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拉姆古兰总理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
  毛中关系良好富有活力
  本报路易港3月11日电 记者马为民报道:毛里求斯总理纳文·拉姆古兰今天下午在总理官邸会见了应邀前来采访毛里求斯独立30周年庆典活动的外国记者。
  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拉姆古兰总理说,他一年前访华期间,“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上海的发展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强调指出,“当前毛中关系极为良好,且富有活力”,毛方今年将在中国上海设立工商办事处。
  拉姆古兰总理还回忆说,早在毛中两国建交之前,他的父亲西沃萨古尔·拉姆古兰即毛里求斯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就积极主张承认中国,他去年访华时见到的所有中国领导人都主动提到这一点,对此极为重视。
  拉姆古兰总理还就毛里求斯当前的政治、经济以及毛里求斯在非洲地区的作用等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在此之前,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长曾繁兴也会见了部分外国记者,并且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漫话

  “多利”需验明正身
  张友新
  克隆羊“多利”是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曾轰动国际科技界,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但今年初以来,世界上一些科学家对“多利”羊克隆技术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呼吁要为“多利”验明正身。
  今年1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微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诺顿·津德尔和意大利加拉布里亚大学的德维多利奥·斯加拉米拉博士,在美国权威杂志《科学》上联名发表公开信,对“多利”羊克隆的真实性提出了许多疑点。之后,世界分子学权威、曾获诺贝尔奖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吉尔伯特,英国牛津大学的胚胎学家加德勒教授等也表示了自己的怀疑。奇怪的是,培育“多利”的研究小组领导人伊恩·威尔姆特博士也于2月22日首次承认“多利”羊“也许不是科学奇迹”。
  科学家们的怀疑集中在实验本身和重复性两个方面:
  一是检查“多利”的实验出现麻烦。“多利”羊克隆实验的焦点是体细胞。克隆技术中细胞核移植采用的细胞有两种,分别是胚胎细胞和体细胞;胚胎细胞移植已在过去多年的实验中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由于胚胎需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因此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不能真正称为哺乳动物无性繁殖的重大突破;而“多利”是采用体细胞(具体说是乳腺细胞)移植技术培育出的世界上首只哺乳动物,标志着哺乳动物无性繁殖的开始,具有特殊意义。但是,向“多利”提供乳腺细胞的母羊在“多利”降生前3年已经死去了。死无“对证”,无法将“多利”的基因结构与它不复存在的母亲进行直接比较,于是证明“多利”身份的工作遇到了障碍。
  二是培育“多利”的成功率很低。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用了247个重组胚胎,结果只有一例成功,诞生了“多利”,这样低的成功率在科学史上十分罕见。在公布这一重大成果时,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一些科学家们就指出,如果要证明利用体细胞克隆动物确实可行的话,还需要有今后进一步成功的例子予以证明。实验的重复性是科学界公认的原则。美国的3个研究小组按罗斯林研究所培育“多利”的方法克隆动物,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美国津德尔博士和意大利斯加拉米拉博士今年1月31日指出,除“多利”的缔造者之外,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任何人成功地利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再次克隆出哺乳动物。
  与此同时,国际上一些科学家对“多利”仍持肯定态度。罗斯林研究所助理主任哈里·格瑞夫博士最近说,“我们有信心完全排除‘多利’出自于胚胎细胞这种微小的可能性。”一些科学家认为,有些实验的重复需要假以时日和条件,何况这类克隆实验的成功率严格地决定于给、受体的生理状态和操作者的经验,在培育“多利”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技术在于供体细胞在移植时必须处在合适的生长期,并且供体细胞核要与受体卵母细胞质相融,所以几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似乎不应受到苛责。有些科学家作了这样的解释:“多利”克隆成功是“一半科学,一半魔术”,所谓“魔术”实际上是指在实验中有些环节或未知因素尚未被掌握。
  但是,不管分歧如何,查明“多利”的真实性已势在必行。罗斯林研究所和PPL医疗公司决定对“多利”的身份分两部分进行核查,均由第三方机构来完成。美国一所未透露名称的大学将进行第一部分核查工作,其任务是分析罗斯林研究所保存的卵细胞核外的DNA结构,了解它是否为培育“多利”提供了去卵的苏格兰黑脸种母绵羊的卵子。英国的实验室将进行第二部分核查工作,其任务是将“多利”的DNA结构同保留在汉纳研究所的乳腺细胞的DNA结构进行比较,了解乳腺细胞是否有其他细胞混入。
  “多利”羊是关系当代重大科技成果的问题,以谨慎处之为宜。科学史表明,凡是真科学必能经受时间和事实的检验。“多利”羊的真实身份如何?人们希望有个满意的解释。据悉,由第三方机构对“多利”羊核查的结果将于今年春天公布。


第7版(国际)
专栏:

  经济学家:“亚洲奇迹”并未完结
  亚行将向泰国贷款5亿美元
  据新华社马尼拉3月12日电 (记者陈鹤高)正在此间参加亚洲发展问题论坛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亚洲金融危机虽然会严重影响该地区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但是从中长期看,亚洲经济发展前景依然良好,“亚洲奇迹”并没有完结。
  世界银行副行长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今天在会议上说,尽管一些亚洲国家遭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这些国家的高储蓄率、高教育水准及良好的宏观经济增长因素基本上没有被破坏。
  他说,亚洲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放慢,不过只要危机结束,本地区的经济马上可以恢复良好的发展势头。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彼得·沙利文今天在会上散发的一份报告中说,过去30年亚洲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并没有为危机所伤。展望今后30年,亚洲经济还会持续稳定增长。因此他认为,“亚洲奇迹”没有完结。
  10日开幕的亚洲发展问题论坛是由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主办的。
  新华社马尼拉3月12日电 (记者范小林)总部设在这里的亚洲开发银行今天宣布,它将向泰国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用于缓解金融危机对泰国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
  亚行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这是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行向受冲击国家提供的第一笔用于社会保障领域的贷款。这笔贷款也是亚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的12亿美元贷款的一部分。
  这笔贷款将用于支持泰国政府在劳工、医疗、社会福利和教育等领域的改革,并向贫困人口、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医疗和教育服务的阶层提供特别资助。
  为了帮助泰国政府实施社会保障计划,亚行同时还批准向泰国提供三笔总额为21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用来帮助泰国政府建立监督体系,以评估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影响,监督妇女、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的福利状况,了解医疗和教育服务的效率。


第7版(国际)
专栏:

  好莱坞影片成本高昂
  电影界权威当头棒喝
  据新华社洛杉矶3月11日电 (记者陈如为)美国电影协会总裁兼会长杰克·瓦伦蒂10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1998年度西部影片展上,批评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厂竞相拍摄高成本影片,说此风有可能断送美国电影的前途。
  去年美国的电影制片厂共摄制390部影片,平均每部影片的摄制费用为5340万美元,比1996年的3980万美元猛增34%,平均每部影片的广告宣传费用达2220万美元,比1996年的1982万美元猛增12%。两项加在一起,1997年平均每部影片的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比1996年的5962万美元上升26.6%,创历史最高纪录。
  瓦伦蒂说:“电影业要盈利只有降低成本,现在的影片成本接近失控,令所有的制片厂和制片人不寒而栗。所有制片厂都必须致力于降低成本。”
  他特别批评成本高达2亿美元、创电影史上最高纪录的影片《泰坦尼克号》。他认为,尽管这部影片已获14项奥斯卡奖的提名,发行3个月来在全球的票房收入突破10亿美元,创电影史上最高纪录,但是,“《泰坦尼克号》相当于哈雷彗星,大约75年才出现一次,它并不代表电影业的发展方向。”去年好莱坞的大制片厂摄制的高成本影片,除了《泰坦尼克号》之外,还有20部的成本超过1亿美元。
  一些小制片厂对近几年出现的摄制高成本影片的趋势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无力同大制片厂在高投入方面展开竞争。去年发行的大多数高成本影片的票房收入超过成本,这尤其使他们坐立不安。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盟提出跨大西洋新市场建议
  旨在消除欧美贸易壁垒
  本报布鲁塞尔3月12日电记者魏崴报道:3月11日,欧盟委员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通过一项《跨大西洋新市场》建议,意欲到2010年时在欧美之间建成自由贸易区。
  此项建议由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布里坦和委员蒙蒂联合提出。其主要内容是:从现在起到2010年,欧盟国家和美国间的工业产品的关税将逐步取消;一俟条件成熟,服务领域的自由贸易也将开展起来;在投资、公共市场和知识产权方面,双方取消各种限制。但农业和影视业不在“跨大西洋新市场”的范围之内。
  支持这项建议的成员国认为,欧洲企业界和消费者皆可从跨大西洋新市场中获得好处。据估计,新市场启动5年后,欧盟每年将获得高达1500亿埃居(1埃居约相当于1.2美元)的收益。欧盟委员会委员班格曼认为,欧盟可以凭借新市场抗击“美国的保护主义”,一劳永逸地结束大西洋两岸间各种贸易争吵。
  但这项建议要付诸实施尚有两个难以克服的障碍。一是欧盟内部意见不统一。如法国已表示不同意,要说服它在欧盟理事会上支持此建议是相当困难的。二是美国对建议的态度也很冷淡。


第7版(国际)
专栏:

  8日,第五十七届美国西屋科学奖在华盛顿揭晓。在进入决赛的40名选手中,罗启迪、刘凯欣、黄肇彦、萧杰、李元哲、黄凯铭等6位选手为华裔高中生(见图)。西屋科学奖是美国给予高中学生完成科研项目的最高奖,全美有149所高中的1581名学生参加了本届比赛。新华社记者 刘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