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满怀信心 迎接挑战
  江泽民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闭幕。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宣读领导人宣言。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宣读仪式。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19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离开吉隆坡回国。马来西亚新闻部部长穆罕默德·拉赫马特等马政府官员及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工作人员到机场送行。新华社记者齐铁砚摄
  17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举行的欢迎晚宴上。新华社记者 齐铁砚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德法关系的微妙走向
  江建国
  前几天,法国隆重纪念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其特殊盟友德国的政要却没有出席这次纪念活动。而几乎同时,德法在内部磋商共同推举欧盟委员会下届主席人选时,却一致提出德国的新任财政部长奥斯卡·拉方丹。这两件事同样引人注意,但却看似矛盾:第一件似乎表明德法之间的某种疏远,而后一件又在证明两国关系密切的程度非同寻常。实际上,德法关系发展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自1963年德法签署合作条约以来,德法始终维持着超过一般盟友关系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化解了德法之间历史上的怨仇,为欧洲联合事业奠定了基础。德国出于历史负罪感,甘愿让法国居于欧洲政治领导地位。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这样分析当时两国角色分配:“鉴于敏感的声誉问题,德国无论如何不得以欧共体领袖国的面目出现,而必须处处让巴黎走在前面。”法国充当政治与文化领袖,德国以其经济实力成为背后的欧洲发动机。这种角色的搭配符合两国的利益,也确实发挥了作用。其实,德法在战后的分歧并不少,例如法国在70年代对勃兰特的东方政策就颇多疑虑,而爱丽舍宫条约的许多内容也并没有落实。但是,两国都需要对外维持特殊友谊的气氛,而戴高乐与阿登纳、德斯坦和施密特、密特朗与科尔属于战前时代的领袖人物,其个人友谊也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了当时的分歧。
  德法关系的基础在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德国统一和苏联东欧剧变,当时签署合作条约的战后环境不复存在;二是两国领导人也分别更新换代。前一个变化使德国摆脱了必须借重法国重返欧洲大家庭的地位;后一个变化则使德国战后的一代领导人不会像过去那样总是以二战的责任和结局为视角来审视德法关系。德国报刊说,施罗德是一张白纸。可是法国似并没有真正深刻认识上述变化,仍固守要牵制德国的崛起、保持自己欧洲政治领导地位的旧思维。法国的一位政论家最近说,德法关系已经不关乎谁站在前面,而在于共同去塑造欧洲特色,为此法国必须放弃旧思维,平等地去对待德国。
  从压德国一头,到与德国平起平坐,这意味着德法两国关系必须面向未来,面向欧洲统一,要有新的质量、形式和内容。从目前情况看,德国社民党领导人在欧洲建设的思路方面,同法国社会党政府之间的共同点反而比密特朗和科尔时代更多,在就业纲领、增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共同语言不少,法国愿意推举拉方丹为桑特的继任人就是证据。
  法国《世界报》的政论家达尼埃尔·维尔内不久前著文说,对德法来说,欧洲的联合不再是一种“出于本能的”事业,而是一种“理性的”事业。欧洲联合不再是二战结局和冷战后果“强加”给欧洲的事业,而是德法两国坚定的选择。也许人们不再去谈论德法关系的特殊性了,而是应该去讨论怎样促进欧洲一体化。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举国欢迎江主席来访
  ——访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
  本报记者 张国成
  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将访问日本的前夕,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阁下在百忙中于16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问:您对江主席此次访问日本有何评价,日本朝野各界将如何迎接江主席来访?
  大使答:经过日中两国政府协商决定,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阁下将于11月25日至30日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历史上中国国家主席即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这次访问又恰值世纪之交,因此,江主席此次访日对日中两国关系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访问将成为日中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契机。通过这次访问,日中两国将深化在各个领域中的对话与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日中两国,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目前,日本朝野各界、举国上下都在热烈期待着江泽民主席的来访。为使江泽民主席的访问取得圆满成功,日本政府已作好了周到的准备。
  问:您如何评价中日关系的现状以及展望两国关系的未来?
  答:日中邦交正常化迄今已经26年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也已整整20年了。其间虽然出现过一些波折,但从总体上说,两国关系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取得了巨大发展。据日方统计,1972年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仅9000人次,而如今已达178万人次。1972年两国贸易额仅为11亿美元,去年已达到638亿美元。日本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援。到去年底,日本对华投资项目累计已超过16400项,签约金额已达298亿美元。从1973年神户与天津结为友好城市后,至今两国友好城市及友好省县已达252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的确令人欣慰,令人鼓舞。我认为,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邓小平先生的领导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并取得了巨大成果。我在“文革”后期曾任职北京。我感到以中国那时的政策,日中关系取得今天的成果是完全不可能的。
  现在,新的世纪已经临近,我认为,两国必须共同努力,把一个更加良好的日中关系带入21世纪。为此,我感到以下三个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一,日中两国人民都有必要认识到日中两国关系已不局限于两国范围,而是对地区和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的双边关系。第二,日中两国各界、各阶层应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第三,日中两国都不应忽略“贡献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日中关系”这一观点。从这三个问题出发,我对日中关系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
  问:您认为应如何解决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答:国与国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已故周恩来总理所说的“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两国间产生问题时,日中双方总是能够从日中友好的大局出发,冷静地加以解决,今后仍应本着这种态度去解决日中两国间存在的各种问题。
  问:您作为日本驻华大使,在任期内对发展两国关系有何设想?
  答:我长期从事日中关系方面的工作。70年代中期我曾在北京日本大使馆工作,后又任日本外务省中国课长、亚洲局长。可以说一直都在为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而工作。1979年我随大平首相访华,那次访问开始了日本对华政府间贷款。我为参与其事感到高兴。今年5月我被任命为驻华大使。我历来对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此次来华又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我愈加感到发展日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我想在大使的任期内,尽量多访问一些地方,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各界人士,全面加深对中国的理解,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日中友好关系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我来中国任职恰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又亲逢江主席访日这一历史性事件,我深感荣幸。我预祝江泽民主席访日获得圆满成功!(附图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纳米比亚总统会见迟浩田
  本报约翰内斯堡11月19日电 记者李新烽报道:温得和克消息: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和夫人19日上午在十分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分别会见了来访的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和夫人姜青萍一行。
  迟浩田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努乔马总统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他高度赞扬努乔马总统为纳米比亚的民族独立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为发展中纳关系所做的积极努力。迟浩田说,中国政府和军队十分珍视中纳之间的友谊,愿与纳方共同努力,把中纳两国友好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努乔马总统说,纳米比亚对中国一向怀有深厚的感情。中国是整个非洲最可靠的朋友,一贯在各个方面支持非洲人民。早在纳独立前,我们就获得了中国的强有力的支持。两国建交以后,中国继续在各个方面帮助我们,对此我谨向江泽民主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十分钦佩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努乔马请迟浩田回国后转达对江泽民主席等中国领导人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克林顿亚洲“经济之旅”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世琨 张勇
  11月18日,克林顿总统踏上了出访日本和韩国的旅途。他这次亚洲之行因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而推迟,时间也由原来的10天减为5天,一般认为这是一次重要而匆忙的出访,但具体成果可能有限。
  当地报纸称克林顿的这次访问为“经济之旅”,这不无道理。去年7月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淫威不减,世界经济深受拖累。起初,美国隔岸观火,但随着危机的深化,也感到了切肤之痛。最头疼的是外贸逆差扩大。美国对亚洲市场的出口约占其出口总额的1/3,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向该地区出口减少。有人估计,今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可能高达2500亿美元,比去年多一倍。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制造业生产萎缩,失业增加,经济增速放慢。美国无法在全球金融动荡中成为“一块保持繁荣的绿洲”。克林顿动身前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的长期繁荣需要一个健康的全球经济”,他“将寻求一项综合性计划来遏制全球金融危机,刺激增长,加强面向21世纪的国际金融体系”。这些话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美国一直看重日本在经济上的作用。这两天,美国新闻媒体重提“日本是亚洲经济火车头”一类的老话。克林顿在启程前说得更肯定:“要想恢复亚洲的增长和稳定,没有什么比启动日本的经济更重要了。”本来美国对日本寄予厚望,指望它能够缓解和阻止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结果满不是那么回事。日本长达6年之久的经济萧条至今不见起色,而日本政府却放任日元持续走低,这更使亚洲经济雪上加霜。美国对此相当不满,一再施压,并给日本开出刺激经济的药方:通过减税扩大内需;通过清理坏账整顿银行;通过消除贸易壁垒开放市场。然而,日本我行我素,并对美国的说三道四表示反感。就在克林顿出访的前两天,日本宣布了一项24万亿日元的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对这项计划,美国反应冷淡。有的舆论对该计划能否得到迅速有效的执行表示怀疑,甚至认为这是日本为了减少批评而搞的一招。访问期间,克林顿当然会与小渊惠三首相就此交换意见,但他还会敦促日本进行金融改革,刺激消费增长,降低关税和开放市场。《华盛顿邮报》驻东京记者援引一位政治人士的话说,日本公众对克林顿的访问十分冷淡,如果克林顿这次再对日本的经济政策提出过多批评,可能导致美日经济关系进一步恶化。美日在上述问题上的争议和矛盾涉及到各自的根本利益,也有国情不同等深层根源,当然不会因为一次访问而轻易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可能要让克林顿体验一下日本群众中存在的反美情绪。一个月前被驻冲绳美军酒后开车撞昏的一位当地女学生,就在克林顿抵达日本的前一天死去。当地居民再次群起反对在冲绳保留美军基地。据认为,克林顿大概要对此表示道歉。
  作为世界第十一经济强国的韩国,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韩国政府比较注意从危机中吸取教训,承认本国经济金融体制存在问题,认识到经济结构改革的必要性。金大中总统多次指出,结构性改革不仅有利于韩国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要求,而且符合本国经济和政治发展长远利益。他认为,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苛刻的救援条件所造成的压力,韩国的改革阻力将难以克服。韩国政府在经济结构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质内容的措施,如公布“结束财阀时代”的时间表和具体办法等。因而,美国一直未向韩国施压,而是给予鼓励和支持。克林顿在公开讲话中说,韩国经济金融结构改革不仅是政府的事,韩国的大企业也有责任。克林顿访韩期间,将与韩国各界人士举行圆桌会议,呼吁他们为韩国经济走出困境出一分力。
  朝鲜半岛被美国视为“至关重要的地区”。美国认为,保持朝鲜半岛稳定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符合美国的安全和经济战略利益。事实上,美国为此已作出了一些努力,继朝美签署有关核框架协议后,又提出了由朝韩中美参加的四方会谈的建议,开始寻求建立新的半岛和平机制。但是美国宣称,它对朝鲜的导弹计划感到担心,对朝鲜能否履行冻结其发展核武器的承诺表示怀疑。据报道,克林顿这次将在韩国就此问题发表讲话,并支持韩国奉行南北接触政策。克林顿还将参观美军基地,并保证在韩国保持足够的军事存在。人们期望,克林顿在那里的言行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而不是相反。
  (本报华盛顿11月1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
  自民自由两党达成协议
  明年初前建立联合政权
  本报东京11月19日电 记者于青报道: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小渊惠三和自由党党首小泽一郎今天在首相官邸举行会谈后分别会见记者时表示,两党同意就一系列政策进行协商与合作,明年初通常国会召开之前建立联合政权。小渊和小泽代表两党签署了政策协议书。
  两党就共同协商制订1999年度财政预算,选举中相互协作,明年年初召开通常国会之前建立联合政权等问题达成协议,两党同意就消费税和安全保障问题等继续磋商。
  自民党和自由党迅速靠拢各有需要。自民党希望找到合作伙伴,改变参议院议席不过半数的被动局面,以求政策法案审议顺利和政权稳定。自由党则希望改变势力衰退、影响力下降以至生存面临危机的境况。
  由于自民党和自由党的合作,今年6月自民党、社民党和先驱新党三党联合执政体制解体后由自民党单独执政的局面告一段落,日本政坛的合纵连横又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众院司法委开始对总统弹劾听证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19日电(记者范颂九)美众院司法委员会19日正式开始对克林顿总统的弹劾听证,由独立检察官斯塔尔作证,克林顿的私人律师肯德尔向斯塔尔提问。
  今天的听证会由众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海德主持。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许,斯塔尔作为这次听证会的第一个证人正式开始作证。
  听证会举行前夕,民主和共和两党人士就开始相互指责。斯塔尔在18日向新闻界披露的预先准备的证词中指控克林顿一再利用政府机构及其职权掩盖他和前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关系,并阻碍司法调查。白宫则声明,斯塔尔的证词只是将他递交国会的调查报告重新进行了“包装”。
  白宫律师拉夫18日在给司法委员会主席海德的信中说,司法委员会给斯塔尔两小时的时间宣读证词,而只给白宫律师半小时的时间提问。这是出于党派利益,是不公平的。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同日指责共和党人在弹劾调查中和斯塔尔在扩大调查范围方面步调一致,令人生疑。
  民意调查持续表明,大多数公众对弹劾调查感到厌烦。民主党人士呼吁尽快结束调查。但是,司法委员会共和党委员认为,继续举行弹劾听证是宪法授予他们的职责。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色列即日开始从西岸撤军
  巴以下周举行最后阶段谈判
  本报开罗11月19日电 记者朱梦魁报道:据来自耶路撒冷的消息,巴勒斯坦民族自治机构昨天宣布,以色列将从20日开始从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区撤军。
  巴解执委会书记马赞昨天在与以色列安全部长卡赫拉尼举行关于撤军和安全事务谈判之后,对巴勒斯坦电台发表谈话指出,以色列将于20日开始在西岸北部、南部和中部的三个地区实施重新部署。他说,巴勒斯坦民族自治机构将从明天起开始接管2%的西岸地区,同时还将在大约7.1%的地区从行政管理转为完全管辖。
  另据以色列方面的消息说,先期的重新部署主要在杰宁地区和纳布卢斯东部的一小部分地区,但不包括以军的重要据点。
  据巴通讯社的消息,马赞昨天还与以色列外长沙龙就巴以最后阶段谈判即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的程序进行了会谈。马赞表示,巴以最后阶段的谈判将于下周在巴勒斯坦地区正式开始,巴方将就谈判地点和最迟开始谈判的日期尽快通知以方。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19日电(记者戚德良、谭新木)以色列内阁19日经过近7个小时的讨论,最后以7票支持、5票反对和3票弃权,批准了以方根据以巴临时和平协议规定在约旦河西岸实施第一期撤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