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辽宁南部温泉众多。温泉又称汤。长期以来,这些汤县、汤镇、汤乡一直都是贫困地区。如今,这些“汤”字号地区在变,有的早已靠“汤”致富,有的正在做“汤”文章,有的依旧贫困落后。记者于虎年暮春前往这些贫困山区,探访个中缘由。
  三汤三浴问民情
  本报记者 张书政
  休闲浴火爆 安波汤脱贫
  普兰店市安波汤镇,车水马龙,前来洗休闲浴的人很多。镇上47家汤浴疗养院,几乎家家爆满。疗养之客有长海县的潜水员及其他职业病患者,有千里迢迢赶来的日本人,还有南来北往的散客。去冬至今春,到安波汤洗休闲浴的人已近40万人次。这里的标准间收费为218元,收费低的房间一晚也要近百元。安波汤人笑着告诉记者,我们这几年发了“汤财”啦!
  曾几何时,安波汤还是一个人烟稀少、房屋简陋的小山村,穷得人均年收入只有可怜巴巴的200元钱。如今出现火爆的汤池休闲浴,以至于小村变城镇,原因何在呢?
  副镇长周景富滔滔不绝地说了半个下午,核心是“以汤兴镇,以汤兴农”。他们先后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热专家和辽宁省科委的专家,考察论证了本地温泉的水质、水温、用途与规划。全镇干部群众大干几个冬春,修建汤池、游泳馆,修筑水塔、地下管线,确保7眼温泉每天24小时连续供水3000吨。医院、宾馆、饭店、影剧院等配套设施也相继落成。筑巢引凤,招来沈阳、大连等市的客商开设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的疗养院20家,当地农民办起个体疗养院25家。周副镇长说,现在,温泉出汤量有一半过剩,疗养院规模还可以再扩大。
  这几年,安波汤镇发挥汤泉资源优势,带动了本地和周边地区旅游、医疗、林果、养殖、粮食深加工等各业的发展,全镇五业兴旺。
  露天浴百年 龙门汤思变
  雪峰翠谷,飞瀑流泉,雪帽山下的小村庄龙门汤,虽在三九寒天,却仍热气蒸腾。村中的3眼汤泉日夜突涌热流。国家水文地质部门测定过,龙门汤属于高温热矿泉,是沐浴健身的绝好去处。数百年来,这座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男女老少,就在这3眼汤泉构成的野外露天浴场沐浴。
  露天沐浴是龙门汤人的生活习惯。这里远离市廛,地僻人稀,民风淳朴。春夏秋冬,男女老少坐卧汤泉,暖心热身,舒筋活血。
  如今,这座小山村的经济仍未有大的发展,人们也极少怨言。村里人若干年来最关心的和一直争论不休的“大事”是:汤泉何时归男、何时归女的问题。
  前几年,村里头头说,天天等着“抢汤子”,太耽误事,立个规矩吧,农历的三、六、九,汤子归女的,其他日子归男的。女人们受到限制,都噘起了嘴巴,一噘就是几年。
  这两年,村里干部说,男男女女都洗露天,不文明,建个男女浴池进屋洗汤子吧!龙门汤浴池盖起来了,也不收本村人一分钱,居然无人光顾。池屋狭小简陋,村里人说,“在小屋洗汤子憋得慌!”此后,村里人照旧忙着抢汤子。
  龙门汤属瓦房店市许屯镇地界。前年,市、镇帮助该村又打出几眼汤泉,去年建起两家宾馆,招来日本人组团汤浴。封闭百年的龙门汤打开山门,人心思变,村心思富。但是,小村至今变化不大,仍属辽南贫困村。记者询问原因,村党支书兼村长吕宝江说:“村里在努力发展经济,我们有不少困难。已经请专家设计,搞出一个规划,建设一个集温泉浴、疗养、旅游、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但完成这个项目,还缺人才、缺资金。譬如,从龙门汤向西12公里,是沈大高速公路,修筑联结沈大路的12公里道路和一座桥梁,村里迫切希望有人来帮一把!”
  鸟浴啁啾 俭汤空流
  普兰店市俭汤,也是温泉之乡。可是,记者于3月末和4月末两度赴俭汤,所见所闻,与安波汤和龙门汤的景象迥然不同。
  俭汤乡政府西侧,有座汤泉大院,占地约4公顷。院内3套四合院,共有砖瓦房80间,温泉4口。
  记者走进汤泉大院。门窗罗雀,宿鸟惊飞。80间房屋已空闲4年。副乡长王忠林说,这是70年代建的一个柞蚕丝厂,10年前黄啦!如今,大院内杂草丛生,泉闲汤溢,招来一群群山林野鸟和村中麻雀,欢愉地展翅洗浴,饮水,觅食。
  鸟浴啁啾,俭汤空流,我们心里都不是滋味。
  王忠林是土生土长的山娃子,对这方水土的历史、地理了如指掌。俭汤位于普兰店、庄河、盖州市等4市1县交界地,远离城镇,地处深山,交通闭塞,商旅罕至。外界不知道俭汤具有地热资源,客商问津者寥寥无几。乡里穷得很,上不起地热开发项目。
  俭汤空流,并不是这方水土不好。上述4口汤泉,水温都在59摄氏度,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水量充沛,4口泉日出汤量上千吨。
  俭汤空流,也不是这里人懒民刁。曾经去过深圳、珠海的俭汤青年农民回乡后意味深长地说,“从南往北走,越走越保守。”此言正是“俭汤空流”的症结所在。
  乡长王诚安是个淳朴、爽朗的青年人,新到任不久,是从安波汤镇调来的干部。他觉得俭汤仿佛10年前的安波汤,很有感慨。但是,他却满怀信心,向记者介绍了乡党政领导班子关于俭汤的经济发展战略:打好一个开放观念的群众思想基础,开发地热、山林两大资源,拓展林果、养殖、旅游三个产业。俭汤人决心“走出去、请进来”,让天下人知道并开发俭汤的地热、旅游等宝贵资源。
  右图:多年来,俭汤乡4口温泉在杂草丛生的汤泉大院内白白流淌。
  张书政 摄(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图书标高价 书市论捆卖
  书价离谱为哪般
  陆宏刚
  5月中旬,第十七届北京特价书市在“狂甩”、“十元一捆、一元一本”的吆喝声中落下了帷幕。面对出版社和书商的大幅度降价举动,书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书市上,写着“一律三折”、“最高五折”等字样的条幅随处可见,一套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定价1280元,实卖价400元;一套定价780元的《四库全书》,230元即可买下;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史记》全注全译本,定价660元,书市上卖180元。其它如《中华野史镜鉴》、《中国历代禁毁小说》等定价600—800元的书,也都按三折左右的价格出售。而有些新版的工具书,竟降至二折,甚至一折!
  笔者问一位书商,690元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卖180元亏不亏?他笑而不答。在另一摊位,笔者以同样的问题问一位姓郑的书商,他先是连说“保本”,继而又悄声说:“一套就赚你10块,来一套?”显然,即使打2.6折,书商仍有利可图。细算一下,其定价与进价之间,竟相差3倍之多。
  这种近乎疯狂的打折,使读者普遍感到:图书定价太高!一位花70元买了一套定价为198元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版)的读者告诉记者:“现在的书,定价太邪乎,70块就卖,却要打上198块的价。”而前些日子在一书店按七五折买了一套《四库全书》的读者在此看到只以三折出售时,连呼上当。
  出版社何以对图书定出如此高价?
  许多出版社认为,对于一些印张比较少、印数小的图书,因固定成本较高,为维持收支平衡,他们只得将定价抬高,另一种则是为弥补所出部分图书的亏损额,对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书籍,相应地提高定价,以在补亏的同时,获取一些利润。
  这两种提价行为,实际上是出版社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措施,它不能充分解释图书定价过高这一问题。
  人民出版社第三图书编辑室副主任严平认为,现在有的出版社为刺激发行,在向书商或读者供书时,他们往往采取高定价、低折扣的结算方式。由于这种畸形的销售方式很诱人,使得出版社在定价上出现了一概以“高”而论的怪现象。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图书定价偏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版社和书商之间还存在着买卖书号的关系。出版社为在进行这种非法交易中获得更高的利润,将书价定得很高,而书商也乐意出版社这样做,因为这有利于他们日后对书进行炒作时获得更多的利益。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新闻出版署计财司孙明司长。他说,当前有的出版社在图书的定价上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从1993年开始,国家对图书价格全面放开,定价完全由出版社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然而,有的出版社在进入市场后,没有按照价值规律和法律法规办事,对图书的价格定位不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定价,致使有些图书定价偏高。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一缕

  桂东
  又见当年红军
  本报记者 吴兴华
  位于井冈山麓的湖南省桂东县,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颁布了我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武警桂东县中队的官兵牢记人民军队的宗旨,以红军为榜样,坚持开展“学红军传统,做红军传人”的活动,严守群众纪律,关心爱护群众,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红军传人”。
  武警桂东县中队的靶场设在城关镇宝塔山上,离中队有一二公里。每次来打靶,战士们都要向附近老乡借个锄头、箢箕,整理靶场。去年6月3日,副中队长刘成谷带着文书龙辉煌、一班长邹志红到城关镇琴山村罗家组的罗树坤大爷家借了一把锄头和两只箢箕。干活时一不小心,一只箢箕的一边提手断了。打靶结束,刘副队长他们来到罗大爷家,掏出两元钱说:“大爷,对不起,我们将您家的一只箢箕的提手弄断了。请您原谅。”罗老大爷无论如何不收。官兵三人把钱留下,疾步走了。罗大爷拿着钱,望着离去的武警战士,喃喃自语:“多像当年的红军啊!”
  前年,中队为了改善伙食,养了8头猪。开始,饲养员李瑞成每天到附近的田间路边打猪草。李瑞成看到,中队所在的上确村打猪草的群众很多,附近的猪草越来越少。李瑞成主动向队里领导汇报:附近群众的田地少,人均只有一分地,群众养猪也要打猪草,中队打猪草最好不要在附近打。中队领导说:好!以后,中队打猪草不准在附近打。从此,饲养员李瑞成每天挑着筐子,翻山越岭,走二三公里山路,到黄洞乡一带的山里打猪草。
  桂东县是个贫困县,县里对中队十分关心,但因财力有限,心有余,力不足,中队的经费紧张。社会上有不少人看中武警这块金字招牌,想利用这块金字招牌。1996年6月的一天,当地一名木材老板来到中队,说要请武警战士押运桂东至湛江的木材,包吃包住外,每人每次400元,一次派4人。中队的干部认为,武警战士不能搞有偿服务,这事不能干。无论老板把条件提得多优惠,也无论老板来多少次,中队领导都坚决拒绝。
  又有一次,一名生产化妆品的老板来到中队,说江苏省一名客户欠他10多万元货款,要请中队派两个战士陪他去收欠款。收回后,给中队报酬3万元。中队领导也坚决谢绝了这位老板的邀请。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领导尤要重学习
  中共长沙市芙蓉区委书记 董学生
  董学生,1950年3月生,大学本科毕业。1968年2月入伍,历任干事、教导员,长沙市望城县人武部副部长,长沙市东区人武部政委,中共长沙市东区区委副书记,1995年7月起任中共长沙市芙蓉区区委书记。
  读书学习是我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习惯,直到现在,我仍然是一名学生,一名正在读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提起读研究生,三年前的一段经历令我至今难忘。那是1995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走上了芙蓉区区委书记这个新的领导岗位,面对繁忙的公务,无休止的会议和应酬,读书学习这块精神的园地几乎无暇耕耘。上任伊始,便有人说:“他是当兵出身的,没搞过经济工作,当区委书记行吗?”当时,我也给自己打了这样的问号:我对经济工作确实不是很熟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能领导好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吗?冷静思考,行与不行,我认为能否真正下决心学习很重要。我一定要把别人怀疑我能否称职的问号,变成警策自己学习提高的惊叹号!
  为了自加压力系统学习,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报考了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在班上,我的年龄偏大,工作又忙,要坚持学下来,确实比较困难。两年来,我没有休过节假日,工作、学习紧张的时候,经常是清晨4点就起床看书复习、作笔记;晚上下班了还在办公室阅报、看信息资料、整理笔记或写作论文。
  一方面从书本上学习,另一方面,我还在工作实践中,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勤动脑筋思考问题,向上级领导、专家学,向基层干部群众学,向懂经济工作的内行学,使自己逐步由外行变成内行。
  其实学习也是一种示范。当今社会上有一股轻视学习、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有的人甚至说现在是“玩乐的时代”、“休闲的时代”,这股风气对干部素质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不仅充实了自己,而且对一般干部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对社会风气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农民卖水的启示
  刘杰
  全国最大的酥梨和蔬菜基地之一——安徽省砀山县,既是水果蔬菜之乡,又是水源紧缺的干旱之地。十年九旱与需水量极大的果菜生产,无疑是一对尖锐的矛盾。长期以来,政府为此伤透了脑筋。如今当地的农民却找到了办法:良梨镇的退伍军人郭爱国去年自筹资金建起了乡村自来水厂,自来水管从农家扯到梨园,平时供农家用水,旱时给梨园浇灌。这样一来,不仅全村1500多人用上了自来水,果园也由此增产增收,水厂获利也颇丰。一花引来百花开,全县农民自办水厂一下发展到19家。
  政府费钱费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农民自己把它解决了,砀山县农民热情“卖水”的现象给了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群众是市场的主体,他们中蕴藏着极大的拓展市场的潜力。就像当年自发地闹起大包干一样,群众的创造精神是非常可贵的。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时,群众就会主动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政府此时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尊重和爱护群众的创新精神,一旦发现就积极引导推广,而不能大包大揽地去做那些劳而无功的“功德事”,更不能扼杀他们的积极性。砀山县在发现了郭爱国这个典型后,大力支持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
  鼓励农民卖水,来解决政府长期以来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到底就是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我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能把各种并不充裕的资源充分利用好、开发好。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神州一县

  平山:开发山地展新颜
  刘军增 宗新福
  今年5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率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50周年纪念日。最近,笔者走访了平山县。
  西柏坡乡是此行的第一站。乡党委书记韩二秃介绍说,西柏坡乡是个移民乡,修岗南水库把各村的好地都占了,剩下的就是荒山。1996年4月,乡里从自身山场面积大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动群众,打响了山区综合开发的“攻坚战”。
  汽车沿山间公路行驶,不知不觉中,我们已上了半山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随着山势层层分布的牡丹。韩二秃告诉笔者,西柏坡牡丹园占地300亩,栽植了110个品种,共计有3万株牡丹花。除了牡丹园,整个山区综合开发工程从东、西、中三面展开。目前,东线已开发山场1.4万亩,栽植各类果木40多万株;修扬水站8处,挖蓄水池24个,建引水渠15公里,铺设塑料管道5万多米。中线以建设4000亩速生毛白杨基地为主,现已造林3000多亩。西线则完成封山造林2800多亩。
  西柏坡乡的荒山综合开发,只是平山县向荒山要田,向荒山要财富的一个缩影。
  平山县因地处太行山余脉,“山势渐平”而得名,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建国初,为根治水患,确保京津和滹沱河下游广大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在滹沱河平山段修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平山县有13万亩良田被淹,10万库区人民忍痛告别故土,搬上高岗旱岭重建家园。
  1992年10月,岗南镇三角村传来的消息触动了县里的决策者们。该村任元海等4名青年集资入股开发村里荒山,初见成效后,全村50多户农民纷纷“抢”山开发。平山县的领导认识到,现在农民手中有了钱,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大规模的荒山开发时机已经成熟。县里组织有关部门对荒山大规模开发的模式及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对荒山开发取得成功的元坊村、三角村的经验进行了广泛宣传。1994年10月24日,河北省“五荒”拍卖现场会在平山县北部山区南甸镇举行。经年累月与土坷垃打交道的农民一下成为现场会的主角,他们一改平素的少言寡语,竞价购买荒山开发使用权。第一期的200亩荒山的使用权仅15分钟就拍卖告竣!紧接着二期、三期荒山使用权拍卖也宣告完成,两天之内曹峪村的7万亩荒山全部拍卖到户。到1994年岁尾,平山县共拍卖荒山开发使用权17万亩。
  将荒山开发使用权拍卖给个人,而且年限均长达30至50年,使昔日的荒山有了开发使用的新主人,农民们像珍惜自己的土地一样珍惜荒山,投资投物,把汗水和希望一同播种在大山上。
  1995年,平山县被国家确定为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县,为平山老区的荒山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县先后兴建山区综合开发项目33个,总投资1亿多元,栽植果树50多万棵,全县形成万亩以上的规模基地14个,干鲜果、食草动物、无公害蔬菜和甲鱼等四大产业已初具规模。
  田丰林茂的平山县。(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信心做帆好行舟
  ——西安下岗女工田晚霞创业之路
  陈忠 董静安 孟西安
  接过田晚霞的名片,上面写着西安索乔海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龟博士”汽车用品陕西总代理的头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5年前,她还只是一位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下岗女工。
  从“下岗”到“下海”,仅仅一字之差,她却经历了一场择业观念的转变。
  田晚霞原是西安缝纫机台板厂计量室的职工。1993年,由于缝纫机台板滞销,企业转产,她由一名计量员变成了一名家庭妇女。
  田晚霞下岗后,她感到痛苦、困惑,更要紧的是家里少了一份收入,仅靠爱人的工资,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田晚霞不得不打算“下海”去干点事。经过几天的实地考察,她先打算去卖“麻辣烫”,又设想去卖凉粉,最后在朋友的介绍下,田晚霞来到西安百货大厦,给一位卖鞋的老板当了雇工。一连站了3天柜台,她不敢开口说一句话,结果一双鞋也没卖出去。晚上,田晚霞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是要面子?还是要工作?她必须做出抉择。
  古城迎来了又一个黎明。田晚霞早早来到了商场,把柜台收拾得整整齐齐。她的眼睛不再注意入门的人流,而是留心起柜台前的顾客。当她看到一位军人带着妻子来到她的柜台前时,就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主动地向他们介绍起鞋的款式。也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上帝”,这位军人终于成为她的第一位顾客。
  从此,田晚霞一心扑在卖鞋上,销售额很快就在商场同事中名列前茅,老板也给她加了工资。她深深地体会到:关键要转变择业观念,下岗之后不要消极地待业,而要主动寻找新的就业门路。
  1994年,亲戚介绍田晚霞到北京索乔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去打工。凭着一种执著的精神,田晚霞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雪,她的足迹踏遍了管区的每一个机关、企业、学校、军营……很快在管区内打开了局面。老板任命她为西南片销售经理,月薪也增加到2000元。
  1996年元月,工作干得正顺心的田晚霞又一次“下岗”了,不过这次下岗是她主动申请的。田晚霞偶然发现车水马龙的咸阳防洪渠旁有一块空地,心想在这里开一个洗车店,生意一定很好。经多次协商,终于盖起了一间60平方米的简易棚房,并搬来了家中唯一的沙发。这样,咸阳第一家美国“龟博士”汽车美容保养屋开张了。
  擦车、洗车是一种既脏又累的活儿,擦洗一辆车仅收费10元。如果司机说擦得不干净,田晚霞就再擦一遍,直到司机满意为止。她擦车、洗车、打蜡、上光、研磨、换机油,样样都干。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浑身骨头都要散了,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回报,也就忘记了疲劳。
  在咸阳的汽车美容阵地得到巩固,田晚霞又谋求在西安得到更大的发展。1997年7月8日,西安索乔海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开业,田晚霞担任了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田晚霞的“老板梦”实现了,贫穷已经远离了她,但是,她始终不能忘记正在苦苦求索的下岗职工。她先后举办了38期汽车护理培训班,培训学员300多名。在培训班上,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下岗职工:人贵有自尊、自信和自立!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怕吃苦,要敢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田晚霞还从技术上和资金上积极扶持下岗职工。她毫无保留地把汽车护理的录像带放给下岗职工看,直到他们学会为止。陕西省铜川市商务局一位叫张宝玲的下岗女工在培训结束时,赊账购置了1万多元的汽车护理用品。一个月后,张宝玲笑容满面地来到了公司。原来,张宝玲的连锁店在铜川开业后,生意红火,已经收回了全部投资,又来购置新的汽车护理用品了。
  截至目前,田晚霞已先后在西安、咸阳、宝鸡、铜川、韩城和陕南等地发展“龟博士”汽车美容店30余个,安置10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实现再就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