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特稿

  到农村施展才华
  石家家 王永艳 许凤玲
  面对下岗他们曾不解、害怕甚至失望
  经过痛苦的思索,他们从现实中猛醒
  抛开傲慢与世俗的偏见,他们做出义无反顾的抉择
  辽宁省瓦房店市与中国无数个城市一样,如今同样面临职工下岗和重新就业的问题。从这个市总工会我们了解到:该市大约有300多名下岗职工在农村搞起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翻山越岭,奔波于乡间小路,我们在僻静的山野村庄里寻觅着这些下岗职工的足迹。
  “女养鸡王”
  一路打听,我们来到这个市邓屯乡李沟村,见到了在这里赫赫有名的女养鸡王、下岗职工袁吉荣。
  1991年,袁吉荣所在的企业破产,40岁的她第一次下岗。半年后经过培训的袁吉荣又重新在这个市的一家大商场上班,当上了售货员。但在工厂里干了20多年的工人活,她怎么也适应不了商业这行,只好又一次下岗。这次下岗让袁吉荣痛苦不堪,自己到底能干点什么,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这么过不成?
  两个月后她下定决心养鸡,因为当时养鸡可以赊饲料和小鸡种,这对她来说相对是适合的。于是袁吉荣就在自己考察的村屯中选择了适合养鸡、地皮又十分便宜的邓屯乡李沟村,用家里的全部积蓄3400元在这里买了10间(其中7间已倒塌)破房子。1992年冬天,袁吉荣的鸡舍在瑟瑟的寒风中“破土动工”。
  丈夫王长泉看到妻子的决心,也在单位———这个市的第六中学办了停薪留职,与袁吉荣一道干上了养鸡的活。1993年3月第一批2000只鸡入舍上架,两个月后袁吉荣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3万多元,买进了一批种鸡,正是这批种鸡让她的养鸡事业有了质的发展。她和丈夫采用滚雪球的办法,挣到钱就投到鸡场建设上,如今,袁吉荣养鸡场的固定资产达30多万元,大小种鸡1万多套,一年纯收入15万元。
  苦也遭了,汗也流了,如今,袁吉荣富了,令她高兴的是这个村在她的带动下已有16户干起了养鸡的事业。今年46岁的袁吉荣对我们说了句掏心窝的话:“下岗是有点可怕,但只要出力,顶住困难,就不觉得下岗有什么怕人的。”
  “种菜大户”
  1990年,只有28岁的林景文因企业的不景气,被精减下岗。这对当兵后接父亲的班参加工作仅5年的他来说简直像是灭顶的打击。堂堂的五尺汉子仰天长叹:“难道我这年纪轻轻的就没活干了吗?”
  或许心存对城市生活的留恋,林景文在市内连找了几个工作,干一段时间都觉得跟原单位没什么两样,工资也不过300元,自己的专业机械加工也用不上多少,心里总有股不舒坦的滋味,怪憋气的。现实让这位有头脑的年轻人陷入了沉思,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何不到乡下看看。这种想法让他想到自己住在市郊祝华办事处孙屯村的岳父家,听说那里有一户农户搞蔬菜大棚发了家,于是他开始往这道上琢磨,找家里的人商量着……
  在岳父家里人的帮助下,林景文在这个村里包了一块菜地,搞起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这对几乎没什么积蓄的他来说可难死了,他只好冒着风险从朋友、战友、亲戚那里东凑西拼了1万元钱开始他种菜的“人生”。
  为了挖大棚建保温墙,他在菜地边搭了个小房,吃住全在那里,每天早上3点钟就起床开始往地下挖60厘米的种菜地,砌2米多高的保温墙,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钟。几年下来,林景文种了一茬又一茬的黄瓜、西红柿、草莓,一年收入就达2万多元,现今他还花6万元盖了4间大瓦房。
  刚开始他的菜没有销路,小林只好顶着凛冽的寒风,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载着菜往市内的菜市送,有时一天要来回好几次。后来他靠着自己的守信与菜的质量,赢得了菜贩的信任,直接到他的大棚来拉。
  “牧羊女”
  认识殷明芳是在她为城里用户送鲜羊奶的路上。骑在自行车上的她尽管脸孔显得黑了些,但从她那有力的蹬车动作和那春风得意的面孔上,我们看出她的那份自信和幸福感。
  在市郊的吴窑村殷明芳租的两间房里我们和她扯了起来。
  今年30岁的她1986年在瓦房店市交通局汽车配件厂参加了工作。1990年这个厂子由于市场不景气而停产,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殷明芳下岗了。她的爱人是一位家在外地的退伍军人,没有工作,加上一个不满周岁的男孩,一家三口的生活出现了从没有过的艰难。
  1995年,一直在家等待厂子通知上班的她再也沉不住气了,家庭生活的困窘让她实在受不了。这一期间她曾到私营企业干过临时工,但总不长久。小殷心想,难道不当工人就赚不着钱吗?她就和爱人商量:你不是懂养奶羊的技术吗,我们何不靠这个相对稳定的活来养家呢?在丈夫的支持下她终于下了决心,“不当工人,去当回农民”。
  经过实地考察她发现吴窑村这地方有山、有水、有草,正适合搞奶羊养殖,于是她们全家在这里租了房子,过上现代“牧羊生活”。
  起初她和爱人东倒西借好容易凑到3000元钱,买了6只奶羊,干了一年她觉得还可以。第二年她牙一咬,把家里1.1万元的存款全部拿了出来,又买了12只奶羊,在她的精心配料、科学饲养下,一年下来可产鲜奶5吨多。
  为了保证城里订奶用户喝上质量纯、新鲜度好、卫生条件佳的羊奶,她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80多公里路,风雨不误准时准确地送到每位用户家中。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走出一片新天地

  主动放下铁饭碗 自打江山自立业
  尹建云
  编者按:上期“职工天地”(4月15日)刊登了下岗女工李翠花的文章《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以后,编辑部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要求本报继续报道下岗职工自强不息的事迹。今天发表的这篇文章,是由全国总工会推荐的,读来同样令人感动。读者可以从这位普通的女职工身上,看到中华儿女百折不挠、拼搏向上的精神。
  我曾是一个下岗女工,现在是安徽省铜陵市云事达烫洗总店的总经理,经营着一家烫洗总店和五个分店,聘用员工30多名,先后培训学员100多人,激发和带动了铜陵市烫洗业迅速发展。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多的荣誉,我和烫洗店先后被评为市“信得过个体户”、为消费者服务的“先进单位”、省“三八红旗手”、省“下岗不落志,寻岗创新业”先进职工等荣誉称号。我当选为铜陵市个体协会副会长、市消费者协会理事等职。这些都是我下岗当初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而现在都成为现实。
  我原先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在水泥厂当工具仓库保管员。这是一个难得的照顾性工种。因此,有人羡慕,也有人妒嫉。可时间一长,我对这份轻巧活产生了厌倦感。不久,厂里经济效益不好,需要下岗一批人,我想与其被动下岗,倒不如我自己主动放下铁饭碗,自打江山自立业。
  下岗以后,一段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些朋友替我后悔,曾劝我收心回岗,还说:“何必自寻烦恼呢?”但我觉得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我不信天下没有我走的路。我不但没有收心回岗,相反,还把厂里分给我的一套房子归还厂里,断了后退的路,决心不闯个样子不回厂见人。
  回顾下岗的当初,我确实烦了不少心,吃过不少苦。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下岗后干什么?我适合做什么?市场需要是什么?起初有人劝我当服务员,还有人介绍我去饭店、卡拉OK打工。我断然拒绝了,我决心要做一个创业的人,到外面去“学徒”。先到上海,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观察,看看大城市的人都在干些什么。有一回我走到上海“正章”干洗店门前,发现那里的生意很红火,顾客盈门,我心里一动:洗衣服本来就是我们女人的特长,这应该是我的谋生之道。我在那里观察一整天,决定回家也干这一行。但没有设备怎么办?需要多少钱?洗衣有哪些技术?自古以来洗衣都是用水,怎么这里是干洗?我觉得干这行也不太容易。第二天,我再登“正章”的门,向她们提出“学徒”的请求,没想到被断然拒绝了,说他们不收徒,我碰了个软钉子。
  经过反复思考,我决意采用“偷学”的办法,不达目的不罢休。第三天,我又找到“正章”,仔细观察他们经营的全过程,记下了他们的服务项目、洗涤价格和作业方法。接着我又去另一家烫洗店打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心里终于有了一些底。此后,我又去苏州、温州找到设备厂家,掌握了设备性能和操作要领。
  从保管员到一个烫洗店的老板,我确实经历过一段痛苦的磨炼过程。首先是业务技术关。就拿皮夹克的去污问题来说吧!当初在打工学艺时,师傅们将去污药水配好了,让我们去污,觉得很简单。待到自己干时,才发觉皮夹克的去污有一个很大的技术难关,很简单的脑油,没有适度的化学配方是除不掉的,市场上有人去不掉脑油和袖口上的污垢,就用着色油在上面盖一层,我觉得这是欺骗顾客的行为,决意不这样做。我又重新拜师学艺,跑了很多地方,都得不到真传,原来这是一个行业的窍门,根本不外传。于是,我决心自己钻研,根据他们配药时用过的空瓶名称,我到药店买来一样的药品,比例不懂,就反反复复做试验,有时被药品气味熏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时手被化学药品烧坏,脱了一层皮又一层皮,但不达目的我誓不罢休。经过数百次的试验,我终于找到了窍门。
  我常想:我们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是个很突出的矛盾。如果人人都求上岗,不求创岗,国家哪有那么多岗?所以我决心要做一个创岗的人,为更多的人创造上岗的机会。几年来,我带过很多徒弟,先后就有几十个人跟我学过艺,其中不少人都在独立开店,有了自己的岗位,尽管我的徒弟都在与我竞争,但我认为,市场需要繁荣,顾客需要方便,无业人员需要就业,全市多几家店对社会有益,对国家也有益。为了向省城人民奉献我的服务和爱心,最近我在合肥市舒城路又设立了一个皮衣专洗店,旨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使更多的人上岗就业。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人写信来,要求学徒受艺,但我尚缺条件,待条件成熟时,我打算设立培训班,让各地都绽开烫洗服务之花,让更多的人走上自强自立的道路。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热门话题

  也说教训
  建达
  报载,河南省两个重点项目———中原制药厂和中州铝厂,“贪大求洋”酿成苦果。两企业总投资33亿元,如今负债65亿元,国家遭受巨大损失,职工们也跟着受罪。该省经济理论界人士在总结教训时指出,这两个项目是在行政审批制度下盲目抢项目、争投资、比速度酿成的苦果。
  从经济理论上来分析,这一教训无疑是准确而深刻的。然而从另一角度去看,教训以外还有另外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比如“盲目”铺摊子、上规模,这个教训,几十年来不可谓不多。“盲目”的结果,往往使国家成千上亿的资金打了水漂。当初,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还把这种巨额浪费归结于“交学费”一类的宽容中。随着“学费”的越来越贵、交学费的理由越来越无理,忍无可忍的中国纳税人要求撤换、惩处那些败家子的呼声日益强烈。事实上,这些年也确有一些行政官员因“盲目”、好大喜功、玩忽职守等原因丢了乌纱帽。
  但是,前车之鉴,后人不一定都能引以为戒。有些人脑子里原本就缺少一点国家、人民利益意识。像河南那两个重点项目,明明引进条件不成熟,明明工程建设应“由小到大、分步实施”,可那些手握决策权的行政官员却偏偏要“贪大求洋”,先把国家数十亿资金扔进去再说。这种极不认真、极不负责的态度,难道仅用“盲目”二字就能解释得了吗?
  出了问题,总结教训,这是应该的。然而,现在有些人一总结教训,就把责任推给上面,似乎他们不该负责。这就令人费解了。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投资融资体制,是我国总体改革事业的一部分,这是不容置疑的。正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但是,无论是在改革前还是改革中,责任总是要有人去负的。不能因为改革还没有到某一步,责任者就可以逃避责任。这只能让那些渎职的官员有恃无恐,令渎职事件屡禁不绝。恕笔者直言,在总结教训的同时,有关部门一定不可不追究责任者,特别是主要责任者的责任,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那种让大家触目惊心的错误了。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

  说起乡镇企业,人们自然会想到江南的江苏、浙江。其实,燕赵大地上的河间市,也有一片密集的乡镇企业,也有一批辛勤劳作的职工……
  河间新容貌
  明州
  出京城,南行180多公里,便到了河北省沧州地区的河间市。河间虽是古城,但由于一直是个农业县,所以几十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如今旧貌换新颜,河间成为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三机构命名的中国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一大批农民离开了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成为这个市新一代的职工。
  说起河间市的变化,市委书记郝建田、市长回建话语里充满了兴奋和自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间的历届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逐步改变了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特别是河北省按照党中央精神,1995年召开了首次县域特色产业工作会议以后,河间市委按照省委书记“转机制、调结构、拓市场、创新业”的要求,加大了改革转制上水平的工作力度,带领全市职工奋力拼搏,特色产业———电线电缆业出现了喜人的变化。
  我们在河间市郊参观了新华、宝丰两大电线电缆集团。只见现代化的厂房内机器轻转,闪光的缆线像纺纱一样缓缓成型。具有中专、大专学历的年轻职工和技术人员专心致志地操作,车间内充满了青春和朝气。郝建田书记说,像这样现代化的电线电缆企业集团,河间市自1996年以来先后组建了18家,此外还组建了32家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新华集团销售额已突破5亿元,宝丰等3个企业达到3至4亿元。这批企业中有10家已步入了国家大中型乡镇企业的行列,5家集团被命名为国家级企业集团。
  河间市的电线电缆企业既互相合作,又激烈竞争,从而创出了一批国内知名产品。如“乾通”、“宝丰”、“亚龙”、“大桥”、“华瑞”等系列产品已垄断性地占据了京津渝及大连等16个大城市的线缆市场,长江三峡、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北京西客站、西柏坡电厂等重点工程都用上了这些产品。去年首都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更换电缆,经多方严格考核测试,河间的电缆以质优性良在众多同行业企业竞争中一举夺魁。
  河间的电线电缆还走出国门,出口到东南亚各国及韩国、俄罗斯、西欧。
  河间不但有全国闻名的电线电缆企业,还有满园飘香、姹紫嫣红的花卉企业。几年前,华北油田钻井队在探测油气井中,偶尔发现其中一口井冒出的不是石油,而是温度高达116摄氏度的地热水。丰富的地热资源引起了河间市领导的重视。他们派人与国家林业部门合作,成立了我国北方冬季最大的鲜切花生产企业———中林河间花卉总公司。目前该公司拥有32公顷的生产基地,种植月季、百合、郁金香、满天星、菊花、剑兰等切花品种,年产鲜花400万支。花卉公司不但为京、津、石等大城市提供了大量的鲜切花,而且安置了一批农家子弟就业,使昔日的农民成为河间第一批花卉职工。
  河间富了,河间出名了。在改革开放的进军号声中,明天的河间将会更美好。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

  依靠职工 创造精品
  定州三建公司工程质量受好评
  本报讯 河北省定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他们先后在太原、北京交付了山西唐槐大厦、煤炭博物馆、国家税务局办公楼、全国政协联谊中心、社会科学院综合楼等优质建筑精品,施工安全率达100%。
  这家公司坚持“三个到位”:项目经理到位到现场;创优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性对工程检查、评比;责任到位,质安员、作业班长常年工作在工地。狠抓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三项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重奖重罚,从而使职工团结协作,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他们还注重“三项投入”,一是每年都进行不同层次的全员轮训;二是对机器设备的投入;三是对职工生活条件的投入。多年来,公司全体员工心怀“愿家家住新宅”的夙愿,创出了太原市五一广场、大吴变电站、太原供电局王村小区等十多项优质工程,确立了在建筑市场的地位。(雨心)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今日劳模

  劳模辈出“劳模班”
  俞俭
  安源煤矿采掘一区有个远近闻名的“劳模班”。10多年来,采煤一班涌现出全国、省、市、局、矿劳模25人,被人们誉为“劳模摇篮”。
  全国劳模杨和平就出在这个班。摸摸他那双不同寻常的手,才能真正懂得劳模的“含金量”。手指几乎比一般人粗一半,手掌老茧一层裹着一层,叉开五指像铁耙,并拢五指像钢铲,煤屑刺入肉里长合后形成一条条青黑色斑痕。他是井下拼命三郎,用这双手挣得了“采煤状元”。这双不知疲倦和困难的手好比长明的矿灯,激励着一茬又一茬矿工成长为劳模。
  李良军是1988年6月进矿的协议工,分配在杨和平班,在老劳模的教育熏陶下,一年就创造了协议工中“四个第一”,即采杠子数第一、出勤第一、效率第一、收入第一,被萍乡矿务局评为第一个协议工劳模。
  现任采掘一区党支部书记、全国石圪节精神奖获得者文春华,也是“劳模摇篮”里成长起来的。他对井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抡风镐一天出煤60多吨。从事政工管理后,劳模本色没有变,坚持跟班劳动。
  话说劳模班,矿工们还可以数出一串劳模的名字,吴彦强、许国连、罗贤良……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

  机会,给有准备的人
  ——四川省下岗职工专场招聘会纪实
  本报记者 陈晓钟
  4月的一天,人们早早就络绎不绝地来到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四川省展览馆。远远地望去,“再就业援助大行动———下岗职工专场招聘会”的红色横幅映入眼帘。它给渴望求职的下岗职工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还未走进展馆,记者就遇上了一位30多岁的下岗女工。她说,在她的大家庭中,同时有4名成员遇到了下岗的困难。对于招聘会,她抱有很大的期望。
  省展览馆2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内设摊的140多家用人单位,将招聘2000余名各类人员。这些用人单位有全民、集体、民营及三资等各种所有制的企业,所招工种也包括:技术性工种、非技术性工种(保洁、服务)、管理层人员、业务员等等。记者发现,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摊位前,人影稀少,仅有的咨询者也多为年轻人,普通企业的摊位前则人头攒动。经受着下岗失业的阵痛,失掉了各式“饭碗”的人们在生活中变得格外清醒和现实。一位下岗的焊接女工,经过多个摊位的交谈与比较,在她的求职表里填上了“清洁工”。她觉得自己年龄偏大,条件有限,还是现实一点好。另一位1954年出生的男同志,曾去过云南支边,1979年返城后在消防器材厂工作,1996年下岗。他在“卓越市场研究顾问有限公司”的台前表示:自己身体尚好,爬爬高楼,挨门挨户搞搞抽样调查没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你最希望选择哪类工作”时,他回答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是双向选择,不能一厢情愿。”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也带着几分清醒。
  在现场,记者见到了四川省委常委甘道明同志。他说,从1998年起,省委、省政府决定把解困再就业资金列入省财政预算,今年第一次投入2000万元,力争每年有所增加。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

  铁道部十四局三处丽华服装厂针对厂内青年女工多和爱说好动的特点,坚持开展工间操和各种文娱活动,班组劳动竞赛在女工们的欢乐声中掀起高潮。您瞧这群姐妹乐不可支的表情,定是本组工人拿了冠军。刘考 摄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

  连续12年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称号的济南火车站,坚持岗位学雷锋、树形象。照片上这位小伙子为旅客缝补提包的动作比大姑娘还在行呢!李九红 摄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

  辽宁省凌海市大木塑料制品厂厂长谢淑琴办厂以来,不忘国家、不忘下岗职工,先后安排30多名下岗女工就业。最近她又在天津等地办起了分厂,先后安排了50多名下岗工人。图为深受拥戴的谢淑琴(中)和女工一起劳动。劲舟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