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保护台商合法权益
 两岸皆应有作为
  □肖悦
  截至1997年底,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投资3.7万多项。1997年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198亿美元。直接通邮、通航取得局部进展,工商界人士交流交往日益热络。经贸交流与合作已经初具规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带动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增加了台湾贸易顺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台湾方面“戒急用忍”政策的阻碍,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潜能远未发挥出来,距离造就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局面还相差甚远。
  早在1988年7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四年前的3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1995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我们将长期执行鼓励和保护台商投资的政策,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1995年11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分赴福建、广东两省对“台胞投资保护法”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江苏、浙江、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对本省贯彻“台胞投资保护法”的情况进行了自查。根据检查报告,国务院台办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台胞投资保护执法工作的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福建、北京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厦门、深圳等10个台商投资比较多的城市,先后制定了鼓励和保护台胞投资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各地人大、政协组织执法检查组,定期对保护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人亲自出面,及时为台商排忧解难,帮助台资企业发展;坚决采取措施,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减轻台资企业不合理负担;切实加强治安管理,保护台商人身财产安全。各级司法部门及时受理台商投诉,妥善处理各种投资纠纷。外经贸部、国务院台办1996年上半年即着手研究和草拟“台胞投资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主管部门对来大陆投资的台湾同胞和在大陆高等院校学习的台湾学生逐步实行与大陆居民同等待遇。
  总的看,台胞投资保护法的各项规定基本落实,台胞投资的合法权益得到较好保护。尚未尽如人意的个别地方问题也有发生。各地各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人们看到,与大陆方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台湾方面加紧推行“戒急用忍”的政策,于1997年5月出台了“台商赴大陆投资新审查办法”,进一步限制台商到大陆投资,使广大工商界人士再次丧失来大陆发展事业的商机。台湾方面继续阻挠直接“三通”,无端地增大了台商投资成本。更令广大台商难以理解的是,台湾方面口口声声说“现在两岸敌意未消除”,“到大陆投资有风险”,而当大陆方面多次呼吁两岸及早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时,由于台湾方面的态度,导致两岸无法着手就双方的政治分歧问题进行务实的讨论,两岸关系很难真正稳定和全面发展,使广大台商平添了种种不安全感。大陆方面已经表明“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这有利于消除台商心中的忧虑。
  过去几年,由于台湾方面种种阻挠,使得两会本来不复杂的事务性商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导致两会确定的经济交流包括台商在大陆投资权益及相关问题始终未能正式排上商谈日程。当前,人们普遍希望及早举行两岸政治谈判及其程序性商谈,以便为重开两岸经济性、事务性商谈提供有利的契机,进而为两岸经济交流和保护台商投资权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台湾经济要摆脱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岛内企业要生存发展,都需要依靠祖国大陆广阔的市场,“戒急用忍”的政策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台湾一些企业集团正酝酿前往祖国大陆进行重大项目投资——
  两岸经贸正逢新机遇
  本报记者 陶世安
  去年七八月亚洲金融风暴骤起,台湾对外出口开始疲弱。今年形势更为严峻。出口大幅衰退,为10余年来所罕见。台湾经济以外销为主导,外贸占整体经济毛额的八成,出口衰退对台湾经济极其不利。台湾学者预期,今年岛内经济增长因此至少会比去年降低一二个百分点。台湾工商界迫切要求当局尽速改变“戒急用忍”政策,采取切实措施,振奋经济、改善出口,开放投资祖国大陆。他们再也不肯拿惨淡经营积累的血汗钱,去迎合当局别有政治目的的“南向政策”了。
  台商的目光投向祖国大陆。因为投资这里不仅具备东南亚所有的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而且不存在文化、语言及风俗习惯上的障碍,加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投资环境日趋完善,更具吸引力。亚洲金融风暴发生至今,中国大陆金融稳定,人民币坚守汇价,坚定了台商投资的信心。中央政府采取减让税赋、开放内陆市场和第三产业的举措更使得台商毫不犹豫地将资金移往祖国大陆。今年一二月,台商南向投资剧减八成。与此同时,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意愿高涨,仅据台湾“投审会”统计,今年一二月台商获准对祖国大陆投资为101件,投资金额达1.99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8.9%和90.68%。
  精明的台湾厂商早已看到,祖国大陆市场潜力无穷,目前正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时机。一年多来,受台湾当局“戒急用忍”政策的限制,岛内企业集团暂停赴大陆进行重大投资。可是对于中小企业并没有产生阻止效果,不少台商通过海外投资渠道或境外分支机构前来大陆投资。台湾一些大型企业采取“鸭子划水”的策略,暗中前进,化整为零,分段投资。从1989年两岸恢复间接贸易、投资之后,投资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已逾3万家,由初期的中小企业到目前七成以上属于大型集团企业,两岸经贸也从发轫期的产品出口、设厂加工,逐渐形成分工、互补、密不可分的关系。台湾从两岸经贸中获益匪浅,10年来累计得到顺差近千亿美元。台湾的石化、水泥、钢铁、发电等资本与技术密集企业集团,正酝酿前来大陆进行重大项目的投资,两岸经贸交流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朱镕基就任国务院总理时表示,相信两岸关系一定会改善,使台湾工商界深受鼓舞。目前,已有上百名台湾工商业者表明要参加台湾“工商建研会”组成的团体,于4月19日访问祖国大陆,寻求投资机会。台湾有识之士认为,随着两岸恢复谈判,台湾当局应加快开放两岸三通、检讨“戒急用忍”政策。大陆庞大的市场和投资商机,对台湾企业具有相当大的投资诱因。当局应让企业自行评估、考虑赴大陆投资事宜。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如同海峡潮起,无法阻挡。台湾当局“戒急用忍”的经贸政策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了。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壮怀激烈树丰碑
  武侠 蒯辙
  澳门回归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美丽的澳门国际机场繁忙而平静。可是每当想起那1000多个壮怀激烈、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机场的建设者之一———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振华海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62岁的老工程师刘绍尧仍然心潮起伏,激情难耐。
  澳门国际机场工程是澳门有史以来最宏大的工程。在海上填筑人工岛作为飞行区的机场工程,在中国海事工程中是第一个,同类型工程目前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其工程量之大、施工强度之高、工期之紧、困难之多,都是罕见的。而对于澳门国际机场工程项目总经理刘绍尧来说,工程伊始便接连遭遇的心理挑战比工程的困难更令他印象深刻。
  1992年初,刘绍尧时任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他和伙伴们呕心沥血,从投标到谈判,经过几年的艰苦追踪和努力,终于在澳门国际机场工程中中标,拿到了第一个30.38亿澳门元的合同。正当他们沉浸在得之不易的成功中时,公司中出现了不同认识,有些人认为项目难度太大、42个月工期太紧、太冒风险:“就是46个月能拿下来也是个奇迹”。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对项目的了解,刘绍尧接受了第一个挑战,他向领导请缨,亲自执掌了项目总经理的帅印。
  没想到,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业主出于需要,决定采用一项新方案。刘绍尧真是又喜又忧。喜的是新方案意味着合同额增加12.5亿元,忧的是新方案中挖泥工程量和抛砂工程量分别要增加50%,更苛刻的是业主提出工期不能变。这可把刘绍尧难住了,原方案42个月的工期已经是相当紧张,何况再加上如此大的工程量呢?刘绍尧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他失眠了。又一轮缜密的调查、预算、分析、研究,他和他的现场工程指挥们最终毅然决定:签!这位东北汉子又一次显露出他果敢的秉性,作出了关键的抉择。
  在烈日与骄阳下,在心理和体力的双重压力下,刘绍尧成了澳门中资企业最黑的老总,他终于躺在了病床上,血压居高不下。
  刘绍尧应该为他的勇敢果断而自豪。因其良好的信誉和质量的保证,中港随后接连签署了7亿和2.5亿澳门元的两个合同。至此,整个澳门机场工程73亿的投资,中港集团最终拿到了52.38亿,相当于总投资的3/4。
  交通部部长黄镇东说:中资企业在港澳台地区和境外承包这样大的工程是第一个,确实是一个成功的创举。葡萄牙总统苏亚雷斯两次参观澳门机场工程,他说:“非常之好,杰出的工作,巨大的成功。”人民日报这样评价:“这是中国建设者的荣誉,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荣誉、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
  新华社澳门分社两任社长郭东坡、王启人,港澳办副主任陈滋英等领导同志对机场工程及其对澳门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荣毅仁、邹家华、吴邦国等领导同志谈到机场工程时也对刘绍尧及其领导班子的果敢和经营决策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刘绍尧和他的伙伴们确实为中国航务工程界树立了一座丰碑。
  然而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他们成功的脚步总是牵扯着无休止的非议。群众来信、调查小组对刘绍尧来说也像家常便饭。
  刘绍尧的一位下属用几件小事介绍自己的上司:走路风风火火,年轻人也得一路小跑才跟得上;酷爱游泳,即使冬天也坚持不怠,据说不仅为锻炼身体,也是为了锻炼意志;五音不全却总喜欢在晚会上亮一嗓子,经验是“敢唱,不怕丑”;水利与港口专业工程师出身却喜欢读古书,且有过目不忘之能;晚上出差回来经常要和司机吃完饭才回家,怕的是司机没饭吃;嫉恶如仇,对在工程中不负责任的人毫不留情,有时过于严厉。1994年,中纪委和交通部联合调查小组的调查结论是:机场项目领导班子是个好班子,刘绍尧同志是个好班长。刘绍尧自己则说:“我干工作不是为了哪个人说好,更不是为了自己捞点什么好处,我是为了中港系统的几万名职工。在企业生存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为企业为几万职工的出路能做点工作,我心里踏实。”
  中港澳门振华公司1982年注册资金50万澳门元,刘绍尧接任时没有一分钱的现金,现已拥有几亿资产,每年有数百万美元的利润。
  1996年,刘绍尧作为澳门新华分社推荐的两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之一受到中组部的表彰。1997年,他又被澳门中资机构推选为党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五大。
  目前,刘绍尧带领着振华公司正走出工程市场的低谷,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并已初步形成了工程经营、实业经营、资产经营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格局,公司日益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上图为刘绍尧(右一)陪同葡萄牙总统苏亚雷斯(左一)视察机场工程。(附图片)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加快开放电讯市场
  本报记者 吴亚明
  3月31日,香港电讯提前8年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交还了国际电讯业务的专营权。此举意味着香港电讯市场全面开放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香港的对外电讯服务,即香港与世界各地(包括内地)的电讯服务,历来是以专营方式提供的,也就是说由一家电讯公司垄断香港的对外电讯服务。香港电讯原先拥有的专营牌照是在1981年批出的,于2006年到期。
  随着世界电讯市场的陆续开放,这种做法显然不能适应竞争、开放的大趋势。因此,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和多次协商,香港特区政府果断地提前结束了香港电讯的国际业务专营权,虽然特区政府为此要向香港电讯补偿67亿港元的损失。
  香港特区政府加快开放电讯市场的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首先,经过许多年的发展,香港已经成为以服务业为主的商业社会,服务业占全港生产总值的83%,而电讯业又是服务业的基础。因此,电讯市场的开放,电讯业务效率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有助于提升香港的竞争能力。
  其次,电讯业又是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的行业,电讯市场的开放,有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创造更多的投资和就业的机会,刺激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
  第三,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将惠及消费者。香港的直拨国际电话的费用将会下降,消费者可望在8年内节省这方面的费用170亿港元。
  1999年1月1日起,其他电讯公司可以参与对外电讯服务;2000年1月1日起,所有电讯公司都可以参与对外电讯设施的竞争。
  香港的亚太信息中心的地位和电讯枢纽的地位将更加稳固,因为,香港电讯市场将以全面开放的姿态迈入新世纪。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引进全新电脑押款箱
  香港安全押运服务有限公司近日引进一种全新的押解现款的提箱,有助于减少抢劫案的发生。
  据这家公司发言人介绍,这种全新押款提箱采用先进电脑科技,由精密电脑软件操控,有严密的防御设计。每个提箱在运送前须先输入独有的电脑程式,只能用客户独有的钥匙才可以开启。一旦发生抢劫案,劫匪强行撬开提箱时,箱内就会冒出烟雾,将可疑人及钱币染上颜色。公司相信,使用这种提箱押款可以阻吓劫匪犯案,进一步保障护卫员及市民的安全。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港“悉尼型”流感患者增多
  今年春季,香港市民感染流感的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但患“悉尼型”流感的人增多。在过去两个月,到公立医院求诊的市民有3000多人,大部分是患上“悉尼型”流感,超过半数以上是6岁以下儿童。主要病症是喉痛、流鼻涕,儿童还会突然发烧。据介绍,“悉尼型”流感病毒是一种变种病毒,去年在澳大利亚首次被发现。由于人类尚未具备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因此这种病毒正向世界各地蔓延。
  香港医管局提醒市民,千万别给患“悉尼型”流感的孩子吃阿斯匹林,因为可能引起雷氏综合征而死亡。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台湾传统粮商正逐年减少
  台湾有关方面的最新统计表明,岛内粮商的数量正逐年减少,由1986年的2万家减至现在的约1.4万家,10年减少约1/4。
  近年来,因岛内民众消费习惯改变,台湾传统粮商经营不易、生意清淡而逐渐被淘汰,粮商比以往减少很多。目前岛内共有14464家粮商,其中零售商8284家,批发商457家,零售兼营其他的有5152家,批发兼营其他的有210家,其余的为从事加工业、仓储业、经纪业的商人。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台湾青年困扰多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台湾青年人在工作、学校生活、经济生活、异性交往、家庭生活、夫妻关系、人际交往、休闲娱乐、未来前途等9个方面存在困扰。
  台湾成功大学日前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访问了1646名18岁至44岁的台湾青年。结果发现,32.5%的受访者认为夫妻间想法、做法有差异,为此感到困扰;30.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功课负担太重,不堪其负;29.5%的受访者则对拥挤的交通给休闲娱乐带来的不便感到难以忍受。
  社会舆论表示,岛内欠缺咨询服务体系,青年人一旦遇上问题往往无处可以求助,这也是导致越来越多青年困扰多的重要原因。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政府卖地收入大幅增加
  随着本财政年度最后一次土地拍卖于24日结束,香港政府在本财政年度拍卖土地收入共达283.6亿港元,比去年增加83%。
  据地产界人士分析,卖地收入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财政年度推出的地皮比上年同期增加一倍。特别是香港回归祖国后,地产市道兴旺,令多幅地皮以高价成交。由于香港的经济基础良好,今后10多年房屋需求仍较强。(以上均据新华社电)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 台盟、民革“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台盟、民革代表与洛杉矶华夏政略研究会会长王中平共同探讨祖国和平统一问题。在座谈会上,王中平会长联系台湾的历史背景及当前中美关系的影响,客观分析了岛内各党派的情况,就下一步如何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并就下一步着手在台北召开第四届华人华侨“和平统一,中华腾飞”研讨会谈了打算。(刘全应)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盼如朝阳
  ——记中国侨联虹桥旅行社
  肖武
  丝绸之路的悠远,大漠戈壁的苍凉,海市蜃楼的神秘,雪山圣湖的吉祥……35岁的虹桥旅行社副总经理曹宁一落座,便滔滔不绝,大力推出他们的九八新线路,略带疲倦的眼神透出几分焦急、几分等待。
  虹桥旅行社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侨联直属的国有企业,在全国主要城市设有26家分社及办事处,并在海外设有8家办事处。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随着市场开放,虹桥旅行社也经历了由兴而衰到变革的过程。在企业举步维艰的关键时刻,虹桥旅行社实行了决定性的变革,在全国实行招标。这时,直属于陕西省侨联的华圣集团在竞争中一举中标,获得了虹桥旅行社的经营权。地处西安市的华圣集团不仅拥有自己的贸易公司、广告公司和影视制作公司等等,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批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现代眼光的年轻人。虹桥旅行社吹进了一股清风,改革,一系列的改革———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市场营销、人才配置……同时,“大西北”这一古老而厚重的概念也为虹桥旅行社开阔思路注入了强烈的灵感和生命力。
  曹宁就是这时来到虹桥旅行社的。这位中文系毕业的研究生从事旅游业务已经快10年了,现在他或许很高兴终于能够有机会把文学的浪漫和商业的经营如此融洽地结合起来。于是他走进了戈壁大漠,去开辟两条从未有过,充满浪漫情怀和西部风情的旅游线路。
  旅游向来被认为是朝阳产业,曹宁说“不仅如此”,旅游也有保守和开放、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型的旅游是业者被动地接待,游者机械地观光,固定的线路、固定的程式,缺乏主动性和个性色彩。而现代型的旅游是从人的便利需要出发,把旅游的观念从吃、喝、玩、乐进而扩展到出境、商务、会议、培训等等,个性化和文化色彩日益浓重。目前,传统型的旅游市场已经饱和,要想像朝阳一样升起必须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开拓现代型的旅游业,开辟新、奇、特的旅游线路,想前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
  带着市场调查的结果,去年夏天,貌似文弱书生的曹宁亲自驾车和他的小分队一起,开始了为时一个半月的实地考察。从敦煌、当金山、苏干湖、冷湖、花土沟、芒崖、格尔木到昆仑山,行程近2000公里,大漠戈壁、高原鸟岛、雅丹地貌、藏区草原、万丈盐湖、昆仑雪山,奔跑的野驴、迷途的黄羊,还有独特的宗教、民俗、风情……用使人意乱情迷来形容实不为过。
  我们似乎了解了曹宁眼眸中的那一份焦急和期待,就像小学生交出了一份得意的答卷,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人们的认同。他们交出的是虹桥旅行社全体同仁的辛苦和希望:“'98丝绸之旅———自驾车游丝路”、“'98丝绸之路中国国际摩托车拉力赛”。
  且不说西安、平凉、兰州、张掖、武威、敦煌、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这条线路本身的独特魅力,光旅游形式就让人心跳加快:20辆“沙漠王”越野车组成的庞大车队,由你自己驾驶,在沙漠中踟蹰,在戈壁上颠簸,或者索性驾一辆轰鸣的摩托,没有红灯、没有界限,你尽可以放纵自己的野性,迎着扑面的黄沙纵横驰骋,千里飞车去追寻心中的绿洲……
  记者们的心驰神往,更使曹宁雄心勃勃:这两条线路将是虹桥旅行社今年最主要利润增长点,明年,线路还将向西藏延伸,为游客提供更广阔的空间。1998年,虹桥旅行社仍将继续帮助一些不发达地区开发旅游资源,第一批派出人员已经奔赴江西和福建为当地培训人才,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旅游联合体,使虹桥旅行社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全体员工的最大愿望就是我们新的线路和我们的虹桥旅行社像朝阳一样愈升愈高。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许让成纪念基金会和汇丰银行将资助第二届“中国就业发展奖励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项内容,香港中文大学将派240名学生赴内地的北大、清华等大学进修课程或实习培训。图为曾到内地实习过的大学生用普通话与汇丰银行代表交谈。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