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

  文化市场究竟有多大
  从业人员116万,年收入190.8亿元
  娱乐业独占鳌头,音像业异军突起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弹指一挥间,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与之相伴相生的文化市场,也似雨后梨花,开遍了大江南北。放眼遍布于城乡各地的歌厅影院、音像商店、书屋画廊,人们不禁要问:发展到今天,我国的文化市场“家底”究竟有多大?
  文化部前不久完成的初步统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截至1997年底,全国文化市场各类经营单位(含娱乐、演出、音像、美术、书刊等)已达257378家,从业人员116万人,固定资产原值426.7亿元,全年主营营业收入190.8亿元,实现利税额47.9亿元。其中,娱乐业依然独占鳌头,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原值、主营营业收入分别为94万人、396.9亿元、154.9亿元,分别占全行业的81%、93%、81.2%;音像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去年的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全年主营营业收入均比上年增加17%以上,在全行业中坐稳第二把交椅。
  如此可观的数字,是否表明我国的文化市场已经很繁荣了呢?文化部市场局局长刘玉珠指出,作此结论还为时过早。他认为,我国的文化市场还处于良性趋势与不良现象并存的起步阶段。从表层现象看,仍然存在大量屡禁不止、不容忽视的“老大难”问题:音像市场的制黄贩黄,娱乐市场的色情服务,演出市场的庸俗表演,艺术品市场的无序运作……此类问题的存在严重干扰着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要彻底清除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为在这些问题背后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矛盾:管理体制严重交叉,法规条例很不健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等。
  刘玉珠强调说,尽快解决文化市场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不仅是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分内之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11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百年沧桑入卷来
  北大出版社推出30余种校庆图书
  本报记者 卢新宁
  100年来丰厚的学术建树,或可说是对北京大学百年寿辰的最好贺礼。北大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30余种校庆图书,展现了该校广博深厚的文化积淀、科学严谨的学术传统,这些与此前林林总总有关北大的书籍相加已过百种。
  说不完的北大,写不完的北大。身处燕园之中,北大出版社把得天独厚的出版资源化作一本本精心之作。他们推出的关于校庆的图书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展示北大百年辉煌路程的各类图书。如斥资90万元的大型精美画册《北京大学》,以4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示了百年学府日新月异的历程;倾注老中青校友深沉情感的《精神的魅力》、《青春的北大》,诉说着北大精神的永恒魅力;《巍巍上庠,百年星辰———名人与北大》讲述了68位曾在北大工作过或与北大有过特殊关系的著名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政治家、文化学术名人与北大之间的双映生辉,让人重温照亮北大百年漫长道路的星光;《我与北大》汇集60多位中国现代著名人物回忆北大的文章,从梁启超、蔡元培、鲁迅到茅盾、傅斯年、林语堂;纪念光盘《学府沧桑,百年辉煌》第一次用多媒体形式浓缩了北大100年的历史,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另外还有《在巨人和圣地之间———毛泽东与北京大学》、《今日北大》、《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如歌岁月———燕园学子访谈录》、《精神的家园———当代大学启示录》等等。所有这些或是几被尘封的叙述和议论,或是宛在眼前的追忆和回味,汇成了百年北大风雨沧桑的辉煌旅程。
  “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半个多世纪前李大钊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北大百年间不断向上的注脚,也是北大出版社紧锣密鼓地策划出版迎校庆学术著作系列的初衷。经过认真的梳理挑选,北大出版社将一批足以展示北大百年辉煌的学术精品呈现于世:由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的洋洋500万言的《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从文史哲语言文献考古诸方面汇集一个世纪来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反映社会科学成果的《北大名家名著文丛》选印了北大著名学者如冯友兰、陈岱孙、杨周瀚等在各自的领域奠基之作,这些著作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反映自然科学成就的《北大院士文库》包括《王选文集》、《杨芙清文集》、《侯仁之文集》等,显示了北大的科学成就;《北大学术讲演丛书》(9种)将在北大设坛讲学的世界级文化名人的演讲内容呈现给读者,使人如同亲聆大师的声音;《未名文丛》(北大名人随笔集多种)是几代著名北大学者的学术散文随笔,这其中有季羡林的《怀旧集》、金克木的《百年投影》、谢冕的《永远的校园》,他们那蕴藏着丰厚学识、深邃思想的性灵文字是北大精神魅力的烛照。
  近来以北大为主题的图书风行一时。沸沸扬扬的书潮中,沉心静气的北大出版社不慌不忙推出的这批图书无论从创意或质量上均臻上乘。正如出版社副总编张文定所言,他们是“用一种作学问的态度彰扬北大的学术传统,呈现北大的百年辉煌”。


第11版(文化)
专栏: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蒋南翔文集》读后感
  黄美来
  在蒋南翔同志逝世10周年前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清华大学编辑的《蒋南翔文集》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怀着对老校长无限思念和崇敬的心情,我把文集粗读了一遍,重温老校长昔日的教诲,受益匪浅。
  《蒋南翔文集》分上、下两卷,辑录了他1934年至1987年的主要文章、讲话、报告,共149篇,约90万字。陈云生前为该书题写书名。
  文集的主要内容是两方面:一是关于青年运动的论述。蒋南翔自投身革命起,长期从事青年运动,领导青年工作。他关于青年运动的论述,不仅是研究我国青年运动史的宝贵资料,而且在许多方面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蒋南翔自1952年任清华大学校长起,长期担任新中国的教育领导工作,是新中国的教育改革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开拓者。早在1956年,他就提出实践是判断教育改革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当时,为贯彻党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清华大学在学生中开展争创“先进集体”活动,引起了教育界部分人的非议。南翔同志主张不争论,是非由实践结果来回答。他在《关于高等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我们认为不必忙于作出结论,可以留待以后再行研究解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高标准。凡是实际生活中证明有害的东西,它就应当被抛弃。凡是实际生活中证明有益的东西,它就有存在的权利。”正是遵循这一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他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引导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成才之路。他首创的“政治辅导员”制度,评“先进集体”制度,他提出的清华学生要做“红色工程师”、“科学登山队”、“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等口号及其相应措施,清华学子至今都难以忘怀。他领导和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受到社会欢迎的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已是党和国家各级领导骨干和著名专家、学者。
  老校长经常教导学生:要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文集中《关于抢救运动的意见书》(1945年春)、《钗头凤》(1969年中秋节)和《关于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校办工厂的意见》(1971年8月15日)等3篇文章,集中体现了老校长的崇高品格和思想作风,表明他是坚定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蒋南翔重新回到教育领导岗位,任教育部长。在邓小平领导下,他组织和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为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路子,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主张。总之,蒋南翔关于教育的论述,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作出了贡献。


第11版(文化)
专栏:

  今人重新发现“水与火的艺术”
  中国陶艺不该盛极而衰
  本报记者 赵相如
  最近,浙江博物馆展出杭州大学青年教师胡小军的80件陶艺作品,有关专家观摩之余竟触景伤情,对中国陶艺盛极而衰、辉煌不再发出一番感慨。
  中国美院教授徐永祥谈到,陶瓷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祖先的文化最早是在陶艺上记载生发出来。在欧洲参观博物馆,很少见中国的绘画与雕塑,可中国陶艺在那里闪光,当时通过丝绸之路进入欧洲。想不到当代中国陶艺在世界上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如今日本有专门的博物馆,日本人认为陶艺的根在中国,但现代陶艺有突破是在日本。在日本的中学有专门的陶艺车间。而中国美院学陶艺的毕业后大都改了行。对陶艺,国家投资不需太多,理应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强项,这个地位不应让人家拿走。
  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稽锡贵认为,陶艺要与科技同步发展。为什么日本当代陶艺釉色特别美?因为有高科技手段,火候刚好控制在某一点上才能出来漂亮成品。我们通常成品率在1∶10甚至1∶20,这要浪费多少精力物力?我们需要科技来保证成品率。
  工艺美术家戴雨享认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也相应得到提高;但工业机械文明给生活带来的乏味、压抑需要排遣。超越现实的功利,追求人性的回归,寻找自然与人的最佳契合点,在这种以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火与土为载体的陶艺制作中得到了体现。现代陶艺由于完全摆脱了日用的功利性而成为纯艺术品,它更能给人以精神的满足。
  近代许多画家、雕塑家从事陶艺制作,尤其是后期印象派的高更、立体派的毕加索、超现实主义的米罗,他们的参与大大提高了陶艺在艺术界的地位,使现代陶艺能以纯艺术的面孔进入艺术殿堂。但现代陶艺目前在我国基本上还是新的生命体,需要全社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展者胡小军也深有同感:陶艺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杭大工作使我有机会学习科技。例如,化学系的朋友教我一些硅酸盐的知识,并提供了很多搞实验的化学原料。我又在历史系学习考古,有机会看很多古代陶艺。古人在陶艺烧造方面非常重视科学技术。中国古代陶艺史,在某种程度上该说是科学技术发展史。


第11版(文化)
专栏:

  人间有味是清欢
  ——大型画册《中国竹工艺》赏析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的风韵,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中国的竹子艺术家们,正是沿着竹子本身的气质和特征,用自己的慧眼和巧手,创造了一系列竹子工艺品。从精雅细巧的竹篾编织到天然质朴的竹子装饰,从巧夺天工的竹筒、竹节造型到鬼斧神工的竹根雕刻,无不体现竹子清雅朴实的材质美。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教授、浙江省林业厅程渭山厅长为主组成的编委会,历经两年的酝酿、一年半的工作,第一部反映我国竹制工艺品的大型画册———《中国竹工艺》日前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尽量体现各地的竹工艺现状,编著者们携带摄影器械和记事本,足迹遍及钱江两岸、八闽大地、巴山蜀水、珠江南北,与各地的竹艺生产企业探讨,向竹刻老艺人求教,和编织设计人员切磋……
  画册将竹编、竹刻、竹雕、竹材利用以及以竹为题材的绘画等内容归纳成“竹篾天地”、“竹苑杂艺”、“竹材世界”和“翠竹清风”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后面都呈列我国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竹制艺术品及绘画,并配有精粹的文字叙述。整本画册会集了我国竹艺术中的精华,其中有浙江嵊州、东阳、新昌等地的动物竹编、器皿竹编及高精大型产品,有四川成都、渠县的瓷胎竹编,四川自贡的贡扇竹编,福建泉州、莆田的弹形花瓶竹编,浙江象山的竹根雕,四川江安、台湾台北的竹刻,四川成都、江苏宜兴、南京的竹制家具……那用工达1万余工的大型竹编立屏《昭陵六骏》,艺人们用根根竹丝再现了唐代骏马膘肥筋劲的风貌,六匹骏马运用六种不同的编织技法,又很好地统一在整体中,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画册除展示竹制工艺品的精华外,还介绍了竹材工业化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我国精湛的竹制工艺插上科技的翅膀正在进入新的境界。
  相信这本画册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徐华铛)(附图片)
  蓑笠翁
 瓷胎竹编咖啡茶具


第11版(文化)
专栏:

  平生竹石有深情
  ——祝竹的篆刻与国画
  祝竹的篆刻清刚静穆、气象浑厚,中国画则散淡、随意,有一股纯纯的民族情趣和文人意兴。“不要轻言创新。”祝竹的心得颇有些不合潮流之处。不少中国画家崇尚西洋的一套,但如果以牺牲民族的审美方式为代价,那将是艺术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他相信,“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一命题固然是对的,但优秀的民族艺术也需要小心呵护和固守,任何创新都必须站在民族文化的基点上。在当今画坛上,像他这样固守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因其不随流俗,反而让人倍觉清新。
  真正的艺术家也许同时应该是一位国学家,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不是宗教的宗教情感有着深刻的体认。祝竹早年在南京新闻专科学校读书时,就在课余师从印界权威丁吉甫及印史专家罗叔子,遍读古代印谱,每天临刻一方秦汉印。这对于一个农村长大的穷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1985年,43岁的祝竹忽发宏愿,学中国画。前些时候在京个展所陈列的主要不是他那已臻化境的篆刻,而是半路出家的中国画,其才情和自信不难想见。近两年,他把主要精力用于点校钱大昕的《潜研堂金石目录》和《潜研堂金石跋尾》,即将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付梓。钱氏治学特色是以金石证史,这正是祝竹的兴趣所在。书画篆刻家兼写文章的不少,但认真去干点校古籍这种专业营生的似不多见。
  祝竹参加过全国首届篆刻展,看过他的篆刻作品的人惊呼,其功力当在全国一流艺术家之列。然而,蛰居苏北小城的他并不知名,也从来没有想过参加全国性的艺术协会一类事。他常常对人说,书画只是玩玩而已,兴趣大于功利。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游于艺”的境界。(天沛)
  右上:菊酒图(国画)
  夏日(国画)(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从政明镜》娓娓谈修养
  20世纪初,美国密执安州的福特公司垄断了世界汽车市场,被人称为“汽车王国”。然而20年之后,其霸主地位却逐渐被通用汽车公司取代。比福特公司晚五年的通用汽车公司为什么会后来居上?经济学家分析,是因为他们在公司管理上避免了福特公司一把手独断专行的做法,实行“集体决策,分散管理”模式,使市场占有量日益增大。
  这是广西师大出版社近日出版的《从政明镜》中“如何发挥集体领导作用”一节里的一个片断。继《真理,您告诉我》夺得“五个一工程”奖之后,这个偏居一隅的大学出版社又一次以独具匠心的创意向读者证明:政治读物不尽是令人生畏的高头讲章,原来也可以如此生动鲜活。《从政明镜》共100题,分政治理论修养、科学文化修养、法律纪律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心理人格修养、道德品质修养6个部分。每个章节以古今中外典故切入正题,将从政道理讲述得生动活泼、娓娓动听。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修养,小则决定个人人生的完善,大则影响到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书称得上是为政者的一面明镜。
  (向晴)


第11版(文化)
专栏:

  低眉信手续续弹
  这幅油画取材自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句,表明古典写实主义魅力犹存。作者是以《杨振宁教授》、《陈省身教授》等人物肖像画闻名的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副教授沈佺。


第11版(文化)
专栏:

  迎接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
  ——《中国商检经济学》的探索
  从1664年法国政府设立世界上第一个商品检验机构起,到1929年中国在上海成立自己的第一个统一的商品检验机构,中国商检落后于世界260多年。80年代以后,随着进出口贸易的急剧扩张,商品检验工作引起人们的重视。由周天华、熊国忠和舒先林等撰写的《中国商检经济学》一书,对中国商检的管理体制、成本与收益、发展战略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开拓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作者对有中国特色的商检发展战略的构想大胆且富于启迪。如书中预言:进出口商品检验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在国家继续对商检市场进行间接宏观调控的同时,一些民间的、半官半民的或合资合作的商检机构将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从中将诞生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跨国检验公司。(思雄)


第11版(文化)
专栏:

  社会热点的冷静思考
  ——《中国跨世纪的再就业工程》评介
  谭崇台
  国有企业部分人员下岗是在增强国企活力、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效率的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推动下岗人员再就业,已经成为当今城镇经济中最突出的任务之一。对再就业问题需要进行较为系统而有理论深度的分析研究。
  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跨世纪的再就业工程》一书由夏振坤教授任主编,所有的作者都是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或博士生。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分析研究和探讨解决国企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的著作。上篇从多个方面对国企人员下岗的原因、现状以及下岗人员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国际上解决就业和国内解决再就业的经验;下篇提出了一整套解决再就业的对策措施,专家们将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作为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把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与根本解决再就业问题相结合。
  该书自始至终将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放在经济社会的大系统中来考察,探讨了几乎所有与下岗人员再就业相关的方面。作者注重动态考察。上篇将人员下岗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且从动态角度预期了该问题将可能引发的其他消极后果;下篇的对策措施更是分清再就业工作的轻重缓急,注意近期解决与根本解决的联系和区别。这些思路对于解决我国城镇其他劳动力,甚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第11版(文化)
专栏:

  作为中国学术文化重镇,北京大学吸引了66个国家的1000余名留学生。图为留学生在校园内晨练。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