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周真国:乐做边疆“孩子王”
  新华社记者 岳林才
  这是两个普通人,一个在南国边陲,一个在北方边疆。他们身后各有一首用炽热的情怀谱写出的乐章。这乐章的主题便是:为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奉献是美丽的。
  2月9日是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脚下、闻名全国的“帐篷小学”的开学典礼,转眼间成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庆功会。10多名苗、瑶族师生争先恐后登台致辞,祝贺校长周真国荣立一等功,并被成都军区树为“优秀班长标兵”。
  今年26岁的周真国是云南边防某团“钢七连”专业军士,“帐篷小学”第十任校长。这所当年的“战地小学”,经过军地共同努力和周真国带领教职员工苦心耕耘,如今已办成了一所完全小学。经上级考核,学校已达到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的标准,教学质量居全县同类学校之首。周真国教过的155名六年级学生,全部升入初中,并已有5人分别成为中专生和大学生。目前,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由原来的36%上升到了97%。
  “帐篷小学”的前身是马鞍山小学。在当年保卫边疆的战斗中,学校被炮弹炸毁,被迫停课。云南边防某团搭起军用帐篷做教室,搬来弹药箱当桌椅,抽调几名文化水平较高的官兵,在战斗间隙进行教学。其间,这所“帐篷小学”多次遭到炮击,先后6次迁移校址,轮换了上百名“战地教师”。这些“战地教师”,后来有的在战斗中牺牲,有的退伍回乡……1987年6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康克清听了有关“帐篷小学”的情况汇报,深受感动,挥毫题写了“帐篷小学”的校名。新闻媒介纷纷对“帐篷小学”作了大量报道。前国家教委负责人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毕业于贵州安顺师范学校并当了一年半教师的周真国,1991年底入伍来到部队后,恰逢“帐篷小学”一名战士教师退伍。他立即向领导请缨,自告奋勇地接过教鞭,挑起了培养边疆少数民族儿童读书成才的重担。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学校稀少,64%的适龄儿童未能入学。周真国便挨家挨户苦口婆心作动员,并抽空到田间地头,边帮助干活边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终使失学儿童陆续入校就读。教学中,周真国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到山外10多里的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倾听家长的意见。为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他还自费参加音乐、美术、书法函授学习,并订阅了《课堂内外》、《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科普报》等报刊和购买了200多册连环画,使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多次在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乡村小学统考中夺得第一名。
  转眼间3年过去了,周真国服役期满,家里为他联系好了工作单位。就在这时,一封按有当地99名干部群众红手印的信函,寄给了云南省军区领导,强烈要求留下周真国。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毅然决定留在了这个偏僻的大山沟,当了一名专业军士。去年,学校6名战士教师即将退伍,周真国便动员在贵州平坝县地质小学教书的妻子郭佳敏,调到“帐篷小学”与他一同任教。现在,他们已有了一个女儿家佳,周真国说:“取这个名字,就是让女儿也要把边疆当成家的意思。”他还带头在刚扫过雷的地带开垦出一片耕地,组织学生种植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从小培养他们爱集体爱劳动的好品质,同时减轻了乡村的经济负担。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的战士教师还用自己微薄的津贴费,为60余名特困生代交了书杂费。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李卓奇:伊图里河畔写春秋
  张锡志
  这是两个普通人,一个在南国边陲,一个在北方边疆。他们身后各有一首用炽热的情怀谱写出的乐章。这乐章的主题便是:为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奉献是美丽的。
  莽莽大兴安岭,汤汤伊图里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热血赤子。
  他,一个蒙古族汉子,伊图里河铁路分局党委书记李卓奇,就是在这里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深处的铁路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伊图里河铁路分局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大兴安岭西北坡,是我国终年冻土区。铁路分局所在地伊图里河是一个人口只有1万人的小镇。伊图里河,有人说是鄂伦春语“树木繁多的地方”;也有人说是蒙语“幸福的地方”。可说实在的,这个地方树是挺多,但要说是幸福,那可就谈不上了。
  原因很简单,这个地方太艰苦、太闭塞了。想当初分局成立时,就是建在一片“踏头草”沼泽上,人们称为“帐篷”分局。脚下流着水,用砖头瓦片垫着桌椅腿办公。夏季人们热得一身汗,冬季冰冷一身霜。
  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李卓奇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中,分局有1000多名干部职工先后调走,可李卓奇坚持下来了。他并不是没有机会调走,而是压根儿就没想到要走。他说,我是大山的儿子,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什么时候我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20多年,李卓奇始终有一个不变的追求:要为振兴伊图里河,奉献自己的一切!
  说来你也许不相信,现今这铁路上,火车不开则已,火车一响就亏本。尽管亏损,但为了国家建设,这赔本的买卖还得干下去。
  主业不盈利,职工们还得生存下去,分局还要发展,怎么办?当过好几年集体经营分处处长的李卓奇,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和党委一班人果断地向局里提出,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向副业、向多种经营要效益。
  他的构想刚一提出来,马上招来一大堆反对意见:“就咱这地方别说两条腿,就是三条腿、八条腿走路,也就这样了,能开出工资就不错了,还是少折腾吧。”的确,前几年,这个地方是“一个饭店没人吃,一个旅店没人住,一个商店没人逛”,要搞第三产业,那不跟闹着玩一样嘛,赚谁的钱呀!
  分局工会组织搞了场辩论赛,论题就是分局能不能大兴第三产业,本想让正方胜,造造舆论,帮帮书记的忙,没想到反方有理有据,反而把正方驳了个体无完肤———搞不了。李卓奇偏是一个不信邪的人。他说,我们的劣势是很多,但我们也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木材、农牧、矿产、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分局运量不足、设备闲置,这就为办实业、上项目提供了条件;同时,分局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沿边民族经济的一些特殊政策也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
  “伊霸锶”矿泉水是分局开发的一个大项目。该水取自大兴安岭150米岩层深处。生产设备是引进90年代意大利生产的先进灌装线和美国生产的水处理设备。可就这样一个设备新水质好的公司,一度经营管理不善,销路不畅,亏损严重。在这种困境下,李卓奇兼任了总经理,他采取整顿干部队伍、强化制度建设、灵活运作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出台促销政策等十几条硬碰硬的措施,短期内扭转了被动局面。几年中,他们以“伊霸锶”矿泉水为龙头,先后办起了十大公司,安排了千余名待业青年。职工们都说,这里面有分局领导的心血,有卓奇的汗水……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格杰贡扎旺布
  我国目前有贫困人口5000万,其中近一半在民族地区。国家确定的贫困县有592个,其中少数民族县份占43.4%。加快解决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无疑是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中之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差距是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出现的东西部差距同时存在的。加快解决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不仅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东部发达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整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如何依靠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实干苦干加巧干,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差距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但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无所作为。实践证明,在落后条件下发挥优势、排除困难、解决温饱是完全可能的。首先,要理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思路,确立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民族地区农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强,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强,尽管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反映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原始性与落后性,但这个现实说明稳步发展农牧业应该是一个时期内不可动摇的选择。因此,加大农牧业投入,下力气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广各种实用技术,可使民族地区借助最可靠的生产资料和最熟悉的劳动技能就能增加财富,解决温饱。在努力挖掘农牧业生产潜力的同时,也要发挥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民族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情况千差万别,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选择有效的脱贫致富路子。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缓慢,而财富的增长在贫困地区更是一个一点一滴进行积累的艰难过程。因此,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领导班子更要有实干、苦干的精神,一件一件地抓落实,逐村逐户地解决实际问题。每一项决策,每一件事情,都要给群众带来实惠,带来经济的发展。实干苦干还要加巧干,讲科学、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计划周密,办法得当,措施有力,效益倍增。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西藏军区总医院四十三年为驻地寺庙僧尼义务巡诊送药,情深意浓,名扬高原,被僧尼誉为——
  寺庙里的“活菩萨”
  4月30日上午,拉萨市北郊色拉寺内热闹非凡,500余名僧人正在接受西藏军区总医院专家体检组的巡诊治疗,截至当日,该院已为色拉寺义务巡诊480次。为表达对子弟兵的感激之情,12名高僧将16条哈达献给李素芝院长一行。寺庙副主任洛桑桑单激动地说:“40多年来,我们的健康,全靠你们这些好‘门巴(医生)’,‘金珠玛米’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1955年组建的西藏军区总医院,始终把为驻地色拉寺、格日寺、曲桑寺僧尼防病治病,作为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为寺庙僧尼开设医疗服务窗口,设置僧尼病床,发放免费医疗证等。43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医院都坚持每月派出医务人员到寺庙巡诊送药,从不间断。去年底,曲桑寺78岁的尼姑次仁卓玛,因患高血压,长期头晕目眩。在一次下楼梯时,不慎将左腿摔成骨折,总医院便定期为她派去骨科医生进行治疗。如今,寺庙僧尼们看到卓玛的腿一天天好转,由衷地说:“没有‘金珠玛米’的关怀,就没有卓玛的今天。”
  据统计,43年来,该院已为色拉寺、格日寺、曲桑寺义务巡诊1400余次,免费为僧尼防病治病18万余人次,免费金额600余万元,收到寺庙送来的锦旗13面,哈达4300余条。1988年该医院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赖向东 蔡汉银)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一书出版
  本报讯 记者周笑浪报道:《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一文,自去年8月13日在本版刊出后,引起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新华文摘》今年2月全文转载了此文。为了不辜负广大读者的期望,应内蒙古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约请,作者马利又写成了近1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日前已正式出版发行。
  内蒙古各界人士认为,这是一部富有民族性的长篇报告文学。它忠实地记载了那个饥荒的年代,草原人民的宽广仁厚的胸怀、善良淳朴的心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让长江以南和长城以北的中国各民族的人们都知道了“祖国大家庭”的涵义,知道了民族团结的意义。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节后再品“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每逢这一天,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会通过放假、举行庆祝活动等形式,纪念这一伟大节日。其实,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一些民族、地区拥有自己独特的劳动节。所不同的是,它们均采取寓娱乐于劳动的形式,在劳动中感受节日的气氛,体现了劳动者勤劳、淳朴的传统美德。
  种棉节 这是贵州境内都柳江、清水江沿岸苗族古老的生产习俗节日。在每年的棉花下种时节,人们都会如同过年一般,容装一新,挑着丰盛的酒饭到棉花地点种。点种过后,就地进餐,老年人在进餐过程中轮流演唱农歌,这边唱来那边和,欢快异常。进餐过后,老年人往往围坐在一起,议论风生,年轻人则信步于坡上林间,唱歌弹琴吹木叶,直至傍晚尽兴而归。
  采花节 位于甘肃省南部舟曲县的藏族居民,过这个节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当地最大的群众文化艺术节。每年的阴历五月初四至初六,妇女们身着艳丽服装,上山采枇杷花,野炊林间,欢歌曼舞,彻夜不眠。
  采菜节流行于贵州惠水县的苗族居民中,节期为农历三月十三至十四。当地苗族居民将其视为除苗节、春节外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节日期间,妇女们精心打扮后,外出采摘野菜,然后一齐唱歌跳舞。同时,它也给未婚男女创造了一个谈情说爱的“有利时机”。
  西瓜节 作为西瓜盛产地的北京市大兴县,近年来将每年的6月28日至7月2日定为西瓜节,借瓜扬名,广结四海宾客,发展县域经济。西瓜节期间,别出心裁地开辟了“瓜乡一日游”路线,宾客们兴致勃勃地观赏瓜园风光,并可参加选瓜、摘瓜、品瓜等活动。进餐时,则大摆西瓜全席。(孙东宝)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武警云南总队保山医院四十五年来,在云岭边疆坚持为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卫生防疫知识,义务诊检送药,受到当地各族群众的好评。图为医护人员在为生活在怒江峡谷边的傣家人诊病。 欧阳明林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苗乡溢彩 花蕊流芳
  张北平
  谷雨将临,气爽风清。’98华夏城乡游·贵州苗族姊妹节揭幕之际,我踏着满坡遍野映山红、油桐花弥漫的馨香,来到苗岭腹地、清水江畔、中国独木龙舟的故乡,一下子便融入苗族文化的海洋。
  台江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是中国最富代表性的苗区:城内乡下,家家户户,几乎全是苗族,苗族人口超过全县总人口的96%。而同居一隅的不多几户汉族,潜移默化,均能操苗语,谙晓苗乡风习。
  在台江这块苗族聚居最为集中的神奇土地上,苗族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古往今来,世世代代苗族人民耕耘不歇,传承、创造着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苗疆腹地”节日繁多,尤其在经济文化交往日渐丰富活跃的今天,更是熠熠生辉,盛况空前。能歌善舞会乐的台江苗族同胞,以民族传统节日作舞台,在炽热浓烈、喜气洋洋的氤氲之中,熔传统意识、民族精神、美学理想和眼面前实实在在的日子为一炉,有滋有味、兴高采烈、张弛有序地铺展开世代沿袭的交友交际活动、商品交流活动和别有兴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对歌、吹笙、踩鼓、斗牛、赛马、斗雀、划船、捕鱼、捞虾、野餐、索花带、讨姊妹饭、耍狮、舞龙、盛装比美……徜徉其间,如坠花海之中,花团锦簇,方晓苗家无处不飞歌,苗乡无处不飞花,银花、浪花、山花、姊妹花、民俗之花,处处是花的精灵,花的妙曼,如千古传接的风情长卷,跨越时空,立体多元地展现着台江苗族人民悠悠涉过的历史长河及其经济、文化、心理素质、精神世界的广阔图景。
  节日活动作为台江苗族同胞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一个缩影,可谓多姿多彩。其中最为盛大热烈,蕴含最为丰厚,活动形式多样且最为精妙的,是姊妹节。
  藏在花蕊里的姊妹节,源远流长。它不单纯是清水江岸边施洞、老屯一带苗族男女青年择偶恋爱的节日集会,更是男女老幼展示歌喉、舞姿、装扮、力量、技巧、品格、智慧的舞台,还是中外宾客旅游、观光、投资的佳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十六,施洞、老屯各村寨倾寨而出,盛装一新,分头投入自己喜爱或擅长的活动中去。节日里,最为兴奋、活跃的,自然是苗家少男少女。白天,姑娘小伙子们纵歌蹁跹于踩鼓堂、芦笙场,斗智斗勇于龙舟赛、斗牛场、跑马坡,比美比富于集市、寨头、河滩、山野。入夜,则三三两两,羞羞答答,陶醉于情歌袅绕的“游方”场上,用心编织浪漫之路,用情物色心上之人。于是,激越嘹亮的飞歌,委婉呢喃的情歌,或此起彼落,或混合交响,在宁静的春夜飘飞回荡……两三天节日交往告一段落时,小伙子开始向自己中意的姑娘讨要“姊妹饭”,接受五彩糯米饭团传达的“密码”,面对命运之神挑选。这时,姑娘们落落大方,借物传情,爽快地把早已用竹篮、绣帕盛好的五彩“姊妹饭”赠予对方。团团“姊妹饭”,事先各自悄悄埋藏玉米须、松针、椿芽、树杈、辣椒等不同植物,于五彩花蕊中暗藏不同的情意:或表示心意相通,或希望长久来往,或暗喻愿结连理,或婉告另觅知音……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难品其妙,难穷其趣。欲寻其幽深韵致,我以为非亲往探之不可!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走进瑶族村寨
  本报记者 董宏君
  广西右江在桂西山区有一条比较大的支流叫龙须河。由桂西田东县县城沿龙须河西行约百里,便是田东县的一个贫困乡——作登乡。
  翻山越岭,踩着大大小小的陡峭山石,我们“爬”进了地处大石山区的作登乡陇穷村——人均耕地很少的瑶族村。
  通向这全村175户人家的山路两侧,满眼都是起伏的石山,山中没有牵引人们视线的花鸟,有的只是石缝中一块块经过精心修整的蒲团大小的山窝地,以及那里倔强生长着的秧苗。上山的路上,我们不时地和上下山的瑶民相遇,他们正肩背头顶地从山下往山上运石灰。原来,在这让瑶民们“走破脚板,背歪肩膀”的石山区,缺少的不仅是土地,还有水!瑶民们背的石灰就是用来建造家庭储水柜的。家庭储水柜即是在房前或屋后修建一个大水泥池子,下雨时把雨水储存起来,经过滤后,供缺水时节人畜饮用。
  走近村口,远远地便听见“轰轰”作响的机器声,这声音似乎给这隐在深山里的小村子带来一种别样的生机。原来这是一部由柴油发动起来的碎石机,(去年8月,陇穷村部才通了电,许多自然村至今还没有电)石块经粉碎后用来造储水柜。我们在村边起伏的山峦间看到一口石块垒砌起来的大水塘,这是村民们靠天吃水的地方。村里一位妇女告诉我们说,以前,如果逢上天旱少雨,全村人就要全家出动,翻过前面这座山,到龙须河背水吃。现在自家有了储水柜,好过多了。放眼山腰,散落的木屋前后已差不多都有了家庭储水柜,有的是造好的,有的还正在修造。村里人介绍说,去年光是修水柜一项,政府就投入了20多万元。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28岁的村支书阮承猛是一位复员军人,见过些世面也闯荡过世界的阮承猛放弃了在外地打工的机会,1994年又毅然回到了这个穷窝窝。问他为什么,初中毕业的他只是憨厚地说,越是看到外面世界好,就越是想把家乡也变得像外面那么好,所以就回来干了。阮承猛告诉记者,过去这里的人们死守穷窝窝,不愿搬迁到外地,现在瑶民的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外出务工、搬迁到外地重建家园的多了起来。如今陇穷村已选准了易地开发和就地开发相结合的经济发展路子。去年,全村种了36.6公顷吊丝竹,县开发办还贷款帮助村民养了2200多只羊,加上全村每年至少有200人以上到外地务工,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另外,在广州市的对口帮扶下,已搬迁81户到江山、六鲁移民开发区,种了53.3公顷甘蔗。去年全村人均收入960元,人均有粮220公斤。在广州市的对口帮扶下,全村投资76.5万元,修了4公里的村公路,一座宽5.1米、长59.5米的陇穷桥,115个家庭水柜和一间40平方米的教学点教室。
  村里人说,过去他们吃饭靠救济,没办法养鸡养羊。现在有县乡干部的指导和帮扶,养殖业慢慢发展起来了。我们在瑶民们养的小山羊和“鸡婆婆”的“簇拥”下来到山腰的一户人家。主人不在,两只可爱的小兔子守在门边,静静的木屋上我们看到几个稚嫩的粉笔字:“我们将迎来美好的明天”,显然是上了学的瑶族娃子写上去的。在这个从未出过一个大学生和国家干部的村子里,这几个字格外地让人心一振。“八七”扶贫已到了攻坚的时刻,盼望他们早早迎来真正美好的明天!
  傍晚,我们在暮霭中下山了。身后的村庄里并没有升起袅袅炊烟,碎石机仍在“轰轰”作响,瑶民们还在急急地往山下赶,他们要在天黑之前再抢运一趟石灰。回头望去,一株火红高大的木棉在村中鲜艳地开放着。虽然只这一株,但,我却仿佛看到了希望在燃烧。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近5年累计投资6474.8万元,修改建县乡、乡村间道路794.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车、村村通路,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9平方公里,完成人饮工程32项等民心事业。瞧!回族阿娘看到通进院内的自来水心里乐开了花。 高海银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武警营口支队注重发展少数民族战士入党
  本报讯 武警辽宁总队营口市支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发展少数民族战士入党,提高了部队建设整体水平。
  几年来,这个支队党委针对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战士较多的特点,切实把发展少数民族战士入党当做大事来抓。据统计,自1986年以来,全支队共发展213个少数民族战士入党,27人被上级提拔使用。
  (陈世国 兰义忠 张立功)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少数民族知名人士读书班
  本报讯 受中央统战部委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98第一期少数民族知名人士读书班。读书班是为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知名人士加强理论学习、更好地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需要而举办的。
  中央社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读书班组织学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和“两会”精神,认真学习党的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研讨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发挥全国政协少数民族委员的作用。
  参加本期读书班的27位学员,分属20个少数民族,大都是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来自11个省、市、自治区及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读书班于4月28日开学,至5月18日结业。(李鸿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