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本期聚焦

  在新旧两种体制转轨、并存的今天,掌握人、财、物权力的岗位和部门,越来越突出地成为“糖弹”
  进攻的目标,一系列违法违纪现象的剖析再次警示我们——
  遏制权钱交易
  本报记者 郑宏范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今天,受利益的驱动,掌握着人事、资金、计划、指标审批等重要权力的部门、岗位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分管这些业务的干部成为某些地方、部门甚至个人的“公关”对象。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突出地成为不法分子侵蚀的重要目标,有的干部经不起考验,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最终跌入罪恶的泥沼。严峻的形势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拒腐防变的任务十分艰巨。
  “糖弹”,袭向实权部门
  综观近年来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是一个突出特点。
  不少地方、单位和个人为了能得到实际利益,与实权位置上的干部开展“合作”,他们“联络感情”、“表示感谢”的方式从请客吃饭、送土特产品和小礼品开始,逐渐发展到送高档耐用消费品,直至上万元的现金;有的甚至提供原始股票,出钱雇人装修住宅,长期出借豪华小汽车。
  新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全国计划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贿赂案高居各类案件之首,比例达57.1%。此类违法违纪人员当中,不少人都位居各级计委的投资、农经、生产、财经、计划、交通、能源等重要部门。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自1992年以来,共查处处级干部犯罪案件40起。其中,贿赂案33件,占82.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类犯罪案件的被告人一般都任职于一定的领导岗位,掌握着一定的实权。由于管理上的漏洞,为满足私欲,他们便利用手中的“一枝笔”、口中的“一句话”搞权钱交易,大肆受贿,从而使贿赂犯罪居高不下。
  浙江省温州市不久前根据群众举报,挖出靠卖“官”发横财的平阳县县委组织部长董根顺。董根顺原任温州市委组织部一处的副处长,1993年初调任平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平阳县的国税局局长、地税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三大“财神爷”都向董根顺进了贡,每人均送数万元。而后3个人分别从升官、调官、保官中得到满意的回报。据调查,平阳县各级干部中向董根顺行贿者达50来人,贿赂总额高达30多万元。
  调查分析表明,在一些权力集中的部门,集体作案、“利益均沾”的现象也不少。在这些部门或单位,往往是主要领导违法违纪,“上梁不正下梁歪”,致使其他人员跟着仿效,形成“你捞我也捞,不捞白不捞”的局面。结果常常是,发现一个,带出一窝;查出一个,牵出一串。
  原湖南省轻工厅厅长、省轻工集团总公司总经理陈庆永在任职期间,置中央的三令五申于不顾,在其下属轻工财务咨询公司兼任顾问。该公司由他和财务价格处5名干部共6名股东组成,他们通过非法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将国有资财化公为私,共违法违纪创收200多万元,而后以“分红”、发放工资福利、发放创收奖、报销创收费用、付给有关人员回扣等形式全部开支掉,其中直接落入他们6人腰包的达74万多元。
  关键岗位上的党员、干部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沦为“糖衣炮弹”的俘虏。
  权力,缘何发生霉变
  近年来,一些机关、部门违法违纪案件居高不下,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其中主要的是在强调效益、价值的今天,不少干部的崇高信仰动摇了,价值观念发生了严重倾斜。
  剖析这些违法违纪案可以发现,有的人信“钱”了,有的人信“权”了。理想、信念的动摇,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动摇,而由此则必然导致某些干部在经济和作风上的放纵,纪律观念淡薄,开始追求享乐,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所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正是一些干部违法违纪的主要因素。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原计委主任夏远祥,1993年、1994年先后两次到境外学习、考察。这期间,他写下了数千字的日记,痛感自己以前几十年的生活太平淡乏味了。正是由于理想、信念首先发生动摇,他开始利用审批项目、计划的便利,多次收受他人贿赂,以至于发展到雁过拔毛的地步,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6年的浙江化工厂原厂长王大森,自视是个“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有专长”的人。他经常将自己的工资收入与合资企业的外方经理相对比,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没有真正得到什么”,特别是感到自己临近退休,机会不多了,“也想捞点钱”,因而利用职权肆意贪污受贿,大搞权钱交易,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理想和信念,丧失了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立场和原则。
  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河南省周口地区行署原专员曾锦城,在悔过认罪中发出这般感慨:“在经济大潮中,个人放松,拜金主义的膨胀,是肯定会犯罪的,有私心杂念是绝对抵制不住行贿者金钱诱惑的,我只怪自己没有把握好自己。如果多学习,注重改造自己,多想想自己的入党誓言,抵制住受贿行为也不至于今天会走上法庭。”
  从客观原因上分析,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监督乏力也是导致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工作中,人治的因素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着,并经常影响着法制建设。
  不少单位虽然近几年也已着手制定了相应的监督制约条文,但实施不认真,检查不得力,有的还渐渐被“变通”和“灵活”掌握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为违法违纪人员打开了一扇扇方便之门。
  王大森在担任浙江化工厂厂长期间,拒绝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监督,独揽厂里的财务大权,他为一些企业、个体户拆借资金、提供贷款和担保大多未经集体研究。更为严重的是,他为了权钱交易的方便,甚至背着厂里私刻了一枚公章,以逃避集体的监督。他任厂长3年,厂里的重大经济事项从未开过一次厂长办公会集体研究,更不向党委会汇报。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约束,王大森在犯罪的泥沼里越陷越深,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近几年来,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开始得到重视,但从总体看,对领导人员的监督和约束仍是个薄弱环节。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约束,一些部门负责人独断专行,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甚至贪污受贿,搞权钱交易,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损失。
  大量案例表明,有条件进行巨额受贿者大多位高权重。现实工作中权力过分集中的情况,也为少数人贪污腐化提供了土壤。深圳市计划局原财贸处处长王建业,他手中一度掌握着整个深圳特区的进出口物资免税指标和外汇额度的审批权,许多人把他视为“摇钱树”、“财神爷”,千方百计对他进行拉拢、腐蚀。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建业手中的权力发生霉变也就不足为怪了。
  防线,应从根基筑起
  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我们:遏制少数干部违法违纪现象,防止国家集体资产流失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反腐败斗争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在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加强教育,筑起抵御腐败的坚固防线。国家计委提出,要从本系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行为方式侵蚀的能力。认真组织好已颁布的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的学习,增强自律自控能力,使党员干部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习惯。对掌管人、财、物等权力的人员,更要及时打招呼,敲警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把好领导干部的选拔关,尤其是把好重要岗位或相对独立岗位干部的任用关。各级单位、部门直接掌管人、财、物等重要岗位的干部,虽然官职不大,但权力不小。如果选用不当,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就会被用来谋取私利,产生严重的腐败。同时,也应实行用人失察追究制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实行逐级负责制。领导干部发生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不仅要追究其本人的责任,而且也要追究主管人员用人失察的责任。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扩大权力透明度。实践表明,发生违法违纪行为通常需具备两方面条件:一个是主观心理动机,另一个是外部可以利用的客观条件。缺乏监督制约的权力一旦与私欲结合,则必然导致腐败。
  “监督的重要前提是公开”,中央纪委有关人员认为:“没有公开就谈不上监督。凡是办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凡是能公开的用权行为,在不涉及失泄密的情况下,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应包括办事职责、办事纪律、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这样做才能促进权力运作效率的提高,防止权力的滥用”。
  关于权力集中问题,国家计委一个课题组在调研报告中提出,不能把具有互相制约的职责和权力集中于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对要害部门、实权部门和重要岗位的权力一定要进行适度的分解,合理分配权力,实行职能交叉,使单个部门、单个人不能对权力形成垄断,以避免权力过大和过于集中,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机会。
  权威人士指出:从根本上讲,岗位轮换也是适度分权的重要方面。公职人员在一个地方或岗位工作的时间长了,他的社会关系和人情关系就多了,各种非正常的“关系”的延伸和辐射很容易对权力的运行造成影响。人情大于制度,人情大于政策,人情大于法律,容易渐渐衍生为滋生腐败对象的土壤。对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这样多管齐下,坚持不懈,加大力度,综合治理,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才能根本得到遏制。
  四川省反腐败查办大要案成果展览详实的材料、丰富的图片吸引着众多参观者。杨华摄(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议论风生

  白薯再“炒”还是地瓜
  陈鹏
  近来社会上时髦起“包装”和“炒作”、“策划”等词语,而且很是“红火”。君不见简谱不识的人一夜成为红歌星,明明是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愣说成了天然纯净水,一盘猪肉炖粉条成了宫廷佳肴……恍然间,让人觉得看周边世界似是雾里看花。一位“策划大师”口出狂言:“只要有钱,我能把砖头包装成金块。”
  无独有偶,这种刚刚在经济生活中运用起来的“招数”被人“移花接木”用到了“官道”上:上任几天,不是想着如何踏踏实实地沉下去搞调查研究,为党和人民脚踏实地地做一点工作,而是不惜拔苗助长,匆匆地使用花架子、虚招数做些表面文章,而后就拼命往领导家里跑,汇报自己的成绩;三天两头在电视上露面,几近成为“电视明星”;不惜重金买通一些文人,为自己树碑立传、代写所谓的署名文章……
  这些人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包装”和“炒作”自己上了。这样,他们一方面自己觉得是个“人物”了,成为“名人”了,继而就作出“名人脸”、操“名人腔”、摆“名人架子”,连出气儿都是“名人式”的;另一方面,他们或许在某些领导心目中的印象深了、分量重了。可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们的形象差了。我认为,无论是想“包装”自己还是“炒作”自己,说白了就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为官取向问题,即到底是在领导心目中找位子还是在老百姓心中找位子,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堪称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炒作”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一头扎在工作上,一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出发点,凡群众不高兴的事不做、群众不答应的事不为。这样,群众认可了他们,他们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不需任何“炒作”,人民就把他们记在自己的心坎上,深深地埋在心窝里。
  相反,如果一味地把心思放在“私”字上,我想说,假的终究是假的,纸永远包不住火,白薯再“炒”还是地瓜,真相终究要大白于天下。一时的“炒作”即便在短时间内表面上“成功”了,但最终还是要被人民、被历史唾弃。想把心思放在这方面的人,请听笔者一劝,懂得白薯再“炒”还是地瓜,永远成不了金子这一朴素的真理。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平凡岗位上的共产党员

  青临线上树丰碑
  郭佃堂 陈立友
  在共和国的铁路交通图上,现在还没有青临(山东青州至临朐)铁路的名字。因它刚刚建成通车,也许是一条不起眼的地方铁路,然而,它像一座丰碑已树立在沂蒙人民的心中。
  几年前,他们刚甩掉贫困县的帽子,便决定修建一条青州至临朐的地方铁路。这条铁路全长36.4公里,辅轨45公里,所需的1.45亿元的资金县财政无力支撑,仅挤出了5万元的启动资金。而5万元只能修200多米的铁路。
  筹建青临铁路是一场硬仗。建设指挥部的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领头的是有几十年党龄、当时的临朐县副县长张清华。张清华后来成了潍坊市地方铁路局局长,一直具体负责青临铁路的建设。
  修铁路需要资金,他四处奔走,几顾茅庐,请来了搞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他昼夜思索寻求解决资金的渠道:一是入股,二是外引。本着“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探索了走股份制铁路的路子———入股建设,联合经营。
  铁路途经青州与临朐两市县,共占地1500亩。一向视土地为命根子的农民兄弟土地被占用,就是赔偿给现钱,有的也不同意,别说入股了,有的甚至给施工设置了障碍。张清华等与沿线的领导多次做群众的工作,才使一些思想不通的群众转了弯。土地入股解决了占地资金。可是需用资金最大的桥梁、钢轨、枕木的资金无着落,只有靠外引了。
  张清华与财务处长陈光兴几个月外出奔波,他们每次出发大都带上煎饼、咸菜,饿了就在车里吃煎饼,啃咸菜,连住宿也专捡便宜的房间。有一次,他们连夜赶往北京,第二天要办事,因天还未放亮,他们为了省钱,干脆没住宾馆,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国旗仪式。
  铁道部、地铁协会、山东省计委、山东地铁局、济南铁路局、潍坊纯碱厂等单位被他们的精神打动了,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笔笔资金、物资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划拨到了青临铁路。国家开发银行从支持沂蒙山区出发,首开支持地方铁路先河,解决了3000万元资金。
  以前因资金短缺,建设速度缓慢,1995年底只南段铺上了道轨,北段21.4公里连路基还没有形成,大量的桥涵也没有修建。随着争取的资金、物资的相继到位,他们在1996年展开了大决战。以共产党员王汝宗为首的突击队风餐露宿,日夜奋战,一干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不回家。
  青临铁路终于在1997年底建成通车了,铿锵铿锵的火车将这里的碱石、白云石源源不断地运往了外埠,异地的煤炭等物资也运到了这里。声声汽笛吹奏出的是沂蒙人民美好未来的乐章。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平凡岗位上的共产党员

  老党员的“万亩林场”
  李方 杜树人
  沈阳军区绿化先进个人、某仓库退休干部徐凤林说自己是这个仓库的“老库底子”。他从天津运输学校油料机械系毕业时,因为是党员,被分到沈阳军区最边远的单位、科尔沁草原深处的某综合仓库。
  1987年以前,坐车跑在路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观:在一大片草原或一大片庄稼中央,长着一棵参天大树。真是让人难以理解,为啥就栽一棵树呢?细一打听,原来如此:这地方的牧民认为:栽树就成树林子,有树林子就有狼,有狼就吃羊。因此,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不栽树,所以见不到成片的树林,只有零星的树。1987年,仓库新成立的领导班子提出建一个万亩林场,以造福后来者。可是有人提出:现在仓库工作刚刚有点起色,哪里都需要钱。已被任命为植树办公室主任的徐凤林谈了自己的看法:“的确,我们仓库哪儿都需要钱,但是植树是利在后人的大事,忽视不得。再说啦,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既是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想干自己能获利的事儿,那目光太短浅了。”
  1988年4月,由老徐带队,7名常委站在前头,开赴南山,打响了植树造林的第一仗。一个月下来,战果辉煌,全库官兵共植树600亩,总计20多万株。从此,他们年年植树不间断。
  老徐头常常向官兵们灌输这样一种理论:植树是三分栽七分管。栽树是一时的,管理是几十年的。如果植树成活率很高,而没有管好,那树还是等于白栽了。因此,老徐头把重点放在松树的管理上。他花费的心血是无法计算的,一年他要在山上转200多天。每天天刚放亮,他就上山了。太阳一落山,他就往回赶。下雨天,他也往山里转,一怕牛羊糟踏树,二怕有人砍树。3年前,库里的一条老牛蹭痒把一棵松树给蹭断了,这下可把老徐头气坏了。他找到仓库李政委,要求处罚看牛的,直逼得军需助理员当众检讨才罢休。还有一次,一位战士割草,不慎将一棵小苗给割掉了,老徐头仍是不依不饶,既给他讲了不少爱苗护苗的道理,又批评了那位战士。驻地附近有位职工砍了十几棵松树,老徐头追查了半个月才找到人,依法进行了处罚。
  1993年,老徐头从工程师的位置上退下来了。库领导征求他的意见:能否留在山沟继续负责植树工作?他二话没说就应了下来。到了1997年,“万亩林场”的计划已经实现了,军区营房部的同志为这片林场算了一笔账:1万亩林场共栽下松树300多万株,成活250多万株,20年后,每株卖50元钱,就能获利1.2亿多元。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课堂交流 实地交流 对口交流
  无锡培训中心为东西部合作架桥铺路
  本报讯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无锡培训中心、无锡苏南经济现代化培训中心、无锡市宣传文化干部培训中心成立两年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以东西部交流合作架桥铺路为己任,为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培训中心利用苏南这个社会大课堂,为东西部地区的相互合作提供了适宜的交流场所。在交流合作的形式上,首先是课堂交流。如安徽省、四川省参加培训考察的大多是村支书等干部。因此,专门请锡山市利农村党支部书记着重介绍农村奔小康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以及怎样当好村支书的体会,边讲边议,问问答答。其次是实地交流。吉林省双辽市委的领导通过无锡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考察,感慨万千,认为该区度假村很有发展前途,经验值得借鉴,当即画下了图样。再次是对口交流,针对天津市农业技术顾问考察团,都是一些有较高职称的领导,他们不是采取请专家讲课的办法,而是请农口领导和专家同他们座谈讨论,边谈边议,有问有答,达到相互交流。在交流合作的内容上,主要是业务交流、信息交流、人员交流和经验交流。经济部门的同志更是以相互传递产品、市场、资金等信息为热点,编织市场经济信息网,为发展经济牵线搭桥当红娘。如四川省南坪县一位藏族女副县长带着推销党参的任务来参加培训,培训中心千方百计为她在安徽亳州市的一个药材市场找到销路,同时还为内蒙古锡盟、赤峰市推销羊毛、羊绒,为山西省供销社推销煤、焦炭,为安徽省某县的鸭蛋寻到了出处,为上海市郊县需要的薄膜找到了供货点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达成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就有80多项,取得了思想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刘祥法)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杜菜园兴起“党员秤”
  张学恒 张庆常
  眼下,在河南柘城县东关街头菜市场上,梁庄乡杜菜园村12名农民党员联合兴起的“党员秤”十分惹人注目:他们把自己的姓名镶在秤杆上,到市场上出售无公害蔬菜,不洒水使假,不缺斤短两,不坑骗买主,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杜菜园有着悠久的种菜历史,是全县闻名的蔬菜专业村。近年来,该村农民靠种菜致富,卖菜发家。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个别菜农受金钱至上的影响,见利忘义,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卖菜洒水,缺斤短两,坑害买主。
  去年入夏以来,共产党员、村委主任刘全发联合村里12名党员,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程序,坚决不使用剧毒农药,带头生产无公害蔬菜,卖菜时不洒水,不缺斤短两。为让群众买菜放心,吃菜保险,他们把自己的姓名镶在秤杆上,以便买主监督。如果一旦出现问题,买主可根据秤杆上提供的名字找到家,被当地群众称为“党员秤”。当别人问他们为啥这样做时,刘全发乐呵呵地说:俺农村党员既要当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更要当精神文明的排头兵。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贵州省兴义市老寨村党支部带领农民着力改善生存环境。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平均每日有600多人到离家数公里的半山腰上炸岩石修公路,为全村致富带来了希望。雷文明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济南军区某炮兵师军民共建促党建
  本报讯 济南军区某炮兵师50多个党支部主动与驻地山东潍坊市各共建单位党支部结成对子,开展“共建帮学”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军地双方党支部建设。据统计,凡与部队搞共建的党支部,80%被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
  前年初,这个师在研究布置军民共建工作时,要求各单位党支部在支持地方搞好公益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协助地方党支部“一班人”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运用上。每年“七一”前后,他们分别组织军地共建单位的党员共同学习理论知识,参加“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部队党支部委员轮流到地方共建点为党员上党课,共同探讨股份制企业如何搞好党员队伍建设,介绍连队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做法,组织地方党员参观连队党史荣誉室等,增强了地方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刘全应 李金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