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假酒要打 名牌要保
  李德民
  今年初,山西文水、朔州出了个假酒案,数百人因饮用含有过量甲醇的散装白酒而中毒,致使几十人死亡。这起严重的案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问题已经妥为解决。
  这里要谈的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于文水、朔州出了假酒,以汾酒为代表的一批山西名酒受到牵累。今年一至七月,作为省重点企业和利税大户的汾酒集团,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一半,实现利税下降一半以上。这一状况值得忧虑,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没有理由责怪消费者对出过假酒、毒酒的地方出产的酒抱有警惕,即使那个地方的名酒,也难免不受牵累。在这之前的假茅台、假红塔山,都给真茅台、真红塔山造成很大损失。当年因为福建晋江陈埭镇出过假药案,一度引发全国抵制晋江货,更是为人所知。这都是很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但从坏事变好事的角度思考,也促使各地加大打假力度,以保护本地商品特别是名牌商品免遭“池鱼”之灾。
  汾酒受累,除了因为山西出了个假酒案,顾客都知道汾酒同样在山西之外,还因为受了某些新闻媒体误导和地方保护主义之害。比如,在有的新闻报道中,不注意区分著名商标“杏花村”与发生假酒案的地点杏花村镇;有的媒体宣称“山西名酒全部封存”,制造了紧张气氛。某些地区借追查假酒,掀起一场把山西酒挤出当地市场的围剿战。某省有关部门查封一千箱汾酒后,通报说检验出甲醇超标,引起当地消费者恐慌。当山西要求复检时,对方仅以“对不起,我们搞错了”而了事。某市某商店因卖了两箱竹叶青酒,不仅被工商管理人员以检验为名要走两箱竹叶青酒,还被罚款七百元,致使经销汾酒、竹叶青酒的商家把这些酒全部拿下柜台。有的挂出“本店不售山西酒”的牌子,以示清白。因为山西出过假酒就搞臭山西酒特别是名酒,这同因为出过假茅台、假红塔山就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搞臭茅台酒、红塔山香烟一样,是毫无道理的。这样下去,一些历史悠久的名牌会面临危机,甚至会毁于一旦,因为借名牌赚钱,借名牌招摇撞骗的情况越来越司空见惯。问题发生了,我们的责任是实事求是,分清是非,维护市场秩序,而不是混淆视听,更不应趁火打劫,混水摸鱼。新闻媒体揭露假酒,舆论监督,是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但不要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不顾社会效果,乱“炒”一通。各地都想多卖自己的酒,但要凭质优价廉,而不是搞地方保护主义,搞不公平竞争。“好酒不怕巷子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靠不正当手段挡人家、保自己,终究也是维持不久的。
  创个名牌很不容易,往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努力,千锤百炼,方成正果。名牌是经济效益,也是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骄傲,需要国人备加珍惜,切切不可为一己之利互相拆台,尤其不能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市场经济鼓励竞争,但不能“窝里斗”,不能砸名牌。假酒要打,名牌要保,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4版(要闻)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丁石孙会见意大利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四日电(记者王晓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主席卢恰诺·维勒维埃勒·比德利率领的意大利作者出版者协会代表团。
  中共干部代表团
  出访越南和老挝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三日电 应越南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邀请,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刘延东为团长的中共干部代表团今天下午离京前往越南和老挝进行友好访问。
  巴西外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四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唐国强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应唐家璇外长的邀请,巴西联邦共和国外交部长路易斯·费利佩·兰普雷亚将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二日访华。


第4版(要闻)
专栏:

  张同钰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张同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胡锦涛、温家宝等同志以不同方式,对张同钰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张同钰同志是河北文安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独立二支队一大队营教导员,冀中一分区卫生部政委,冀中回民支队政委,冀鲁豫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辽宁省辽中专区副专员,鞍山市市长,吉林省吉北地区副专员兼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粮食局局长等职。1949年随大军南下,任江西省九江市军管会副主任、九江市市长,江西省工商厅副厅长,中南有色金属管理总局副局长。
  1952年后,张同钰历任地质部计划司副司长、司长、部长助理、办公厅主任,地质部地质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1966年3月任地质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75年恢复工作后,任国家地质总局副局长。1979年8月恢复地质部(后改为地质矿产部)后任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并兼任中国地质工程公司董事长、中国地质经济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张同钰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4版(要闻)
专栏:

  纪念刘少奇百年诞辰全国美展开幕
  本报北京11月24日讯 记者王欣报道:今天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刘少奇同志百年诞辰全国美术作品展”,今天上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程思远、李贵鲜、朱光亚、白立忱、王文元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各界群众数百人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展出了全国著名画家、书法家创作的百幅佳作。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生涯、国务活动和生活情趣,生动地描绘了刘少奇同志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光辉形象。
  今天,首都各界群众纷纷踏着尚未融化的积雪,涌入中国美术馆观看展览。展览将于11月29日结束。


第4版(要闻)
专栏:

  绥化党委代收代订效果好
  本报哈尔滨11月24日电 记者董伟报道:截至11月16日,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收订人民日报数比去年增长3个百分点,率先在黑龙江省完成了1999年度人民日报的收订任务。
  绥化地区今年制定了1999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新的办法,即:在组织领导上继续推行一把手工程,在收订形式上实行党委宣传部门代收代订。代收代订就是对党报党刊的订阅经费实行归口管理,凡订阅党报党刊的经费都集中送交到党委宣传部门,由党委宣传部门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进行统一收订,并将收订资金一次性送交当地邮政部门。为此,绥化地委主要领导与各县委主要领导都签订了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责任状,明确规定发行任务、时限和奖惩标准。


第4版(要闻)
专栏:

  文昌市超额完成发行任务
  本报海口11月24日电 海南文昌市在连续三年在全省率先超额完成人民日报发行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人民日报发行工作的领导和落实力度。截至11月12日,该市已完成计划数的100.8%,比去年提前6天完成人民日报发行任务,连续4年保持人民日报发行稳中有升。
  文昌市是海南省著名的侨乡和文化之乡,近几年来,该市把订阅人民日报当作指导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精神需要。在1999年度报刊发行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林诗銮强调指出,订阅好人民日报对于促进文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吴刚 许环新)


第4版(要闻)
专栏:

  迎世博会 树新形象
  云南在京召开专家咨询会
  本报北京11月24日讯 云南省委外宣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云南人民出版社昨日在北京举行迎’99世博会树云南新形象高级专家咨询会暨《新世纪的云南形象》首发式。
  云南省委副书记王天玺在会上说,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我国政府将在四季如春的昆明隆重举办’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是云南扩大对外开放、塑造云南良好形象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云南省决心以一个“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远有发展竞争力”的崭新形象,迎接这一历史性盛会。与会的首都经济界、社科界、新闻界专家学者对云南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对云南为办好世博会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并提出许多建议。
  会上,云南省向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单位赠送了《新世纪的云南形象》一书。(王锦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央金融工委部署本报发行
  本报北京11月24日讯 记者皮树义、周笑浪报道:中共中央金融工委20日在京召开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宣传发行座谈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交通银行党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
  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阎海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各金融机构党委的领导同志,特别是宣传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征订发行,实行部长负责制,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好,确保党报党刊发行稳中有升。
  据了解,中央金融工委宣传部日前专门发文,对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征订发行工作作了部署。在20日的座谈会上,中央金融工委宣传部部长陈新权又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
  人民日报总编辑许中田、求是杂志社总编辑戴舟到会并讲了话。


第4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招待会
  教育部负责人介绍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
  本报北京11月24日讯 新华社记者李术峰、本报记者温红彦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教育部负责人介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据介绍,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我国文盲、半文盲状况得到基本改变,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介绍说,全国已有65%以上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由1978年的18.5%下降到6%以下,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初步确立了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以普通高等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陈至立说,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被打破,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已逐步建立起来。至去年,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学校已达5万多所,在校生约1600万人,成为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陈至立说,我国初步形成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新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打破了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648所普通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的调整,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新体制框架正在形成。
  陈至立说,20年来,中国政府用于教育的支出持续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78年的80多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1860多亿元,教育经费单一由政府拨款逐步向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转变,教育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取得重大进展。
  最后,陈至立介绍了跨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景: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特别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到2010年,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在10至20年内,使若干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来自海内外78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了今天的招待会,招待会由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主持。


第4版(要闻)
专栏:

  脐橙大王
  延包荒山
  有“赣南脐橙大王”之称的江西省信丰县油山乡农民朱清能,1994年承包了乡里1000多亩荒山进行规模开发,种植脐橙,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科学管理,脐橙连年高产丰收,尝到土地承包甜头的朱清能在今年进行土地延包时,又主动把乡里60多亩没人要的荒山承包了下来,进行更大规模的开发。
  图为朱清能(右)在丰收的脐橙园内查看果情。
  新华社记者 陈春园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肥力高:走科技产业化之路
  本报记者 钱志新 胡斌
  编者按如何使科学研究与产业、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如何把科研成果较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造福于社会,又保证科研有后续力量不断创新?这是我国科研工作和经济发展共同面临的一大课题。
  今天,我们向读者推荐北京肥力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推广生物菌肥的事迹。他们通过“组织经营法”,把具有固氮功能的菌肥从实验室推向生产车间,从生产车间推向广阔农田,又从国内推向国外,走出一条科技产业化的新路。
  擎起绿色革命的旗帜
  一股浪潮,一股绿色革命的浪潮,正在神州大地上悄然涌起。在这股浪潮中,有一面鲜艳的旗帜,它的名字叫——肥力高。
  这是一种高效复合生物菌肥,它的问世在广阔的绿色田园上引出一连串的惊奇:广西灵山县农民李福礼在自家的荔枝园里喷施了肥力高之后,产量提高了21%,而且果形正,味甜,肉脆,成熟期提前了10天。湖北省随州市农民付林用肥力高种的花生增产3.5倍。湖南长沙市岳麓区桃花村农民用肥力高种植的无公害蔬菜,投入产出比高达1∶20以上……
  科学殿堂里的专家来了!偏远山区的农民来了!大洋彼岸的富商大贾来了!他们以好奇的目光探询这效果是如何创造的。
  肥力高具有固氮功能。氮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养料。空气中78%的成分是氮,却不能为豆科以外的植物直接吸收。人们长期使用化肥的代价是土壤板结,环境污染,作物抗病能力差,果实品质下降。
  1989年,时任广东高技术产业中心主任、现任北京肥力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天生冒着破产的危险,投入巨资,组织科技人员对国内外技术进行综合、消化、改进,试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代高效复合生物菌肥。
  经过8年时间在上千万公顷土地上对上百种作物的试验,竟然无一例外地增产增收,在减少化肥使用量30%—50%的情况下,每亩使用1公斤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能使粮食作物增产7%—30%,蔬菜水果类可增产20%—100%以上。肥力高在祖国广袤的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经过广东省科委、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等单位鉴定,它不仅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功效,还能有效地改良土壤,改善农产品品质,对植物和人畜没有副作用,对土壤不构成重金属污染,使用肥力高能生产出AA级的绿色食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我国著名农学家卢良恕称它为“微生物菌肥中的佼佼者”。
  1997年,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先后获得了化工部、全国供销总社评出的名优肥料第一名、全国供销总社颁发的重点产品推广证书、青岛农业国际博览会金奖、美国国际科技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农民认可是市场的通行证
  作为公司董事长的陈天生深深懂得,科技成果要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不仅要得到专家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要得到用户的认可。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作为一种农用高科技产品,它的用户就是中国的亿万农民,只有农民认可才算是获得了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有着“眼见为实”的朴素观念。因此,肥力高公司在推广这一新产品时,始终坚持走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在全国各地上亿亩土地上做过示范试验,农民在看到活生生的事实之后,便对肥力高产生了信任感。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花山乡农民许前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6年7月,许前友从高级农艺师王奎仲那里得到了4.5公斤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他家里有18亩水田,先在其中的8亩水田里做实验,每亩化肥用量减少一半,同时施用0.5公斤肥力高。一个星期之后就看出了效果,施用了肥力高的稻田,水稻颜色深绿,而没用肥力高的稻田则颜色偏黄。让他感到惊奇的是,用了肥力高的稻子出穗齐,成熟早,由于浆灌得太足,收获时许多稻壳都胀破了。收完了一过秤,结果8亩试验田收稻子5500多公斤,而没用肥力高的那10亩田却只收了4500多公斤。他把剩下的一点肥力高渣子兑了点水,泼在了菜园里一棵快拉秧的冬瓜秧上,这棵冬瓜秧很快返青,还结了几个秋冬瓜。尝到了甜头的许前友,现在成了肥力高的推销员。
  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的效果在一线的农业专家那里也得到了证实。河南省驻马店地区遂平县的于惠忠今年在自家3.7亩小麦地上施用了肥力高,5月份两次大风大雨,当地大部分麦田里的小麦倒伏,驻马店地区小麦因此减产三成以上,平均亩产不过300公斤。但于惠忠家的小麦不但没有倒伏,而且籽粒饱满,产量高,经当地土肥站实地测算,合亩产506.25公斤。行署专员王振国带领地县两级领导在于惠忠的麦田开了现场会。王振国说,就凭抗倒伏这一点,我看肥力高就值得大力推广。
  在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培植老人的家里,记者见到了在陕西渭南用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培育出的苹果,这种苹果色泽通体红润,个头大,平均每个重达400克—450克,含糖度高,吃起来脆甜可口。刘培植老人说,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上,我赞成以农民的意见为主,让农民去选择,农民的意见就是上帝的意见,农民欢迎就是最好的“许可证”,农民认为好的技术,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组织经营法”使推广网络化
  如何才能使肥力高迅速推向全国,陈天生苦苦思索着推广科技成果的新路。农业技术的推广难度普遍很大,化肥被人们普遍接受用了20年时间,杂交稻用了17年,还有的技术因为推广的力度和方法不当而半途夭折。
  中国国情要考虑,国际上的成功营销经验要参照,一种名为“组织经营法”的推广法被设计出来,公司把这种经营模式称为“可口可乐”加“麦当劳”模式。其要点是,提供菌种,让利于民,把生产、销售的责、权、利交给各地的生产厂家,总部只控制核心技术,作为保证质量、统一价格、规范市场的调控手段。各地生产厂家再发展经销商,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推广网络。在公司总部没有设专职销售员的情况下,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迅速在各地推广。
  陈天生介绍说,自1997年3月份正式将肥力高推向市场以来,在不到20个月的时间里,已与全国280多个单位签订了建立肥力高生产厂的协议,其中有半数已经投产。目前,肥力高已走向全国绝大多数省区。
  据介绍,肥力高同时还在扩展海外市场,目前已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有6个国家已开始购买肥力高和筹建生产厂,为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走向世界市场奠定了基础。
  陈天生有一个梦,让肥力高扎根亿万农民的心中!让全世界都有肥力高的踪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