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尊敬的多布列佐夫院长,
  尊敬的各位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
  久闻新西伯利亚有座科学城。百闻不如一见,你们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气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曾长期在科技部门工作,可以说我们是同行,同行相见,倍感亲切。
  俄罗斯是世界科技大国,俄罗斯科学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巴甫洛夫、齐奥尔科夫斯基、波波夫等,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光辉名字。现在,俄罗斯在许多关键科技领域仍居世界先进行列。
  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是一个著名的实力雄厚的科学基地。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在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核技术等应用领域,你们都取得了大量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涌现出了像拉夫连季耶夫、坎托罗维奇、杜比宁等一批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一个170万人口的城市,拥有约100个各类研究所、20所高校、数万名科研人员,这在全世界也是少见的。
  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自然方面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莫不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的智慧无有穷尽。科学技术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层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本世纪前期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50年代半导体技术的突破和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引发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本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研究等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能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
  现在,世界科技发展又出现了一些重大的新的方向。物质科学的研究重点转向极端条件下的物性和相互作用,为创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清洁高效的工艺提供了新的基础知识;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工程技术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为农业、医药和人类健康开辟了全新的前景;信息技术向最广泛的应用领域进军,同科技、经济和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产业;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进展,为科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宇宙科学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认识,为了解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统一图景;地球科学愈来愈趋向综合化,为人类探索、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增加了新的能力。科学技术发展的交叉性、前沿性、多样性,科技知识空前快速的生产、传播和转化,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使人类文明显示出光明灿烂的前程。
  新的科技革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教育和科学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以著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极大地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文明的面貌。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在规划现代化建设蓝图时,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最近我们又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试点工程,就是要从下个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和世界科学前沿的前景出发,明确新的科技目标,调整现有的运行机制,力争取得更多更大的科技创新成就,真正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来。在21世纪里,我们将实现科学和教育的腾飞,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不断前进。
  中国十分重视加强同国际科技界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教育事业的有益经验。中国同俄罗斯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正在顺利发展,这是令人高兴的。西伯利亚科学中心同中国的很多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新西伯利亚核物理所、催化所等同中国的有关单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俄罗斯的科技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巨大。俄罗斯科学界目前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中国的科技实力也在日益增强,科技市场十分广阔。中俄两国的科技合作有着远大的前景。我这次来访特意请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参加代表团,请允许我介绍他同你们认识。
  发展科学研究,推动技术进步,就是要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要科学地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我衷心希望两国科研部门建立更多的联系,取得更大的合作成果,造福于两国人民,造福于世界人民。
  中俄两国都是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国。现在,我们两国友好合作的关系发展得很好。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次我同叶利钦总统就中俄关系的跨世纪发展进行了规划。我们一致认为,在新的世纪,中俄两国应继续恪守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应坚持平等信任,互利合作,携手并进,共同迎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共同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安宁和繁荣而奋斗。
  中俄关系史告诉我们,我们两大邻国注定要友好相处,要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支持对方的稳定和发展,体谅对方的特点和关切。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俄罗斯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以促进共同繁荣。这是我们两国发展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和友好协商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分歧。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将来中国富强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基本国策。
  朋友们,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都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人民。我们两国都有重视教育和科学的优良传统。我相信,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们两国人民一定会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科学家、各位朋友在科学研究这一崇高事业中取得新的成就!祝愿你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本报新西伯利亚11月24日电)(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访问俄罗斯联邦
  并与叶利钦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的联合新闻公报
  本报莫斯科11月24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24日在此间发表关于他们首次非正式会晤的联合新闻公报。联合新闻公报全文如下: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鲍·尼·叶利钦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于1998年11月22日至25日对俄罗斯进行访问。
  两国元首于11月23日成功地举行了首次非正式会晤。这次会晤表明,通过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定期接触,双方相互理解与信任达到了崭新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还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理叶·马·普里马科夫、俄罗斯联邦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主席叶·谢·斯特罗耶夫和俄罗斯联邦联邦会议国家杜马主席根·尼·谢列兹尼奥夫。
  双方就会晤成果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指出,双方在中俄第六次最高级会晤期间就世纪之交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协调了立场,并就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长期战略前景达成共识。
  江泽民和叶利钦满意地指出,中俄关系正沿着1996年建立的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轨道稳步发展,强调双方作出这一选择既是根据对双边关系历史经验和当今世界现实的思考,也是基于对两国合作前景和国际形势发展所达成的共识。
  两国元首确认,根据1994年9月3日签署的中俄国界西段协定进行的中俄国界西段勘界工作的所有野外作业已全部按期完成。中俄国界东、西两段已勘定的边界在两国关系史上首次在实地得到明确标示。两国在亚洲大陆创立了新型的边境安全模式,即不仅要划定边界线,而且要在边境地区裁减军事力量,建立信任措施和增加军事透明度。
  双方通过会谈就双边关系的具体问题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协议。
  双方一致认为,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重大步骤,加强对中俄经贸合作的组织管理,改善其金融和法律条件。责成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及各分委会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召开例会,研究双方各具体领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共同研究的结果和建议提交定于1999年春天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四次总理定期会晤审议。
  中方同意俄方关于尽快就两国公民往来问题举行商谈的建议。
  双方商定,于近期对俄罗斯联邦驻北京使馆和驻上海总领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莫斯科使馆的现有外交房产进行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其驻圣彼得堡总领馆建筑的产权后,俄方将为其登记提供必要协助。双方还将就两国在对方境内的其他外交房产问题加紧进行谈判。
  俄方重申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于这一原则立场,俄方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关于“台湾独立”的构想,据此,俄方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不接受“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立场,反对接纳台湾加入联合国及其他只能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重申不向台湾出售武器。
  中方对俄方在台湾问题上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表示衷心感谢,对俄罗斯在经贸、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与台湾进行非官方联系不持异议。
  中方重申,完全支持俄罗斯联邦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两国领导人还就国际局势及进一步加强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重申,在巴尔干、波斯湾及亚太地区局势、亚洲金融危机后果、南亚局势、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及其他迫切的国际问题上,中俄立场一致或相近。双方商定,将就迫切的国际问题加强磋商,协调立场。
  双方还商定,要完善各个级别、首先是高层对话机制,为此将充分利用北京—莫斯科直通保密电话就重要问题交换意见。
  江泽民主席邀请鲍·尼·叶利钦总统于1999年访华,举行第七次最高级会晤。叶利钦总统接受邀请并表示感谢,具体日期将通过外交途径商定。
  1998年11月24日至25日,江泽民主席访问新西伯利亚市。


第1版(要闻)
专栏:

  尉健行会见南斯拉夫客人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罗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总书记戈里察·加耶维奇率领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社会党代表团,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尉健行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对代表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塞尔维亚社会党在南联盟大选中获胜并继续执政表示祝贺,并转达了江泽民总书记对米洛舍维奇主席的亲切问候。
  尉健行说,中南是友好国家。两国政府相互理解和信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保持着较高水平的交往与合作。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长期以来一贯相互支持和同情,在今年中国遭受水灾之际,南斯拉夫人民还向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援助。中国政府十分珍视并将继续致力于发展同南斯拉夫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并真诚希望南斯拉夫政府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经济和重返国际社会所做的努力不断取得成果。
  在谈到两党关系时,尉健行指出,中国共产党完全尊重南联盟人民和塞尔维亚社会党根据本国国情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十分重视发展同塞尔维亚社会党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南两党自正式建立关系以来开展的交流和合作不仅增进了相互了解,还对加强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对持续、稳定、全面发展中南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共产党愿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两党友好合作关系。
  加耶维奇请尉健行转达米洛舍维奇主席对江泽民总书记的诚挚问候。她说,南中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南斯拉夫人民和塞尔维亚社会党始终关注着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感到高兴。南联盟和塞尔维亚社会党重视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友好合作关系,将努力促进这一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加耶维奇表示,南斯拉夫人民和政府高度赞赏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原则、主持正义。中国是世界和平与稳定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她强调,南斯拉夫政府将在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前提下,用和平手段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
  尉健行还向客人们简要介绍了中国当前的国内形势。
  中联部副部长蔡武、南斯拉夫驻华大使翁科维奇参加了会见。代表团是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来访的。11月22日,中联部部长戴秉国与代表团进行了工作会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份调研提纲的诞生
  新华社记者 张宿堂 本报记者 傅旭
  十一月十四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一行乘专机从北京起飞,前往珠海、深圳。
  飞机还没有升到预定的高度,李鹏同志就走出前舱,把随行的几位全国人大有关部门和中国证监会的负责同志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空中会议”。
  李鹏同志开门见山地说:“这次我们到深圳作证券法立法调研的目的,是根据第五次常委会上委员们审议证券法草案中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听取各方面意见,把证券法修改得更好。这是立法走群众路线的过程。为了提高调研质量,我们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有三位同志已经提前两天赶到深圳。我想,还需要把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再集中梳理一遍,提出一份更明确、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调研提纲,提前发到参加座谈的同志们手里,让大家作好充分准备,避免在会上泛泛而谈。”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晓阳经过一番思索提出:“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个:一、如何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义务和责任,增加证券发行、上市审批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二、如何防止上市公司审批过程中的伪装上市的现象,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效益好的公司上市;三、对于有的上市公司不按招股说明书中承诺的用途使用募集到的资金的现象,如何实行有效的监管……”
  听到这里,李鹏同志插话说:对于上市公司的真实性问题,在证券法草案里应该有更明确的表达。证监会是否应该对企业上市前经营状况的真实性负责,还有不同的意见。同时委员们认为要加强证监会审批的透明度,也应该列入提纲。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接过话茬,介绍了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审批程序和需要改进的内容。
  李鹏同志说:“证券法应该强调:证券市场是高风险市场,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提醒广大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不要赚了就兴高采烈,赔了就找政府。”
  周正庆说:“过去确实是这样,但自从一九九六年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以后,现在股民成熟多了,懂得了赚钱归自己,赔钱自负……”
  中国证监会前任主席周道炯说:“那篇评论发得很及时,让好多股民头脑清醒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媒体有责任宣传好证券法。”
  李鹏同志说: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制定证券法,在指导思想上要明确一点:经济全球化,从表面上看,大家遵循的是同一个“游戏规则”,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综合国力不同,表面上的公平在某些环节上就隐含着实际上的不公平。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学会保护自己,法律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我们制定的法律、法规,一定要适合中国的国情,既要考虑前瞻性,又要兼顾现实的阶段性,要有中国的特色……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李鹏站起身说:“请大家抓紧时间,把这份调研提纲拟好。”
  李鹏回到前舱后,大家立刻忙碌起来,着手起草。等到飞机在珠海着陆时,提纲已有了眉目。
  因为要参加在珠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展开幕式,李鹏委员长要在珠海停留半天。为了争取时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澄、副主任委员乔晓阳,匆匆用过午餐就驱车赶往深圳,与先期到达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卞耀武等同志会合。他们在京时已根据委员们的审议意见写出了一个初步提纲,现在又根据李鹏同志的意见,进一步征求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证券业人士的意见,归纳整理,形成了调研提纲的第二稿。
  16日上午和17日上午,李鹏委员长在深圳主持了征求有关人士对证券法意见的座谈会,这份调研提纲摆到了与会同志的面前。大家围绕提纲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可是,有谁知道,就是这份包括7个问题,仅有800多字的立法调研提纲,凝结着多少人的智慧和心血。而这,还仅仅是整个立法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细节……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抵新西伯利亚访问
  参观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并发表重要演讲
  本报新西伯利亚11月24日电 记者徐宝康、刘刚报道: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夫人王冶坪今天上午离开莫斯科前往新西伯利亚参观访问。
  当地时间15时,江泽民主席的专机抵达新西伯利亚机场。机场悬挂着中俄两国国旗。新西伯利亚州州长穆哈及州议长列昂诺夫等在机场迎接。俄罗斯男女青年向江泽民主席和夫人王冶坪献花。俄罗斯女青年按俄罗斯传统习俗献上面包和盐。
  今天同机抵达新西伯利亚的有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及夫人周寒琼,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武韬,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警卫局局长由喜贵。江泽民主席离开莫斯科时,俄罗斯第一副总理马斯柳科夫等官员到机场送行。
  本报新西伯利亚11月24日电记者徐宝康、刘刚报道: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参观访问了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并在会见科技界人士时发表了重要演讲。
  江泽民主席今天抵达新西伯利亚后,立即前往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进行参观访问,受到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院长多布列佐夫等科技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江主席在听取了多布列佐夫院长的情况介绍后,高兴地赞扬俄罗斯科学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随后江泽民主席来到科学之家大楼讲演厅,在会见科技界人士时发表了重要演讲。江泽民主席用一口流利的俄语说,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是一个著名的实力雄厚的科学基地,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在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核技术等应用领域,都取得了大量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江主席深刻地分析和阐述了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指出中俄都有重视教育和科学的优良传统,并相信在未来的世纪里,中俄两国人民一定会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江泽民主席精彩的演讲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江主席的演讲曾18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新西伯利亚州州长穆哈激动地说,我们有共同的语言,那就是科学和友谊的语言。
  本报新西伯利亚11月24日电记者徐宝康、刘刚报道: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参观了布德科尔核物理研究所。江主席在斯科林斯基所长的陪同下来到核反应装置车间,所长向江主席介绍了他们的科研情况。参观结束后,江主席会见了核研究所的科学家,并鼓励他们为科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随后,中国记者问:“江主席,请您谈谈这次冒严寒特地访问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它的意义在哪里?”江主席说:“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其中科学技术的交流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曾经长期在科技部门工作,对此有亲身的体会。世界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照亮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灯塔。俄罗斯具有发展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和自身优势。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是俄罗斯的重要基础科学和新技术开发的基地。对俄罗斯乃至世界科学技术作出过重大贡献。科学技术是一个伟大的事业,科学家们从事的是崇高的、创造性的劳动。我对中外科学家们一向十分尊敬。我这次到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访问,就是要对他们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作实地考察。百闻不如一见,这样就可以直接地了解和学习他们的有益经验。我们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景是广阔的。加强中俄两国科学技术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
  参观活动结束后,江主席会见了新西伯利亚州州长穆哈等当地领导人,并出席了穆哈州长为他举行的晚宴。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等参加了会见、宴会。
  上图:11月24日,正在俄罗斯访问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与俄罗斯核物理专家一起座谈。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喜看改革开放二十年征文

  如今出门真方便
  陈平福
  “如今出门真方便”,这是江西省宜黄县山区百姓的感叹。对于这一点,我感触很深。
  20余年前的一个暑假,刚刚初中毕业的我,第一次出远门到南昌姑姑家作客。那时客车少,每天只有一班。为买车票,我在车站站了整整一个上午。第二天早上6点登上只有30个座位的汽车,行李放在车顶上用帆布盖着。当时的路是坑坑洼洼、弯弯曲曲的泥沙路,颠簸凶、灰尘大、速度慢,加上中途下车的乘客要取行李,司机还得爬上车顶解绳子、掀帆布,耽误不少时间,到达南昌时,已是傍晚6点多钟。一路下来满身灰土,受够了罪。
  改革开放以后,宜黄公路建设加快,过去的泥沙路变成了柏油路,再由柏油路变成了水泥路。如今,县里通往外地不仅公路档次高,而且班车越来越豪华,车厢内装有空调和音响,坐卧两便,跑起来速度快,宜黄到南昌虽然有300多公里,但3个多小时就能到达。现在的客车非常多,有国营、集体的,也有个体的,有大巴、中巴,还有的士,随时都有车子恭候。排队买票成为历史,先上车,后买票,不用挤,不用叫,既方便、快捷,服务态度又好。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黄县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