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合作连人心荒山变成金
  ——浙江武义县股份合作制开发山区综述
  □张建成
  浙江武义县以股份合作制开发山区,缘于农民的意愿和创造。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武阳镇南丰村的农民顾能显。
  1991年1月,种粮大户顾能显与村里达成了合股协议:村里将60亩基本废弃的农户自留山以一定15年承包给顾能显开发胡柚基地;顾能显又联合陶加永,两人各投资3万元作为合股股金,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期内双方不得退股抽资,每年所得利润扣除成本开支和留足下年生产资金后,按股分红;顾能显上交给村里的承包款,由村集体与农户实行六四分成,农户部分按自留山面积分配。
  这一协议的签订,使得武义县股份合作制开发山区林业掀起了一个浪潮。县委、县政府从顾能显与村集体、村民间的股份合作中受到启示。于是根据本县山地多、劳力富余、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自留山、责任山因生产要素分散而大多荒芜的状况,因势利导提出了“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入股联营、按股分红”的16字方针,并确定了4种股份合作制的入股形式,即土地使用权入股、劳力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参股。同时,根据全县不同土壤和小气候条件,提出开发山区林业项目和规划。
  股份合作制引入开发山区林农业,发挥了农村集体和千家万户的两个积极性,从1992年至1994年,全县新开发经济特产基地12万亩。
  顽强的生命力
  武义股份合作制开发山区林业形式主要有六种,即村户联营、户户联营、企事业单位与村户联营、科研单位与村户联营、职工与职工合股承包联营、跨乡跨村联营。这一新型的经营机制在武义农村推开后,很快引起了机关、企业、厂矿中一些干部职工的兴趣,特别是一些人浮于事、人员充裕的部门和下岗职工看准投资开发山区林业有前途,大胆把资金投向农村。
  地处武义南部山区的柳城供销社,1993年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承租了丰产村235亩荒山发展经济特产基地。供销社140名职工人人入股,少则200元,最多的3000元。经过一个冬春的开发,建起了名茶基地150亩,板栗基地85亩,去年进入初投产,收入就达7.6万元。
  许多部门看到投资开发山区林业前景广阔,纷纷将资金投入山区。有机化工厂在武阳镇草马湖村投资养鸡、养鱼、开发荒山,建起农业车间。县林业局以资金技术入股的形式,向村里承包或承租了基地3590亩,建起了板栗、猕猴桃、食用笋等经济特产示范基地10多块。据初步统计,全县部门投资股份开发的基地已达4000多亩。
  股份合作制在武义山区已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县里根据国家山区综合开发指导意见,有计划地把山区综合开发林业延伸到小水电、公路建设、乡镇企业等领域。
  农民笑议股份合作制
  武义县直接参与山区综合开发、基地管理,享有股权的农民,在亲身经历中,心态又如何呢?请听听农民股东的心里话。
  在新宅乡新宅村股份合作制开发的板栗基地上,村党支部书记陈增昌指着一串串挂满枝头毛茸茸的板栗果深有感触地说:“股份合作制是调动村民开发农业积极性的一剂良药,要是不借这股东风,我村的1400亩板栗基地不可能开发出来。”
  谈起股份合作制开发林业的好处,陈增昌说:股份合作制机制活、形式好,村民劳力可以折股、山地也能入股,解决了开发资金困难的问题。这种机制,股权明确,可继承,利益又直接,有效地调动了村民的开发积极性,全村1400亩股份合作制板栗基地,两个冬春就开发出来了。这种办法有利于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多为村民办福利事业。说到这里,陈增昌更是自豪,他说:“前年初投产,村集体经济就增收9万元,一年收回了开发投资成本,去年收入达25万元。村里有钱,就好办事,今年打算投资5万元修自来水,8万元修路。”
  新宅村村民陈福银形象地说:“股份合作制就好比是中药中的‘引子’,一下子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村前些年开发500亩杉木林基地,村书记天天广播里喊,挨家挨户叫,还是要花3个月才开出来。1993年村里以股份制形式开发500亩板栗基地,因为户户有份,人人参股,积极性就是不一样,结果不到20天就把500亩基地开发出来。”
  下岗女工钟情山区综合开发
  在当前乡下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打工经商“淘金”的热潮中,武义县城的两位下岗女工,却把目光投向了山乡的综合开发。她们以一定30年、上交49万元为条件,合股承包了164亩经济林。
  章葵,原是武义服装一厂的职工,傅挽春是县制药厂的职工,她俩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下岗。去年4月,她俩以资金入股,并联合林业科技人员技术入股,组成股份联合体,承包履坦镇石龙头村经济林,签下了一定30年的承包合同。
  这块基地总面积为164亩,其中板栗126亩,食用笋38亩。基地开发虽有3年多,但由于管理不善,板栗苗和笋竹苗,叶片发黄,苗势无力,基地处于荒芜状态。她俩合股承包后,首先聘请一位林业技术顾问,接着雇工对基地进行一次深翻除草,并施下尿素4吨,菜饼、栏肥、牛粪等有机肥400多担。同时接通电源,解决照明和动力设备用电,修建一条长450米,通往基地的机耕路。
  她俩深有感触地说:“下岗后合股承包综合开发山区,人虽然辛苦点,但心里感到踏实。现在我们深翻除草、修路、接电已投入400多个工,加上施肥总共花去38000多元,可效益也看到了。据我们聘请的林业技术顾问说,这片基地从目前长势看,明年板栗和食用笋就能大面积投产。看来这条路我们是走对了,前几天县农业发展银行领导专程上山了解情况,当场拍板解决贷款5万元。我们有决心,经过3至5年的努力,把这片基地建成绿色银行。”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反思与跨越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盟委书记 韩振祥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270万人口中有214万生活在农村牧区,因此,如何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稳定脱贫的进程,始终是我们各级领导潜心研究和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去年,全盟农业生产又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粮食有所减产,农牧民收入却稳定增加。作为地区党委的一把手,在参加了党的十五大之后,我集中时间对自1994年以来全盟农村牧区经济进行了一次回顾与思考。
  1994年,盟委新班子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出了实施“进一退二还三”战略(即进一亩精种高产田,退下二亩坡梁地,还林还草还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畜牧业大盟的重大战略决策。
  路子选准之后,怎么走?仍然需要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1995年春,我们第一次提出了优化种植结构求“进”的新课题,引导农民变传统的“两麦一薯”为“两杂一薯”(即杂粮、杂豆、马铃薯)、“两菜一油”(即蔬菜、甜菜、油料),突破性地提出土豆立盟的思想,开始建设马铃薯、杂粮、杂豆、蔬菜、油料五大种植业商品基地。这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在实践上也是一次突破,为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转化率奠定了基础。
  这一年全盟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冻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用15%的耕地却产出了占总产47%的马铃薯,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土豆立盟这一决策的认识。我们进行了深刻的灾后反思,认识到冻灾的实质是旱灾。反思的结果是要增大科技投入,推广旱作覆膜技术,克服春寒春旱、无霜期短等关键因素的制约,形成了在1996年实施“双百万”工程的重要决策。
  1996年农牧业获特大丰收。我们再次进行丰收后的反思。通过反思,我们得出了人大干天帮忙的结论,但关键还是得益于农田基本建设的加强和结构调整与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双百万”工程和土豆立盟产业为农牧业大丰收立了头功。占粮播面积1/3的马铃薯、玉米的耕地产出了占总产近2/3的粮食。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结束了我盟不能种玉米的历史,开拓了种植业高产高效攻关的新领域,丰富和拓展了“进”的思路,找到了适合乌盟特点的“三位一体”求“进”的农业发展路子,即:农田基本建设的工程效益,地膜覆盖的科技效益,调整优化结构的比较效益,这是乌盟种植业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反思的结果是将1996年的“双百万”工程扩展为1997年的“双二百万”工程,并大胆提出了即使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也要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0亿公斤以上的目标;同时确立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围绕“牧”字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出了农牧结合的脱贫目标和畜牧业“三养”工程,大力推进“两专一区”建设,确保畜牧大盟目标的如期实现。而且在此基础上,把种植业“双二百万”工程、畜牧业“三养”工程与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体,以矿产、建材为两翼的工业发展战略相配套,形成了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思路。
  去年农业生产遇到特大旱灾,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形势,天人功过该当何论?
  第一,粮食生产能够在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情况下做到灾年显丰,主要得益于土豆立盟和“双二百万”工程的实施。全盟仅120万亩覆膜玉米(收获面积按100万亩计算)、400万亩马铃薯(其中覆膜40万亩)就产出了7.8亿公斤的粮食,占粮食总产的72%。第二,得益于这几年“进退还”战略的有效实施。全盟“进退还”战略实施三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开拓了“两高一优”农业的新领域。第三,更加清楚地看到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二是各旗县市发展不平衡。三是退还的力度仍不够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的质量和“养”的发展。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辑点评

  农民的创造
  □周泓洋
  武义县股份合作综合开发山区,是农民的一个创造。这个创造,很有意义。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如何解决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局限性,武义把股份合作制引入山区综合开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在国家、集体资金力量有限,一家一户又无力大规模投入进行开发的情况下,武义县采取资金入股、劳力折股、山地入股、技术参股,实行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收益分成的办法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取得了很大成效。这个办法使一家一户想干而不能干的事得以实现。武义的股份合作开发,既坚持了广受农民拥护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克服了经营规模小、生产要素分散且不能流动的缺点。同时,承认和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充分发挥农民个人的能动性,在大范围内组合生产要素,使分散的土地、资金、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得以优化组合,进而调动了千家万户和社会各方面综合开发山区的积极性。
  同时,武义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组织开发,对于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综合开发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的致富门路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武义的做法当然仅仅是个开头,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引导,使其健康发展。
  武义县股份合作制综合开发山区的做法,是一种探索,在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沉甸甸的果实
  ——河北鹿泉市“五位一体”帮扶后进村纪事
  □辛志利 封润德 东志新
  出石家庄往西不远,就是鹿泉市。传说楚汉之争时,汉将韩信率军征战于此,全军缺水,韩信焦灼不已。夜间,韩信梦中惊醒,月光之下见一鹿狂奔,他张弓搭箭,鹿应声倒地。韩信赶到时,不见鹿的踪影,却见鹿倒之处冒出汩汩泉水。为了纪念韩信射鹿得泉,人们把此地叫获鹿,获鹿撤县设市时,就叫鹿泉市了。
  由于是石家庄的近郊,鹿泉市依托自身的经济特点和区位优势,农村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1992年以来连年成为河北省经济十强县(市)。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全市还有23个后进村经济薄弱。针对这种情况,自1995年开始,鹿泉市实施由市领导、市直经济部门、经济强村、工作队、机关挂职干部合包一个后进村的“五位一体”帮扶战略。全市组成23个“五位一体”帮扶工作队,对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后进村实施重点帮扶的脱贫工程。
  两年过去了。现在鹿泉市23个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村村增加了收入,去年不仅夏粮总产超了历史,达到400万公斤,秋粮也取得了好收成,总产达到300多万公斤。
  一
绿树没有几棵,新房没有几座,七沟八梁,一片荒凉,这是白鹿泉乡西扬庄村给人的突出印象。这个村的贫困在鹿泉市出了名。鹿泉市委书记安云昉在这里调研时发现,贫困原因之一是这个村的班子对发展山区经济信心不足,他决定把这个全市最穷的山村承包下来。
  安云昉决定帮扶先从公路入手。他协调资金10多万元,修整了通往县城的2500米长的土路,铺上了沙石灰。这条土路把贫穷的山村和富裕的城镇连接起来,激发了村民从事运输的积极性,村里新购汽车6辆,拖拉机12台,三轮车8台,每年收入12万多元,仅运输一项,村民人均收入500多元。公路运输业激发了村民致富的信心,安云昉趁热打铁,决定帮助这里的农民实现多格局的农村经营,他四处奔走,帮助这个村架起了电缆线,新上了粘土矿,还建起了千亩果园。现在,鹿泉市准备在这里投资40多万元,建一个牛奶厂,为山村群众养殖的奶牛找到销路。村干部们发展山区经济的信心有了。
  二
犹如嗷嗷待哺,鹿泉市23个后进村在发展上遇到了同一个难题:缺乏农业投入。鹿泉市决定,对后进村瘫痪的村办企业,由市直经济部门负责挖潜改造,租赁兼并。一年多来,这个市通过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先后救活了后进村8个企业,对集体企业空白村负责找准项目。到目前,鹿泉市共筹措资金270万元,帮扶后进村新上项目21个。
  白鹿泉乡聂庄村地处深山,林木资源丰富,可这个村一直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吃的穷村。鹿泉市林牧局担负了这个村的帮扶任务。该村大面积的山场是发展林果业的希望所在。市林牧局帮助该村规划制定了绿化方案,建起了防护林带,种上了杨树、槐树和各种各样的果树,绿化面积已达到了300多亩。村民反映,山区农业用水和饮用水都十分困难,鹿泉市协调资金2万元,用于聂庄村的解水工程,铺设了水管,解决了村民们多年来用水难的问题。
  在石井乡薛庄村村民的眼中,穿着税务制服的人是最可亲的,因为鹿泉市国税局的同志帮他们建起了村办工厂,使他们告别了贫穷。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有160多户人家,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为了帮扶这个村,市国税局帮助村民建起了一座小型造纸厂。国税局还帮助他们从外地请来技术人员,派懂经营、会管理的工作人员帮助村民管理企业。通过了解市场的需求,国税局帮助薛庄村新上了一条2号新闻纸生产线。现在薛庄村造纸厂生产的新闻纸远销到北京、河南、山西等十几个省市,1997年上半年产量达到700多吨,产值达400多万元,实现利税50多万元。
  三
帮扶后进村,需要开拓精神,更需要坚强意志。是同贫困决战的决心,使鹿泉市23个后进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1996年8月3日,鹿泉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23个后进村的交通、电力、通讯、房屋和土地都程度不同地遭受了重大损失。在灾害面前,工作队和挂职干部始终坚持在抗洪第一线,所帮扶的23个后进村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将生产生活恢复到灾前水平。
  白鹿泉乡谷家峪村不通电话,信息闭塞,加上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制约着山村经济的发展。“先架电话后修路。”在鹿泉市邮电局的支持下,挂职干部侯新芳等人融资25万元为该村架设了一条20对电话电缆。他们还与市交通局一起,筹资60万元修筑了通往县城的柏油公路。
  正是凭着战胜贫困的勇气,后进村与先进村结成了帮扶“对子”。郑家庄村经济基础较好,该村主动与后进村黄岩村结成帮扶“对子”。黄岩村小人也少,但是拥有8000亩山场,宜植面积达到4500多亩,山上有一座小水库,是个景色秀丽、遍地花草的旅游度假好去处。郑家庄村帮助黄岩村开发了一个名叫“清幽谷”的旅游区,迎来了众多的游人,活跃了黄岩村的经济。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农民盼改进农用车编辑同志:
  春耕前夕,河北省高阳县农机监理站管理人员说,农民现在对改进农用车有两点企盼。一盼噪音低。农用车适用范围广,深受农家欢迎,但作为农用车的配套动力柴油机有很多问题,油烟重、噪音大,即使是机手也出现头晕、耳鸣的现象,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二盼柴油机冬季好发动。现在的柴油机在冬季普遍不好发动,机手在发动时想尽办法,用火烤、浇开水。如还发动不了,便挂上高速档借个车来拖,农民在使用柴油机时普遍感到非常不便。希望农机管理部门和农用车生产厂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为春耕生产服务。
  中共河北省高阳县委 贾建华 张海燕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云南小粒咖啡
  迎来收获季节
  本报讯被伦敦国际咖啡市场评为优质产品的云南小粒咖啡豆最近迎来收获季节。据云南南亚经济作物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云南省咖啡豆的产量达到2600吨,各地客商目前纷纷抵云南定货。
  据介绍,云南小粒咖啡豆的盛产地带是保山和思茅,年产量均为1000吨左右。云南南亚经作中心所属保山咖啡基地每年就有60吨左右的产量,为基地咖啡种植农户脱贫致富开拓了新的门路。
  (马珊)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金坛市靠科技保持水稻持续高产
  本报讯 江苏省金坛市水稻亩产自1994年达550公斤之后,1997年达615公斤,名列全省前茅。
  1993年开始,金坛市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水稻生产夺得了连续4年大丰收。该市首先是实施了“种子工程”,加快了水稻优良品种的推广。其次是狠抓了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潘文俊)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瞧,水来啦!
  春节前夕,伴随着最后一条供水管道铺设完工,河南省登封市世世代代缺水的历史从此改写。
  登封位于嵩山腹地,山高沟深,水贵如油。缺水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去年冬天,登封市水务局大胆改革投入体制,筹措资金近千万元,仅用86天时间,就将纸坊水库的水引入市区,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生活用水,而且为登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国卿 摄影报道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山区的笑容
  如何开发山区?单靠国家不行,一家一户力量单薄,办法之一是通过股份合作制来解决。左上图:浙江省武义县茭道乡上茭道村股份合作果园的股权证。左中图:该县武阳镇南丰村老农顾能显拿到了山区开发股权证,露出了欢乐的笑容。下图:顾能显去年通过股份合作制开发的一百四十亩胡柚喜获丰收,农民担起丰收的柚子赶奔市场。 晓张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