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

  感念母亲的恩德
  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母亲,提到母亲,人们就会想起母爱的博大、无私,就会想起母亲的勤勉、辛劳。母亲的神圣,让儿女们充满敬重、感激之情。
  当人们关爱、奉养自己母亲的时候,不该忘记在我国的贫困地区尚有1000多万贫困母亲。为了救助这些贫困母亲,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于1995年2月联合启动了“幸福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响应。本报“读者之友”版近年来一直关注着“幸福工程”的进展。1996年六七月间,特别派出记者参加了“幸福工程采访万里行”活动,并于8月30日发表了长篇报道《愿贫困母亲俱欢颜》。今年1月7日,“读者之友”版又发表了全国政协常委、“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光美写的“朋友信箱”《只要人人都献出爱》,文章受到读者的好评。
  从去年开始,“幸福工程”组委会把每年的“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救助贫困母亲活动日”。在今年5月10日第二个“救助贫困母亲活动日”到来之前,为进一步推动救助贫困母亲活动的开展,“幸福工程”组委会与本报群众工作部合作,在河北迁安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发起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时间从即日起至4月25日。“一句话”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要求感情真挚,文字精美。来稿请寄:北京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群工部“读者之友”版,信封上请注明“一句话征集”字样。邮政编码:100733。
  “幸福工程”组委会和本报群工部将共同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学者、作家等组成评委会,从来稿中评选出30件优秀作品,向作者颁发纪念品和荣誉证书。入选优秀作品供“幸福工程”组委会日后宣传所用。“读者之友”版也将选登一部分。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把真情和美好的言辞献给母亲。


第12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人生一得

  自我批评诚可贵
  段正山
  我作为预备党员头一次参加民主生活会,很认真地做了一番自我批评。对于平时自己做过的错事,深刻地做了检讨,对于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冷静地做了反省,对于自己思想上存在的糊涂认识,也主动做了剖析。真诚地道出这些心里话,我感觉很舒畅,觉得自己做人没自欺,有正视自己的勇气。
  可是会后,有人说我太实在,哪能那么无情地捅出自己那么多毛病和问题,没见别人的自我批评都快成自我表扬了?
  确实,有的人说是在自我批评,其实是在自我表功,这成绩那贡献,似乎没了他不成,工作上他是独领风骚。如果没有功劳,就诉说自己的苦劳,把不足和缺点都巧妙地融入这苦劳之中,意思是我再有不对、不好的地方,一苦也可遮之。
  也有的人名为自我批评,其实是在自我开脱,对存在的问题,不是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反省,而是一味抱怨客观条件不好,领导不支持,要不就是埋怨同志们不配合,唯独不承认自己水平不高,工作能力有限。纵使自己有不少的错,造成的损失已不小,还是要百般辩解,不肯认账。
  还有的人看似自我批评,实为自我逃避,机智地亮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缺点,比如出于公心拍案而起,本来是个优点,愣要假装从工作方法欠妥上分析,造成了一个让人敬佩的美丽的错误,而对自己存在的实质性问题避而不谈。
  当前存在的对自我批评的种种扭曲,实在是一种极坏的风气,不敢自我批评,至少是对自己不诚实、不严格,对工作和事业不负责的表现,进而言之,是对自己缺点、不足抱着欣赏的态度,放纵自己的错误。这样的人不管以此骗来了什么荣誉和奖励,他在做人上也是巨大的失败。
  在我看来,勇于自我批评,正是一个人有思想境界、胸怀坦荡的表现;善于自我批评,正是一个人摒弃错误、自我完善的精神沐浴。


第12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

  打工者也是“主人翁”
  我们湖南怀化铁路工务段,担负着湘黔、枝柳铁路256公里正线、278公里站专线、118座桥梁、78座隧道的维修养护任务。由于注重充分发挥外来务工青年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我们段有外来务工青年近400人,全都分布在一线生产班组,相当于一线生产人员总数的50%。对外来务工青年,段里注意加强管理和教育,岗前进行安全、业务、电气化等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在前几年打破了企业职工与外来务工青年的界限,把他们当作企业的“主人翁”看待,放手让技术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外来务工青年担任巡道等重要岗位的作业。同时,评比先进、奖励和劳保用品的发放等都与企业职工一视同仁。总之,对外来务工青年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帮助、工作上支持,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年2月3日,外来务工青年谭诗元在巡道时因避免了钢轨折断事故,得到1000元的奖励。去年,我段外来务工青年共防止各类事故85起,为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无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近40人受到了段及总公司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我认为,企业要对外来务工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对外来务工青年和企业职工一视同仁,真正把他们当作企业的“主人翁”。要尊重、理解、关心、支持外来务工青年,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要教育企业职工把外来务工青年当作生活中的朋友,工作中的同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使外来务工青年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真心实意为企业出力。
  湖南怀化铁路工务段吴贻煌


第12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情深似海两姐妹
  陈秀兰22岁时四肢肌肉萎缩,长期卧床,如今已60岁了,仍满脸红晕,性情开朗,谈笑自如。是谁帮助她平平安安度过这38年漫长曲折的人生风雨路呢?是她命苦而心善的姐姐陈竹兰。
  在桐城市龙眠河畔,陈竹兰和陈秀兰是长在一根藤上的两朵花。她们几乎是同时遭到了人生的不幸。当姐姐掩埋了丈夫的尸体,拖着三个孩子回到娘家侍奉老母时,妹妹又患了风湿病,再也无法站立起来。
  陈竹兰成为这个祸不单行的破碎家庭里里外外的“一把手”。在村子里,她家的灯光每天都是亮得最早,熄得最迟。烧饭、洗衣、浇菜、喂猪、料理孩子、参加集体劳动之余,她还要精心照料自己手脚残疾的妹妹。夏夜炎热,她背妹妹到室外乘凉,冬夜寒冷,她和妹妹睡在一起取暖。平时端茶端水、端屎端尿更是体贴入微。
  姐姐忙完妹妹忙孩子,忙完外面忙家里,变得脸色蜡黄,面容憔悴,妹妹的心被深深震撼了。姐姐承受着太多的苦难,应该帮助姐姐教育子女、安排生活、筹划未来。于是,卧病在床的妹妹对生活又重新充满希望,开始管理全家的经济,安排家中的大小事情……
  从此,姐妹俩互吐心曲,相濡以沫,共渡难关。她们苦挣苦熬,把全部汗水和心血都倾注在三个孩子身上。贫寒的家里渐渐出现生机和笑声。
  38年来,姐妹俩从未再生过什么大病,遭到什么意外。她们节衣缩食,持家兴业,所抚养的一男二女已为人父母,而且生活也逐渐宽余起来了。如今陈家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十星级文明户”。相依为命的姐妹俩终于迎来了欢乐的晚年,安享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
  安徽桐城市 徐晓马


第12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世相百态

  来自天山的货郎
  上海作家协会欣原
  摄于上海人民广场


第12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

  好人田妈
  老人田明珍今年已72岁,在广旺矿务局白水煤矿,人们都亲切地叫她“田妈”。
  旧社会,田妈家境贫寒,仅有的两个孩子先后夭折。后来田妈随丈夫卿志均来到矿上,替人家看孩子。生活虽然拮据,可田妈从不亏待别人的孩子,孩子们也喜欢她。
  32年前,文洪举、文少兰兄妹的父亲因工伤去世,他们走进田妈家那10平方米的小屋,结束了饿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他们兄妹每月仅有20元抚恤金,却被田妈照顾得妥妥帖帖。13岁的文少兰第一次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兄妹俩第一次尝到了母爱。现已是白水煤矿财务科干部、40多岁的文洪举说起田妈眼眶湿润了:“加上卿伯伯的工资,一家人的开销还是不够。田妈就上山种菜,到外煤仓打临时工,帮别人带小孩,直到我们读完初中,参加工作。”
  说起孤儿何小琼,可没少让田妈操心。1982年的夏天,卿伯伯去世了。第二年4月的一天,8岁的何小琼喝了些冷水,半夜就流鼻血、发高烧,田妈哭着把她背到医院。后来仍不见好转,田妈又哭着求院长转院。在医院的那半年,好多人都劝田妈:“这女娃面黄肌瘦,怕是活不了多久,别白费心了!”田妈可不这样想,她整天守护着何小琼,默默地为她端汤送饭,承受着小琼的哭闹任性。有一次田妈竟然跑到农民家里,要来了小琼想吃的青杏。现在已是运输队女工、两岁孩子妈妈的何小琼对我说:“田奶奶着急时就爱哭。我成绩不好没考上初中,她哭!我找不到工作,她也哭!我生孩子脾气不好,还是把她急哭了!”
  田妈一生勤俭,总是为别人着想。别人送给她一口电炒锅,她却舍不得用,说是太费电了。她去年晾衣服时摔伤了手臂,死活不肯去医院换第二次药。矿工会的同志介绍说:“她丈夫去世那几年生活费才10多元,现在每月也不过50多元,可她一直没有主动向矿上伸过手!”田妈乐呵呵地对我说:“以前带过的娃娃都长大了,平时他们常来补贴我,逢年过节,上级领导还来慰问我,我这日子过得不错。再说,矿上的困难户还多得很,都伸手要咋个行?”
  在田妈的小屋里,至今还铺着两张床,一张田妈自己睡,另一张随时都给回来看她的“儿孙们”准备着。
  四川广旺矿务局白水煤矿
  吴静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