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罗大冈先生逝世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前会长、名誉会长,我国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和散文家罗大冈先生,因病于1998年3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罗大冈先生1909年5月21日生于浙江绍兴。1933年他中法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先后获里昂大学文科硕士和巴黎大学文科博士。罗大冈先生在国外将唐、宋时期的许多诗歌和小说译成法文,并用法文撰写了《先是人,然后是诗人》等评价中国古代诗人的专著在国外出版。1947年回国后他致力于法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发表了资料翔实的专著《论罗曼·罗兰》,撰写了大量有分量的学术论文,翻译了《阿拉贡诗文抄》、《艾吕雅诗文抄》、拉法格的《文学论文选》和《波斯人信札》、《母与子》等世界名著,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法国文学条目的编写工作。罗大冈先生1981年应邀赴法国讲学获法兰西学院荣誉奖章和巴黎第三大学荣誉博士称号。
  罗大冈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一生勤奋、执著,学风严谨、殚精竭虑,在评论、翻译、教学以及诗歌、散文创作诸多方面都卓有成就。他以流畅优美的中、法两种语言文字从事创作,是优秀的文学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大师。罗大冈先生培养出众多学生为中国文化建设及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马支书说“路”
  本报记者 胡继鸿
  放眼四野,尽是黄的山、黄的地、黄的沟、黄的路。固原县炭山乡南坪村就位于这布满黄土的宁夏西海固地区。
  一条宽敞的石子大道穿村而过,消失在大山背后。交通部门的同志介绍说,这就是自治区的交通扶贫重点建设项目———东部扶贫干线公路。
  不久前,记者踏入村党支部书记马树山家崭新的砖木房里。见到有人来访,马树山饱经风霜的脸上顿时泛起了笑容。
  “来啦”,他打一声招呼,忙活了好一会儿,为客人备好了茶水、馓子、苹果之后,才坐下说话。
  “如今日子好多啦!我们村是个多年的贫困村,自打修公路以来,老百姓的收入就一天天多起来了。光是修路这一项,全村卖石子和出工的收入就有三五十万元。许多人很快就富起来了。全村2000多人,人均纯收入700元左右,贫困面下降到了40%。”
  交通闭塞是西海固地区的老大难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1985年至1995年,自治区交通厅、计委向拥有6个贫困县的固原地区共投入交通扶贫资金2.2亿元,修建改建公路1700多公里,使全地区127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85%的乡村通客车,80%以上的行政村通车,受益群众达80多万人。然而,大山绵延的固原县东部山区8个乡,仍出行艰难,人背驴驮还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1995年,东部扶贫干线公路固原段开工建设了。这段公路长158公里,总投资1500多万元,连结5个乡,5万余人直接受益。1997年底,除一座大桥正加紧施工外,固原段全部竣工。
  “这可是一条幸福路哇!”马树山提高音调,“路一通,变化可大了。近一年多,村里一下子添了好多车,农用车、拖拉机和蹦蹦车(三轮摩托车),去年有十几台,今年增加到三十来台。村里的土特产原先卖不出去,外边的好东西也进不来,眼下我们不愁了。还有,过去盖房子,要过大沟,到对岸的坝子上去雇拖拉机运砖瓦、石头、木料,既花钱,又太麻烦,许多人盖不起新房。如今,拉材料方便得很,村里的新房一下子起来好多间。”
  “我们还要借这条幸福路走上脱贫致富路!”马树山兴致勃勃:“路通信息灵。村上决定,带领全村人合起来干四件事儿。”他掰着手指头道:“一是多种些经济作物。扩大糖萝卜(甜菜)和西瓜的种植面积,同时试种小面积的油葵;二是搞养殖业。主要饲养秦川牛和小尾寒羊。村里已有12户人家用县上的贷款买了羊,其他人也很积极;三是搞小型的土豆淀粉和粉条加工业,既能多卖些钱,又能扩大土豆种植面积;四是准备盖房的人家多了,村里想上一个小型砖厂。这几件事要是办成了,我们村赚钱的路子就更多了,不但脱贫有希望,致富也不会难了。”


第4版(要闻)
专栏:

  科学家对“巫山人”遗址鉴定证实
  我国200万年前已出现古人类
  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李斌)人类起源于哪里?我国科学家最近对一批石制品进行的鉴定,为早些时候发现的“巫山人”进一步验明正身:“巫山人”是人不是猿。这表明,200万年前,我国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从而进一步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人类进化学说。
  权威人士称,这一最新发现不仅把中国人的进化史向前推进到200万年前,动摇了现有人类进化理论,而且为在我国境内寻找更为古老(200万到4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以及文化遗存,从而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更为扎实的科学依据。
  去年11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北京图书馆徐自强教授率领考察组,再次来到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巫山人”遗址进行挖掘考察,发现了大量旧石器。经过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院士等人的鉴定,这些和“巫山人”在同一地层里发现的石器带有人工打击的痕迹,是古人类所使用的工具,也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旧石器。
  这一结果,再次有力地证实了200万年前“巫山人”的存在。
  据悉,目前黄万波等科学家正在龙骨坡遗址继续寻找头骨、肢骨等更为重要的人类化石材料。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广东省饶平县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全县建立了5个海水网箱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5800公顷,年产量7.02万吨。图为汫洲镇海水网箱养殖基地。新华社记者 潘家珉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民评官 正行风 抓整改
  漳州市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本报福州4月5日电 记者赵鹏报道:上月中旬,福建省漳州市土地局、电业局、教委等8个部门,分别收到了来自市纪委纠风办一份特殊的文件,上面汇总了23项全市群众反映强烈、要求限期整改的问题。这是漳州市今年初开展“民评官、正行风”活动中出现的一幕。
  漳州市委、市政府从1996年开始,定期组织由市纪委负责,会同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组成的市行风政风评议领导小组,并派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组成的若干调查组,有针对性地走家串户,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反馈意见,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随着调查的展开,问题被一个一个地公开曝光并要求限期解决,全市群众纷纷积极投身评议。据统计,仅去年底一次对全市11个部门的评议,就先后召开各种座谈91场,参加座谈1700多人次,收集群众意见380多条,调查问卷回收率达100%。
  “民评官、正行风”的活动越来越得到群众的欢迎,也给漳州市各行业、各部门带来极大触动。不少部门专门成立了行风督察办公室,不断完善自身整改机制。市电业局领导听取评议小组意见,在规定限期内查处了3名违纪员工,全局上下为之震动。市工商银行专门组织一支由21名干部组成的督察组,协同评议调查组对全市所有营业网点明察暗访,现场整改。两年来,评议小组已先后评议调查了全市19个部门与单位,由群众与评议小组反映的500余项意见,全部在限期内得到反馈与落实,受到了全市群众肯定。


第4版(要闻)
专栏:

  出会海 下基层 办实事
  即墨推行干部驻点责任制
  本报青岛4月5日电 山东省即墨市委、市政府提出:“能当好一个市级领导,就应当能够管好一个困难单位。”从今年年初以来,这个市五大班子领导缩减会议,30名副市级以上干部赴各自所包的困难企业和村庄,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群众赞誉。
  今年春节过后,即墨市把可开可不开的近10个会议精简掉,把必须开的8个会议用一天半的时间合成3次开完,并确定4、5月份为“无会月”,各级领导根据确定的目标,深入基层,全力以赴抓落实。
  即墨市制定了“市级领导干部驻点责任制”,每位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一家困难企业、一个困难村庄、一所困难学校、一处市场及一条路域,定目标、压责任、限期扭困。
  市委书记王怀岳根据自己所联系的困难村庄———岙山卫镇凤凰岭村经济落后、水浇条件差、群众吃水困难的现实,多方筹措资金10万元,为该村打了一口15米深的大口井,既解决了全村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又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为发展高效农业打下了基础。30名市级领导下基层半月来,带领各级干部创办“干部示范基地”20余个;落实拖欠教师工资200万元;通过发展经济,为千余下岗职工创造了再就业机会;他们还先后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引黄济青土地征用费归还、带资入厂职工本金返还、农民负担等热点、难点问题20余个(次)。(宋学春 王勇)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出版物差错应予重视
  金采薇
  山东《大众日报》从今年一月开始,开辟“本报一周见报差错”专栏。读者对这一举措纷纷叫好。
  图书报刊等出版物差错多,已是社会各界反应强烈的问题,甚至有“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的讥讽。不仅错字别字多,引用的文献资料、数据等错讹也多;不仅许多小报和小的出版单位的出版物差错多,有些大报和大的出版社的出版物差错也不少。可以说,图书报刊上的差错已经成为一种不小的文字公害。因此,减少差错,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
  有人说,浩瀚的出版物出现一点差错无碍大事。这种看法不对。差错不仅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不悦,有时还会招致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一些人名、地名、重要的数字错误,往往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更严重的是,倘都不拿差错当回事,你也错,我也错,成了一种流弊,将贻害无穷。
  有人说,出书办报办刊差错难免。这种“难免论”是有害的。《大众日报》开辟“一周见报差错”专栏后,把差错公开曝光,请读者监督,对编辑部的工作是很大的促进。正如《大众日报》的同志所说,该专栏开设以来,编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差错率大为减少。实践证明,只要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广大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工作上精益求精,差错完全可以减少到最低程度。现在,对有些出版单位来说,大大减少以至消灭差错,多半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对减少差错的工作,很多出版单位是重视的。像对指出差错的读者来信从优计发稿酬,也不止《大众日报》一家。有的地方甚至提出重奖纠错者的措施。有的地方的出版管理部门还提出了一系列减少出版物差错的规定。可以说,这方面的整治力度正在加大。这里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大报、大出版社特别是党报党刊要率先垂范。像《大众日报》那样,不仅欢迎读者严格要求,而且发现后公开更正,应当说并不是新办法,而是我们的新闻出版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只不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被淡忘了。这样的好做法、好传统弥足珍贵,我们都应像《大众日报》一样,重新发扬这种好传统。
  我们的新闻出版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蓬勃发展,这是好事。但同时出现的问题是,书报刊数量多,规模大,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显得不足。从长远来看,减少书报刊差错乃至提高出版物整体水平,还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提高。这个问题同样应该予以重视。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清明缅怀孔繁森
  本报记者 张忠 王建新
  又是清明。4月5日上午,成千上万的人们早早来到位于拉萨市西郊的革命烈士陵园,缅怀为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
  在孔繁森墓前,我们遇见了他的生前好友、解放军驻藏某团干部贾国栋,他带来了孔繁森生前收养的藏族孤儿贡桑。肃立在墓旁的贡桑沉浸在对孔爷爷的怀念之中,想起孔爷爷,小姑娘的眼睛湿润了。
  贡桑现在拉萨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读书,学习很用功,成绩不错。她说:“我要好好读书,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孔爷爷的抚育之恩。”
  一条洁白的哈达献在孔繁森墓前,献哈达的是西藏地质六队的朗杰多吉一家三口。朗杰多吉动情地说:“孔书记为了西藏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今天我们全家特地来给他献哈达。我们藏族人民永远感谢他、怀念他!”
  成群结队的解放军官兵、大中专学生和少先队员们来到孔繁森墓前。拉萨市第一中学的78名学生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庄严的入团宣誓仪式。
  该校副校长伟色卓玛告诉我们,烈士陵园是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英烈、学习英烈们的模范事迹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她说:“孔繁森同志殉职已经三年多了,但他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年轻一代。”


第4版(要闻)
专栏:连续报道

  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了抓摊前“一个桶”的经验,如何巩固和延伸这个经验?邕城开展文明大家谈认为——
  光抓“一个桶”还不够
  本报记者 罗昌爱
  4月3日上午,在广西南宁市飞凤市场,记者又看到市民踊跃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场面——电视台的记者现场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然后将现场录像播出,动员全社会参与、监督,促成问题解决。
  报上宣传南宁,全国看南宁,南宁人感到不轻松。他们在议论,有的甚至投诉有关部门:“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
  今天的“邕城文明大家谈”,地点特地设在飞凤市场,这里右边是成排的水果摊,左边是一溜门店,市场繁华热闹。摄像机既对准台上前来听取意见的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对准台下踊跃“进言”的市民。这次“大家谈”的主题是:如何巩固和延伸摊前“一个桶”(垃圾桶)。
  抓摊前“一个桶”整治环境卫生,是南宁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出来的成功经验。个体工商户周小容说:“一个桶”提走了城市大问题,装满了市民的汗水,也装满了南宁的荣誉。我们一定要把它巩固下去,完善起来。
  “传媒表扬了我们,并不是说南宁已经做得十全十美了。”这是南宁党政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共识。正在热烈对话之际,有人递上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报上宣传后,特地调查了火车站一带摊点的93个摊前“一个桶”,结果发现有80%的桶表面很脏;18个桶不能按时清理桶内垃圾;10个桶打不开盖子。另有不少摊点还未配置“一个桶”。听到这个意见,市工商部门负责人当场表态:马上派人下去做工作,限期整改。
  一位常常到邕江边晨练的退休老干部反映了这样一个新情况:由于天气转暖,江边夜市增多,被丢弃的垃圾到处都是,令晨练者无法插足,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这个新冒出来的卫生“死角”。城管办副主任罗友臣说,此事已列入市政府办公议事日程,即将得到解决,这位老干部满意地笑了。
  一位连续举了几次手才抢到话筒的老同志说:光抓了“一个桶”还不够,还应当抓“一个厕”、“一盏灯”、“一个小巷”。他说现在南宁发展了,房子多了,可公厕少了。有一次他陪友人上新华街,到处找不到公厕。急了,只好闯进陌生的居民家里“解难”。在场的市民给老同志报以掌声,说他提得在理。市有关部门表示要把他的意见带回市政府办公会,采纳实施。
  看得出,市民寻找不足,正是为了维护和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市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市里将每月举办类似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时时敲响警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4版(要闻)
专栏:

  清明公祭黄帝陵盛典举行
  “香港回归纪念碑”在黄陵县揭碑
  本报西安4月5日电 今天,戊寅清明,近万名海内外同胞汇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举行公祭黄帝陵盛典和“香港回归纪念碑”揭碑仪式(左上图祁鸿斌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等出席。
  耸立在轩辕黄帝庙内的“香港回归纪念碑”由香港百余名知名人士倡议发起,在中华海外联谊会、陕西省海外联谊会、黄帝陵基金会、飞天集团等9家单位的支持下制作。碑高3.5米,宽1米,碑名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题写。碑文由香港著名书画家方召麟女士书写(左下图新华社记者陶明摄)。(孟西安 祁勇)(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紧急避孕药“毓婷”面世
  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丛亚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人口压力日益紧迫的今天,社会需要提供更多的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品。“毓婷”作为紧急避孕药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推向市场。
  据介绍,全世界每年有800k3000万妇女是由于避孕失败而造成妊娠的,每年还有500万非意愿妊娠是由人工流产终止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发达国家,每年大约有20多万妇女死于人工流产。针对这些情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面开展“紧急避孕”行动。由北京第三制药厂和国家计生委药具服务中心共同研制开发的“毓婷”(左炔诺孕铜),是国内首次生产并由卫生部药政局批准上市的紧急避孕药品。


第4版(要闻)
专栏:

  葫芦岛纪念塔山阻击战胜利50周年
  本报葫芦岛4月5日电 记者刘建林报道:今天,辽宁省葫芦岛市各界群众2000多人汇集辽沈战役主战场之一的塔山,隆重举行纪念塔山阻击战胜利50周年暨烈士陵墓落成仪式,缅怀英烈,教育后人。
  塔山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中的一次关键性的战役,人民解放军用血肉之躯挡住数倍敌人的疯狂进攻,为我军取得辽沈战役胜利及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塔山阻击战胜利50周年,中共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塔山烈士园内建一座大型陵墓,在清明节前将查找到姓名的743名烈士的遗骨迁移到这里集中安葬,并立碑纪念。
  曾经亲身参加并指挥过塔山阻击战的老将军吴克华、胡奇才、李福泽、江燮元、焦玉山,生前立下遗嘱,希望身后将骨灰埋在塔山革命陵园,和当年死去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今天,5位将军的骨灰运到了塔山,塔山英烈和他们的首长团聚了。
  塔山阻击战纪念碑正面镌刻着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的题词:“塔山英烈,万古流芳”,背面刻有塔山烈士英名录。
  据悉,塔山革命烈士陵园已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葫芦岛市以组织群众瞻仰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阻击战展馆等纪念塔山阻击战胜利50周年活动为契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正在全市展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