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人民的好总理书画展作品选
  编者按:三月五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大型纪念书画展《人民的好总理》近日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举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等地书画家的三百五十多件作品参展。这些作品有的表现了周恩来同志的革命生涯,有的表达了人民对他的真挚怀念,主题鲜明,风格多样。这里,我们选登其中的几幅作品,以飨读者。
  人民的好总理(中国画) 刘大为 任惠中
 ?重任在肩(中国画) 张义潜
 ?高风亮节尽瘁无私(书法) 谢冰岩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苑人物

  青山不老树常新
  ——王琦教授从艺六十年回顾展观后
  杨力舟
  王琦教授近些年来又在水墨画方面别开生面。他以笔代刀,探索艺术的新课题,不断求新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道。
  版画艺术随着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兴起而蓬勃发展,王琦教授在这方面贡献突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木刻作品。
  本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提倡新文化运动,同时对西画的引进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尤其在介绍西方版画艺术方面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王琦教授在步入艺术途程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得到鲁迅先生的教诲,但是受到鲁迅先生艺术思想和他所编撰的外国版画集等画册的熏陶却是很大的。因此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对木刻的爱好已达到狂热的程度”。当时正值祖国大地处于灾难和耻辱之中,中华民族濒临生死存亡的关头,热血青年纷纷投入抗日救亡活动,木刻艺术成为唤起民众起来斗争的武器。他们所选择的道路首先是做革命者,而后才是艺术家。王琦教授便是其中一位。他早期的黑白木刻《抢收》、《野蛮的屠杀》、《难民一群》正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写照。这些木刻作品画面小,容量大,黑白对比强烈,形象真实生动,刀法镌锐有力,明暗造型设计十分完整,具有激情与力量感,令人难忘。
  五十年代后,王琦教授创作了一批歌颂中国农民翻身得解放的木刻作品,如《售余粮》以及《一日千里》、《高大工房平地起》、《大街上的旋律》等等,其宏伟、豪迈、充满阳光的沸腾气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后来,他又创作了一批以枯木逢春为题材的木刻,这是王琦教授独有的抒情诗般风光版画,其景色之妙致,刀法之细腻娴熟,黑白色调之丰富,实令人叹为观止。
  同样的木刻,仅限于黑白,但是新旧两个时代的特征,形成鲜明对比,十分清晰地看出作者鲜明的爱憎和一颗爱国者的赤子之心。他以刀代笔,义愤填膺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控诉日本鬼子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以刀代笔讴歌中华民族的新生,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他以刀代笔,抒发对祖国美好大自然美妙光泽的热恋,不管前者的刀法怎样的粗犷古朴,后者的刀法又如何的细腻工致,总体的典雅静穆、严正装饰的美感贯穿始终。我以为这正是王琦教授版画艺术独有魅力的风格中尤运匠心之处、美不胜收之处。
  他的版画创作始终和中国社会的变迁、民族命运的兴衰紧紧相联。他的木刻和李桦、古元、力群、彦涵等等老一代木刻家的作品一样名垂美术史册。(附图片)
  ▲山谷石壁(中国画)王琦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芥末坛
  伪劣药品销售,
  并不发愁担忧。
  奎宁、庆大霉素,
  磺胺、硝酸甘油……
  尽管质劣价高,
  自有办法出手。
  招揽大户买主,
  全凭付给回扣。
  凡是愿意进货,
  一律奉送厚酬。
  佣金至少两成,
  外加彩电、洋酒。
  大做肮脏交易,
  次货供不应求。
  药厂从中获利,
  医院借此创收,
  大夫分得好处,
  病人吃尽苦头。(附图片)
  如此卖药 王复羊 画 池北偶 诗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画院巡礼

  企业文化青青草
  新近成立的谷风画院在深圳美术馆首次举办展览以及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书画家有作品参展。
  谷风画院是由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旨在提高企业文化内涵和职工文化素质。画院聘任百余位全国各省市知名度较高的书画家,为职工进行艺术讲座,辅导业余书画创作。这里选发两幅谷风画院参展作品,以飨读者。(附图片)
  ?远音(中国画) 陈运权
  ?静静的河塘(中国画) 冯今松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走笔

  颠·迂·痴及其它
  王春立
  夜读清代盛大士《奚谷山卧游录》,其中云“米之颠,亻儿之迂,黄之痴,此画家之真性情也。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生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故颠而迂且痴者,其性情于画最近。利名心急者,其画必不工。虽工必不能雅也。”所谓“米之颠”,在典籍中论述得很多。比如:“为文时出险怪,而书特奇逸,世以米颠名之。”(方勺:《泊宅编》卷六)“少时笔力豪放,多出绳墨之外,人或谓之颠。”(董史:《皇宋书录》卷下)这里所说的“颠”,是指宋代米芾的文章、诗、画所具有的独创的精神。与之相类的元代大画家亻儿瓒的“迂”和黄公望的“痴”,都是指他们性情高洁——其作品笔简形具,得之自然,可融万趣于神思。因而,“颠而迂且痴者”,形象地反映了上述三位画家精神境界中的一个“静”字。唯有心态之“静”,才能导致书画作品之“雅”。然“世故”、“机智”、“利名心急”者,乃是性“躁”的表现。心绪浮躁,其画必然低劣。所以,盛大士在上文中断然指出:“凡作诗画,俱不可有名利之见。”
  何谓“名利之见”?他剖析道:“沉溺于利欲之场,其作诗不过欲干求卿相,结交贵游,弋取货利,以肥其身家耳。作画亦然,初下笔时,胸中先有成竹,某幅赠某达官,必不虚发;某幅赠某富翁,必得厚惠。”他认为,“名利之见”,乃“卑鄙陋劣之见”。
  这种“卑鄙陋劣之见”,在今天某些画家心目中,竟发生着多么强烈的共鸣啊!比如有的人认为:画画就得出名,出名就可以发财。为了急于发财,也就无暇“颠而迂且痴”地搞创作,于是把功夫全都用到了画外——即上靠政界人物支持,下靠新闻媒体和画商的捧场。有的画家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把自己与政界人物拍进了同一张照片,马上就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价。
  艺术家要在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造就自己艺术的进步。为了自己艺术的进步,确实应该很好地学学先辈画家“颠而迂且痴”的治学精神,少一点浮躁的情绪,保持住一种潜心创作的平静的心态。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佳作赏析
  白石老人六十岁时实行“衰年变法”,遂创出了稚拙明艳、富有乡间情趣的新画风。年届九十时,他仍不时地有一些令人惊叹的艺术精品出现。
  《牡丹》是白石老人九十七岁时,即在他人生的最后岁月中创作的写意花卉精品。作品构图简练大气,造型浑然而单纯;红色的花朵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浓艳欲滴的色彩,饱满而跳动的笔触,表现了牡丹花怒放时的富丽美艳;大写意的密叶直扶花头,落笔突兀而苍劲,花青色中的墨笔叶筋时隐时显,墨色交替中随心所欲的笔法,展现了枝叶的阴阳向背和前后层次。整幅作品没有特别逼真的描写,几乎是凭着画家数十年的不断学习、探索和创作而积蓄下来的潜在的本能,从腕底流泻而出,充分体现了白石老人晚年追求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观和直抒胸臆的艺术境界。
  白石老人笔下的牡丹传达出的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白石老人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中,还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旺盛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丰富而细腻的感受力;而从牡丹那仰首挺立、迎风怒放之中,我们更感受到白石老人对正直、坦荡人生的追求。他把老百姓的审美愿望和文人的人格化意趣高度凝聚在牡丹的造型之中。(何霖)
  (中国美术馆供稿)(附图片)
  牡丹(中国画) 齐白石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画坛风景线
  ▲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毕建勋的《万象之根——中国画基本原理与方法》最近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在整理阐释中国古典画论的基础上,着意于中国画在认知、构建与表现方面的特性进行探讨,既有理论的系统性,又有独到新颖的发现。
  (美三)
  ▲春节前夕,河北省丰润县于林庄村举办了“迎春书画大赛”。
  于林庄村书画活动已有十年历史。村里的书画同勉会成立十年,书画活动年年开展。(伊明 春生)
  ▲经文化部、建设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批准,由全国城雕委主办、中国雕塑学会协办的“铸铜着色研习班”近期在北京结业。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沈阳、大连、南昌、西安、枣庄等地的二十多位雕塑工作者参加了本期研习班。瑞典雕塑家协会主席比尔·塞德尔教授应邀为全体学员讲授了近四十种铸铜着色技术与经验。(美三)
  ▲刘佑局著《百家书艺鉴赏》,已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该书评析了当今国内外一百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