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人物

  郑乃珖的艺术道路
  大干
  郑乃珖先生自幼受家庭熏陶,涉猎诗文书画、金石篆刻。早年辗转于闽粤港台及南洋新马等地从艺,与张大千、刘海粟、赵少昂诸君交游切磋,使其视野开阔、绘业愈发精进。解放后,他北上客居西安,先为西北美协专业画师,后调西安美术学院任教。与赵望云、石鲁等志同道合,身体力行“乐天爱土、以民为风”艺术理念。登华岳、涉黄河、赴陕北、越秦巴、穿戈壁,笔下佳作泉涌。文革浩劫,尤其是七十年代初的“批黑画”,郑先生也当其冲,备受摧残。可喜是改革开放春风滋润着他那枯槁的心灵,挺起被压弯的腰杆,重又搦管恣肆,驰骋艺海,再攀艺术高峰。
  他力主艺术当随时代,需植根生活,离开生活真实去矫揉造作无多少美学价值。无“形”之“神”为空,有“神”之“形”乃生,只有形神兼备,方可状物传神。
  成功之艺术家皆离不开勤奋,郑先生既有很高之天禀,还有坚毅的进取精神。他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天道酬勤,终于在中国绘画用线、造型、构图、赋彩以及题跋诸方面与前人有着明显的突破与发展。试以其工笔重彩花鸟画来赏析:双勾白描若得神助,腕运沉稳,又灵动似飞燕掠空;可谓隐刚健于流丽,藏苍劲于婀娜。其赋彩或略施丹粉,稍事渲染,以令淡雅;或丹青饱沾,叠色渍染,以求浓艳;皆浑厚华滋,工丽清雅。郑先生的工写结合、山水花鸟结合之写意画,运笔纵横挥洒,用墨酣畅淋漓,巧拙互见,雍容典雅,正是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郑先生创作心态谨严,每幅作品皆缜密思考,反复推敲。他重妙想迁得,更重造化之师。
  风格之确立易形成一种固定之模式,塑我毁我、不进则退是艺术家面临的最严峻、残酷之难题。郑先生在耄耋之年仍在不断变法,作品充溢着一股强烈的生命跃动感。特别是近年作的山水画,恢宏率意,气势磅礴,令人感受到他心灵素养和含量之深厚之广大。郑先生是一位有胆有识追寻“大美”通境的艺术家。他的画是无声诗。诞生于辛亥之年的郑先生作画自题“年方八八春秋”,可见其精神矍铄。我们愿其艺术道路越走越宽广,为当代画坛之繁荣与发展再添异彩!
  郑乃珖近照   蓬莱九鲤(中国画) 郑乃珖
  云海松涛(中国画) 郑乃珖(附图片)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走笔

  书法的“方向”
  阿敏
  有一位大学生,向我讨教书法。他的问题不是“写字的诀窍”,而是:“书法朝哪个方向发展比较有利。”
  他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而且相当实际:如果按老规矩学“欧”学“颜”,三年两载可能还成不了形、拿不出去,当然更无缘入选大展、获取名次;而有的人,“功夫并不好”,却由于经常留意书法展览的时尚风格,并仿照那种情趣,搞一些形式独特的“创意书法”,不但能参展获奖,而且还获得了“书法家”的美誉。所以,这个同学想弄清楚:“书法”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的确,原来似乎人人明白的“书法”,如今在定义上产生了疑惑、认识上出现了分歧。
  在大多数国人眼里,书法就是“写字”的“法度”,这一点毫无问题。既称“法度”,其作用首先是规范和遵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筋柳骨、颠张醉素,都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标准。既讲“写字”:先须横平竖直,端正匀齐,笔画还要饱满有力、形态合矩;更高的要求,还要讲来历、见功夫、具精神;还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书法的字里行间,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性情、修养和审美情趣,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这些,既是境界,也是要求,而且,无论“低要求”还是“高标准”,字的好坏美丑,在大多数人心里,存在着相当一致的认同和默契。
  然而,这一二十年,情况起了变化。书法被当作一种“纯艺术”的“创作”,主要在展览会里进行展出和评比。在这样的特定条件下,原本书法“规范写字”的主要功能,逐渐让位于它的整体“视觉效果”和远视的观赏特性。一幅书法陈列在高大宽敞的展厅里,要它在众多的同类中脱颖而出、引人瞩目,它的构成立意和形式特征,自然就上升为“创作”的核心;如果还按老规矩平和仔细地“写字”,肯定不能产生头角峥嵘、振聋发聩的“特别效应”。为服从整体视觉效果的“个性”需要,势必要对习见的笔法、字法和程式进行大胆的改造。此时虽然也讲“传统功力”,但这“功力”的意义,已由“对传统字形、笔画的表现”转向“创意”和“抒情”方面。
  毫无疑问,现代书法推出新品种、呈现多样化,是客观存在,时势使然。艺术致力于贴近时代、创造发展,其动机和探索都是积极、可贵的。展厅书法时尚的流行,本身就证明了讲究“形式效果”的书法是受到一部分专家和作者的喜爱和欢迎的。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对此作何反应,群众对此是否认可——由于事情来得太快太猛太突然,大家深感准备不足,很难接受。
  一位有实力的中年书法家,在一个大城市搞了一次“个人书法展”。展出的作品占了三层楼:一层是传统书法,主要表现“写字”、“临帖”的功力;二层突出个性风格,笔墨、形式都独具创造性;第三层为脱离汉字的点、线、块、面与色彩的组合,表现作者对“无汉字书法”也极有兴趣和信心。实际展出的结果是,第一层观众最多,普遍表示认可;第二层观者渐少,表示不理解者居多;第三层几无人迹,偶有问津者也纷纷摇头,有的甚至斥为“皇帝的新衣”。对此,一位资深学者在肯定作者的探索精神的同时,认为这个展览平添了几分“苦涩”。看来,对“创作”的书法来说,要它雅俗共赏并不容易,专家与大众之间要真正理解、默契,恐怕还有一个如何“接轨”和逐步适应的过程。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动静相生 形妙神融
  ——张鸿飞的工笔画
  朱晶
  在中国画改革方面,一些艺术家试图重归传统再造新风。吉林中年画家张鸿飞的工笔画,便显示了这种努力。
  早在1975年,张鸿飞就有《草原新医》赴法展览,为我国驻法使馆收藏。1991年,其作品《白山黑水》获纪念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银奖,并获首届“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奖”学术奖。1997年,他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授予“中国画坛百杰”称号。
  历史人物是张鸿飞的一个关注点。无论是已获“韩国第六届国际艺术展”金奖的《文姬思汉图》,还是含有巨大潜值的长卷《昭君出塞图》,都令人耳目一新,画作“深得古法,取象民间”,达到了经典性与现代感的契合。
  张鸿飞的工笔人物柔姿劲态,动静相生,用墨浓枯而淡化,传情形妙而神融。如果说《竞骥图》引而待发,以静写动,渲染百骑临阵的蓄势与张力,那么《昭君出塞图》则动中寓静,状跋涉却意流连,描绘塞外行进时人物心绪的沉重。寒风与人物身姿的对抗,错落马匹与平稳骆驼的反差,红袍黑马、怀抱琵琶的昭君与人群的疏离,构成一种激荡而深沉的悲剧性氛围,有力地表现了汉匈民族和睦大局与昭君个人命运的冲突,烘托了主人公“出塞”的坚毅及内心波澜。
  张鸿飞在鲁迅美术学院读书期间师从许勇、王义胜,现为吉林省美协副主席、吉林省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他说:“谁沉得住,谁才能走得出。”如此清醒而执著,可寄厚望。
竞骥图(中国画) 张鸿飞(附图片)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艺苑掇英

  王孟奇:自在以文养画
  王孟奇,1947年生,江苏无锡人。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曾留校任教。现为深圳画院一级美术师。作品《小哨兵》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柳叶眉》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韵高千古》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曾在香港、深圳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王孟奇画集》、《王孟奇画册》、《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新文人画精品选·王孟奇》等。
  王孟奇的作品造型朴实古拙,笔墨轻松随意,喜画文人高士、渔翁村夫。其人物多素衣无华,不修边幅;品茗吟诵,赏花闲话,看似几许慵懒,却也有几分自在。王孟奇重画外功夫,读书写字,以文养画。王孟奇甘于寂寞,不逐名利,不赶潮流。他坚持探索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方式,并认为在当代人物画应该有与山水画、花鸟画那种恣意纵横的体裁与气魄,有那种驾驭山水、花鸟的笔墨能力。
 大自在图(中国画)王孟奇(附图片)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天宝归途

  《杨铁崖乐府》:版本、收藏、题跋三绝
  明成化五年(1469)刘效刻本《杨铁崖乐府》是海内外文物收藏界非常关注的一部珍贵善本,国内著录仅存一部。五十年代中期,号为江南藏书第一的陈澄中旧藏在香港文物市场散出。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斥巨款将陈氏藏书中的二十余部购回国内。然而,此前有少量善本已经售出,《杨铁崖乐府》便是其中之一。
  此书为明代杨维桢咏史拟古之作,初刻初印,版刻精良,自清初以来迭经名家收藏和题跋,见著藏印的收藏家有高士奇、钱大昕、孙原湘、宗相文、黄丕烈、张蓉镜、姚畹贞、蒋祖诒等;题跋题诗题记的有学者孙原湘、黄丕烈、张蓉镜、姚畹贞等,故此书可称版本、收藏、题跋三绝。
  黄丕烈为清乾嘉间版本鉴定和收藏第一家,文物界和藏书界素来看重黄丕烈题跋本,号称“黄跋”,故黄跋本均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此书内有黄跋两则,甚为珍罕。
  1996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多方努力,将在海外漂流数十年的《杨铁崖乐府》四册,征集至“中国嘉德’96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经过激烈竞争,此书最终以八万八千元为大陆一青年企业家购藏。(拓跋)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稿)
  编者按:
  海外华夏文物回流是近年拍卖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曾几何时,外国列强的铁蹄炮舰闯开了万里长城,随之而去的是敦煌的壁画、武威的汉简、景德镇的瓷器与河南的青铜器……正是因为此,海外收藏的华夏文物在国内拍卖会上的出现,自然令国人兴奋。从中,人们看到了国内文物市场的活跃、国人购买力的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油然而生的是民族自豪感。为此,我们特开辟“天宝归途”专栏,约请有关人士介绍海外文物回流的内幕,以飨读者。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天道酬勤
  李瑞洪
  武汉画院青年画家李乃蔚自幼喜欢美术,1976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此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二十多年勤奋耕耘里,他共创作三十多部连环画集。
  他具有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良好的绘画技艺。他的工笔画《山菊》,获1997年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银奖。朴实无华的野山菊,闪烁的鲜黄,似能散发出阵阵淡淡的幽香,令人感到意蕴无穷。我们从山菊身上所感受到的那种特殊的质朴之美,亦可见出画家李乃蔚的审美理想和他在山菊身上的情绪投影。
  李乃蔚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也善于把生活中的美,提炼为艺术之美。画面中的背景山清水秀,起伏的远山,蜿蜒的小路,潺潺的溪流,使人感到人物心灵视野的广阔无垠。可视为近年来农村改革所带来的安定祥和生活的写照,还揭示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李乃蔚的工笔人物画不以工细的技巧而自我标榜,不以局部的效果炫人耳目,他的作品一如他的为人,恬淡、儒雅、细腻,就像清江水一样,在静静的流淌中。
  山菊(中国画)李乃蔚(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