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本期聚焦

  贫困村贫困的原因在哪里?
  ——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启示录
  本报记者 张严
  编者按: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问题。这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贫困地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1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5000万人。回顾近20年来的扶贫工作,人们清楚地看到:要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需要国家的必要扶持,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但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当地基层党组织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艰苦创业。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在很多贫困地区,自然条件相同,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也差不多,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努力,有的地方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脱贫致富,向小康迈进。但也有的地方十几年过去了,仍然是山依旧,水依旧,群众的生活困难依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地方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领导班子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怕苦、怕累、怕难,不能带头苦干,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因此,群众说:“贫困村,穷在志气上,短在路子上。”本报今天刊登几个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穷在志气上,短在路子上
  四川省美姑县依波沃村,地处大凉山腹地,全村147户694人,分散居住在海拔1400米至1800米之间10平方公里的山坡上。过去不通公路,严重缺水,是“山荒地又瘦,种地靠雨水,运物靠马驮,点灯靠松明,花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村民住的全是草房和瓦板房,人畜混居,环境卫生极差,生活十分困难。
  1989年底,美姑县委、县政府派工作组到该村扶贫。工作组经过调查发现,前任党支部班子缺乏事业心,安于现状,怕苦、怕累、怕难,是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决定改选党支部班子。
  1990年初,退伍军人吉克木曲当选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组织群众无偿投工投劳,把全村120亩坡地改造成水田,使世代吃粗粮的村民第一次吃上了大米饭。当年,他又发动群众集资、贷款,架通电线,改变了全村几千年来靠松明、竹子照明的历史。1990年以后,他又带领群众开发荒山荒坡,种植经济作物;修房屋,平路坝,建厕所,彻底结束了人畜混居的状况。1994年,吉克木曲又组织群众利用冬春农闲时间,没要国家一分钱,全部靠村民投工投劳,修通了9公里长的村内公路,14200多米长的引水渠道。1995年冬,他们又利用有限的资金,奋战3个月,完成150亩地改田,100亩坡改梯,全村累计改田改土820亩。经过连续几年的苦干,依波沃村面貌大变,1997年人均纯收入1100元,人均占有粮食1080公斤,分别是1990年的3.04倍和3.96倍。现在,村里装上了程控电话,家家有了存款和余粮,住进了瓦房,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也走进了农户,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年纯收入已达4万多元。
  启示之一:依波沃村自然条件极差,地下无矿藏,地上无资源,既没有交通大动脉提供的便利,也没有国家建设项目带来的契机,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什么?靠的不是国家给钱给物,靠的是有了一个好的带头人,靠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靠的是艰苦创业的志气!古人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者,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因此,扶贫关键在扶志,在这些贫困地方,能否按期解决温饱问题,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已经不是给钱给物的简单问题,而是一个干与不干的问题。
  “给钱送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
  河南省伊川县吉泊村,全村700多户3000多人,人均耕地1.7亩,土地虽多,就是缺水,一遇干旱,粮食减产,吃饭就成问题。过去村里没有一个好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由全村30名男党员轮流“坐庄”,村支部成了“维持会”,最后谁也不愿意当。198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还只有90元,群众生活非常困难,上访告状连年不断,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1989年6月,女党员胡灵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建提灌站,修水渠,架渡槽,就是三伏天,烈日当头,挥汗如雨,只要胡灵茹带头了,全村干部群众就没有一个误工,没有一个叫苦。这样连续苦干几年,全村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解决吃饭问题以后,胡灵茹又带领全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村办企业,199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多元。
  启示之二:同样一个村,同样的自然条件,同样的群众,8年前不得温饱,8年后迈向小康,吉泊村的经验归根到底就是一条:有了一个好的带头人。吉泊村的变化也启发了伊川县委,他们认识到,扶贫工作不仅是给钱给物,关键是要有一个好支部。贫困往往是和基层组织软弱涣散联系在一起的。基于这种认识,这个县首先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措施来抓,先后调整了全县78个贫困村的71个村党支部,从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致富能手中选拔了194名优秀党员充实村领导班子,使贫困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大加快了扶贫攻坚步代。到1997年底,全县78个贫困村全部解决了温饱,人均收入超千元。
  现在打扶贫攻坚战,大政方针已定,具体措施也有,能否成功,关键在人,核心在干。没有好的带头人,就不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再好的政策措施也难以落实。所以,群众讲:“给钱送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
  找准致富路子,摘掉贫困帽子
  福建省寿宁县大安乡溪乾村,坐落在海拔800米的大山上,共有139户626人,是福建省有名的贫困村。80年代该村曾被新闻界炒得“名声大噪”,原因是村民杨金盛夫妇穷得“合穿一条裤”!到199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仅51.5万元,村集体经济仍为零。穷可以衍生许多的陋习,曾经有一个溪乾村民为了5元钱的救济款宁愿跑20多里山路,在乡政府坐等两天,却不愿挑上一担柴薪卖5元钱。这里村道坎坷,房屋破败,人畜混居,厕房相邻。1994年前,这个村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轮流当,谁当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两委”的牌子就挂在谁家。
  1994年前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也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但苦于致富无门。他们曾办过水电站,因管理不善没有效益而报废;修起一座石拱桥,但只是联接两村,并没有走向山外世界的通道;也推广良种水稻,因无钱买化肥、农药,产量低下而放弃;鼓励养猪,猪养大了外销难,大活猪从那窄小险恶的山道抬向山外谈何容易。
  1995年初,寿宁县委、县政府把溪乾村作为重点扶贫攻坚村,确定县财政局挂钩扶贫。3月初,县财政局干部范启雄带领工作队进村了,他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他们经过调查研究,把大力发展花菇生产作为该村致富路子。经过几年艰苦创业,1996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达500万元,人均年收入2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启示之三:溪乾村,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几任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无效果,关键是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能致富的路子。因此,群众说:“咱村过去是穷在志气上,短在路子上。”
  毋庸置疑,全国各地贫困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是好的,是有带领群众致富事业心的。他们之所以有的长期无所作为,主要是在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思想老化,观念陈旧,满足现状,不知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大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的培训力度。黑龙江省绥滨县提出,“不会致富,别当党员”,“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别当村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提出,对基层干部要“多换脑筋少换人,不换脑筋就换人”。1993年河南省委结合扶贫工作培训了5030名贫困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培训,绝大多数确确实实换了“脑筋”,回去之后很有作为。根据调查,在培训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这5030个贫困村就有4983个基本解决了温饱,占参加培训贫困村总数的99.3%。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如何解决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难的问题?
  滦县古马乡探索出一种新形式———
  流动党校
  阚炳延 尹旺
  最近,我们检查农村基层组织3年集中整建的情况,来到河北省滦县古马乡。在乡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发现一大张“流动党校”课程表赫然在墙。此表分四栏:时间、地点、内容和主讲人,安排得很详尽。地点一栏写的是12个村,主讲人竟是这乡的书记、乡长和4名专职党务干部。书记、乡长讲党课,而且,还是流动的,这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难道这党校像内蒙古的“乌兰牧骑”一样到处流动?谈完正题,我们自然就把话题转到“流动党校”上来。
  一问,果然如此。这个乡去年5月创办了“流动党校”,每周三晚上,由书记、乡长和4名专职党务干部轮流有计划地到所辖的12个村上党课。平均每村每年可上十多次党课,听课党员已达千余人次,效果很不错。
  谈起流动党校,乡党委书记高静颇有感触:“我们之所以创办‘流动党校’,也是受‘大环境’和‘小环境’影响所致。‘大环境’,农村改革以来,农民的经济活动日趋活跃,打工的、经商的,忙忙碌碌,想把党员集中起来学习确实不易,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环境’呢,1995年初,全乡12个村,竟有6个村越级上访。有的党员置组织观念、党性原则不顾,混同于一般百姓,甚至参与或挑起村里的宗族派系权力斗争。党员的教育管理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于是乡党委决定:党员上不来,我们就下去,成立‘流动党校’,挨村讲课。”
  一年多了,古马乡以“流动党校”的形式上党课已经形成了制度,坚持得很好。一个村二三十名党员,人数不多,特别是利用晚上时间,便于集中。党课的内容,分为“上头的”和“下边的”两部分。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国内外时事等,同时,结合本村实际,总结工作、展开讨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在当地反响很是强烈。这种形式也大大激发了农村党员上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连积极分子和有些普通群众也都纷纷表示想听听党课。
  基层党员反映:“流动党校”的作用不单单表现在政策宣讲和农技知识的传授上,更重要的是能办“实事”。乡里的干部到村里讲一节精心准备的党课,自然要了解村里的情况,倾听群众的呼声。面对着二三十名党员,只要群众提得出问题,干部就得解决。大霍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刘绍良和我们谈到这一点时,颇带感激之情地讲道:“‘流动党校’可帮了我们的大忙啦!今年春天,我们村六个小组,有三个小组吵着要分地,另三个组硬挺着,说啥也不分。我们在前头的,也不知做了多少工作,按下了葫芦又起来瓢,吵来吵去,一直到5月初,眼看着就要种地了,可把我们急坏了。一天晚上,正赶上乡里耿乡长来上党课,当着全村21名党员的面,我把这事抖了出来。领导当场就拍了板:明天从乡里来两名工作人员,三天内把问题解决好。原则就是别误了天时,种不上地。第二天,乡里的工作队跑了炕头跑地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利弊、统一了思想。果真用三天时间就把分地这事给解决好了。全村老百姓都拍手叫好。这一功我看得记在‘流动党校’的身上。”上一堂党课,扯上几句家常,道上几句心里话,又能实实在在为农民解决些问题,这样自然就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流动党校”在古马乡的作用还真不小。这里的近500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战斗力得到加强。村风、民风大有好转,各种纠纷逐步减少,一年多来没有一起上访告状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议论风生

  “政策卖钱”的警示
  徐少伟
  据悉,某地几个农民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收集了近年来党中央及当地省委、省政府有关农村工作及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并汇编成册拿到市场上出售。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政策汇编居然成了赶集农民的抢手货!卖政策的农民为此还着实挣了几个钱。
  政策卖钱并成为抢手货,虽然只发生在某地,但的确发人深省。它至少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渴求了解掌握党对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运用党的方针政策,抵制种种“土政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党的有关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基层被“贪污”、被“截留”的情况相当严重。现时农村里,的确有些地方不仅广播不响、邮电不畅,而且常年又不开群众会,好不容易开次户主会,除了集资摊派交任务之外便再无下文;有的基层干部除了要钱、要粮之外便什么都不管了,更谈不上去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更有甚者,有的基层干部则是有意无意地对农民群众封锁党的政策,生怕农民群众一旦掌握了政策,他的那一套“吃农民”的土政策、蛮办法失去了市场,在农村无法再当“土霸王”。
  农民花钱买政策使人想到,农民群众需要政策,政策也需要农民。如果党的农村政策不能在农村大地“安家落户”,那么,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失去群众的空文。当今的农民,已不再是昔日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泥腿子”,而是关心国事、大事、天下事,迫切希望学政策、明政策、用好政策的新型农民。面对着农民花钱买政策的情况,我们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再也不能对农村工作存在的教育滞后、宣传滞后的状况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了;更不要害怕农民掌握了政策会变得耳聪目明,来抵制你的“蛮办法”。而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地担负和履行好用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农民、教育农民、武装农民的政治责任,从而使党的方针政策真正顺利地在农村中安家落户,在农民群众中扎根入心。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财务“上墙”接受监督
  黑龙江农垦总局北安分局党委深化财务公开制度,全分局286个农业生产队的39608份往来明细账页等12项内容从1989年开始“上墙”,今年教育、卫生等18个窗口单位的58项财务公开内容也全部“上墙”,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地遏制了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瞧,这些人看得多认真!这是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组织全垦区的纪委监察部门的负责同志参观赵光农场26队财务公开栏的一个场面。申吉忠摄影报道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坚持标准 不走过场
  盱眙县252名不合格党员受到组织处理
  本报讯 江苏省盱眙县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全省开展新一轮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意见》精神,遵循“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对照党员标准,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动真碰硬,不走过场,切实保证了评议工作质量。
  该县在评议过程中,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做到四个“从严不放宽”。即对组织观念淡薄,长期不做党的工作、不交纳党费、不过组织生活的“三不”党员从严不放宽;对表率作用差,不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从严不放宽;对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党员从严不放宽;对违法乱纪与参加宗教迷信活动的,特别是对参与、宣传宗教活动的党员从严不放宽。通过严格认真的评比,全县共评出不合格党员252人。县委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党员作了严肃处理,开除出党5人,除名9人,劝退24人,限期改正165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3人,党纪处分46人。这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动真碰硬,不走过场,坚决处理了不合格党员,同时给那些基本合格的党员敲响了警钟。
  (陶勇 谢正明 翁学明)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平凡岗位上的共产党员

  光明使者
  ——记优秀共产党员、湖北阳新县电力局局长柯大东
  张春林 罗臻
  不久前的一天,湖北省阳新县人民礼堂主席台上,一位胸戴大红花、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向1600多人作事迹报告,台下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这位报告者,就是曾两次被湖北省电力局党委授予“双文明建设标兵”、“先进工作者”称号,三次被咸宁地区电力局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称号的阳新县电力局局长柯大东。
  今年53岁的柯大东出身农民家庭,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30多年来,他坚持“人民电力为人民”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供电、管电,被群众称赞为“光明使者”。
  1993年初,他就带领一支精干队伍奔赴王英库区,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爬高山、进库岛,深入到王英、林场、南李三个无电村实地勘测,制定方案。具体实施当中,他更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与民工一起抬电杆、挖杆坑,为农户架线、安灯、送光明。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投资40多万元,使王英实现了村村通电。在大力扶持王英电力设施建设的同时,他还带领干部和职工,投入资金70多万元,对东源、大德、后山、筠山等贫困乡进行了扶持,使全县在1993年底消灭了无电村,比省里规定1998年实现全省村村通电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从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加快了库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
  阳新县用电是从1957年开始的,由于用电时间早,设备陈旧老化,大部分站(所)当时都是简易建成送电的。近几年来,他狠抓了完善电网、整治陈旧设备、改造简易变电站等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投资3000万元,新建、改建、扩建了12个变电站,6—10KV线路“二改三”1300公里,供电量从1984年的1.1亿千瓦时增加到今年的4.3亿千瓦时;固定资产从20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在阳新地域上的电力建设总投资超2亿元,对阳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94年7月11日晚,一场千年未遇的特大暴雨骤然降临在阳新大地,9时30分,城关供电所报告,城关地区专线二回故障短路,全城1/2地区停电,他迅速带领一名副局长和几名职工分两线突击抢修。雨夜中,右手被石头划破口子,鲜血直流,他顾不得包扎,也顾不得休息,冒着倾盆大雨,查线达5公里,检查了14台变压器,终于在陵园路一台变压器中查出了故障。
  1994年重灾之后,阳新县又连续两年遭受特大水灾。哪里有险情,他就和电力职工出现在哪里,出色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给的任务,多次受到咸宁地区电力局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1996年,阳新县电力局又被省委、省政府荣记“抗洪救灾集体一等功”。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先锋谱

  廉洁局长——刘传毕
  阎新 郭元新
  山东省曹县地方税务局局长、党组书记刘传毕常说:“艰苦朴素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作为税务领导干部更要勤俭节约、廉洁自律,只要工作做好了,好形象自然会有。”
  1996年11月的一天,某单位一位经理看到刘传毕局长家里十分俭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便购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送到刘传毕家,第二天电视机却“完璧归赵”。有人说刘传毕办事认真得近乎呆板,刘传毕却说:“万事最怕认真二字,只有认真才能维护税法的尊严。”
  1997年3月25日,劳累一天的刘传毕刚睡下,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他起身开门一看,是一位老朋友深夜来访。“这么晚了,有啥事?”“春节没来看你,给你拜个晚年”,来人满脸堆笑。可是他把话锋一转说:“有位亲戚偷逃税款,货物被地税局查封,请刘局长说个人情……”“论交情这事该办,可税法神圣不可侵犯,我作为局长,更不能违反原则!”来人见无孔可入,只好提着礼品离去。
  1997年7月,刘传毕的一个本家邻居因涉税案被地税稽查分局查处。他慌慌张张找到刘传毕说:“有人找我的麻烦,你给稽查分局打个招呼,别让他们追查啦!”刘传毕对其晓之以法,动之以情,坚持不打这个招呼,并且支持稽查分局查处此案。这位本家邻居只好补缴了1.8万元的税款及罚款,此事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党建百花园
  三台县每个乡镇建起“廉政灶”
  本报讯 四川绵阳三台县狠抓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坚决刹住吃喝风,全县53个乡镇建起了机关食堂,降低接待标准,不陪酒、不陪餐,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县乡镇接待费比上年同期减少400万元,受到群众好评。(李保平)
  翼城开展“党员形象”标准大讨论
  本报讯 山西省翼城县委从塑造党员新形象入手,在全县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党员形象”标准大讨论,颁发了《关于在全县实施“党员形象”工程的意见》,并制定出了“廉洁从政,公道正派,高效务实,优质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党员形象标准,并要求全县党员下硬功,正自身,政绩面前论英雄。全县党员干部精神大振,“懒、散、慢”的浮漂现象一扫而空,“严、精、快”的务实之风越刮越紧。(刘青海魏秀萍)
  石首市注重在青年中发展党员
  本报讯 湖北省石首市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发展青年党员工作,成效明显。有资料显示,截至今年元月底,该市35岁以下青年党员已占党员总数的26.3%。(郑启柏李恒)
  《党员管理手册》出版发行
  本报讯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编著的《党员管理手册》近日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党员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党员条件和党员标准,党员组织关系,党的组织生活,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内表彰,党员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党籍党龄,党费管理,党的纪律等内容。该书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较强的操作性,是做好党员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罗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