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邮路已畅 更唤直通
  赵梅庄
  改革开放20年,在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员往来和各项民间交往不断扩大,间接的“三通”已经实现。在对台通邮通电方面,已从1979年祖国大陆单向、间接的对台试通,发展到目前两岸双向、公开的互通部分邮电业务。邮电渠道的初步沟通,打破了海峡两岸近几十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同胞利用邮电互传信息,畅叙亲情的愿望已经实现;同时,也为两岸经贸往来和各项交流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双方邮电部门已经可以公开地、双向地互通(部分)邮电业务。在邮政方面,双方已经互相直接封发航空和水陆路函件总包,已经开办了平常信函与挂号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及盲人读物等邮政业务;在电信方面,目前两岸已建成的直达光缆电路和卫星电路2200多条,并相继开办了电话、电报、数据通信、电子信箱、分组数据交换、异地电话卡和数字移动电话漫游等电信业务。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沟通了亲情,打破了隔绝状态。两岸开放探亲之初,寻亲找友的信件大量增加,祖国大陆邮电职工千方百计帮助查询,复活了许多疑难信件,为两岸亲人沟通音讯,为台湾同胞回乡探亲提供了方便。尤其是邮电部门开放了到台湾的自动电话业务以后,给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的台胞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他们当天就可给家人拨去电话,互报平安。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沟通了信息,为两岸双向交流和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自1987年以来,回祖国大陆探亲、旅游、经商、寻求经济技术合作的台胞人数急剧增加,有关统计显示,台资已占到祖国大陆吸收外来资金的第三位。这样大量的人员往来和频繁的经济活动,没有邮电通信进行沟通是难以想象的。通信,为两岸的经济联系架起了桥梁。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有力地促进了双方邮电部门通信业务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两岸互寄信函约为1500多万件,对台电话业务量约为180多万次。到1997年,两岸互寄信函量已上升到3700多万件,对台电话业务量上升到6000万个,邮政增长2.5倍,电信增长33倍。目前,祖国大陆寄往台湾的邮件量和打到台湾的电话量均已占发往境外业务量的第二位,仅次于对香港。同时,台湾到祖国大陆的电信业务量已居台湾至岛外业务量的第一位。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促进了两岸邮电界人士的交流交往,增强了两岸邮电同行对早日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电,造福两岸人民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自1996年以来,两岸邮电界人士互访,进行业务技术交流和考察,我赴台团组共20个,132人次;台赴祖国大陆团组共6个,142人次。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是在政治层面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在邮政方面,邮政函件总包仍需经过香港或澳门转运,对于两岸亲友希望通过正常的邮政渠道,开办邮政小包、包裹、邮政速递业务和邮政汇兑业务都因人为的因素而受到限制。在电信方面,目前已通过国际通信卫星和海缆建立了2000多条直达电路,并相继开办了一些新的电信业务,但要建设两岸间的直达海缆,还有一段人为的距离。
  两岸直通邮电,这不仅是两岸邮电部门的经济利益不再流失的需要,也是两岸人民相互密切联系,沟通亲情,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需要。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能够以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早日实现直接通邮通电,造福两岸人民。
  (作者为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青山一道同云雨
  ——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综述
  本报记者 吴亚明
  十几年前,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吸引下,台湾工商界的有识之士纷纷将目光投向祖国大陆。十几年后的今天,尽管台湾方面没有最终取消对祖国大陆投资的限制,但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方兴未艾。
  台资在祖国大陆的发展,使得两岸经济依存度逐步增强,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也有力地带动了教育、文化、科技等其他方面交流的展开,从而为两岸的良性互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始于1983年。当时,台湾经济由于受到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而低迷不振,岛内投资意愿低落,台商开始到海外寻找投资地点。而祖国大陆正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台商开始到祖国大陆进行试探性投资。
  为鼓励台商放心地到祖国大陆投资,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明确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可以参照执行国家有关涉外经济法律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外商投资企业待遇。
  与此同时,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始终把保护台商权益的工作放在对台工作的重要位置上,1994年3月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则把保护台商投资合法权益上升到法律的层次。1995年1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中又强调“我们将继续长期执行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
  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并提出尽快制定《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意见。从1996年4月开始,外经贸部会同国台办等有关部门开始了《条例》的起草工作,在起草过程中他们广泛征求了包括广大台商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目前,《条例》的起草工作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上述一系列的努力,增强了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信心,使得台资成为祖国大陆吸收境外投资的重要来源。截止到1998年9月,累计批准台资项目40608个,协议台资金额401.3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06.3亿美元。台资占祖国大陆吸收境外投资的第三位。
  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迅速发展,成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主流,也带动了两岸贸易的发展。目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表现出以下特点:
  (1)投资产业广泛化,包括制造业、农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及服务业等。
  (2)投资类别多样化,包括劳动密集、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产业。
  (3)投资经营形态多样化,包括台商独资、合资、合作等。
  (4)投资地区广泛化,从东南沿海向内地的中西部地区扩展,许多省区市均有台资企业。
  (5)投资规模大型化,大企业、大项目投资明显增多,逐渐成为投资主力。
  台商投资祖国大陆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包括台资在内的“三资企业”成为祖国大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台湾看,促进了台湾的产业升级,并带动了对祖国大陆的出口,许多企业通过投资祖国大陆自身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壮大,并取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顺差来源地。从祖国大陆看,台商的投资促进了祖国大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有效地缓解和弥补了大陆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了就业,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此外,通过建立台商投资企业,带进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经验,使企业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造就了一批新型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社会稳定,民主与法制建设日趋完善,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编钟编磬

  在台湾落户
  本报讯 11月6日下午,台北国父纪念馆二楼钟声轰鸣,两岸观众和有关人士欢聚一堂,庆贺来自祖国荆楚大地的曾侯乙编钟、编磬全套复制古乐器在宝岛“落地生根”。
  台湾“文建会”副主委吴中立、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兼编钟乐团团长冯光生、国父纪念馆馆长曾江源共同主持展览的剪彩和撞钟仪式。
  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编磬等古乐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是我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极重要发现。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的杰作,早已闻名遐迩。台湾“文建会”民族音乐中心向湖北省博物馆订制的“曾侯乙编钟”(复制件)和湖北省博物馆赠送的“曾侯乙编磬”(复制件),均要求严格,无论外形和声音都达到了“形似声似”,首次进行的编钟错金铭文效果良好。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台湾有关方面将用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陈列展示,向民众宣传,或进行学术研究。
  应台湾有关方面邀请,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冯光生,古乐作曲家王原平,编钟复制铸造专家张志华等已专程赴台,与台湾同仁进行有关编钟音乐、编钟纹饰与调音技巧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冯光生表示,曾侯乙编钟自出土以来,一直处于海内外学者的多学科研究之中,希望台湾同仁也能积极努力了解与运用,并进行相关研究。
  曾侯乙编钟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演奏有相当难度,应邀专程赴台的内地学者为了使编钟能在宝岛落户,特地为台湾同仁进行3天学术探讨及组装、演奏“种子”培训。来自高雄及台北的国乐团成员和音乐院校学生46人及30位“旁听生”参加培训,结业者将“能者为师”,培训其他音乐家。
  (喻少柏)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民族特色永不没
  ——澳洲华侨华人生活一瞥
  晓军
  墨尔本的“唐人街”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东西长不足1公里,虽规模不大,但格外引人注目,街口竖立着黄绿琉璃瓦的中国牌坊,街道上一色东方风格的灯笼式路灯,两旁是汉字招牌的中国商店,其中有20多家全城最著名的中国餐馆,体现了绚丽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悉尼的“唐人街”位于东区达令港西侧,长约150米,白砖铺路,街道两旁设有东方式路灯,街心并列两行小花坛,路旁设长椅供人憩息。两端街口矗立着中式牌楼,红柱绿瓦,路标和店招牌上的汉字都十分刚劲有力。商店鳞次栉比,华人社团、会所、华文学校大多集中于此。布里斯班的“中国城”是澳大利亚的第三个华埠,别有一番韵味,街口耸立着四柱三脊中式牌坊,上面刻“中国城”三字。华埠内所有的路牌和公共汽车站都是中、英文对照,大街两旁林立着百货店、超市、餐馆、书店、影剧院,大街中心苏州式的亭台楼阁、假山、瀑布和喷泉等园林胜景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这些都是华侨、华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与当地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见证。
  此外,不少侨胞创业有方,吃苦耐劳,勤俭朴实,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创业,都能在当地站住脚根,有所发展,甚至成就斐然。我们见过奥克兰最大的华人超市业主陈霭筠,“土豆片大王”黄炜璋,新西兰最大的华人农场主、“猕猴桃大王”谢桂亮,布里斯班商业巨富、“中国城”的创建人及其集团公司总裁刘达文,悉尼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孙君泓博士以及新西兰皇家研究院教授,荣获1998年国际经济贸易科技发明金奖的真菌学家,他们都是澳新两国新老侨胞和华裔中的优秀人才与精英,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居住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为当地社会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澳新两国政府多元文化政策的施行,华人经济地位和文化层次的提高,他们参政议政、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意识逐渐增强。70年代华人颜清湟首先步入政坛,曾任南澳教育部多元文化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和联邦政府移民审查委员会委员。此后是杨锦华出任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移民与民主事务部移民资源中心财政主席。80年代以来,出现了澳大利亚第一位华裔女参议员何沈慧霞、维州参议员林美丰、新州少数民族社区事务委员会主席陈玉兰,以及悉尼市副市长曾筱龙等。新西兰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女议员黄徐毓芳,而且像墨尔本的蔡家声、悉尼的吴昌茂等开始走向政坛的华人也正在逐渐增加。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港人治港”印象

  致力于香港安稳太平
  ——访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
  本报记者 方文
  1998年7月,叶刘淑仪获中央政府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保安局局长。由女性担任政府保安机构的首长,这在香港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叶刘淑仪温文尔雅,谈吐之间显示出标准政务官的矜持干练。目前,她负责领导维持整个香港的治安和公众安全,并掌握着一支6万余人的现代化纪律部队,其中仅公务员的数量,就占整个特区政府公务员队伍的1/3。
  197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的叶刘淑仪女士,曾赴英、美深造,并分获文学和管理学两个硕士学位。在其近23年的公务员生涯中,由一般政务主任做起,历任职于公务员事务科、民政署、政务总署、保安科、贸易署、布政司办公室及工商科。1995年9月,叶刘淑仪获任为工业署署长;1996年元旦晋升为首长级甲级政务官,并于1996年8月出任人民入境事务处处长。香港回归祖国后,叶刘淑仪出任特区政府第一任入境事务处处长,直至1998年7月升任保安局长。从读书到从政,一步步脚踏实地由基层干起,充分显示出叶刘淑仪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
  香港实行小政府大社会。保安局的工作包括治安、防火、紧急服务、出入境管理、打击走私贩毒、内部安全、协助罪犯和吸毒者改过自新等等都归保安局管,概括地说,就是负责确保香港继续成为一个安稳太平的城市。显然,保安局长责任重大,要承担整个香港的社会安稳太平。
  叶刘淑仪介绍说,维持和加强必要的法律架构,是保安局的一项主要工作。包括为各纪律部队提出行动指南和成效指标,同时也必须为市民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另外,按照《基本法》规定,特区政府自行立法,因此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法规条例,像如何界定窃取国家机密的犯罪行为等,在香港也均由保安局负责制定。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叶刘淑仪颇为自豪:“在本立法年度,保安局将会向立法机构提交11项法规条例,是最多的,而且数字还会增加。”维护香港的治安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给予我们的纪律部队必要的权力;另一方面许多事情要强制市民去遵守,因此需要为市民制定出社会行为规范;此外,还必须考虑保障市民的自由和人权,维护香港作为国际开放城市的声誉。因此,作为保安局局长,首要关注的事情,就是必须在给予纪律部队足够的权力,与保障市民的自由人权之间找到平衡点,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颇伤脑筋。她解释说:香港实行普通法,港人历来主张“宁纵毋枉”,因此对定罪的要求非常细。总而言之,警察为维持治安秩序而行动抓人并不困难,但不一定可以成功获得检控或者定罪,这是基于对市民人身自由的保护。
  叶刘淑仪还指出,香港保安局的工作十分繁杂,下属五大纪律部队,包括警务、海关、出入境、消防和惩教,分别与内地的公安、海关、司法等部门相对应,因此在处理跨境犯罪需要双边合作,以及制定有关政策的同时,经常由保安局出面,负责统筹与内地各部门协商。除此之外,保安局还有两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是要与解放军驻港部队定期会晤,以保障驻港部队在港的合法权益,协助驻港部队履行香港防务;二是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对口联系,以便推广特区护照免签证和帮助照顾在海外遇事的港人。
  文静秀气的叶刘淑仪虽为政务官,但当她身着纪律部队制服时,则俨然一位“保安司令”。在其辖下,除了警务、出入境、惩教、消防、海关等五大纪律部队外,还有一支政府飞行服务队、两支由自愿人员组成的辅助部队(即民安队和医疗辅助队),总人数6万余。正是依靠这支高效率的治安部队,香港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世界最低的犯罪率,尤其是去年更创下了香港24年来最低的犯罪纪录。香港回归以来,治安情况相当稳定,1998年的犯罪率依然保持了低水平。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注资支持高科技企业
  本报讯 为支持创新科技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决定再注资九亿港元,透过科技中心的“高科技公司培育计划”,向每个意欲发展高科技但缺乏初期营运资金的公司贷款三十万港元,并由该中心提供市场营销、管理等技术支援及负责产品的第一份订单。成功培育的公司偿还政府的贷款,而不成功的公司则无须偿还,创新科技的风险转由政府承担。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举行基本法巡回展
  新华社香港电 “香港是我家,认识基本法”,香港十八区基本法巡回展十一月二十九日开始举行。生动鲜明的图片展览、趣味盎然的摊位游戏、气氛热烈的歌舞魔术表演、紧张激烈的填色创作和问答比赛等,吸引了众多市民。人们在娱乐中加深了对基本法的原则、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香港特区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职能、国旗和国歌、祖国风貌等方面的了解。十八区基本法巡回展由香港基本法推介委员会联同各区民政事务处及民间团体举办,旨在加深人们对基本法和祖国的认识,增加市民对香港的归属感。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市民对前景信心增长
  新华社香港电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十一月三十日公布的调查显示,目前逾七成的香港市民对前景表示乐观,较九月份增加了一成半。香港特区民政事务局于十一月九日至十三日通过电话,访问了一千六百八十四位市民,询问他们对本港目前情况及前景的意见。结果,百分之七十四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香港的经济将走出低谷,就业等情况都会有所改善。另外,与头几个月相比,满意现状的人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民政事务局发言人表示,调查结果令人鼓舞。香港民政事务局每两月进行一次调查,收集市民对香港现状、前景和政府表现的期望和意见。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在前几次的调查中,不少市民担忧香港的经济前景。这次调查也显示,经济、劳工和房屋依然是香港市民最关注的问题。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台湾首颗商用卫星启用
  本报讯 据台北消息,台湾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日前正式启用,这颗由新加坡和台湾共同投资的卫星,双方平均分配使用,台湾拥有七个C频段转频器和八个KU频段转频器。这颗卫星于今年八月二十五日在南美洲法属圭亚那发射升空;九月七日抵远地球同步轨道,定位在东经八十八度轨道上;上月二十六日完成卫星初验。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台湾基隆市碧砂渔港的鱼货直销中心,集休闲、鲜鱼运销、美食于一体,在此可以观赏周围优美海景和奇石、选购品尝美味海鲜。图为工作人员为顾客服务。杨嘉理摄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政府将培训政务官
  新华社香港电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全面培训政务官,包括资助他们进修不同的课程,以及规定所有初、中级政务官在规定时间内修毕必修课程等,以扩展政务官的知识面和工作能力。
  香港特区公务员事务局负责人表示,培训政务官虽然是政府的一贯做法,但由于以往没有硬性规定,培训并非十分严格,加上新一代政务官所面对的问题较以前更多、更复杂,因此须对他们进行严格而全面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图片
台湾新竹新埔小镇的南园,建筑风格独特,风景秀美。
  它融合了闽、台各地的建筑特点,用木雕技艺,以台湾八卦窑烧制的红砖砌制而成。格局多变,清流贯穿,别有一番情调。
  新华社记者 杨嘉理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