高位。
  大选结束后,工党选择哪个党来做合作伙伴目前还未确定。但此间舆论认为,自由党和六六民主党仍然是主要选择对象。目前,荷兰选民们对现任联合政府的构成比较满意。尤其是右翼自由党对经济政策起到了重要平衡作用,使之大大增加了市场经济的色彩。本次大选中,虽然有些选民倾向于工党,但他们出于对平衡的考虑,却投了自由党的票。有选民对此解释说,他们希望自由党能继续参加联合执政,发挥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中间偏左的六六民主党虽然选票下降,但也有可能继续留在新内阁中。该党在左翼工党和右翼自由党中间常起平衡协调作用,因而被称为“润滑剂”。工党和自由党均已表示,尽管六六民主党选票下降,但仍希望该党能参加组阁。
  总体看来,荷兰此次大选较为平淡,结果也未出乎预料。各党竞选纲领没有重大差距,在一些重要决策上也呈趋同之势。这表明,由于欧盟决策权的增强,成员国国家权限随之缩小,地区的作用将越加突出。选民们将更关心直接涉及切身利益的福利、税收、环保等地区政策。近年来,欧盟各成员国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此一趋势。
  此次大选传递出的另一个信息是,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各成员国政治、经济发展目标逐渐趋同,国家权益不断让度,各国政党之间的政策差距日渐缩小,各国政府今后会更加关注如何结合本国传统和实际,去选择达到欧盟整体目标的最佳方式和路线。由此带来的变化是党派色彩淡化,政府决策将更加务实。
  (本报布鲁塞尔5月7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