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

  适应需求变化
  加强营销工作
  陶武先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方针,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基本工作方法。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市场格局出现了明显变化,供给相对过剩,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产品销售不旺,库存增加,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对此,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积极谋划,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切实加强营销工作。
  把握市场需求变化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买方市场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主体活力日益增强,市场体系日臻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愈益显著,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并加速量变积累,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使我们从根本上摆脱了长期以来“短缺经济”的困扰,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跨越和转变,这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现实和长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买方市场,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买方市场,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买方市场,是面临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和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买方市场。我们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开拓进取,使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上档次、上水平。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需求的主导性突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需求成为主宰市场的主要方面,不仅决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而且决定产品价位的高低、市场半径的大小。生产制约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需求成为整个市场的主导。二是需求的多样性明显。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由趋同性向多样性转变,由低层次向多层次转变。不仅要求数量满足,而且要求质量满意;不仅希望价格适中,而且希望美观实用;不仅需要实物消费,而且需要售后服务。三是需求的选择性增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产品来源的渠道增多,产品供给的时效性提高,产品消费的替代性增强,消费行为更加理性,买不买,买什么,买多少,都由用户自主决定,需求的选择性十分突出。总之,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需求复杂多变,市场机制的作用更为显著,市场约束愈益强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已成为现实经济法则,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加大企业营销力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营销是企业将产品与经营成果最终转化为社会成果和社会价值的基本手段,是争取客户、赢得市场的必要方式。企业争生存、争发展,集中表现为争用户、争订单。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不少企业营销观念陈旧,营销方式单一,营销队伍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营销工作,切实把营销作为生产经营的首要工作来抓。
  一是转变营销观念。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必须首先转变营销观念,从把生产摆在第一位向把营销摆在第一位转变,树立“以销定产”的经营观念;从满足于稳定用户和区域市场向争夺更多用户、抢占更大市场转变,树立开拓创新的竞争观念;从重产值指标考核向重销售收入评价转变,树立利润至上的效益观念。
  二是注重营销策略。科学的营销策略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当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努力加强市场调研,准确了解市场信息,既注意把握消费心理,善于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积极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又注重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能力、资本实力和营销手段,合理选择目标市场;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品,发展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产品,尤其要高度重视品牌经营,善于运用名牌优势促进产品销售;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善于巩固既有市场,开发潜在市场,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比如,着力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开拓欧美、独联体、非洲等国际市场;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合理选择营销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增强营销实效。
  三是壮大营销队伍。目前,企业营销人员总量不足,占企业员工比重偏低;素质亟待提高,掌握现代营销业务知识的人员短缺;结构不甚合理,熟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较少。应通过学习培训、选拔引进等方式,切实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把精兵强将配置到营销第一线,尤其要组织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产品销售,使销售工作与产品宣传、技术服务、信息反馈紧密结合,以优质服务、良好信誉赢得用户,推动以销促销。强化营销激励机制,把产品销售额与营销人员收入直接挂钩,以货款回收多少计报酬,使销售人员更加关心产品销售,进而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着力改善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覆盖生产、经营、销售各个环节,连接企业、市场、消费者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作。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努力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尤其需要企业、社会、政府整体联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多管齐下,努力为企业营销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政策导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紧紧围绕经济增长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经济有效增长,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现实购买力,从而提高社会消费能力和水平。同时,及时调整“短缺经济”时代限制消费的政策,在税收、规费、信贷等方面制定刺激和引导消费的有关政策措施,激活需求,促进发展。
  改善法制环境。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重视,企业对市场竞争秩序的呼唤,迫切需要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这就要求严格执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护企业产权,尤其是无形资产的所有权,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和良好竞争秩序;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规则,消除市场壁垒,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市场。
  创造社会条件。进一步健全中介组织,注意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助政府加强行业指导,主动帮助企业沟通信息,做好产销衔接工作。与新闻媒介紧密配合,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扩大产品影响,树立企业形象。加强营销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人们对营销人员创造性、艰苦性劳动的认同,努力营造尊重营销人员的社会环境。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用政治眼光看经济
  米博华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是从政治高度处理经济工作的重要文献,反映了我们党在认识和驾驭经济改革的全局方面更加成熟和坚定,为我们从政治的高度处理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了宽阔视野和科学方法。
  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凡属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经济问题,无不具有政治意义,无不与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的整体和根本利益有关,与政权、政策、政局和社会的稳定有关;同样的,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政权的支持、政策的协调、政治的保证。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剧烈,每一个国家都更加重视经济安全的形势下,在我们国家进行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就更加需要政治上的敏锐、远见和驾驭能力。
  强调用政治的眼光看经济,绝不是忽视经济工作自身的问题和规律,不是用简单的政治理念代替复杂的经济工作,更不是政治冲击一切,而是更好地贯彻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政治路线上的最大拨乱反正。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特别强调“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正确理解当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指明了方向。
  在今天,强调用政治眼光看经济,就是强调站在全局观察和分析形势,站在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诸如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全局和局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都是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从总体上影响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总之,强调用政治眼光看经济,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进一步为经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今年以来,我们推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都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只是就经济抓经济,看不到这些经济改革牵动全局、波及社会的政治意义,就会在认识上失之偏颇,政策上难以把握,实际上难以操作。
  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用政治眼光看经济包括看其他的工作,这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和能力。领导干部应该比从事具体工作的专业人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发展全球化,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许多政治纷争、社会矛盾、外交冲突,都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经济动荡对政权、对政局、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就更加突出。那种就经济看经济的片面、狭隘和短视,与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不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包括提高理论素质,丰富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知识,学习科技、法律、历史、文化等各方面所需要的现代化知识。应该向专家和书本学习,向群众和实践学习,认真总结和学习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复杂矛盾、克服各种困难的实践中所创造的新鲜经验,全面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和水平。如果我们拥有一大批讲政治、懂经济、善于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家里手,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大有前途。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

  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尹成杰
  内容提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项长期性根本政策。
  ●实现粮食顺价销售,是粮改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保证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再发生新的亏损的关键措施。
  ●要坚持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切实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
  ●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严禁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粮食。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当前,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统一认识,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和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确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粮改政策,紧紧抓住“三项政策、一项改革”这个重点,对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粮改工作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政策和关键环节。这一政策,既是在丰收情况下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重大措施,也是国家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项长期性根本政策。
  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贫乏,粮食继续增产受到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粮食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绝不能因为农业连续几年丰收,就以为粮食已经过关,对粮食生产必须始终抓得很紧。抓好粮食生产,关键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按保护价把农民的余粮收上来,保护农民的种粮收益,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种粮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如果在丰收情况下,不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势必造成粮价下跌,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制定了包括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在内的一系列保护农民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有效保护了丰收情况下的农民利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巩固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好形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要看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也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掌握粮源,逐步增加盈利的需要。一些地方,有些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能实现顺价销售,发生新的亏损,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真正做到敞开收购,致使有的农民把粮食低价卖给私商,造成粮源流失。由于私商以低价收粮,现买现卖,卖的粮价格就低。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一般以高于私商收粮价格的定购价、保护价收粮,卖的粮价格就高。如果不敞开收购,私商就会通过低价收粮获得竞争优势,削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的主动权和竞争力。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个地区在一个收购旺季的部分粮源流失,往往可能给这一地区乃至其他地方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造成严重困难。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真正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就能在引导市场价格方面居于主导地位,逐步实现顺价销售。所以,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仅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而且也是促使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正常经营的重要措施。
  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就是按保护价对农民交售的余粮有多少收多少。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认真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对农民愿意交售的余粮,都要按保护价收上来,不能拒收、停收和限收。对水分高、质量差的粮食也要收,但可实行季节差价、质量差价,按规定合理扣水、扣杂。坚持户交户结,即时向售粮农民支付售粮款。除农业税外,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得为任何部门和单位代扣代缴任何税费,乡村干部也不能在粮站、粮库坐收。粮食收购价格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以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当市场粮价高于保护价时,要参照市场粮价确定粮食收购价格,注重保护农民利益,防止粮源流失。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真正做到敞开收购,必须大力改进服务。目前,一些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站点少,坐库收购,限时交售,服务滞后,适应不了农民售粮的需要。这也是造成部分农民把粮食低价卖给私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在粮食收购旺季,应增设临时收购站点,把坐库收购同走村串户收购结合起来,提供烘晒等各项服务,加大敞开收购力度,千方百计方便农民售粮。
  努力实现粮食顺价销售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销售粮食,必须坚持顺价销售。这也是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在旧的粮食流通体制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吃中央“大锅饭”,敞开口花钱,造成巨额亏损,并挤占挪用大量粮食收购资金,粮食亏损挂账严重,国家财政和银行不堪重负。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不再发生新的亏损,并逐步增加利润,消化亏损挂账。要实现这一任务,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必须坚持粮食顺价销售。只有这样,才能从政策上约束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搞亏本经营,不发生新的亏损,并逐步增加利润;才能真正做到卖一斤粮连本带息还一斤粮的款,保证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这就是说,粮食顺价销售,不仅是必须执行的一项重要粮改政策,而且也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再发生新的亏损的关键措施。
  实现顺价销售,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协调动作,坚持顺向操作,谁也不得低价亏本卖粮。要看到,一些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低价亏本卖粮,是造成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能顺价销售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了小团体利益,甚至有的为了拿回扣,不惜把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低价卖给私商。给私商提供低价粮源,就是给私商让出市场。低价亏本卖粮,不仅卖掉的粮食本身就没有顺价,造成亏损;而且这部分低价粮从国库流到私商手里,又形成新的粮源流失,直接影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顺价销售。因此,必须防止逆向操作,严禁低价亏本卖粮,积极创造顺价销售条件。顺价销售粮食要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合理确定具体顺价水平。由于每个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原粮购进价、经营费用各不相同,所以要在确保不发生新的亏损的前提下,由企业自己确定粮食顺价销售的价格。这样,有利于开展适度竞争,调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搞好经营、顺价销售的积极性。
  实现顺价销售,必须加快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自身改革,提高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一个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顺价销售。过去一些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缺乏竞争力,主要是由于经营机制不合理,冗员过多,浪费严重,成本加大,企业素质不高。因此,深化自身改革,提高企业素质,是实现顺价销售的重要保证。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与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彻底脱钩,实行政企分开,切实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加快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步伐,激发和调动职工积极性。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要彻底分开,防止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以保证敞开收购。要通过深化自身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实现顺价销售的能力。
  切实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
  粮食收购资金必须封闭运行。从事粮食收储的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所需的资金,由农业发展银行严格按照“库贷挂钩”的原则和办法供应和管理,粮食调销坚持“钱货两清、足额还贷”的原则。这既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管理,确保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对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十分重要。一是有利于及时足额地供应收购资金,支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顺利实施。如果做不到封闭运行,收购资金投放后流失了,银行就没有能力保证资金的供应,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就很难做到。二是有利于对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顺价销售进行监督。资金封闭运行以后,农业发展银行可以通过账户的管理和结算,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低价亏本销售行为。三是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以后,可以改变企业吃银行“大锅饭”的状况,企业再也不能通过挤占、挪用收购贷款来解决自身的各种费用开支,从而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企业顺价销售以后,企业就不会发生亏损,也没有途径再继续挤占、挪用收购资金,有利于减轻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减轻财政负担。
  严格按照粮食收购进度发放收购贷款,既要保证资金供应,又不要超量发放。加强收购资金贷款本息的回收工作,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卖出多少粮食,农业发展银行就要收回多少货款本息。财政要按纳入预算的粮食风险基金的年度最低到位额,优先安排,及时拨付,足额到位,以保证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正常经营。
  必须管好粮食收购市场
  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关键是管好粮食收购环节。对农民生产的粮食,只能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严禁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这对于确保粮改顺利进行,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丰歉年际间产量波动较大。为了保证社会对粮食日益增加的需求,必须立足国内保证粮食基本自给,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如果粮食收购市场管不好,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及个体、私营粮商等都向农民直接收购,势必造成粮食多时竞相压价,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生产发展;粮食少时竞相抬价,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还会造成粮源流失,给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带来困难,损害国家利益。因此,必须加强粮食收购管理,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严禁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粮食。
  我国现阶段粮食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生产,保证供给,确保市场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粮食这一特殊商品在丰收和歉收两种情况下的宏观调控。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保护农民积极性,保护粮食生产;当粮食歉收、粮价上涨时,抛储补歉,平抑价格,保证供给,保护消费者利益,确保市场稳定。管好粮食收购市场,严禁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粮食,对于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国家掌握粮源,增强国家调控能力,确保市场稳定至关重要。
  现在,一些地方粮食收购市场没有管住,私商和私营粮食加工企业还在走村串户,直接向农民收粮。这对预期实现粮改目标影响很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管好粮食收购市场。加强粮食粮源管理,严格检查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的粮源。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粮食收购条例》的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把私商和私营粮食加工厂的经营活动规范在政策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正确处理管住收购与放开零售的关系。放开粮食零售市场,形成竞争机制,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通过放开零售,把私商手中存有的粮食尽快消化掉,私商和社会消费者就会购买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顺价卖的粮食,促进顺价销售。要积极培育和规范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


第10版(理论)
专栏:

  国有企业兼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杨金槐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改变国有企业战线过长,力量分散,缺乏规模效益,攥不成拳头的现状。企业兼并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许多地方和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昌河飞机工业公司通过自身的实践体会到,国有企业兼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兼并的目的是产生1+1>2的效果
  许多工业生产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有经济效益,才有市场竞争力。因而,当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考虑进行资本经营和品牌经营,充分利用剩余资本和无形资产壮大自己的实力。兼并则是进行资本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的重要途径。兼并不是扶贫,不是救济,兼并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益,产生1+1>2的效果,即两个企业的总体效益要大于两个企业原有效益的算术和。如果1+1=2,这样的兼并就没有必要,如果1+1<2,这样的兼并就不能进行。
  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创建于1969年,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全国汽车行业十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五百一十二家国有企业之一。在微型车生产上,有车型、品牌、质量优势,但生产规模较小,束缚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形成规模经济,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安徽省淮海机械厂1994年微型车生产销售量达到二万辆,是安徽省的明星企业、利税大户。但由于淮海厂后续资金投入不足,产品更新换代慢等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1997年下半年处于半停产状态,三千多名职工面临着下岗威胁。
  经过深入考察,我们认为:淮海厂生产线、工艺装备和生产辅助设备比较配套齐全,适当追加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可以形成比较大的生产能力;昌河与淮海地理上相近,工艺相通,便于管理的接轨;两厂联合,淮海解决了新产品和流动资金缺乏的问题,昌河生产规模可以迅速扩大,双方各得其所。经过谈判,淮海厂整体并入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更名为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合肥昌河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六万辆,今年1—10月份实现产值九亿元。我们以较小的投入迅速提高了昌河公司的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兼并的决策要由企业双方自主做出
  在市场经济中,兼并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政府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在资产重组中要定好自己的角色,积极配合引导,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千万不可通过行政干预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企业,为集团而集团,拉郎配,强拼凑,甚至把劣势企业硬塞给优势企业,把优势企业拖垮,危害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昌河兼并淮海体现了企业自主自愿的原则:一个为了生存,一个为了巩固和发展。
  在兼并过程中,双方坚持民主决策,召开党政领导干部联席会研究;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把兼并草案提交给各自的职工代表大会表决;坚持科学决策,在昌河派出专家组全面考察淮海机械厂的同时,淮海机械厂也派出由各方专家组成的职工代表团到昌河进行实地考察。昌河兼并淮海以后,立即对其进行技术改造。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双方企业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统一,密切配合,仅用半个月就全面恢复生产,原需半年的技术改造任务,仅用四个月就全面完成。
  兼并的关键是如何运用成功的管理经验
  企业兼并以后,要结合被兼并企业的实际情况,把优势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加以推广运用,并通过合理投入,使呆滞的资产活起来。这是兼并成功的关键。我们认为,企业成败与否,说到底取决于三个因素:班子、产品和管理。兼并淮海厂以后,我们把最新的车型CH1018B拿到合肥昌河公司生产,并派出三位领导干部:党委书记、生产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着手对淮海厂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进行适当调整。首先,实行产、供、销、计划、财务、人事归口管理,统一纳入昌河整个盘子。加强内部管理,制定“节拍生产,节点控制,减产究因,补产加时”的管理措施,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三现”(现场、现时、现物)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监督制衡机制。其次,对一些机构进行撤并,减少中间环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第三,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利用生产线技术改造的间隙,抽调合肥昌河公司部分干部职工到昌河本部进行培训,使他们转变观念,熟悉和掌握昌河公司的管理方法。
  通过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合肥昌河公司面貌焕然一新。干部职工生产意识明显增强,节奏明显加快。兼并前日产只有几十辆汽车,而今达到日产二百辆以上。“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产量,向管理要进度、要速度,向管理要成果、要效益”的生产经营方针,再一次在合肥昌河公司显现出它的魅力。目前,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合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合肥市兼并企业成功的范例之一。


返回顶部