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

  鄱湖孤岛渔火亮
  傅丁根 江海涛
  在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中间,有一个以专门捕鱼为生的岛村,叫长山村,属江西波阳县双港镇管辖。
  前不久,我们出波阳县城,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坐了两个多小时的三轮车,然后步行3公里,到达去长山的船班停靠点,等上6个小时终于坐上去岛村的船班。船主杨国发告诉我们,岛村地处鄱阳湖东北水域,现有480户人家,1700多口人,面积1万多亩。如今,全村有1/4农户盖上了造价在6万元以上的小洋楼,家家户户有一条15马力以上并装备了电视机、煤气灶具等设施的捕鱼船,每户均有价值2万元左右的渔网等捕鱼工具。
  进入鄱阳湖,只见碧波荡漾,群鸟竞飞,帆船点点,好一幅美妙的湖光景色。不到半小时,就隐约看见这个岛村。
  瞩目远眺,夕阳西下,山水一色,湖光粼粼,楼房林立,颇有点城市的模样。村里的老渔民杨起良对我们说:“长山确实是一块宝地。然而,20年前吃大锅饭时期,情形却大不一样。那时生产队只有几条无挂机的小渔船,0.2元到0.6元的劳动日,吃的是国家返销粮,大部分住的是泥土房。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几年光景,全村基本上普及了土砖房。从1991年村里第一幢楼房竣工开始,至今有楼房100多幢,而且每年都有新楼房建成。都昌县万户、溪源、周溪等乡的农民都到这里打工。”
  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经降临,渔村的“渔火”(高蓄电池灯)像星光般闪耀。
  村支书杨有贵告诉我们,近几年来,长山村渔民探索出许多有效的新生产经营方式,如成立了产业化经营组织,把产销统一起来,即从五六户渔民中推选一户专门负责运销,既解决了卖鱼难的问题,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得益于鄱阳湖的恩赐,长山村的渔民富了。村里每年还吸收100多外地人来此打工,村民年人平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地处湖岛,长山村至今没有通电,没有固定船班,通讯艰难,报纸、信件很难及时收看。渔民们感到有诸多不便。有消息说,有关部门正在着力解决他们的困难。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不远的将来,岛村的渔火定将会像太阳般闪耀!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洪水退出簰洲湾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眼下,灾后重建如火如荼。当地百姓说:“洪灾如同横在我们面前一条沟,政府拉一把,我们自己加把劲,就能跨过去。”
  重建簰洲湾
  本报记者 杜若原
  越过长江干堤进入簰洲垸,有一条窄小的土路通向合镇乡中堡村。透过车窗,可见两边农田一片接一片的青苗。同车的合镇乡乡长贺隆君对记者说,你们来的正是时候,灾民们播下的小麦已泛绿啦!充满生机的绿色,是这片遭受重创的土地亮丽的景致,也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希望和信心。
  进入中堡村,宛如进入了一个大工地。沿着一条新辟出的道路,两边整整齐齐地排着几百幢新农舍。运送建筑材料的拖拉机、汽车,穿梭来往;每家每户都在忙着搬砖、砌墙,忙着搬弄家什。今年8月1日晚中堡村堤段溃口后,洪水以5—6米的落差狂扑进来,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共有44人遇难,其中有为堵口抢险而英勇献身的19名解放军战士。
  直到国庆节期间,洪水才彻底退出簰洲湾。在灾民安置点上艰难地熬过了两个月后,中堡村的村民们回到故土,却怎么也找不到家园了。有的房子被冲得无影无踪,有的房子被掀翻后埋进了两三米深的沙层里……许多人面对惨景,伤心地哭了。
  经清点统计,簰洲垸内共有倒房户1.17万户,倒塌房屋5.2万间,涉及近5万人。首当其冲的中堡村,倒光户356户。
  由于簰洲湾担负着保卫武汉的特殊屏障作用,它没有纳入平垸行洪之列,而是要求就地重建。记者在中堡村工地见到了嘉鱼县常务副县长、簰洲湾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长张忠良,这位面庞黝黑的汉子满脸都是疲惫。他说,在嘉鱼县防汛指挥部呆了3个月后,来不及休息一刻便进驻簰洲,承领建设新簰洲的重要使命。
  张县长领着记者走进热闹而又繁忙的工地,像老熟人一样与每家打着招呼,灾民们对这位“父母官”也报以真诚的微笑。记者随意走进农民张忠桃家,只见一楼四间房已修好,一家人正在夯地、缝合屋顶的预制板。张忠桃笑着从屋顶下来,开口就说: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帮助,凭我自己无论如何修不起房子。张家原来的几间瓦房冲得一干二净,仅仅从淤沙堆里抠出了1万多块砖。灾后政府给他支援了1.6万块红砖和66.8平方米的预制板,并免费送到家门口;自己贴补了600多元,加上政府派来的泥瓦匠帮工,半个月功夫便将新房建起了。
  与张忠桃一样,簰洲垸的灾民都享受了政府的多项援助政策:每户无偿补助1万块红砖,损失最重的中堡村每户加补0.6万块;66.8平方米的预制板;占地、建房的所有手续全部免费……
  截至11月中旬,簰洲垸倒光户已建房1500户,预计到11月底,倒光户可复建70%;元旦前复建95%。剩下的5%,则属于特困户,县里打算以村为单位组织突击帮建。
  咸宁行署常务副专员谢松保告诉记者,地委和行署明确表示,一定要以抗洪精神搞好簰洲湾灾后重建,举全地区之力支持簰洲湾。簰洲湾重建最需要的是资金。除了政府救济和社会捐助的2480万元资金外,咸宁地区、嘉鱼县开展了一次大捐献活动。全地区处级干部捐献1个月工资、科级干部半个月工资、一般干部80元;嘉鱼县级干部捐献1个半月工资,科级干部一个月工资,其他干部不少于100元。行署还从没有受灾地区调运了1.15万吨水泥、0.15万立方米木材支援簰洲湾。
  咸宁行署秘书长刘道明,担任沙堡村重建工作组长。他天天吃住在工地,路不通,帮着修路,砖瓦、材料没有着落,他四出联系。嘉鱼县政法委副书记邱恕明,年近60岁,他在老塘村任工作组长,起五更、睡半夜,帮助灾民解决困难,使老塘村成为重建最快的村子之一。嘉鱼县一中副校长徐辉,驻在接兴村帮助重建,他请来学校美术老师绘制重建规划图,四出为村民采购、运输砖瓦,人累得又黑又瘦。目前奔忙在簰洲重建工地的干部达360人,做到了一村一个工作组,每个自然组都有干部现场指挥负责。
  让灾民住进新房,这只是重建的第一步。灾民们最揪心的是明年的恢复生产。没有钱,也就没有种子、化肥、农药,淤沙罩住的土地要求改造、翻耕,人畜饮水也是一大难事……张忠良告诉记者,县里已投入上百万元,为灾民们购回冬种的小麦、油菜种子,沙化土改造已列入议程。
  告别中堡村,记者回头看着垸内的公路上扯起一条横幅:“受灾不倒志,明天生活更美好!”夕阳下,这一行大字格外地醒目。
  题图:重建中的簰洲湾一角。杜若原摄(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冬季供暖问题是北方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大事。而今,旧体制下的运作方式却使这一“大事”举步维艰——
  取暖:谁出钱?
  本报记者 冯奎
  寒风萧萧,又到今冬供暖期。经过领导动员、部门协调、供暖单位的积极准备,11月1日,辽宁省供暖第一天,沈阳锅炉开栓率达到97.8%,已供暖面积占总面积的92%;鞍山、抚顺、本溪等大中城市85%以上的居民住户也都来了暖气。
  绝大多数居民住户的暖气都送上了,可供暖人员自己的心头却没有多少暖和气儿。说到供暖工作“危机深重”的局面,沈阳市供暖办副主任张文瑶几乎是哀声叹气。
  供暖工作最大的障碍是采暖费收不上来。由此导致采暖用煤跟不上,锅炉开栓有困难。据沈阳市供暖办提供的数据,供暖前一天(10月31日),全市采暖费收缴率只有35%。40多个锅炉冰冷依旧,全市2万多居民住户因此还没有供暖。而热起来的锅炉也随时有“断炊”的危险。
  辽宁其他城市的情况也都大同小异。到11月初,营口市储煤7800吨,仅占应储煤的14%;收采暖费262万元,仅占应收费的6%。本溪市今年采暖费实收总额只占应收数的1/4,一多半采暖煤没有着落。
  采暖费收不上来,不少人都会说,因为这项费用的收缴对象是企业,而一些企业经济的确困难,缴不起这笔费用。而政府供暖管理部门的同志则说,这样看问题,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多年来,暖气是作为一种福利,由各个单位承担下来,它是产品而不是商品。如今,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企业在市场里生的生、死的死,而暖气还是一如既往地依托着企业,当然就可能没有着落。供暖部门的同志举例说,如果电和水也做为福利的话,现在照样收不上来电费、水费。
  积重难返,这是当政者绕不开的困境。沈阳市专业供暖公司年度应收费额7.2亿元,到10月底,只收上来1.86亿元。市长慕绥新把这些公司的负责人找来做工作:冬季供暖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这可是关乎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暂时收不上来费,你们自己想办法,锅炉还是得烧!
  为了确保冬季供暖,各城市可以说费尽心机。沈阳、本溪、锦州等城市的政府办公会议明确规定:对那些不积极落实供热资金的单位,执法机关将封存办公用车,通过拍卖解决供热资金;对不按时缴纳供热资金的单位,不准发放各种奖金。此外,各市政府都和供热单位的管理部门签订了责任状。
  这些措施,也许可以看作是确保今冬供暖的应急之举。明年、后年的暖气在哪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供暖体制的改革。营口市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决定:从明年开始,由单位承担的采暖费,改为按工资表月月发给职工。以前是单位交采暖费,随之也要改为逐户交纳。抚顺市专门为采暖费制定了《收费体制改革实施细则》,今年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宣传“谁受益、谁交费;不交费、不受益”的采暖“新规则”。
  采暖新规则还对楼房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沈阳市供暖办的同志介绍说,现在一幢大楼里,一根供暖管道通遍千家,没法按“谁交费、谁受益”的原则去管理。据了解,沈阳市政府已要求新建楼房供暖设施采取“双管制”,分支管道上面有阀门。不用说,这为采暖体制改革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翻开采访本,供暖部门一位同志的话,让记者回味良久:如果说,对于有些没交钱的采暖户来说,今年还是“借”来暖气过冬,明年怕就要“买”来暖气御冬寒了。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30年代,京城多位文人学士曾编撰一部记述北京历史的大型典籍。在湮没了60余载后,经数十位专家学者校勘整理,重见天日——
  抢救北京历史
  本报记者 吴坤胜
  对于83岁的中央民族大学苏晋仁老教授来说,一辈子著书立说无数,而最让他高兴的莫过于近日出版的15卷、400多万字的《北京市志稿》了。他二十三四岁时参与编撰、被学者认为是“为历代北京地方志书编纂之集大成”的这部大型典籍,在经过众多学者的珍藏保存后得以重见天日,苏晋仁教授做梦也不会想到。
  《北京市志稿》卷帙浩繁,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又很大。上溯五代,下至民国二十八年,重点是清代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对这个时期的巡警、学校、城建、市井民情等,《志稿》都有详细的记载,而且大部分材料源于正史典章、档案材料和实地调查,可以说续补了《光绪顺天府志》后北京历史的空白。然而,它从编撰、保存、发现到公开出版,却充满着传奇色彩。
  1938年,当时的北平市政府拨款1万大洋,临时设立北平市修志处,召集一些学者,负责收集、整理、编撰北京的方志典籍。总管是张学良的史学老师吴庭燮老先生,成员还有曾担任过民国政府要职的学者夏仁虎等。他们在当时都是很有名望的史学大师。苏晋仁教授当时23岁,年纪最轻,主要做收集材料工作,还负责“礼俗志”章节的编写,为此整日跑图书馆查资料。据苏教授回忆,编撰时大家各有分工,每周在中南海怀仁堂集中讨论一次。大约是一年后的1939年秋天,各人把编撰好的章节上交后就各奔东西了,没有人再提起此事。
  志稿被发现实属偶然。1983年初,已经退休的苏晋仁教授参加北京史学会的一个会议。他在发言中提到30年代曾参与编过一部北京历史志书,但下落不明。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时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的于杰研究员,猛然想起在所里的库房曾看到过此书稿,当即告诉苏教授。苏教授获悉后前去一看,正是当年编撰的书稿。作为当年参与编撰此书的唯一健在学者,虽然时光流逝半个世纪,但当年与许多老先生一起编撰书稿的情景历历在目。
  这部大型典籍是怎么存到文物所的?是谁将它完整保存的?这些谜团最近才被解开。原来,《北京市志稿》原稿珍藏者是夏仁虎老先生。夏仁虎担任过北洋政府的秘书长、财政总长,辞官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学很有造诣。编撰《北京市志稿》时,他负责撰写“货殖志”、“艺文志”、“金石志”三个部分,并苦心珍藏《志稿》。解放初期,已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的夏仁虎先生,提出将自己珍藏的《北京市志稿》捐献给国家。大概是中央文史馆考虑到此书稿属北京的地方文献,遂将其转交给北京。时任北京主管文化的副市长吴晗批示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将其清点装订收藏。但书稿躲过“文革”的文化浩劫而安然无恙,实是幸事。
  志稿被发现,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把它列入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项目,组织课题组加以整理出版,又整整用去了12个年头。
  一直负责志稿整理、出版组织工作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张文启、副主任王新华,谈起这个过程感慨良多。由于编撰于战乱年月,这部书稿,每页的字迹密密麻麻,上下左右还附加有补充或说明的段落和字条,字很难辨认,课题组不得不首先重新誊写一遍全稿。对引证史料的检对,工夫花得更多。因原稿出自众人之手,简繁体字运用很不一致,规范字体费力耗时,拿不准的要请古籍专家校勘,光是校对就不下六七次。校勘完成后,志稿又因缺乏昂贵的出版费用而陷入困境。值得庆幸的是,在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规划办最终将这部告慰前辈、惠及后人的巨著付梓,抢救了一笔北京历史文化遗产。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一缕

  当顾客多点了菜时,服务小姐会征询客人意见,是不是“适口”而止或改用中小盘;当有顾客酗酒时,服务小姐会友善地提醒顾客注意身体。
  赣州:餐桌起新风
  刘青山
  酒店餐馆为了牟利,服务小姐一味地向顾客推荐价格昂贵的山珍海味,并希望菜点得越多越好,而根本不考虑顾客能不能消费完。“还要什么?”成了点菜小姐的口头禅。为了在酒字上做文章,服务小姐除推荐高档酒外,还施出手段向顾客劝酒。
  去年以来,江西赣州市结合“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狠抓饮食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文明从餐桌抓起”。善意提醒顾客不要浪费渐渐成为众多酒店餐馆新的服务内容。
  当顾客人少多点了菜时,服务小姐会礼貌地提醒顾客:菜已点够,要不要换成小盘,多些品种?当有的顾客酗酒时,服务小姐会友善地提醒顾客注意身体。大多数顾客对这种新的服务表示欢迎,都能愉快地接受。
  以前,在赣州市很少有顾客打包,有的是不想,有的则是怕人耻笑。现在,服务小姐发现桌上有剩菜时,会主动帮顾客打好包,放进手提纸袋里,让顾客体面地带走。
  顾客消费得越多越好,这本是商家的共同心愿。酒店推出节俭消费,收入不是大大减少了吗?酒家王经理坦言道:“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生活品质的提高,酒店面向大多数平常百姓,通过薄利多销,同样能增加收入。”据介绍,在当前餐饮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推出这一服务,已收到了显著效果,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称赞。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民不富 心不甘
  河北冀州市市长 石金义
  石金义,1952年7月生,大学文化。1988年起,历任衡水地区供销社副主任,衡水地区行署棉办常务副主任,行署纺织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1994年任故城县县长;1998年元月至今任冀州市市长。
  为政一任,就要时刻想民、为民、富民。我始终认为,作为“地方官”,必须以民为本,把群众的心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意愿放在头等地位。为了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今年初,我们设立了市长公开电话,自觉主动地办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市区儿童入学难问题,我们多方集资近千万元,建起了四座教学楼,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为避免“谷贱伤农”,我们下大力落实了“敞开收购议价粮”政策,群众十分满意。
  脱贫致富是广大群众的最大心愿,也是“地方官”的为政之本。为了把富民强市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在全市提出:民不富,心不安,建不成强市心不甘,以此激励广大干部的创业斗志。在指导思想上,我们政府一班人坚持从冀州的长远发展出发,积极谋划和实施打实经济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的思路和措施,不搞急功近利,不搞“贴金工程”。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今年我们把万亩节水灌溉、15万亩抗虫棉、35千伏变电站增容等工程列为全市要办的大事、实事,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工作中,市、乡、村三级干部亲自包工程、上一线,与群众一块摸爬滚打。目前,这些工程都已基本完工,某些工程进入扫尾阶段。群众从我们干部的实际行动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只要时刻心系群众,真正从致富一方百姓的立场出发,就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珍禽异兽怕来广东……
  王楚
  有朋友说,假如抓住了一个“外星人”,上海人一定是要用现代医学加以解剖,北京人肯定是送进博物馆公开展览,对国民进行教育,此时广东人眼睛在转:这“外星人”哪个部位红烧?哪个部位煲汤?哪个部位是大补?
  这是一则笑话。但是,对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广东传媒进行多次抨击。因为,一些不法猎捕者、商家为牟取暴利,在“食文化”旗帜下,大肆屠杀野生保护动物。1997年,广东各地查处21514个单位和个人,其中有571家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其中有5人因涉及野生保护动物而判死刑。尽管如此,非法经营野生保护动物的地下市场和通道,仍不时显见。
  最近,广东雷州市纪家镇北风候鸟市被取缔,人们再次呼吁地方立法,“一些在外省不能捕杀的鸟,为何一飞到广东的天空就中弹坠地?”要求在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之外,广东省应在地方性法规中将另一些动物列入地方保护范围,使“人鸟同乐”的好时光再来。
  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中的人如何“快速”成为一个文明的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课题。“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已不是对食在广东的赞誉,而是提醒人们:珍禽异兽怕来广东了!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女院长和她的“严”字效应
  本报记者 刘裕国
  一位平凡的女性,就任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不足6年创下奇迹:医院设备总值从1800万元猛升到8000多万元,年门诊量从10多万人次增加到近60万人次,年住院量从4000多人次增加到18000多人次,业务总收入迅猛增长。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是靠多收费、乱收费,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等手段来实现的,而是吴发琼院长“严”字当头,带领院职工开展优质服务的结果。
  吴发琼曾经在青藏高原生活了18年,高原环境磨炼了她挑战困难的意志,军旅生涯培养了严格的工作作风。从80年代中期开始,她就在几家地方医院的领导岗位上一显身手,1992年,任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之职。
  面对这所已有50多年历史的老医院,吴发琼大胆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实行院长负责制、干部招聘制、工人合同制;竞争上岗,破除论资排辈,推行职务职称评聘分开;推行目标责任制,建立质控管理考核网络体系,对医院质量采取一票否决,科室的目标任务与奖金挂钩。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变了全院医护人员的思想观念,给医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在吴发琼的主持下,医院制定了三级医师查房制、首诊医师负责制、交接班制、危重病人抢救制、病历书写等100多项规章制度。
  吴发琼从自身严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去年夏天值班,她突然接到紧急通知,成都市公安局干警在追捕犯罪分子途中,不幸在远离成都的阿坝州红原县发生车祸,要求立即赶赴抢救。吴发琼亲自带医护人员组成抢救小分队,连夜赶赴现场,经过急救后,又辗转700多公里将伤员接回医院治疗,使伤员很快痊愈出院。
  吴发琼坚持把来之不易聚集起来的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医院每年对科研教学和重点学科的总投入占医院业务收入的2%以上,每年拨50万元专款作为科研奖励金。医院先后引进大型血管造影机、胃肠遥控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一流的医疗设备仪器及高新技术,大大缩短了医院在装备和技术上与国外医疗技术水平的差距。产品新,疗效高,服务优,全国各地的患者纷纷前来就诊。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十佳文明单位”、“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大别山区兴起“科技大集”
  近年来,在大别山区的许多乡镇集市上,兴起一个个“科技大集”。农业科技人员现场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示范服务,传授种养业技术,深受山区农民的欢迎。图为科技人员在向农民进行大枣技术咨询。新华社记者 颂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