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教育)
专栏:

  教育要通过观念、体制、模式变革和制度创新
  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做准备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谈松华
  我国多数地区要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提高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水准,逐步向知识经济形态转变;而一些发达地区,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业化和智力资本的积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因此,作为智力资本要素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如何以自身的变革,为发展知识经济做准备,已经是一个急迫的现实课题。高等教育将通过观念、体制、模式变革和制度创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提高智力资本作用、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高新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一般要求高中毕业后受两年专业训练,其中1/3具有大学学位,从事研究开发人员的比重一般比传统产业高5倍。传统产业经高新技术改造、提高智力资本含量后,从业人员的智力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培养少量高精尖人才的同时,培养大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这种转变,势将引发教育观念的相应变革:未来高等教育不再是只面向少数学术精英的学术殿堂,而是同社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社会化学习机构。高等学校也将改变单一的类型,按不同的任务和水平分层分类,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二、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知识经济和智力资本的根本特征,是立足于创造发明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不仅是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竞争,更是人才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的机构,本来就担负着知识创新的使命。在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下,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的速度缓慢,人类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形成了被称之为“维持性学习”的教育模式。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要把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到突出位置,即转变为“创新性学习”。
  三、从标准化、按计划培养的教育模式向个性化、选择性培养的教育模式转变。工业化阶段的生产特点是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产品、工艺、技术的变化比较缓慢,反映在人才培养上也是比较划一的标准化培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过程,严格按统一计划运行,缺乏灵活性和选择性。以智力资本为主的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人才培养要适应生产和技术迅速变化的趋势,增强多样性和选择性。
  四、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社会化终身教育转变。智力资本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创新,进而要求从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这种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学校要为人们的终身学习提供机会。
  五、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制度转变为开放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制。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不再分割为几个不同的机构,而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经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科技一体化的科技型机构。高等学校参与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就不可能在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内组织教学和科研,而要把教学、科研和生产过程结合为一体,这将会引起体制上的变革。我认为建立这类产学研一体化的新的组织体制,将会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组织依托,也是高等学校参与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附图片)


第7版(教育)
专栏:

  适应新世纪的人才
  需要两种态度两种能力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王义遒
  21世纪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要转变哪些教育观念?
  21世纪从时代的特征来说,大体上是这样: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调整非常快。因此人们的职业、工作岗位是很不稳定的,很难说一个人在大学学了某一个专业,出去以后一辈子就干这件事。新世纪另外一个时代特征是科技的综合,我们要考虑综合一面,但是,另一方面科技又非常专业化。另外,还有竞争与合作,国际化与区域化相结合,都既是矛盾,又要结合。以此为出发点,我提出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树立两种态度,培养两种能力。
  所谓两种态度,第一个态度是对知识的态度。即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学习的追求。联合国以前提出,21世纪是一个学习的社会,这跟知识经济是类似的。所以一个人必须一辈子不断地学习,因为工作岗位转变得非常快。现在最典型的就是计算机信息,软件最长的寿命为两到三年,所以必须不断学习。
  另外一个是做人的态度,对人,对自己,对自己身边人,以至于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整个人类的认识态度,就是处理自己跟他人的关系。
  两种能力,最基本的一个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不断地自己学习。不仅是向老师学,向书本学,而且要向机器学,向社会实践学,向任何一个同行学,这样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再一个就是要有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英语、计算机)和书写工具。这两种态度和两种能力都是最基本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生存,以及怎样与人共事是一致的。
  下一世纪中国要在经济上真正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在体系上创新,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这就必须走科教兴国的道路。
  怎样解决创新的问题呢?还是“五四”运动提出的,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民主。我们有科学上的成就,但是没有成体系,没有基本方法的创新,没有形成规模。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有科学研究的成果,还要有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五四”运动破除了迷信,但是没能促进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地去追求科学的真、善、美。这是一个民族的素质问题,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个是民主。我认为民主的本质意义就是发挥每个个体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新与此是完全吻合的。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人都有其优点。如果把每个人特殊的优势发挥出来,我想这个民族就有创新。
  现在我们的教育是大规模教育,怎样在规模教育上把每个人的优势充分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附图片)


第7版(教育)
专栏:

  要给知识经济、智力资本以特殊注意
  建立服务型培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英杰
  上个世纪转换的时候,高等教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又面临这样一个关口。我想先谈一点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发生的变化及其时代特点和原因,对今天我们研究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可能会有一点启发意义。
  上个世纪之交,最大的变化就是迅速的工业化。当然从制度角度来讲,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工厂制度出现了,追求质量和效益,劳动分工专门化、精细化了。制造业批量化、标准化产出产品,是一个生产者中心的时代。从高等教育来讲,由于工业化带来的重大变化,一个是在高校的组织形式上,研究性大学出现、发展、巩固。高校培养人才模式是一种工业型的模式。就其目标而言,是生产的准备,为制造业培养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内容、学校的制度设置都是工业化的。这是上个世纪之交、在工业化加速的过程中形成的高校培养模式,并延续至今。
  现在我们面临着多种类型的经济,但是我国要超常规地、迅速地赶上世界先进国家,我们不能不给知识经济、智力资本以特殊的注意。在我们谈教育观念的转变时,不能不从这一点出发去认识、去谈。我们要走一条捷径,就是要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加大产业当中的信息量、知识量。
  这样的时代,其特点是一个消费者中心的时代。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引导科技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我认为经济、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为消费服务。
  我们这个时代同时还是一个公民中心的时代。高等教育既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也要有人本思想,为人服务,为社会公民服务。基于这个特点,我们的高等学校就培养模式而论,应建立一种服务型模式,一种为人服务的模式,为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服务的模式。在这当中,我认为有几点值得考虑:
  一、高校在教学中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用经济语言来讲,学生应该是消费者。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学生付费上学,他是要做选择的。就某个专业而论,学生有学生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学生将来的发展,重视社会对学生的期望是什么,不能以学校和教师期望什么来考虑。
  二、要有个别化的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现在可以做到,过去就做不到。现在的软件、新的技术使我们能够针对学生个别的需要,给学生以个别服务。
  三、就教育的整体指导思想来讲,应当是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使得教育成为每个人生活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本身也是目标,本身也是生活。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看作一个整体,改变了学校教育是教育中心的观念。
  大学是一个创新和保守奇妙结合的地方。所以,对于大学的性质、功能、组织,我觉得要多讨论。因为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制度的创新。有一种制度化的外部环境,才能促进高校内部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已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生产方式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政府职能也要发生重大变化,无疑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也要发生变化。谈高教体制的转变,不谈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我觉得不是个实质性的转变,对高校管理体制不会带来重大的变化。(附图片)


第7版(教育)
专栏:

  深化对大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大学应是人才库 知识库 高新技术辐射源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 胡建雄
  研究知识经济,必然要重新认识高校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应是社会的人才库、知识库和高新技术辐射源。
  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现在,不少人对此还缺乏认识,不够重视,高校的上述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里有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
  从学校方面看,对高校应发挥的功能看得较少、较窄,服务的面不宽。几十年的学科分割形成了观念的僵化,各学科、专业各有各的小天地,各打各的小算盘,在一个小的学科范围内活动。1995年,我们曾与哈佛大学等世界10所知名大学开过一次会,会议形成一个共识,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一是对区域、国家的经济起重要推动作用;二是对区域、国家的文化、文明的发展作出指导。根据这两个标准来看我国的大学,显然做得很不够。首先是大学自己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观念上存在问题。
  去年哈佛大学又开了一个会,研究解决近年来哈佛大学经费锐减的问题,浙江大学也有一位副校长参加。会上,哈佛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教师能不能办公司?开始是一片反对声,后来讨论的结果认为,哈佛的知识、专利应向社会辐射,教授们可以凭自己的专利和知识,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办公司。哈佛以此作为向社会辐射高新技术的方式之一。我国的大学很少采用个人办公司的方式,但作为高新技术辐射源的作用,则是共同的。
  从社会(包括各级政府)方面来看,对高校应发挥的功能与作用也认识不足,不全面。考虑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事业时,对大学能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充分依靠。因此,对高校的投入不足,还让高校承担不少本应由社会来承担的事务。
  当然,我国现有1000多所高校的情况不同,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不一样。有的面向全国,有的面向区域,有的面向社区。我认为应区分国立、公立(地方办)和私立高校,分层次办学。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有较大的发展,以满足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附图片)


第7版(教育)
专栏: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同步规划经济建设与人才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沈士团
  把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思想观念有两类:一类是领导的思想观念;一类是大学校长们、教授们的思想观念。大学校长和教授的思想观念是学校内部的思想观念,校长没有把学校办好,可以撤职。但是领导的思想观念可能会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影响一个历史时期,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想也谈一谈这个观念的问题。
  回顾一下5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50年代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抗美援朝,恢复国民经济,建立我国自己的工业体系。他们规划经济发展、建设自己国家工业体系的时候,同时想到了人才从哪里来。所以那时候的观念是经济的发展同人才培养、教育的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投资。那时中央如没有下大决心,作大的教育投资,就没有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就没有今天的冶金工业、石油工业。
  今天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发展高技术产业,向知识经济发展。在规划经济发展时,更要同步规划、同步发展教育。改革开放20年来,小平同志和党中央在很多讲话和决定里头,把教育和科技、经济的发展提到了同样的高度,甚至还要高,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问题是还有相当多的各级领导,对小平同志、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和决策,没有很好地理解。因此小平同志的思想和党中央的决策实施得不够。
  比如说投资的问题。中国的大学是政府投资举办的,但政府的投资太少。
  还有,改革开放后,高等院校社会地位变了,套了“官本位”。大学不论大小,都是司局级。50年代不是这样,北京那时农大校长级别最高,三级干部;清华、北大、北航校长是六级。那时他们见谁都可以,现在我们校长要见个司局级干部都困难。
  第三个方面就是大学的自主权太小。专业的目录要一致;政治课的学时是一致的,我们很难有自己的探索;我们的教育大纲是统一的,大家都千篇一律,很不利于创新。我最近碰到MBA(工商管理硕士)招生,MBA的招生分数线划得很死,差一分也不行。后来我们说,面试吧!管理学院院长告诉我,高分的都是大学刚毕业不久的。结果一面试,对经济管理问题一窍不通。他说:“这将来我怎么上课?”中关村一条街的非国有企业家赚了钱之后为了进一步发展,非常需要学习提高,就因为差那么两三分,就给卡掉了。我认为这种制度既不适合市场经济开放的环境,又不符合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
  我们教育界内部也有问题,教育思想观念没有转变,造成管理过死,影响了我们老师创新的思想和教学构思的发挥。
  高等教育要进入21世纪,如果在这些方面的旧的思想观念不冲破,我看只能是原来的模式,或者说是稍微的改头换面,而不是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附图片)


第7版(教育)
专栏:

  为更多的人创造发展的机会
  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 王广谦
  “智力资本”、“知识经济”这两个名词近来在我国媒体上频频出现,今天把这两个概念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与教育观念的转变结合起来研讨,是很及时、很必要的。
  通过“智力资本”和“知识经济”这两个名词的提出,很自然就把教育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本来“智力”、“教育”、“知识”不是一个经济概念,把智力看成一种资本,把主要靠知识投入的增长方式看作一种经济形态,就变成一种经济学的概念。如果把智力、知识看作一种资本,那么受高等教育的人,运用这个教育手段重组资本,将来会得到回报,得到高收入。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也要交学费,可以说交学费是对未来的投资。这是一个观念转变。如果把高等教育看成是智力投资,是一种资本再生产,那么高等教育就是一种产业,就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来办。在这个大前提下,高等教育必须市场化。也就是说,是一种大众化教育,这种教育不能垄断,应该鼓励社会办学。只要有钱,应办更多的大学。民办大学的发展还很不够,应该大力创办民办高等教育。
  另一方面,按照“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来说,受教育是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需求,这一需求主要是精神上的,而不应过分强调其物质性。
  我国思想界近来共同追求的是:让高等教育贴近现实,强调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走偏,过犹不及。如果把教育仅仅看作是资本的投入和循环,那么对人类和社会未必是有好处的。把人看作资本,不论是人力资本,还是智力资本,都只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有局限性的,不能任意地推广于社会学、教育学的领域。
  最后要强调的是:应努力使更多的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管是把它看成经济发展问题,还是看成一个人口素质问题,都应努力地做到这一点,要鼓励社会办大学。大学教育模式,应该实现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权。人事制度上不应该把各大学的毕业生统一一个级别待遇,不同的文凭有不同的含金量。(附图片)


第7版(教育)
专栏:

  高校要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深圳大学校长 谢维信
  我国在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经济。许多贫困山区是农业经济;许多地区是工业经济。按国际标准,我们国家最发达的地区还谈不上知识经济。所以,我感到,目前,对我国来说,和发达国家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知识经济的距离。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的教育怎样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必须加强智力资本的培养。智力资本的培养,关键是创新。对我们高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能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能不能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站住脚的根本所在。大家可以看出,一个微软为什么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首富,关键是它在不断创新,每年它都能推出新的软件。
  高校如何促进我国知识经济的到来?我认为高校首先应该设法满足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应当研究如何使我们高校培养学生的规模加大,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还要把高等教育从着重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成为一种创新教育的模式。我国高校体制改革,关键是能不能实现这个转变,建立起实现单纯由知识传授变为知识创新的体制。要建立一个创新的体制,首先需要解放思想。第二要加强科研与实践。在高校里,一个学生或老师如果没有参加科研和实践,完全是从课堂教育出来的话,他不可能具有创新的能力。第三,应该让高校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每所高校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要求就不能千篇一律。每个地方都有其经济特点,所以说高校发展应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应该每个地方有所侧重,有所不同。应允许高校有其各自的特点,才能体现一种创新的体系。如果全国是一种统一的模式,那就谈不上创新体系。所以我们一定要推行各种政策以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体来说,将来高校建设的思路,肯定和我们目前的观念不同。如果按以前的思路和观念,高校是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的,高校必须努力建立创新体系。高校的校内管理体制也要有根本改变。因为高等教育本身是一种生产力,任何阻碍这种生产力发展的,比如说高校教授终身制,到二十一世纪时,肯定要打破。如果一个高校的老师没有创新能力,没有科研成果,就不具备培养有创新能力学生的条件,就要被淘汰。所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附图片)


第7版(教育)
专栏:

  信息社会一旦形成
  教育将成为社会中心
  华中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 文辅相
  知识经济时代必然是信息化的社会。目前我国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我们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这里要谈到信息社会中大学的使命。
  信息社会是知识高速增长和高速传播、高速转化的社会,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这要求劳动者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否则难以适应。信息社会又是个学习的社会,人们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这种趋势,要求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大学要有较大的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大学的传统使命仍将保留,如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等。但是,大学更重要的使命是产生智力资本,它应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应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中心。整个教育将成为社会的中心。信息社会一旦形成,就必然突破国界。国家之间的较量,主要是智力资本实力的较量。作为产生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大学应成为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支柱。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引导社会,而不是紧跟社会。这种趋势要求高等学校作深刻的改革。我们的大学应转变观念,着力提高人的素质。
  所谓智力资本,不光是知识,光有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思维能力、智慧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大学的使命将变得更为重大而又艰巨。(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