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科技)
专栏:

  腾飞,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 刘纪原
  作为一名从事航天事业36年的科技工作者,作为一名与25万航天人一齐经受时代大潮检验的领导干部,我亲身实践、亲眼目睹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长征火箭50次发射这个值得庆贺和纪念的日子里,更是百感涌动,思绪万千,甚至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国内的很多人,包括一些社会科学界的学者和权威都曾直接或间接地问过我们:在一个经济落后、技术基础薄弱的国家,为什么要花钱花精力去发展尖端技术的火箭、卫星。
  纵观人类发展史,科学和技术始终是促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千百年来,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大气层、外层空间的逐步扩展过程。每一次扩展,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了巨大的飞跃;每一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都把人们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推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尽管人类开拓空间,克服和摆脱地球的引力,飞出人类生活的“摇篮”,要经历千辛万苦的风雨沧桑,但是出自不同国度的领导者却异曲同工地认识到,不失时机地开发和利用空间,将会获得强有力的战略主动性。这正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内在规律。
  40年的实践证明,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东方红卫星为代表的我国航天技术,已经对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无论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航天技术既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又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工程活动,会像航天发射活动那样,需要众多部门的支援和保障,牵动亿万公众的精神参与,受到人们那样广泛和持久的关注,其成其败导致轰动效应并震撼人心。正如邓小平同志高度总结概括的那样:“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总之,问题不在花钱花精力,这笔为数并不多的支出也许就好像教育儿童一样,是绝对值得的。
  世界上所有的著名火箭都有过惨不忍睹的失败,但唯有长征火箭的失败被西方舆论界肆意炒作,甚至惊呼“中国航天怎么啦”。
  我国是在发展弹道式导弹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运载火箭的。由于火箭与导弹在技术上相通,在工艺上相近甚至相同,导弹经过一定的改装加工,可作为火箭使用,这就大大提高了长征系列火箭的经济性。也正是因为这同一个潜在因素,发达国家对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才一贯严格封锁。近10年来美国就以种种借口,三次制裁我国航天。长征火箭在国际市场上的运作,也囿于国际政治、经济、高技术竞争的特定环境和条件,步履维艰。
  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年3月26日刚刚完成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圆满发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铱系列卫星,长征火箭用28年时间走完了50次发射的风雨历程。其实力、其差距、其成其败均可在与世界著名火箭的比较中有所感悟。
  长征系列火箭前50次发射的成功率高于美国和前苏联,低于欧空局,与日本相当。其最大运载能力超过欧空局阿里安4火箭及美国的德尔它火箭,发射入轨精度与国外这些火箭基本相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家经济、技术实力还不够强,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实力,实属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国家资源集中能力和国家战略动员能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各国完成火箭前50次发射的时间差别很大,美国只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前苏联用了6年,欧空局用了13年,我国则用了28年的时间。这一时间段的长短,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航天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世界其他著名火箭以其发射次数、发射频率和发射成功率构成的竞争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长征火箭。
  所以,在长征火箭50次发射这一值得庆贺和纪念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同事们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保持中国航天的发展势头,怎样尽全力不与国际先进水平拉大差距。
  朱镕基总理已经向全世界承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坚定不移地发展航天技术,需要我们继续保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需要通过开拓市场、承接项目的实践锻炼,培养和保有一支能够挑大梁的青年技术骨干队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航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对长征火箭加速进行技术改进,实施质量振兴计划以进一步提高可靠性,缩短研制和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能力及服务水平以增强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
(附图片)


第7版(科技)
专栏:

  从失败中完善
  龙乐豪
  随着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又一次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两颗铱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的长征火箭完成了第五十次发射卫星的任务。
  总成功率只有88%
  28年来的50次发射,总成功率只达到了88%,而在同期,俄罗斯(苏联)、美国一些名牌火箭的总发射次数已经超过200,发射成功率接近95%。相对而言,长征火箭在发射频率与成功率等方面的差距显而易见。具体原因主要的有两点。首先是设计上的问题,由于设计人员的认识能力有限,或由于地面模拟试验条件的制约,对个别层次的技术问题,一时尚未认识清楚,因而在设计方案上就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到目前为止,长征火箭发射失败的70%是由于设计不周造成的,但设计一旦完善则可彻底解决。其次是产品制造方面的缺陷,这种缺陷往往不能用通常的检测方法事先检测出来。由于电子元器件制造工艺缺陷造成的发射失败,在长征火箭的飞行记录中共有两次。
  256条改进措施
  面对近几年来长征火箭的失败,我们围绕着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质量控制及其他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反思,采取了一系列确保火箭飞行成功的有效措施。
  首先是严格的设计复核、复算、复试、复验,多层次的严格的同行专家评审,目的是为了杜绝设计错误与设计不周现象的发生。另外,还强化了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检测与监控措施,例如:对各种电子元器件增做破坏性物理分析(简称DPA)工作,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生产的各类电子元器件均抽取一定比例数量的产品进行DPA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或者整批报废。这一措施约淘汰了10%原先已被验收合格的电子元器件产品。第三,还增加与完善了火箭临射前质量状况的监测手段,确保有故障或有故障隐患的火箭不进入点火发射程序。第四,提高了对火箭各类产品的验收等级与标准,包括对每一种火工品均要进行无损射线检查,对焊接件的焊缝进行100%的X光或其它射线探伤检查。第五,我们还严格执行了关于各种质量问题从技术上与管理上归零的两个五条标准。
  类似这样的措施不胜枚举,仅就长三乙“2·15”失败而言,单是故障调查就花了半年时间,又经过约一年的艰苦而又繁重的工作,我们完成了12大类共122项试验,提出44项共256条改进措施,才迎来1997年8月20日、10月17日长三乙发射菲律宾马部海卫星、香港亚太卫星公司的亚太二号R卫星的圆满成功。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长征火箭的生命工程计划,将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在几年内提高到95%。
  (作者为长征三号甲、乙火箭总设计师)


第7版(科技)
专栏:

  冲向国际市场
  张新侠
  在长征火箭50次飞行的历程中,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篇章。
  80年代的国际空间商业会议,中国人只能带着耳朵去
  1985年10月,中国政府郑重宣布长征火箭投放国际市场。但那时在外国人眼中,80年代的国际空间商业会议,中国人只能带着耳朵来;一家美国卫星公司对我们的开场白是“谈判要先付谈话费”,“等你们拿出一寸厚的建议书时,再来谈”。
  年轻的商业队伍经过短暂的辛勤努力,真的撂下足有一寸厚的建议书,至此签订了第一个卫星订座协议。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地托举起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首次证实了中国商业发射能力;这次发射的入轨精度刷新了卫星制造商休斯公司生产、出售的32颗同类卫星的入轨精度纪录。
  推销尚在图纸阶段的火箭,不为独创,仍属罕见
  刚刚跻身国际市场时,推力最大的长三火箭只能运载中型卫星。我们构想以长征二号丙火箭为芯级,捆绑4个助推火箭,从而把有效载荷能力提高到9.2吨。推销尚在图纸阶段的火箭,在世界上不为独创,但仍属罕见。经过周密论证,“纸上谈兵”获得成功。长征火箭承揽的第一宗大买卖——用长二捆发射澳星敲定。
  合同规定:18个月后长二捆火箭立在发射架上。国外最强劲的对手坦言大型火箭研制至少3年至4年。美国“大力神”火箭副总设计师史密斯,考察了西昌卫星中心后,说我们“抽了鸦片,产生了幻觉”。在国家综合部门的组织下,26个省、市,300多厂家迅速签订了近万项长二捆供货合同。8000项生产任务,几十万道工序,硬是用400多天完成。巨大的长二捆火箭和挺拔的发射塔架准时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史密斯先生也诚恳地认错。
  科学研究承认风险,允许失败,但市场发出了禁行令
  在长征火箭投入国际市场的几年里,新型火箭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失败也相应增多。在我们经过12年努力终于挤进市场,正准备抓住通信卫星大批更新换代的机遇,拓展自己市场份额时,1996年2月15日,长三乙火箭首飞发射国际708卫星失利,星箭俱毁。对于首飞,从科学研究的观点是承认风险,允许失败,但市场发出了禁行令,我们失去了5个合同,损害了最为宝贵的商业信誉。外国评论家不无遗憾地指出,最近几次失利,将把中国航天从市场上淘汰出局。
  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是提高质量。航天总公司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管理规定,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与此同时,增加透明度,按国际惯例处理失利。聘请国外宇航专家进行独立的故障调查;走出去向国际用户、保险界宣讲中国专家的调查结论。故障宣讲分析结束时,国际保险商用掌声表达了对中国航天的理解与信任。
  我们依然面临12年前的命题:挤进来还是被挤出去
  今天,我们驻足回首,深感市场机制对航天发展的牵动之巨大,决不能仅以8年来实施了15次商业卫星发射和5次搭载、占航天28年50次发射的相当比重来评价,也大大超越了航天人步入市场的初衷。
  目前国际同行们对中国航天的成功还只是祝贺加观望。中低轨道卫星网络市场广阔。从现在到2006年的10年间,大约有236颗地球同步轨道、730多颗中低轨道卫星需要发射。
  我们依然面临12年前的命题:挤进来还是被挤出去?
  跨越世纪,摆在中国航天面前的只能是面对挑战开始新的长征。(作者为中国长征工业总公司总裁)
(附图表)


第7版(科技)
专栏:背景

  长征运载火箭
  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研制成功并正在使用的有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捆绑式、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和长征四号等共9种型号的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的小型卫星。长征二号丙火箭及其改进型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的返回式卫星和圆轨道卫星。长征二号丙火箭是“长征”系列中的基本型。长征二号丙加上采用液氢液氧低温燃料的顶级,即构成长征三号火箭,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长征二号加上采用常温燃料的顶级,即构成长征四号火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以长征二号丙为芯级,在它四周捆绑四枚助推火箭,即构成长征二号E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三号A和长征三号B捆绑火箭,使长征系列火箭的服务能力更强,使用范围更广。


第7版(科技)
专栏:背景

  现代火箭
  二十世纪初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美国的哥达德、德国的奥伯特等从理论上对利用火箭进行星际航行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阐述了火箭飞行的原理。
  一九四二年,德国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弹道导弹V—2。俄、美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分别接收了参与V—2导弹研制的部分专家、设备和资料,为各自迅速发展火箭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俄罗斯的“东方号系列”火箭是世界上第一个航天运载火箭系列,它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艘三名乘员的载人飞船和第一艘无人供货飞船。
  美国“土星系列”火箭先后成功发射了“阿波罗号”登月飞船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想。
  目前,航天强国正在研制更先进更经济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马飞孝)


第7版(科技)
专栏:

  走自己的路
  曾庆来
  自1957年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遨游太空以来,40多年过去了,世界上能研制卫星,并能用自己的运载火箭进行发射的,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运载火箭是很复杂的高技术产品,投资大,风险大。我国研制运载火箭,必须走我们自己的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在技术途径上遵循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体现在航天型号科研生产上,就是要按“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小批生产”三步棋来进行安排。开始时,我们在弹道式导弹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两级液体常规推进剂火箭,与此同时,开展了专业技术、关键性技术的预先研究,有了比较成熟的成果之后,研制了第Ⅲ级氢氧、第Ⅲ级固体和捆绑式等新型号火箭。
  其次是严格按研制程序办事。运载火箭的工程研制分为总体方案、初样、试样、使用等四个阶段。每个型号的具体研制工作均不得随意更改和跨越研制程序;每一阶段的工作未达到预先指标要求,决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完成之后,还要经过专家评审才能转入下一阶段。
  第三是建立总指挥、总设计师系统和总体设计部。运载火箭能否圆满完成发射任务,除了火箭自身的质量可靠包括各分系统之间的参数匹配之外,还要与卫星、地面设备、靶场设施、测控设备等配套协调。一个参数对独立的小系统来说,可能最优,但在大的系统里就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在火箭的整个研制过程中,必须遵循系统工程的原理,从全局出发,使整体优化。实践证明,要有一个知识面很宽、系统分析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很强的群体,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这就是总设计师、总体设计部。在总体部工作的基础上,再由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系统作最后的研究确定。
  第四是保证元器件、原材料的质量。由于火箭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元器件组成的,一个元器件失效,一个螺钉的损坏,都有可能造成火箭飞行任务的失败。在国家的统一组织下,采取重点扶植的办法进行了新材料攻关,同时实行了“七专”元器件的管理制度。
  (作者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


第7版(科技)
专栏:

纪念长征火箭50次发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