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军和黎游击队激烈交火
  据新华社贝鲁特11月23日电(记者王波、符卫建)据黎巴嫩电台报道,以色列军队23日在黎南部与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发生激烈交火,1名以军士兵在冲突中被打死,另有包括平民在内的8人受伤。
  报道说,真主党游击队当天下午向以军设在黎南部的“安全区”的达布什据点发起了猛烈进攻,他们向据点投掷手榴弹和发射火箭,打死1名以士兵,打伤3人。同时,真主党的另一支游击队向亲以色列的南黎巴嫩军据点发起猛攻,至少打伤两名南黎军士兵。
  为了报复真主党游击队的袭击,以军出动数架战斗机轰炸了真主党位于占领区北部的目标,并发射了两枚空对地导弹,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以军在炮轰占领区附近的卡福尔提布尼村时,炸伤3名黎巴嫩平民,其中有1名8岁的男孩。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指责巴特勒无端寻衅
  英怂恿伊反对派推翻现政府
  据新华社联合国11月23日电(记者谢美华)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23日致信联合国安理会,指责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向伊拉克索要有关武器文件是“无端寻衅”。
  阿齐兹说,伊拉克已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交出了所有与武器核查有关的文件,巴特勒向伊拉克索要的文件根本不存在。
  阿齐兹说,巴特勒一再重提早已解决的问题,并草率作出伊拉克不与联合国特委会合作的结论,其目的是为美国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寻找借口。
  据新华社伦敦11月23日电(记者张振安)英国政府23日在伦敦召集流亡在英国的伊拉克反对派领导人开会,支持他们组成反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联盟,并允诺将协助他们推翻萨达姆政权。
  据悉,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5个不同的派别。英国外交国务大臣法内特在会前对英国广播公司发表谈话指出,英国政府希望与会的萨达姆反对者共同努力,推翻萨达姆政权。
  英国首相布莱尔上周曾多次表示,英国将与美国一起帮助伊拉克反对派推翻萨达姆政权。但到目前为止,英国尚未向伊反对派提供任何财政和武器援助。而美国国会上月已决定拨款近1亿美元资助伊拉克的反对派组织。


第6版(国际)
专栏:

  11月24日,数千名伊拉克人聚集在巴格达近郊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驻地“运河饭店”前,为因缺医少药和营养不良而夭折的32名儿童送葬。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尼明年六月举行大选
  新华社雅加达11月24日电(记者赵金川、麦棠源)印度尼西亚国会和人民协商会议副议长伊斯迈尔·哈桑·迈塔隆23日宣布,印尼将于1999年6月7日举行全国大选。这将是印尼自1945年独立以来举行的第八次大选。
  按以往做法,大选选出的国会议员将和各地区、各职业阶层的代表组成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协商会议。印尼内政部发言人说,有关部门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大选法和政党法等。迈塔隆说,新一届人民协商会议议员将于明年8月28日宣誓就职,随后于10月份召开人协全体会议,选举新总统和副总统,并决定国家施政大纲。
  根据印尼宪法规定,大选每5年举行一次。印尼的上次大选是1997年5月底举行的。今年5月21日前总统苏哈托下台后,哈比比政府决定提前大选。


第6版(国际)
专栏:

  黎巴嫩新总统宣誓就职
  黎巴嫩武装部队总司令拉胡德中将24日在黎议会大厦宣誓就任该国第十一任总统,接任已执政9年的前总统赫拉维。拉胡德现年62岁,在今年10月15日的议会投票中,他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总统。


第6版(国际)
专栏:

  萨摩亚总理因病辞职
  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独立国总理托菲劳·埃蒂·阿莱萨纳因患癌症于24日上午在首都阿皮亚宣布辞职。据新西兰电视台报道,萨摩亚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图伊莱帕·赛莱莱·马列莱高伊已接替阿莱萨纳担任总理职务,并将在晚些时候对政府进行改组。


第6版(国际)
专栏:

  刚果(金)反政府武装遭重创
  据刚果(金)国家电台24日报道,反政府武装的一支运兵船队在刚果(金)东部的坦噶尼喀湖上被击沉,导致600多名反政府武装士兵丧生。刚果(金)政府军和盟军加强了对坦噶尼喀湖的防卫。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意组建联合两栖部队
  西班牙和意大利于23日组建一支联合两栖部队,其使命是进行和平救援、撤退非战斗人员和向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行动。这支部队由3500名官兵组成,它将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盟的规则行动,同时也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及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决议采取行动。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构筑面向新世纪的中日关系
  中国新闻代表团
  江泽民主席即将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中日两国将在回顾过去、面向未来的原则下,构筑面向21世纪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框架。在与日本人士的接触中,我们深切感到,日本朝野各界正期待着中国国家元首的这次历史性访问。
  据悉,为了迎接江主席的到来,日本外务省正就相关事宜作最后安排。外务省政务次官武见敬三表示,江主席这次作为中国的元首来访,对于促进两国的相互理解与发展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世纪之交,各国都在谋求建立相互协调的合作关系。日中两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框架内谋求建立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惠及日中两国,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几天来,代表团相继会见了日本部分朝野政要。给人的深刻印象是,各政党虽在政治主张上常常意见相左,但都主张日中友好。自民党政调会长、前外相池田行彦说,日中两国有2000年的友好交流史,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都有坚实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了周恩来阁下生前的愿望。江主席的这次访问,将成为面向21世纪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契机。民主党代表菅直人说,日中友好是民主党的基本政策,民主党热烈欢迎江主席访问日本。他说,日本永远都不能与中国搞对立。他期待江主席的访问成为面向21世纪的日中关系发展的新起点。自由党党首小泽一郎表示,江泽民主席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时访问日本,将大大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就发展面向未来的日中关系问题,日本不少有识之士肯定日中关系的主流是健康的,也指出两国需在严格遵守日中联合声明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所规定的原则之下,排除影响两国关系的障碍。
  代表团在议员会馆访问了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村山先生1995年5月以首相身份访华,在北京参观了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纪念馆里写下了“正视历史,祈日中友好永久和平”的留言。他说,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精神,他在二战结束50周年时发表了正视历史、承认侵略的“首相谈话”。他认为,日本作为亚洲的一员,如果在历史问题上与亚洲各国缺乏共识,就不会有良好的前景。日本共产党委员长不破哲三表示,日中邦交正常化后的20多年间,日中关系的确得到很大发展,但也存在影响日中关系发展的逆流,日本社会上还存在着否认历史,为侵略战争辩解的势力。日本认真反省过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日中友好的前提。任何把台湾及台湾海峡包括在日本的防卫范围内的做法,都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中日关系在战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民间推动、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进程,各友好团体和日中友好人士为促进日中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不少日中友好人士表示,江主席这次访日适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世纪之交,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正如江泽民主席所说,两国需要认真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中日关系带进21世纪的问题。
  日中协会理事长野田毅说,江主席作为国家元首访问日本意义深远,将确立21世纪的日中关系的新开端。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长中田庆雄说,希望通过江主席的访问,确立两国在新世纪的合作方向,在经济领域开展更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为此,最重要的是日本应对过去历史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表明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谈到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时,许多朋友都提到了加强两国间的人员交流尤其是青少年交流的问题。日本青年政治家、总务厅长官太田诚一说,日本正在实施日中青年领导人的交流计划,这一计划还将长期进行下去。同时今后还应加强青年政治家之间的交流。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介绍说,日中友协3年前在日本发起修复被侵华日军破坏的南京城墙的募捐活动,这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青年一代的历史教育。他说,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超越历史。人们深深感到,中日关系在世纪之交正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如何总结中日关系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是需要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解决的重大课题。
  深秋时节,东瀛天朗气清,红叶正艳。一衣带水的邻国正期待着江泽民主席的来访。(本报东京11月2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科学城内话科技
  本报记者 徐宝康 刘刚
  11月24日,江主席的专机由莫斯科向东飞行3小时30分,来到了西伯利亚大平原上空。从飞机上鸟瞰,映入眼帘的是两条蜿蜒曲折的“巨蛇”,它们在一片银白的世界里逶迤连绵,缓慢地舞动着身躯:一条是横跨俄罗斯东西的运输大动脉——西伯利亚大铁路;另一条是贯穿俄罗斯南北的大河——鄂毕河。远处,两条“巨蛇”交汇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江主席访俄的第二站——俄罗斯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亚市。
  新西伯利亚市位于俄罗斯的地理中心,坐落在鄂毕河畔,是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工业、交通、科学、文化、行政中心,素有“俄罗斯的芝加哥”美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将许多位于欧洲地区的重点工业、科技人员撤到了大后方——新西伯利亚,这对该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目前,该城的飞机制造、光学仪器、机器制造、电子、化学、轻工、电机、冶金、食品、建材、军工等工业十分发达。全市200多家大中企业中有140家是军工企业,军工企业中集中着一大批高素质的专家,装备着最先进的设备。新西伯利亚还是俄罗斯的重要交通枢纽,南北走向的鄂毕河水路运输线和东西走向的西伯利亚铁路干线,与航空和公路系统编织出一张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
  当地时间下午3时许,江主席不顾旅途疲劳,走下专机后乘车直奔新西伯利亚人引为自豪的科学城。科学城建于1957年,坐落在森林中,碧水畔。该城占地面积17000公顷,分为科研区、生活区、市政区、森林区和卫生防护区。科学城按照基础理论与应用科学、设计与生产协调发展的原则设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实验厂和制造厂。城内有著名的核物理、数学、地质、地球物理、细胞遗传、自动化技术电测学、生物医学等30个科研实体。这里工作着1.5万余人,其中科研人员5000人,包括450名科学博士和2600名副博士。科学城里到处充溢着科学气氛,连城里的街道名称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特殊的严谨、浪漫的动人情调:数学路,物理路,化学路……
  江主席访问科学城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很早就等候在可以容纳1000余人的“科学家之家”大楼礼堂,希望能亲眼目睹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执行睦邻友好政策,使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第三代领导人的风采,聆听江泽民主席的演讲。在讲演大厅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俄两国国旗,在大厅舞台右侧墙上一条大横幅十分醒目:“西伯利亚科学家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了节省时间,江主席决定不用译员直接用俄语演说。讲到精彩之处,礼堂里不时爆发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江主席说,“久闻新西伯利亚有座科学城。百闻不如一见,你们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气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曾长期在科技部门工作,可以说我们是同行,同行相见,倍感亲切”。江主席说,“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自然方面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莫不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的智慧无有穷尽。科学技术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层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江主席说,“发展科学研究,推动技术进步,就是要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要科学地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我衷心希望两国科研部门建立更多的联系,取得更大的合作成果,造福于两国人民,造福于世界人民”。江主席精彩的演讲博得了在场科学家们的热烈欢迎,前后18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夜幕降临了。西伯利亚上空的繁星显得格外明亮。室外寒风凛冽,冷气逼人,气温已近零下30摄氏度。但人们好像对此毫无觉察,他们仍沉浸在江主席讲演时的热烈气氛中。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期望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满腔热情,已经明显地压倒了雪虐风饕的西伯利亚严寒。
  (本报新西伯利亚11月2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11月24日,正在俄罗斯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会见新西伯利亚州州长穆哈(前右一)。新华社记者 齐铁砚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莫总统会见迟浩田
  据新华社马普托11月23日电(记者李福祥)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23日在总统府会见了正在此间访问的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一行。
  希萨诺表示,莫桑比克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和道义上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中国是莫桑比克真诚的、可信赖的朋友。
  迟浩田说,今年3月希萨诺总统对中国成功的访问,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说,中国政府和军队十分珍视中莫友谊,愿与莫桑比克一道,努力使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向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方向不断发展。他还对莫桑比克多年来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和在国际事务中对中国的支持表示感谢。
  迟浩田在会见时向希萨诺转达了江泽民主席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希萨诺请迟浩田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迟浩田一行是22日抵达马普托开始对莫桑比克进行访问的。23日,迟浩田与莫桑比克国防部长马祖拉进行了会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小渊首相会见中国新闻代表团表示
  衷心欢迎江泽民主席访日
  日外相说期待中日建立友好合作新框架
  本报东京11月24日电 记者孙东民、于青报道:日本首相小渊惠三今天说,日本政府和全体国民衷心欢迎江泽民主席作为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两国领导人将通过坦率交换意见,加强面向21世纪的友好合作,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努力。小渊首相是在会见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武春河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时说这番话的。
  小渊说:“今年中国遭受特大洪灾,江主席亲临第一线指挥,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并能在今年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之际实现访日,我感到很高兴。我在担任外务大臣的时候亲自接待过胡锦涛副主席阁下,就任首相后又有机会接待江主席的来访,这是我本人政治生涯中的一件大事。”
  会见中,小渊请代表团转达日本国民和他本人对中国人民的良好祝愿。他说,历史上日中两国曾有过不幸的时代,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的中国蓬勃发展,日本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合作。他认为,日中间的友好合作不仅惠及两国,而且也有利于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小渊表示,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去年是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25周年,这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21世纪即将到来,他希望新世纪的日中关系晴空万里,前景美好。小渊说,为了建立起真正的面向未来的友好睦邻合作关系,日中两国政府与民间各界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特别是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
  本报东京11月24日电 记者孙东民、于青报道:日本外相高村正彦今天在会见中国新闻代表团时表示,日本政府和全体日本国民非常高兴地期待着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江主席的来访具有重大意义。期望通过江主席与小渊首相坦诚的会谈,进一步巩固日中友好合作的基础,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稳定牢固的友好合作关系框架。


第6版(国际)
专栏:札记

  谁之手
  林皎明
  11月22日,星期日。巴格达西南90公里的卡尔巴拉市,显得比往常热闹。当地穆斯林组织正举行宗教集会,纪念伊斯兰教什叶派圣人、先知穆罕默德的孙子伊玛目·侯赛因的生日。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易卜拉欣代表萨达姆总统出席这次活动。
  上午10时30分,易卜拉欣的座车到达集会会场。当他刚刚走出轿车受到众人欢迎时,突然有人将两枚手雷投向他,在他的贴身卫士与保镖中间爆炸。保镖及周围群众数人受重伤,易卜拉欣幸免于难。事发后,他按原定日程在宗教仪式上发表讲话。近30个小时之后,伊拉克国家电视台才向外界报道这一事件。
  刺客究竟有几人?什么身份及背景?主谋是谁?伊拉克电视台均没有交代,至今是个谜。仅就电视台报道的本身,也可以提出一连串的疑问。这是继1996年12月萨达姆总统的大儿子乌代在巴格达遇刺后的又一起公开报道的暗杀事件。
  据了解,易卜拉欣出生于伊拉克中部地区,属穆斯林逊尼派,是一位资深职业军人。从政治排行表上看,他应是仅次于萨达姆总统的伊拉克第二号人物。
  伊拉克高层人物遇刺,已非鲜见。然而,自从美国国会通过“解放伊拉克”议案,美国高官挑明要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外界关注的焦点,已开始集中于此类案件是否留有华盛顿的“蛛丝马迹”。
  最近,伊反对派人物在美英操控下纷纷从后台走向前台,在新闻闪光灯下亮相,颇有另立山头的架式。显然,借伊拉克人之手推翻萨达姆政权,是美英公开声明的目标。
  西方一位评论家指出,美英今日的动作,很像他们当年发誓要扼杀古巴卡斯特罗合法政府的手法。
  8年前,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攻击、轰炸伊拉克军队100小时之后下令停手,是由于他及助手们担心,伊拉克的分裂与肢解,有可能给整个海湾地区带来不可预测的恶果。如今,有消息透露,美国为推翻萨达姆政权,正筹划将伊拉克分解为“四个伊拉克”,即“两个库尔德人伊拉克”、“一个什叶派伊拉克”和“一个逊尼派伊拉克”。此类消息无法证实,令人将信将疑。
  看来,伊拉克局势今后的变化,恐怕要比通常的预测复杂得多。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加沙机场迎客来
  本报驻埃及记者 朱梦魁
  今天上午9时许,一架埃航的“空中客车—320”作为首航巴勒斯坦的民航客机,载着由埃及新闻部长谢里夫率领的65人代表团抵达加沙机场。随后,摩洛哥、约旦、德国和西班牙等国的总共10架的民航客机陆续到达,向根据巴以和平协议修建的加沙国际机场正式启用表示祝贺。
  在崭新而又别致的候机大楼前,一面面红黑白绿四色相间的巴勒斯坦国旗,带着巴勒斯坦人民的喜悦和希望在阳光下随风飘扬。笑容满面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依旧身着绿军装、头带黑白花格头巾,带领高级官员在机场迎接接踵而至的各国贵宾。
  埃航客机抵达后,客人依次走下舷梯时,向在机场迎候的主人频频招手致意。埃巴之间长期相互支持、患难与共的友谊与激情,在热烈的握手与拥抱中得到酣畅的表达。
  中午12时,阿拉法特的专机自埃及空飞至机场并安全降落,机组人员举着巴勒斯坦国旗缓缓走下飞机,受到数千人的热烈欢迎。机场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为了表示埃及人民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兄弟情谊,首航加沙的埃及客机带来了一部分药品,作为送给巴勒斯坦卫生部和巴勒斯坦医院的礼物。埃及代表团原计划当天从加沙返回开罗,但阿拉法特盛情挽留他们在加沙住一夜,以便和巴勒斯坦人民一起庆祝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
  明天,阿拉法特的专机将首次从加沙机场起飞,启程前往法国访问。加沙国际机场是巴以和平的成果和巴勒斯坦独立的象征,它将作为巴勒斯坦与外界联系的空中桥梁,从此向世界敞开大门。
  (本报开罗11月24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