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大马力拖拉机——
  外国品牌曾经独步天下
  中国企业如今挺身叫板
  □田鹏
  在中国农机市场,大马力拖拉机的产销一直是国外著名厂商的天下,当美国的约翰—迪尔、意大利的菲亚特等首先进入东北、西北大型国营农场时,中国已经引进十几年的大马力拖拉机仍然处于技术消化阶段。看着国外厂商在中国土地上激烈的角逐,中国农机工业显得非常尴尬和无奈,中国的大马力拖拉机怎样走出困境,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沉重话题。
  中国农业呼唤大马力拖拉机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耕耙播收等劳动强度较大的环节,农民迫切需要提供统一的机械化作业服务,特别在一些大型国有农场,大马力拖拉机的需求渐旺。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农艺师周洪林告诉笔者,黑龙江3000万亩耕地,需要深耕22到40厘米,迫切需要大马力拖拉机,然而垦区早几年根本无法买到国产机子。目前农垦的主要资金用于购买国外的大马力拖拉机,与此同时还要购买相关的国外进口农具,因价格昂贵,各农场都感到负担比较沉重。
  1995年,农业部组织对全国大中型拖拉机在农业中的作用、机具老化和更新情况进行了调查。课题组选取全国150个县作为抽样调查点,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使用大马力拖拉机进行深耕深松、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能,蓄水保墒,减少植物病虫害,能够大幅度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研究表明,大马力拖拉机深耕深松对玉米增产18%,小麦增产17%,水稻增产22%,棉花增产30%,大豆增产9%,深耕深松技术在占我国耕地面积52%的旱作农业地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说,农机向着大中型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两难境地中徘徊的中国农机企业
  进入90年代,中国农机市场逐步趋旺。但是,中国农机企业由于长期受市场购买力低的影响,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十分缓慢,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上争饭吃,进一步拉大了和国外农机工业的差距,因而面对大马力拖拉机良好的市场态势,农机企业却面临两难境地。
  一是大规模的投入和短期内回报率较差的矛盾。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从铸造、机械加工、装配到员工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必须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培训,这对于长期在盈亏线上挣扎的农机企业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同时大马力拖拉机的国际市场早已被世界著名的农机大企业瓜分完毕,基本立足国内市场的中国企业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经济批量,巨额的投资面临无法回收的困难,稍有不慎企业可能因此背上无法翻身的沉重包袱。
  二是过剩的低技术含量产品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农机企业大量重复生产技术含量较低产品,这种企业之间争饭吃的直接后果就是争相压价,赔本销售,抢占有限的市场,农民在尝到短暂的甜头之后可能会永远失去国产的现代化农业机械。
  就在中国农机企业在两难境地里徘徊的时候,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人、意大利人、南斯拉夫人和日本人带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农业机械进入中国。中国的农机市场,无法回避地进入了国际竞争时代。
  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开始说不
  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的国外农机制造商并没有轻视中国的农机制造企业,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一位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告诉笔者,在各种展览会国外公司的展台前,若以一拖的名义索取资料肯定会吃闭门羹。
  这些外国公司的担心显然不是多余的。十几年来,一拖为了避免和国际农机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从来没有放慢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步伐,新产品的技改投资年年增加。目前东方红LF90系列拖拉机已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国产化率接近100%;在此基础上开发创新的东方红1004/1204型拖拉机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他大马力拖拉机的研制开发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1997年一拖B股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这家我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企业加快了资本运营的步伐,到目前已经兼并和参股近十家农机制造企业。
  在这场国际性的激烈竞争中,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充满信心。公司副总经理朱士岑在接受采访时说,和国外大公司相比,一拖也存在许多优势,他们更了解中国的农机市场,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东方红”商标在老百姓心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在产品价格方面有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目前还是主导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和国外大公司有明显不足的仍然是技术和装备水平,对此朱总认为,必须抓紧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出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大马力拖拉机。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喜收冬桃
  地处长江西陵峡北岸的湖北省宜昌县分乡镇近年来在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扶持下,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反季冬桃。这种由华中农学院经过技术鉴定后命名的青峰冬桃,填补了该水果品种反季上市空白。图为该乡冬桃场阎礼家正在采摘冬桃,准备销往外省地。巴山 黄春梅 覃春茂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良种带来好收成
  山西省阳泉农作物良种场是全市优种培育、试验、示范推广基地。今年,这个场采用地膜覆盖、膜侧播种新技术,栽种“沁州黄”优质谷种,获得亩产400公斤的好收成,为阳泉市20万亩谷田稳产、高产找到一条有效途径。绘纪 大江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李老汉进城请“公证”
  李禾丰
  近日,家住江西省赣州市蟠龙镇坝上村的养鱼专业户李德兴老汉赶了10多公里山路,匆匆来到赣州市公证处,要求公证人员出面为他主持“公道”。
  今年68岁的李德兴老汉于1994年跨县、市承包了南康市潭东乡刘屋村水库,并与刘屋村委会双方签订了为期10年的100余亩荒滩水上养鱼的承包合同。从此,李老汉全家吃住在库区,精心管理,科学饲养,把瘦水变成了肥水,养鱼效益逐年提高,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专业户。但是,近几年来,当地一些犯“红眼病”的村民借机到库区闹事,村民小组也想以立体开发为由,解除鱼塘承包合同。李老汉思忖着:承包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他们想单方解除合同是不对的,法律是我老汉的保护神。
  李老汉的“心病”放不下,他专程来到公证处咨询。赣州市公证处得知后即派公证员深入实地调查,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做好调解工作,明确了应稳定农村承包责任制,保持政策连续性,签订的合同条款经双方协商一致,真实、合法,应受法律和政策的保护。
  9月16日,经赣州市公证处公证员出面调解,李德兴老汉与当地村民小组双方又签订了山上开发和水面养殖,充分利用库区提高经济效益的补充协议,并经赣州市公证处公证。李老汉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遵化一条“龙”
  本报记者 梅洪如
  河北遵化市,地处京东津北,北靠燕山,有广阔的田野,丰富的物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家有余粮,但口袋无钱。前几年虽然境内发展了一批果树,但由于品种不好,果品质量差,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了。怎样才能将丰富的农业资源变成市场上的商品,使农民尽快富起来?唯有靠市场,靠科技。经过长期观察与思考之后,农业科技人员出身的张连玺决定成立广野物产实业总公司,以此为龙头,辐射农户,将千万个自给自足型的农户变成面向市场的商品生产者。
  广野公司生产腌渍菜、速冻菜、脱水菜、山野菜和速食菜诸类蔬菜食品,产品90%以上出口,少量在国内销售。总公司基地从事产品加工、组织销售和技术开发。基地公司按片、按品种分别派人指导农户进行原料蔬菜生产,从下达种植计划、提供种子等生产资料,进行技术指导,直到按质按价收购产品,公司、农户一条龙运作,双方利益以合同作保证。公司以销定产,对外实行市场经济,对内实行“计划经济”。
  要使这条“龙”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市场。公司成立数年来,张总经理始终全力以赴开拓市场。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日本,还有韩国、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一些日本客商纷纷提出延期交货、减少下年订单。经过了一段困惑之后,“广野”提出“廉、新、优”营销策略,以确保市场份额。即销售利润主动降低3%,帮助国外进口商渡过难关;按照进口国居民口味开发新产品;严把出口产品质量关。现在这一招奏效了,前不久张总经理从日本兴冲冲地带回了一大批订单。目前,“广野”已与日本的几家蔬菜株式会社和超市建立了牢固的供货关系。近一年多来,广野公司积极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大力开发俄罗斯、蒙古国等新市场。今年以来已同俄罗斯、蒙古国等签订了500吨供货合同。近几年“广野”的出口量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今年头7个月,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沉重压力下出口反比去年同期增长30%。目前他们已经接到的订单可以做到明年9月。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也在积极开发,目前他们的产品也销往北京、天津、辽宁、江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
  技术是“广野”赢得市场的法宝。总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组建了菜类食品研究中心,农大将“广野”作为科技开发的试验地,“广野”将农大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广野”自己又成立了“基地技术开发公司”,主要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传送到千家万户。为了保证蔬菜加工质量,“广野”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线和调配技术,还长期聘请日本专家驻公司指导生产,以便使产品更适合日本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习惯。
  现在,“广野”已联系着几万农户、6万多亩绿色食品生产园地。受益农户不限于遵化,已辐射到河北、天津、安徽等3省、4市、16县、1200个村庄。“广野”依托着广阔的田野正继续腾飞,更多的农民正指望靠着“广野”脱贫致富。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青海土地延包进展顺利
  新华社西宁电(记者张景勇、朱祥)青海省湟中县上五庄乡邦巴村的马得才近日手举土地经营权证告诉记者:“有了它,我们就放心了,再也不用担心政策变了。”
  为了确保土地延包工作的顺利进行,青海省严格按照“一培训、二试点、三推开”的程序进行土地延包工作,统一印刷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书,做到内容统一、格式统一,并集体进行签订、发放、鉴证工作,确保“一证一书”发放到户,基本杜绝了随意调整土地的现象发生。这个省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以及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解释延长土地承包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解除了群众怕打乱重分、怕提高土地承包费等思想顾虑,增强了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的意识。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安徽二轮承包气象焕新
  新华社合肥电 (记者徐金平、汪延)较早进行农村集体土地延包工作的安徽省,土地二轮承包的顺利完成给农村带来诸多可喜的新变化。
  作为“大包干”的发源地,安徽省早在1994年就以“强化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为核心,全面展开了农村集体土地二轮承包。到1996年夏收前,全省已有95%以上的农村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以上的工作。土地二轮承包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投入积极性。临泉县1994年土地延包工作刚一结束,农民就新购置收割机560台,脱粒机4100台,喷灌机5100多台套。农民的投资已不仅限于提高土地产出率,而是尝试通过投资来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农户投资办水利、办农机已成为当前安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景观。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宜春农户喜领新承包证
  本报讯 目前,江西省宜春地区的197个乡镇,有80多万户农民签订了土地延包合同,高高兴兴地拿到了第二轮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新一轮土地承包之后,农民与土地的感情纽带关系更紧了。农资部门反映,往年储备磷肥的农户很少,走俏的是短效速效的碳铵、尿素,今年晚稻一收完,磷肥便出现短缺。许多农户家里储备了大量的化肥,准备用于明年春耕生产。丰城市20万农户领到了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证书后,个个喜笑颜开,吃下了长效“定心丸”,改变了过去的短期行为,增加了长期投入的信心。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已投资7600多万元,用于兴修水利、购买化肥、农药、种子和农机具,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争取明年农业更大丰收。(袁志成)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一粒种子一片情
  ——四川达川地区种子公司纪事
  邹大毅
  四川省达川地区种子公司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种子市场上,坚持一切为农民利益着想,育良种,严把关,成为远远近近农民信得过的种子公司,繁育和经营的种子不仅满足了本地区农民的需求,还远销省内、省外。记者不久前到达川地区采访,深感在他们的粒粒种子里所饱含的对农民兄弟的一片真情。
  逼上“粮”山
  80年代初,四川省达川地区的几十万亩耕地仰望苍天,饥肠辘辘地企盼着种子“下肚”。当时全国正闹“种荒”,调种子比请神还难。达川地区种子公司几支调种队,不得不带上当地的土特产,急赴北方求“种”。结果弄来的种子品种无保证,价格也偏高……
  在种子市场的风云变幻中,达川地区种子公司尝到了“无米之炊”、“等米下锅”的难堪与无奈,更感受到了全地区几百万农民兄弟求“种”若渴的急切心理和望“价”兴叹的负担。达川地区种子公司总经理李克回忆当时说:“那时痛定思痛,下定决心,逼上粮山,自己育种!”从1984年开始,这个公司开始闯一条繁、育、推一体化的道路。
  达川地区种子公司多年从事种子调进调出,但要自己育种,却是新娘上轿头一回。他们走出去,请进来,跑院校,闯研究所……几年下来,就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作物所、水稻专业所等等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有钱出钱,有技术出技术;你给我品种,我给你地盘;你培训,我出人……十多年工夫,达川地区种子公司逐步建立起了稳定的包括水稻、玉米、小麦的万亩种子基地。
  这些年来,中国种子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优良品种的竞争,达川地区种子公司把育种的重点,放在了优良品种上。
  他们引进了上百个新品种,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验、筛选,选育出一批水稻新组合。1995年他们率先在全省完成了杂交水稻新品种第三次更新换代。近两年又筛选出抗病丰产水稻新组合,在大面积上进行了杂优水稻的第四次更新换代。现在新品种的种植面积达到50%以上。近两年他们还筛选出一批玉米新品种,特别是“成单14”经过改革栽培技术,推广单株密植定向等新技术,创造了玉米亩产1000公斤的单产纪录,也创造了全川的纪录。
  壁垒森严
  优良种子也须质量保证,否则,再好的种子也体现不出丰产潜力,更有甚者,会造成广大农民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李克说:“我们把种子质量看作公司工作的生命线和核心,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制度和质量检验体系,一丝不苟地、严格认真地抓种子质量,可以说筑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在采访中,记者所见所闻,深感这绝非妄言。
  在种子产前、产中、产后,他们在质量监测、管理上设立了层层关卡,严格防杂保纯,不让一粒伪劣种子蒙混过关。在产后收种时,他们对每一个产种户交来的种子都要抽样、编号、注册。其中将抽样一分为二,一份保存,一份进行室内室外质量的技术指标鉴定。对纯度指标,还派人送到海南进行田间种植鉴定,以确认是否可用。一旦发现收储的种子有质量问题或掺杂使假,他们立即封存,就地把这批种子全部处理掉,绝不流失,并根据注册编号扣罚交种人的质量保证金。在收储上,坚持一仓一种,即使需要合存,也要采取作物隔离混存(如水稻与玉米同存),种子麻袋坚持内外标签;翻晒中,一天晒一个品种。就连种子加工,也严格坚持机械专用,一个品种一台机械。
  对品种繁多、来源广阔、程序复杂的种子产、进、储、销层层环节,达川地区种子公司设置了重重关卡,壁垒森严,如同农民利益的保护神,死守“粮”山“农”门,防杂保纯,宁肯自己受损,也决不给农民造成更大的损失,把自己的艰辛与农民来年的丰收紧紧地维系在一起,终于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种子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也赢得了市场。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环保能源新技术
  美国慕名来取经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农业系统,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能源问题也日显重要。
  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生态农场的大型高温沼气发酵工程,是1992年9月由北京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中国的环境治理项目——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和环境治理。1995年,该工程获得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颁发的“发明创造新科技之星奖”。6年来工程运行良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直在向世界各国大力推荐这项环保能源新技术。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对这项技术很感兴趣,该州现已成为美国第二大产猪大州,年产猪1700万头,也面临大量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和环境治理的问题。11月13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访华经贸代表团专程来到留民营生态农场参观、考察大型高温沼气发酵工程,并有意将此项技术引进美国。这也是近年来在环保工程、新能源技术、生态农业领域首次由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引进中国的先进技术和成熟工艺。
  (王泽坤)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张集乡万吨花生寻买主
  编辑同志:
  安徽省五河县张集乡地处五河的西北部,土质松软,最适宜种植花生。这里农民把种植花生作为主要的一项经济收入。全乡今年共收获花生900万公斤。由于该乡今年在种植花生过程中,推广鲁花9号、鲁花14号,使全乡今年收获的花生出米率较高。但不知是何原因,很少有客商到当地收购花生。
  因此,希望有关客商前来收购,解决当地农民卖花生难的问题。
  安徽省五河县张集乡政府 犁锐 杨树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