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科扫描

  世纪之交
  国际问题研究前瞻
  ——访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所研究员李琮
  本报记者 吴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国际问题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扩大,人们对国际问题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世纪之交,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李琮研究员。
  记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您认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琮: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空前活跃,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1.在重视国别和地区研究的同时,加强了重大的世界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2.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研究从互相分离到互相结合。3.紧密联系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有的放矢。4.研究领域不断拓宽。5.从个别问题研究到逐步建立国际问题理论体系。
  这些带有方向性的变化,既是为了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也是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只有朝着这样的方向转变,国际问题研究才能充分地发挥其学科特点和特殊功能。
  记者:如此看来,变化确实是显著的,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李琮:20年来,我国国际问题研究呈现大发展的局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非偶然。这是因为,首先,十年动乱结束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破除了长期以来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为理论研究创造了生动活泼的气氛和蓬勃发展的生机。其次,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我国过去对外封闭的局面。我们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往来,对国际问题研究提出了既重大又光荣的任务。第三,20年来,我国和世界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为国际问题研究开拓了新领域,提出了新课题。第四,对国际问题研究的领导力量不断加强,研究人员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对外学术交流日益扩大。
  记者:刚才您提到国际问题研究要充分发挥其学科特点和特殊功能,那么,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特点和特殊功能是什么呢?
  李琮:国际问题研究具有不同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特点和特殊功能。主要特点:一是现实性强。国际问题研究,以研究当代世界现实问题为主,而当代世界形势发展迅速,变化多端,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研究工作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把握世界发展的脉搏,抓住重大事件、重大趋向和重大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和超前研究。二是研究领域广泛。国际问题研究是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问题,以及国际关系为其研究对象,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安全、国际战略、国际组织、国际法以及全球性问题(环境、资源、人口等),其中许多问题都是独立的学科研究对象。即使就国际问题研究的主要对象———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来说,其研究领域也是十分广泛的。三是交叉性强。国际问题研究的许多重大课题,往往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的,而是涉及到多种学科。必须从多学科、多领域、多角度进行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又有其特殊的功能。它的功能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当今世界,把握世界历史的进程,促进对外交流和合作,加快我国的发展,从而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具体来说,国际问题研究的独特功能是: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为我国制定适当的国际战略方针和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研究外国发展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有益经验,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为培养和造就我国现代化所需的既具有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较丰富的国际问题知识和宽阔视野的大批人才服务;研究世界亿万人民斗争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发新的源泉。
  由于国际问题研究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又具有上述特点和特殊功能,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其他任何学科也不能替代的重要学科。
  记者:国际问题研究的重点,是从世界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来的。在各个时期,客观实际都会提出一些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并成为各个时期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的热点。21世纪即将到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时期。您能否对世纪之交国际问题研究的重大课题作一前瞻呢?
  李琮:当前,世界正在大变化中走向21世纪,我国也正在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宏伟纲领指引下迈向新世纪。国际和国内形势的迅速发展变化,我国和世界人民对新世纪的期望,势必会对国际问题研究提出诸多新课题。深入探索这些课题,是国际问题研究义不容辞的任务。这些新课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世界全局性问题:如对21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展望;世界向多极化格局转变的前景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世界大国的国际战略,以及它们之间“战略关系”的趋向;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如何减少和消除世界和一些地区可能出现的紧张局势,保障世界和各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世界经济问题:如跨世纪世界经济前景预测;新科技革命和经济信息化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的趋势及其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和亚洲经济的前景;欧洲单一货币的启动;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振兴和南北关系的变化。
  国别经济问题:如对美国“新经济”的认识;日本经济出现萧条的原因和今后趋向;东欧和俄罗斯经济的前景和问题;一些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与问题。
  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艾滋病、毒品、难民、贫困等。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如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民族和种族矛盾,宗教冲突,边界和领土争端;联合国的改革,及其如何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也都仍将是国际问题研究所关注的课题。
  谈到这里,李琮研究员意犹未尽,又向记者谈了他对国际问题研究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这些问题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中,深入探索其实质和底蕴,揭示其来龙去脉,找出原因和后果。同时,还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在已有基础上,建立起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
  他说,国际问题研究在国外一向是热门学科。特别是西方国家,更是研究机构林立,研究队伍庞大。他们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反应敏锐,在许多问题上,经常从不同角度提出新见解和新观点。对此,我们应加以鉴别,摈弃其谬误,吸收其合理成分,以丰富自己的研究。
  他还认为,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今后国际问题研究应在数量方面发展的同时,大力提高研究质量,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中国当代思想教育艺术精华》丛书评介
  李林
  邵华泽、刘吉、李燕杰、公方彬主编,数十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参与编纂的《中国当代思想教育艺术精华》丛书,自一九九一年至今已由解放军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六十种。这套由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组织,李瑞环、刘华清题词,李铁映作序,计划出版五百种的大型丛书,由于其很高的立意,很强的时代感,以及一大批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的热情参加,因而引起广泛的注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从已完成的六十种著作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作者队伍既有党政机关和军队中的领导干部,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有工作在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从而使研究成果起点高,社会辐射面广,影响大。比如《思想方法和理论思考》、《为着熊熊燃烧的火炬》、《时代的思考》、《带兵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探讨》、《铸魂·艺术·魅力》等等。领导干部及著名学者直接为丛书撰写文稿,研究当前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实践中的问题,表明全社会对于新形势下思想教育工作的关注,给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有益的启示,进而推动这个领域理论研究的发展。
  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大力弘扬主旋律,努力解决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使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为现实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思想工作只能更加重视,不能有任何忽视;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同时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了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组织编纂了这套丛书。丛书坚持与社会发展同步,积极研究人们广泛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比如《沂蒙精神》、《政苑探要》、《部队管理重点难点热点研究》、《困惑与选择》、《碰撞中的理论思考》、《“一国两制”与我军思想道德建设》、《市场经济与后勤政治工作》、《人生价值观教育讲话》、《党委书记要带头讲政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编辑指导思想。
  丛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但更注重着眼实践,使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利于人们借鉴运用。从已出版的著作来看,作者大多是直接工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工作第一线的领导干部,他们都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其著作表现了他们对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准确把握,具有时代感和针对性。比如《思考与实践》、《重在实践》、《实践中的思考》、《在改革开放的锻造中升华》、《当代农民心理研究》、《跨世纪的战略选择》、《道德建设实用指南》等。尤其是正在组织研究的关于下岗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大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等问题,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
  丛书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力求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树立一种新的“大教育观”。当代社会是开放的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同时也是社会成员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的社会,诸多新情况、新特点,决定了以最为复杂的人的思想为对象的教育工作,应当树立大教育观,要以广泛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深刻的思想理论来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厦。为此丛书组织了包括《毛泽东的用典艺术》、《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思想方法漫谈》、《人格的铸造》、《爱国主义教育新论》、《公仆道德新论》、《军人道德修养论》等思想内容丰富广泛的著作。
  历史赋予这个时代的人们以创造的条件和机会,这个时代也产生了大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理论和经验方法。以规模较大的丛书将方方面面的思想教育理论和经验汇集起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丛书编委会已经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调整编辑思路,优化选题结构,突出时代特征,着眼社会需要,正确处理总结党的优良传统与研究现实问题的关系,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结合的关系,以及发挥中华民族自身优势与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关系。可以预计,随着更多优秀作品的问世,必将产生更加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新书架
  《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
  刘秀生
  北京商学院教授王相钦主编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最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时间定位,上溯至古代夏朝,下迄20世纪90年代中期,贯穿古今四千年,堪称是以民族工商业为研究对象的通史。这里所说的民族工商业,是指有别于外国资本而言的中国本国的工商业经济,包含了祖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中国工商业经济的完整性得到充分体现。
  该书采取纵向贯通、横向展开的方法加以阐述。从纵的方面看,把四千年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当作一个历史过程,从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阐明中国民族工商业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性和自身的特殊性。指出,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否则,经济发展就会因人为因素出现曲折。从横的方面看,该书抓住几个经济转型期重点展开。第一个是经济转型的酝酿期,即中国经济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手工业与传统商业的影响,兼及国际贸易的变化;第二个是鸦片战争以后,阐述中国经过洋务运动农工商等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兼及太平天国政权下的工商业发展状况;第三个是国民党建立南京政府以后,通过国家政权建立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程中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兼及日本占领区和革命根据地的工商业;第四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历史过程,兼及港澳台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样,就把民族工商业错综复杂的发展比较清晰完整地展现出来。
  研究历史,在于揭示其演变规律,为现实提供借鉴。今天,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坚持对外开放是并行不悖的。这部70余万字的经济史专著的问世,对推动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及机构设置》
  □陈冬新
  最近,湖北人民出版社将《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及机构设置》一书(傅明贤、张怀平等著),作为“前沿理论课题研究丛书”中的首本推出。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大量的历史和现实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不同国度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的不同特点,从而找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设置的内在规律。作者将这些规律概括为九大理论问题:各国国内现实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是决定该国采取何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原因;政府以经济职能为中心;中央集中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中央政府大多实行大部制;在中央政府设立比较健全的咨询机构;中央政府不要求地方政府的机构与中央对口设置;政府计划的权威性与强制性相结合;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经济成分;政府应依法行政。该书有学术价值,对我国机构改革有借鉴作用。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文晖
  方克立撰写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作者作为国家“七五”、“八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现代新儒学思潮”负责人,对于现代新儒学和中国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结集。既有关于现代新儒学研究的综合性文章,也有关于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著作的个案研究文章,大体上可以反映十年来国内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基本进展情况。作者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肯定了现代新儒学在近百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地位和贡献,对现代新儒学实事求是地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和评论。同时,批评了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两种倾向,阐发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就贯穿于中国近现代文化讨论的主要问题,如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中西文化关系问题,表明了作者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张。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

  关于美国“新经济”说
  □李千 金烂荣
  据有关方面测算,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3.6%,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至1997年12月底,已连续增长81个月。多数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此次持续增长的时间,不仅将超过里根执政时期的92个月,而且可能超过肯尼迪—约翰逊执政时期的106个月。在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时,一部分美国经济学家和新闻界人士认为,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美国新闻界人士把“新经济”的特征归纳为:知识性、数字化、虚拟化、单元化、一体化、全球化、产业融合、消费与生产融合、社会失调与新变革。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指:经济周期与以往不同,持续时间长,周期之间的波动小;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并存。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新经济”指:商业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这两种广泛的趋势。
  美国“新经济”理论家一般认为,实现此次经济持续增长有五个原因,即政府宏观调控得当;冷战结束带来的“和平红利”开始对美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80年代美国企业界在日本、欧洲竞争压力下进行的管理革命出现成效;90年代信息技术大发展;冷战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全面拓展。但在这五个原因中,后两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拓展,为美国的商品、投资和服务打开了广阔的市场,而全球竞争则有利于抑制美国的物价上扬。更为关键的是,90年代的信息技术大发展,给美国带来了全新的经济效益:1.信息产业成为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2.信息产业报酬高,就业机会多,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3.信息产品的价格年年下降,不会引发通货膨胀;4.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利于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率,降低成本,减少库存,以及促进商业销售等;5.信息技术可以改变管理方式,大量减少中间管理层。
  但是,目前相当多的美国经济学家并不认为有“新经济”现象,也不承认“新经济”说。在主张“新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当中,也不认为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已经消灭。
  我国许多学者不赞成美国“新经济”说。但是,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的“新经济”说对我们研究美国经济,提出了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1.美国以往的经济周期受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制约,而现在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和对外贸易的影响;2.传统西方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已不能准确反映美国的经济现象,需要调整;3.过去经济学界认为,美国经济的自然增长率极限是2.5%,超过此限度则引发通货膨胀,并被迫中断增长。而随着科技进步和贸易发展,其经济自然增长率可能将上调到3%—3.5%。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研究动态

  新产业革命的全球性发展,导致劳动关系深刻变革。劳动就业,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学者举行学术研讨会,题为:
  新产业革命与劳动危机
  □陈林
  最近,40余名专家、学者举行题为“新产业革命与劳动危机”研讨会,对劳动就业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讨会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和《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社联合主办。
  何谓劳动危机?
  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分为两个层次:(1)是否存在劳动危机?(2)如果存在,劳动危机是什么?前者主要涉及对危机一词的不同理解和对失业问题严重性的估计;后者则对现实劳动关系的学理内涵作了分析。
  一些与会者认为,西方国家劳动危机无疑是存在的,主要指这样一种现象:由于新产业革命的全球性发展而导致的劳动关系深刻变革,结构性失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一时难以看到好转的迹象。不能用当代资本主义还在稳定发展这一事实来否认劳动危机的存在,劳动危机表现为一个缓慢的形势恶化过程。
  一些从事工会工作的专家不同意“劳动危机”的提法。他们援引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指出,失业问题是存在的,但说劳动危机未免有些耸人听闻。另有一些学者提出,应对“劳动危机”这一概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劳动危机谈的是如何解决因新科技革命和社会结构变革而不断产生的失业问题,这是比较现实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要面临的。如果劳动危机是讲劳动要消失,这种观点很难成立。随着今后的发展,劳动的形态和投入量可能有所变化,但不会消失。
  关于劳动危机的实质,主要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劳动危机的实质仍然是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工业革命早期,工人一度认为机器是他们的敌人,造成了他们的失业,这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还没有成熟的表现。同样,分析今天的劳动危机,如果单从技术革命角度看问题,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必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全球化等诸方面综合考察劳动危机的根源、表现和发展趋势。另一种意见认为,劳动危机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其实质体现了人类文明方式的变迁,即从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工业文明转向更加公正、人道的,以有效社会就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所以,劳动危机是雇佣劳动的危机,不是人类劳动的危机。
  新产业革命与劳动危机
  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一场新产业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劳动危机作为在这种改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与新产业革命的关系又如何呢?
  大多数学者认为,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作用始终表现为“双面刃”:一方面它把工人从就业岗位上排挤出来,另一方面它也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据统计,美国现有4万—5万个工种,其中40%以上是在信息革命以后出现的。信息革命引起了劳动的多方面变化:一是劳动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超过了体力含量;二是劳动不再是人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而是人处于这个过程之外监视生产;三是劳动从密集型转向分散型,从集体劳动转向家庭式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对劳动及劳动就业的判断就需要有一套新的评价体系。
  与此相关,会议讨论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层问题。由于高科技产业的出现,劳动力群体出现实质性分化,产生了高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高级劳动力市场由高级技术精英组成,他们有着良好的知识背景,用智力劳动换取劳动报酬,在新产业革命中是非常大的受益者。次级劳动力市场由出卖体力的人构成,他们的收益越来越小,并有被新产业革命淘汰出局的危险。两级劳动力市场构成了两大社会阶层,彼此间的鸿沟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在这种分化之间,不公正肯定是存在的,健康的社会应该寻求一种尽可能公正的发展道路。目前各国政府和工会组织都在努力探索某种更加合理的制度结构,以使社会资产得以更加公正地重新分配。
  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为,不能把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紧张、下岗职工过多问题,等同于西方社会的劳动危机。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劳动就业问题,还不能说是新产业革命条件下的劳动力结构性失业,而是低技术的老产业向较高层次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具体地说,是二次产业或三次产业中较低层次的企业和行业,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必须解决的劳动力素质老化问题。一方面,70年代末期以来,为了满足人们因改革开放而活跃起来的、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曾获得惊人的高速度发展。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阶段基本结束,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现过剩,在面临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面临着深刻的就业危机。另一方面,一度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场所的乡镇企业,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初加工市场已经饱和,必然要与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的城市大中型企业竞争,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其吸收和转化农民的速度和规模便急剧下降,乃至呈现停滞状态。
  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劳动市场的区域差别问题,分析了北美、西欧、东亚劳动市场的不同特征以及各国在解决失业问题上的具体对策。大家认为,尽管国情不同,西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有的社会就业政策和经济结构改革措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