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作品选
  编者按:为了弘扬水墨画艺术传统,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经文化部批准,由深圳市政府主办的《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于1998年12月11日至30日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行。
  深圳地处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改革开放不仅使深圳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促使深圳的文化建设取得了超常规发展。近年来,深圳已建有何香凝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等,具备了举办国际性美术展事的条件。《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已把举办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列为常设性的艺术活动。今年正逢“中国国际美术年”,这项活动的举行更具有特殊意义。这里特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画家丁良贵走上艺术道路经历了曲折艰苦奋斗的路程。他自幼酷爱画画,得名家王慕樵先生指点,深受其影响。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凭着自身的才气、对绘画艺术执著的追求和生活的体验,他顽强地走着自己的路。他从不给自己限定什么格局和疆域,他画花鸟和山水,也画人物;他画工笔、小写意,也作大写意。他时而柔丝轻描,薄敷淡彩,时而大笔纵横,墨浓色厚,时而精雕细刻,层层重彩渲染。他近期绘制的工笔花鸟《雨》、《朝》、《糊涂人与牡丹花》、《塘趣》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右图为丁良贵中国画作品《双翠游梦》)(陆燕生)
  ▲新安江上南京宋文治
  ?水墨都市之一·窗深圳董小明
  ▲山静云生石台北楼柏安
(附图片)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画斋三昧

  居有竹 笔有神
  ——记“竹轩精舍”主人刘大为
  彭利铭
  十几年前,刘大为赴外地写生时,带回几株竹苗,随手种在窗前的绿地上,不成想,来年春天,生笋吐绿,生机勃勃。几年过去,已是绿翠满窗,遮荫蔽雨,故将画室取名“竹轩精舍”。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古代艺术家对生活的渴望,对气节的追求。取名“竹轩精舍”,可见刘大为的良苦用心。
  有其心,更要有其行。从《华山抢险》、《阳光下》、《马背上的民族》等作品问世,刘大为的艺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连续三十多次在国内外高层次大展中获大奖。这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的毕业生,没有辜负部队大熔炉的锤炼,更用其行动回报着李可染、吴作人、叶浅予、蒋兆和、黄胄等大师的培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许多艺术精品是从生活中升华而来的,理想、生活、人性交融组合而成的结晶,触动着人们的心灵,从而成为传世扛鼎之作,让观众长久回味。在艺术上,刘大为始终遵循着一条众所周知的创作原则:艺术来源于生活。与此同时,他用自己的创作和追求,解答着“生活升华为艺术”这一摆在许多艺术家面前的难题。
  他尊重传统,从传统中来,到生活中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从平凡中寻求不平凡,用传统手法营造现代风韵,把生活提炼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他笔下的现实题材多以牧民生活为背景,这是他投身边陲、观察生活的成果。工笔重彩,泼墨写意,纯熟的技法表现,鲜明的艺术风格铸就他作品所具有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刘大为是美术界公认的创作快手,他的“快”是数十年刻苦勤奋的结果。观其作画,笔酣墨畅,那富有生命的线条,生动准确的造型,妙趣横生的笔墨,灵动有序。他的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雅俗共赏。有人认为“雅俗共赏”的作品缺乏艺术性,这是一种偏见。高雅,是人们追求的高品位;俗,并非一定低俗,乃为大众所追求的平凡美。艺术家只有自如地把握好创作时艺术性的超“俗”与欣赏时的入俗,方能达到忘我的高境界。“竹”随处可见,但它的气节与洒脱被人赞美,其内涵正是雅与俗的完美结合。刘大为的作品既受同行首肯,又被大众喜爱,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刘大为谦逊虚心,温和诚恳,和蔼大度。无论师长、好友、后学,还是不曾相识的人,在求助他时,他都会全力帮助。他有着很强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心,担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多年,培养了一大批军、地美术人才。
  今年,刘大为被任命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并在第五次全国美代会上当选为常务副主席。担子加重了,责任更大了,人们祝愿并企盼他在新的岗位上,尽力尽责,大展才能,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竹轩精舍”前的“竹园”将更加青翠,更加挺拔。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活力来自生活
  ——镇江中国画院进京展观后
  朱方
  镇江中国画院创设于1957年。进入八十年代,镇江画院重新焕发活力,形成了一个创作力活跃的画家群体,其多样化的风格探索与形式面貌引人关注。
  八十年代后期至今,画家们自觉地“到生活中去”,并逐步探索出一套从写生到成稿的创作方法。江南水乡自然是时刻感动画家的绘画题材,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所在。但与一般单纯的小情小景表现相反,镇江中国画院的画家们更多地力图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为了拓展题材,扩大视野与胸襟,近年来镇江中国画院的画家们有目的、有组织地外出采风,深入生活。1996年,他们深入太行山老区。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不仅对北方大山大水的地貌特征与雄奇伟丽有了切身的体会,同时通过凭吊古迹,对历史悠长、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1997年,画家们又来到了大西北。苍茫辽阔的西北风光使这些惯见南方景致的画家们为之倾倒,沉醉不已。通过这两次北行,画家们积累了大量而生动的创作素材,也使他们的风格具有了雄强苍劲的“北方气质”。
  这次“进京展”是镇江画家们搜尽奇峰后的心得,也是他们厚积薄发的最新成果,既呈现出整体性的艺术探索方向,又展示出各自的风格面貌。丁观加对于北方山水的描写颇有新意,苍茫浑厚中又见草木华滋,尤其是关于西部草原的刻画,明显表达出一种融合中西、以中为本的创新意识。杨逸塘的作品大多以江南水乡为题,画境平易清新,充满诗情,笔墨讲究,色彩柔美调和。李苇成笔下的人物除了习见的南方少女、春姑农妇之外,他还将创作视点转向西南、西北高原上少数民族,那汲水、牧归的少数民族形象与画家精心营造的环境氛围结合成一曲曲现代田园式的牧歌。罗勇来的山水得益于早年的油画创作,又吸纳了民间艺术传统的精华,色彩厚重浓郁而又色墨结合、相得益彰,其构图饱满多变,屡出前人樊篱。此外,蒋明君、薛元中、林长生各有侧重,而邵晓峰、贺戈箫是新近加入这一创作群体的“生力军”,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各自的艺术面貌与发展方向。
(附图片)
  ▲茅山初雪(中国画)丁观加
  ?湖湾春晓(中国画)杨逸塘
  ?水漫金山(中国画)罗勇来
  ?海南牧歌(中国画)李苇成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探索,探索,再探索
  ——记中国现代艺术的拓荒者庞薰琹
  乔十光
  人民美术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庞薰琹画集》包容了庞薰琹先生不同历史时期的油画、水彩、白描、中国画代表性作品二百余幅,记录了庞先生“探索,探索,再探索”的一生。
  庞薰琹先生1906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早年在上海震旦大学读医科。1925年,他赴法国学习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洗礼。1930年,他回到上海。由于不满当时“中国艺术精神之颓废和中国文化之日趋没落”,1932年他与倪贻德、杨秋人、阳太阳等人创立“决澜社”。这是我国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营养、有宣言有纲领的学术团体。
  庞薰琹先生这个时期的作品,形式上明显带有西方现代派的风韵,但并非是脱离内容的纯形式,而希望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和思考。如《地之子》描绘了江南大旱、民不聊生、农民逃荒的悲惨景象。因此,他曾接到反动势力的恐吓信。
  抗日战争期间,他辗转于北京、湖南、云南、四川等地,先后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四川省立艺专。1939年任中央博物馆筹备处研究员之后,他接触到我国传统装饰艺术,收集彩陶、画像石以及青铜器纹样数百种,并借鉴之设计了陶瓷、漆器以及染织用品等数十种图案。他的这种实践和思想一直贯穿在他后来的教学中。在这一时期,庞薰琹先生还深入贵州苗家山寨,考察民间艺术,收集了大量的民间艺术资料,并创作了系列工笔人物画《贵州山民图》。从此,庞薰琹先生的艺术有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把部分精力转移到工艺美术,又成为了一个设计家;二是他的画风趋于民族化。对此,他的老朋友、英籍学者苏立文在序文中说:“(他)放弃了国际化的风格,用中国的材料创造了一种完全东方式的绘画形式……在井然有序的设计意识中注入了抒情诗意,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解放后,庞薰琹先生几乎放弃了绘画,完全为开拓中国的工艺美术事业而奔走呼号,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中国建立后,在第一届文学艺术家代表大会上,他提出了建立工艺美术学院的建议。1952年,他又向周总理书面报告了建院计划。1956年11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北京诞生了,庞薰琹先生被任命为副院长。
  不幸的是,1957年,庞薰琹先生被错误地划成右派。身处逆境的他,把精力转移到中国历代装饰画的研究和教学。他数易其稿,历时二十年,写成了《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他给学生打开了传统艺术的大门,架起了传统和现代间的桥梁,影响了一代人。此外,他又拿起尘封已久的画笔。由于他有超脱的心境,因此,他的油画潇洒自如、无拘无束,富有装饰性和音乐感。他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斗室中,在与外界隔绝的孤独心境下,把美和探索精神留在了人间。
(附图片)
  ?地之子(水彩1934年) 庞薰琹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风景线

  艺坛风景线
  《时代风采——全国写生画展》在京举行
  《时代风采——全国写生画展》十二月十八日在京举行。这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为了鼓励广大美术家深入生活,反映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明年的第九届全国美展做好准备,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于今年上半年纷纷组织会员深入生活。这次展出的二百多件作品是从全国选送的一千一百五十三件作品中选出的。
  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当代书画作品
  以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及文物著称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近日开展二十世纪书画作品征集活动,首次向当代艺术作品开启收藏之门。
  青州出土石佛明年首展北京
  一九九六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刻造像,因其雕刻精绝、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明年七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华观艺术品有限公司和青州博物馆将联合在北京推出“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这将是这批珍贵而神秘的佛教文物在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研究整理后的首次展览。
  《名画观止》出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社副社长刘人岛,最近编辑了一套印装精美的中外名画图典《名画观止》。《名画观止》收集了古今中外一千一百余件绘画遗珍,再配上近六十万字的赏析介绍,展现了画坛的各种代表性样式、风格或流派,有助于读者了解各位画家及其作品的内容、背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