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众说《风生水起》
  位于改革开放前沿之地的广州电视台紧随时代的步伐,相继拍出《商界》、《外来妹》之后,近日又推出电视连续剧《风生水起》。诞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的证券市场和广告业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虽已不陌生,但这些行业与时代的关系,业内人士的命运和工作、生活状况,对于广大观众和创作者而言,仍是一个新鲜的题材领域。这也就难怪,《风生水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为该剧召开了研讨会。现将发言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编者
  “耗时四年,作品增值”
  朱小丹(广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成浩自从《外来妹》以后我们就一直期待他的新作,当时我和他交谈创作问题,他就说要拍一部以广告人为切入点来表现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电视剧,但片子没拍,他自己就当广告人去了。我们耐心地等了他四年,现在片子终于出来了,看后觉得这四年没白等,这四年的过程是个增值的过程,如果当初我们马上就催着他拍的话,也许出来的很可能就会是一部平庸、肤浅的作品。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是一部有深度而且温馨感人的作品,它表现了一群创造今天历史的人们,表现了一代新人的崛起,其实历史的进步是以人的进步为标志的,这是广州电视剧创作新的起点。
  刘斯奋(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这部电视剧是广东电视剧新的突破。我们广东的电视剧这些年来也曾经塑造过一些崇高的英雄,这些英雄也是需要的,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能够学习的英雄,因为是这样的英雄创造了今天的历史,而《风生水起》正是塑造了这样一些英雄,他们使这个作品有着代表整个社会发展方向和力量的震撼力,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李光一(记者):平常看电视剧比较挑剔,因为不能从中看到什么新的东西。而这部片子给我们带来的新东西太多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新的生命状态,一种新的情感冲突。《风生水起》对整个中国电视剧的拍摄或多或少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怎么把新的生活形态,新的情感冲突,通过一种艺术化的形式再现在屏幕上?这部电视剧除了它的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以外,或多或少还有一种史料价值,是对中国电视剧题材的新的开拓,在近年来的电视剧创作中有它独特的价值。
  顾晓鸣(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评论家):风生,水起,广东电视人又给荧屏带来了一股新风,令人想起广州浸着水渍的楼房,湿漉漉的散发着活的气息,一种青春的原始,一个勃发的行业,一幅城市跃动的图景。《风生水起》的创作至少摆脱了迄今为止“改革题材”的宏大架势,也规避了凡人小事的萎琐呢喃,而将视觉和风格定位于不事张扬的平常。说来奇怪,少男少女大大咧咧毫无搔首弄姿的情话,却令人觉得分外可爱。在这部片子中,青年人不再是编导指手画脚教育和嘲弄的对象,而是新世纪的历史创造者。我看到一大半,不禁为这种难得的青春片拍案叫好。《风生水起》上下两篇共同传达着一个具有哲理和社会意义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愈益规模化、规范化的今天,美好和善良已经与小农式的、传统工业式的大异其趣。竞争的胜负已从我们看惯了的商场老手的单纯智斗和财争中升华上来,胜者必须在行业上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修养,企业精神上的永不懈怠的创新,职业道德上的严格自律。这是一场当代职业素养、创业精神和高尚人格的竞争。充满人情的旧公司终于要退出,只提拔洋人的外国公司最后也无法留住中国的人才,至于财大气粗、老奸巨滑的股市炒家当然绝路一条。关于广告业和股市的两个篇章,异曲同工,告诉观众一个新的市场形态来临的消息。
  “除了观看,别无选择”
  高城(北京广告从业者):我很少看国产电视剧,觉得国内电视剧简单极了。看了《风》剧,我有种被打了一棍子的感觉,我很惭愧。《风》剧广告篇那么轻松幽默,但结束时,我一下子就哭了,不知怎么感到委屈。写得太真了,感到剧中人物与自己的距离不超过一米,感到有人是真的理解你。也许中国的电视剧该看了,除了观看,别无选择。
  庞涛(北京自由职业者):我想我肯定代表一部分人,就是只看电视里的体育节目和新闻、专题片,要么就把电视纯粹当作看VCD和录像的显示器。说白了,其实是有点自视清高,觉得看电视剧没意思,浪费生命……也许期待已久的梦中情人一下子出现在眼前,竟然不知所措,骂惯了,猛然见到好作品,没的可骂,竟也不会了褒奖。总之,《风》剧紧凑、恰到好处,看第一集第一眼时,就自然而然地进到戏里跟着走了。在这里面我想要的全都有,理想、浪漫和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英雄。
  欧阳立耕(北京某商贸公司总裁):《风》剧广告篇十集我是一口气看完的,从晚上十二点看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后来我们家几次来客投宿,我就请他们看这部剧,我说好看你们就看,不好看就睡觉。结果每一次都是在我早上起来时,看到他们还在瞪大眼睛死盯着屏幕,可以说我是拿这部剧“害”了好几个朋友。
  陆善家(中央电视台审片组组长):在《风》剧广告篇中,居然没有使用一个成名演员,没有熟面孔,这点非常好,很难想象有哪位大腕演员能演得比现在剧中的演员好。听说剧中的电脑博士程守风就是由该剧的编剧扮演的,真的演得很棒,绝不亚于职业演员。
  “智慧的力量”
  黄树森(广东省评论家协会主席):我看电视剧很简单,就看它能不能够满足我的心智,不能够满足我的心智我就不看。电视剧和观众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场智力游戏,《风》剧它能够满足我的智商、审美,我觉得它看问题的角度比我独特、比我深,所以我能够一集一集地跟着它走,看完后有一种被智者征服的感觉,能够从中得到满足。
  孙悦(北京图书馆管理员):《风生水起》带来的不仅仅是骨子里的变革,更带来了许多对生活的宽容和轻松感。这种轻松和宽容是以创作者的知识为底蕴的。不同的人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看法,由此而产生不同的态度。知识和智商可以让你更为从容的对待成功、失败、事业、道德、爱情、秩序。所以我们更应该感谢这些高智商的人们,他们用他们的眼睛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视界,给了我们一种重新看待生活的方式。《风生水起》是一部沉得住气的作品,说它沉得住气是因为它的不露声色,踏踏实实的创作,踏踏实实的拍摄,然后奉上一部厚积薄发的成果。《风生水起》是一部很有活力的作品,说它有活力,是因为它带给我们很多新东西。新在作者的视角,新在导演的手段,新在演员新鲜的面孔自然的表演,新在所有主创人员崭新的观念。中国的电视剧正需要这种沉稳而新鲜热情的作品,就像人生的变革,社会的进步需要最根本的人的转变一样,电视剧的兴旺发达依靠的是从业者创作观的进步。
  尹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风》剧中人物的形象、命运和他们的心路历程都不仅与过去的历史甚至也与前十年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他们的选择、徘徊甚至他们所遭遇的失落和欢欣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当代情怀。这部电视剧是以一种相对开放的价值观念来展示、审视剧中人物,用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来唤起观众的意识:究竟什么是当代英雄、当代风流、当代人生?
  创作者如是说
  冯柏铭(编剧、程守风扮演者):“以实力定天下”,这是程守风在剧中的生活历程,也是我作为一个编剧的信条。
  黄维若(编剧):我们是大学时期的同学,倏忽十几年过去了,不能说岁月无痕,当重新聚首时,我们发现大家对生活的感觉和艺术的看法倒没有了在校时的许多歧见和纷争,于是便有了《风生水起》。
  何冀平(编剧):敢于创新,才充满希望。
  成浩(导演):这是我南方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凝聚了我对南方文化的思考,感谢时代,感谢广州,你我都“不在老地方”。(附图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激越的抗洪精神赞歌
  张志忠
  由总政宣传部组织的专题文艺晚会《当人民需要的时候》,连演数场,反响热烈,无论是来自抗洪前线的英雄模范,还是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面对着舞台上那激越豪迈的抗洪精神赞歌,都情不自禁地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当人民需要的时候》的演出成功,首先由于它精心地选取了一个个典型性的细节,刻画出最能扣动人心的画面,准确地把握住抗洪精神的精髓:即在严峻的自然灾害面前倔然而起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牺牲精神;人民军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它所一贯地弘扬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优良传统;军民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力挽狂澜的坚强意志,一个觉醒了的、正在逐渐地强盛起来的民族的意志;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在危急关头的英明决策;以及改革开放时代形成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综合国力。开场的大合唱《抗洪精神之歌》和压轴的歌舞《万岁,抗洪精神》,首尾呼应,反复而鲜明地把江泽民同志所概括的抗洪精神强化出来,作为这次晚会的主题词,使抗洪精神再次深入人心。在具体的节目安排上,抗洪精神也是无处不在。
  《当人民需要的时候》采用了质朴而亲切的格调,在演员的化装上,在舞台美术的设计上,在演出场景的安排上,都表现出还原生活的追求。像舞蹈演员们身上的污泥和伤痕,像舞台上以麻袋叠起来的表演平台,曾经飘扬在抗洪前线上的数十面标志着各部队的光荣历史的军旗和锦旗,几十双手传送被救的小孩子的情景,在洪水围困中苦苦挣扎最终获救的青年妇女的形象,都具有着写实的风格。群口快板和山东琴书这样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表演样式,也融入了这样大型的晚会,以其贴近生活、亲切自然的《群英赞》和《俺想对你说》,为晚会增色。黄宏等表演的《巡堤》在把反映现实中的重大题材、生活化的表演与诙谐幽默的艺术风格相调谐上,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为戏剧小品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另一方面,这场晚会又是别出心裁,充分发挥了舞台艺术的创造力的。晚会的编导者,把舞台前面的乐池作为升降平台使用,既扩展了表演的场地,又巧妙地暗合了官兵们在搏击洪水中升沉起伏的情形。更为重要的是,整场晚会,洋溢着强悍的阳刚之气,凸现出人民军队气壮山河的磅礴奔放。晚会的舞蹈,依照剧情的规定,几乎都是男子的群舞,而且,在服装上也只能是穿一身迷彩服。但是,在舞蹈的编排上,却不乏新意,像那个精疲力竭的战士在泥水中用头拱着沙包前行的动作,就分外地激动人心。短剧《告别》中的三次敬礼,向牺牲的战友,向巍然的堤坝,向父老乡亲们的告别,都有着深刻的蕴涵。晚会的音乐设计,无论是大型的合唱,还是小组合的演唱,其旋律都是慷慨激昂的,张扬着雄壮威武、决战决胜的军人气质。
  在抗洪题材的文艺晚会中,说《当人民需要的时候》是“后来者居上”的一部作品,这大约不是溢美之辞吧。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中央台开播《城市之间》
  一套集竞技、游戏、知识问答于一体的大型体育节目,近日起在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这档旨在普及体育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名为《城市之间》的趣味体育节目,每次时长九十分钟,参与欢众两千人以上。该节目以城市为单位组队展开竞技比赛,竞赛项目紧张激烈且又妙趣横生。如此形式的大型竞体电视节目,1962年诞生于法国,几十年来该节目不仅一直受到法国观众欢迎,并已相继介绍到几十个国家。此次法方节目总监率原班人马,来到无锡太湖边的“三国城”内,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创作人员合作,在充满中国特色的环境中,制作出了《城市之间》西安对南京、苏州对杭州等首批节目。担任中央台该栏目总编导的辛少瑛,此前一直任《正大综艺》总编导。(向文)(附图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大漠豪情》在宁夏拍摄
  正逢宁夏人民欢庆自治区四十周年之际,由北京和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宁夏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大漠豪情》,日前在宁夏镇北堡开机拍摄。该剧故事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的西北边陲,着意刻画丝路人民在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斗争中流传下来的那些可歌可泣的篇章。作家莫言出任文学策划。史航、顾岩联合编剧,习辛担任制片人,曾执导过《包青天》、《杨乃武与小白菜》的黄祖权出任导演。来自香港的何家劲出演男主人公陆天明,梅子出演女主人公伊兰。赵晓明、洪宇宙、姚鲁、魏宗万和来自台湾的杜梅参加该剧的演出。主创人员表示,本剧中草莽英雄的个人悲情将与救亡时代的时代豪情交相辉映,努力做到以辽旷苍凉的大漠风光,独辟蹊径的动作场面,让不能亲临其境的观众耳目一新。(北窗)(附图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风雨澳门》迎回归
  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一部以澳门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为题的二十集电视剧《风雨澳门》,日前由中影公司、北京脉点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投入拍摄。由王海洲、林黎胜编剧,连炽勋执导的这部电视剧,以祖居澳门的热血青年黎锦云、黄明亮奋起抗击入侵葡军,及他们的后代与日本侵略者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主线,力图透过澳门四十多年的风雨变迁展现出澳门人民强烈的爱国精神。剧中主要人物分别由内地演员巍子和香港演员温兆伦饰演。内地歌手杭天琪也将在该剧中扮演角色。(巴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两岸合拍《战国红颜》
  春秋后期,诸侯割据,越王勾践战败沦为吴国囚,卧薪尝胆,立誓复国。美女西施为了江山社稷,不惜牺牲个人情感,被勾践送往吴国,完成复国的使命……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与台湾中影公司、千将公司合作拍摄的四十集电视剧《战国红颜》,以纷乱的战国为背景,重新演绎西施的故事,赋角色以新的生命,力图更能打动今天的观众。该剧由香港导演张健伟执导,台湾演员张敏出演美女西施;台湾歌星童安格饰演吴王夫差,内地著名演员唐国强饰演能屈能伸、心机深沉、性格多变的越王勾践,越国大臣范蠡由台湾演员秦风饰演。(张恂)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长征——〈长征〉》出版
  投资三千万,历时三载的革命史诗巨片《长征》终于和观众见面了。与此同时,反映这部巨片拍摄过程的《长征——〈长征〉》一书,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刘红通过参与影片拍摄的亲身经历,以纪实的风格、生动的文字,全方位地展示了《长征》从筹备到完成的全过程,并藉此讲述了影片拍摄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中国电影业目前面临的处境和电影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西央)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让更多的“小凤”高高飞翔
  赵寻
  金秋之夜,看了一场别具风格、相当精彩的京剧——湖北省京剧二团在中国儿童剧院演出的少儿童话京剧《小凤》。
  《小凤》是以鄂东南山区女童斩蛇的传说为蓝本,以今天的时代精神与儿童的审美情趣相结合,适合少儿观众欣赏的新京剧。故事是从这个地区每年中秋必须挑选一名女童去祭蛇妖开始的。当这一恶运降临到小凤时,她不但自己勇于抗争,而且不忍同辈姐妹去作牺牲品。通过“选女”、“救友”、“藏女”、“争球”、“斗蛇”等情节,展现了小凤的天真善良、优美、崇高的品格,抒发了勇敢、智慧、团结助人的精神,阐述了“勇于抗争方得生存,屈服忍耐死路一条”的人生哲理,这一思想不仅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教育意义,就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也起着重大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发扬中华民族的这种传统美德。
  剧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小凤和牛娃、春兰、秋女的扮演者,都是经过多年培训有表演才能而又是只有十几岁的小演员,他们容易体会到剧中人的心理感受,并真切地、准确地表演出不同角色具有童心童趣的性格特征。这不仅拉近了表演者和观众的距离,也使京剧这一古老的剧种,注入了孩子们能接受的青春气息。
  《小凤》演出的成功不能忘记编导秦湘麟、宋西庭在文学创作与演出统一调度上所付出的劳动,如果没有他们的创作精神与艺术功力,要是按照传统京剧的表演程式和固定唱腔,能演出这样一台生动活泼的少儿京剧来是不可能的。导演没有墨守成规,按照内容的需要,对京剧作了大胆的改革,少儿京剧没有这种变革和创造精神是很难赢得小观众的。《小凤》的舞台演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幻变的色彩,用丰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趣盎然的艺术空间。全剧在文学创作,舞美设计,表演艺术,音乐唱腔等方面,都针对青少年在知识结构、思维心理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突破京剧的传统程式,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从《小凤》的演出中,应该给我们一些启发,小观众不是不喜爱京剧,问题在于我们的演出剧目是不是符合他们的要求,是不是他们能接受、能理解的艺术形式?让小观众接近我们,首先要我们主动地走向小观众,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他们的精神食粮。这次在《小凤》演出剧场,我同孩子们一同看戏时,他们那种热烈的情绪与掌声,使我十分感动。用什么剧目去争取小观众,老戏老演,连老观众都看腻了,怎能争取少儿观众?《小凤》在当地已经演出了五十多场,我想以《小凤》这样的剧目,这样的开拓精神,京剧会有广阔的前途,让更多“小凤”高高飞翔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京剧二团原系鄂州市京剧团,鄂州是重灾区,全团的少儿演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在今年长江洪灾中,团内三十多名演员的家受灾,但是,他们舍弃小家,用抗洪精神完成了《小凤》的创作和排练,并在当地演出,受到欢迎。在我们戏剧队伍中有这样一些具有抗洪精神的戏剧工作者,用这种精神来激励和鼓舞我们全国戏剧界,振兴京剧的事业一定会获得大的成就。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这一个“郑板桥”
  亚男
  自打当了回被村长踢了的“秋菊丈夫”,刘佩琦一直就没闲着。1997年,刘佩琦更因为在《离开雷锋的日子》中饰演乔安山一角荣登金鸡影帝的宝座。几年之间,刘佩琦终于让观众记住了他。
  在二十六集电视连续剧《郑板桥外传》的片场上,导演郑泉宝颇有些感慨地说:“佩琦真正的转折点,可是十多年前的那部电视剧《男户长李三贵》啊。”一问旁边人才知道,原来这部得了飞天奖的电视剧是郑导与刘佩琦的首度合作。不论是“伯乐识马”,抑或是“酒逢知己”,郑导有足以令他自己欣慰的事——毕竟自此之后,刘佩琦开始为人注目了。但郑板桥毕竟不同于李三贵,有着平民形象的刘佩琦又是怎么能与八怪之一的才子郑板桥形影仿佛呢?
  深知刘佩琦的郑导说了一段往事。最早看到刘佩琦演戏,是他在一部片中塑造的狗腿子形象。在那个片子里,刘佩琦从头到尾也没捞着一个正脸儿,但却演得很卖力,让人觉得他那背影都在使着劲儿,当时他的那份激情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接触日久,郑泉宝更发现刘佩琦身上有一种硬朗凌人的贵族气质,这与他心目中的清高自律,才情横溢的郑板桥暗相呼应。于是梅开二度,两人再次携手。
  此番《郑板桥外传》是一部描写郑板桥短暂为官史的轻喜剧作品。用艺术总监郑万隆的话来说,就是要既要表现郑板桥文人做官的聪明和才华,也要挖掘他作为知识分子的局限性,甚至劣根性,让观众于笑闹之间观察其命运沉浮,体会其“难得糊涂”的真味。
  为此,一向以用功钻研人物而在圈中有口皆碑的刘佩琦一改形象——长袍马褂,笔墨纸砚,一副清癯儒雅的书生意气扑面而来。“十多年了,佩琦唯一的变化就是成熟”,在剧中扮演师爷,与刘佩琦私交甚笃的儿艺演员张毅说,“他没有沾染有些人成名后的习气,做人演戏还是那么朴素、踏实”。“与刘佩琦演戏很过瘾,他没架子,对我来说,心理上没什么压力,而且他是那种需要两个人都很咬戏、较劲的人,我觉得启发很大!”刚从电影学院毕业,在剧中饰演郑板桥夫人的涂凌如是说……
  无论是金鸡在握,还是默默无闻,刘佩琦还是那个刘佩琦,他总还能记起当年在部队宣传队舞蹈成绩倒数的经历,以及辗转在新疆、北京、天津的奋斗历程。如今,《郑板桥外传》即将完成,相信不久的荧屏之上,呼之欲出的郑板桥就会对人们摇着折扇,倾诉他“吃亏是福”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等着瞧吧!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旁观者说

  同是斯坦尼的学生
  吴也
  这些年,常听见人们抱怨国产电视剧数量膨胀质量却不见长进的同时,对那些荧屏上如过眼烟云的男女“星”们,和如过江之鲫的“新秀”素质低下,颇多微词。平素这等已习惯了只惦记着在电视上混个“脸熟”的人们混在一起,谁也显不出谁。可一旦和外来者一同“拉出来遛遛”时,就显眼了。
  日前,笔者有机会先睹了一部以表现黑龙江中俄两岸百年历史为背景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黑龙江三部曲》。人们在赞叹该剧场面宏大、情节感人的同时,更为剧中中俄两国演员的出色表演叫好。该剧制片人王大庆介绍说,是俄罗斯艺术家的敬业精神感染了中国的演员,是他们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影响了中国的影视工作者。我们需要向人家学习的不仅仅是表演,而是人家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出演该剧的众多俄方演员中,有俄罗斯国家级的大演员、大艺术家。他们来到中方摄制组后,首先关心的不是吃住条件、福利待遇,而是仔细读剧本、分析人物,直率地提出有关俄方人物在生活、习俗、服饰等方面在细节处理上的真实性问题。尽管语言不通仍三番五次地找翻译与中方导演及主创人员磋商,一旦方案确定下来便回房间精心准备。在拍摄现场,俄方演员精湛准确的表演,常常给中方的演职员以极大的震动。一位戏剧学院毕业的中方演员感慨道:我们同是斯坦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却在同台表演中自愧不如。我们常常问自己,这差距究竟出在哪儿呢?
  是啊,差距究竟出在哪儿?这话出自中方演员之口,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在拍摄现场,当需要在夏天的季节拍摄冬天的戏时,我们看到俄方演员在休息时仍心甘情愿地穿上皮衣、棉衣;粘上的胡子,即使在吃饭时也不摘掉,衣服的扣子更是一个都不解开,以免在接下来的拍摄中出现细节上的失误。这些在中方演员看来有点呆、有点傻、有点迂的行为,也正是中俄两国演员在艺术观念、工作作风上的差距所在。崇尚艺术,尊重艺术,视艺术为生命的一部分,方能如此珍惜和爱护艺术的创作过程。这正是艺术家们热爱自己“心中的艺术”的具体体现。
  当看到俄方老艺术家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里,为了剧情的需要,穿着单衣单裤躺在雪地上时,中方演员无不被深深地感动了。为此,在这个摄制组中破天荒地出现了有中暑的,有冻病的特殊现象。当制片人提出在经济上加以补偿时,俄方演员拒绝了。理由是:这些情节都是剧本中有的,我们就应该在表演上完成。这平实感人的语言,与我们国内的一些演员关键时刻“拿一把”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
  还是那句话,同是斯坦尼的学生,我们为什么在表演上技不如人?这问题恐怕还是出在个人修养上,出在我们的演员对表演艺术的认识上。一个凭借表演艺术之外的因素而走红的演员,自然不会在艺术创作上保持永久的生命力。而一个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人生缺少深刻理解的演员,同样不可能在艺术创作中闪烁光芒。著名演员于是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倘若我是一个对人生漠不关心的人,我就一辈子也甭打算成为演员了。”他还说道:“演员必须是一群真挚的人。玩世不恭的演员,大约是连玩世不恭的角色也演不好的。”
  差距在哪里?显而易见,无须赘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