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调查

  走近“自主择业”
  本报记者 周朗 王莹
  自主择业,在我国已经走近颇具优越感的大学生。这也是我国高校招生、分配制度变革的直接结果。
  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统一招生,免费入学,统一分配”的原则。此后则先是除统一招生外,出现了由用人单位或个人出资的委培生和自费生。这样两种招生方式并存的情况被称做“双轨制”。“双轨制”虽然满足了一些单位、艰苦地区和行业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利于调动高校办学积极性,也打破了国家包分配的传统做法。然而,随着委培生和自费生的比例不断上升,“双轨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两种计划下两条录取分数线的差距越来越大,“分不够,钱来凑”的现象有违教育的规律,客观上给不正之风提供了可乘之隙,更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困难。因此,1994年40多所高校率先进行“并轨”试点,以后几年试点范围逐渐扩大。到1997年,全国高校招生并轨工作已基本完成。
  “双轨制”时,统招生依然实行统一分配,委培生回委培单位就业,自费生自谋职业;并轨后实行学生缴费上学,毕业时自主择业。
  第一届“并轨生”现正面临着毕业分配。今年,北京地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3所高校的6126名毕业生中,实行自主择业试点。
  自主择业 各方击掌
  据了解,自主择业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国家不再承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包分配的义务;国家给予毕业生选择就业的自主权;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
  自主择业和学校包分配的最大不同是,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社会的意识都增强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处梁老师说,实行自主择业,好处很多。一是很多学生通过自己找工作,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对用人单位有利。用人单位在决定录用哪个学生时,已对学生有所了解,使用时比较放心。至于学校方面,虽然实行自主择业后工作更繁重了,但见到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满意,再苦再累也高兴。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面临分配的毕业生都在忙忙碌碌:寄简历、上门“推销”自己、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大多数毕业生都为找工作配了寻呼机,用一位女同学的话来说,现代社会里信息交流是第一重要的。信息,就意味着机会!
  期望之值 务求实际
  采访中我们听到一些毕业生抱怨:现在到处都是人才饱和,自主择业太难了。学校负责分配工作的老师也说:这两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
  的确,这两年由于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机构变动,人员精减,加上一些国有企业经营情况不好,对高校毕业生分配有一定影响。但这仅是事情的一方面,绝不是事情的全部。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的统计,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3%,就连人才最密集的北京地区也只达到13%,与发达国家30%到50%的比例还相差很远。这说明,我国还远没有到人才饱和的地步,目前只是在地区及行业、部门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或曰“局部人才集中”。
  大学生感到自主择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工作的选择上普遍期望值过高。大家都往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挤,基层和边远地区少有人愿去。在北京高校,流行着“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说法,大家都挤破脑袋想留京。但是实行自主择业后,国家对留京指标仍有一定的政策控制,学生想得到指标,须在学校的综合评测中名次靠前,这就使得自主择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北京到底好在哪里?大多数学生回答,北京是首都,有很好的文化氛围,机会多,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利。有的毕业生为留京,先找一个差不多的工作做“跳板”,拿到北京户口再“跳槽”。
  现在的大学生人生经历普遍比较单纯,都是父母和老师的宠儿,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自我意识很强。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使他们的就业观既有着现代的一面,又有着传统的一面。很多学生在向往毕业后能发挥特长、干一番事业的同时,又非常在意户口所在地及国家干部的身份、待遇,甚至工作单位的级别。
  针对上述情况,教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学校负责分配工作的老师不断提醒毕业生:要从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北京大学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主任李国忠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确实有不少单位在要人时注明不要女生,但从北大的情况看,往往女生比男生能更早地落实工作单位,原因是女生更实际。
  合理流动 量材用人
  从国家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让毕业生从计划走向市场,昭示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如何通过自主择业,使国家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得到合理使用,是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
  北京化工学院学生工作部的姜老师在分析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的原因时,讲到存在这样的情况:经过学校动员,一部分学生去了基层,但得不到很好地使用,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种信息反馈回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现在社会上一些效益好、待遇高的行业单位(如金融、外贸等)引得自主择业的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趋之若鹜。这些单位出于种种考虑,往往把高学历作为录用的首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浪费,被录用者也常有“高能低就”的感觉。
  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的情况要解决,除了要尽快打通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的流动渠道外,还必须让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到我国的人才现状,杜绝人才浪费,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在与毕业生的交谈中,我们听到反映比较强烈的两个问题:一是呼唤公平竞争,二是希望尽快完善就业机制。
  许多自主择业的毕业生感叹:“找工作等于找关系。”按说,学校把各种信息向所有毕业生公布,学生自愿与用人单位接触,互相选择,又怎会不公平呢?实际情况是,用人单位与学生接触时间很短,难有深的了解。这时,学校老师的推荐、家庭和各种社会关系的“触角”就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的时间一再前移。许多同学一进入四年级便全力投入,还有一些人甚至从三年级第二学期就开始为找工作而奔忙,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为此,教育部门一些人士建议,应尽快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建立有效的就业机制。鉴于大学生就业直接与国家利益相关,学校须控制大学毕业生的流向。我国高校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少些限制,多些服务,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走上信息化、规范化轨道。北京大学已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组织的供需见面洽谈会落实工作的比例不断提高。
  自主择业的实行,对在校大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人才,等等。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毕业生就业改革步入良性循环。
  (题图照片为本报记者张悦摄)(附图片)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一家之言

  清明节勿忘清廉
  王国华
  清明节,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逝去的人进行缅怀和悼念已成习俗。近年来每逢清明节,不少党员、干部却不讲清正廉洁,携妻带子用公车从城里到乡下光宗耀祖。还有的借祭祖之名用公车、公款游山玩水,吃喝玩乐。据一家电视台报道,去年清明上海到苏州扫墓的人中公车私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当镜头对准用车者时,有的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有的则肆无忌惮,满不在乎。在农村,一些乡村干部以清明祭祖为由,迁祖坟,为死者过生日,扎纸马纸人,请和尚道士做道场,大搞迷信活动,同时趁机大收钱财。
  清明节不清廉,这种现象不仅愧对祖先,也败坏了党风民风。在党和政府决心加大反腐败力度的今天,望将清明节的违法乱纪行为作为一项内容加强监督惩处。领导干部也要以身作则,廉政清白,公私分明,在扭转不良风气方面带个好头。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一家之言

  清明应扫污浊风
  杨由之
  清明扫墓祭祖,是中国人的传统。每当清明之际,偕家人到祖宗墓前祭奠,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已成民俗。然而,近些年的清明祭祖活动越来越变味,风气越来越不正。一是“迷信风”。一些钱包鼓起来的人,借清明祭祖之际大操大办,以尽“孝道”。他们有的成捆地烧纸钱,成箱地放鞭炮;有的请风水先生选“风水宝地”,大兴土木,为祖先营建豪华阴宅,甚至不惜毁山林,占良田;有的请端公、道士,打斋醮,做道场,为祖宗祈阴德,为子孙求荫庇。有些人尽管手头钱不多,为了免落不孝之名,就是借债也不得不跟着干,以致把一个天清地明的好时节闹得乌烟瘴气,狼烟四起,不仅污染空气,也污染着社会风气。二是“腐败风”。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在当今社会的典型表现之一便是“公车祭祖”。每逢清明节,为数不少的大小干部都携家眷坐着公车到祖宗坟前“潇洒走一回”。“蓝鸟”、“皇冠”、“奔驰”等名车纷纷往来于城乡之间。三是“宗族风”。近几年,不少人打着“寻根问祖”的旗号,大搞封建宗族活动,续宗谱,立族规,有的还于清明之际将各地的宗族头儿及代表召集起来,搞“族祖大祭”。动辄百人、千人,大肆挥霍钱财,少数地方还出现“族规”高于国法的现象。
  由此看来,清明祭祖确须革新。据一些媒体报道的新经验,清明祭祖可用三种办法替代。一为“花祭”:不烧纸钱不放鞭炮,一束鲜花献墓前。或于祖宗墓前默坐以寄哀思,或向子孙讲述祖上美德以励后人,既文明庄重,又典雅节约。二为“树祭”:借扫墓之际,在祖宗坟旁栽棵树。一人栽下一棵树,众人留下一片林。祖德心中记,绿树荫子孙,给清明节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三为“遥祭”:身在百里千里之外的人们大可不必风雨兼程地赶回故乡上坟祭祖,只于清明那天携妻带子到郊外或就在家中摆一束鲜花,斟一杯美酒,望家乡遥而祭之。既可免长途奔波之劳,又可避“公车祭祖”之嫌,也不忘对祖宗的怀念与祭奠。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短波

  徐州打击扰乱“一一○”行为
  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徐州市公安局“一一○”报警服务台接到一人报案,说自己在还款途中被出租车司机抢走一只装有二十一万元现金的密码箱。接报警后,九里公安分局跟踪侦查,最后查实是这个人为了赖债而编造的一起假案。去年十二月三日晚,巡警支队接到“一一○”指令:有人正用磁卡电话拨打“一一○”,肆意辱骂值班民警。巡警驱车迅即将正欲逃离的嫌疑人抓获。徐州市公安局最近对一些乱拨“一一○”,谎报案情,辱骂民警的人依法给予了惩处,打击了故意扰乱报警服务的行为。
  江苏徐州市公安局政治部 刘从俭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群鸟“布阵”烈士陵园
  周边群众争睹奇观
  从去年11月28日以来,铺天盖地的群鸟像是训练有素的团队,每到黄昏,排着整齐的队列,到陕西蒲城县永丰烈士陵园“下榻”,壮观的景象吸引了上万人。
  下午6点以后,群鸟隆重的“入园仪式”开始了。只见从洛河南北两个方向飞来的鸟儿不断降落在距陵园西侧500米远的地方,给返青的麦田盖上了一层黑地毯。6点半钟,集结的鸟群中突然有数只腾空而起,像是“鸟司令”派出的“侦察排”去探“敌情”。它们在陵园上空盘旋了两圈,见无异常情况,就返回集结地。隔了大约3分钟,又有一个“侦察连”向这边飞来,在空中盘旋了一圈,然后一个俯冲,便落到陵园东北角的柏树上。转眼间,只听得“呼啦”一声,又一起飞回“大部队”。就在这时奇观出现了,静伏在麦田里的鸟儿们同时腾空,万鸟排空,遮天蔽日。几个回合后又落回营盘,排成一个长方形的队列,等待召唤。此时将近7点,“鸟司令”便从队尾起飞,鸟队紧跟而来,鱼贯入园。
  据有关专家介绍,此鸟叫灰椋鸟,黄嘴黄腿灰羽毛,身长20厘米,比麻雀大一倍,叫起来像吵嘴。它们主要生活在蒙古、俄罗斯和我国内蒙古接壤一带。随着气候变化,北移南迁,来秦岭沿线过冬,清明后便陆续离去。这群鸟偏恋的永丰烈士陵园,是为在1948年著名的永丰战役中牺牲的将士建造的。它坐落在洛河畔上,柏树成林,环境幽静,给群鸟提供了舒适的饮宿条件。这里往年就有鸟儿栖宿,今年初剧增,难以计数,据估计有上百万只。这一奇观引来了秦、晋、豫三省接壤地区众多的观赏者。
  陕西西安市 王天育撰文摄影(附图片)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街头义举
  ——大连市干部群众擒凶纪实
  本报记者 张书政
  读者朋友,这是2月24日清晨发生在滨城大连街头的一曲追围擒凶的壮歌。面对杀人逃跑、持刀行凶的歹徒,人们自发地追,合力地围,机智地擒,其中有国家干部,有普通市民,有共产党员,有下岗工人……
  事情发生在泉勇街停车场。这天早晨,泉勇停车场从晨光晓雾中醒来,大连宝华食品公司女司机苏义花像往常一样,按时到达公司面包车停车位,准备发动车上班。突然,一把雪亮的长尖刀从背后逼住她,持刀歹徒随即低吼:“开车!往北开!”
  正是上班时间,大街上车流如织。苏义花驾驶的金杯牌白色面包车低速缓行,至西南路与西山街交汇处的十字街头,她急刹车,手开车门,边往外冲边喊:“有人抢劫!救命啊!”歹徒揪住苏的头发和衣裙不放。苏义花全力挣脱,半个身子挣出车外,歹徒拽不回来,凶狠地举起尖刀,从苏的后背刺向心脏。苏义花倒在血泊中,歹徒跳车,沿着西山街仓惶南逃。
  大连保安公司的一辆白色小轿车跟在苏义花的面包车后面,司机田林对苏刹车后呼救和被刺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见到歹徒逃走,田林毫不犹豫地调转车头,向凶犯追去。
  “抓歹徒!抓歹徒!”刚刚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称号的大连市监狱的安全保卫科科长桓茂盛,在上班路上听到人们“捉拿凶犯”的呼喊声,急速调转自行车车头,与众人一道追向凶犯。
  和田林、桓茂盛一样冲在前面的有7个人,他们7人无畏地追赶着凶犯。最后,将凶犯合围于西山街童装厂门口附近的马路旁。过路群众配合这7人,呐喊助威,共同拦堵,凶犯陷于群众的包围之中。走投无路的凶犯,犹如一只困兽,穷凶极恶地向四周挥舞着尖刀。
  “放下刀,放下刀!”冲在前面的7位义士不约而同地迫令案犯放下凶器,同时缩小着包围圈。7个人对凶犯的包围只有几步远了。
  凶犯缓缓地转动着身子,恶狠狠地说:“谁要上来,我就和谁拼命!”7个人在包围圈的前面与凶犯对峙着。老石乘凶犯转身之际,机智勇敢地挥起长柄方头铁锹,啪!啪!啪!向凶犯右臂和后脖颈连拍几锹。另6人挥起手中的陶瓷管子、手锤、石头等等,不停地与案犯斗智斗勇。身材矮小的唐起机敏地绕到凶犯身后,猛然一拳,砸向凶犯头部,将其打了个趔趄。7个人一拥而上,将凶器缴获,把凶犯双手反剪起来,并和闻讯赶来的民警杨传锋一道,将凶犯押送附近的西山派出所。
  与此同时,值勤的沙河口区交通警察小刘、小高等,将被害人苏义花急送到附近的同济医院,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死亡。
  经审讯,抢劫杀人凶犯项树东,34岁,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无业青年,曾因抢劫犯罪被判刑5年。今年2月12日窜到大连,伺机作案,结果,在街头被干部群众追围擒拿。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短波

  西华兴起农民股份打井热
  近几年,河南西华县农民自发兴起了“农民股份打井”热。西华农村在划分责任田时,多根据土地沙、淤结构不一,肥力不等,地理位置不同,人口多少等因素,把土地分为若干小块。一般情况下,每户的责任田二至三块,还有四至五块的。每块面积大的三至四亩,小的一至二亩。如每户农民都在地块上打井,势必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从远处引水,就要挖沟、修渠,会造成土地的浪费和水资源的流失。根据这种情况,农户们联合起来,每户出五十元至七十元,集资在小块地中间打井,使小块地组合成有效灌溉的大块地。这样既节约了资金,也节约了水资源和挖沟修渠占用的耕地。
  河南西华人民广播电台 刘峰 刘宏立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短波

  长春记分卡卡住交通违章者
  小小“记分卡”使一度困扰长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出租车、中巴车交通秩序混乱问题明显好转。长春市目前拥有一万两千辆出租车、一千四百余辆中巴车(小公共汽车)。近年来驾驶员超车争道、超员、乱停等违章行为严重扰乱了城市交通秩序。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从去年三月开始在市内出租车、中巴车上设置了“文明行车竞赛考核卡”,当三联记分卡(每联一分)被交警全部撕下后(每违章一次除罚款外撕一分),该车的驾驶员将被办班学习(带车)。无记分卡的车辆如继续违章,驾驶员将被吊扣驾驶证六个月。上述举措实施后,长春出租车、中巴车的交通事故率明显下降。
  吉林广播电台交通台 孟向荣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短波

  郑州铁路警察勇救女孩
  三月二十三日下午,郑州市桐柏路铁路立交桥道轨上,一小学四年级女孩推着自行车横过道轨时,忽见奔驰而来的火车,顿时吓愣了。几个周围的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险情惊呆了。危急关头,只听一声大喊,郑州铁路公安处西站公安所民警白书增闪电般地冲到铁道旁,纵身一跃,挟起女孩滚出道心。迅猛的火车擦着他们的衣服呼啸而过,自行车被火车席卷而走。
  白书增救了女孩,没留姓名就走了。两天后,女孩的父母经多方打听,才知道是白书增救了自己的孩子。
  郑州铁路公安处
  郑金超 李艳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