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渴望真话——刘少奇在一九六一》封面
  康笑宇工作室设计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评《伟人刘少奇》
  余新文
  今年11月24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诞生一百周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空军指挥学院等单位几十位专家学者编著了《伟人刘少奇》一书。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
  《伟人刘少奇》不是一部资料汇集的集子,而是一部以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视野、全方位阐述刘少奇同志的历史功绩、光辉思想、高尚风范的力作。
  这本书以历史的宽阔眼光,在与同时代人的横向比较中,显现刘少奇同志在近现代中国发展中的伟绩与风范。全书贯穿的主线是把刘少奇一生言行演绎于历史发展之中。刘少奇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1921年入党,随后开始全身心投入中国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冲锋陷阵者。他二十年代初从莫斯科回国后,领导安源路矿工人罢工、领导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直到领导苏区工会工作,是中国工人运动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从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刘少奇同志接连在关键时刻,到关键地点,独当一面,担负起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1942年底到1966年,刘少奇同志连续二十多年处于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主持中央一线工作,许多党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是由刘少奇同志报告宣布的。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现代史是与刘少奇的名字息息相关的。在中国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可以说是群星灿烂。刘少奇同志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样是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
  《伟人刘少奇》以全书三分之一强的篇幅,浓墨重彩,阐述了刘少奇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作者吸收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1980年以来理论界对刘少奇思想研究的成果,刻苦钻研、分析了刘少奇的论著和实践活动,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刘少奇同志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党建、统一战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对刘少奇这些思想的概括展示,使我们能全面了解刘少奇,学习刘少奇的思想,这对推进我国现代化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刘少奇同志在理论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党的建设思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在这些方面《伟人刘少奇》一书更是具体详实。联系当前的实际既感到刘少奇同志这些思想的深邃,又是多么远见卓识。
  《伟人刘少奇》一书在反映刘少奇业绩时不是用教科书式的叙述,而是精选了几百个刘少奇与党政军、各族各界各阶层人士的交往中的真切动人的故事,从而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了刘少奇同志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深入实际,注重倾听来自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呼声,时刻不忘自己是“社会的公仆”的品格;展示了刘少奇工作、生活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反对腐败,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伟人刘少奇》使读者能从大量真切感人的事实中领悟到刘少奇的人格、思想、风范。刘少奇同志一生热爱人民,为自己融于人民之中而自豪,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直至去世前,刘少奇同志仍坚信“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书里书外

  十年磨一剑?
  胡印斌
  如今科技发达,文化昌明,古人毕生孜孜以求的“名山”事业:出书,似乎在今人看来实在是容易得很,所谓“码字”、“攒书”之类。在市场运作下,本来漫长的“琢玉”过程大大简化了。书籍炮制者们在考虑图书上市效率与资金回笼效益的同时,轻易地忽视了图书本身的质量。华美的“椟”与舛误百出的“珠”,又构成了新的条件下的不等式。“十年磨一剑”,是不是有点太累了?
  读近期《中华读书报》的一篇文章,叙述的是一批中外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经历。他们为创作出真正的精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进行大量的、长期的实地采访,掌握翔实的一手资料、捧出一部部充满时代精神的作品,比如黄传会的《中国贫困启示录》、金辉的《西藏墨脱的诱惑》等等。据说,黄传会为采访贫困区,有时竟吃不饱:贫困的人民实在拿不出一点可吃的东西了……而德国人瓦尔拉夫为采访外籍劳工在德的遭遇,多次乔装外籍劳工,身受非人虐待……
  唯有深深地沉潜,才能开放出灿烂的文学之花。相形之下,现在那些以匆匆“攒书”而牟取暴利者,实在该好好反省一下,我们究竟要留给后人一些什么样的文字?抑或我们要为当代人创造一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
  当然,不乏有周期短、水平高的书,但那毕竟是个例。作为一种高品质的精神产品,古哲今贤向来是慎之又慎的,“述而不作”,非不能,实不为也。写作出书之于他们,是提炼、纯化,而非某当代作家所说的“排泄”。至于说现在“文集”、“全集”满天飞,娱乐圈人士跻身出版业,并不能实证文化的繁荣昌盛,倒正应了王朔先生那句话,“过把瘾就死”。尤其一些新书,在读者以为,它体现了“时代精神”,关注“当下生活”,应先睹为快。然这些书照样舛误错讹,不能卒读,且绝非盗版,正式出版社、正式发行渠道、正式“名人”作序。无法可想。
  应该对读者负责。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就目前而言,仍是书籍,即使做不到“书香浓郁”,至少也应该是“书香缕缕”,以熏陶出一代身心健康的人才。应该对一己良心负责。“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清夜扪心,该无愧乎?三省吾身,当有意哉!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人生的华章
  ——《渴望真话——刘少奇在1961》编后
  李一安
  1958年初秋,全国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办起了三百九十多万个公共食堂,四亿多中国农民不得再自家做饭,一律去公共食堂就餐。由于“大跃进”中的高指标、浮夸风和强迫命令风等等错误,加上接踵而来的洪水和干旱,天灾人祸,使人民群众的生活陷入严重的困难中,饥荒在中国蔓延。中国共产党的威望受到严重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就是在这种严峻时刻,为了了解下情,走出困境,于1961年春来到了宁乡、长沙农村。他以六十多岁的高龄带着个小背包,穿着胶鞋,打着雨伞,跋涉在泥泞的乡村小道上。但是,他却遇到了重重阻力。一些基层干部给他的调查设置障碍,致使广大群众不敢讲真话;甚至还有一位女大队支书、省劳动模范竟然跳出来阻挠他的调查,直至公开当众辱骂他……但刘少奇并不气馁,他没有半途而废。他在破破烂烂的养猪场、四面来风的大队部、生活设施等于零的电话会议室摊开背包安家,历时四十四天。他访贫问苦,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疾苦,毅然决然地撤消公共食堂,制止了强迫社员搬迁、退赔社员住房,平反一系列冤假错案。还与写标语要打倒自己的小学生见面,为他的“反革命案”打抱不平,王光美还亲自盛饭给这位小学生吃。刘少奇对真话的渴求如此神圣而美丽。
  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事情被彻底扭曲,不仅刘少奇,就连当年向他反映实情的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也遭受了一次又一次批斗。而曾经公然辱骂国家主席的女劳模却被奉为“反刘英雄”。
  从彭德怀的个案可以看出,讲真话罹祸,但讲真话可以救国救民;从林彪的个案则可以看出,讲假话虽能得逞一时,乃至权倾一时,但讲假话终究要误国误民。历史的结论就是这样无情:讲真话者人民永远怀念他,他的形象不灭,精神不死;讲假话的人最终要暴露其虚伪的嘴脸,遭到人民的唾弃。
  渴望真话,提倡真话,这是人民的要求,时代的需要。读者们如能在沉重的历史中读出这一哲学命题的大义,并戮力同心身体力行,则我们国家幸甚,时代幸甚。
  (本书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读新书

  读新书
  《听涛室人物谭》曹聚仁著、曹雷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已故著名记者曹聚仁专论人物的随笔集,其中大部分文章曾发表于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的香港报刊上。由于职业原因以及与政坛、文坛的渊源,作者笔下的人物极其广泛,有国共两党的高层人士,政海文坛的元老、泰斗和其他社会名流。
  《资本主义的未来》【美】莱斯特·瑟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作者近年来依据世界政治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力作。
  《百鸟衣》韦其麟著,漓江出版社出版。这部长诗根据壮族民间故事创作,诗中叙写了壮族勇敢的后生古卡和聪明美丽的姑娘依娌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他们对邪恶势力的抗争。此次新版装帧精美。
  《诗义知新》刘运兴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对《诗经》的每一首作品沿本讨源,或考证或议论或展开。学者隋千存赞其:“能摆脱经学桎梏,又免乎天马行空之逞妄”。
(附图片)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另一个身影
  严虹
  在北京“女子书店”举办的《斯妤文集》签名售书仪式上,我见到了早就在书中神交已久的斯妤。
  我是1990年开始被斯妤的文字所吸引的,《在海边》、《爱情神话》、《幻想三题》等散文深深打动了我,我开始默默地、锲而不舍地追索她的“文踪”。这种追索迄今已有八年之久。八年里我读了她不少书,八年里我也和许多读者一样把她视为一位优秀的女散文家。但是,江苏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这套《斯妤文集》,却让我猛然间看见了另一个身影——小说家斯妤。
  如果说,散文创作是作家的一只左手,小说创作是作家的一只右手,那么,读完《斯妤文集》,我要说,斯妤是一位左右开弓、相当出色的全能选手。
  尤其令我惊讶的是,在散文里典雅飘逸、优美深情的斯妤,切换到小说领域时,竟然那么冷峻峭拔,饱满恣肆。
  《故事》那不动声色的打量,丝丝入扣的揭示;《红粉》那温存的描述,无情的嘲讽;《风景》和《段落》的亦真亦幻,入木三分;都在向我们勾勒了一个老到深沉,冷峻开阔的小说家。我尤其无法忘怀中篇小说《出售哈欠的女人》。这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把斯妤的想象力、幽默感以及挥洒自如的语言,新颖独特的结构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寓于新奇形象、夸张情节和惟妙惟肖语言中的,是作家对于人性和人世百相的准确透视,对于芜杂现实、喧嚣生活的深入反思。
  毋庸讳言,作为斯妤散文的一个老读者,我惊讶于斯妤恣肆而饱满的小说笔墨。斯妤作为一个小说家,显然和她作为一个散文家是同样成功的。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
  刘锡诚
  治中国当代文学史,既是一件易事,又是一件难事。其所以易,是因为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距离我们今天时间较近,文坛的许多人和事易于理解,有些甚至还是作者所亲历的,资料比较容易搜集,也易于做到翔实可靠,叙述和议论也比较容易做到符合文学发展的客观实际。其所以难,是因为文学发展的过程距离我们今天时间太近,许多事件刚刚发生,许多作品刚刚出现,还没有得到沉淀,更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匆忙对其进行评价,难免受到历史的局限而出现偏差甚至谬误。
  於可训先生的新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只有不到三十万字,读后却受益不少。作者叙述的视角和议论的精辟,不仅使我回想起了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许多令人难忘的历史细节,而且也使作家们笔下的许多成功的典型形象(小说、话剧)与意象和旋律(诗歌)重新在头脑里活跃起来。尽管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由于种种原因留下了许多令人伤心令人感叹也令人遗憾的事情,但还是让我想起一句名言:文学是不朽的!文学以自己的特点概括和反映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反映出了这一历史进程的巨大波澜、曲折和前进的大趋势。
  正如作者所说,中国当代文学史以1949年10月为上限,是史家公认的。但下限则是开放的,到目前还在进行中。作者把下限定在1989年,这固然是个受作者写作时间制约的相对的界限,也表示着这个文学过程尚未结束;从文学发展内在的因素来看,此后的九十年代文学相对于八十年代文学,也显示出了更多有别于前一个十年的特点。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标志,把中国当代文学史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文学,各自都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就,各自也都有自己的问题和局限。作者在对这两个时期文学进行评价时,重视并分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不同的方针对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但又不是采用进化论的观点,简单地认为后一时期的文学就一定在各方面都超越了前一时期的文学。作者在论述两个时期的文学之间的差异时,同时实事求是地论述了两个时期文学之间的传统和联系。这个传统就是现实主义在不同阶段上的发展、嬗变及其生命力。作者在论述五十至六十年代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出现的许多优秀作品的同时,也批评了五十年代末出现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思潮和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对创作的消极影响。作者以冷静的笔墨论述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名号下出现的一系列成就卓著的作品,从而描绘出从改革开放初期“恢复现实主义传统”到八十年代末出现“新写实”的演变轨迹。同时他也指出了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寻根”小说怎样走向“崇拜原始野性的生命力量、迷恋抽象玄奥的文化观念,因而在艺术上或流为荒诞不经的编造,或失之概念的演绎和图解,破坏了小说的叙事传统”;指出了“拟现代派”小说如何“预支现代概念,追求极端的形式化”,脱离了现实生活,疏离了读者。作者在根据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现实主义发展演变轨迹和成就时,也正确地指出了新时期文学冲出自我表现封闭状态,引进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进行实验所取得的成功(特别是诗歌和若干小说)和遇到的失败,总结出一些大体可以为作家和评论家们所接受的经验。新时期文学的多样化扭转了和超越了文学由于意识形态的强化而造成的大一统的僵局,毕竟是大势所趋,是文学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当然这不是说,多样化就解决了文学发展的所有问题,就必然有旷世巨作问世。统观全书,作者在对历史及其细节、对作家及其作品作出的评价中,表现出了一种冷静而独立的立场和一个史家应有的个性。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出版信息

  出版信息
  ▲一本力图涵盖中华民族百年历史(一八四○至一九四九)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体现主要思想历程的《百年苦语》,近日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以一八四○至一九四九的百余年为限,用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条约、上疏奏折、政论演讲、宣言文告、理论文章、日记书信、随笔散文、传记碑文及诗歌民谣等编成。
  ▲由军事科学院院长刘精松上将担任编委会主任,李存葆任主编的大型丛书“军旅青春文库”近日由长征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广泛反映基层官兵生活的图书,共收入万余件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官兵舍小家,为大家,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真实反映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长篇小说《爱的热流》(郭启祥著、作家出版社出版)首发式在京举行。这部小说生动地展现了半个世纪新中国钢铁工业的风云。
  ▲李健散文集《漫漫寻你》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有《心灵低语》、《高天厚爱》、《天涯寻梦》、《真实人生》等辑,抒写了大漠、深山、高原、海岛中军人的生活和感受,描绘了漫漫人生旅途中不断求索的精神。
  ▲柯云路的长篇小说《成功者》描写了一个出身贫寒、性格怯懦的男孩如何从小镇到大都市,以超人的毅力和奇绝的方法,战胜弱点,与环境抗争,最后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思索了人生追求的意义。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王俭美的长篇纪实文学《我和遥遥在美国》,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记录了旅美华人闯荡美国的生活内容,以“我”和“女儿”两代人的视角,剖析中美两种文化的异同。
  ▲珠海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作品再认识》分析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和理论作品,收入了作者的一些论文。
  ▲陈漱渝著《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访台散记》近日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作者自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五年四赴祖国宝岛台湾所写的作品。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知青文学的又一新作
  姚新勇
  光阴似箭,弹指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过去三十年了。韩乃寅的长篇知青三部曲《远离太阳的地方》问世了(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长篇全景式描写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从第一批知青1968年底进入北大荒农场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叙述到他们返城挥泪离开的那一天。也许从时间的跨度上来说,这部小说比不上《雪城》、《年轮》,没将笔触伸向知青一代人的童年和返城后的生活,但是它对知青运动实际展开的十年间的每一阶段的状况都做了细致而逐层的展示,表现了知青刚到农场时的兴奋、新奇和随之而来的枯燥与艰辛,描写了男女知青爱情生活的神秘、紧张、痛苦、纯洁和幸福;既记载了知青生活的众多小事,又再现了大返城风波的扣人心弦,这一切与知青运动史有着时间和过程的对应性。
  直接充实并支撑起全作的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故事,它们既环环相扣,又各有情趣,汇聚成一幅比较完整的知青运动史长卷。
  当然,仅仅是搜罗细密、反映全面并不能说明作品的成功,作品的焦点是放在对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运动的反思上,这构成了全书的内在核心。
  三部曲首先是对知青个体“再教育”的具体呈现和思考,而后这众多知青命运的聚合才自然而然地集中地构成了对知青运动的整体性思考。
  这部小说具有外表平实、内里气蕴凝聚的叙述风格。作者是接近理想主义传统的,但是他没有受控于理想主义的激情,而是用反思的冷静、生活的朴实、过来人的幽默与豁达对其进行过滤,放弃了用激情来熔铸象征性历史的做法,而是将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连环结构,叙事轶事化的风格同深沉的理性反思和不息的理想追求不动声色地糅合在一起。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三联新书

  三联新书
  《经典常谈》朱自清著,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著,本书收录朱自清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探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上的一些重要而有趣的问题。
  《诗论》朱光潜著,这本书被称为四十年代“四大诗论”之一,从诗歌的起源、性质、特征等角度分析中西诗歌的规律和共性。
  《文章修养》唐弢著,这本知识性读物借助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一些作品来说明文章得失。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钱穆著,这是历史学家钱穆八十高龄后对双亲及师友的追忆文字,也是他一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语文常谈》吕叔湘著,本书以聊家常式的语言,与读者交谈汉语中的常见现象,解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看法。
  《庄子浅说》陈鼓应著,作者化用《庄子》原书文意,以富有感情的文字勾画出庄子思想的轮廓,发人深思。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生活史话》邹韬奋著,本书是邹韬奋在主持《生活周刊》与生活书店期间的经验总结。
  《周天集》【印】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本集收录三百六十余条语录,阐述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理,言简意赅,寓意深远。
  《基督的人生观》【英】詹姆士·里德著、蒋庆译,介绍基督的生活态度,生命态度。
  《道德箴言录》【法】拉罗什福科著、何怀宏译,这是西方广泛诵读的著名格言集。
  《生活的艺术》【法】莫洛亚著、王辉等译,法国作家莫洛亚的这本散文名作谈及了人生的五大艺术:思维、爱情、工作、领导和衰老。
  《书的礼赞》【奥】茨威格等著、叶灵凤译,书中辑有八篇谈读书的散文,生动流畅,富有情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地址: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邮编:100010
  电话:010—64002710
  84010542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曲学“百老汇”
  陈建新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中,有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人们称之为“曲”,辞典解释为:“曲,一种可供演唱的韵文形式。”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曲”大约就是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数语,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把漂泊天涯的流浪者的悲苦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其实,“曲”不仅仅指《天净沙》这样的散曲,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曲首先是用来在舞台上表演歌唱的剧本,最早的这类唱本在文字上很可能还是相当粗糙的,所以,在诗与词为主流文学的唐宋时代,曲常常被士大夫们看作下里巴人的东西,犹如今日的流行歌曲。然而,造化作弄人,自视甚高的汉族士大夫们到了元代,竟被贬为下里巴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当了“臭老九”。为了谋生,这些臭老九们不得不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什么杂活都干,于是,许多士大夫都成了写曲的好手。“曲”也因为这些知识精英的参与而进步为高档文化产品,从而能够和唐诗宋词并列于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文学的广阔天空中一颗璀璨明珠。而进入近代以来,研究“曲”,所谓曲学,也成了一门显学。“曲”不仅仅局限于元代,从它发生、变化的轨迹来看,她跨越好几个朝代。所以,研究“曲”,首先要从这些历史岁月里剔抉爬罗,颇费气力。另一方面,近百年积累的曲学成果,也很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总结,以利于曲学知识的普及。浙江教育出版社正是为了顺应时代与社会的这一要求,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携手合作,前后花了整整十年时间,编著了这本十六开一千余页的精装本《中国曲学大辞典》。《中国曲学大辞典》分“曲学”、“曲源”等十大类。它集中了近代以来几代曲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称之为曲学“百老汇”,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在文字上,这本辞典深入浅出,不仅曲学研究者很好使用,也适合普通爱好者阅读。如果置一本这样的辞典于枕边,每晚阅读数页,必能给爱好中国古典诗词的读者以极大的精神满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