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
专栏:

  飞越万顷碧波
  ——记我国第一艘实用飞翼船的研制
  本报记者 李新彦 任建民
  年届七十的李绪鄂,婉谢了总设计师的劝阻,执意登上了正在试飞的飞翼船。起降、平飞、机动转弯……当他走下来时,满脸都是喜悦,连连地说:“太好了!成功啦!”
  做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事
  李绪鄂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了大半生,如今还在发挥着余热,而且用的是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
  1993年,他从行政领导岗位退下来,进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时,还继续担任着中国科技开发院院长。
  这是由原国家科委、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合办的全民事业单位,以开发我国的重大高科技成果为主要目的。
  干了一辈子科技工作的李绪鄂,最清楚科研及其成果转化的难处:时间花得特别长、钱也花得特别多。在飞翼船的研制上,他决心尝试一条新路子: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瞄准能卖得出去,有众多用户的商品;二是研制经费以贷款为主,以销售还贷款并自我发展;三是靠经济合同形成优势组合,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力量的作用,不另组队伍、不另购设备、不另建基地;四是借助现代设计、计算和仿真手段,确保第一个产品既是试验样品,也是可以出售的产品;五是技术上独立自主,不依靠技术引进。
  全新的工作机制给项目的参与者以巨大的压力,也带来强大的动力。它逼出了低成本,也逼出了高效益。从研究试验、设计到生产出两艘商品船,总投资不过4000万元人民币;而从立项论证到试飞完成总共不到4年的时间。
  一条过早发出的新闻
  提供给记者的背景资料中,有一篇去年年初的报道,上面说:我国自行开发的第一代飞翼船将于1997年底问世。飞翼船的诞生晚了整整一年。
  其间的曲折,反映出设计工作的艰难。在这条过早发出的新闻背后,是飞翼船设计上进行的两次大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在计算和试验中发现,飞翼船设计的性能指标颇有余量。于是,三台发动机改成了两台,10座也改成了15座,已经出来的图纸大返工,重新设计各项参数。
  第二次改进是在无线遥控模型“自由飞”中,发现飞翼船的起飞性能不太好。于是,修改船的底部流线加大平尾以增加纵向稳定性,等等,再重做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风洞和水池试验、数据仿真……前前后后2000多次试验,所有现代化手段都用上了,光设计的图纸,折合A4纸有14000多张。
  飞翼船的两位总设计师可谓呕心沥血。崔尔杰研究员,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全垫升气垫船系列总指挥,记不清多少次往返于北京和荆门之间,他只记得,今年已是第十次来这儿了;宋明德研究员,水上飞机研究所总工程师,则坐镇荆门指挥设计。
  还有一位全力投入飞翼船设计的可敬老人:李洪畴。这位当年的水轰—5总设计师,他本已从水上飞机研究所所长的岗位上退休,到广东的儿子家享受抱孙子的天伦之乐去了。经不住李绪鄂的再三邀请,他和老伴带着孙子又回到荆门,住进本不打算再住的旧房子,开始了每天早出晚归的现场领导工作。
  二十年没造过飞机的飞机厂
  在飞翼船试飞的漳河水库岸边,两架已拆去螺旋桨的庞然大物静静地趴在水泥地上。有人告诉记者:这就是最先出厂的两架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水上飞机。它们,仿佛在默默述说着宏图飞机制造厂的荣辱。
  70年代初,这儿建立起水上飞机制造厂和试飞基地,生产了若干架水上飞机,
  但是,不久就停止了这一机型的生产。远离城市的宏图厂不得不走出“世外桃源”,转向生产压力容器、改装车等民品。
  已经20多年没干过飞机的宏图厂报出了最低的价钱。宏图人说:“我们不是为了赚钱,争的是这口气!宏图厂还有能力造出飞机来。”而中国科技开发院选中宏图厂生产飞翼船,更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这帮人!
  当年生产飞机的老专家、老工人被请了回来,手把手地教青年工人,如何焊接薄如煎饼的铝板,怎样安装一根根铆钉……荆门的夏天,气温高达40摄氏度,技术专家、工艺员和工人们如进蒸笼,真正是挥汗如雨。节假日也不停地干着!
  试飞成功的日子,全厂和研究所的男女老幼换上新衣服,像过节一样跑到水库边观看,人们脸上洋溢的,是那种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后的自豪与满足。
  离开荆门那天,记者在宏图飞机制造厂大型车间内,看到了正在建造中的第二架飞翼船,机身轮廓已出来了,长长的机翼也有了框架。一颗颗铆钉,整整齐齐排列着,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些为飞翼船洒下心血和汗水的人们:陈东、汤怀志、王录彦、陈洪若、肖振平等等。
  在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背后,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事实:这是一个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连续过程。成果无需再转化,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吗?
  小资料:飞翼船,正式名称为地效飞行器。本世纪30年代,在飞机降落时,飞行员感觉有明显的向上反弹,由此发现了飞行器贴近时升力增加、阻力变小的地面效应。人们一直想利用这一原理制造比飞机气动效率更高的飞行器,但解决不了稳定性问题。50年代,苏联率先研制成功能运载几百人的地效飞行器,并用于装备海军。由于极端保密,一度被西方认为是“里海怪物”。
  飞翼船即将起飞。本报记者任建民摄(附图片)


第11版(科技)
专栏:电脑·通信·网络

  大学生步入网络时代
  张岩峰
  电脑·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日益深入与发展,给高校师生的教学、生活相应带来了许多变化。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已开始对此予以关注和重视。
  日前,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调查的对象为清华大学全体在校学生,实际样本1115人,抽样比是6.8%。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85.8%,有效样本覆盖了清华大学各院系、各学科门类、各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大专生。
  学习生活已离不开网络
  调查表明,网络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比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上网率为88.1%。上网学生的平均网龄为1.5年。上网地点主要是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其次是院系实验室和机房;上网时间主要在白天的课余时间以及周末。有超过半数(54.4%)回答者的宿舍中有计算机,而其中近半数的学生(46.1%)其宿舍的计算机可以联入因特网或者联入学生自己建设的宿舍局域网。这些都表明清华学生拥有比较良好、宽松的上网环境。
  近七成的上网学生是通过上网实践、四成多的上网学生是通过自学或同伴学习来获得网络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这说明清华学生是以积极的行动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
  网络促进学习和交流
  在日常交往方面,学生认为“网络扩展了了解社会和外部社会的空间”,“网络扩大了交往范围”,而对于“影响正常生活规律”“使人封闭”及“受不良信息影响”的说法大多持异议;在网络学习方面,认为网络学习可以“采用多媒体,形式活泼”,并对网络学习在学生自主选择性、学生自学能力、课程的知识更新和学习交流方面的效果评价较高。
  从学生对校园BBS及学生宿舍局域网作用的评价来看,学生肯定了校园BBS在“交流交往场所的提供”、“表达自由”、娱乐、学习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对于由学生自发建设的宿舍局域网,学生表现了很高的肯定和支持态度,而并不认为其“影响了校园网络建设的正常秩序和管理”、“影响了学生的生活”。
  学术性应用有待促进
  调查发现,尽管上网的学术查询比较普遍,然而更深层次的利用网络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清华上网学生中还很不普及,即便是其中最便利的利用E-mail与教师进行联系,其普及率也仅有一成。即使是研究生也很少通过网络进行学术交流或借助网络进行科研合作。这种状况与国外著名高校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种状况也许与目前国内网络使用条件(如收费政策)的制约以及对于网络应用的学术性引导只是刚刚起步有关。当网络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和学术媒体,当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密切交往,学生自然就会“从善如流”,学生网络应用中的学术气氛自然就会浓厚起来。
  Internet正在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驾驭和领导它为教育服务是一项潜力无穷的工作,机遇就存在于网络应用的发展之中。


第11版(科技)
专栏:

  蘑菇叩开致富门
  ——西北农大教授宁毓华科技富民记事
  焦力
  西北农业大学校长张宝文日前接过兴平市正东村农民赠送的大红金匾,指着“科技明灯耀正东,宁老当记第一功”的题词,高兴地说:“这是西北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光荣和骄傲!”
  “宁老”指的是“全国‘三下乡’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西北农业大学女教授——宁毓华。
  正东村,是陕西省农村涌现出的计生“三结合”先进村。但这里却苦于致富无支柱产业。兴平市1997年春特意聘请宁毓华教授担任正东村科技顾问,请她为村民设计科技致富的蓝图。
  宁毓华今年62岁,早年毕业于西农大,分配到西安市。但她学农爱农,不顾家人劝阻,调回母校,被人们称为“爱农工作狂”。
  一到村里,她发现这个有着1900亩耕地的农业村,过去整片的苹果园,今天连根挖掉;昔日白茫茫的棚菜,而今变成绿油油的麦苗。农民很不理解:“跟着市场走,咋又错了?”
  一天中午,宁教授在妇联主任王巧云家里吃饭,巧云问她:“宁教授,你是农业专家,如今这地到底种啥好?”宁毓华一时竟难以回答。
  正在这时,巧云丈夫卖蘑菇回来。进门就笑着说:“今个菇价好,一斤一块三。”“啥?你家还栽培蘑菇!”宁毓华惊喜地问。说完放下碗筷,拉起王巧云的手,一溜小跑,直奔蘑菇大棚。
  王巧云的大棚蘑菇,对她启发很大。于是,她开始盘算,着手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蘑菇。
  回到西北农业大学,宁毓华读书查资料,编写《平菇栽培技术》,草拟“蘑菇富村”发展规划。
  宁毓华蘑菇兴村规划,村干部们都同意。可是群众思想有顾虑,来日怕“菇贱”,担心“钱塞瞎磨眼”。
  为“医治”群众的“怕”字,她一边耐心向农民讲解蘑菇“宝”,一边建议村上组织起农民考察团,西去杨凌农科城,北上云阳镇,东走大荔县,硬是鼓起村民养菇敢闯市场“风险关”的勇气。一下子,很快就有五六十户筹款备料,开始搞起大棚蘑菇。
  抱着对农民挚诚的爱心,对科学负责的态度,她亲自抓王巧云的示范大棚,仅3个月便收回全部投资,盈利8000元,接着又建两个棚,从而带动全村一大片。每次在最关键的时刻,各级领导和群众支持了她。当村民为大棚蘑菇起步资金犯愁时,兴平市、乡领导及时相助,解决贷款60万元。
  村支部书记白振辉激动地说,“几十年来,咱正东村从来没有一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像宁毓华的大棚蘑菇推广得这么快,经济效益这么好。”村干部为此拿出一笔奖金,她婉言谢绝:“我不是为了挣钱,为的是把科技财富留给正东村。”
  宁毓华付出了艰辛劳动。她年过花甲,身患多种疾病。为指导农民搞蘑菇,没黑没明,从不叫一声苦。今年农历正月初五,万家喜庆度春节,宁毓华却走进农家,如痴如醉地继续搞蘑菇栽培。当她雄心勃勃大干时,病魔却偷偷袭来,她患了胸腔积水,病倒住院两个多月。群众忧心如焚,纷纷去西安医院看望她。宁毓华眼睛闪烁着泪花:“我死之前要给农民再干几件实事。”一出院,她不顾虚弱的身体,又踏上这片热土,搞蘑菇的劲头比以前更大了。
  蘑菇飘香,引来中西部九省区在这里召开计生“三结合”现场会。国家计生委、农业部领导称赞她是农民的“小康教授”。咸阳市市长高存德还亲自部署,把正东村的经验向全市推广。


第11版(科技)
专栏:

  中国高等科技中心每年召开学术研讨会,李政道先生都要设计一幅招贴画。左图是他为今年“宇宙的起源与未来”设计的草稿。上图为中央工艺美院刘巨德教授画的最后稿,取意庄子《逍遥游》,表示宇宙起源。本报记者 李舸摄影制图


第11版(科技)
专栏:名家特递

  “数字地球”上的中国
  杨崇俊
  我国开展“数字地球”工作的意义
  我国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字化数据和相应的资料,建立了1100多个大、中型数据库以及难以计数的各类数字化地理基础图、专题图、城市地籍图等。但是,目前大量的数据所有权混乱,标准不一致,兼容性、可比性差,利用率低。“数字地球”能够从技术上根本改变这种现象。
  目前,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在“数字地球”相关领域,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和美国“开放地理信息系统集团”所做的许多工作,以及美国正在筹划的“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网络”也是面向全球的。戈尔的“数字地球”概念本身,更是针对全球的。全球性的事物有可能给其他国家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害处。如果我国在“数字地球”方面,不做或少做工作,就有可能让技术先进国家的东西大量渗入,从而慢慢地占领市场,那样,在这个领域,我们就再也没有发言权了。
  我国开展“数字地球”工作的基础
  国家四大计算机网络已具备了完善的信息基础平台,主要包括数据网、光纤骨干网、ATM异步传输模式网、SHD同步数字系列网和光纤接入网。各地信息服务网和数据库的发展已成为本地电子信息资源的集散地。
  国家有关部委、中科院、各省、市、县在近20年间,已经积累了大量建立“数字地球”所需的原始数字化数据和相应的资料,这包括前面提及的各类数字化地理基础图、专题图、城市地籍图等。
  我国已经发射了9次科学技术卫星,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全景摄影图像。已发射了气象卫星,并计划在近年内发射资源卫星;建立了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接收和供应LANDSATTM、SPOT和RADARSAT等图像数据,覆盖国土面积83%;建立了许多气象卫星接收台站,接收和处理NOAA及静止气象卫星等数据。
  对我国建设“数字地球”的设想
  开创建设中国的“数字地球”工作,是关系到国家科技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大事。为了完成“数字地球”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数字地球”体系这一巨大工程,应当作出相应的战略规划,有条件地逐步实施。可以从如下方面开展工作:
  成立国家政府部门领导小组,或者由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并协调“数字地球”工作;成立由科技部、中科院、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及各相关部委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制定我国建设“数字地球”的战略和策略以及“数字地球”的数据、技术和应用的总体框架;制定数据共享政策,规定大、中型专业数据库作为国有资产登记。
  作为起步,先建设中国的“数字地球”示范原型,设计中国的“数字地球”的数据和技术集成框架;建立中国所有数据库检索系统;建立分布式对象网络环境的资源与环境的示范原型;建立全国范围内关于灾害(水灾、旱灾、火灾)的三维动态监测和模拟示范原型;建立以省市为单位的农业信息系统示范原型以及长江流域和三峡坝区的示范原型。
  (作者为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第11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科技兴农的动力源
  萧任
  科技兴农,以农业为主的县乡各级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都是受益者。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受益者未必都有积极性。先说干部。一个地区的调查表明,乡镇干部80%的时间都用在了“计划生育”、“征购提留”和名目繁多的升级达标活动上。因为这些工作都是硬指标,不抓不行。轻者挨批评,重者影响前途。而科技兴农则是软任务,好坏都无关大局。
  再说农业技术人员。这些年,很多地方都建起了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农技站,村有农民技术员。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农技人员连起码的办公条件都没有,甚至领工资都有困难。这一方面造成老的农技人员信息闭塞,知识老化,另一方面是学农业技术的农业院校毕业生纷纷转行。于是,许多不懂农技的人员占据了农技站的位子。这种情况,从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的郊区到偏远省份的农村,都普遍存在。
  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大量涌入城市的民工队伍就是一个佐证。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恋土传统,非到万不得已,不会背井离乡。技术手段固然好,但新式肥料、新的设备、好的种子都得有大的投入,资金首先就是个问题。农产品出来了,市场又成了变幻莫测的旋涡。这些年,种红富士、养甲鱼、养螃蟹先后席卷大地,富了一方人,也苦了不少人。学技术还得懂市场,不光对农民来说难度太大,就是县乡干部也觉得吃力。每到一个地方,常听干部介绍说,我们现在种了1000亩油桃,油桃现在北京60块钱1公斤,3年后就能卖多少多少钱之类的话。其实,3年后,全国还不知会生产多少油桃,到时间能卖多少钱1公斤就难说了。
  人们行事的积极性,主要源自3个方面,达到目标的良好心理预期、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的奖惩机制。上面说到的问题,主要出在后两个方面,所以科技兴农的当务之急,应围绕解决后两个问题展开,让搞好农业的干部得到重用,从事农技推广的大学生比从政的同学生活的好,舍得往地里投入的农民比邻居富,而不仅仅追求某种形式主义的样板或数字。


第11版(科技)
专栏:新知

  “假人”也知士兵冷暖
  一个“机器人”时而静立,时而迈步行走,电脑屏幕上随即准确显示出不同气温下,服装保暖性能的各种数据。这种能静又能动,知冷又知热的“假人”,是由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研制成功,并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变温暖体假人”试验系统。整个系统安装了假人皮肤温度传感等系统。科研人员可在模拟实验室让“假人”穿上试验服装,通过电脑调节变换室温,使假人模拟真人实现与外界冷环境的热交换。
  过去一种防寒服装面世前,军需科研人员要带着大包小包的服装,上高原,爬雪岭,到寒区,联系部队试穿,一款服装历经两至三个冬季才能做完服装保暖性能试验。既费人力、物力、财力,又延长了中试周期,现在两个小时就可准确测定出来。(王泽森)


第11版(科技)
专栏:动向

  明年全国邮局联网
  为了提高中国邮政业务的竞争能力,11月18日,北电网络公司贝网络事业部与国家邮政总局签订合同,承担中国邮政综合业务网骨干路由器网的建设,按照灵活、可扩展、安全可靠等要求,提供各种路由器237个,其中有高性能的BLN路由器和可堆叠的ASN路由器。
  按照邮政总局的方案,1999年实现邮局计算机联网,包括1个全国中心、7个大区中心和24个省中心以及205个邮区中心。这项工程完成后,可实现对邮政生产的实时管理,对邮运生产与指挥进行调度,邮件自动分拣和联网传输生产信息。(张俊)


第11版(科技)
专栏:

  安徽省萧县县委、县政府在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中,积极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目前已发展大棚菜2万多亩,辣椒制种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图为科技人员在田间指导。李鹏摄


第11版(科技)
专栏:

  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zwx/zhuzq100
  近日,清华大学为著名爱国学者、文学家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举办了纪念展览,首次公开展出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前遗物、手稿、著作、讲义、书信往来、友人题赠等纪念物,并在因特网上开设了主页,介绍朱自清先生的生平。(曹自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