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研究动态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扫描
  □贲克平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另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要以人类生活质量和与之相伴的社会不断进步为目的,当代以至各代际人的均衡、持久的发展为中心任务。其核心的发展是人的全面提高,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演进过程,需要深刻的社会变革。还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建立各种形式的良性循环。例如,我国某些乡镇或国有企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始终沿循着“高消耗、低收益、高污染、低效益”的轨迹恶性循环;而另一些企业却一直沿着“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建立后者这类多种形式的良性循环体系。就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来说,首先要建立该社区各种形式的良性循环体系,并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相协调,在构建产业及产品结构时,首先要选准产业,并考虑诸产业的能源、资源来源处和消耗量;废物的生成量与排放处,以及废物的再生与循环利用率等。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从综合与宏观的角度看,就是要建立一个全社会的良性循环体系。再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同时具有持续性增长的发展。从广义讲,其宏观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寻求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这是一个全球目标。
  战略思想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可归结为:(1)全球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一旦出现全球性资源短缺的局面,则将迟滞各国经济发展。(2)环境容量极限及技术在强化和支撑经济发展中的能力极限。而环境容纳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的限度,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最终极限。因此,应尽量采用有益于环境的“适用技术”,以满足人们对经济发展和良好环境的双向需求。(3)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坚持再分配的公平性。这不仅包括机会与权利在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还包括当代人与未来诸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即人们在考虑自身需求满足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担负起历史责任。(4)重视生物的遗传资源保护。生物遗传资源是保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传宗接代的物质基础。生物物种自然或人为灭绝带来了人类难以预计的环境问题,这几乎已成为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保护物种的实质就是反对人类对环境的冒险行为。
  理论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有学者认为要点如下:(1)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在内,亦要如此。(3)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良性循环下的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4)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寓存于地球生态经济系统内,在经济开发与发展中,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环境,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之内。(5)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如果像水、空气或土地这类最根本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遭污染而恶化,人类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谋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在发展中寻求新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不仅局限在生态与环境上,还包括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等诸领域的内部及相互间的平衡。(6)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发展经济。(7)消除贫困。贫困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根除的首要目标。在全球约两亿儿童不足温饱,十几亿劳动力无工作可做的今天,发展的首要目标是解决这些人所遇到的困境。(8)坚持可持续整体发展的全局观念,反对只注重单纯的、片面的或局部的发展,以至把这类发展误认为可持续的整体发展。因此,要从大的方面考虑,并赋予现代观念———即指全人类的发展。(9)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当代及后代的区际间协调———此地区发展不应以损害彼地区为代价,也包括全面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基本需求这种代际人之间的协调。这就必须解决好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既要保证当代人的合理需求,又要为后代人留下较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另一方面,应重视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和每个人之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资源闲置与浪费。此外,还应采用能耗少和物耗小的新技术,推行资源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对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采用人工措施促其增值;尽量采用替代资源,以减少稀缺资源的消耗,以确保当代间、代际间的人与自然处于协调状态,生态处于持续平衡状态。
  另有学者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概括为:(1)目标:保证经济高速发展,又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经济同资源环境实现良性循环。不仅安排好当前的发展,又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发展创造好的条件。(2)体系: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变革,是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前提对社会进行革新,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3)过程:从当前开始直至目标实现。在整个过程中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及经济发展间的关系。(4)思想: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理想,理想目标的实现,首先要使人的思想观念有所转变,树立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特别要克服“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思想,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5)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强调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社会要从提高生产潜力、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其次,强调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即社会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统筹安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最后,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是核心。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是人类社会和生命系统同自然环境的关系,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统一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好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论摘要

  针对全球生态经济建设和西方生态殖民主义行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王松霈同志在其《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生态经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提出了若干新观点———
  生态经济管理研究的新成果
  改传统的经济增长战略为全球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全人类的生态经济意识。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就是收支平衡、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提高,任何能带来增长的行为都是经济的。这种观点引导的行为是只关心数量,而数量后面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质量并不重要。这种增长是通过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全球生态系统大规模破坏来实现的,它使得资源总量锐减、资源结构失衡、环境严重破坏。因此,必须使全人类认识到,经济发展一刻也脱离不了地球表层资源,经济发展得以实现的载体———地球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由于人类对资源“先下手为强”的掠夺而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解决问题的首要方面是调整生态价值观念,采取全球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共同追求全球经济持续进步。
  发展中国家要坚决抵制发达国家的生态殖民主义行为。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公众生态觉悟及环境意识觉醒,许多产品和生产项目在其国内逐渐失去市场。但出于“经济增长”的需要,他们仍然生产高污染产品,并源源不断地倾销到人民生态觉悟较低、环境控制能力不强的发展中国家。或者以投资、经济援助的名义把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威胁的工业项目如石化、冶金、电子、化工等迁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丰富自然资源和不完善或无力认真执行环境法规等情况进行生态殖民主义行为,污染那里的环境,将那里的人民推到生态灾难第一线去承担其经济发展的外部影响,而在本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抵制不合理的生态殖民行为是世界人民的共同使命,各国要在取得共识后联合行动,结成全球性反污染输出联盟,建立反污染输出国际组织。同时,各发展中国家要严格立法,凡不能把排污量控制在国际公认标准以内的外国投资项目,一律拒绝接受。联合国也要把制止、干预、调查、处理污染输出事件的责任切实承担起来,使以“投资”、“援助”为名进行的破坏性生产项目从地球上消失。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认真解决好本国生态建设问题,为地球奉献绿色。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低,人民普遍贫困,追求温饱仍然是社会主要目标,面对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双重压力。按福利经济的价值取向,他们更易理性地选择“先污染后治理”,而不是“边发展边治理”的发展方式。然而,某些破坏了的生态靠治理是不足以恢复的,如生物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因而要求治理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充分保持和发挥本国的资源优势,在维护发展权的同时,遵守国际公约,扩大森林植被,保护生物物种,为地球奉献绿色。
  平衡南北关系,促进全球生态经济建设的长期合作。虽然生态经济具有全球性,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存在差异,各自的资金技术实力不同。同时,一方面后进国承担着发达国家造成的生态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后果,生态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大大减弱,更难摆脱贫困,为生存不得不耗用生态资源;另一方面,先进国本着自身的资金和技术实力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生态观念强加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南北在生态经济问题上存在的差异。为此,实行全球一体化生态经济管理,必须首先尊重后进国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尊重他们对本国资源的开发权。在充分估计他们生态建设能力的基础上,发达国家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资金”和“优惠技术转让”,为共同执行国际公约,进行全球生态经济建设合作提供条件。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张二震教授在其《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与比较》(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对国际贸易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取得了一些新认识———
  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与比较
  一般认为,国际贸易政策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其理论也可分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两大分支。可以说,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关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改革开放前,我国学术界对自由贸易政策一直持否定态度。后来虽有了些变化,但实际上仍然对其持批判的保留态度。作者在系统考察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历史上看,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的产生,的确是为资产阶级开拓海外市场服务的,但它同时也反映了国际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把后者与其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内容区别开来。无论是从世界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相对平等的今天,相对自由的外贸政策,应是发展的方向。在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日益加深、经济国际化已成为事实的情况下,谁开放,谁就进步,就发展;谁封闭,谁就落后,就停滞。从这种意义上说,在宏观上不存在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的问题,而只有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参与贸易分工的问题。
  关于保护贸易政策问题,作者认为,如果保护贸易政策的立足点在于保护和促进幼稚产业的成长,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着眼于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考虑经济增长的长远利益,这种保护政策就是合理的。这种保护实际上是为平等竞争的自由贸易创造条件。因此,从深层次分析,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不存在根本的对立,而且存在着内在联系。保护贸易并不是闭关自守,而是把这种竞争限制在本国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了,能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对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刺激作用。
  关于实践中的贸易政策的研究与比较
  发展对外贸易,归根到底是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为本国人民谋福利。虽然从理论上说,各国应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国可以无条件地采用自由贸易政策,而应依据实际情况采取逐步走向自由贸易的战略和政策,在有些情况下也会暂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从实践上看,一国外贸政策的选择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制约:
  第一,经济力量的强弱。一般说,经济比较发达、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倾向于自由贸易政策,反之则倾向于贸易保护政策。一国国际竞争力相对地位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贸易政策的选择。第二,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不言而喻,采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就会制定比较开放和自由的外贸政策。第三,利益集团的影响。如果某一利益集团在政治和经济上占上风,外贸政策就会较多地反映该集团的利益。第四,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此外,一国外贸政策的选择还要受该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史海回眸

  《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50年前。今天,人们都知道这部光辉著作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可是在《宣言》发表的头两年多的时间里,事情却并不是这样的。请看———
  《共产党宣言》的署名和第一个英文译本
  □萧体焕
  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在伦敦最初出版的德文原本,及随后两年多被译成法文、波兰文、丹麦文、瑞典文等多种文字发行的版本,均未言及《宣言》的作者是谁。《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是1850年英国《红色共和党人》周刊登载《宣言》第一个英文译本时,该杂志主编乔治·哈尼(1817—1897)在为《宣言》所写的序言中第一次指出来的。在刊登《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哈尼还庄重地指出,“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革命的文件”。
  哈尼是英国宪章运动著名的左翼领袖,卓越的工人运动活动家。刊登《共产党宣言》第一个英文译本的《红色共和党人》,作为英国宪章派的中央机关刊物,就是由哈尼于1850年6月22日创办的。《宣言》的译文,连载于这个杂志的第21至24期,即1850年11月9日、16日、23日、30日。基于当时宪章运动处于逆境,宪章主义者随时有遭监禁的危险,哈尼在发表《宣言》的第一个英文译本时,用的标题为《德国共产党宣言》。但是,尽管哈尼在名称上精心隐蔽,回避官方的耳目,《共产党宣言》内容中对资本铁石般的宣战:“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仍然引起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恐惧和仇视。就在《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刚刚刊登一、二期后,法院就以追查印花税为口实,对《红色共和党人》及哈尼下了迫害的毒手。印花税的对象本来只限于报纸,《红色共和党人》是杂志,并不在此列。法院却蓄意说《红色共和党人》当中有新闻宣传的内容,早该交印花税,并据此对哈尼追究法律责任。这事使马克思极为心焦,1850年11月23日他写信告诉恩格斯说:“哈尼正处于司法追究之下”,“如果他被逮捕,除了有关的惩罚以外,他还要因无法弄到保证金而坐大约20年的牢。”由此可见,哈尼在《红色共和党人》上发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英文译本,是冒着逮捕坐牢的风险的。但由于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关心和具体帮助,哈尼终于渡过艰难险阻,免遭了铁窗的凄风楚雨。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一种语言,《共产党宣言》德文版一出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想到要尽快地译成英文出版。为此,在1848年4月,恩格斯就亲自动手开始翻译,但因忙于当时的欧洲革命风暴,这一工作只得搁浅。接着完成这一使命的是英国宪章派革命人士。在《红色共和党人》刊登的《宣言》第一个英文译本,译者为艾琳·麦克法林女士。这是一个才气生辉的新闻工作者,曾在哈尼主编的《红色共和党人》、《民主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过一系列颇有影响的文章。麦克法林与马克思、恩格斯有过接触,马克思赞誉她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真正有思想的撰稿人。
  第一个英文译本,在《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发行史上,具有不可忘怀的历史地位,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提及。正是在这个译文的序言上,哈尼公开了《宣言》作者的名字,从此《共产党宣言》才连同作者的英名一起,陆续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的无产阶级。无数工人和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都自觉地把捍卫《共产党宣言》的革命精神,跟维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1887年阿尔明尼文译本的《共产党宣言》,拟定在君士坦丁堡出版,而出版人却害怕在书上标明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提出要译者本人署名为《宣言》的作者。译者宁愿书不出版,也绝不同意顶替和损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英名。这在《宣言》的出版发行史上成为美谈。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

  南开大学教授陈漓高撰文认为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
  世界经济大调整进入深化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
  (一)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其他国家实行战略调整,制定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继1993年美国正式实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之后,欧洲、亚太、南美与非洲等地许多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制定相应计划,掀起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巨大浪潮,被称为“第二次信息革命”的开始。各国围绕作为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的信息高速公路展开的这场竞争,实质上成为争夺21世纪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有关国家加强了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如美国成立了由克林顿总统任主席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韩国成立了由总统主持的技术振兴审议会等;大幅度增加科技经费投入;确保必须掌握的对国家前途产生重大影响的高科技中的关键技术;更广泛地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等。
  (二)国际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革。前苏联东欧各国发生剧变后,无一例外地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转型。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越南的市场化改革也取得很大进展。这使得“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的分离不复存在。同时,许多原先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几乎全部作了根本性调整,转而实行把国家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的道路。这就为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国际性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是,无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除极个别外,都趋向于采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两“手”并用的经济体制。
  (三)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和西方企业管理变革。西方发达国家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将一些到国外发展更为有利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加速发展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加速了其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同时也加剧了这些国家间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历史大背景下,从美国掀起并波及日本和欧洲的新企业管理革命的核心是“企业重新构建”。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结构从“金字塔”型向网络型转变,即变纵向管理为横向管理,为此大力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同时企业刮起国内和跨国兼并风潮,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强强联合的趋势日增,兼并规模之大、金额之高为前所未有,通过兼并实现优势互补、获取规模效益、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份额,成为企业在国际高科技商战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谋求生存、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进入新阶段。在战后世界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即国际经济进一步融合,并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国际贸易协调机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摘自《世界经济》1997年第12期)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政策条件
  地区倾斜政策对外资进入的地区分布和流向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在开放了的地区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即使我们从一开始就全面开放,外资也不会大量进入中西部地区,而仍会首先进入东部沿海地区,因为东部地区在市场规模、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人才等要素供给以及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诸方面都比中西部地区更具有优势。在目前全面开放的条件下,在国家政策对中西部利用外资有所优惠以及中西部各地都用优惠条件吸引外资的情况下,外资有可能比以前更多地进入中西部地区,但从绝对额和增长速度来看,不会超过东部地区。
  因此,国家政策的重点应当着眼于发挥中西部的比较优势。总的来看,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主要在于资源性基础产业,如煤炭、稀有金属、水利资源等。国家政策应当向这些基础产业倾斜,这也是我国政府近几年来一直在实施的。而要全面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需要一系列政策的配合及一定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首先,投资环境最根本地取决于市场化程度。这不仅包括中西部地区人们的市场意识及市场规则的建立和法制保障,更包括当地政府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认识及对培育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决心。国家应当,当地政府更应当着力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国家的政策、各省市的政策都应当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第二,从国家来说,要推动全国大市场的形成,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向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第三,资源性基础产业同农业一样都属于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的产业,与制成品相比,长期的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在价格政策上也应当像支持农业一样支持基础性产业的投资,使这些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至少不恶化。第四,对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还要通过再分配政策给予帮助。
  (摘自《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作者:尹翔硕)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对司马迁的再认识
  因司马迁不幸的人生遭遇,增强了《史记》的批判力度和感情力度。对司马迁的强烈同情,成为一些《史记》阅读者预设的心理前提,他们很敏感地捕捉到流露在《史记》中的悲愤和感慨,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作品中的其他感情。司马迁是一个倾心于功名成就的人。当他记下那么多历史人物彪炳春秋的丰功伟绩,使那么多人名留青史时,他不能不怦然心动,倾羡之语常常不由自主地流注笔端。在司马迁看来,功名才是生命价值的根本体现,没有事业的成功,生命徒有其虚,反之,为了一个辉煌的目标,生命的存在纵然暂时出现屈辱形态,也应毅然接受,倘若不能暂时屈志而轻率赴死,其死是不足称道的。即为了根本的人生目标,有时候需要对现实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与退让,甚至于一定程度的迎合,这是“隐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司马迁对人生的见解,是其思想个性的必然反映。作为史家,同时又作为陪伴皇帝身边的侍臣,司马迁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体认具有超出常人的现实性和深刻性。他对人事的评判更重视产生结果的实际业绩,而不是超越现实的理想化的抽象精神。他对社会缺陷的深刻认识非常人可及。在对历史人物不同历程及最后命运的展示过程中,司马迁表达了他对主动把握形势,自觉顺应形势的赞同态度,而这正是以接受客观现实为前提而形成的态度。这其中包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但也有不甘任人摆布,力图在可能的情况下掌握自己命运的积极一面。司马迁在认可现实的情况下,并没有把应时而变的主张扩展到毫无原则的程度。《李斯列传》中的叙写很能说明司马迁在这个问题上所控制的度。司马迁所说的权变,是以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权变只是在无法改变的强大外力面前换一种方式效忠于国家,只是以曲折的形态从本质上保证事业的完美实现。(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作者:陈晓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