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云南省一大批昔日吃不饱、穿不暖的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如今走上了致富道路。图为富裕了的云南红河州山区苗族农民把自家收种吃不完的粮食拿到市场上销售。
  郭汉朝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从江2000万公斤柑桔愁销
  编辑同志: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柑桔产业,现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1997年柑桔大获丰收,全县产量达2000多万公斤,比上年增产近一倍。桔农们喜笑颜开。然而由于该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柑桔的销量少。部分柑桔现已开始腐烂。尽管桔农们将价格降到近年的最低价每公斤0.6元,仍少有人问津。为了让桔农们减少损失,笔者借贵报一角,为桔农们找一条销路。
  贵州省黔东南民族师专 李勇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农产品提价余地不大●农业综合开发潜力有限●农民增收路在何方———
  劳务创收前景好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问题凸显,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国内市场容量,是激活我国国民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而今年中央有关会议明确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相应工作的启动,将为我国农民增加收入提供良机。
  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较多,我们认为,目前比较有效、比较有潜力的途径是提高农民劳务收入。这一是有实践证明,二是今后有劳务需求,三是有资源保证。
  前几年农民收入新增部分中劳务收入呈上升趋势,家庭经营收入呈下降趋势。根据我们对国家统计局1992—1996年分省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进行的分析,农民劳务收入与其毛收入、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达到0.83和0.93;而农民种植业收入与其毛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7,虽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但大大低于劳务收入与毛收入的相关系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则表现为不相关;农民种粮收入与其毛收入、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均在显著水平以下,特别是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在0.15以下,表现为几乎不相关。
  另据有关资料,农民劳务收入中外出打工、出卖活劳动的收入处于增长趋势。在中西部一些地方的农村可以看到,这几年农村生活好的、盖房规格高的农户,有不少是有1—2个劳力在外打工,有劳务收入的。近两三年出现的夏粮机收大会战,其经济背景一般也是因为农业机会成本高,农民为省下时间去挣劳务收入。
  今后农民增加收入,依靠农产品提价的余地不大,因为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已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果一味提高国内农产品价格也不现实。在近中期,在科学技术应用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所提高,在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产品结构未有较好调整和市场需求不旺的形势下,依靠提高农产品数量使农民增加收入贡献也是有限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有一定潜力,但也比较有限,西北地区缺水,南方要谨防垦殖过度和水土流失,北方地区生态状况已经比较脆弱。乡镇企业近年吸纳农业劳动力的人数下降,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相应丧失,外部经济环境不像以前那样宽松,虽然其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一大来源,但对其为农民收入新增部分的贡献也不能预期过高。
  目前,我国农田基本建设、大型水利建设仍然不足,交通条件还不够好,铁路不发达,高速公路少,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群众住房紧张,在这些方面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供给缺口。今年中央有关会议明确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项目、住房建设,以及科技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等,对此有很强的针对性。李岚清副总理今年1月31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今后3年中国将投资75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显而易见,我国将有一大批社会公共工程上马,基建投资将大幅度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将因之扩大,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有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他们希望有活干有事干,而劳务收入基本上是现金收入,成本支出较小,是可支配收入,且所需劳动者技能也不高,他们能干也高兴干,这就为兴办一批大型社会公共工程提供了劳动力保证。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今后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在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应该抓住上述机遇,积极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有效的转移工作,扩大活劳动投入,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部信息中心供稿)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不仅仅为了农民……
  ——吉林华龙实业集团发展撷要
  本报记者 潘承凡
  黑色的土地,金黄的玉米,农民不太饱满的口袋……似乎成了遥远的吉林农村传统形象。如今,在吉林省东南山区柳河县,地还是那么油黑,玉米还是那么金黄,农民还干着从前的营生,可是不少农民的口袋却渐渐鼓了起来,甚至不少下岗工人也跟着走上了就业致富之路,因为他们搭上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大船。这条大船,就是以禽产品生产加工为主业的华龙实业集团公司。
  要有规模,还要有范围
  华龙实业集团的前身并不庞大,它只是一家县畜牧局下属的养鸡场,由柳河县畜牧局与中国农垦农业公司合办。作为养鸡场,那时的华龙也是千疮百孔,难以为继。就凭这么个养鸡场,既要带动农民致富,还要推动柳河县经济快速发展,实在难以胜任。
  1993年,柳河县委、政府作出重大改革决定:以华龙养鸡场为基础,组建华龙实业集团总公司,铸造一条能抗击农产品市场风浪,能带动更多农民致富的产业化大船,刚到而立之年的蒋照军被任命为总经理。
  改革大刀阔斧地进行。种鸡饲养规模扩大了,父母代种鸡场由1个扩展到5个,存栏种鸡由6万套增加到13万套,年产种蛋由400万枚增加到1200万枚;破旧的孵化场也在改造之列,购进的32台孵化设备全部电脑控制,年孵化能力由200万只增加到1000万只;改造了禽蛋加工厂,肉鸡屠宰、分割、冷藏能力由27万只增加到350万只。1996年又投资改扩,加工能力进而提高到3000万只;租赁了县粮食局的饲料公司,全价饲料生产能力增加了6倍左右;购进各类生产用汽车50辆,运输能力增加了10倍,保证了送鸡雏、送饲料和回收活鸡、运送鸡肉产品的需要,也保证了农业产业化链条正常运转。
  有了经济规模,华龙集团又向范围经济扩展。范围经济在国外是与规模经济同样知名的经济操作方法。规模经济是某种产品内部数量的扩张,范围经济则是某种产品外部相关行业的延伸。华龙集团首先租赁了柳河县城关乡低压容器厂,为集团内部各养鸡场生产送料机、引风机和加工非标准件,此举节约生产性开支50万元。建成可加工多种农产品的华益粮油加工厂,仅年加工大豆就达5万吨左右,生产豆油0.7万吨,为集团提供了养鸡重要原料豆粕3.7万吨,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他们一次性买断濒临破产的柳河县毛纺厂,为集团公司生产各种包装产品,年可节约生产性开支100万元。华龙集团还将油库推向市场,组建为石油贸易公司,既保证了集团庞大的车队用油,同时还能通过油品经营,每年创利数十万元。所有这些纳入华龙集团经济范围的企业,不仅能向集团内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生产资料,而且都有直接产品或间接产品面向社会市场,都能为集团赢得可观的利润。
  通过经济规模扩展和经济范围延伸,短短几年间,柳河华龙实业集团公司资产规模已由扩张前的3000多万元,迅速增值到4亿元,下属企业27个,成为一条能抗风搏浪的农业产业化大船。
  加了农户,也搭上市民
  1995年7月末,长白山区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山洪暴发,柳河县城被淹。整个通化地区企业就数华龙集团损失惨重,鸡场冲塌,原料粮发霉长芽,待孵的种蛋都成了臭蛋,整个集团损失约1500万元。华龙集团不顾自己的损失,却先将养鸡户赊欠的鸡雏和饲料款一笔勾销。反过来,当鸡雏养大该由华龙集团回收时,农民体恤华龙集团恢复生产资金紧张,暂时不要现金。他们说:“我们的钱都是靠华龙集团挣的,华龙集团倒了,我们什么都没有了。”
  华龙集团巨大的经济实力,增强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安口镇农民公佩清1987年开始养鸡,由于当时公司规模不大,他养鸡也不成规模,没有多少收入。1993年后随着集团公司的组建和规模扩大,他养鸡规模也扩大到5万多只,纯利润每年在15万元以上,迅速脱贫致富。集团公司还超越了利益关系,对农民进行情感和道义投入。养鸡户子女结婚,公司会派车子供婚嫁庆典使用。农业产业化体系之外的农民养鸡遇到麻烦,集团公司也主动伸手帮助。比如市场肉鸡价格下跌,集团公司就按保护价收购体系之外养鸡户的鸡,令这些农民喜出望外,感激不尽。
  农业产业化内部组织结构通常都是“公司加农户”,作为龙头企业的公司带动一大批农民,组成利益紧密的农产品生产体系。这几年由于不少企业不太景气,下岗工人增多,华龙集团公司这条产业化大船上,不仅有农民,还搭上了大量的市民和工人,甚至还有教师和干部;不仅有个人,甚至还有企业单位。吉林梅河口市白云机械厂下岗工人李萍,每月只能拿40%的基本工资,可是她上有75岁的老父亲,下有一双正在读书的子女,生活十分拮据。无奈之中开始饲养华龙肉鸡,头两个月就出栏肉鸡2500多只,获利8000多元,第二茬养了3500只,获利1万多元,于是全家投入养鸡,经济收入非常可观。李萍致富的消息启发了白云机械厂工会,何不兴办养鸡场安排下岗职工?在华龙集团支持下,白云机械厂养鸡场兴办起来,并很快赢利。尝到甜头的白云机械厂工会积极筹备,准备将规模扩大到年出栏10万只,为下岗工人增加30万元收入。除白云机械厂外,还有湾沟煤矿、红旗煤矿、清源725库、红石林业局、水洞苗圃、欢喜岭参场等企业与华龙集团签订养鸡协议,分流富余职工,为下岗职工创收增利。连过去作为财政支柱的酒厂也屈尊纡贵养起华龙肉鸡,如东丰县第一啤酒厂办起了年出栏100万只肉鸡的养鸡场,为华龙集团配套提供商品鸡。
  华龙这条从黑土地驶出来的农业产业化大船,不仅使吉、辽两省15个县市的农民、市民和企业单位得到了实惠,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他们对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探索,还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去年底他们被首批列入为全国60家农业产业化试点单位。在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设计指导下,吉林华龙实业集团公司对农业产业化的探索,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公开还要公正
  □杨开保
  农村建立“财务公开墙”或者“公开牌”以后,财务管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大为增强,收效十分显著,农民也十分欢迎。但是,少数地方某些掌握财权或实权的基层干部,假公济私,自买消费品到集体报销,或用电、用水不出钱或少出钱等现象的出现,使刚刚公开化的农村财务管理,又产生了不少漏洞和弊端,农民朋友对此不满。
  财务公开的目的,是规范制度,严格管理,通过村民自治、民主监督,让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而公开的前提,是必须公平、公正,让群众信赖无疑。“公开”而不公正,就等于掩盖了不公平和营私舞弊;群众对这种不完善、不规范的所谓“公开”很有意见。这也为农村财务管理早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公开”之后,还要确保公正。
  笔者所在的湖北省宜城市,有两件事颇有借鉴价值:一是璞河镇制订《农村财务管理60条(暂行)》,由镇纪委牵头,农经站配合,成立有群众代表参加的三级民主理财小组,每月先村组后全镇,集中办公,逐项审计,不让不合法规的条据入账,并给违纪违规的干部以处罚,消除了为财务问题引起的上访现象。二是刘猴镇分自然村安装电表集装箱,由电管站专管电和收费,消除了“关系电”、“人情电”、“权力电”,分村组逐月在“电费公开墙”上公开电费,农民户均一年减少不合理电费负担100多元,使延续多年的“扯皮电”现象迅速消除。
  钱是人花的,账是人记的。“公开”而不公正,舞弊者照常放肆,老百姓依然吃亏,群众当然不满意了。这两个镇成功的共同点,就是管好了掌握财权或实权的村组干部和电工等人,堵住了“公开墙”后面的漏洞,较好地做到了既公开,又公正。
  现在,各地都在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笔者认为,强化农村财务管理,使之既公开,又公正,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民心工程”。广大农民心平气顺,村安人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就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挑战红土地
  ——来自江西省信贷扶贫攻坚的报道
  本报记者 彭俊
  新闻背景
  江西不靠海,不靠边,万里长江从省境的北端擦边而过。交通闭塞,制约了江西经济发展,只落下个“江西穷,人见人愁”的名声。穷,还穷在一方水土上。在江西,看不到油油的黑土,遍布全省的是贫瘠的红土地,丘陵、山地占了全省2/3的版图。
  到1994年,全省尚有3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占全省农业总人口的9%。信贷扶贫作为一支有生力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启动。同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正式成立。3年来,江西省的信贷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解决贫困户温饱问题”这一扶贫攻坚总目标,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立足省情,发展“特色农业”,为江西省的扶贫事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主力军”和“主旋律”
  从江西省的情况来看,3年来农发行信贷扶贫主力军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贷款总量大;二是贷款增幅大;三是扶贫功效大。
  在扶贫贷款总量方面,3年来累计投放扶贫贷款8.27亿元,占全省扶贫资金总量的58%。在扶贫贷款增幅方面,1997年扶贫贷款发放比1995年增加50%,在其他各项扶贫资金的增幅中名列前茅。在扶贫功效方面,1997年信贷扶贫使近百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并与其它扶贫力量一道,使全省18个固定贫困县21万多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
  农发行江西省分行组建以来,还改变了以往扶贫贷款救济化、分散化、财政化的做法,使开发式扶贫成为信贷扶贫的主旋律。
  开发式扶贫的关键,是在国家必要的扶持下,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让农民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逐渐解决温饱问题。为使这一方针落实到信贷扶贫的实处,农发行江西省分行在发放管理扶贫贷款中,做到了“五个立足、五个注重”,即:立足当地资源实际,注重可持续发展;立足种养业,注重种养业上规模、建基地;立足市场需求,注重项目的效益性;立足高起点,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农业的发展后劲。
  “扶贫到户”和“解决温饱”
  扶贫攻坚的目标是解决贫困户的温饱问题,而要解决贫困户温饱问题,最基本的途径是使各种扶贫措施、资金、力量直接进入扶贫对象的千家万户。江西省的信贷扶贫工作,把“扶贫到户”和“解决温饱”密切地结合起来,使信贷扶贫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在“扶贫到户”方面,江西省的信贷扶贫工作明确了扶贫贷款的投向重点,即以在册的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为了使贷款到户,他们严格落实了扶贫贷款的优惠政策,对到户小额贷款原则上实行信用放贷方式,对辐射贫困户的其他承贷主体也相应放宽了担保条件。以1997年为例,全年落实直接到户贷款12117万元,占年度贷款计划的47.5%,比去年增长14个百分点。
  在“解决温饱”方面,他们一方面立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巩固贫困户脱贫成果打下良好基础。3年来,全省共审批发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1.23亿元,占同期审批扶贫贷款总额的20%,改造农田180万亩,新增装机8万千瓦,年发电量增加2.5亿度。另一方面,他们立足本地资源,致力于开发旨在“解决温饱”的种养加支柱产业。到1997年底,在支持种养加项目上已累计发放贷款3.49亿元,占3年来贷款总计划的56%,支持贫困户种植橙、柚、桔、梨等果业300万亩、养猪300万头、鸡鸭等家禽1000万羽、养鱼1500万尾,近28万户、110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特色农业”和“稳定脱贫”
  江西省有18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这些县都分布在省内偏远的丘陵地区和滨湖地区,土壤多为贫瘠的红壤。农发行江西省分行开发信贷处的同志告诉记者,这些地方通过发展粮食生产,直接解决温饱的自然条件欠缺,解决温饱问题更多是要依靠山上的林果,地上的畜禽和水中的水产水禽,发展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业,这样才能在解决群众温饱的基础上,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为此,最近几年,特色农业项目在全省扶贫总项目中的比重保持逐年递增,目前已达到70%以上。
  在特色农业的产业选择上,江西省的信贷扶贫工作支持了6大主导产业,十几个特色农业项目。其中,特色水产业,主要是甲鱼、鳗鱼、珍珠等的繁殖养殖项目;特色畜禽产业,主要是瘦肉猪、牛蛙、灰鹅、鹧鸪等养殖项目;特色水果业,主要是脐橙、甜柚、金桔等种植项目;特色蔬菜业,主要是大棚蔬菜、高山蔬菜等项目;高效特用林产业,主要是毛竹、食用笋等项目;茶叶方面,主要是“狗牯脑”和“宁红保健”等知名品牌。
  目前,全省18个国定贫困县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农业项目。如遂川的板鸭、兴国的灰鹅、会昌的鹧鸪、寻乌的脐橙等,由于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温饱问题,更为他们稳定地摆脱贫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统计,实施信贷扶贫3年来,全省扶贫贷款支持的特色农业创产值57亿元,占扶植对象农业产值的32.4%;为贫困户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347元,使110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实践证明,特色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地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海上日照”涌春潮
  □吴继安 孙正武
  春天来到了美丽富饶的山东省日照市海州湾。2月25日,海州湾内,千帆云集;码头上,人声鼎沸。首航归来的渔民刚把一箱箱海鲜从船上卸下来,就被早早等在码头上的各地客商抢购一空……
  踏浪耕海远洋行
  日照市有100公里海岸线和7.6万亩滩涂,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随着近海鱼类资源的日趋减少,昔日那种“晚上回来鱼满舱”的景象已很难再现。以捕捞为主、靠传统模式发展的水产业将走向何处?
  经济发展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日照市市长焉竹荣介绍说,面对近海资源锐减的实际,市里及时调整水产业结构,将原来的以捕捞为主变成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同时把捕捞的视线移到远海,以涵养海洋资源,实现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实现远洋捕捞,岚山办事处4年时间就投资2.5亿元,新建和更新改造185千瓦以上钢质渔轮110多艘,使大功率渔船达到230艘。东港区也积极进行渔具渔法改革。他们为200多艘较大功率渔船添置了疏目拖网,配备了雷达探鱼仪,实行了卫星导航。岚山头街道还将拖网变成锚张网,每艘船平均每个航次捕捞收入达6万多元。目前,日照市各类捕捞渔船已发展到5000艘,在全面开发黄海、东海、南海等各大渔场的同时,新开发了南太平洋贝劳和印尼等国际渔场。去年全市共完成捕捞总产量39万多吨,产值20多亿元。
  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资源节约型的水产业发展体系,从掠夺性开发转向集约经营,是水产业调整结构的重点,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日照市在抓好远洋捕捞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他们以筏式养殖和底播放流增值为重点,利用虾池和潮间、潮下带滩涂,养殖对虾、海参、海胆、鲍鱼等,使海水养殖由低值大宗向名优高效、由浅海向深水大流拓展。去年,全市新开发浅海养殖1万多亩,总面积达到6万多亩,水产养殖业实现总产量3.5万吨,产值4亿多元。
  陆地搭台海上唱戏
  日照市在优化水产业结构的同时,积极改善产品结构,大力压缩和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的生产,引导水产加工业由鲜活保质向包装高档化、加工精细化、使用方便化深加工发展,陆地搭台唱活海洋戏,实现水产品多次增值,水产业升级换代。
  市场机制是产品结构调整的动力。日照昌华海产品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以水产品冷藏为主的私营企业,为了走出水产品种单一、区域趋同的误区,该公司根据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积极培育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公司先后从日本引进8条模拟蟹肉生产线和1条竹轮鱼卷生产线,对水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产品畅销全国24个省市以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
  目前,日照市水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共加工6大类近200个品种,水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200%。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行山西省新绛县支行近年来投放五千八百万元建起七万亩蔬菜基地,总产量达三亿多公斤。图为行长刘金泉(左一)在农村了解大棚蔬菜生长情况。张岸涛 马红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