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缜密的系统思维
  ——“邓小平理论风格”系列谈之十三
  王幸生
  邓小平同志作为辩证法大师,十分注重系统思维。他将系统性与原则性、预见性、创造性并列,要求在领导工作中切实予以加强。他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缜密的系统思维的鲜明风格。
  邓小平同志总是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大背景下来思考,分析外部条件,捕捉历史机遇。他经过长期的冷静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著名论断,认为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这就为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提供了外部条件上的现实依据。他深刻洞察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敏锐把握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出这些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而确立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战略思想。他把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提到与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求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同时,他又反复告诫,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要保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要当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俘虏。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来考察,把社会作为一个复杂有机体来认识。他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指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但如何实现发展,又必须充分照应到系统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确立,还是改革、发展、稳定方针的形成,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总体布局的筹划,还是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处理,都充分体现了他缜密的系统思维。他特别重视“整个发展的机体、机制”。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这是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他要求处理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要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
  他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注重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政治体制的整体优化。邓小平同志特别注重从改善结构上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体制,就是寻求资源的最优化的配置方式。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已经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他正确认识和把握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强调小局服从大局。邓小平同志不仅为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总政策,而且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外交、军事、统一战线、祖国统一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工作,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来考察,为我们指明和规定了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方针。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评《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
  吉炳轩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是理论工作者的重大责任。理论研究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深化,对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兴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思想体系的内在结构方面对邓小平理论进行研究,从而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是一项既严肃又艰巨的开拓性工作。东北师范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的田克勤同志,积10余年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成果,撰著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一书,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部30余万字的著作中,作者从邓小平理论体系内在结构关系的视角,分思想渊源、立论基础、战略布局、体制模式、实践主体等5篇18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成和发展,阐发了这个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指导意义。本书的鲜明特点是视角新、结构新,18个方面的阐释也颇有新意。如立论基础篇中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逻辑前提是社会主义本质与道路选择的统一,现实起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等,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的探求精神。
  理论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关注现实,指导实践。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理论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我们应当始终坚持这个方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10版(理论)
专栏:

  一脉相承的统一科学体系
  吴智棠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这是党的十五大报告的一个重要论断。
  同一个“精髓”相互贯通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用“实事求是”这句中国成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加以简明的概括和阐发,创立了我们党的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思想路线,带领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冲破主观主义(主要是教条主义)的严重束缚,将中国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毛泽东创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包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个方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辉煌胜利,使中华大地实现了继辛亥革命之后又一次历史性巨变,归根到底,就是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中,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带领全党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前所未有地揭示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一致性及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
  同在一个“结合”上狠下功夫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情况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如果不善于把“一般原理”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就会变成空洞的教条而丧失生命力,无产阶级政党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所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说明对他们理论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是十分复杂和特殊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作为毛泽东的学生和战友,一贯高度重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他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郑重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从同一个基本问题上展开探索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也是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探索、寻找答案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始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1956年初,有鉴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我们党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积累了若干难能可贵的闪光思想。以1956年《论十大关系》讲话和八大制定的路线为主要标志,表明了我们党的社会主义观开始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但是,由于毛泽东的错误在他晚年不断发展,终于走到“文化大革命”的歧路上去。
  邓小平的杰出贡献,就在于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了全新的科学的回答。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成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所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新突破、新创造,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10版(理论)
专栏:

  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理论
  张士儒
  党的十五大决定在全党兴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这是一项旨在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执政水平,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举措。真正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首要的是解决学习的自觉性问题。所谓自觉性,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内在需要而学。自觉性对学习理论格外重要。只有增强了自觉性,学习才会有动力,才能学进去,才能真正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工作。从各地的情况看,广大党员学习理论的热情不断高涨,正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一些同志在学习的自觉性上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其一,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年就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走过来的,其间又多次组织学习,因此再学也没有什么更新的内容了。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对邓小平理论缺乏真正理解的表现。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指导我们做好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仅凭老印象和老感觉去处理新情况、新问题,往往会脱离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出现片面性。学习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在新形势下不断学习,才能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并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其二,认为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以前没有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单靠学理论解决不了现实具体问题,并由此产生了“工作忙没时间学”、“以干代学”等不正确的认识。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药方,也没有能够回答、解决现实生活中全部问题的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不仅是因为它包含了许多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解决面对改革开放的具体问题时应遵循什么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应坚持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使我们少犯错误和不犯错误。其三,认为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应该更多地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应该指出,学习掌握上述新知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不学习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学习新知识不能和学习邓小平理论对立起来,而应该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结合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去学习。
  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这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学习中满足于了解它的某些论述和个别词句;二是从个人或局部利益出发,循章摘句。这两种学习方法,都离开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很容易形成片面性,甚至违背邓小平理论的原意。用片面的理解去指导工作,就会出偏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既要把全面系统地读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和学习体现邓小平思想的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又要把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具体论述与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要学习他针对中国国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他从实际出发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精神。
  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坚持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在这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学习中搞脱离实际的空对空,满足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浅尝辄止。二是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脱节,学习归学习,实践归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风不正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只有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联系中国的国情学习邓小平理论,才会越学越觉得这个理论的正确,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理论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体系。同时,学习这一理论决不是为了摆样子,而是为了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因此,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学习邓小平理论就是要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运用这一理论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解决的问题越多,说明学得越好,越有成效。结合实践学习理论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结合实践学理论比空对空学理论更容易理解其精髓,掌握其实质;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更能体现理论的科学性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 贯彻十五大

  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
  张雄
  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这就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进行正确分析,做出科学判断,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从而使自己的思想、知识、工作水平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就如何提高“自觉把握”的意识和能力,作了有益的思考。——编者
  邓小平同志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开阔的眼界观察世界,把世界历史进程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参照系。他告诫全党,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一个最根本的要求是,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从20世纪世界历史变革的角度来测定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这是我们学习十五大报告、领会邓小平理论精神实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理论视点。
  ●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能否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
  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直接关系到每个民族或国家能否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今天,世界历史愈进化,民族历史的发展愈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实践主体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自觉把握。
  本世纪前50年,人类几乎是在世界性战争中度过的。两次世界大战尽管带来了几千年文明成果几乎毁于一旦的悲剧,但为后50年人类能够比较理智地行动注入了反思的“血液”。这说明,人类带着战争的伤痕,注意到世界整体观念和整体利益的发展问题。战后,不少民族和国家企盼着生产力的恢复、解放和发展,并着手对原有社会体制和结构实现自觉的转型。历史开始进入社会自觉转型的建设和变革时代。
  人们发现,最先把握“自觉转型”这一世界历史进程的,正是那些曾被战争的重负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民族和国家。生与死的本能直接迫使它们从战争的废墟中站立起来,重新设计、重新选择、重新变革、重新创造。战败后的日本,正是瞄准世界经济变迁和产业阶梯转移的契机,致力于经济调整,实行经济转型,从而加快了战后经济恢复和现代化转型速度,以至成为今日世界经济强国。
  人们还发现,战后西方经济虽然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大萧条,私人经济已无力再度勃兴,但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着手经济改革观念的生成。在投入“自觉转型”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少国家热衷于混合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从而加速了工业发达国家由自由放任政策向国有化、福利国家化和经济民主化转型的改革的启动。可以说,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社会处在社会转型的启动时期。自80年代起,社会转型进入深层结构大变动时期,集中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心由工业向服务业转移;工业结构的重心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转移。正是这种历史的变革,使西方经济至今仍处在不断发展和领先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50年代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世界范围历史变革的浪潮不断地拍打着每个民族和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始迈出转型、变革的步伐。社会学家把此种性质的转型称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转变的实质是打破以往一以贯之的传统社会结构和模式,并抓住由世界历史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赶超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人们清楚地看到,在这个转型的时代,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出现跳跃或前进,社会获得突破性发展,大都取决于该民族或国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自觉把握。如60年代、70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正是及时地把握了由世界新技术革命而引起的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自觉转换原有的工业体制,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由于重视世界发展的机遇,牢牢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制定了改革开放等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举世公认的辉煌成果。
  ●世界历史进程代表了当下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高度和趋势,把握了它,有助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获得当代的意义
  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之所以能够带来民族或国家的快速发展,从理论上说,20世纪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决定了各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历史的驱动;世界历史进程代表了当下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高度和趋势;把握了它,就会消除狭隘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使民族或国家的发展获得“当代”的时间意义以及“世界”的空间意义。
  世界新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生产的高度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及生产协作的水平,促使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而加强和扩大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许多国家的大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为一个劳动和生产协作的整体。如美国的波音747巨型飞机,就是通过6个国家近3000家企业的联合制作才问世的。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受到国际大背景、大环境、大市场的制约。既然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是世界之网上的一个纽结,那么,它的每一步发展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个世界大网络的牵制。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脚跟,就应当敞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科学,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增强介入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从具体过程上说,则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智力进步,不断扩展生存交往的空间,冲破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局限,从狭隘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十分重视世界历史进程对不发达国家的示导性和牵引性。他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在此,马克思不是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来规范其他后进国家的工业进程,而是让后进国家在认识本国历史转变的方向、性质等问题上,作出清醒、全面的考虑。
  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就是自觉加速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溶入,它本质地反映了某一民族或国家的社会主体自觉推进社会进步的特征。所谓自觉,即适时地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作出客观审慎的评估;对本民族或国家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的认识;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信心与能力的持有;用历史机遇的眼光来看待民族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积极引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人才、科学技术知识和装备;主动实行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变革与创新,从而使自身发展接近或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益处:第一,有助于瞄准发达国家一流的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推进本民族或国家的社会改革和社会转型,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创造优越的制度环境和条件。第二,有助于扩大民族交往的空间和内容,消除狭隘的地域观念、中心主义,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第三,有助于关注世界发展的各种新情况、新动向、新趋势,制定有利于民族或国家全面发展的思路和政策。第四,有助于提供后进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契机和条件。
  ●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
  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刻,我们面对严峻的挑战,更面对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把握世界历史进程,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为此,有三点值得重视。
  第一,自觉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增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紧迫感,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之一。具备了它,有利于提高对时代发展应具有的高度敏锐性和洞察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的大变动之中,中国也处在历史的伟大变革之时。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领导干部若不站在世界历史进程的高度,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信息,就必然导致眼界的狭窄、方法的陈旧、能力的匮乏,最终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窒息工作的活力,停止前进的步伐。我们只有自觉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真正把握邓小平理论所蕴涵的时代精神,走好发展的路。
  第二,正确处理“世情”与“国情”的关系。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必须紧紧扎根在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不可只讲“世情”,不讲“国情”,离开本国实际来谈时代发展进程没有意义。把世界历史进程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参照系,是为了在比较中加深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认识,把握自己特殊的国情,选择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而不是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和模式。把握中国特色,就是把握国情,把握了国情,才能依据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趋势,制定切合本国实际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薄弱点、发展不平衡性、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等;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变革的积极性。
  “世情”与“国情”相结合的关系,乃是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中国发展的问题。江泽民同志说得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谓创新,就是要把世界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通过学习、吸收和消化,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产品、新技能、新经验。创新应当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目标创新、战略创新等。
  第三,正确处理“差距”与“信心”的关系。把握世界历史进程,就是要找出我国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面对差距,如果我们缺乏正确的态度,就会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跑道上,各民族或国家之间发展的差距是客观存在,但不是不可改变的。从辩证的观点看,世界历史发展既有静态的不平衡性,又有动态的不平衡性。静态的不平衡反映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现实差距,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动态的不平衡主要指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它反映了世界各国发展差距的变动性和暂时性,也预示着后进国家具有赶上发达国家的可能性。有的同志仅仅从静态的不平衡来看待“差距”,缺乏赶超的信心,认为世界发展是一种平衡增长关系,落后国家奋力追赶,发达国家也不会停步,发展的差距主要由发展的起步时间决定的。历史的事实却为我们树立了如此信心:没有永远先进的国家,也没有永远不变的世界格局。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但本世纪美国、德国、日本已赶超了它。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仅仅20年,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这说明: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差距面前失去信心。只要有赶超的信心、决心和行动,有赶超的毅力、智慧和方法,世界上没有不可攀登的高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