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电视与我们征文

  电视:家庭的“主角”④
  编者按:面对堆积如山的来稿,我们再次意识到“电视与我们”这个话题在目前提出的必要性。大批读者用亲身经历为我们的讨论提供了精彩的“第一体验”,使我们的专栏越来越生动。这次我们摘登了有关“电视与亲情”的最后一组来信。下一个话题将是“电视与广告”。此后,我们还将就电视剧、电视小品、电子游戏、电视批评栏目、电视文艺晚会等展开讨论,欢迎热心的读者继续来稿。
  来稿请寄:北京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文化组。邮政编码:100733。传真:010—65092740
  买一台电视机给老人解闷已非难事,但凝结在其中的亲情和孝心,却是一个永久的话题,需要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
  傍晚,一家大小,下班的下班,放学的放学,纷纷奔回家中。一阵忙乱过后,大家围坐在餐桌旁,打开电视,开始享受一天中最轻松的家庭时光。这温馨的一幕是很多家庭的常景,而电视不知何时已成了营造这舒适、欢乐气氛的“主角”。
  电视凭它特殊的魅力,受到了无数家庭的宠爱。同时,它也成为家庭文化情趣的一面镜子,反映出这个世界对家庭成员不同的吸引力。家住北京市大兴县的张老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她的家里就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儿:周末,小两口一起看着电视,《焦点访谈》一过,两人着迷的节目几乎同时开始了,商量不妥,变为争执,最终,丈夫在这场“权柄争夺战”中以微弱优势取胜。哪知第二日,妻子一气之下又买了台电视,放在卧室,两人“各霸一方”,却也不忘为自己“壮声势”,将音量开得极大。没过几日,却突然发现,两台电视的声音居然产生了共鸣,原来看的都是同一部电视剧,大笑之后,夫妇“胜利会师”。发生过类似事件的家庭恐怕不在少数。这种不同情趣的显示、暴露、争执其实并不是坏事,它最终也都会“和气收场”,很少有因此就大动干戈,没完没了的,电视这时就成了求同的一个最好的媒介。
  河南省新野县的许国永经历的一件事就更耐人寻味了。在他小的时候,与比他大10岁的哥哥为看电视而争执起来,他要看动画片,哥哥要看足球,最后哥哥凭力量“胜利”了。10年以后,他与哥哥当年一般大。一天,他与小侄子同看电视,小侄子要看儿童片,而他想看电影节目。争执刚一出现,他就回忆起了那件往事。于是,他马上把遥控器递给了小侄子……
  上面讲的两件事,虽然都以争执开始,但最终的结局都是令人满意的。不论是争执,忍耐,还是迁就,都是亲情的表现。试想,几个很生疏的人坐在一起,又怎么可能为频道而起“纷争”呢?当然,争吵甚至升级是不大有益的,在气头上出现后悔的言语或举动更会有伤感情。互相迁就是避免发生冲突的最好方式,也最能体现亲情的爱与宽容。
  有时,电视节目选择上的分歧处理好了,还可以培养家庭成员的共同兴趣,使大家在知识上得到互补。“看电视能增加家庭成员的共同话题,培养共同兴趣”,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穆先生如是说。许许多多的电视节目中,有一些是一家人都爱看的,比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正大综艺》等等,而有些,“专业性”较强,如体育、英语、计算机,全家人都喜欢的情形就比较少。父母与孩子,年龄差距大,知识层次也不同,此时,如能牺牲一点自己的爱好与需求,特意拿出一点耐心与谦让,父母陪孩子一同看体育或学生节目,在融洽的气氛之中,两代人更易沟通,父母会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反过来,孩子陪父母看看京剧,可以对国粹———京剧有初步的了解,甚至也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如果父母有过下乡的经历,那么与他们一同看关于知青插队的电视剧,会拉近你与父母的距离,使你明白他们是多么的不易。就这样,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几句不经意的闲谈,几回开心的大笑,几次眼神的交流,几场激烈的辩论,点点滴滴,使一家人的感情在不知不觉间深厚了许多。
  就年轻人来说,与家中老人一同看电视,陪他们聊聊天,话话家常,是维系亲情、表示孝心的很好方式。34年前,家住北京市翠微路的刘女士母亲瘫痪在床上,刘女士与哥哥一同照顾妈妈,二人均未结婚。为了使老人白天不那么寂寞,二人合计着攒钱买一台电视给老人解闷。那时,一台北京牌的晶体管电视机,要430元。而二人每月工资分别只有52.8元和48.5元。到了1964年,二人终于把一台电视抱回了家。而她家也成了附近唯一有电视的人家。现在,那台电视早已成了“古董”,但它凝聚了刘家兄妹对老母亲的一片孝心,记录了这一家人几十年的悲怆与欢乐,成了维系家人情感的特殊纽带。
  今天,对多数人家来讲,买一台电视机给老人解闷已非难事,但是,凝结在其中的亲情和孝心,却是一个永久的话题,需要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周玮)
  看电视除了娱乐休息外,还是一种接受知识和信息最轻松最机械的方式,也是最懒惰的一种方式
  人的毛病大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这些年来,随着电视进家,我又多了一个毛病,那便是进家门就开电视,不论节目好赖,也不管是否有空看,只要人在家,电视就得开着,有时候即使外出一会儿,也不关电视,美其名曰:电视值班。
  毛病形成了,抱怨和责骂也就来了。先是妻子一边干家务一边嘟囔:“看!看!就知道看电视,啥活儿也不干,懒死你了,你干脆跟电视过去吧!”骂自由她骂,看自由我看,仍然是只看电视不干活儿。时间一长,责骂变换了一种角度:“哎呀!这电视都开了一天了,让它休息一会儿吧!”
  又过了些年,批判者中又多了一个人,这就是儿子。打5岁起他就学着他妈的腔调训斥老子:“一天就知道个看电视,啥活儿也不干,你想把我妈累死啊!”他还在外面对小伙伴说:“你知道我爸有个啥毛病不?告诉你吧,他啥也不会干,就会看电视。”有一次一家三口出去玩累了,进门我就往沙发上一躺想睡觉,突然儿子跑到我跟前一惊一乍地说:“呀!坏了,爸爸你忘了一件事?”我激灵一下坐了起来:“什么事?”儿子调皮地一笑:“嘿嘿,你忘了开电视。”
  要说我看电视的时间也真叫长,平时每晚要看五六个小时,休息日要看十五六个小时。久而久之,由这毛病又滋生出许多别的毛病:视力明显下降了;腿脚渐渐发硬了;头发渐渐掉稀了;其他的业余爱好渐渐疏远了;最要命的是脑子慢慢不灵了。常常是眼睛盯着电视屏幕却不知电视里演的是啥,刚看过就忘,有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像呆在那里发怔似的。
  我也开始对自己这毛病有了一些警觉。我发现看电视的确是培养懒汉的温床,而且一旦上了“床”就不想下来,因为看电视除了娱乐休息之外,还是一种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最轻松最机械的方式,也是最懒惰的一种方式。开始时是轻松地带有新鲜感地接受,后来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再往后是无目的茫然地接受,最后是浅层次地接受,也就是假接受。看起来你在看电视,实际上你啥也没看进去。从打有了这种毛病,我几乎没有认真地,甚至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嫁给了电视,其结果便是思维能力严重退化,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减慢,整个人就这样傻下去了。
  毛病的危害是认识到了,要改可就难了,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嘛,况且这还是一种不怎么丢人的“贼船”。此时,儿子那种没大没小的责骂倒成了一服良药。你瞧,他又在学着他妈的腔调训斥老子了:“看!看!你就知道看电视,啥活儿也不干,我看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河北大名县人武部 吕国防)
  家庭中离不开电视这个“第三者”,一旦少了她,总觉得少了许多许多
  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是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有些人曾以电视影响了亲友之间的往来,把电视比作家庭中的“第三者”,这种评判显然是不公允的。我认为,电视是融合亲情的导体、联结亲情的纽带、沟通亲情的渠道、增添亲情的媒剂,是家庭生活中离不开的“第三者”。
  亲情、友情,是亲人朋友之间长期交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建立起来的。电视进入家庭以后,又给人们之间的交往增添了新的方式和内容。人们看电视节目占有的时间多了,似乎亲友之间拉家常串门往来的机会少了,但是在家喝酒、外出打麻将或参与赌博的则相应更少了。一家人亲亲热热地看电视,亲友们以电视内容为交谈话题,使相互关系更加融洽。
  一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年龄、性格、知识结构等方面不尽相同,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和欣赏习惯也不尽相同。一家人同看电视,长幼之间、夫妻之间,无形之中培养了一种相互谦让、相互包容、相互谅解、相互尊重的思想美德。家庭中离不开电视这个“第三者”,一旦少了她,总觉得少了许多许多。
  (河南三门峡环境保护局 刘宏恩)
  电视成了温馨的家,夜幕降临时,从各自单位奔回来的家人,相约在电视下
  因为上初中路途远,每天我都是早早起床,匆匆吃饭,急急地往学校赶。爸爸在报社工作,妈妈是小学教师,我走之后,他们也连忙各奔单位了。中午,我和妈妈都在学校吃饭,只有爸爸一个人在家。只有晚上,一家人才相约在电视“新闻联播”下,边吃饭边看新闻边谈各自的消息,充满了温馨。每当这时,我就觉得,家庭的温馨,有电视的功劳。
  (北京玉渊潭中学初二(1)班 刘心莹)
  面对电视儿子留给爸爸的感情空间太小了,爸爸总是想起过去没有电视的年代
  说实在的,我对电视提不起兴趣,而且还从心底里诅咒它。正是这方“潘多拉魔盒”作怪,我和儿子之间的感情小径上才长满了荒草。
  儿子远在千里之外的一所大学读书,只有在寒暑假的大块时间里方能回家。长久期盼望眼欲穿,儿子终于回到了我身边,心理上得到安慰的同时却越发不踏实,因为看电视几乎完全占据了儿子有限的假期生活。每逢此时,我就不由得想起儿子童年时代,即使边听收音机,父子俩也照样能聊天侃地交换思想,毕竟收音机还得留给人们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电视则蛮横地把我们禁锢于一室之内。
  (西安政治学院 陈创东)
  当兵的儿子回家探亲时,迷上五彩缤纷的电视节目,却受到了母亲的埋怨
  去年春节期间,我从驻山沟里的军营回到内地城市家中度假,和母亲及家人见面后就没完没了地看起了电视。我的部队驻在山沟里,电视只能收两个频道,回到家打开电视,27个频道内容缤纷多彩,让我眼花缭乱。回家没几天,母亲就和我“闹”起意见:儿子回家怎么没和妈唠嗑?当妹妹将话传给我时,我还不解,妹妹说:“妈说自己年纪大了,愿意和儿子、孙子们在一起唠家常,可你们哥几个来看妈时,扔下几百元钱,说几句话就走,妈总觉得缺点什么。你们哥几个怎么那么愿意看电视呢!没事陪妈说一会儿话不行吗?”听了这话,我心中一惊,一段时间里,我极少看电视,抽空陪妈说话,谈今年的洪水,唠自己抗洪的事迹,母亲一时容光焕发。
  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缺点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但绝不能缺少亲情。一些人亲人较多,但代替不了有足够的真情,因为亲情还要靠思想、语言、感情的沟通。
  (黑龙江嘉荫县81685部队政治处 许益武)


第11版(文化)
专栏:

  云南剑川县每年的歌会上,数以万计的白族群众相聚在一起,歌手即兴对歌,观众如醉如痴。韩如龙摄


第11版(文化)
专栏:

  最后的蔷薇
  ——记老画家徐佩蕸女士
  吴卓 杨健
  11月5日,徐佩蕸女士的遗体在北京火化,与王雪涛先生合葬在北京万安公墓。此时,雪涛老在八宝山孤独地等了她整整13年。
  70年前,徐佩蕸和王雪涛共结连理。当着老师闻一多、齐白石的面,两人合画了一幅扇画。学国画的雪涛写蓝蔷薇,习西画的佩蕸画红蔷薇。这一天作之合取名“紫薇”。
  57年后,蓝蔷薇随风而逝。只有这幅天衣无缝的画作连接着人间和天堂的思念。如今,红蔷薇也化作一缕淡淡的青烟。漫长的离别之后,两丛不败的蔷薇终于又开在了一起。
  徐佩蕸和王雪涛的相识,是在1923年的国立艺专。那时的岁月是甜美的。小两口骑着毛驴,带着馒头、黄瓜和小菜,到八大处摄影和写生。当时,故宫研究院刚刚成立,雪涛伉俪更是经常前往对临明清古画。
  就在这对新人打算一展宏图的时候,“七七事变”爆发。王雪涛南下未果,毅然辞去一切教职,拒绝了所有达官显贵的求画,靠变卖家具维生。对雪涛的行动,她是极力支持的。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就像当初的九友画会,在王家形成了一个国画家沙龙。在佩蕸的支持下,雪涛以出卖旧家什和画作补贴研究会的日用,以至于到后来“文革”时,造反派从一生“不买房子不置地”的王雪涛家里仅仅抄出了40多块钱。那时,雪涛的儿女下放农村,他拉扯着一大堆孙子孙女,戴着牛鬼蛇神的牌子在单位看大门。每月40元的薪水根本不敷家用。年过花甲的佩蕸不得不偷偷作画出售,维持生计。
  磨难中,两颗坚忍、达观和淡泊的心灵相互濡染,雪涛的画艺日臻完美。他基本扬弃了以往文人“折枝”画的风格,在方家和普通观者之间追求共鸣。雪涛以古稀之年不断创新,其才情和勇气之中,不能不说有佩蕸的成分。
  雪涛辞世后,佩蕸觉得这些画作不便藏入艺术馆,但任其流失又实在可惜。1987年,佩蕸将这200多幅作品全部捐出,在济南趵突泉沧园建起王雪涛纪念馆。同时,佩蕸又任北京市文史馆的馆员,为中国的美术事业一直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九友画会”的最后一朵蔷薇那馥郁的芬芳越飘越远了。而在另一个地方,红蓝交织的紫薇将永远开放。那是后人的记忆深处。


第11版(文化)
专栏:

  魅力来自个性
  关于《新周刊》的话题
  燕玉海 赵立伟
  一个富智慧、善策划群体手中的杰作,这是人们对《新周刊》的最初印象。
  相比报纸而言,由于受出版周期限制,杂志在新闻的报道上处于劣势,如何及时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一直是《新周刊》追求的目标。《新周刊》将国内外重大新闻三言两语置于“双周要闻”之中;与此同时,把大量的篇幅聚焦于“新周专题”、“新周调查”、“城市报道”、“行业巨头”,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充分满足受众头脑中越来越多的“为什么”和对时代发展变迁的关注欲望。
  图片较之于文字,更能使人快速、形象、生动地获取信息,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和身心的放松。摊开每期《新周刊》,满眼是一幅幅选题精心、构图大胆、用光色调俱佳的图片。为使每幅图片剪裁得当,图文搭配适宜,《新周刊》人可谓煞费苦心。早在1996年6月筹备创办《新周刊》时,他们为首期封面几易其稿,费尽思量,最后选择了毛泽东与邓小平在1959年的一张合影,这两位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伟人,带给人的是历史的厚重和信心,唤起了许多读者的感情。
  贴近生活、服务大众、雅俗共赏成为《新周刊》的追求,也就有了“摄影日记”、“图片故事”里寻常百姓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新周刊》今年第一期图片故事里,那位为儿子上学而跪求百家筹学费的母亲,其举动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唤起了几多人的良知与同情。
  《新周刊》发行量已跃至近30万册,三九集团去年8月加盟,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发行网络,形成了得以使《新周刊》发行畅通的“航空母舰”。


第11版(文化)
专栏:

  燕园剧社:托起青春的梦幻
  复旦大学燕园剧社的同学们正忙着排练《正义者》,该剧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前青年的思想变化。剧目里两难处境中的人物性格深深吸引了大家。
  燕园剧社成立于1986年,近几年来已经排练了十几部大小剧目,在校内“相辉堂”和“大家沙龙”以及其他大专院校演出,在上海大学生中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每年秋季开学后,总有那么一批充满朝气的新生加入到燕园剧社中来。从剧本的写作到排练演出全部是同学们自己动手,尽管累,可是很充实。
  燕园剧社的路子越走越宽,同学们在多元价值取向的比较中从容感受、思考,在空旷的舞台上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马飞孝 景小华)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中国音像》:
  步入改版新天地
  贾贵阁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音像协会主办的《中国音像》杂志,今年5月份改版了。改版后的《中国音像》使众多读者眼睛为之一亮,使业内有识之士为之喜悦与振奋。
  那么《中国音像》是怎样改版的呢?首先是转变观念,转变经营理念。这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不遵守这条规律,就难以生存和发展。过去一直作为“上层建筑”的期刊,是不是“商品”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特殊商品的期刊,就毫不例外地必须按照商品规律来经营。
  几个月前,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已是“皇粮”将断难以维系的《中国音像》为了寻求出路,决定迈入市场。首先与文化公司联手合作,请他们参与经营,注入资金,然后经过市场调查,为《中国音像》定位,提高了她的档次———改版后的《中国音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中国音像》的名称,足以注定她的档次,《中国音像》四个字,分量之重,是不言而喻的。再说我国读者群,无论其工作各异、分工不同,文化参差、喜好多样,但都需要娱乐,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又都渴望以音像来娱乐和休息,所以她的读者群是非常广泛和庞大的,拥有广阔的市场。期刊与报纸相比,前者在收藏价值上更为显著,后者在时速上较为突出。所以《中国音像》在内容上要求精彩、引人入胜;而在装帧上,注重能够收藏,避免损坏。
  改版后的《中国音像》改变了以往的单纯专业性。她集专业性与娱乐性为一体,软、硬件相结合,增加了可读性和娱乐性,无论圈内圈外人士,都可以接受。期刊作为特殊商品,又不能一味地迎合所谓“时尚”、“新潮”,散发出“铜臭”气,把握这个尺度非常困难。但只要坚定一条:即有益于读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祖国的繁荣昌盛,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提高,就不会或者少有失误了。
  改版后《中国音像》栏目设置,有人人喜闻乐见的“封面故事”;有为人关注的“热点影片”;有专业性极强的“权威指向”、“特别报道”,以介绍音像制品、相关企业品牌来指导消费者;有“版权至尊”以严厉打击和反盗版;有“视听广角”为发烧友带来惊喜;有“行业巡礼”宣传国有企业、中华品牌;还有“读者俱乐部”、“朗朗星空”、“碟报频传”等栏目,旨在音像领域和一切相关领域内使读者一饱眼福、耳目一新,为商家开拓市场、创造价值,并为影视音乐明星、准明星树立形象提供机遇,使音像界明星与读者更加贴近和交融,沟通影星、歌星与影迷、歌迷的联系,传递音像界信息……
  《中国音像》杂志目前发行的数量和范围都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遍布全国各省市、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


第11版(文化)
专栏:

  直面高技术战争的挑战
  ——《倚天仗剑看世界》读后感言
  尹小林 大强
  南亚连续响起的核爆声将冷战结束后的世人目光又拉回严峻的现实,核武器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新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倚天仗剑看世界》一书,对现代高技术战争和导弹核武器进行了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兵器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的推动下迅猛发展,使传统战争的形态和样式开始发生变化。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揭开了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帷幕,也激起了专家学者探索和研究高技术战争的热情和兴趣。该书以现代高技术战争为背景,以导弹核武器发展历程为经脉,以本世纪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为主体,精心选择了大量生动的故事和战例,配以300多幅插图,形成了一部既典雅又生动,既通俗又深刻的书。
  作者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主要大国军事战略思想和武器装备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了现代高技术战争源于导弹核武器的结论;作者在对海湾战争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现代战争具有工程化和不同作战体系的对抗等特点。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新型材料技术、航天技术、遥感技术、定向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许多新技术都具有直接或潜在的巨大军事影响,都将影响未来战争的形式和手段,对战争的最后胜利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笔挽风雷现虎威
  赵宝昌
  平生多次在画展、画册中看过虎画,但一个三十出头的军旅画家,画虎画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笔法如此老练并且得到我军百位将军的题字,说叶道先生之前从未有过者,谅必只非我辈。
  虎者,山中百兽之王,昼伏夜出,行则生风、威猛凶悍。然而叶道先生笔下之虎,神态却更有千种:它穿芦荡而轻捷机敏,汲清泉之憨态怡然。它卧荆棘,藏深沉,存儒将风范;动山林,显威风,扬大丈夫气概。它立八荒秉凛然正气,镇四极其势吞云天。真是令观者莫不为之心弦撼动!
  叶道先生身在军营,他今天的这一切是来之不易的。笔者曾目睹过叶道先生用过的两条画毯,由于纸张笔墨在上面万千次的皴擦拖拉,点触渲染,不仅使这两条代作画毯的军毯已经多处磨破,更有斑斓的墨色早已染透了毯子的背面,使毛毯早已失去本色。其平日勤奋之状,由此可见一斑了。凡此十余年,其画技遂有大进,并终有今日之所成。
  然而,我们说叶道先生是很幸运的,部队对他的培养是他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百位将军在他的虎画上作题跋,部队还送他到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深造,这都无不体现着部队对他的殷切的希望和关怀。难怪他专心一意地留在部队,用画笔张扬我军的虎威!这正是一个军人的情操,也是一个青年画家成长和不断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情愫。
  (上图为叶道的虎画)(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