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菌草:一个大有作为的新产业
  □谢联辉 蔡俊迈
  我国发明的菌草技术,已传播到美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并有可能成为21世纪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反饥饿的武器。我国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应大力推广菌草技术,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新产业———菌草业。
  菌草产业的由来和发展
  本世纪80年代以前,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药用菌的主要培养原料来自阔叶树。由于阔叶树资源生态效益巨大、储量不足,世界各国都面临食用菌、药用菌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的“菌林矛盾”。1983年,福建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林占火喜率先利用芒萁、类芦、斑茅、芦苇、五节芒、荻、菅等野生菌草代替阔叶树木屑栽培食用菌成功,发明了菌草技术。
  14年来,我国科学家在菌草业开发领域进行了27个课题的系统研究,到目前为止可用29种野生或人工栽培的菌草栽培38种食用菌、药用菌,已形成了配套的综合技术;在理论上打破了传统的木生菌和草生菌的界限,突破了菌、草、牧等学科的界限,解决了菌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之间的“菌林矛盾”,使菌业生产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目前我国菌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菌草技术已在我国的24个省(区)、208个县应用,并在福建和北京建立了两个菌草技术培训中心,闽西老区、秦巴山区和环北京三个菌草产业带的建设已经启动。
  菌草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菌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有利于缓解全球粮食问题。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增加人均食物占有量是一大世界难题。我国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取量不足。应用菌草技术发展菌草产业能使芒萁、五节芒等野草变成“山珍”,能把玉米秆、小麦秆等农作物秸秆变为优质菇类食品。据测定,1公斤干草料可生产0.6—1公斤鲜香菇、平菇,转化率相当高,是为发展中国家人民提供优质菇类蛋白的经济有效的新途径。
  我国有草地面积60亿亩,只要利用其中的1%发展菌草业,就可生产菇类食品3000万吨以上,增加产值1200亿元以上,增加就业人员1200万人。我国每年平均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秸秆3.7亿吨,利用其中的5%发展菌草业,可生产菇类食品1100万吨以上,增加产值440亿元以上,增加400万就业人口。两项相加全国每年人均可多产菇类优质食品33公斤。这样,我国可望形成一个产值超过千亿元劳动密集型的新型产业———菌草业。
  菌草产业是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有利于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千家万户脱贫致富,是消除贫困、增加食物来源、改善人类营养的一项有效措施。
  应用菌草技术发展菌草业对合理利用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治理水土流失的角度来看,种植菌草能大幅度提高太阳能的植被转化率。太阳能转化为菌草的转化率是太阳能转化为阔叶树的4—6倍。菌草的根量比一般农作物大3—5倍,维系土壤能力比农作物高15倍。因此菌草对土壤的防冲能力和吸附雨水的能力比森林和农作物都强。1993年在福建长汀县水土保持试验场种植象草后,当年夏季,中午地面温度降低10—15摄氏度,湿度增加30%左右,地表径流减少30%,土壤侵蚀量减少78%,每亩水土流失地每年减少土壤侵蚀4.46吨。水土流失区域种植菌草,再把菌草转化为食用菌、药用菌,然后用废菌料生产优质菌蛋白饲料,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而且可建立植物、菌物、动物等多层次循环转化综合利用的高产、高效的新生产模式。
  我国发展菌草产业资源丰富,具有可持续发展条件。我国草地分布广、面积大,草和可食菌种类多。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其中蕨类2600种,仅禾本科一个科就有1000多种,已经筛选出作为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菌草才29种,继续筛选的余地极大;可食用、药用的菌类1000多种,而目前用菌草栽培的菌类只38种,发展前景广阔。菌草再生能力强,一次种植可多年多次收割,是可持续开发的丰富资源。因此,用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将使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综上所述,发展菌草产业将对草地的开发利用,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对菌业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人口、食物、资源、环境、能源五大难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两点建议
  加速推广菌草技术,把发展菌草产业列入国家开发计划。菌草技术1991年被国家科委列为“八五”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菌草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推广打下了基础。建议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把推广菌草技术列入国家级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土治理开发的有关计划中,本世纪末重点在三峡库区、井冈山、大别山、沂蒙山、闽西老区、秦巴山区、环北京地区发展菌草产业,以带动我国菌草产业的全面发展。
  尽快建立国家级菌草研究中心。我国是菌草技术的发源地。但如不加强本领域的研究,我国有可能失去现有的技术优势。为此,建议尽快建立科研、教学、生产三位一体的国家级菌草工程研究中心,设置菌草专业,进一步加强菌草技术的开发研究,加速菌草产业的人才培养,加大菌草开发力度,确保我国菌草技术在国际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延寿脱贫坚实路
  □赫崇田 赵力
  延寿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唯一的国定贫困县。90年代初,60%以上的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之下。
  星移斗转,如今的延寿县是什么样了?让我们看看这组不容掺假的数据: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连续4年以1亿元的高速度递增,去年达到6亿元,人均逾2000元;县财政收入连续4年以1000万元的高速度递增,去年突破50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年以接近翻番的高速递增,去年实现1.25亿元。
  给农民一个丰产模式
  延寿县的主体产业是农业。这里的土地虽然较贫瘠、气候又较寒冷,但人均耕地多达0.5公顷,而且水田比重很大。延寿县把提高农民素质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农民对科技的操作能力上。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给农民一个囫囵的“木桶”,即用各项农业技术合理组装的农业丰产模式。近年来,县农技推广部门不断地推出一个个符合各层次文化水平农户“胃口”的农业丰产模式,其中,“水稻寒地旱育宽窄行超稀植丰产模式”在延寿县引发了一场农业技术革命,使该县水稻生产的科技含量达52%,不仅居黑龙江之首,在世界同纬度地区亦属领先。
  丰产模式为这个贫困县带来了奇迹。我们在加信镇利民村见到一位叫刘凤芝的农妇,她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低产田一度使这个家庭生活贫困。两年前,她掌握了水稻丰产模式,每公顷产量由不足6500公斤增到9000公斤,去年她家仅此一项人均收入3500元。诚然,对于丰产模式的全部道理刘凤芝并不很明白,但她对这项实用技术却熟烂于心,因此成为本村的种田能手。当然,延寿县并不缺乏有理论的农民技术员、农民技师,全省水稻高产大王、农民技师张士满,今年种植的水稻平均每公顷单产1.2万多公斤。令人兴奋的是,近年来,这个县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农民走出家园搞异地开发,这些人不像大多数贫困县的农民那样只是出卖劳动力,而是到外地传授农业技术。太和村农民谢继库等4户农民到绥滨县搞技术承包,水稻单产高出当地40%,多次被当地政府邀请讲授水稻生产技术。
  1997年,大灾之年的延寿县又获历史最大丰收。农业新技术推广在哈尔滨12县(市)中夺魁,全县又有万余名农民走出贫困,有23.3%的农户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给干部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法
  治穷先治愚,这个命题往往容易被人误解为治群众的愚。其实,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影响最大的是干部的愚。延寿县在给农民一个丰产模式的同时,也给干部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法,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来保证丰产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在延寿县,我们感触最深的是那里的“统”,大面积的秋翻、秋整地,给人以强烈的春潮秋闹的印象。千家万户的零散地块是怎样“统”起来的呢?农委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靠的是“五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倒地,统一调动机车,统一供油,统一收费标准。去年全县秋整地面积达2.4万公顷,是黑龙江省水田秋整地比重最大、质量最好的县份。秋整地靠“统”,春种更靠“统”。为什么延寿县农民能甘心情愿接受“统”呢?县委副书记黄明说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统”的前面还有许多铺垫,诸如“技物政”三结合的方法,县乡村网络式培训的方法,系统工程的方法,村级民主管理的方法等等。这里的农村干部有个新“四季歌”:冬季炕头培训,春季现场示范,夏季田间博览,秋季算账对比。于是千家万户农民在“歌声”中走向了大生产。
  贫困县脱贫,在领导方法上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喜新求急,“玩”花活儿。在延寿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前几年,农民王德超培育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水果,本地人称之为“延寿桃”。水灵灵的桃子给北方人带来了诱人的色彩和希望,于是便有人提出“3年建成万亩县”的口号。县委几经研究觉得尚不具备条件,因此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相反,在涉及到具有脱贫普遍意义的“老活计”———水稻生产时,县委则迈出了大步伐,3年间水稻宽窄行超稀植面积由2000公顷骤增至13300多公顷,仅此一项平均使每个农户增收2500元。
  科学的工作方法也使村级经济摆脱了形式主义的困扰,全县空壳村、负债村分别比3年前下降了75.7%和83.2%,富裕村、自足村分别比3年前增长了89.5%和18.2%,高利“抬款”村减少了一多半。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名牌
  需要不断创新
  □崔世才
  素有“甘如蜜,脆如凌”之称的河北鸭梨,目前,正处在“内忧”和“外患”的双重夹击境地。1995年,河北鸭梨产量达20亿公斤,是1990年的2.6倍,由于产供销脱节、市场信息不灵、农民分散生产经营等原因,全省鸭梨损失数亿元,这种市场负效应,一直延续到今天仍余波未停。另一方面,由于各地方水果新品不断涌现和“洋水果”的冲击,河北鸭梨在市场上接连受挫。
  河北鸭梨的兴衰,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名牌、名品既要悉心培育,更需要不断创新。
  名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开拓市场的一把利剑,也是产品价值的集中体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应该创立和拥有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品牌的竞争,而不是产量的竞争。创名牌是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首先要有一个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其次要有一套完整的创牌体系(例如规划、资金、人才等),最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高质量是产品成为名牌的内在依据,但优质产品并不等同于名牌产品。优质产品要真正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名牌产品,还需要有正确的营销战略和策略。
  创名牌难,保住名牌更难,名牌需要不断创新。一些产品成为名牌后,多少年一贯制,不注重创新,结果让位于新的名牌,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淘汰和消费者所唾弃,教训十分深刻。
  如何使名牌“永葆青春”?首先,要不断提高名牌的科技含量,以高技术水平、高质量塑造名牌新形象。二是要注重消化吸收国内外名牌的优点,拓展和延伸名牌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名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要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四是要优化名牌产品的外部环境,加强打假力度,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完善各种配套政策措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名牌产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东海龙三跳“龙门”
  □李平
  刚一见面,东海龙便双手递上名片。细一看,原来是张信誉卡。上面除标明他所在肥牛场的联系电话、住址外,还醒目地印有“出售不注水牛、羊肉,足斤足两,价廉质优”。
  看他手拿“大哥大”,腰挂BP机,午饭都吃不消停的忙乎劲儿,谁会想到,一年前他还是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电务段的一名普通的信号工。不知情的人,又很难理解他这一年经历的磨难和飞跃。
  去年2月份,海龙所在单位生产、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段领导班子为摆脱困境,决定在全段进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走减人增效之路。东海龙经过和新婚妻子反复商量,带头响应段上号召,主动提出下岗。
  开始,他和爱人搞服装买卖,由于缺少经验,第一个月就赔了上千元。第二个月,小东东挪西借下狠心买了一辆“达契亚”出租车,谁料这个在部队闻名的“安全模范”司机干不到两个月又赔进去5000多元。
  不服输的小东开始了第三次“冲刺”。他借了10万元,在距哈市25公里的万宝镇陈家屯和爱人办起了江北养牛基地。先从集市买小牛喂起,尽快催肥,再到市场卖成牛。第一批饲养的牛头头膘肥体壮,满以为能卖上好价钱,谁知这时从内蒙古运来的一大批肥牛冲击了哈市市场。没办法,小东来个“挥泪大甩卖”,两个月的辛苦换来的是亏本近1万元。
  一亏再亏的生意,使东海龙长了见识:市场不相信眼泪,竞争光有力气不行,还要有头脑。他虚心拜师学艺,广交朋友,并在哈市太平区桦树街市场租了一个牛肉摊床。如今已实现饲养、屠宰、卖肉“一条龙”。由于他采用科学养牛方法,牛肉质量好,服务上乘,深受用户欢迎,目前已有20多家饭店与他签订合同。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一年来,小东不仅收回投资,而且净赚近5万元。问起他新的打算,他笑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形成规模,能安排几个本单位下岗职工。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虾子镇变了
  □鲍先广
  去年11月4日,我出差贵州,抽空回到32年前我曾经工作生活过的遵义县虾子镇三台村。
  汽车在峰回路转的黔北高原上疾驶,过去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已被平整光亮的高等级公路取代。虽是初冬季节,车窗外却是满目青山,梯田里、坝子上庄稼绿油油的,好喜人的一片生机。
  1964年10月至1965年5月,我随中央机关工作团来遵义地区参加“四清”运动,住在虾子镇三台村。那时国家经过“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这里山上光秃秃的,乡亲们缺吃少穿,生活比较艰难。
  快到三台村,我一眼就看见了村边那熟悉的木板房,我曾在那儿度过200多个日日夜夜的三间带小阁楼的木板房!房东叫何仁信,和我年龄差不多,身体结实,没什么文化,那时家中还有他妻子和一个妹妹。32年过去了,还是那三间木板房,只是久经风吹雨打日晒,板壁显得灰暗破旧。房前右侧,又盖了三间瓦房。村上人一会儿叫回何仁信及其家人。何仁信和他妻子还记得我是当年的“鲍同志”。我问他“现在粮食够不够吃?”“够吃。”他告诉我生了三男一女,女儿已出嫁,娶了两房儿媳妇,有了两个孙子,日子比过去好多了,只是家中孩子多,田地少,孩子们又读书未成,生活比别人家差。
  我们穿过村子去我另一家房东何智钧家。村子的整体面貌已今非昔比,有的人家已住上白瓷砖贴面的二层小楼,有的是粉刷一新的水泥平房,有的正在修新的木板房。
  当年何智钧家7口人,他夫妇俩和一个孩子同他母亲、弟、妹们挤住在两间房子里。何智钧现住四间木板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5个孩子中有4个考上大中专学校;家中粮食不少,家具齐全,有了彩电、音响等家用电器,屋里收拾得整齐、干净,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
  当年三台村没有学校,孩子们失学严重。听说村里新建了小学,我们决定去看看。
  赶到村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白瓷砖贴面的崭新的二层楼房。据何智钧介绍,村小学有300多名学生,全村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2000多人口的三台村已有119名农家儿女考上大中专学校。
  车子慢慢驶离三台村,驶过村边小河上的小石桥。当年我在三台村,经常到这桥下小河边挑水、洗衣,那清清的河水里曾倒映过我多少青春的梦。而今桥已翻修,小河仍缓缓地向南流着,但河水已微微发黑,不再澄澈。镇干部告诉我河的上游有家小造纸厂。
  车到虾子镇,我们参观了镇上的几条主要街道、县辣椒食品厂和一个辣椒批发市场,在镇政府听了虾子镇总体情况和集镇建设成果的介绍。当年虾子镇只有一条1100米长、8米宽的老街,房屋破旧不堪,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大力建设,镇容焕然一新。现在已有11条大小街道,长3380米;近年来新建二层楼以上居民住宅148幢1040户,总面积18.84万平方米。镇上新建的辣椒专业市场,吞吐邻近五县市辣椒产品至全国各地及印度、泰国、缅甸等国家,成交量居西南地区之首,有力地带动了虾子镇经济的发展。1990年以来,虾子镇多次被贵州省和国家建设部评为全省和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1996年虾子镇总人口57622人,社会总产值2.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基本改变了贫穷面貌。
  虾子镇还有像何仁信这样生活并不宽裕的农户,人多田少的镇情给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压力。镇干部们表示,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虾子镇未来充满希望。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符庄村种植袋料香菇致富
  本报讯 河南省内乡县板场乡符庄村种植袋料香菇获得丰收。去年全村培育袋料香菇6万多袋,村民收入25万余元。
  符庄村有1000多人口,耕地只有800多亩。过去主要收入来自椴木栽种黑木耳和香菇。由于林木资源有限,食用菌产量上不去。从1995年起,符庄村引进并推广了袋料香菇。他们将没有成材的树枝和树叶粉碎,进行高温处理,装进塑料袋里,然后把发育好的香菇菌种移植到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就可以培育出香菇。此举既节约了木材,防止了乱砍滥伐,又取得了比椴木栽培更高的经济效益。今年村里办起了有20多万瓶生产能力的菌种场,共可接种100多万袋,仅此一项一年全村人均可增收1500元到2000元。
  (雷洪波)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宁都集中建房节约耕地
  本报讯 江西省宁都县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民依城傍镇集中盖房,近3年来节约土地4000亩。
  该县把小康示范村建设与小城镇开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各乡镇在依城傍镇的荒山荒坡上,开发成建造农民小康楼的小区,城建、土管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统一规划设计,并搞好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定优先入区盖房的农民可享受土地管理费部分减缴优惠,收取的城镇建设维护税、卫生费、水费、绿化费等全部返回用于区内基础设施维护。用这个办法,宁都县3年来吸引了万余户农民进入规划区盖新房。
  (李志刚 廖毅)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菱湖渔区2万吨鲜鱼待销
  编辑同志:
  由于多种原因,我们浙江湖州市菱湖渔区盛产的传统淡水鱼,今冬销路不畅,广大渔农心急如焚。
  据了解,今年冬季因外省、市购买鲜鱼总量减少,大批鲜鱼变成“难嫁的丑娘”。到去年12月中旬,我们菱湖渔区18个乡镇尚有2万余吨成鱼“压塘”。我们特借贵报一角向社会呼吁,帮助渔农寻找成鱼销路,从根本解决鱼贱伤农的实际问题。
  (乡音)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镇城乡村,春节前将亩产700多公斤头刀青韭菜运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丰富了节日城市蔬菜市场。
  古凯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富锦市供销社为民服务闯新路
  黑龙江省富锦市供销社办起了各种农业科技组织,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了保障。这是当地一位技术员来到村屯为农民解疑。新华社记者高广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