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黎举行周恩来与中法关系研讨会
  本报巴黎2月24日电 记者王芳报道: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前夕,中法各界百余人23日下午在巴黎13区隆重举行“周恩来与中法关系”研讨会,怀念这位伟人的外交思想和他生前为中法关系发展作出的贡献。
  在研讨会上,法国总统特别顾问,巴黎13区区长杜蓬先生致辞说,巴黎13区是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街区。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活跃在这里,20年代旅法华人声援国内同胞的反帝集会也在这里举行。他认为,研讨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周恩来这位伟人。中国驻法大使蔡方柏说,1964年,法国成为西方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大国。作为中方代表的周总理,以伟大政治家、外交家的战略眼光和求实精神,顺利主持和完成了建交谈判,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许多法国前领导人、政界人士和华侨界代表先后发言,回忆了周总理的伟大人生。


第6版(国际)
专栏:

  扣留联格观察员的恐怖分子投降
  安南表示联合国人员决不屈服暴力
  新华社莫斯科2月25日电 在格鲁吉亚西部扣留联合国4名军事观察员的15名恐怖分子,25日晚间向当局投降并交出了人质。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从第比利斯报道,拥护前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的埃塞布阿2月19日率恐怖分子扣留了联合国4名军事观察员。
  经过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等许多人士的斡旋和谈判,来自乌拉圭、捷克和瑞典的这4名人质已在两天内先后获释。
  据新华社联合国2月25日电 (记者丁宝忠)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5日表示,联合国工作人员在为和平和进步事业执行使命时决不会向暴力低头,而只会起而迎接挑战。
  他是在这里召开的关于确保联合国文职人员执行公务时的安全问题的会议上讲这番话的。这样的会议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是首次召开。
  安南说,自1992年以来,许多地区冲突中的暴力事件把矛头针对文职人员,共有219名文职人员遇难。此外,自1994年以来,联合国文职人员遭遇绑架43起,被绑架的共有130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非维和部队攻占塞第二大城市
  新华社拉各斯2月25日电 (记者常勇)蒙罗维亚消息:西非维和部队参谋长穆罕默德准将25日宣布,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维和部队于24日攻占了位于塞拉利昂南部的第二大城市博城。
  穆罕默德说,塞军政府残余部队及其盟友革命联合阵线武装在首都弗里敦陷落后逃往内地,占领了博城和东部重镇凯内马等重要城市,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掳掠,迫使大批平民离乡背井。维和部队从23日起从凯内马向博城进发,次日便攻陷这座城市,军政府的部队仓皇逃往内地,而难民则开始返回家园。
  他说,目前维和部队正在设法打通所有通往博城的道路,以便逃离的平民返回。他同时表示,维和部队将保证城内治安,使人民生活尽早恢复正常。塞军政府自去年5月通过政变推翻卡巴文官政府上台以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随即派遣以尼日利亚士兵为主的维和部队前往弗里敦实施经济封锁和武器禁运。鉴于以科罗马为首的军政府拒不按照国际社会的要求把权力交还民选政府,维和部队从本月5日起发动攻势,于12日占领弗里敦,并继续深入内地扫荡军政府残余部队,为流亡国外的文官政府回国执政做准备。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达姆库斯就任立陶宛总统
  新华社莫斯科2月26日电 立陶宛新总统阿达姆库斯26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就职典礼上呼吁人民为造福祖国而共同劳动。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阿达姆库斯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将集中力量同犯罪现象作斗争,在社会福利上帮助贫困者。
  在谈到立陶宛对外政策的优先任务时,阿达姆库斯说,立陶宛将致力于同欧盟和北约一体化,同时加强同俄罗斯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金融和技术投资,并同波罗的海国家密切睦邻关系。
  现年71岁的阿达姆库斯生于立陶宛,在美国生活40多年,拥有美国和立陶宛双重国籍。他今年1月4日当选为立陶宛总统后,于2月25日放弃了美国国籍。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组建反新纳粹快速反应部队
  新华社柏林2月25日电 (记者王德峰)为对付日益猖獗的新纳粹暴力犯罪和暴力排外事件,德国勃兰登堡州内务部新近组建一支“反暴力和排外快速反应部队”。这支由45人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配有直升机等装备。他们将在各地刑警局的配合下,掌握和监视本州各地新纳粹分子活动的情况,对他们形成威慑。一旦新纳粹分子为非作歹,快速反应部队将迅速予以打击。
  勃兰登堡州是德国新纳粹活动猖獗的地区之一,各种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该地区仅被置于监视之下的新纳粹暴力行动小组就有40个。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伯国家加强安全合作
  新华社突尼斯2月25日电 (记者刘塞君、刘上阳)阿拉伯内政部长理事会25日在此间发表公报,宣布该理事会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已完成阿拉伯国家安全合作公约的起草工作,文件将被提交给下届理事会会议审议。
  公约规定,签约国保证不收容刑事犯罪分子或损害另一国安全和利益的其他任何人,不向他们提供武器和资金,不训练他们从事暴力、破坏和恐怖活动,不向他们提供其他任何便利。
  根据公约,各签约国承诺反对颠覆活动,禁止出版、发行和出口危及国家安全的出版物,同时,严禁走私武器、毒品和兴奋剂。公约还规定,各签约国要就安全问题交换经验和信息,并进行技术性磋商。
  参加该公约起草委员会会议的国家有:突尼斯、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和巴林。
  阿拉伯内政部长理事会1月5日在突尼斯召开了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反恐怖主义斗争协议”等一系列有关安全合作的文件。此次起草的公约是阿拉伯国家实施共同安全战略的又一个主要措施。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正日视察朝人民军部队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日二十四日在视察人民军二二四、二三○部队时强调,官兵一致精神是朝鲜人民军的优良传统,部队各级指挥官都应当关心和爱护士兵,使官兵一致精神在部队不断发扬光大。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政府向叙利亚赠送电脑
  中国政府向叙利亚信息技术协会赠送四十台联想P·166电脑交接仪式二十六日在大马士革十月公园内的叙信息协会举行,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吴珉珉和叙利亚信息技术协会主席巴夏尔·阿萨德等出席了交接仪式。(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菲政府和摩伊恢复和谈
  菲律宾政府和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二十六日恢复了低级别和谈。据菲律宾通讯社报道,在为期三天的和谈中,双方将重点讨论摩伊在棉兰老的控制区的地位问题及未来双方正式和谈的时间表。摩伊是菲律宾目前最大的反政府武装。据菲军方估计,它拥有近一点二万名成员。摩伊和菲政府去年初开始低级别和谈,但迄今未能就正式和谈的内容和时间表达成一致。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国决定向波黑塞族提供援助
  英国政府二十五日决定向波黑塞族共和国赠款二百一十万英镑,以表示对以多迪克总理为首的波黑塞族新政府的支持。英国政府拨款一百万英镑用于支持波黑塞族政府预算,另外一百一十万英镑用于帮助波黑塞族难民早日返回家园。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将向波黑难民提供援助
  德国政府特使什莱二十五日在巴尼亚卢卡宣布,德国政府将为修复波黑塞族共和国境内被战争破坏的居民住宅提供援助,以便为波黑难民重返家园创造条件。什莱表示,德国政府还将为返回波黑塞族共和国的难民过上正常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与安南讨论伊核查协议
  美对伊备战耗资已逾六亿美元
  意总理:国际事务不能一个大国说了算
  新华社华盛顿2月25日电 (记者符泉生)据美国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25日说,美国总统克林顿24日晚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通电话,讨论了联合国同伊拉克达成的武器核查协议。
  洛克哈特说,安南可能将于下周前来华盛顿同克林顿会晤。
  同一天,国务院发言人鲁宾警告伊拉克说,美国已从盟国得到保证,如果伊拉克不能履行同安南达成的协议,阻挠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工作,他们将支持美国的军事行动。
  鲁宾还说,美国政府从联合国得到了保证,联合国特别委员会主席巴特勒仍将负责核查工作。这是美国认为该协议中需要联合国澄清的问题之一。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25日电 (记者肖成林)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25日在五角大楼宣布,自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再次爆发以来,美国在海湾的军事部署已经耗资6亿多美元,而且开支还在继续上升。
  在自去年10月开始的本财政年度里,美国国会批准美军在海湾的军事活动的预算开支为7亿美元。然而专家们估计,鉴于克林顿政府表示目前不准备从海湾撤军,而且还在继续向海湾增兵,本财政年度美国在海湾的军事开支将达13亿美元。
  本报罗马2月26日电 记者罗晋标报道:“同伊拉克的协议重振了联合国的作用,这件事情表明盟国应当如何行事:应当继续对话,不能一个大国说了算。”这是意大利总理普罗迪2月25日在回答意大利电视新闻一台记者时所作的表示。
  普罗迪还说,“现在萨达姆应当遵守这个协议,否则意大利将与盟国联合在一起,尽其义务”。他同时表示,“我认为制裁从来就不是最适合政治方面的手段”。


第6版(国际)
专栏:

  2月26日,阿联酋政府向伊拉克“红新月会”赠送的220吨食品、药品和衣服运抵巴格达。这是“红新月会”工作人员在搬运救助物资。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安南斡旋始末
  本报驻美国、联合国记者 李云飞 符福渊 周德武
  举世关注的海湾危机,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精心斡旋下终于得到缓解。沉稳、干练的安南殚精竭虑,化险为夷,不辱使命。
  核查风波
  自从7年前海湾战争结束以来,海湾局势一直风波不断。最近的危机始于去年10月底,伊拉克拒绝两名美国武器核查人员入境。
  今年1月风波再起。由美国前海军陆战队上尉里特率领的33人武器核查小组1月13日前往伊拉克,但伊拉克以里特从事间谍活动,这个核查小组被美、英垄断为由,拒绝他们进行武器核查。美国方面立即声称不惜使用武力迫使伊拉克无条件开放所有场地接受核查。1月24日,克林顿总统作出了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决定,代号为“沙漠惊雷”。
  海湾地区上空战云再次翻滚,战事一触即发。国际上的调解活动也在加紧进行,要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的呼声十分强烈。俄罗斯、法国、土耳其等都派出特使到伊拉克进行调解。在这些努力都未能获得成果的情况下,国际社会纷纷把目光集中到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身上。
  作为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首长,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安南义不容辞的责任。
  2月11日,安南利用每月一次与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代表举行午餐会的机会再次表示,他将亲自到伊拉克进行斡旋。
  巧妙运筹
  美国到2月11日还明确反对安南斡旋,但是几天后,立场有所改变。2月15日,奥尔布赖特乘空军专机飞到纽约,与安南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午餐会晤,向他亮明了美国的“底牌”,即武器核查工作要由特委会负责进行,并且不受任何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美国和英国方面还要求把这些作为安理会的“指导性意见”,形成文字,让安南带去,受到安南的拒绝。安南强调,这次去伊拉克不是作简单的“信使”,谈判必须要有回旋余地。中国作为本月5个常任理事国的协调员,先后于13日、15日和16日连续3次召集上述国家代表开会,经过激烈辩论,终于达成口头一致,为安南提供了更多的谈判空间。安南称这项口头一致“为我的伊拉克之行提供了清晰的基础”。
  安南吸取了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1990年斡旋海湾危机失败的教训,从一开始就宣布他此行不是充当“信使”,更不是向伊拉克下最后通牒,以争取伊拉克领导人对他的信任。他在听取了5个常任理事国的建议后,自己制定了明确的谈判方案,并派先遣小组赶赴伊拉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另外,在安南到达前夕,联合国通过了扩大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中石油出口数额的决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和平斡旋营造了有利气氛。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为此召开紧急会议,会后声明对安南前来伊拉克表示欢迎。
  取得突破
  19日,安南在赴伊拉克的途中在巴黎作短暂停留,会晤法国总统希拉克,商讨与伊拉克方面谈判的策略。20日抵达伊拉克,当天晚上即与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举行会谈。但在21日的正式会谈时,阿齐兹拒绝了安理会达成的口头一致意见。阿齐兹指责武器核查人员的表现欺人太甚,说他们在萨达姆总统的住地到处转悠并搜劫总统的私用物品。这是任何国家的领导人都不能容忍的。双方在检查总统府问题上的谈判一直拖到第二天凌晨2时也没有结果。阿齐兹坚持对这些地点的核查只能是一次性的,并限定在60天以内。那天夜里,安南自己对谈判前景也把握不准了。第二天早上他让助手起草两份声明,一份是说谈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另一份则表示由于谈判失败而深感失望。然而,转机终于出现了。22日中午,伊拉克用专车把安南和他的3名助手接到底格里斯河畔的萨达姆总统官邸——共和国宫。身穿深蓝色制服的萨达姆对安南表示热情欢迎并与他一起合影。萨达姆总统与安南秘书长就武器核查和最终取消对伊拉克经济制裁等问题进行了3个小时的艰苦谈判。最后双方达成谅解备忘录。安南在巴格达的会谈前后经历了15个小时,终于取得突破。
  协议的正式文本很快送达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
  24日上午10时35分,安南向安理会通报协议的内容。美、英等国虽表示尚有一些细节需要澄清,但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理查森也表示,这个协议“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本报纽约、华盛顿2月2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资料

  国际社会致力和平解决海湾危机
  今年1月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湾局势恶化深表关注,联合国及其绝大多数成员国为实现和平化解危机作出了不懈努力。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俄罗斯和法国,在解决危机问题上有着相似的看法和立场——反对使用武力,主张通过外交途径政治解决海湾危机。
  新一轮核查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一直呼吁有关各方通过对话与合作和平解决争端。2月5日,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打电话给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他说,江泽民主席对目前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日益恶化深表关切。他还向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转达口信,呼吁双方采取克制、灵活的态度化解危机。为缓解危机,中国还积极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并多次重申中国和平解决危机的原则立场。
  曾在去年11月的核查危机中发挥过积极作用的俄罗斯,近来再度成为调解美伊双方紧张关系的重要角色。叶利钦总统强烈表示,俄罗斯反对美国以武力解决核查危机。
  7年前曾与美国在海湾并肩作战的法国,这次成为西方国家中唯一积极寻求外交解决的国家。法国一方面敦促伊拉克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同时又强调维护伊拉克的主权和尊严,反对美国以武力相威胁。法国在与俄罗斯相互配合、积极磋商的同时,特别注意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
  在这次核查危机中,阿拉伯国家的立场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阿拉伯国家几乎同声反对美英对伊动武。2月4日,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马吉德亲赴巴格达进行调解,行前表示,他是代表整个阿拉伯世界作最后的和平努力。
  2月23日,安南与伊拉克终于就解决武器核查危机达成协议,一触即发的海湾危机终于出现转机。(未央)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华侨华人盛赞江主席八项主张
  本报伦敦2月24日电 记者蒋千红报道:英国各界华侨华人新春联欢暨祖国统一研讨会2月24日在伦敦举行,与会各界代表盛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切实可行的最佳模式,并呼吁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和民心,早日对江泽民主席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作出回应。
  大会主持人、英国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叶煌兴在发言中说,尽快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以和平方式统一中国,这是海峡两岸和海外所有中国人的意愿。
  学者段为认为,3年前江泽民主席发表的“八项主张”高瞻远瞩,丰富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其实现的具体方法、步骤,顺应民心,合乎国情,合法,合理,是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驻英大使马振岗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表讲话。约300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