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转变教育观念 迎接时代挑战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联合举办“知识经济与教育观念研讨会”发言摘要之一
  编者按
  为了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本报教科文部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不久前联合举办了“知识经济与教育观念”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教授及全国十几所高校的校长、专家拨冗出席,可谓群贤毕至。
  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科教兴国成为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教育作为兴国的车之一轮、鸟之一翼,承担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教兴国的重要前提。此次研讨会以知识经济与教育观念转变为主题,从高等教育的职能与智力资本的生产、教育产业化发展、人才观念以及终身教育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会主题深入,议论广泛,大家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
  本报今天第五版、明天第七版刊登校长、专家们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教工作面临新挑战——
  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
  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丁石孙
  今天的世界,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形势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从时间上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另一方面,整个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小,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越来越多。
  这一切都会毫无疑问地影响我们,我们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究竟应当如何培养人才?要知道,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未来工作的。现在的人培养为未来工作的人,其实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以下两个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我们虽然是做教育工作的,但千万不要把自己摆在教训人的位置上。这样做是很危险的,这就好像我们要替他们解决一系列他们将来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明显不可能的,而且他们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我们强得多。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说:“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当我们想到这一点时,我们所应该做、所能做的就只能是提供基础,使他们今后能够自我发展,碰到问题能自己找办法去解决,而不是等我们给他现成的答案。
  现在又碰到科技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知识的量越来越大。况且性质也不大相同。量大好办,可以教给学生,让学生多掌握这些知识,可是速度快就很难办了,那将意味着我们今天教的知识也可能半年后就没用了,我们应该预见到这一情况。
  第二,世界变得如此之小,我们相互的了解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江泽民同志在北大开座谈会时,季羡林老先生就特别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这是有远见的。
  世界是小了,所有的民族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差别非常之大,我们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快地去了解别人,学习别人,这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首先应该是互相了解,互相比较,这样一来人文学科在这方面就大有作为了。
  过去我们培养的是所谓专门人才,比较重视知识,花大量时间把人培养成了一进工厂就能开机器的人,可今天不行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必须打好基础,挑选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年轻人掌握了这个法宝,在将来就可既能创新又能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是相当重要的。知识面太窄是不行的,需要宽一点,“通才”教育是必要的。
  总之,学校培养人知识面要宽,但也需要处理好宽和专的关系。专有好处,它让我们懂得搞学问什么叫深入。现在的学校是大规模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在现代社会完全必要,但也有缺点。如此大的学校没有一定的规则和约束就没法进行管理,可大学的产品是人,各人的特点又不相同,如果我们总用同一个模式去要求人,往往是不成功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大规模生产中给他们的成长提供一定的自由度。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创造未来的人才
  武汉大学校长 侯杰昌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个大问题,教育观念转变的根据是什么呢?我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必要的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会起到促进作用。我以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意味着一个集体提升。在今天这个复杂的环境中,要实现这种提升,培养出适应性强的人才,是一个十分困难、精细的工作。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其中最大的问题,我认为现在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窄。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肯定是不能适应21世纪科学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因为科学技术变化那么快,经济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不可能设想一个人找一个职业,终身从事这个职业不变,因此在他一辈子当中,可能要搞几个职业,当他工作变换的时候,他能够很快的适应,这就需要他有这个基础。我们学校培养人才,应该提供这个基础。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以前只是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是接受知识的对象,是被动的学习。应该把对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动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使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客体。对学校来说,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乃至考试的方法,都要改革,以方便人才的成长。
  我们进入21世纪的学校,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从历史上看,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花了几万年,到蒸汽机出现,又花了几千年的时间,到电气时代,花了几百年时间,到用上计算机是几十年的时间。科学技术发展这么快,确实不能够一职终身,你出去以后也要不断的学习。因此我认为现在有项规定是不合理的,即规定年龄超过多少以后就不能考研究生,考博士生,这是不符合终身教育的。他认为需要学习就应该允许他学习,类似的观念和政策都应该改变。
  对教育的新认识——
  生产智力资本的主力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 张来武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阐明,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早期是舒尔兹,后来贝克尔、丹尼尔这些人因这一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智力资本的最早发现是人们在测量美国经济发展的时候,发现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其国民资源的增长不相称,资源没多少增长,可是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如此的高。另外,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资源非常丰富,但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在于教育水平太低、对技术的理解和把握太低、管理水平太低等等,一句话,智力资本太贫乏。由于缺乏智力资本的社会配套,经济不能高速发展。这两点惊讶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整个一套思想观念要更新。
  已有越来越多的办法可以测量智力资本。一个企业的员工,特别是决策人员的胜任能力、企业的商标和声誉、甚至于企业的数据库和手册、组织结构,等等,这些内容都构成这一企业智力资本的基本内容。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专门设立副总裁叫知识主管或智力资本主管,这在现代经济中已进入具体化的操作。它给我们教育现实提出新要求。
  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谈教育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教育不能不重视对现代经济增长起最主要作用的因素——智力资本的形成。这里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教育是生产智力资本的主力军。
  知识的产业化直接导致教育的产业化。知识产业化是由美国著名教授马克·卢蒲1962年在《知识生产和分布》一书中最新提出的。为什么美国如此重视知识产权?因为它出口知识产权产品的量太大,这直接涉及国家利益。在越来越知识产业化的时期,它必然导致教育产业化的要求。
  既然谈教育产业化,产业概念必然会涉及。中国传统的产业观念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体。即使是银行这么重要的产业,也只不过是财政部的一个记账单位,它还谈不上是产业,更何况教育。我提出一个产业划分新考虑,全部产业可划分为: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教育对产业的作用表现形式有:首先,教育直接进入以至主导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这里教育就是产业。第二,教育为物质密集型产业提供智力资本、经理、商标、现代组织结构等等,在国际范围内竞争都有赖于智力资本的配合和组成。
  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力度——
  高教腾飞如虎添翼
  同济大学校长 吴启迪
  长期困扰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钱,一个是人。有人说,对一个大学校长讲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会去找钱,一个是会去找人,这话有一定道理。我们应切实解决高等教育的投入问题,这投入一方面包括原来所说的“皇粮”,另一方面也确实应从解放思想的角度去解决,即要多渠道地筹集教育资金,这就涉及到改革,不仅仅是学校的改革,而且是整个社会层面上的改革。现在有许多人愿意为自己的子女进入高等教育作一定的投入,这样的做法只要力所能及,是应该鼓励的。这并不意味着要让家庭困难的同学辍学,因为我们是有许多制度可以保证的,如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税收,通过一些法规来鼓励经济实体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这在世界上已经不是陌生的事情。向高等教育的捐助、捐资可以免税、减税的做法,已经不是新鲜事。要研究机制,解放思想,以使学校能利用多渠道来筹集教育资金。另外给学校更多的自主办学的权力,有些问题可能会比现在的情况解决得好一些。
  能否稳住师资队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也是学校能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解决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特别要解决对人才的投入。但是对人的投入并不应该是一次一次对新的大锅饭的投入。把钱投入到那些没有改革的高校,是效率非常低的投入,达不到原来的目的;但是改革了的高校又没有得到投入,这也是不行的。因为改革的过程是需要投入的。改革后轻装上阵的情况下,如能得到更多的投入,它的发展才真正能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当中。
  所以我想强调的是,首先,投入应该保证,我们要不断地呼吁;第二,投入应是多渠道的,包括政府某种政策支持;第三,每个学校自己应当考虑通过改革的方式来提高效率;为稳定师资队伍,加强对高校人才的投入,也是必须强调的。
  现代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
  知识的传授、生产、物化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赵卫
  “智力”和“资本”,从其最一般的含义上说,本属于教育学和经济学的概念。使智力和资本复合成为一个新概念的原因,在于现代经济社会中知识总量的剧增及其日益显著的作用。因此,智力资本概念的出现,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客观反映,又是当代国际社会以知识为内核的新型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认为,“智力资本”这个概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其一,是指一定数量或比例的社会成员其智力的规模性运用及人的内在的创造性智慧资源;其二,是指可靠的、有效用的观念形态的知识信息本身;其三,是指以技术研制、知识物化、科技开发为方式,能够取得技术和物质性结果及价值的多种智力手段。
  从知识的视角分析,高校职能演化的历史,经历了从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生产→知识的物化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其中,知识成为高校职能分化的逻辑支点。若从知识的观点分析智力资本的构成,同样不难看出,知识是前述的智力资本三方面涵义中的基本内核。可见,知识信息事实上已成为沟通高校基本职能同智力资本之间相互联系和有机作用的一种特殊的经济酵母。
  传统观点认为,高校主要是培养人、造就人而非生产财富和经济价值的部门,这种观念曾经长期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历史上韩愈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著名观点,其实质也只是着眼于培养受教育者单方面职能,大学的职能,似乎就是知识的积累、保存和传递。但在现代大学里,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物化这三大基本职能是并存的。
  当然,现代高等学校也仍然把传授知识作为其基本职能或主要职能。所不同的是,其传授知识速度和广度却是传统大学所无法比拟的,正是基于这一优越性,现代高校才能借助于广泛而迅速的知识传授活动,培养和造就日益众多的、具备高智力素质的人才,从而为当代智力资本的形成奠定人的因素。
  现代高等学校的第二个基本职能是知识的生产。这一从传统高校职能中经分化而产生的职能,使科学原理的探索,抽象知识的生产,观念产品的制造,摆脱了教师个体传统的“手工作坊”时代,成为固定的岗位、独立的部门和专门人员自觉从事的一种劳动形式。它为现代智力资本的有机构成提供了最可靠而又最实用的知识信息,从而使智力资本建立在以人力为前提、以知识为内核的坚实基础之上。
  智力资本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根结底,要从资本的物化、对象化这一方面来体现。无数事实证明,高等学校知识物化职能的形成有其客观必然性。传统高校,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知识的传授来实现,而“知识的物化”,则完全依靠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当代社会知识信息剧增的推动下,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使得高校中原有的个别的知识物化行为迅速扩展为一种专门职能。
  转变教育观念的关键——
  转变教育管理思想
  清华大学教务长 吴敏生
  现在的时刻非常关键,马上要进入21世纪了,如果我们在教育思想上没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会贻误我们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极大的发展契机。
  转变教育观念的关键是转变教育管理思想。2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指出了发展经济特区的经济改革路子,如果没有中国的经济特区就不会有中国今天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局面。我想问,中国的教育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教育特区呢?这个话题早在两年前召开的两会上我们就表达过,我们需要的是较为宽松灵活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管理政策。
  我觉得应该像邓小平同志当年办特区似的来办教育,中国应该有教育特区。这个教育特区,不光是指国家的财力投入要重点保证,因为国家财力确实有限,百业都要振兴,自然有一个轻重倾斜问题。但是,给政策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比给钱更重要。有些问题我们要从政策上找出路,给一大批大学以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这个自主权中至少应包括我们如何用现代技术手段去发展教育的规模和提高教育的质量问题。
  我们国家现在办教育,让有限的教育资源起到更大的辐射作用,就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手段。这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此,清华大学专门组团考察了美国、日本和香港。可我们的信息网从租用频道到今年2月24日首次试播,中间等了一年多时间。直到今天,我们的网络也仍在试验期,还在等待着最后的拍板。
  大学里蕴藏着许多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好效益的积极性,但如果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没有很大的变更,大学校长很难有大的作为。
  从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层面审视——
  大学如何承担新使命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闵维方
  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一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信息革命、科技革命带来一系列变化;二是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我们国家从过去较僵化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体制创新在这里面有比较深刻的含义。
  首先从技术创新角度看,“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古老的真理在今天有了全新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知识的积累速度非常之快,知识传播的手段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使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信息知识的产业化过程也在加快。新时代基本的经济特征——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
  知识经济将带来人们整个观念的转变,这是认识大学教育为什么必须转变观念的重要前提。
  那么,在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下,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大学的作用会发生什么变化?我认为,在新的经济时代,大学将成为新的更高水平的劳动力源泉,新的经济增长的源泉。如果我们接受这种观点,就必须接受高校的发展应该改革。因为大学是唯一一种能涉及到信息过程所有环节的机构。它能把知识经济中的几个过程很好地整合起来。
  很多人提出,在新的世界经济中,知识信息将是成为整个经济运行的电流。那么大学应该是产生电流的发电机之一。这一点,如果我们到新的高科技发展地区,会看得更清楚。对此我们的认识很不够,应该把向学校投入看作是一种智力资本的投资,这种投资从其属性来说,与物质资本有相同的属性,是带来效益的源泉,而且是能带来更大收益的源泉。我国教育投资不仅比率低,而且实际金额少。我们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向智力投资就是向知识经济这台发动机加油。
  光从技术创新的层面上考虑还是不够的,因为我国正进入体制改革的阶段。我国过去的体制基本上是国家制定一个又一个计划,学校也有教学计划、毕业生分配计划等等,整个大学是计划经济中的一个要素。现在我们必须转向一个新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按市场的供求规律进行资源配置。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们这种配置当然也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框架下进行的。
  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按供给驱动的一种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由需求牵引的一种模式。有了需求就会刺激供给。例如,我曾作为世界银行的代表专门到罗马尼亚考察其经济转轨状况。在这个国家,很多人要上大学,但没有这么多机会,结果在短期内出现了200多所私立学校,但由于数量太多且学费高,质量差,很快便被淘汰掉。这也是市场的供求规律在起作用。我们搞高等教育的人就要认识这种规律、驾驭这种规律,但这并不是说高等教育要市场化,政府必须通过宏观政策调节,而不是通过计划调节或行政手段干预。
  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深入社会 引导社会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 范国睿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大学要进行有关高新技术知识的科学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
  许多专家认识到当前在相对重视科技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大前提下,同时存在着两个性质相同的问题:在科技教育中,重视科技(尤其是技术)知识的教育,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在人文教育中,偏重人文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科学技术知识的迅速增长以及社会结构的迅速变革,都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至少他们能在迅速变换的世界中较快地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并能促进社会发展的职位。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称,现代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认知”,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总之,现代大学教育要培养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并始终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由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不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和深入。大学的新使命已不再是适应社会,而是以其所创造的高新知识与所培养的高智能人才,引导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大学不再处于社会发展的边缘,而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本版人像摄影:孙建华)(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