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三节草》在法国获奖
  日前在巴黎圣里斯特第二十届法国真实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三节草》荣获本届电影节特别奖。
  该纪录片是由成都经济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投资拍摄的。该片讲述了一位在中国西南部泸沽湖畔生活了五十四年的汉族老人的传奇故事,折射出本世纪中国发生的社会历史变革。 (王谨)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陈美中国行
  被称为“世界青春派小提琴乐手”的陈美,在巡演了三十四个国家之后,4月14日将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红色激情》演奏会,这位亚裔英国乐手将用音乐倾诉她对“故土”的挚爱之情。
  陈美对音乐有着超乎寻常的悟性和理解力。她三岁开始学琴,十岁便与闻名世界的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她的首次音乐会。十二岁时,以独奏家的身份巡演世界各地,并灌制了两张古典音乐专集,成为录制柴可夫斯基和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年龄最小的小提琴演奏家。陈美参加过意大利的圣雷莫、瑞士的绿色音乐节等许多世界著名音乐节,1995年走上牛津大学讲坛,1997年6月30日参加了香港庆回归音乐会演出。
  学自古典,融汇东西,奠定了陈美美妙弦音的基石。陈美曾师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资深小提琴教授林耀基,在英伦接受过皇家音乐学院的正规训练,并同著名的华裔小提琴家薛伟有师生之谊。作为传统古典的小提琴演奏家,陈美的琴音里流淌着当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她的音乐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连接在一起。她用纯净娴熟的提琴语汇,富于动感、新奇独创的音乐语言,赋予内涵厚重的古典音乐以轻松活泼的释义。她是用音乐去回应世界的需要和世界对她的爱。
  此次中国之行,是陈美去年以来环游世界巡演的第三十五站。从她演奏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红色热力》、《队列舞蹈》以及《梁祝》等音乐信息中,人们可以享受到音乐所能给予的美、力量和神秘的魅力。(仲雨)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追求非常规
  电影《白骆驼》导演 石学海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在影片《白骆驼》的创作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做了些非常规的艺术追求。
  电影《白骆驼》是一部以真实故事为背景而创作的影片,写的是1960年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根据周总理和乌兰夫同志的指示,上海的三千孤儿来到内蒙古大草原被抚养成人的故事。像这样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如果按常规,那要花相当多的篇幅去描摹当时的历史背景。要想拍得巧妙,就得采取非常规的方法。我们把历史事件远远地推到背景上,在前景上写一个女人和六个孩子的故事,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写好了这个女人,就把蒙古族人民的胸怀一下子袒露出来了,收养三千孤儿的事也就完全清楚了。
  在女主人公的塑造上,我们也采取了非常规的方式,让她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收养了这六个孤儿。苏日娜赶着勒勒车从苏木里替队里和别的队领回六个孤儿。夜遇饿狼,在生死关头,她用马灯的油点燃了袍子,这才把狼群撵跑。虽说从狼嘴里夺回了六个孩子的生命,但在与狼搏斗的过程中,政府配给每个孩子的三十斤炒米和供给证全都丢了。在这种情况下,苏日娜毅然地表示:手印是我按的,炒米是我丢的,孩子我养了。正是从这样一个非常规的开端,苏日娜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苏日娜这个女性形象之所以让人为之感动,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她人格形成与重构的过程。而她的这种人格力量是通过非常规的道德评判来体现的。当孩子们面临饥饿的折磨,小乌力吉饿得病倒的情况下,苏日娜把从山崖上摔下来的羊背回家来给孩子们吃。按常规的道德评判来说,这是集体的财产,私自背回来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应有的谴责。而我们正是抓住反常规这一点,来构筑苏日娜的人格力量,苏日娜完全是为了孩子的生命,才去承受道德上的谴责,去承受一切。在影片中我们力图使伟大的母爱和民族情怀与崇高的人格力量浑然一体。
  按常规意义上的人物关系式已经不能充分表达出我们要表达的东西,我们采用了怎么表现有利就怎么表现的复合式。
  我们首先设置了一个有力的布局,即:提神的开头,坚实的中部,精彩的结尾。我们以归途遇狼作为开头,以两次送孩子,喀巴弄白糖、偷羊等为中部,以老年苏日娜上圣山为结尾。在归途遇狼这个段落我们采用了惊险样式,从影调、色彩、景别、长度、音乐等各方面去营造气氛,这场戏实际长度为2分30秒,却用了七十八个镜头。切土豆这场戏,我们又采用了言情式来完成。而喀巴拦车这场戏,我们又借鉴了武打片的手法。
  诚然,我们尽管采用了多种表现方式,但在总体上是散文化的,不重视外部的重大事件,主要是靠独特的细节来取得影片的成功。在影片中,我们着力表现了白糖的细节、偷羊的细节,这都该是影片出彩的地方。
  我们打破了以往那种影片中比较沉闷的叙事形态,力图让影片活跃起来,让叙事大都在运动中进行,让镜头充满勃勃生机,充满独创性和鲜明的色彩。真正打动人的作品,首先要打动创作者,让创作者的感情与观众的感情拉到最短距离。你必须对你所要表达的主题,要讲的故事有激情。只有这样,你的创作才真正有神来之笔。
  影片中,我们有意着力表现一些激情段落,比如,与狼搏斗,学骑骆驼,追赶勒勒车,摔跤,偷羊,处罚喀巴,偷吃白糖,上圣山等。对这些激情段落我们有意识抓住不放,充分地进行表现。我们不怕说煽情,激情不是煽情,是个人的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在对人物准确理解前提下的一种艺术创造和表现。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攀越生命的圣山
  刘红
  当影片《白骆驼》还在筹划之中时,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演员汤那便作为主演投入了前期的创作中。她和导演、编剧一道奔走在内蒙古大地上采访、选景。在那里,人们争相告诉他们很多当年的蒙古族人,特别是蒙古族母亲抚养汉族孤儿的感人故事;掩映在萋萋芳草中无言地诉说着汉族儿女对蒙古族母亲的感激和思念的“母亲碑”,更是深深地震撼了创作人员的心扉,而汤那对此更有一番切实的感触。
  “文革”后期,父母“下放”五七干校,八岁的汤那被送回山东原籍。远房表哥家的孩子尚在襁褓,八个月婴儿的呢喃唤起女孩爱与被爱的渴望。一年以后学校复课,汤那要把婴儿带走。村里人开了一夜的“会议”,终于同意由表舅陪同汤那和孩子回京,他们不相信九岁的汤那真有耐心喂养孩子。不料小女孩汤那不仅把男孩照料得很好,在她去三十八军宣传队当学员小兵时,居然把孩子也带上了。好在部队首长知道在奇特的年代里多有奇特的事,只当那是汤那的弟弟:“就留在部队幼儿园吧。”军中无戏言,一句话,为汤那解决了难题。那一年,汤那刚刚十岁。
  十几年后,当一个惨遭婚姻不幸的进京避难的大姐,带着两个女儿跪倒在汤那面前时,她又决然地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她将孩子们的吃、住、行,包括他们的恋爱烦恼都“承包”了。
  也许是冥冥中天意的安排,戏外没有结婚的她抚养了三个孩子,戏里没生孩子的她成了六个孩子的母亲。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的汤那九岁入伍,跳过芭蕾,演过话剧,当过报幕员,曾在多部电视剧和电影中担任主角,尤其在电视剧《三个姑娘一个兵》和《长征岁月》中的出色表演,受到观众喜爱。扎实的表演基础,好强的性格特征,深厚的生活积累,特别是她那段与苏日娜极为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她在创作中很快走入苏日娜的内心世界。
  苏日娜对做母亲的事,一开始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只因为为村里领养孤儿,归途与狼群相遇,搏斗中丢失了政府发给孩子们的六袋炒米和供给证,不好把孩子送往饥饿的牧民家,苏日娜一人领养了六个孩子。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并非没有矛盾和犹豫,但对孩子逐渐加深的爱,使她选择了孩子而舍弃了一个女人所憧憬的婚恋、爱人和小家庭的幸福。
  汤那的身上有苏日娜的影子,所以她才能了解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孩子的不易,才会体会到当孩子们长大成人齐刷刷地站在眼前时,母亲的那种无怨无悔的心情。除了在外形上她将自己变成了连当地群众也看不出差异的蒙古族姑娘,在表演中,汤那把握住朴素平实的人物基调,把苏日娜收养孤儿这一崇高行动的思想轨迹,她对孩子由浅至深的感情脉络,她对深爱着她的两个男人层层递进的矛盾冲突,都演绎得十分贴切、自然。
  唯有可信才能感人,才能让人相信这是真实的故事而不是神话。汤那准确到位、精心设置而又不露痕迹的表演,在银幕上树起了一位别具风采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苏日娜平常人对待意外事的平常心,反倒更加显示了她的本真,而让每一位观众从她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身影,勾起对自己母亲深深的怀念。影片在京、沪、广西等地试映,获得电影界专家和观众们的极大好评。布赫副委员长夸奖汤那演得好,像蒙古族姑娘。布赫副委员长的夫人还给汤那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塔娜,蒙语为圣洁、吉祥的意思。汤那十分在意这些赞誉,她说,那是蒙古族人民对她的最高奖赏。
  《白骆驼》中有一神来之笔:三次前后呼应的“去圣山”,第一处是苏日娜遥望圣山对孩子们说:“阿妈一辈子就想去一趟圣山,那是有德行的人才能去的。”第二处是孩子们用沙土堆上几座“圣山”,庆祝家里终于攒下了还债的钱。第三处是影片的结尾,有了出息的孩子们回到阿妈身旁,他们背起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迎着金色的落日余晖,向圣山走去。汤那说,塑造苏日娜的过程,也是她攀登圣山的过程,苏日娜使她懂得了人只要有理想和信念,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就能达到心中向往的目标……
  《白骆驼》剧照(附图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她是真正的母亲
  ——影片《白骆驼》观后
  杜高
  广西电影制片厂新近拍摄的影片《白骆驼》,是一曲民族友爱的深情赞歌,也是一首人性美的颂诗。整部影片流淌着真诚的情感,以朴素、清新、明净的诗化风格叙述着一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把观众从六十年代那种特殊的历史生活氛围引向一个崇高深远的精神境界。它无需靠曲折的情节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来吸引观众,因为人世间真诚而无私的爱本身便具有伟大的力量和蕴含着尽善尽美的诗意。
  只要我们回想起六十年代初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那一场大饥饿的灾难,当成千上万个可爱的孩子忽然变成了无人抚养的孤儿时,我们便会向内蒙古草原上这位放牧驼群的纯朴的姑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她凭着一颗善良的心和一腔助人的热忱,在那困苦的年月里勇敢地担起收养六个上海孤儿的重担,用自己一生的辛劳甚至牺牲了一个少女应有的幸福,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到这六个陌生人家的孩子身上,含辛茹苦,把他们一个个抚育成材。今天的人们也许会把这个真实的故事看成一篇神话,世上哪有这等自找苦吃的傻瓜?也许唯其如此,影片《白骆驼》才更具有了现实的启示力和震撼力吧?因此,当银幕上出现一幅幅辽阔丰饶的内蒙古草原的画面时,我们却仿佛看到的是这位草原女儿母亲般仁爱的情怀。
  六十年代初乌兰夫同志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决定把内地三千个孤儿接到内蒙古分送给牧民抚养。影片这样开始:快做新娘的苏日娜正赶着一辆“勒勒车”到镇政府去领分给图卡什和博格腾两个村落的六个孤儿。她摁了六个手印,领了政府发给领养户的六袋炒米,高高兴兴地赶着车带孩子们回来。不料在归途上遇上一群饥饿的野狼,凶恶地扑向这六个小生命。惊慌的苏日娜急中生智,为了保护孩子们,把六袋炒米抛向扑来的狼群,并点燃了一支火把奋力挥动,这才吓退了追逐的恶狼。在寒夜的火光中,伴随着野狼的嗥叫,我们看到六个惊恐的汉族孩子已经紧紧地偎倚在苏日娜母亲般的怀里了。
  回到村子,这个不愿把困难推给别人的姑娘,向她未来的公公苏和表示:“手印是我摁的,炒米是我丢的,六个孩子都归我养了。”纯真的苏日娜没有料到,这个决定竟会改变她的一生。这时她的未婚夫巴图赶着骆驼,带着新婚用的物品来到图卡什。苏日娜告诉他:“你娶我可不是一个,多了六个。”巴图果然看见了从蒙古包里伸出的六个小脑袋,他坚决要把孩子们都送走。苏日娜不忍心抛弃他们,巴图走了。
  靠一个姑娘的力量抚育六个汉族孩子,苏日娜经受的艰辛和苦楚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她却越来越爱这些孩子,苏日娜成了他们真正的母亲。
  还有一位值得尊敬的蒙古族男子喀巴。他也是一个孤儿,当过喇嘛。他很爱苏日娜,在她孤独而困难的日子里,他分担了她的忧伤。影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孩子因为饥饿病倒了,恰巧一只小羊羔从山崖上摔了下来,苏日娜把羊羔藏进衣袍带了回来。按村里规矩,偷羊羔的人要受剁指的惩罚,善良的喀巴替苏日娜承担了偷羊的罪名,被巴图当众剁掉了手指。这个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蒙古族青年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观众心里。
  巴图和喀巴两个男子先后离苏日娜而去,苏日娜终因抚养六个上海孤儿而终身未婚。三十年后,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了,苏日娜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她让孩子们背着她走向从小向往的金色圣山。这时,她的心宁静极了,充满着无尽的温馨和爱意,她的生命也得到了充实和升华。
  影片《白骆驼》将唤起人们多方面的联想和思索,它使观众为无私的爱,为人道主义感情,为献身的精神而感动。但我认为,这部影片的价值更在于,它使我们从苏日娜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蒙古族姑娘身上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坚强性格,它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精神。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旁观者说

  多演些中外名剧,如何?
  康洪兴
  最近,在纪念话剧九十年而举行的全国话剧交流演出中,十八台戏中有两台备受专家和观众的青睐。其中一台是由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法国名剧《死无葬身之地》(剧作者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理论家、戏剧家让—保尔·萨特)。一些戏剧家和观众看了该剧的演出后认为:“这样的好戏太难得看到了。”另一台戏是由北京人艺专为祝贺这次活动而复排演出的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名剧《雷雨》。当时有关方面曾担心,这个剧是经常上演的老戏,可能不会有太多观众来看,故原先决定只演三场,但卖票的情形出乎意料的好,观众纷纷要求加演,于是不得不增加了七场,全部戏票一抢而光。
  那么,其他十六台戏的上座率怎样呢?据了解,除了像《虎踞钟山》这样的优秀剧目尚好之外,总的来说都远远比不上上述两部戏那样红火。首都一家剧团的团长感慨地说:“不少来京演出的兄弟团都来找我,要我帮忙组织观众。可我哪有那么大本事去找那么多观众啊!其实,我们自己团上演一部新创作的戏,上座率也低得可怜。”他说的是事实。目前,我国的话剧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问题,即:新创作的剧本少得可怜,然而从中千挑万挑选出来的剧目,一上演却没多少人看。
  为什么新创作的剧目与名著相比,在推向市场时,会出现这么大反差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戏的质量。
  名剧,无论它产生于何时何地,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证明它的艺术质量是上乘的,在观众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它对观众的吸引力是一般的剧目所不能比的。所以,名剧的上座率高有它合理的依据。在当前话剧创作和演出不十分景气的情况下,多演出些古今中外名剧,对增加上座率,鼓舞演剧队伍的士气,加强戏剧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拓展戏剧家的艺术视野等等,是会有好处的。
  另外,我国当前话剧剧本创作的总体艺术水平不高,这是不需争辩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多上演一些中外名剧,对提高我们的剧本创作水平不无益处。在将平庸的剧作与高水平的名剧的对比中,剧作家们自己会逐渐悟出门道来。艺术水平的提高不是平空而来的,而是要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标杆”作为参照物。
  还有,多演名剧对提高观众的艺术趣味和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平庸的作品会使他们或者不再进剧场,或者只满足于低下的欣赏口味。而名剧因为艺术质量的上乘会使观众折服。从此他们可能就会迷上戏剧,而且知道什么是高质量的艺术品。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会促进剧本创作和舞台创作水平的提高。因为观众的鉴赏力高了,对平庸之作不屑一顾,就会逼使戏剧家非拿出好剧本好演出不可,否则就无颜见江东父老。
  戏剧舞台,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场所。所以,多上演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剧,有百利而无一弊。再说,翻开我国话剧史便可得知,早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话剧演出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也不只是上演新创作的戏;而是同时还上演诸如《大雷雨》、《安魂曲》、《油漆未干》等外国名剧。可见,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好的传统的。所以,笔者不揣冒昧地在此呼吁:全国各地的话剧艺术家们,多给观众上演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剧吧!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牡丹亭》将飞上美国舞台
  五十五折全本四百年来首次完整亮相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千古绝唱《牡丹亭》在抖落四百年风尘之后,最近将以五十五折全本的形式在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上演出。这是中国古代戏曲大师笔下的动人爱情故事首次完整展现于戏曲舞台之上。
  四百年前,汤显祖的传奇杰作《牡丹亭》问世时,曾“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剧中,汤显祖以非凡的艺术想象力结构出一幅中国社会的巨幅长卷。尤其是杜丽娘因情致死,又因情复生的情节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和艺术家,但《牡丹亭》因其篇幅庞大几百年来从未被全本搬上舞台。这一次,缘于大洋彼岸对中国艺术的向往,上海昆剧团已投入全本《牡丹亭》的排演。
  全剧将分为六个部分:《惊梦》、《闹丧》、《幽媾》、《回生》、《责寇》、《圆嫁》。预计演出时间二十多小时,每部分近四小时。全本《牡丹亭》的表演格局将打破常规,取消前后台之分,并通过舞台侧面设置一系列实景,使观众在欣赏演员表演的同时,还可了解四百年前中国社会的衣食住行,众生百态,中国戏曲的灵活性假定性也将得到充分展示。
  《牡丹亭》在美国计划演出两轮。第一轮连演六天晚上,第二轮连演三天三夜。观众和休息演员的进餐饮茶等可在台下进行,这也是欣赏古典戏曲的传统方式之一。
  目前,《牡丹亭》正进入紧张排练阶段,5月将在上海预演,7月在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上亮相。尔后将赴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等地巡演。(于生)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玩偶之家》重新排演
  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场
  中央实验话剧院近日重新排演了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曾在世界各国广泛上演,也是中国话剧九十年历史中演出次数最多的外国名著。它对中国的戏剧和观众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曾是中国妇女反封建、追求自由解放的一面艺术旗帜。
  这次演出的《玩偶之家》,将一百二十年前在挪威发生的故事改换到三十年代的中国。挪威姑娘娜拉远嫁到中国,她爱她的中国丈夫,努力融入中国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然而,一次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她私自借了一笔钱,被丈夫发现后,双方努力搭建了八年的东西方成功婚姻大厦却轰然倒塌,娜拉出走……人们将看到一出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玩偶之家》。它超越了原来单一的解放妇女的主题,力图表现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家庭道德伦理,将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用艺术形象呈现在当代舞台,提供给观众更多思索和感受。导演吴晓江力争以全新的诠释和舞台样式,将《玩偶之家》奉献给当代的观众。
  这次演出也是一次中外艺术家的合作。中央实验话剧院特邀挪威王国国家剧院院长担任艺术顾问。该院著名女演员荷兰德饰演女主角娜拉,演出以英语和汉语进行,同时打出字幕。中央实验话剧院也组成强大的演员阵容,娜拉的丈夫韩尔茂由李建义扮演,韩童生饰索债人柯洛泰,倪大宏饰阮克大夫,贾妮扮演剧中另一位女性林丹。
  (广南)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母爱真情诠释生命真谛
  影片《下辈子还做母子》获好评
  江小笛幼年时便患上了绝症,作为教师的母亲赵丽云更是全身心扑在了不幸的儿子身上。春去暑来十几载,年复一年几千个日日夜夜,她和身为普通工人的丈夫不敢有半点懈怠,想尽一切办法竭力挽救儿子生命。同时,他们从日常生活的琐碎处入手注重儿子的生命质量,使江小笛在从幼年到少年这有限的生命历程中体验到了充实的人生。从而他与倾注了全部感情的父母一起,奏响了诠释生命的新乐章。
  由许雁、李春利、伯男编剧,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南京电影制片厂新摄成的故事片《下辈子还做母子》,取材于产生在九十年代中国的真实故事。
  先期看过影片的电影界和社会各界人士认为,该片借一个真实的故事讴歌了母爱这一永恒主题,生动地表现出关爱和被关爱者在注重生命质量的互动中,勇敢面对人生绝境的生命意识,这正是该片有别于同类题材影视作品的地方。而宋春丽、刘佩奇对人物心理细微处的准确刻画,也为影片增色不少。(西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北京举行魏喜奎创演奉调大鼓五十年纪念会
  为纪念曲艺曲剧艺术家魏喜奎创演奉调大鼓五十周年和魏喜奎曲剧艺术发展促进会成立三周年,北京艺研所、北京魏喜奎曲剧艺术发展促进会日前在北京正乙祠古戏楼举行奉调大鼓演唱会。魏喜奎的弟子于红、那欣、王莹等纷纷登台一展歌喉。天津的鼓曲名家廉月茹、张雅琴、刘金乐等特地赶来演唱助兴。
  第二届“喜奎杯”鼓曲大奖赛奉调大鼓比赛也于日前拉开帷幕。(周桓)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专家研讨中央台国际节目
  从八十年代走过来的中国电视观众,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动物世界》的。它和后来的《人和自然》、《正大综艺》等节目一样,因其轻松的形式、生动有趣的内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荧屏上一道吸引人的风景。这些节目都出自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编导人员之手。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道成长的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由最初的新闻播出部门发展成目前中央电视台引进国外优秀节目,展示各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它所开办的《正大综艺》、《人与自然》、《世界名著·名片欣赏》、《世界各地》、《国际影院》、《每日佳艺》等栏目以及每年一度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等,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日前在中央电视台迎来建台四十周年之际,该台专门召开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部栏目节目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和电视评论家们,纷纷就如何发挥中央电视台优势,进一步办好国际性电视节目发表了意见。(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