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5·17——第八次“全国助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今年是第八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扶贫解困”。
  全世界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全国助残日”的只有中国。联合国及一些国家和地区有“残疾人日”,是为唤起残疾人的主体意识,促使其自立于社会;我国的“全国助残日”是为唤起全民的助残意识,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据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介绍,从1991年开始,我国“全国助残日”特色鲜明,每年都有一个主题。第一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宣传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次“全国助残日”(1992年),主题是“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这一年,全国各界,从中央领导到少先队员,对残疾人进行大规模的走访慰问,使许多人第一次知道残疾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第三次“全国助残日”(1993年),主题是“扶助与共进”,强调平等、参与,共享文明成果,共创美好未来。第四次“全国助残日”(1994年),恰逢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主题是“我们同行”。第五次“全国助残日”(1995年),主题是“一助一,送温暖”,主旨是号召党政领导、各界群众与残疾人结对子、送温暖,长期帮扶。第六次“全国助残日”(1996年),主题是“预防残疾,增进健康”。第七次“全国助残日”(1997年),是为配合第二届全国自强模范暨扶贫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的召开,主题确定为“助残与自强”。
  “全国助残日”是一个载体,一条纽带,它载满了广大群众对残疾人的爱,倾注着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连接着社会各界与残疾人息息相通的血脉……为配合第八次“全国助残日”宣传,《社会周刊》特辟专版,献给关心、支持我国残疾人事业的读者,愿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更加深入人心!——编者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一条连心路 十载助残情
  本报记者 崔佳 吕明军
  江南春早,草长莺飞。阳光中走来一队年轻的军人,他们是南京军区空军某部机务训练团一群朝气蓬勃的学兵。南京市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已不知是第多少次为这个团的官兵敞开大门,但他们清楚地记得,从第一次开始,训练团的官兵就给福利院这个孤残冷清的世界带来了温暖与欢乐。
  连接训练团与福利院的是一条既不长也不宽的普通柏油路,每个星期,都有训练团的官兵从路上走来,到福利院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服务。这条路,人们亲切地叫它“连心路”;这条路,训练团的官兵风雨无阻地走了10年。
  生活上的困难,是残疾人面临的长期的基本困难。机务训练团的官兵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为残疾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我的手就是你的手,我的腿就是你的腿”,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饱含着战士们诚挚的爱心和辛勤的汗水———
  理发、洗澡、洗衣、散步,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对正常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残疾人来说,却存在着诸多不便。机务训练团的官兵从与福利院开展扶残共建的第一天起,就把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作为活动的基本内容,风雨无阻,坚持不懈。背残疾人洗澡,累得学兵们汗流浃背;给弱智人理发,连哄带劝怎么也得个把钟头;为残疾人洗衣服,有时污秽的气味令战士们直想呕吐……但他们克服了这些困难,以自己的辛苦换来了残疾人的清洁舒适。维修物品,更是战士们的拿手戏,他们细心地记下了残疾人常用物品的品牌型号,使维修更加方便。
  外出旅游是许多残疾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行动不便又常常使他们只能感叹。训练团的领导想残疾人之所想,克服多方困难,每年都坚持带这支特殊旅游团外出游览。一位姓吴的残疾姑娘一边给我们看照片,一边扳着指头为我们数起这几年她去过的江苏省内的名胜景点。她告诉我们,有几次她看战士们抬她上山太辛苦,便不想再上了,战士们说:“上去吧,我们的腿就是你的腿!”感动得她泪流满面。
  日常的生活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了方便,逢年过节的活动更是为残疾人送去家庭般的温暖。端午节,战士们包了粽子,蘸着白糖送到残疾人嘴边;中秋节,战士们把月饼、水果一样样送到残疾人面前;春节,团领导带着学兵到福利院包饺子、吃年饭,等残疾人吃好后,战士们面前的饭菜多半已经凉了……
  训练团政委任晓明说:“残疾人的基本困难就是生活上的困难,而且这些困难都是长期的困难,因此我们始终把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帮助作为助残活动的中心内容,坚持为残疾人办实事。”10年来,该团为福利院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理发洗澡1200多人次,接送看电影、演出2.8万人次,修理各类物品6900多件,捐款2万多元。每一组数字,每一件事情,都凝聚着训练团官兵真挚的爱心和辛勤的汗水。
  与健康的人们相比,残疾人的心灵更渴望温暖,残疾人的情感更需要关怀。机务训练团扶残助残没有仅仅停留在做好事的层面上,而是心贴心地与残疾人交朋友。“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残疾人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残疾人的情感得到了真诚的慰藉———
  一曲《浏阳河》吹罢,福利院的残疾人江人民眼中闪烁着兴奋,他高兴地告诉我们,口琴是训练团三队教导员李永才给他买的,希望他能在联欢会上吹出更动听的曲子。接着,他又讲起不久前3位朝鲜族战士来给他过生日的事情。他说:“我自小残疾,被父母遗弃,40年来第一次有人给我过生日。我激动得哭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战士们就是我的亲人。”
  “奶奶,您现在搬了,行动还方便吗?不知能不能晒着太阳?现在是疾病多发季节,您要多注意身体……”信未读完,78岁的孤残老人陈尚璆的眼睛早已湿润了,知冷知热的话语勾起了老人的情思:写信的战士叫占绪江,目前已离开训练团了,在他与陈奶奶结成“共建对子”期间,不仅照顾老人生活,而且经常与老人交流谈心,相处如祖孙一般。陈奶奶说:“我尽管无儿无女,但和这些可爱的战士在一起,我感受到了天伦之乐,我觉得非常幸福。”
  福利院里有座“益智楼”,这里住着几十名不幸的智残人。训练团的官兵们不仅在生活上为他们提供服务,而且出资为他们办起了“康复训练班”。闲暇时,战士们还常陪着他们做游戏,时间长了,这些弱智人见到穿军装的就会露出笑容,有时还会行一个不规则的军礼。战士们说,看到他们的变化,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
  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机务训练团扶残助残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
  训练团政治处主任臧海传向我们介绍说,助残活动伊始,社会上也有些人对训练团这种无私助人的行为表示不理解,甚至还有个别人冷嘲热讽。对此战士们的情绪也曾有过波动。团领导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学兵的教育,讲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讲尊老助残的传统美德,战士们想通了,提高了助残的自觉性。
  事实证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训练团的行为是赞扬与钦佩的。两年前,当训练团的官兵们带着残疾人前往新建成的南京市鼓楼广场游览时,许多市民纷纷赞扬战士们的做法,还有人主动上来帮着抬轮椅车。有几名中小学生走到战士们跟前说:“叔叔,请给我签个名。”战士们满怀自豪地在孩子们的本上留下了姓名。在另一次外出旅游中,一位个体户得知情况后很受感动,当即把40多套餐具送给残疾人和战士;旁边卖冷饮的老人也把冷饮送来给他们消暑,场面朴实感人。
  训练团义务助残的事迹经新闻媒介宣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94年,训练团事迹报告团连作了46场报告,听众被深深打动。一时间南京市掀起了“学习南空训练团,为残疾人献爱心”的热潮。许多单位到福利院慰问,为残疾人捐款。不少单位表示,学习训练团,就是要学他们长年坚持为残疾人服务的精神和毅力。
  训练团官兵的无私爱心和辛勤汗水为他们赢得了众多荣誉:该团连续9年被南京市评为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多次被评为空军和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97年5月又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称号。
  自1986年该团组建至今,团领导换了4届,学兵换了11茬,但该团助残活动从未中断过。南京市社会福利院领导说:“训练团十年如一日坚持助残,踏踏实实,不骄不躁,过去做的,现在保持着,过去没做的,现在也尝试做。”但愿社会上多一些像训练团官兵这样真诚关心残疾人疾苦的人们,让不幸的残疾人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享受生活乐趣,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左图为训练团官兵抬着残疾人游览南京中山陵。周傅梁摄(附图片)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特别报道

  奉献爱心 众志成城
  ——陕西、山西助残扶贫纪行
  本报记者 王莹
  我国现有1700万贫困残疾人,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解决这部分人的温饱问题,事关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的全局。为此,经有关部委、团体共同商定,今年5月17日第八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为:
  扶贫解困
  “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多分布在石山区、荒漠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比较分散。由于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中国残联的同志不无沉重地向记者介绍,“在1700万残疾人中,有1400万人能参加劳动,可以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饱;其余300万人因缺乏劳动条件,处于特困状态,只能通过社会保障解决温饱。”所幸,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了解,实施1998年—2000年《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基本方针是:对残疾人扶贫,必须扶持到户到人。
  陕西当前有贫困残疾人52.8万,有20多万需要国家救济。从去年开始,陕西实行小额贷款到户,一户贷款1000元,一部分残疾人得以脱贫,受益面达到10%。今年,陕西省残联将进一步加大推行小额贷款的力度。陕西省残联理事长杨碧芬很朴实地对记者道出了他们助残的基本目的,那就是尽量使所有的残疾人“有活干,有饭吃,有衣穿”。为此,陕西省残联积极探索助残方式。在80年代末期,他们曾在宝鸡、汉中等地试建过吸收特困弱智残疾人的福利合作社,效果很好。今年陕西省残联准备再接再厉,在商洛地区建4个这样的合作社。
  山西省残联理事长苏高文说:“扶持残疾人解决温饱,不是残联一家的事情,而是由全社会共挑的担子。”基于这样的助残方针,山西省残联借各方力量,搭所有顺车,把残疾人扶贫解困融入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中。近年来,他们先后与省妇联、团省委和省直团工委一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帮扶活动,使34万名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从1996年底开始,山西省残联要求全省各级残联建立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通过专项扶持和补助的办法,保障全省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目前,全省有11个地市和60%以上的县区建立了此项基金,共筹集基金近200万元。
  在各级残联的大力帮扶下,一部分残疾人发挥自己的特长,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除了各级残联、政府各部门大力帮扶,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尽自己所能,默默地为残疾人事业奔走着,呼吁着,奉献着,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地方形成了这样的好风尚:
  全民助残
  在陕西渭南市,我们见到了极腼腆的杜雪田。这个来自河南的打工青年,在辛辛苦苦攒下了一些钱后,首先想到的是办一所“爱心特教学校”,对残疾儿童和孤儿实行免费教育。两层楼的学校建得很漂亮,为了方便残疾儿童,体育活动室也建在楼内。学生宿舍里干净整洁,被褥崭新。可是,杜雪田至今还住在简单的、没有装修的旧房里。
  走进陕西岐山县麦禾营镇的王发林的公司的大门,三条规定映入眼帘:一不进舞厅,二不洗桑拿,三不吃酒席。这是他为了资助孤残儿童上学而做的自律要求,同时也是面对社会的真诚承诺。几年来,他已无偿资助十几个孤残、家贫儿童入学读书。
  岐山县多生梧桐树,故而引来了金凤凰———一个洛南姑娘和一个残疾人之家的爱情故事在群众中广为传颂。祝家庄镇小强村官庄组金增平三兄弟都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性残疾,父母都已去世。1993年9月,洛南姑娘董莹主动来到金家,嫁给了老三增平,同时肩负起了照顾大哥和二哥的重担。董莹操持这个家的苦处与难处,一般人难以想象,面对记者,讲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她忍不住哭了。然而看到活泼可爱的女儿,她随即又乐观起来,女儿是这个家的希望和安慰。董莹的故事感动了“周礼之乡”的岐山人民,“志愿者服务队”、“残疾人服务社”等组织纷纷建立起来,扶残助残成了许多人的自觉行动。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这是一些不相信命运的残疾人。看他们的外表,很难想到他们取得今天的成绩,经历了怎样的困难,这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说: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自立,就永远不能摆脱贫困。还说:我从来不怕困难,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用“越困难的事业也就越光荣”这句话来鼓励自己。他们给所有人都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身残志坚
  山西柳林县薛村乡高红村村委会主任尹光雄是一位高位截瘫的重残人,1994年由乡亲们拥戴上任。上任伊始,他就烧了三把深得人心的火。一、整顿领导班子,提高办事效率。二、改善村容村貌,制止乱修乱建。三、恢复耕地,发展生产。他上任的当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100元,1995年增长150元。尹光雄深切感到,贫困地区之所以落后,关键是人的素质低,科技知识贫乏,高红村根本的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于是,他对全村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越穷越要办教育。为了筹建高红村自己的高标准新型学校,尹光雄东奔西跑,多方筹措,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病人。从筹款到施工,他没有休息过一天,等新校舍建成了,他也病倒了。现在,一进高红小学,人们可以看到9个标准教室,5个教学辅助用房,10孔办公室,小学部和幼儿部宽敞明亮。尹光雄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开始动员村民们义务修路,为建立26.7公顷蔬菜基地的“旧村改造小康工程”而四处奔波……
  在陕西,提起兴平市的刘士超,无人不知。他在23岁时患了类风湿脊柱炎,从此无法离开轮椅。1987年,他在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后,承包了连年亏损的店张镇福利印刷厂,带领7名残疾人东奔西走联系业务,第一年就盈利1.5万元。1990年,刘士超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决心在店张镇筹建一个功能齐全的大型农贸市场,以便安置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在工程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刘士超以顽强的毅力多方求助,得到了兴平市残联、陕西省残联和中国残联的鼓励和支持。1994年,他的市场投入运营后,他又开始了新的思索:怎样才能把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及时运销到外埠、跨出国门?他决定在兴平市陇海铁路线北侧建一条农副产品火车专用线。目前,刘士超兴建的铁路专用线前期工程已基本结束。不久,年运量10万吨的铁路将投入运营。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我们希望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一份强者的乐观与不屈。没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残疾人的脱贫,除依赖于加强县乡残联的组织建设,还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众志成城。愿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天空下的残疾人朋友与我们一样,健康而乐观地生活。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胡同里的康复站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有个残疾人康复站。这个康复站位于船板胡同二十五号,至今已有十四年了。每天,二十九名智残人、肢残人在这里学习,同时兼做糊纸盒、纸袋的活儿。中间休息时看看电视,读读报纸,快乐地生活着。
  这个残疾人康复站能坚持办好,是有一位好老师史秀英。史老师今年已六十四岁了。她是一九八五年四月退休后被街道办事处聘用到康复站的。她来到康复站看到残疾人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认为要使残疾人早日康复,必须把劳动康复和智力康复结合起来。她不顾路远,骑三轮车跑十五公里路联系来了活源,教这些残疾人糊纸盒、纸袋。康复人员一半是智残人,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教他们完成最简单的劳动都有较大难度,史老师就组织他们学习文化、识字。十三年过去了,这些智残人、肢残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会写自己的名字,熟练地掌握了劳动技能,增强了自我服务的能力。三十五岁的智残人王慧玲原来什么都不会,现在能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糊纸袋,打扫卫生,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了。
  史老师不但在技术上是老师,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这些残疾人。每天她提前一个小时上班,给残疾人准备劳动工具,晚上等残疾人都走了,收拾完屋子,她才下班。冬天,她提前来生炉子;夏天,她为残疾人准备好开水。残疾人生病在家,她用自己的钱买水果和食品去看望。每年,她都带着这些残疾人去春游。在她的关心和帮助下,已有十多名残疾人结了婚。智残人刘斌和肢残人蔡菁就是其中的一对。
  这个残疾人康复站能坚持办好,还因为街道办事处的福利企业提供了物质基础。街道办事处的福利企业每年资助残疾人康复站二十多万元,不仅使每位残疾人每月有三百元左右的固定收入,还为每位残疾人办了养老保险、福寿安康保险,而且每年逢元旦、春节、正月十五等节日,每位残疾人都能得到一份水果、食品。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办事处  田鲁东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失明老人
  重见光明
  1998年3月27日,对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高峰乡太平村的林国英老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她已经失明6年的双眼,终于重见光明了。
  那还是今年春节前的一天,玉林市委书记李纪恒等领导同志冒着寒风来到兴业县高峰乡慰问五保户、特困户和军烈属。他们了解到75岁的林国英老人是一位老妇委会主任、老共产党员,近年因患白内障而导致双目失明,生活十分困难,李纪恒马上叮嘱站在身旁的兴业县委书记岑小华、县长李家芳:“林国英为党为村民做了不少贡献,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农村基层老干部。等到春暖花开,你们要代我把她送到医院去治治眼病,让她重见光明,好好看一看改革开放的成果,看一看家乡的变化。”
  3月18日,兴业县委、县政府派人把林国英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3月20日上午,眼科主治医师杨万初等人对林国英的双眼成功地进行了手术。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如今林国英的双眼视力已由原来什么也看不见恢复到0.2了。据了解,林国英休养两三个月后,她的双眼视力还会有所提高,她可以像正常老年人一样安享晚年了。
  前不久,李纪恒来到医院,看到林国英失明多年的双眼重见光明,也变得激动起来,他对林国英说:“希望您在医院里再治疗一段时间,把双眼的视力再提高一些,等有空的时候我到太平村去看望您。”
  从医院出来,李纪恒边走边对身边的同志说:“我们今后的工作,一定要着眼于为群众办实事这一点,少说大话、空话。要通过为群众办的一件件小事、实事、益事,来架设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密切党和群众、政府和群众、领导和群众的联系。”
  广西玉林市 唐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