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近日出版《回首改革路》一书,它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与深圳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的百集大型系列广播节目《回首改革路》的广播稿汇集而成。包括事件、人物和自述篇的《回首改革路》节目自七月二十七日播出以来,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由宋晓明、刘蔚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追寻一九七八——中国改革开放纪元访谈录》,以一九七八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就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十二个主题(思想解放、农村改革、敞开国门等),以采访当事人的形式,佐以多幅“老照片”,生动地再现了不平凡的一九七八年。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谢希德
  教育学博士珍妮特·沃斯和资深记者、著名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戈登·德莱顿写的《学习的革命》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们面对未来世界的十五种发展趋势,提出了对于学习方式的一些大胆的设想和革新。这本书首次在瑞典问世后,就受到教育革新者们的欢迎。书中所描述的十五种发展趋势,虽然是对发达国家而言,但事实上我们也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例如我们正在逐步地走向信息社会。由于通讯的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正在起着变化。随着电脑的逐步进入家庭,在未来的岁月里,家庭可能成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场所。劳动密集的行业日益减少,服务性行业的比重增加,旅游业日益发达等。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是任何人也难以阻挡的,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一定要迎接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人口老龄化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事实。为了使老人们有丰富的学习生活,教育的对象不再只限于儿童了,每个人都面临终生教育的问题。为了使老年人生活得更丰富,适当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认为本书提出的“学习的革命”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对我们来说,有的可能有些超前,但还是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学习和教育方面都有着更广泛的内容。
  作者们认为每一个国家的财富特点是一个国家人民的技能。而技能又依赖于该国家人民学习技能的能力。因此许多国家都定出了2000年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力求建立最好的学习基地。本书作者们认为怎样学习是比我们学习什么更为重要的问题。这个思想贯穿在整本书中。他们认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提倡把趣味性归还给学习过程,提倡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学习气氛,介绍了用音乐可能提高学习效率的例子,主张消除各种学习的障碍,通过大量的练习,做到思考、储存、记忆、激活等环节相互配合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提倡根据学生吸取知识的类型和思维来进行教育。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有一定相同之处。介绍如何使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学习尽量多的知识。也特别提出对我们并不生疏的“多问”和“一帮一”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当前我国根据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市的需要,也制定了到2000年的发展目标,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特别提出要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本书提出的一些学习的革命,恰是对当前应试教育下,对于教师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机械理解的一种挑战。虽然书中所举的例子,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中进行的实践,条件也不尽相同,我们不能照搬,但不少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提高水平比较差的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件刻不容缓的事。当教育领导部门提出要就近入学时,家长们所担心的是孩子们进了落后的学校怎么办。本书介绍了如何使落后的学校改变面貌的经验,他们认为改变的关键是对教师进行再培训。这个思路也是贯穿在整本书中的一条线。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改变学校的面貌。本书也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方法,使成绩落后的学生能取得进步,走出退学的困境。而学校的纪律往往可通过让学生参加学校的管理来解决。
  教育儿童也是古今中外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占主要地位,因此家长们望子成龙之心特别迫切。本书对父母提出了许多要求和有益的指导。作者们认为父母是儿童最好的启蒙老师,儿童在八岁之前是增进智力发展的好时期,父母肩负着重要的促进责任。本书中有很多利用感官的感性认识给儿童介绍新的事物,利用我们周围的整个世界作为课堂来进行教育,利用事物的对比来启发儿童的思维,使孩子更快地成长,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潜在能力的实例。作者们还特别提到三岁左右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时刻,应尽量使儿童有学习语言的机会。
  展望未来,在规划未来的学校和改变教育体制的问题时,本书作者强调要把学校当作社区的资源中心,把家长、学生、教师和整个社区紧密结合在一起,尽量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进行教学。书中又特别指出对教师再培训的重要性。本书的特点在于不仅提出观点,而且这些观点都来源于某些地区和某些学校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因此有一定的说服力。虽然个别的读者可从书中学到一些学习的方法和对教育自己子女的启示,然而笔者认为,全书毕竟是对整个教育界如何面向新世纪的挑战而提出问题的,希望能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重视,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学习的革命的新思路。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文人毛泽东
  丁毅 杨景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人毛泽东》(陈晋著),展示了毛泽东作为诗人、文化人一生的心路历程,是一部关于毛泽东的独特传记。
  作者多年研究毛泽东,曾撰写过多部关于毛泽东的著作和电视专题片,这为他完成《文人毛泽东》有了必要的准备。在本书中,作者捕捉伟人的文心诗意,并同传主革命实践活动相联,经纬交织,特别是毛泽东政治家襟抱和诗人情怀相得益彰。作者有机地把毛泽东的创作实践和他的文艺理论糅在了一起。例如,如何看待毛泽东晚年诗作,始终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书中在谈到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还反复强调诗歌创作要讲形象思维,要有比兴,但他这期间和以后的诗作则明显是说理大于形象,从而不自觉地出现了理论和创作的某种背离。作者认为,这除了毛泽东的政治思想逐渐偏离正确轨道以外,生活空间变得狭小,无疑对毛泽东晚年的创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正因为注意到毛泽东的特殊位置,书中在分析毛泽东的诗作或叙述毛泽东的文化交往的时候,都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放到特定的大背景中去揭示其前因后果。比如,他为什么特别看重鲁迅甚至称自己是鲁迅这位“圣人”的学生?他一生为什么出现了五次散文创作高潮?在建国初期为什么特别注意和一些旧文化人、老艺人交往?1956年前后为什么能够提出“双百方针”?1958年为什么提倡民歌运动?“文革”前夕为什么对文艺界不满意?等等,这些,如果就现象谈现象,想来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只有把它们放到毛泽东和他从事的事业的关系中,才可能有比较准确的回答。而该书大体上做到了这一点。
  由此,这本书写的虽然是毛泽东作为文化人的传记,但事实上,现当代文艺运动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也多少能从这本书中捕捉到一些“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消息。这恰恰是由毛泽东本人的特殊位置决定的。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作者对毛泽东的政治活动相当了解以外,自然还需要占有丰富的文艺史料并且在文艺史方面有专门的素养。
  为色彩斑斓的毛泽东的文心立传,过于理性的笔调显然不宜。理性分析、形象描述和传统文论的诗意感悟,被融会一体,作者在还原一个毛泽东的同时,也在为读者塑造一个鲜活生动的毛泽东形象。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一语道破天机
  ——赏读《毛泽东用典艺术》
  刘恒志
  如果说历史典故本身即是一种哲学,运用这些典故便是一种科学、一门学问,具体些说是一门艺术与方法。读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用典艺术》(范廷宇主编),颇能揭示一代雄俊死典活用的奥秘。
  作者从毛泽东用典的风格和内容出发,分为《微言大义篇》、《有的放矢篇》、《深入浅出篇》、《推陈出新篇》等。用典艺术的高低,效果的优劣,关键在于用典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当我们仔细梳理《毛泽东用典艺术》时,便会发现书中排列的这些典故使用的时间和秩序,正好巧妙地提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线索,亦即是说,毛泽东使用这些典故时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进程的影子。
  用典不能不以典故来源作基础,也不能没有理论的升华。而将这两者联接起来的,恰恰是文本与文化之间那种同一性的结构原则。一典在手,触类旁通,同质异构,统一关联,这是用典艺术研究的大视野,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个典故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句经典式的词语常常也是一句文采飞扬的格言。在当今文化思想典籍的研究中,引经据典加科学释义再加延伸佐证,已然成为研究主流。这本新书是在成语格言加注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由远及近,步步拓展,尤其不放过后来人在继承发展运用时所取得的成果与收获。可以说,《毛泽东用典艺术》并非是毛泽东一个人的用典介绍,也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艺术集锦,是一册研究毛泽东思想发展运用史的工具书。
  毛泽东用典卓尔不群、富于技巧性和创造性,常常达到独步优游之境;他总是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每每游刃有余;他用典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大文化的特点……如此种种,作者所致力研究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典故出处和释义,而是对毛泽东用典艺术的深度探索,旨在揭示和领略毛泽东用典艺术之美。
  一语道破天机。借助典故,你对相同的事物会有更妙的表达与解释,这就是《毛泽东用典艺术》给人的启迪。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拓宽领域论史
  ——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黄侯兴
  由钱理群等三位学者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这部近六十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学术品味浓厚的独异的特色。
  首先,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这本书虽然也按文体分类,却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
  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该书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是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如第二章鲁迅(一),在评论鲁迅小说的结构模式与深邃意蕴时,特意标出“说不尽的鲁迅”一节,综合了近年来学界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该书还把沈从文列为专章,表示了对这位构筑“湘西世界”,“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的文化人的同情和理解。这些都是过去文学史著作所没有的或所省略的。
  对于文学流派,该书不只是强调主流文学,而且也能从地域、文化环境的视角,去观照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先锋派等趣味各异的文学派别,力求恢复现代文学色彩纷呈、枝叶繁茂的本来面貌。
  以上这些特点,大概是这部著作问世后引起学界同人瞩目的缘故吧。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静卧高窗听雪吟
  梓辛
  刘兆林的书房取名“听雪书屋”,这本散文集取名《高窗听雪》(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他的许多小说名字里也有“雪”。可见他对雪的独钟。自古以来,人们不知对雪赋予了多少美好的人格内涵,而“听雪”则又是一种境界。能够“听雪”之人,心性的修炼已非寻常,更何况是在闹市之中,于高窗之畔,其定力可见而知了。也许把这看成是兆林的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更实在些。
  读这本散文,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情感的享受;还有幸的是,从几十篇散文,我一下子这样真切而深入地认识了一个人。
  刘兆林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我以为,散文形式可以不拘,也没有拘的必要,但不可以不真实,即不能虚构。就如做人一样,选择什么职业为生及为生的技能怎样,都是自由的,但不能当骗子,不能人格虚伪。”“本着这个原则,凡属虚构的我便写成小说,完全真实的我才写成散文。”因而,这本散文集,我们可以看成是他生命的轨迹和内心的自白。它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
  兆林童年和青少年的日子充满了苦难。五岁弟弟的早亡、二十四岁就死去的妹妹、父母先后的精神失常(《父亲祭》)。而早熟的“我”的童年生活,在作者的笔下却像童谣一样美好、亲切,洋溢着苦涩的爱意和泥土的芳香(《献给母亲的花》、《拣庄稼》、《笔情》)。只有心中充满了“爱”和“美好”情愫的人,才能这样去认识苦难、从苦难中感受到美好。
  兆林用一颗真挚善良的心直面现实的世界,善良的关爱与真诚无疑是他这本散文集的中心话语。如他所写:“人活着都很不易,都需要关爱与温暖。”“我可以用这种真诚的感情去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些创造美、创造财富、善良的人们。”
  艺术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尽管兆林这本集子写的都是他真实的生活,但它仍然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以浓郁的真情和感人的事件,震撼着我们情感的深邃之处,抵达我们的生命经验之中,在我们的心灵中碰撞而引起共鸣,并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书里书外

  读书与功利
  沙石
  书籍是一把双刃剑,而阅读则是一种悖论。
  “读书无用论”和“读书实用论”的矛盾,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文化史,正如“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一直贯穿着中外哲学史一样。
  真正的读书人孤独而执著地传递着文明的火种,捍卫着文化的尊严。他们不屑于靠博学去沽名钓誉,更耻于借读书去升官发财。学而优则足,不一定非得入“仕”;读而精则乐,没必要以此去赢“利”。读托尔斯泰的小说,能学到多少“升官捷径”?读莎士比亚的戏剧,能找到哪种“股市行情”?而读遍了唐诗宋词元曲,恐怕也学不到半点“偷税漏税秘诀”;至于精通四书五经的权威,大概到老也不晓得什么叫“快三慢四”、“国标舞”……读书对他们来说显然不实惠不实际不实用,那么是否也意味着他们的生存毫无意义?那些中外文化名著毫无价值?重实惠讲效益求利润的人们大概是这样认为的。文化价值的消解,必然导致知识领域的贬值,而作为人类文明支柱的人文精神也便慢慢坍塌了。
  这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要反思一下中国人关于读书的“古训”或“名言”,就不难窥见其功利性的文化态度——“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为了吃饭),“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为了享乐),“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为了发财),“学而优则仕”(读书为了做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读书为了功名)……你瞧,吃喝玩乐无所不包,功名利禄百事可求,唯独没有一种志存高远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其理想境界则是“学好文武艺,货比帝王家”。而“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类豪言壮语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有着天渊之别。至于后来的“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则干脆连书也不读了,直奔钱权而去,靠着祖宗吃饭了。时髦则时髦矣,但与“老子先前阔多了”的阿Q名言相比,又退化了一辈儿。
  书乃何物?为何读书?着实是个难题。好在前辈哲人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弥尔顿说“书籍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卡莱尔称“书中横卧着历史的灵魂”;德国人信奉“书籍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长明灯”;阿拉伯人坚信“学者们的墨水应像殉道者的热血一样受到尊重”。可见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精神的凝聚和灵魂的启示。因而读书便是一种圣洁的精神洗礼,一种崇高的生命追求,一种艰苦的思想修炼,一种虔诚的灵魂反省,一种庄严的自我实现。如果说在形而下的物质世界中,还能保存一种形而上的神性期待,那么读书便是其一;她来源于读书人对文化的信仰以及对智慧的皈依。在这里,任何形式的功利化或商品化,都是对文化的贬低与亵渎。不错,人们经常引用培根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但那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完善的力量,而不是追名逐利的手段或技巧。因为培根又同时强调:“读书在于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纵览文物精华
  由著名学者、文物鉴赏家辛冠洁先生主编,汇集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诞生五年来推出之精品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精品大观》一书,最近由沈阳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从中国嘉德、翰海、荣宝、中商盛佳、康融、鼎丰等六家拍卖公司推出的数万件拍品中,精选出上乘的真品、精品九百余件,分书画、陶瓷等七大门类列出,每件拍品均配有图片等相关资料。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和北京金集浩商贸集团联合编纂。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出版信息

  出版信息
  ▲长征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军队丛书,分为《大裁军》、《大演习》、《追踪高科技》、《改革实录》、《进驻香港》、《特别行动》、《商海兵魂》、《走出国门》等八本,从各个侧面塑造了军队和武警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
  ▲《同创崛起》(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旅美作家袁道之、白莉继《蓝色巨人——IBM在中国》之后完成的又一部关于信息产业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深入中国同创集团进行采访调研,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对同创集团的发展特色进行了深刻剖析,得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重要结论。
  ▲杨晓升著《告警——中国科技的危机与挑战》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用文学形式谈科技事业的通俗读物。
  ▲青年诗人徐兆寿的抒情长诗《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近日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三联新书

  三联新书
  《传统与变迁》 周晓虹著,本书系统考察了半个世纪以来,江浙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的社会心理、行为和思维方式嬗变,在社会史研究上具有开拓性价值。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何怀宏著,为诠释中国自秦汉至晚清这一迥异于西方的独特“历史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
  《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 黄育馥著,通过剖析京剧中的道具——跷在本世纪的兴衰过程,分析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成因。为运用现代社会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范例。
  《神秘主义诗学》毛峰著,作者以诗人的锐敏和激情探究现代思想与神秘主义的关系,把学术问题与文化深思、哲学体悟结合,显示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理论前瞻能力。
  《学术与政治》 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包括韦伯的两篇重要演说,“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浓缩着韦伯学术思想的精华。
  《世纪变革与学习革命》 石滋宜著,作者是台湾企业战略管理的权威,他阐述了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变革潮流。
  《观念播种》 高希均著,高希均教授是经济学家,书中展示了他对台湾经济发展和整个中国的发展前景提出的精辟见解,富有启迪。
  《傅雷家书》 (增订第五版),本书自1981年首版以来,销数早逾一百万册。傅雷以优美的文字展示了强烈的父爱和他对艺术的追求。这本书深受一代代读书人的喜爱。本版增编新发现的十四封信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地址: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邮编:100010
  “三联读书俱乐部”入会购书
  电话:010—84010542
  64001122—3071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博采众长的东北文学史
  上官缨
  李春燕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东北文学史论》,虽然仅就东北文学发展各方面分编论述,但是连缀起来就是一部史料翔实、立论精当的东北文学史,在目前暂时尚无完备而信达的东北文学史专著之际,这部新著尤令读者感到非常可贵。
  全书共分七编,即《萨满教文学的文化底蕴》、《辽代文学通论》、《清代前期东北流人诗歌创作论》、《清代东北籍文人文学论》、《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总体论》、《新时期东北小说创作论》、《新时期东北报告文学发展的多元化时期》,对每个时期文学发展概貌,作出考索探源的全面论证。从古代到近代,现代至当代,从宏观到微观,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论题,都表现出学者的识见。
  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文学现象,如何正确评析这一时期作家与作品?李春燕等人在本书中,对众说不一、茫无头绪的问题,作了实事求是的评断。《新时期东北小说创作论》对于当代东北小说崛起与走向,几位有影响小说家艺术风格的鉴评,可以说是独具慧眼。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由宋晓明、刘蔚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追寻一九七八——中国改革开放纪元访谈录》,以一九七八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就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十二个主题(思想解放、农村改革、敞开国门等),以采访当事人的形式,佐以多幅“老照片”,生动地再现了不平凡的一九七八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