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

  愿做红烛照人寰
  ——序《孙敬修全集》
  王光美
  我和孙敬修同志交往多年。“文化大革命”以前,我的孩子们都爱听孙老师讲故事,有时听得很入迷。我和少奇同志偶尔也和孩子们一起听过片断或听孩子们的复述。少奇同志还通过电台向孙敬修转达过对他的赞扬和问候。直到今天,回忆起来,仍感到十分亲切。后来,我和孙敬修的联系日见增多,我们通信往来不断。
  1990年3月5日,孙敬修老师逝世的噩耗传来,我十分震惊和悲痛,嘱咐办公室的同志给孙敬修灵堂送去了一个花圈,以表达我对他的崇敬之心和深切的哀思。1996年,天津教育出版社为了配合党中央关于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指示精神,也为了纪念和研究孙敬修的需要,计划出版《孙敬修全集》。我和孙敬修的老朋友陈慕华、荣高棠、冰心、韩作黎、叶君健、于友先、于蓝、谢添、李滨声等同志都认为,这是一件造福于中国儿童、造福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好事,应予支持。因此,我们十分高兴地担任了这套全集的顾问。
  孙敬修同志出生于清朝末年的贫苦家庭,八岁丧父,饱尝了人世间的磨难。由于生活所迫,他考入了食宿免费的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尝尽了旧社会小学教师的苦辣辛酸。但他热爱儿童,生活在儿童们中间,潜心研究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及儿童的情趣和语言,总结出一套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特别是摸索出一条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之路。他在讲故事中不但向儿童传授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讲述做人的道理,对他们进行“真、善、美”的熏陶。他的成就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赞誉,受到广大学生和听众的欢迎和爱戴。
  他逐步形成独特的通俗浅显、自然亲切、形象生动、爱憎分明、民族化、大众化的讲故事风格,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成就了这项事业的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超过他的成就。
  孙敬修同志是儿童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故事语言有着特殊的魅力。一切着眼于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兴趣要求,是他的语言特色。他的儿童文学语言扎根于儿童语言的沃土之中。他用这种语言创作儿童故事,他也用这种要求去改编儿童故事,并在故事中隐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受到儿童的喜爱和欢迎。我很同意叶君健先生在评论孙敬修文学语言风格时的一段话,他说:“一般文学史常常容易忽略一个问题,即‘讲故事’在我们文学中的地位。事实上,人类最早的文学创作就是‘讲故事’,从他们讲的故事中产生了我们的许多文学名著,大的如《三国》、《水浒》,小的如话本。现代中国,在这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的人就是我们的孙敬修同志。”1980年6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大会,由康克清同志亲自提名,孙敬修被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授予“荣誉奖”。这是我国儿童文艺创作最高一级奖励,也是终生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两三代人听着他讲的故事长大。退休以后,孙敬修退而不休,不仅继续活跃在勤于耕耘、精心育苗的事业中,而且足迹踏遍祖国大地,向儿童教育工作者及各行各业的人们传授自己讲故事的经验和体会、传授教育儿童的方法。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痴心不变,八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用“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做红烛照人寰”的座右铭激励着自己,为儿童教育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孙敬修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孙敬修全集》除了要收入他永远不会过时的《故事集》之外,还将收入他的《回忆录》、《言论集》,还有他介绍自己教育儿童及讲故事经验的“专著”和别人研究、介绍他的《研究回忆集》以及从未发表过的他的“遗嘱”、入党申请书及书信等等。这将是我们研究、学习和总结孙敬修同志的教育思想,继承和发扬孙敬修同志事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我想,这便是我们出版《孙敬修全集》的意义所在。(本报有删节)


第11版(文化)
专栏:

  镌刻如烟岁月
  ——记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
  本报记者 卢新宁
  长沙,抱石怀沙的屈子成就千古奇文的故地,唯楚有才的三湘滋养万千名贤的旧郡。在这里出现个世界级艺术大师实在是源流有自,不足为怪。
  即便如此,在春雨霏霏的夜晚,穿过幽深逼仄的小巷,走近长沙城北那座青瓦红墙的老房子时,依然心存惶恐:这里住的是齐白石先生的高足、当今中国最负盛名的金石书画大家。才疏学浅的我该怎样才能在贯悉古今的七旬长者面前坦然应答,与博学雅重的艺术大师流利对话?
  及至踏上小楼,在满眼的书籍典册陶瓷古玩中看到李立先生灿若童子的微笑,忽然在心中涌起无比的勇气。是时已过晚上9时,窗外的暗夜正向前流动。整整3个小时,73岁的金石大师谈笑间展现了一个五彩世界。
  白石门下,金石奇缘
  李立,字石庵,号立翁。1925年出生。湖南湘潭花石人。7岁丧父,寄居外祖父家。外祖父家系书香门第,老人雅好金石书画,与齐白石过从甚密。每至除夕,家中总要把厅堂里张挂的字画取下,又从阁楼上取出一批新的字画挂上,年年如是。李立惊异地发现,原来家中所有的字画源于阁楼。一日,趁外祖母出门,李立悄然登上阁楼寻幽探宝,果然别有天地。精美的字画,未使他惊叹,倒是字画上那方圆不一、古朴刚劲的朱印令他心动。李立信手操刀,兀自裁下数十方印章粘贴成册,反复赏玩,以为至宝。随后便常到附近山上采回一堆堆乌珠石,打磨后按谱刻起印来。后来终于东窗事发,外祖母连跺双脚,惊呼“小祖宗”,无奈木已成舟。
  舅舅从中看到了李立的才华,开始指点外甥治印。从此,李立手不释刀,乐在其中。束冠之年,居然自制“石庵印章”一册,艺惊乡邻。在家人的帮助下,李立将册谱寄给远在北京的同乡、前辈齐白石,竟受到白石老人的赞誉。老人惊叹李立“刀法足与余乱真”,感叹“白石刻石替人二三,皆在四川;不料家山又有卧龙,石庵能倾心学于余,余心虽喜又可畏可惭也……”从此,白石老人把家山的“替人”记挂在心,常寄书函,告诫李立“始先必学于古人,或近代时贤,大入其室,然后必须自造门户,另具自家派别”。此后,无论在涓水之滨的华中美术学校读书,还是在西子湖畔的杭州国立艺专攻读,李立始终以白石老人的劝勉为座右铭,以刀代笔,从无倦怠。
  后来李立的金石书画登堂入室,名噪一时。白石老人向他索讨仿自己的爱印“古潭州人”而刻的石章,替代自己遗失的印,直至逝世。而李立在半个多世纪的金石生涯中,即便已经是声名鹊立,仍自称“白石门外”,谦称未能得大师真谛,不敢自居白石弟子。
  独辟蹊径,石破天惊
  小巧的刻刀在老人灵巧的手中上下滑动,不绘印稿,不用印床,略一思索便决然运刀刻石。何处留空,何处连边,何处缺损,早已成竹在胸。
  这就是立翁名震中外的独特刀法:以刀当笔,刻削如泥,瞬间而成,古朴浑穆,“神刀”美誉由此中来。据说这是从汉官印中最难刻的“急就章”中发展而来的技法呢。当年,立翁作为大陆艺术家首开两岸民间艺术交流先河,携篆刻印谱赴台展览时,这手绝艺轰动宝岛,惊为天人;在香港、日本、东南亚,多少人为这操刀弄章行云流水般的境界绝倒,叹为观止。而今,窗外风雨声声,夜深人静之中,73岁的白发立翁出神入化的身影令我迷醉。
  这才明白,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有一种时变时新的魔力,在于一代又一代文人各具特色的不懈追求。“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千百年来,金石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有过云蒸霞蔚才杰辈出的时代。慕前贤而不为所掩,法古人而不囿陈规,立翁终于方寸中求得自己的广阔天地。
  立翁认定,没有传统,就会缺乏一种文化魂魄,如山无烟霞,春无草树。他牢记白石老人法乎古人而又“不雕琢,绝摹仿”的教诲,在艺术之路上独辟蹊径。苦心师法《吴天发神谶碑》、甲骨、殷周金文、秦砖汉瓦、竹简铁线、“西泠八家”,皆有涉及,而后力求脱颖而出。立翁治印,刚劲简练,纵横得意,古朴雄奇,予人挺拔高古之感。尤其是他令人震叹的“以刀当笔”独特技法,气骨高举,格力遒壮,真正惊动心目,妙入无声。他被艺术界公认为当今高手,作品与王福庵、齐白石等前辈一起被列入日本出版的《现代中国著名印人三十二家》,名字载入英国文献《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词典》、《国家名人传记词典》等。
  而立翁的书法也另有天地。以甲骨、钟鼎见长,尤以小篆别具一格,融刀法和书法之长,古朴雄奇,力透纸背。他的花鸟画大胆泼墨,线条洗练,如有金石之声。水仙、红梅、荷花、杜鹃,热烈中有静穆之美,飘然脱俗。岭南派著名画家赵少昂称其“凌古铄金,似齐老再生”。
  心同赤子,人淡如菊
  世人心中立翁是世界文化名人,乡邻眼里视其为仁慈长者。
  半个多世纪以来,立翁传世印章达5万多方。他的作品,或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外国元首,或作为珍贵展品巡游于异国他乡。许多文化名人如茅盾、梅兰芳、吴冠中等都曾慕名索印,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藏有他刻的印章。盛名之下,立翁不改其率真品性,得大自在。
  有件事,颇见立翁性情。
  “花石、楼厦,处处都散落着我童年的梦。”株洲花石村和楼厦村的孩子们还记得,学校图书馆每本书的扉页,都有一枚刻着这诗一样句子的优美图章。那是在一次回乡时,立翁看到家乡的孩子还在破旧矮小的土房子里读书,毅然把原本为自己建造别墅的全部积蓄,捐给家乡,修建两座小学。立翁在酷夏亲自骑着自行车,为水泥、钢材四出奔走。家中的积蓄掏空后,便“笔下生金”,聚沙为塔。新校舍初具规模时,又想着“还得给学校配两所像样的图书馆”。于是又亲自跑遍长沙的书店,采购了1000多册图书,然后,自己动手在每本书的扉页上,端端正正地盖上了这枚印章。学校建成了,立翁高兴得像个孩子。而他自己至今还在书房加卧室总共只有十几平方米的老房子怡然自乐,笑称“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一切真正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虚的。”或许这样的长者,几十年镌刻岁月,早已勘破世间万物,懂得真正的人生。年逾古稀的立翁现在仍供职于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任美术系教授,宝刀不老。他私下收授的弟子,多为木匠、司机、残疾人等平常百姓。老人晚年最大的心愿,是“再为长沙做点事”,筹建李立艺术馆。


第11版(文化)
专栏:

  金石书画各具风流
  上图:“水仙”飘然出俗
  左图:“大匠门外”宏伟苍茫
  右图:“垂丹青”峻拔秀逸


第11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20世纪风云变幻的百年激荡中,一批文化巨子纯美竭诚的性情文字。《人世文丛》——
  追忆似水流年
  苏人
  很久没有如此奢侈地享受了。
  沙沙的书响中,晃动着无数前贤先哲朦胧的身影。封面上那枚小小的贝壳,似乎还隐藏着人生的惊涛骇浪;那块圆润的石头,或许还残留着岁月的日温月痕。《赤竹心曲》、《逝水年华》、《蓬窗追忆》、《草堂怀旧》(学者卷);《儒林清风》、《云梦生涯》、《人淡如菊》、《往事如烟》(作家卷);《艺途春秋》、《艺坛雅奏》(艺术家卷)。厚厚十本精美的书籍构成了厚重的《人世文丛》,让人倾听20世纪漫漫百年中国文人由远而近的心声。
  “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寻求一种较为合理的人生态度。”年过八旬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为《人世文丛》所作序中如是开头。面对尘埃落定的20世纪,回望一代学术巨匠的人生路程,确乎有益于我们寻求合理的人生。这也正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执意推出,张岱年、邓久平等著名学者鼎力编著这套文丛的初衷。
  20世纪孕育了中国历史上一批杰出的文化巨人,这批历史巨人有两个发达的坐标轴:纵坐标是博大辉煌的中国古典文化,横坐标是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化成果。在这个时代成熟壮大的文化人,恰好站在这两个坐标的交叉点上,具有全方位的优势。在历史的交会点上,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那灿若星辰的繁荣景象,今天想来仍然令人心旌摇荡。
  《人世文丛》正是以这批人为主体的20世纪散文丛书。从蔡元培、梁启超、鲁迅、李大钊,直至冯友兰、朱光潜、朱自清、冰心……文丛选择了这些造诣非凡的前辈学者的经典之作,以使读者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蔡元培的《美育与人生》、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也有让今天的年轻人略觉陌生的马寅初的《重申我的请求》、巴金的《说真话》。这里有名人眼里的人生,大师眼里的大师。对于即将跨世纪的人们而言,面对新世纪的黎明,回眸20世纪800余位学者文人的千余篇性情文字,确如作家舒乙序中所言:“人们会在美和情中受到大感动,因为那里有上百位大写的真人,极为难得。”


第11版(文化)
专栏:读者快递

  让旧书市场红火起来
  高巍
  如今,旧货市场在一些城市红火起来。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旧书市场却颇显冷清。事实上,旧书比一般的旧货更具收藏和使用价值,然而,旧书市场在许多城市都难觅踪影。
  据报载,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大城市古旧书店寥寥无几,至于专门收集旧书的调剂商店更是罕见。以全国文化中心北京为例,笔者跑过几十家书店,有旧书买卖业务的只碰到中国书店一家。正规的旧书市场无处存身,给旧书不法经营者提供了机会。北京的潘家园、田村、金台路等旧货市场都有古旧书刊摊位。那里的书贩多半没有营业执照,书刊价格随口而定。
  据悉,在美、英、日、法等发达国家,古旧书业早已成为传统的热门行业。美国现有古旧书商协会会员书店535家,日本古书协会在册古旧书店多达2000家。而我国的旧书市场在很多地方尚未启动。许多有价值的古旧书刊被废品收购站当作废品收去,变成了纸浆,甚为可惜。实际上,古旧书刊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一些藏书爱好者对旧书情有独钟。另外,在书价飞涨的今天,旧书价格相对要便宜得多,而且有很多旧书印刷质量相当好,颇受读书人的欢迎。在去年10月份北京举办的图书节上,中国书店拉去十大车旧书刊,结果卖掉九车多,足见旧书走俏的程度。
  建议一些城市建立专门收集旧书的调剂商店,至少在一些有条件的书店开设旧书买卖专柜。经营者在收售旧书时定价要合理,如对一些印制精良、内容可取、年代久远的书刊可较大幅度超原价收售。
  旧书市场火起来,那将是读书人的好福气。


第11版(文化)
专栏:

  郧县:涌现千余文化个体户
  湖北省郧县南化塘镇青年陈金德高中毕业后,筹资3000元,办起了全镇第一个个体书社,每天来阅览的人络绎不绝,月收入不下400元。据统计,目前在郧县像陈金德这样吃“文化饭”的个体户就有1100多家。
  近年来,该县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看准富裕起来的农民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纷纷从事图书租赁、摄影照相、工艺制作装潢等行业,农村文化个体户不断增多。黄柿乡青年韩力靠一手精湛的装潢手艺,招聘技工5人,成立了全县有名的装潢公司。
  郧县县委县政府对这些文化个体户在经营场地上给予优先照顾,在资金上提供方便,促进全县农村文化个体户队伍的发展壮大,拓宽了他们的小康路。去年,这些文化个体户上交工商利税近百万元。(李国明)


第11版(文化)
专栏:

  衡山:乡土艺术蜚声江南
  暮色苍茫,在湖南衡山县福田乡白云村一家农舍里,传出一阵阵急促的锣鼓声。推开紧闭的大门一看,屋内上百号人正聚精会神地欣赏乡村艺人王春荣的皮影戏《老吴戒赌》。大凡到过衡山的人,无不被这种独具特色的“江南皮影”所迷住。
  衡山县具有灿烂的传统乡土文化,马迹、东湖的纸龙舞曾荣获全国民族舞蹈一等奖,歌唱家何纪光根据“岳北山歌调”创作并演唱的《挑担茶叶上北京》曾风靡全国。衡山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弘扬“乡土艺术”,每年挤出专项资金60万元,鼓励群众挖掘民间艺术精华。2600多名民间艺人组织起来,迅速恢复和发展了150多支皮影队、花鼓队、演唱队和龙狮队。县里还组织专门创作班子,创作新剧目、渔鼓词和曲艺唱词。花鼓戏在第四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中,连获剧本、舞蹈、音乐、演出4个一等奖。(成新平 余庆丰)


第11版(文化)
专栏:

  稀世白龟放归自然
  出水十几年之久的稀世白龟,不久前重又放归河南淮阳的龙湖中。
  这只260多岁的白龟,是1984年8月14日由淮阳东关少年王大娃在龙湖中的白龟池钓出的。相传,伏羲于蔡水捉到一只白龟,揣摩龟甲花纹图案,画成八卦。在淮阳传说中的白龟池果然钓出白龟,令世人惊奇。
  专家推测,几千年来,白龟一直在龙湖中生息。把白龟放归龙湖,对于维系这一历史的活档案的世代繁衍是有意义的。(樊奇峰)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金三元品茗小记
  范占英
  我对茶道的神往来自骨子里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遗传。第一次走进茶艺室正是北京的初春。在茶艺室以两年时间由几家发展至二十几家的速度接近百姓的今天,我信步走入东三环的金三元茶艺室。
  温甜幽远的茶香浸人心脾,五帘天然苇屏垂隔出七方独立而不封闭的空间,高古曼妙的古筝曲在茶斋回荡。
  茶几上安放茶盘、紫檀六用和来自邻邦日本的川田随手泡,皆不着颜色,只以其天然木或钢的颜色示人。来自宝岛台湾的青藤花杯茶具瓷细而匀,仿佛舒柔的仙子迎风远盼。闻香杯、品茗杯、茶托、茶荷、功道杯、过滤网与一柄紫砂小壶簇坐茶盘之上。呈花瓶状的木雕紫檀六用,内插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养壶笔。
  仪式开始了。我很幸运,由店主亲自持壶。沸水浇在紫砂壶上,名曰封壶,掀起壶盖手三扬三落继而旋臂,茶具内便都注入了清水,此时古筝正在演奏铿锵的《沙场秋点兵》,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成为清水洒落的伴奏。主人将水缓缓倒入茶盘,此为洁具。
  取杯不用手,而用茶夹,主人将闻香、品茗二杯放入我面前的茶托。把茶荷内的乌龙茶经茶漏用茶拨拨入壶内,名曰乌龙入珠。再封壶、沏茶,又倒掉,称洗茶。又一次沏茶之后,我的闻香杯里斟入了七分澄澈的茶水,杯不满,主人称,留下三分是情义———中国人感性的民族性格再一次闪光。轻转闻香杯,将茶倒入品茗杯,搓一搓柱形闻香杯,香气自杯口散溢,放至唇边,此曰闻香。品茗杯内的茶应分三口喝干,有人说缘于“品”字有三“口”,也有人称一枯、二甜、三回味。品的过程中主人拿来一帧唐代卢植的《七碗茶歌》。品味香茶,在古筝的感召下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一壶茶尽,主人开始下一个循环,我也有些晕乎乎地,正应了那句古谚:“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第11版(文化)
专栏:九州风物

  千年尘土掩古国 一朝遥感显踪迹
  随国故都将重见天日
  《左传》称“汉东之国随为大”,但古随国的故都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近日,湖北省考古专家宣称:在今随州市西20公里发现了随国故都城址。
  公元前11世纪初,周武王分封同姓随国于汉水流域的东部。1978年曾侯乙编钟在古随地出土,考古界多有迷惑,“曾随之谜”自此产生。随国故都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破解“曾随之谜”的钥匙。
  最近,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张昌平率领省市考古工作者到安居镇实地勘探。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遥感技术中心对专家认定的安居镇随国故都开展遥感探测。遥感探测表明,今安居镇镇区西北确实掩埋着一座古代城池。
  该古城南北长约190米,东西宽约170米;城墙墙体宽约10米,为黄色夯土土墙。小城四周有宽约10米的护城河,城内有厚薄不一的文化层,文化层中周代遗物和秦砖汉瓦十分丰富。所有这一切虽然都掩埋在1米以下的黄土层中,但专家们说:你站在那儿仔细看看,古城呈台地状,墙高池低,依稀可辨。
  张昌平副研究员称:根据勘探获取的资料,安居镇区西北掩埋于地下的古城基本上可以断定为周代随国都城,约建于公元前11世纪,废弃于汉代。
  (刘永国 黄光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