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依托市场经济走向共同富裕
  ——山东省临沂市实现整体脱贫的实践及启示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组
  ●把脱贫致富建立在依托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基点之上,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
  ●落后地区走出贫困,既要靠政策拉动,更要靠体制改革,归根到底要靠改革。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把告别贫困、走向富裕的希望建筑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不断提高人的现代素质。
  告别贫困,走向富裕,是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宣布:到2000年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向世界的郑重承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消灭贫困、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山东省临沂市依托市场经济实现整体脱贫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临沂素称沂蒙山区,是我党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根据地。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沂蒙山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改革开放新时期,临沂地区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经过多年奋斗,1995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他们的成功实践,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实施市场带动战略:
  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
  我国新时期的扶贫工程,经历了一个由80年代的“救济式”扶贫到90年代的“开发式”扶贫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的实质,是跳出传统计划经济的思路和模式,把消除贫困、走向富裕建立在依托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基点之上。
  临沂地区从1984年实施脱贫计划到1995年宣布整体脱贫的11年间,在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重大变化。
  从1984年到1987年,这一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是各类救济款项的争取和分配。这种扶贫方式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县、乡农民的温饱问题,但同时也严重滋长了“等、靠、要”心理。1987年5月,临沂苍山县发生了闻名全国的农民因蒜薹丰收却卖不出去,而与县政府发生冲突的“蒜薹事件”,将当时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典型地、尖锐地暴露出来。抓住这一事件,当时的临沂地委在全区范围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市场经济与脱贫致富”大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只有把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转移到依托市场经济上来,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出人民群众走出贫困、走向富裕的活力。由此,沂蒙山区扶贫工作进入了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犹如一股春风吹进封闭的沂蒙山区。临沂地区各级领导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学习邓小平重要谈话和十四大报告,深入总结前一时期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在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上产生了质的升华,由此确立了全方位市场带动战略,推动整个沂蒙山区的扶贫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围绕着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围绕着市场经济的扶贫带动战略,临沂地区始终抓住两个基本环节,大打了一场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市场流通的基本条件。沂蒙山区过去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制约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1987年后,临沂地区把改善流通条件作为重中之重,动员群众,艰苦奋斗,集中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为发展市场经济创造良好条件。经过上百万人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新修乡村公路9800公里,实现村村通车。建一条公路,就形成一条产业聚集带,带动一片传统农业走向市场。
  二是抓市场建设,大力构筑市场流通体系。实施市场带动战略,首先必须要有市场。沂蒙山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建一处市场,活一地流通,富一方百姓,增一方财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市场建设,形成了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沟通城乡、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场流通网络,为千百万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舞台。到1997年,具有相当规模的各类市场发展到966处,市场成交总额290亿元。
  深化市场体制改革:
  由政策拉动发展为体制推动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只能靠党和政府给予各项优惠政策。沂蒙山区实现整体脱贫的实践经验表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既要靠政策,更要靠改革,归根到底要靠改革。
  ———深化农业产权制度改革,建设有利于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的农村生产关系。
  产权制度改革,在农业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政府财力比较薄弱,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机制,对于调动农民群众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积极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临沂市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大力推动小型水利设施和荒山治理方面的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治水、管水、用水和参与荒山治理的积极性,为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实现整体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在脱贫致富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从直接意义上说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但是如果没有非农经济的带动和扶持,仅仅靠农业自身发展不可能彻底摆脱贫穷。临沂市在依托市场经济实现整体脱贫过程中,逐步确立了一种以良好的乡镇企业效益带动农业发展的整体思路,通过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为整体脱贫提供有力的保证。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97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29.6万家,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65.2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8.8%,上交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一半以上。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大力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托市场经济尽快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临沂市大胆解放思想,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使之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生长点。截至1997年,全市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9万多户,从业人员70多万人;私营企业4660多家;个体私营经济带动的专业村1200多个。个体私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我国众多欠发达地区,地处深山边陲,过去长期面临着一种矛盾状况:一方面,那里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们对这些资源又熟视无睹,捧着金饭碗受穷。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制约。像许多欠发达地区一样,山地、丘陵占2/3的沂蒙山区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在实施市场带动扶贫战略过程中,临沂市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自然资源变成了财富。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有效途径。
  临沂市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关键环节。第一步,改变种植业结构,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金银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第二步,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形成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第三步,在农村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如建筑、建材、旅游等,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众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许多昔日无人问津的资源变成了巨大的财富,全市近90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996年就达到了1890元,部分县、乡已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
  ———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推进一体化经营,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关键环节。
  临沂市在如何与市场经济相衔接上做文章,扶持发展了一批覆盖面大、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批发市场,使沂蒙山区的特色经济最终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产出率。目前,沂蒙山区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达700多家,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40多处,全区85%的大宗农副产品通过中介组织销售,由其带动的产业链年总产值100多亿元,直接受益的农民近300万人。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经济增长内涵,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重要保证。
  临沂市把“科教兴农”作为脱贫致富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全市各县区都立足本地实际,提出了“科技富县”战略,相应实施了“科技三富”(富县、富乡、富民)工程。各县区和乡镇都配备了科技县区长和乡镇长,85%的村配备了科技副主任,共建立农业科技队(组)5000多个,培养科技示范户5万多户,基本上形成了科技推广网络。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广大农民真正掌握了打开富裕之门的“金钥匙”。目前,沂蒙山区12个县全部跻身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这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是绝无仅有的。
  强化人的素质建设:
  把传统革命精神与现代市场意识融为一体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不仅以促进生产力增长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而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目标。这就规范了我国现阶段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即要把告别贫困、走向富裕的希望建筑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沂蒙山区依托市场经济实现整体脱贫的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提高人的现代素质的过程。
  (一)转变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实践中赋予“沂蒙精神”以新的内涵。
  沂蒙山区是一片革命的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父老乡亲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具有丰厚内涵的“沂蒙精神”。1992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临沂,欣然题词:“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通过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沂蒙人认识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把“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与现代市场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时代的需要,是走出贫困、走向富裕的思想保证。
  在大力弘扬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内核的传统“沂蒙精神”中,临沂市委引导全市人民着重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使“沂蒙精神”的内涵得到了新的拓展,激励人们积极参与市场经济实践。过去“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沂蒙山区,现在大批产品已进入国内外市场。市场经济不仅给沂蒙山区人民带来了富有,而且带来了现代文明,培育了新一代具有敏锐市场经济意识和素质的沂蒙人。
  (二)提高干部素质,大力培养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群众要致富,关键在干部。临沂市委始终把加强以贫困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作为扶贫脱贫的关键环节。一是狠抓干部的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上来。二是深入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把无私奉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基层干部优秀代表王廷江和艰苦奋斗、领导群众脱贫致富的九间棚党支部作为两面旗帜,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形成了先进群体的宏大带动优势。三是实施“能人”带动工程,共选拔3500多名各类高素质人才担任乡村领导职务,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狠抓科技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
  治穷先治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仅是摆脱贫困的根本措施,也是进一步实现小康并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以往临沂地区教育与科技发展滞后,1984年,在800多万人口中,文盲半文盲达430多万。为改变这种状况,临沂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10多年来,全市为普及基础教育投入近20亿元,其中90%是靠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捐助。到1996年底,全市12个县区全部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双基”达标。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八五”期间,全市县、乡、村三级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450多万人次,使80%以上的农村劳动者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提高了脱贫致富的能力。
  (四)确立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激励人民群众在致富道路上不断前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具有坚定社会主义觉悟和无私奉献优良传统的沂蒙人,在与贫困作斗争中,坚持共同富裕价值取向,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模范带头人。罗庄区沈泉庄村是闻名全国的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的典型。在模范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带领下,全方位、多层次地发展市场经济,1996年全村乡镇企业固定资产达3.52亿元,实现利税3200多万元,全村家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像沈泉庄这样的共同富裕典型,在沂蒙山区正不断涌现,它向人们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只要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会迈向更加富裕、文明、美好的明天!
  (研究组成员:林兆义、包心鉴、赵锋、秦庆武、李锦、宋振远)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富山观鱼
  林维横 卢青杨
  富山,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部海拔600米的一个山区贫困乡。这里没有江湖,却是个渔村。这房前屋后,山左山右,在块块稻田里,口口山塘中,群鱼游弋,鳞光闪闪。
  不久前,笔者慕名前往富山乡采访。乡农科站站长徐文其指着他家门前的一块承包田对记者说,这块面积只有三分的稻田,今年4月份放养田鱼苗,进行草鱼、田鱼混养,9月份收鱼35公斤。还留些迟养的小鱼在田沟里过冬,来年再放进稻田里,每尾可达四五百克。笔者见周围稻田的田路并不高,忙问老徐,如遇暴雨,鱼会不会逃走?老徐说,田鱼与其他鱼不一样,比较本分,只要水深三五厘米就能生长,即使水漫田路,一般也不会逃走。老徐冲着屋里的儿子喊:“快拿网兜来!开沟放水。”沟底只有15厘米深,一会儿,田鱼露出了尾巴,红的、花的、黑的,五颜六色的田鱼在水沟里来回游动着,那男孩提着网兜往沟里一捞,几条田鱼在网兜里活蹦乱跳。
  “这些田鱼好吃?”“好吃,鱼肉特别鲜嫩。上几个月,温州鱼贩进山收购,每公斤30元,山民们还舍不得卖呢!据说,温州菜场里红田鱼每公斤卖到48元。”
  “你们要看大的田鱼,我带你们去鱼苗繁殖户黄米土家。”老徐主动提出。路上,老徐滔滔不绝地介绍起稻田养鱼的好处:鱼是除草、吃虫、松土的能手,还拉屎肥田,又不另占地盘。如果仅靠天然饵料养殖,不投喂,那么,每亩稻田放养鱼苗200尾正好,摸田除草的工夫也省了,农药治虫的次数及用量也可大大减少。“稻田喷洒农药,鱼受得了吗?”老徐说,有人作过试验,除三唑灵、水胺硫磷两种剧毒农药外,其他农药田鱼都不怕。当然,在喷洒农药时,像搁田那样,最好先将鱼赶到田沟里去。老徐观察过,田鱼不仅吃净秧苗底部的害虫,还能跳出水面15厘米高准确捕食稻茎上的害虫。稻田养鱼,不仅可减少种粮成本,还会增产。老徐告诉记者,今年全乡发展稻田养鱼2000亩,养得比较好的田块田鱼亩产约四五十公斤,当地因气候关系,种的是单季稻,今年养鱼的稻田平均亩产470公斤,产量最高的田块亩产达700公斤。乡政府每年都要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千把元钱买些鱼苗送给特困户发展稻田养鱼,增加点收入,解决他们的柴米油盐问题。
  又走了一段路,我们来到了北山村黄米土家。热情的主人把我们带到他的鱼塘里。鱼塘就在他家门前的稻田旁,约60平方米,中间隔开,一边是20克左右的小田鱼,另一边是500克以上的鱼娘(亲鱼)。田鱼胆子大,不怕人。见我们站在塘边,小田鱼成批向我们靠近,大田鱼不断跃出水面,互相追逐,尽情嬉戏,令人心旷神怡,大有杭州“花港观鱼”的情趣。老黄说,这些小鱼是迟养的,黄岩九峰公园曾捎过信来,要买5000尾,供游人观赏。
  笔者一边观鱼,一边听黄米土介绍田鱼的繁殖。老黄说,田鱼与其他鱼不一样,它不会自然产卵繁殖,人工繁殖技术特别讲究。现在全乡只有他家和另外一家会繁殖田鱼苗。他家用来产卵繁殖的鱼娘有几百尾,这里养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寄养在全乡几十户村民房前屋后的水塘里。事先与寄养户说好了,鱼娘归养户,只是每年一次的产卵时他把鱼娘拿回家搞繁殖,之后再送回去寄养。养户家需要鱼苗尽管要。因为他家的场地有限,再则,鱼娘只养一处,万一夜里被山外的不法之徒一网打尽,不就完了?这些田鱼娘,平时一般不投饵料,只是到了产卵前10天,喂些蚯蚓等动物性饵料就行了。
  笔者问黄米土,今年繁殖田鱼苗收入多少。他说,大概八九千元吧!徐文其却悄悄告诉我,今年老黄一家繁殖鱼苗收入起码3万多元。搞繁殖,只花工夫,不要成本,到袋里的钱都是净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写在黑土地上的报告
  ——内蒙古海拉尔垦区纪事
  何继生 范红光
  这是改革结出的硕果。内蒙古海拉尔垦区10万职工家属从1986年以来,每年为国家提供6亿公斤粮油;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23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4.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3.7%;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8107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7.7亿元,每年递增11.9%;由1978年的亏损1625万元,到1986年开始年年盈利,20年盈亏相抵,累计盈利8546万元,成为全区和全国农垦系统的盈利大户。
  农业是海拉尔垦区的基础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垦区是大农业,它的特点是土地成片,机械化程度高,适合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同时,垦区分布大兴安岭东西,自然条件差异大,作物品种不同,机械化作业和手工劳动比重不同。对此,垦区的各级领导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抓住生产费用自理和“四到户”这个中心,冲破单纯国有这个模式,闯出一条新路。1994年他们以职工干部的直接投入、职工干部的风险抵押金、集体的联户家庭农场承担的农机具和生产设施的折旧费、集体积累的生产基金、土地租赁费、国营农场的投入作为生产费用,逐年增大职工和集体的比重,减少国营农场的垫付。在生产运行中,生产单位占用国有资金必须还本付息,设备、设施必须有偿使用。广大干部职工成为投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有成分一统“天下”的状况。全垦区生产费用自理率达66%。
  农场做到“四到户”,根本是土地到户,根据土地经营的规模确定机具、风险、费用到户的多少和大小,因地制宜确立规模经营还是分户经营,宜大则大,宜小则小。
  按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结合国营农场的特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两种机制的相互渗透中,生成垦区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机制。在“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农垦产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优势。在“分”的过程中,激发职工群众的生产热情。中型联户农场拉布大林农牧场七队自实行新机制以来,从1985年开始,连续13年增产增收,职工年平均收入1.1万元。
  “大锅饭”是国营农牧场亟待解决的难题。海拉尔垦区从这一最敏感的神经入手,在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中,注入了与投入产出挂钩,按效益分配和多投多得按资分配的内容,使垦区上下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三种分配方式使广大职工和企业融为一体,联产、联制、联责和联心,促进了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特尼河农场推行三种分配方式后,由过去年亏损700万元的大户,一跃成为全自治区农垦企业的首富,1989年至1997年,9年创利税1.36亿元,成为全国农垦系统的八强企业之一。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中共长葛市委副书记 王桂梅
  河南长葛是一个平原农业市,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在探索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轨过程中,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科学确立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产基地,使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目前,区域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带动性龙头企业正在崛起,特色化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多样化产业组织次第涌现。
  农业产业化,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997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3.9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农业总产值1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农民人均纯收入2056元,比上年净增200多元。农业内部结构中畜牧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比重逐年提高,种植业内部结构的粮经比例也由1991年的7.5∶2.5调整到现在的6∶4。土地复种指数达到240%,亩均增效千元以上。
  确立主导产业,选定产业化发展方向。主导产业和产品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经过论证和筛选,我们确立了粮食、烟叶、油料、畜牧养殖、林果、蔬菜、棉花七大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的开发方向上,力求“传统产业上水平,新兴产业抓特色”,对粮食、烟、棉、花生等传统产业,进行优质高产开发,提高质量,稳定总量,同时,着力加工转化增值。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龙头起则产业兴”。我们坚持高(水平)、大(规模)、外(向型)、强(带动)、多(形式)的原则,采取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合资、外资一齐上,新建与老企业改造一齐动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建设发展龙头企业。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直接运销在汉光
  ——台湾农业考察见闻之三
  本报记者 夏珺
  台湾的农产品运销,从制度上划分,大致有三种:一是批发市场运销,目前台湾共有果菜、肉类和水产品批发市场158个;二是共同运销,即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将生产的农产品统一运销,这一块占的比重较大,蔬菜达58%,水果50%左右;三是直接运销,就是由农民或农民团体将生产的农产品经包装处理后直接供应消费地的超市或消费大户(如机关、学校、军队等)。我们参观的云林县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就是一个典型的直接运销的合作社。
  云林县坐落在台中与台南之间,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在以盛产果菜而闻名的西螺镇。这里属氵蜀水溪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蔬菜生产在台湾地区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合作社理事主席廖丁汉先生介绍说,汉光合作社成立于1989年,现有社员211人,耕地159公顷。该社成立之初运销方式是共同运销,后来发现共同运销销售价格不理想,遂从1990年起探索直接运销。据了解,直接运销方式兴起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汉光正是最早“吃螃蟹”者。直接运销由于减少了运销层次、环节,中间费用也就大大减少,生产者与消费者两头受益。台湾方面提供的资料表明,蔬菜直接运销农民可得零售价的54.6%,水果则在70%以上,大大高于传统运销和批发市场运销。
  不管以何种方式运销,都需要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联合生产,办法之一就是组织农业产销班。汉光合作社就设有6个产销班,每班15—25人不等,合作社有统一的育苗中心,育好苗分派到各班栽植、管理,肥料也是统一供应的。生产计划由社里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再分派到各个产销班生产,成熟后社里按约定的底价(也就是保护价)收购。
  直接运销直接面对市场风险,因此,资讯的灵通显得格外重要。台湾的资讯比较发达,就农业产销资讯来看,主要有两类:一是农情报道,如每月的《农情专讯》,定期发布各类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存量及市场需求等信息;二是市场行情信息,每天发布一次,一般是在批发市场交易完成后4小时内通过邮电部门电传或在电视网络上发布。汉光合作社每天都要接收批发市场的信息给超市、“量贩店”报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汉光合作社着手开发“有机”蔬菜、水果(即我们所说的“绿色食品”),以增强竞争力。汉光合作社依托台中、台南等农业改良场的科研力量,形成了一套从育苗开始全过程不施化肥、农药的果菜生产技术,并通过广告“推销”他们的“益康”品牌,还不定期地组织消费者来社里参观生产现场,他们称之为“透明化作业”。今年以来,汉光又推出了一项新业务———“宅机配”,即把有机蔬菜送到住宅、单位。据说此项服务颇受消费者欢迎,目前订户已超过4000户。
  得天时,有地利,加之苦心经营,使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在直接运销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年销售果菜1.8万多吨,销售额4.5亿元新台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张,北至台北地区,南到高雄,覆盖六七个县市。汉光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升,据介绍,每公顷耕地的净收入至少有10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5万元)。乐观开朗的廖丁汉对记者说:“我每一天都要面对风险,每一天都有机遇和挑战,每一天弦儿都绷得紧紧的。但在这紧张、刺激中,我也体会到了人生的乐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