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视点(十七)

  国企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扫描
  本报记者 王金海
  编者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鉴于这是一个关乎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的大问题,本期“视点”,对有关情况进行追溯,对有关工作的进展予以评述,目的是为进一步推动国企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实践证明,尽管困难不少,只要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注目“头等大事”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这项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它作为一个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当作“头等大事”呢?这是因为,第一,我们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任务相当艰巨。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努力解决富余人员过多的问题。第二,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确保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艰巨。在这种形势下,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如果不采取措施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社会不安定,就会给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造成困难。第三,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事关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事关广大职工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因而可以说它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下岗”的背景与原因
  国有企业职工几十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劳苦功高。下岗职工对国有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下岗,难免有苦恼。
  下岗职工是指由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职工在原企业没有工作岗位,且没有得到安置和实现再就业,又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
  国有企业一些职工下岗,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认识和工作方面的原因。
  其一,我国劳动力供给长期供大于需求,就业岗位相对不足。我国人口自1952年以来,呈高速增长态势,由5.7亿猛增至12亿多人,使得劳动力供给相对较多,这是造成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础原因。
  其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统包统配”就业政策,国有企业一直作为就业的主渠道,承担了过多的安置任务,同时也形成了严重的冗员包袱,这是体制原因。
  其三,长期以来,有些地方、有些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使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社会需求,加上企业经营机制深层的矛盾,1/3国企亏损和面临倒闭,造成职工无工可做。
  其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需要升级和调整,必然要使一些职工调整和转移就业岗位。
  包括下岗职工在内,人们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长期以来,困扰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富余人员过多的问题。只有把富余人员减下来,才能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再犹豫不决,早下决心早主动,早采取措施早改变,这是大局。因此,党的十五大提出“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的方针。
  办法总比困难多
  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一项宏大而又艰巨的工程,前景光明,但道路崎岖。自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央明确提出,今年要使已下岗职工和当年新增下岗职工的50%以上实现再就业,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前一阶段,全国各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建立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让下岗职工进中心以及保障他们的生活方面,对于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服务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截至10月份,全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仅为41%,在到年底剩下不太长的时间里,若要完成全年再就业率50%的目标,任务相当繁重。
  从根本上说,就业岗位要靠经济发展来创造。中央提出要达到8%的经济增长速度,除了出于对经济发展的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通过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来增加就业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速度就是保就业。据分析,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增加就业100万人左右。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加上许多地区受到严重的洪灾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必须在实现8%的增长目标上,花更大的气力,下更大的功夫。
  中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1000亿元的长期国债,定向用于农田水利、铁路交通、邮电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用于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既能刺激国内需求,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增加更多的新的就业岗位。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岗位的基本增长点,是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主要方向。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足27%,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而且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0%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其次,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支持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在安置就业中已占到75%,但仍有很大潜力。
  “中心”成为“连心桥”
  职工下岗了,人往哪里去?这是社会各方面都关注的问题。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使他们有饭吃,这是起码的要求;同时还要进一步促进职工的再就业。
  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8月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贸委、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通知,对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作以及费用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有了具体的可操作性。
  很多省、市、区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建中心”作为党政一把手的第一位的工作。有的省、市排列了各种申请要钱的报告,死死规定了第一条:国有企业建中心的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是财政拨款的第一序列。有的领导甚至提出:“晚一个小时也不行!”
  经过7、8、9三个月苦战,全国所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已全部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进中心的比例达到98.7%,其中,领到生活费的达到91%,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体系的形成,为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介绍:从去年以来到今年7月份,全国下岗职工呈直线上升趋势,1997年末为634万人,今年一季度末为656万人,二季度末为710万人,7月份攀升至793万人。今年的重点是建中心、进中心、保生活。
  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焦点是资金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为此作了详细的规定,原则上采取“三三制”的办法解决,即财政预算安排1/3、企业负担1/3、社会筹集1/3。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建立,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一项创举,正像朱镕基同志高度评价的,这是在市场就业机制不健全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条件下,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再就业服务中心有三项职能,受到了下岗职工的普遍欢迎。一是负责为本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二是代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三是组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即使在中心期间实现不了再就业,还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这些中心,一头连着国有企业和下岗职工,一头连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可以说,是下岗职工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的一座“连心桥”。有人形象地形容这座桥,两边有“扶手”,下面有“安全网”,下岗职工完全应当消除各种担心和疑虑,在中心的帮助下努力开创自己新的未来。
  观念一变天地宽
  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目的是为了再就业,尽快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这里,政府、企业和再就业服务中心有责任为下岗职工多提供工作岗位和信息服务,同时,更加需要下岗职工转变观念。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感受:许多方面感到很不方便,却又苦于找不到人提供服务。以北京为例,有20万下岗职工没活干,但外地来京务工的就高达230万人,即便这样,还有一些诸如清洁维修、商品配送、环保绿化、物业管理、接送孩子、看护老人、社区服务等没有人去干。天津市作过一项统计,仅“早点工程”就吸纳了1000多名下岗职工。
  有这样一则报道,河南省新乡市曾免费向下岗职工提供接送人三轮车,其经济收入全归个人。这件善事,宣传得很响,可是过了好长时间竟没有一位下岗职工愿意从事骑三轮车的工作。他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下岗在家闲着,也不愿到街上拉客丢人。
  最近,记者到辽宁本溪采访,发现同样是老工业基地,本溪钢铁厂、本溪化工集团、本溪市纺织厂等一些下岗职工观念转变很快。这些企业有150多人自愿到郊县山区搞土地开发垦复,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佟胜国的带领下,风餐露宿,艰苦创业,近几年开发3万多亩的稻田、水塘、药材和林地,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佟胜国告诉记者:“这些下岗职工从城市到农村,从工人到农民,已经可喜地实现了观念转变。”
  据某单位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有86.4%的下岗者要求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只有0.78%的人愿意去个体私营企业就业。这一调查结果,颇具代表性。然而,现实情况则是,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城镇就业的主渠道。8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很快,吸纳劳动力一直很高。“八五”期间,个体、私营经济等行业人员净增加了2190万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安置就业人员的63%以上。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现在平均每天有1.65万人进入个体、私营企业就业,其中下岗职工占80%。这些都说明,一方面,城镇就业有着广阔的空间尚待开发,另一方面,为数相当多的下岗职工也亟须改变就业观念,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该认识到,在国家法律、政策范围内,做任何工作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光荣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头条竞赛

  集中整治超限超载
  青藏公路确保畅通
  本报拉萨11月28日电 记者王建新报道:为了确保西藏的“生命线”青藏公路的畅通,切实保护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规范运输市场,西藏自治区交通部门日前依法对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超限、超载”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整治。
  西藏是全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区,公路交通承担着全区90%以上的运输量。青藏公路更是被高原各族人民誉为“生命线”。但长期以来,青藏公路上行使的一些货运车辆严重“超限、超载”,对公路造成较强破坏和损害。据统计,1994年以来,青藏公路平均每年有30多座桥涵被压垮压塌,直接经济损失150多万元,仅1996年就压垮涵洞42座。此外,随着超限超载运输增多,运费下滑幅度较大,据初步测算,国家因此每年流失约上千万元的养路费和运管费。
  西藏交通部门依法加强青藏公路“限超、限载”的管理工作,规定5吨以上8吨以下的小吨位车辆,准载不得超过核运载重的10%,8吨以上15吨以下的中型吨位车辆准超1吨,15吨以上的大吨位车辆不得超载,以免对路面超压;准超部分,应按规定补交养路费,超过准超的部分,必须减载方可上路。同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三个交通规费稽查站,交通行政执法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严格检查。
  据悉,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往返于青藏线上的车辆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加快了周转速度,货运车辆由原来的平均每天280辆增加到现在的平均每天320辆,运价及货运市场也逐步规范。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

  农田排水带来过多盐分
  新疆博斯腾湖在变咸
  本报乌鲁木齐11月28日电 记者陈沸宇报道: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总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的新疆最大淡水湖博斯腾湖,其含盐量从1987年的1.87克/升降为最近的1.31克/升,但专家们对湖水进一步淡化所持的态度并不乐观。
  博斯腾湖含盐量降低主要是因为进入90年代以来,不断增加的降雨使开都河注入博斯腾湖的水由80年代的12亿立方米增加到近年的24亿甚至30多亿立方米,从而降低了湖水的含盐量。但随着开都河注入水量的减少,湖水含盐量将马上高起来。
  博湖变咸的根本问题是附近焉耆盆地的农田排水带来过多的盐分。随着农田排水由原来的年均1.3亿立方米猛涨到现在的近2亿立方米,带入的盐分也由原来的20多吨上涨到46万吨。再加上地表、地下径流等带进的盐分总计达106万吨左右。而每年排水仅能带走100万吨盐分,滞留在湖内的盐分每年至少有5万吨。最近焉耆盆地正进行的20万亩的改造中低产田及开荒,又将使博湖比往年要多接纳10吨左右的盐分。
  变咸的湖水影响了库尔勒、尉犁等地的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用水,还直接影响着博斯腾湖的生态。这里有几种鱼因水质变化已消失,一些淡水植物也在成片衰退死亡。专家们呼吁尽快将生态育苇、减少农田排水、根治周围各种工业污染等措施落到实处,使博斯腾湖由现在的微咸湖再恢复到含盐量为1克/升标准的淡水湖。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

  哈尔滨市一群下岗女工联合起来,手工编织衣物,不但实现了再就业,而且还使产品销往日本赚取外汇。被称为编织大嫂的这一女工群体目前已发展到二百余人。新华社记者 陈凯星摄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

  调选教师 加大投入
  武汉给弱校“吃补药”
  本报武汉11月28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我们学校过去学生不安心、家长不放心、教师无信心,如今一举成为了教学立功单位。”武汉市51中学校长李中玉高兴地说。不久前武汉市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全市44所过去的薄弱学校,如今全部实现了转化,学生中考和毕业合格率超过93%。
  据介绍,长期以来,武汉这44所学校教师力量薄弱、办学条件差,教学水平不高,学生家长不愿把孩子送到这些学校就读。为了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武汉市教委决定启动“治薄”工程,给这些弱校“吃补药”。
  全市选调451名经验丰富、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弱校,大大增强了师资力量。全市财政拿出800多万元专款,为44所弱校改善基础设施、增加教学设备。51中、万松园小学等10多所学校还增加了电化教学设备、扩建和维修了教学楼。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

  浙江花卉产业成为经济亮点
  本报杭州11月28日电 一朵朵鲜花、一盆盆盆景、一株株绿树苗,如今是浙江省农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浙江省林业厅最新统计,全省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1万亩,以绿化观赏苗木生产为主的农户近2万户,年产值超过12亿元。
  浙江有“花木仓库”之称,发展花卉业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全省还涌现了绍兴县漓渚镇、奉化市三十六湾村等一批闻名全国的花卉专业村镇。萧山市新街镇种植花木已有30年历史,农民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6500元。
  一批花卉交易市场和大量经营者、贩运户的涌现,使全省花卉产业初步形成流通、信息网络。华东地区最大的室内花卉市场———浙江省花卉市场年成交额已超过2000万元,目前已吸引300多个省内外花卉经营户进场交易,成为全省花卉产业化发展的“龙头”。
  (赵相如 赵龙扣)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

  漳州马口桥花市百里长
  本报厦门11月28日电 记者郅振璞报道:记者日前路过柑橘飘香、花气袭人的漳浦县马口桥南侧,看到沿324国道出现南北50公里的花卉走廊,1万亩花卉基地。这里正是漳州市今年9月新建的“八闽花卉第一市”闽南花卉批发市场。
  这个由漳州人和台胞4年间共同浇灌的万亩花海,现拥有棚架22万平方米,各种观叶植物、花卉苗木2000万株,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棕榈科植物基地之一和南亚热带花卉特色走廊。由福建省政府主办、漳州市政府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看好这里,在两岸同胞支持下拟于1999年元月18日至2月6日在此举办。届时,将出现两岸花卉盆景精品展示和台湾玫瑰花馆、台湾火鹤花馆、榕树盆景馆、仙人球馆、鸟类馆、茶艺馆等14个场馆。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

  协同作战 严查细管
  福州海关“火眼金睛”识骗汇
  本报福州11月28日电 记者赵鹏报道:福州海关积极配合协助银行、外管部门,从制度入手,严查细管,反复核对,连续查出多起骗汇活动,有效地为国家挽回巨额损失。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共查出假报关单证122份,涉及骗汇金额达3.295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动荡加剧,黑市外汇炒卖有暴利可图。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大肆伪造假进口报关单来骗取银行外汇。为达到骗汇目的,不法之徒采用伪造海关印章、印油防伪标签、关员签名、海关编号,涂改报关单数值,复制多份报关单等手法。
  7月3日到17日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福州海关监管处仅协助工行宁波分行核查涉嫌骗汇的进口报关单就达50份,涉及金额2085万美元。更引人警惕的是这些假单金额全部都在国家规定银行要送海关二次核对的50万美元限额之下,显然是有意要逃避外管局、银行的送检复核。对此福州海关除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外,从制度入手,严格按规定办,不论数额多少,随到随检,全面进行“二次核对”。
  由于措施得力,打击骗汇违法活动在福州已初见成效。据悉,在9、10两个月,福州海关监管处共核对进出口报关单1005票,比前8个月核对总量多出近3倍,但未发现一票假单。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现场目击

  雪天偏遇关门早
  本报记者 冯奎
  连续几天,辽宁沈阳市的温度降到零下10摄氏度。11月26日,由于前一天夜里飘起了小雪花,沈阳市的路面结起了薄薄的一层冰。路滑难行,出租车小心翼翼地开着,行人一不小心就会摔个跟头。记者前往和平区八经街辽宁省移动通讯公司交费处交手机费,一路上就跌了好几跤。
  前一天,记者来交费,正卡着下午4点,工作人员说4点正是下班时间,不让交费了。今天,记者赶来的时候,刚过下午3点,可是这个交费处的铝合金大门同样已经拉下来了。一位壮实的保安人员把守着一个边门,不让等在门外的三四位顾客去二楼交费,“今天3点就下班,明天来交费!”保安推推搡搡,把大伙拦在外面:“上面正结账,哪能让你们随便进去!”
  一位中年人显然有了点火气:“冰天雪地的,好不容易跑这么远,总算在你们4点下班前赶来了,凭什么不让交费?我明天还要出差,哪有功夫再跑一趟!”
  大伙在外面争执了一会儿,要求见值班主任。值班主任出来解释说:上级营业管理部门下午打来电话说,今天3点就停止收费,“原因嘛,当然是因为天气不好。”
  如果因为天气不好,推迟下班,方便前来交费的顾客,这倒值得称许;不执行规定时间,反而提前一个小时关门,只能说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早点回家,完全是一种不尊重顾客的表现。
  就在这冰天雪地的同一天,记者和另几个“窗口”单位接触,感受大不相同。上午去沈阳桃仙机场,高速公路收费处递过来一张精美的卡片,写着“雪天路滑,注意行车安全”,短短一行字让人感到很舒心。在桃仙机场,内部广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由于天气恶劣,导致机场关闭,机场工作人员向大家表示歉意,并承诺一定妥善处理好旅客遇到的问题。对比之下,移动通讯公司交费处毫无正当理由地提前关门,拒顾客于交费窗口之外,同时态度又如此生硬,真让人难以接受!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

  投资意识浓
  国债俏广州
  本报广州11月28日电 记者郑德刚报道:在各种投资渠道越来越多、投资意向日益审慎的情况下,今年发行的凭证式国债受到广州人的特别青睐。截至10月底,广州市民已认购国债73亿多元,占今年广州承担国债发行任务的90%多。
  今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凭证式国债2200亿元,广州各主要商业银行承购包销其中的75.7亿元。自发行之日起,广州市民便踊跃购买,国债一时炙手可热。今年10月14日财政部追加国债开始发行后,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发行任务的93%。
  市场意识、投资意识较浓的广州人看中的,是今年这种凭证式国债计息的灵活性和获利较高的特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